你今天滑手機了嗎?為何社群媒體讓人越滑越久越看越累?
在陌生的社交場合,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沒關係,滑手機裝忙就好; 被半推半就地拉來參加奇怪的活動?那就拍幾張照片,打個卡交差應付大家就好(不管是否真的玩的開心)
吃飯的時候氣氛尷尬,彼此都沒話題可以分享?坐車太久,不知道能做什麼?蔬菜吃不夠導致廁所蹲太久?沒關係,不管是 Facebook 還是 Instagram,只要有個什麼可以看、可以填補這空白的時間,就行了?
但是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我們在真實世界的社交習慣,跟原本對於人際互動的熱情,是不是都漸漸瓦解了呢?長時間使用社群媒體,究竟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面對壓力,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 … 嗎?
面對人生的選擇時,我們難免會備感壓力。圖/pexels
每個人的生活都會經歷許多不同型態的壓力,而處於成年早期階段的人們,必須面臨到許多的改變跟角色轉換,例如:如何選擇人生第一份工作、升學煩惱、感情問題或是在追尋身份認同的過程中碰上了困難。
恰巧在這個階段,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嘗試危險跟刺激性的活動,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也比其他的族群還要高出許多。而當人們自認為難以尋求資源跨越眼前難關時,我們就會將這些事件視為壓力,或者稱為知覺壓力(Percieved Stress),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Rasmussen 等人主張,影響個體如何感知壓力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就是 情緒調節能力 (Emotion regulation)。但是長久使用社群媒體,很容易讓人對於自己的生活越來越不滿、陷入無謂的比較、嫉妒,反而無助於培養情緒調節能力。浪費越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上,就代表人們其實沒有正視自己的問題所在,可視為一種迴避的、非適應性的壓力因應。
滑手機成為一種迴避的、非適應性的壓力因應技巧。圖/pexels
在調查了 546 名大學生樣本的社群媒體使用習慣、情緒調整/因應風格以及壓力感知模式以後,Rasmussen等人發現這些關係或許是相互影響的。
過度仰賴社群媒體,使得負面情緒越積越多、情緒更難以調節,因此心理健康大受影響;但反過來說也行得通──情緒調節能力不佳、對壓力敏感的人們,變得越來越依賴使用社群媒體來舒緩壓力。但實際上,這樣的逃避無助於問題解決;雖然紓壓了,相關技巧還是停留在原地踏步。
針對這些結果,Rasmussen 暫且推測,也許是因為網路阻隔了人與人真實的互動,導致即使能夠獲得許多充分的資訊,也能夠輕易獲得他人的回饋。但過度使用往往會帶來孤立,或是空虛感。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壓力大、無法解決問題就滑社群媒體來暫時逃避焦慮感,結果發現自己浪費太多時間使用社群媒體、導致許多問題都沒解決、壓力越來越大……(於是再繼續回到社群媒體……)
為什麼手機越滑越久?社群媒體壓力-紓壓的惡性循環
儘管無論是研究人員,或者是一般民眾,多數人早就已經知道社群媒體很可能就是造成自己過度焦慮的來源。社群媒體的世界總是充滿永無止盡的互相較量、仇恨言論以及腥羶色題材,人們也會因為擔心自己錯過最新話題,而更頻繁的使用社群平臺。可是長久接受以上這些資訊,可能讓多數人感到很不舒服。
而且一旦離開網路媒體的世界,你就會發現自己剛剛的瀏覽行為並不會給生活造成多大的改變──別人還是像在嘲諷你一樣,過著童話故事般的美好生活、這個世界還是充滿各種壞事、新的八卦消息依然不斷出現,也就是說你剛剛滿心期待的把應用程式點開來滑了幾個小時,不過是在浪費時間而已,你本身的生活依舊是跟所有的普通人一樣:空洞、乏味、了無新意。
不少人的生活都被社群網站侵占。圖/pixabay
有趣的地方在於,Monideepa在一篇 2019 年的研究中提到,儘管有這麼多的不美好,這些年人們不但沒有停止使用網路,或是減少浪費在上面的時數。反倒是強迫式(Compulsive)的浪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在這上面,難以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這個現象引發了研究團隊的好奇,於是他們調查了 444 位網路使用者的臉書使用習慣,得出了幾個結論:
Monideepa 發現這些受調查的社群平臺使用者多半是一邊回頭跟朋友聊天、待會兒又低頭更新動態、瀏覽最新的回饋。其實從這樣的行為開始,心理負擔就會越來越重,因為我們有可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儘管還是有與人實際互動,卻也不知不覺的拉長了自己待在那個社群平臺上的時間。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發現為了減緩像是 Facebook、Instagram 這類的社群媒體所造成的壓力,使用者反而花了更多時間瀏覽這些平臺上的資訊及內容,而不是暫停,深呼吸,換個新的活動來放鬆放鬆。
對此,來自班貝格大學(University of Bamberg)的學者 Christian Maier 做出了解釋:
「人們可以在社群媒體上找到的題材實在是太多元了,所以使用者在瀏覽的時候,可能有些時候會看見讓人放鬆的事物,這就可以分散注意力;但有些時候可能會看到一些負面題材,造成更多壓力,所以才會讓人忍不住越滑越久,造成人們更難將心思放在社群媒體以外的東西上面。」
不過有趣的地方在於,調查進行的時候,有很多使用者也都表示,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嚴重的被社群媒體所侵佔」,龐大的更新資訊常常讓他們感到非常疲乏。(大概調查結束過後,又繼續低頭玩手機了吧)
怎樣過得更快樂?專心體驗當下吧
當然,我們不是真的希望大家永遠都不要碰社群媒體,因為像泛科學這樣會每天發布優質好文的平臺還是存在的~~~~~
不妨放下手機,好好的享受晚餐。圖/wikimedia
只不過我們必需留意,在享受社群媒體帶來的便利與歡樂之餘,是不是也可以偶爾停下腳步,回頭審視自己截至目前為止的生活:
- 我喜歡生活中的哪些部份?不喜歡的有哪些?
- 有什麼事物,會讓我希望能夠「多一點」?又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漸漸放手的?
- 近期有沒有一直很想嘗試去做的活動,卻遲遲未被寫進行事曆呢?
今天就先暫時放下這些社群平臺,好好與你最在意的親朋好友享受一頓美好的用餐時光吧~~
延伸閱讀
- Social media stress can lead to social media addiction
- Why social media is boosting your stress
-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Social Media Use
- 八個我們不願意承認社群媒體造成的危害
- 社交媒體焦慮】總覺得別人的生活比你美好?小心你的IG正在傷害你!
- 走出社群網路下的焦慮人生
- IG 如何讓你焦慮:為什麼他又可以出國、購物、曬美照,我卻什麼都沒有
-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使用社群網站為何會誘發心理疾病?
參考資料
- Li, L., & Peng, W. (2019). Transitioning through social media: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NS us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acculturative stres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98 , 69-79.
- Hawk, S. T., van den Eijnden, R. J., van Lissa, C. J., & ter Bogt, T. F. (2019). Narcissistic adolescents' attention-seeking following social rejection: Links with social media disclosure, problematic social media use, and smartphone stres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92 , 65-75.
- Rasmussen, E. E., Punyanunt-Carter, N., LaFreniere, J. R., Norman, M. S., & Kimball, T. G. (2020). The serially medi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emerging adults’ social media use and mental well-be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102 , 206-213.
華人世界第一堂系統性地方創生課程
泛科學院《風土經濟學》線上課全台首賣
如何運用在地文化的元素,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體驗經濟」? 洪震宇老師累積 10 年走訪各地的實務經驗,梳理出一套將在地風土文化資產轉化成地方特色產業「風土經濟學」模式。 想要投入鄉村振興、文化創意、地方創生的人,這是最值得投資的一門課! http://bit.ly/35tCFO5
泛科學院獨家新課募資 限量5折預購
孩子從 3 歲開始知道錢有支付的功能,5 歲之後孩子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財商(FQ)即生活,這堂由泛科學院與布萊恩兒童商學院攜手共同企劃「兒童基礎財商養成-家長篇」線上課程,以家長的視角理解如何與孩子溝通金錢觀念! http://bit.ly/2kMxsOV
The post 你今天滑手機了嗎?為何社群媒體讓人越滑越久越看越累?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