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设计进化之路:从臃肿到简约
笔者梳理了支付宝的发展史,并结合微信对支付宝APP的功能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支付宝,如今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那句“支付就用支付宝”已经深深烙印在千万人民的心中。
伴随着快十年的移动互联网节奏,支付宝早已成功进入了国民级App的大本营。可有多少人会记得,支付宝其实在2003年10月就已经出生了。
当然,那个时候的支付宝并不如现在火爆,即使把时间往后拉十年(2013),支付宝的知名度普及率依然还不到我国人口的1/3,然而就是从2013年到如今2019,它已经成为全球超10亿用户的生活服务平台。
很明显,移动互联网让支付宝乘风破浪,不过它也并不孤独,因为还有微信陪着它。
在这里我不过多的描述移动应用的发展史,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想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待支付宝的变化。
01
首先,从功能的整体变化来分析,我在七麦平台对2013到2019年的支付宝App的版本迭代做了一个统计(主要是iOS),将其中一些功能性变化进行记录,省去了短期活动的功能变化,统计如下图: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到2016年期间,作为移动端的App,支付宝正处于一个成长期,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最迅猛的阶段,而这四年,正是支付宝每隔几个月就会一个重大更新(期间小更新不包括在内),增加不少新的功能。
现在我们使用的支付宝安装包有69M(本人使用的是Android,而iOS平台的是284M),其实在那个时候已经堆积了大量的功能。
02
在之后的2017到2019,支付宝的每一次的更新变化并不大,基本是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优化更新。
也许读者会注意,近三年支付宝没有太多的重大的更新,这会是受限于时代或者竞争对手等因素的影响吗?
首先,从时代的角度讲 ,2017也开始进入所谓的互联网下半场,如果一个平台在上半场占据了不错的市场,下半场基本上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在功能挖掘上,更重要的关注当下的用户体验围绕产品进行设计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微信就是这么做的,今天来看,很难说微信和支付宝究竟谁抄袭谁的比较多。
第二,支付宝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微信平台。
我们知道,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核心功能就是移动支付,如果说一个平台的核心业务受到另一个比较大的企业挑战,一般是非常危险的;
回顾一下,PC时代,要是哪一家公司的核心业务被微软盯上了,基本上离死亡不远了。
不过很幸运,腾讯系的微信不是移动时代的微软,阿里系的支付宝也不是一般的平台,他们起步和发展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微信虽然在2011年初才诞生,但在移动时代来看,和支付宝移动平台起家并不相差多少;
其次,微信支付在2014年9月就上线了,而且当时的功能并不像现在这么好用,也是和支付宝借鉴学习与优化。
如今他们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所以两者的关系更像是相爱相杀,不会存在一方压垮另一方。
如果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短时间内就把某个平台击垮了,要么是这个平台本身很糟糕,要么就是时代存在泡沫。
我们再来看下细节功能的设计,由于如今的App基本上每一两个月就会有更新,我们很难再有机会体验到过去的版本,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竞争对手的功能来对比。
支付宝主打移动支付业务,并且属于生活服务类应用,所以在App的首页就能看到支付宝的收钱付钱功能,由于扫码付款的习惯在人们的行为习惯中已经扎根,所以它一直都会被放在首页。
再看下微信,它主打的是社交平台,但对于支付,用户需要多点一下左上角的icon,步骤比支付宝要略微复杂一点。
当然,现在不管是安卓还是iOS,移动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已经与软件结合性非常高,所以用户即使不进入应用就能够直接使用相关功能,相关的即时性服务还有乘车码。
其次,对于其他的一些相关功能,微信和支付都有一些“重合”,如火车票,电影票预定,生活水电缴费,蚂蚁金服对上财付通,支付宝可以逛淘宝,微信能够刷京东……
从整体App风格和功能的入口来看,微信的设计似乎要比支付宝简洁不少。
03
假如用户只想使用支付宝的支付功能,而它在一系列的堆砌后变得臃肿庞大,如今用户在微信上似乎都能找到支付宝对应的功能,可事实却是支付宝在市场的地位依旧如此稳固,这里面会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仅仅是因为有淘宝基础的用户群体吗?先保留这些疑问,在这里,我们或许还会发现近几年的一个明显的生态衍生,支付宝和微信两者的互相学习促成了一个新的生态圈——小程序。
小程序一开始是由微信提出的,在2016年就在挖掘市场了,经过这几年的完善,小程序的生态已经非常繁荣,不仅仅微信在开拓,支付宝、百度、QQ、头条等都在开拓自己的小程序生态圈;
就连各类手机厂商小米、华为、vivo等都在2018年先后推出快应用,其本质上还是小程序,可见未来还会继续发展一段时间。
按照张小龙的话说:他希望未来的应用是用完即走,让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以此减轻用户的负担,现在很难揣测当时究竟有没有对标臃肿的支付宝的可能性。
而在这之前,随着各种App的体积逐渐变大,不少用户也感觉自己的手机系统的负担,尽管智能手机内存迭代也比较快,如果各路企业不愿让出自己的市场,结果只会是竞争越来越激烈。
然而小程序的出现,很好的缓解了用户系统与企业之间的矛盾。
小程序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优化了用户体验。对于某些特定的功能,用户只需要使用对应的小程序,而不用安装一些附加且功能单一的App。
另外,小程序的设计和App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也只能设计一些较少的功能,而且目前来看小程序的体验和App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应付一些非大规模的功能,小程序就是占据上风。
小程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支付宝“臃肿”的局面,我们再看下支付宝App版本的更新数据就知道:
2018年以来,支付宝对其搜索的东西进行了多次优化,由于支付宝平台的影响,准确点说是它的基因,主打生活服务,在这类排名中是数一数二的,它几乎涵盖了所有主流的生活服务。
但是用户可能并不需要这么多,有的用户甚至只需要其中一两个就够了,如充话费和买电影票。
小程序的出现,使得平台将一些功能模块独立出去,用户想要的时候,搜索一下,添加到相关的小程序即可使用,同时也改善了用户对于支付宝臃肿的看法。
微信虽然率先引领小程序,并且同样具备首页搜索,但在支付宝平台中,小程序的出现对于支付宝的改善更加明显。
如今,安卓上支付宝的安装包体积不到70M,而微信已经接近130M(iOS上的微信安装包是261M,小于支付宝)。
用户想要使用支付宝对应的功能,在首页搜索即可使用,本来它就是主打生活服务的,很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
不仅如此,支付宝在功能上进行了模块的划分,对于应用内的特定模块,用户只需要一点击,就可以直接到达相应的服务。
每个功能模块划分的很明确,大多数功能不会出现耦合,用户在首页直接搜索到的也是独立的功能模块,这样也就不会让用户产生困扰。
在这一点上,微信和支付宝又一次做到了相互学习。
微信似乎一直在挑战支付宝平台的各种业务。事实上,就如我之前所说,谁抄谁的多很难下结论,在外界看来,曾今的支付宝为了向微信发起进攻,想去占领社交领域,结果只落下一地鸡毛,2016年还因为“校园日记”等事件造成了一些负面新闻。
诚然,支付宝做不好社交不是因为战略和执行力不好,更多的是基因使然。
阿里系的平台有着浓厚的商业金融气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系所有产品业务围绕的核心愿景,在这种氛围下,社交市场就举步维艰了,这就有点像职场当中很难交到太多真心朋友,而如果是在校园里边,这种机会就大得多。
这并不代表阿里的社交完全失败了,在淘宝中,“直播社交”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当然这样的社交仅局限于粉丝与商家的互动。这里我们不过多讨论淘宝。
由于支付宝中不少的模块形成了独立,同样也需要不同的模块相关联,不然整个App的功能就显得松松垮垮。
蚂蚁森林将一些功能(能量获取)与其他模块相关联,需要使用其他的功能,才能产生相应的收益,还能够将收益转化成一些成就感(公益),并且略带一定的“社交”性质,使得这一蚂蚁森林在支付宝平台的活跃度一路上升。
并且在支付宝的首页,用户可以对于一些功能模块进行编辑,实现对部分区域进行自定义,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常用功能的使用。
总结
总的来说,作为超级App代表的支付宝,虽然它很早就起家了(2003年),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来看,它也经历了一般互联网产品的成长期和成熟期,由于它的根基比较稳固,拥有不少的用户基数(淘宝),所以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它的发展比其他的应用优势明显要多。
当然,它也有不错的运气,小程序的生态改善了整体App的交互设计,让用户不再觉得支付宝是个庞然大物,并且提高了用户的粘性。
或许,结合支付宝的App功能设计与发展历史,对于其他的App开发团队会有不少的借鉴价值。
本文由 @Abraha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