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莱坞往事:金钱、权力,和好莱坞的秘密
文 | 深响,作者|吕玥
本文核心要点
▪ 旧好莱坞和新好莱坞模式并不相同;
▪ 从灵感到成片上映,一部好莱坞大片制作过程极其漫长、复杂和痛苦;
▪ 好莱坞的经济、社交、政治逻辑。
在国内电影观众眼里,好莱坞大片一直都是优质电影的代名词,奥斯卡也一直都是顶级荣耀。即便当下像《哪吒》这样的电影在国内创造了记录、获得了近50亿票房,我们也依然为它能进入奥斯卡奖初选名单而感到欣喜。
同时,出于民族自信感和文化自信感,我们也一直都在问这样的问题:中国为什么拍不出好莱坞大片?中国有那么多投资人、有几代知名导演、有无数好演员,为什么就不能有第二个好莱坞?
通常从业者给出的答案,是"美国电影产业足够成熟",但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清楚它成熟在哪,也不清楚今天好莱坞成熟的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
究竟好莱坞的本质与全貌是怎样的?又是谁塑造了好莱坞的神话?
美国作家爱德华杰艾普斯坦(Edward Jay Epstein)所著的《制造大片:金钱、权力与好莱坞的秘密》一书,回答了以上所有问题。这本书共六章内容,全面深入讲述了美国电影行业一百年来经营模式的转变,一部电影从一个"点子"到最终上映的生产全过程,以及好莱坞模式运作背后的逻辑。
透过这本书,你或许会对电影这种艺术产生新的看法,或许也可以从中感知到中国电影产业与其相似之处。国内众多想成为"下一个迪士尼"的内容公司,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新旧好莱坞
虽然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好莱坞在地理位置、公司名称、影响力方面并无较大改变, 但事实上好莱坞从上个世纪中期就已经从老片场时代过渡至了新阶段。
电影产业在美国刚刚兴起时,牢牢把控着整个美国市场的有七家片商:米高梅(MGM)、环球(Universal)、派拉蒙(Paramount)、哥伦比亚(Columbia)、二十世纪福克斯(Twentieth Century-Fox)、雷电华(RKO)、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
这七家片商都有着相似的起源和发展经历。
首先,创始人们都是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被东欧大移民送来美国的犹太人,最初都做着如捡破烂、卖毛皮、屠夫、跑腿这样与电影毫不相关的体力工作。但当生意做大做强后,他们开始将盈余投资在娱乐方面,最初是出现在游乐园里只要投币就能看"西洋画"的娱乐器械,后期是收取五分钱入场费的小电影院。
这些犹太人非常清楚"规模经济"的好处。他们手中的"五分钱戏院"很快从一家扩充成好几家,用单车来回运送电影片盘,集结成了"院线"。他们收取到入场费成倍增长,这些现金被锁在戏院办公室的盒子里,被称为"票房"。院线进一步拓展,这些生意人开始将电影发行给其他戏院以此赚取更多收入,而为了能有更多影片放映,他们开始自己拍摄。
五分钱戏院
但当他们的生意延伸至产业上游---- 内容制作领域时,就开始面临首个现实阻碍,掌握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专利的法人组织"爱迪生托拉斯"屡次将他们告上法庭。持续不断的官司,迫使几家片商不得不搬到美洲大陆的另一头,一片刚刚从田地开发出来的地方 ----好莱坞。
没了官司纠葛,七大片商的发展开始提速。他们在1947年时生产了近500部电影,并掌控了所有戏院,强制规定播放电影的数量和种类(一般是十部,俗称"包片"),同时为影片宣传造势的地区性广告费用大部分由戏院自己付钱,片商因此而省下了一大笔营销费用。
同时,片商完全纵向一体化地控制着电影生产全过程、全部参与者和全部票房收益。 从剧作家、导演到明星全部都是领固定薪水的员工,写什么、拍什么都要听从片商要求,电影演员也没有挑选剧本和角色的资格,如果要去别家拍,他们像一件工具一样被"外借"出去,当然别家借工具的费用也不会落在工具自己身上。
1947年,全美约有一亿五千一百万人,而平均每周走进戏院的人就有九千万。但这样庞大的市场被七家公司垄断的局面,并不是政府想看到的,在政府强制要求下,纵向掌控一切的片场制开始走向终结。
当然一种产业模式结束的原因并不仅是政策。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发展,要求演员必须更高专业能力,因此演员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开始具备议价能力。电视这种新型媒体出现并开始和电影争抢观众,即使片厂想方设法地抵制也难以改变丢掉观众的现实。同时,和片场制一起走向终结的还有片厂的创始人们,有人年龄大已经辞世,也有人经营不善在大萧条时期破产。
另一批背景各异的人开始取代这些大亨,继续缔造好莱坞的传奇。原来的七大片厂被从世界多地来的几个生意人买下,和他们原有的业务合并,经营不善者再转手,经营顺利者再买,再组合……
近半世纪时间,七家片厂在倒来倒去之间成为了几家世界级巨头公司的一个部分:千禧年之后,哥伦比亚影业归属于"索尼",索尼同时也买下了米高梅;华纳兄弟的正主是"时代华纳",其旗下还有美国在线、时代集团和HBO;福克斯归属于澳洲的"新闻集团",其旗下有纸媒、有线电视网以及卫星广播;环球此时在"通用电气"名下,在这一领域"通用电气"选择了和法国大娱乐电信集团"维旺迪"合伙;派拉蒙和雷电华则同归"维亚康姆国际"所有。
曾经的七大变为了五大,和另一个异类 ----迪士尼一起,成为了好莱坞知名的六大电影公司。
之所以是"异类",因为迪士尼的创始人不是犹太人,它既没有采用片厂制,更是连电影制片协会也没有加入。它不签明星也不买戏院,赚的钱更多是来自于几个被授权出去做玩具的卡通形象。因为这并不符合曾经七大片厂掌控全流程只赚票房钱的认知,迪士尼也一直被认为是个不入流的"怪胎"。
但等到片厂制终结,原来叱咤风云的几家片厂还是走上了迪士尼曾经的发展道路。 他们将 "电影"视为"知识产权",票房仅占整个公司财务版图的一小部分,通过长期授权赚更多领域、更长尾的钱来赚得丰厚利润。好莱坞六大在此时变为横向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他们在电影生产各环节提供服务,只靠"知识产权"的力量来赚钱。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巨头还用技术给电影带来了如DVD这样的呈现方式,电影赚钱的路径和方式也因此拓展。
迪士尼整体规划
事实上,他们也不得不这样做。对导演、演员、戏院失去控制后,片厂需要投在这几方身上的成本数十倍增长,加之电视既抢了观众,还从他们身上获取高额广告费,电影仅靠票房收益已经完全不能覆盖成本。
如果不去从其他环节赚钱,随便一部电影都会让他们破产倒闭。
受苦受难开发记
由于六大影视公司不再能控制全产业链,电影也不再靠票房赚钱,制作电影全过程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曾经的片厂制下,各家片厂为压缩成本快速出片,可以让职员和设备二十四小时轮班拍摄,场景全部人工制造,领周薪的技术人员全部上阵,一个摄影棚甚至可以同时开拍六部电影,一个月出一部剧情片,一周不到就能出一部B级片。
B级片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但这样的日子早已结束。
现在的片厂是个 "梦想交换中心",使中心运作的只有"内容"。他们以内容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这个交换中心,当内容获利后再通过交换中心分配收益。在资金一进一出过程中,交换中心要想尽办法遮盖自己拿到的那部分收益,并让这部分收益尽可能变大。他们的方式也极其多样,例如利用外国会计法规避祸、利用税收漏洞避税、想办法拿到政府补助、美化财报数据、做高无形商誉……这样看来,与国内影视公司的套路何其相似。
但"梦想交换中心"赚钱的前提依然还是"电影"。正如维亚康姆的创始人萨默*雷石东所说:"没有内容,有线电视频道、无线电视网、录像带连锁店及其他输送系统,一概沦为没用的废物,而这里说的内容,就是电影。"
萨默*雷石东
多投资方参与、多创作者制作、多形式衍生,注定了电影的制作过程会变得极其漫长、复杂和痛苦。 对于片厂来说,在按下绿灯前也要极其谨慎、一审再审,因为一旦放行巨额的开支就会逐日开始增加。
好莱坞电影从一个"灵感"到最后上映,至少要经过初期策划、拍摄前准备、拍摄、后期制作、营销、发行这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中又有相当多工作需要相当多的人员参与完成。
初期策划期,剧本需要不断被修改,还可能被推翻:
- 任何人都能提供一个"点子",在高价值叫卖后口头呈报片场主管。
- 通过后制作人开发企划,寻找多名作家集体创作剧本,因需要满足片厂、投资人多方要求剧本会多次修改。
- 剧本成型后寻找导演,导演本人看过剧本对不满意之处进行修改。
- 导演确定,寻找当红演员出演,演员对剧本不满意之处再次修改。
- 修改后的剧本被送进片厂,部门主管、中级主管全部参与审核。
- 等待绿灯,进行开支预算。
预算审核通过,开始营销设想,确定要不要产品搭售,预计导演明星贡献度。
准备拍摄期,找人凑成剧组:
绿灯放行,制作团队另组公司,聘雇几百甚至上千名临时工作人员。
建立行政机构,包括执行制作、助理导演、摄影指导、艺术指导、服装指导、场地管理、制片主任。
完成开拍前四大任务,包括协调明星档期,找配角演员,搭建布景,处理签约合同等文书。
正式开拍期,开始和时间赛跑,因为每一分钟都在烧钱:
一个镜头导演至少重拍五次,副导演也可要求再重拍。
演员可能仍会要求更改台词内容。由于被强制投保,演员有危险的动作绝对不能做,因此需要找替身演员或者使用辅助器材。
商品植入,为清楚露出品牌和完美展示产品,可能需要多次调整镜头。
一个镜头结束重新"摆位"至少三次,灯光、道具、摄影全部挪位。
工会要求剧组确定休息进餐时间,一旦发生争执全剧组马上叫停,直至工会代表处理完成后才能复工。
一天拍摄结束,导演、制作人、剪辑师等人一起观看"毛片",片厂主管审核。
每一天的开支数据都要上报,与预算对比看是否超额。
后期制作期,可能会要求重拍镜头:
第二工作组在拍摄同时进行特效制作,插入镜头需要另外拍摄。
录音工作,演员配音,加弗雷音效,对外购买电影配乐。
剪辑师粗剪,导演再进行镜头的排列组合,不少镜头还需要灯光修正。
成片后发出许可令,剪负片做拷贝,电影进入库房。
宣发期,成本和拍摄花费不相上下:
营销筹备从绿灯放行后就开始,分析导演、演员、剧本本身需要的营销方式。
争取片厂拥有的媒体进行免费曝光,打出知名度。
外包制作抢先看预告片,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样、电话访谈。
短暂密集投放电视广告,搭配脱口秀节目。
挑日期准备上映,既需要等待合适档期,也需要躲避竞争对手,发行部门需要列戏院名单,与各地戏院打交道。
上映前一周进行最后一波营销,包括设网站、租广告牌、发周边、找记者预热、开试映会等等。最后还要在纸媒做一波广告,提升口碑。
至此电影成功在本地上映。如果电影还需要在海外上映,片厂则需要在海外的团队再经历一遍后期制作和宣发,而且由于各国环境和政策不同,情况复杂度也会再次提升。
好莱坞模式背后的逻辑
在书中,好莱坞模式背后的逻辑包含经济、社交和政治三方面。
社交逻辑方面,作者详细解释了除扩张财富,好莱坞圈内人还在追求着什么。
对片厂掌门人而言,他们希望以财富和名誉来让人们忘却自己身上所背负的"犹太人"这一标签;对导演,他们需要用受认可的优秀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对演员,他们受到行业对于专业素养的严格要求,也享受着"明星"这个受人瞩目的身份。当然娱乐圈里也不乏只想玩乐的富豪,他们投资电影不在乎是否亏本,能不能和明星交往、能不能让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政治逻辑方面, 内容产业对政策极其敏感, 美国电影产业始终都会受到政府意志的影响,甚至后来新兴的片厂制也是因为政府出手干预而催生出来。同样从内容本身来看,政策在影响内容本身,而内容进一步影响民众。
经济逻辑,作者则例举了当新片上映后等待电影继续带来利润的参与者。
首先是戏院,他们同时做三类生意,卖零食、放映电影以及放映广告。 其中最大的利润来源是卖爆米花。为了多卖出这些零食,爆米花会多加盐让你不得不多买饮料,另外戏院会将热门影片分时段排在多个影厅,尽可能让更多人路过小吃柜台。
为吸引大众、男性青少年,限制级、艺术片不受欢迎,动作戏则备受青睐。首映过后,热门电影会保持排片量,但反响较差电影会被迅速减少排片并被驱赶至小厅,这一操作对片方几乎是致命打击,为维持排片量戏院又从片方那里获得了额外的补贴款。
影片上映后,DVD授权、电视授权、商品授权开始启动。 其中电视授权极为暴利,片厂会把影片授权业务依明确时段划分,行话称为"窗口"。片厂通常有按次付费等三道窗口获利,向海外授权时,"包片"战术再一次上线,六到十部影片会被打包一并卖出。
分析票房和向外授权情况后,好莱坞还提出了一个 " 米达斯公式",总结了受全球欢迎的电影在题材、内容、主角配角形象、情感关系、结局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也是好莱坞影片能够以大概率成功的金科玉律,今天火爆全球的漫威依然还是遵循着"米达斯公式"法则。
对影片内容的分析和总结,可以说是和产业模式升级在相同重要等级。将电影视为"知识产权",让其价值得到释放,在新好莱坞建立已数十年的今天,也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