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题材游戏中的朋友圈:简述汉晋时代的政治集团及门阀的初成(番外一)
笔者相信很多人对这篇番外抱有疑问,明明才写了东汉第一个外戚的兴起和倒台,怎么就开始开番外坑了呢?
其实不然,这篇番外本不该是番外,而是在整个东汉外戚系列结束之后接续下去的。只是现在发现一件事---- 5月23日快到了,这个本体都要发售了,进度却严重滞后。不得已,笔者只能讲重头戏的内容提前发布,先前的坑也将会慢慢回填。
至于所谓的重头戏,自然围绕在三国时期最亮眼的几位主角---- 曹操、刘备、孙权,以及后辈的司马懿身上,探究他们如何从清寒的门第在东汉诡谲的政治格局变化中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
那么就请笔者以曹操出身的谯县曹氏开始,细品曹操及其后人如何在这道"Chaos Ladder"攀上皇帝之位。
集团属性:谯县曹氏的权力关系网络
提及曹操所属的家族,自然少不了关于其祖父曹腾的宦官身份。不乏历史爱好者们以此将曹操的集团属性划归给宦官集团,认为曹操代表宦官寒门的集团利益,或至少如京都大学教授金文京在讲谈社中国史系列的《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中表示曹操需要通过棒杀汉桓帝时代权倾一时的十常侍之一 ----蹇硕的叔父来与宦官后代身份切割;
不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有写到曹操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在衙门设有五色棒,凡是犯禁之人皆以棒杀
又如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认为因为曹操出身宦官寒门之家,所以才会有倾向去道德化的、法家化的实用主义政风,其中著名的就是曹操那篇标榜"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求才三令》,以及曹操严苛的屯田政策等。
这样的理解自是无可厚非,曹操敏感的出身也确实经常被政敌拿去当做贬低其合法性和道德性的题材,比如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里就把曹操全家批判得透彻:"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时人如斯,后人为之所染也是情理之中。
陈琳,字孔璋,建安七子之一,曹丕评其章表书记乃是今之隽也。
但是很多相关的史料细节却让许多现当代学者渐渐质疑其这个观点。
首先就为政风格上,曹操的屯田政策确实非常严厉,屯田民的收成须上交五成,如果租赁官牛则须上交六成,此外还有两个月的劳役义务,且世代为兵;然而相关的政策在诸葛亮统治的益州与孙吴地区都有尝试,甚至在非屯田户上,后两者的征税政策与曹魏相比恐怕还有更甚者。相比之下,曹操统治下的非屯田户在租税上面反而比东汉时期还有所减轻。
屯田的实行固然让流窜的兵匪在投降之后重新编入生产队伍,对重新塑造社会生产力而言有其必要性,但是各个政权对屯田户的法令非常严苛,导致叛乱、逃亡情事十分常见,于是在社会稳定得差不多了后,曹丕便逐渐修改了相关政策
其次,就政风上面,曹操的为政风格展现许多法家的色彩,对触犯法令或曹操意志的人,即便是东汉时代颇受崇敬的士人望族,也都会被课以侮辱性惩罚,比如崔琰便被处以刮去胡子的"髡"刑,这是在以儒家思想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东汉时代不会发生的。
与之对应的,诸葛亮的为政风格也经常被认为过于严苛,他在著作《将苑*威令》中申明:"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若乃上无刑罚,下无礼义,虽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免者,桀纣之类也。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赏罚,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孙武、穰苴之类也。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通。"表明其支持以法令整顿社会的法家思想。
此外,诸葛亮和曹操在各方面都有十分相似的规划,比如他们都提倡薄葬,这一改东汉以来"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传统和高层社会的文化;又如他们都积极的经济政策,通过官营专卖为朝廷开源,同时也都大兴基础工程以巩固政权的生产力等。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因此,如果仅仅以其为政举措贸然视曹操代表了宦官寒门的思想似乎欠缺说服力。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详加审视谯县曹氏从曹腾以来与朝廷政治人物的往来和关系经营上面,反而可以发现谯县曹氏与后世臭名昭著的十常侍有太多的往来,相反的,许多不论是儒生士子,或是功勋官僚和谯县曹氏都有较紧密的联系,而这一切要从东汉第七任皇帝 ----汉顺帝刘保的继位政变说起。
延光事件:宦官发起的保皇运动
时间追溯到延安四年三月,汉安帝巡行光武帝龙兴之地的南阳宛县时,不知原因为何偶感不适,但他仍然坚持拜谒先祖陵寝,这项决定让他在几日后突然病发,在归途路上驾崩,得年三十一岁。
皇帝在首都外的死讯自然被隐瞒了起来,直到车队返回洛阳。此时坐镇中央的皇后阎氏和他的兄长阎显密谋拥立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刘懿继承皇位。这项决定并非完全踰制,因为汉安帝唯一的儿子,汉安帝与宫人李氏生的刘保在阎氏的运作下被罢免太子的资格。
刘保的罢黜史书上记载是由于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和他所宠信的宦官----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曾经诬陷刘保身边亲近的侍从---- 乳母王男和厨监邴吉,导致两人被杀,因而害怕刘保登基后报复而给汉安帝进谗言。
实际上,这次的罢黜风波显然有阎皇后参与的痕迹,若非皇后家族的强大压力,很难相信作为独子的刘保会被随随便便地被废,不过不论如何,在刘保被贬为济阴王一年后,汉安帝驾崩,阎氏趁着继承人的空缺,指定了刘保同祖异父的堂兄弟为继承者。
然而,汉殇帝的悲剧(日后补上的文章里会提到这段故事)再次发生了,刘懿担任皇帝仅仅206日便夭折在位,后人有以汉少帝称之,也有人以其下葬时非按皇帝礼制,而已北乡侯为号。
来!再复习一遍族谱
只是这一次,阎氏兄妹没有邓氏外戚重新选定继承人的机会,这或许和邓阎两家在为人处世上的不同有关。与邓太后和邓骘兄妹的谦逊以及主动发动撙节运动,带领朝廷度过内外交迫的困难时期相比,阎氏外戚对名声在外的太尉杨震、邓骘父子和宦官蔡伦的迫害,以及阻挡刘保为其父亲汉安帝祭拜等情事,导致一部分还为邓氏外戚抱不平的内外朝官决心发动一次惊天动地的运动。
就在北乡侯刘懿去世后五天,中黄门孙程、王康、长乐太官丞王国、中黄门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汎、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等十九名宦官于延光四年十一月二日(年号都来不及更换)纠集在北宫的崇德殿的省门 ----章台门外决议发动拥立刘保为皇帝的政变。
这几名宦官对天宣誓完毕,便提刀杀入崇德殿,将殿内的江京、刘安、陈达等支持阎氏的宦官斩于殿前,并威胁李闰加入,试图利用他在职位之便号召更多人响应,或取得皇宫其他禁地的出入自由。
随后,这几位宦官由于暂时的势单力孤,从阎氏兄妹所在的北宫撤退到内朝官员所在的南宫,在那里将刘保正式拥立为汉顺帝。
正统继承人的出现立刻让内朝洽公的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以及各级郎官纷纷闻讯而动,他们向新皇宣誓效忠之后纷纷奔向洛阳各军驻地动员讨阎。
此时的阎氏自不会坐以待毙,由于汉顺帝方面势力单薄,无法对北宫形成包围态势,于是北宫方面召集了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卫尉阎景,要求他们调兵驻屯到北宫北面的朔平门。
这时候需要再复习一下东汉皇宫的防卫体系
但是冯诗才返回洛阳城外的北军营地后,便处死阎太后指派来监视自己的小黄门樊登,随后命令部队原地待命,等于拒绝了阎太后的调度。
卫尉阎景方面,他在受到太后的指示后便开始调集皇宫卫戍部队,当大部行经盛德门(应该是某个宫内省的省门)时,尚书郭镇却领着一部分羽林军挡住去路。原来郭镇因生病在住处休息,但是在接到皇帝命令缉捕阎氏一党后决定行动起来,于是他连忙拿着皇帝的诏令集结一部分值班的羽林军,碰巧遇上阎景,经过一番交手,这名抱病在身的尚书持剑刺伤阎景、降服其部。
自此阎氏一族的有生力量悉数解散,阎党倒台,十九名宦官俱为论功行赏,由于这次政变中宦官功劳甚大,即便是最保守的官僚估计也不会有多大意见。何况此前蔡伦作为一名优秀的宦官受命主持儒家各流派的经典修订,宦官与士人的关系并没有后世所想象的那么紧张。
那么这时候曹腾何在呢?曹腾尽管在政变中少有发挥,他只是作为刘保在太子时代的伴读侍从。通过这一层关系,曹腾被提拔为小黄门,后又升迁为中常侍。这使得谯县曹氏终于有个在朝廷的代言人,也为后世曹氏家族崛起的大戏拉开了序幕......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