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做了个“纸手机”,或是健康领域的行为艺术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 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在如今手机行业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各大厂商为了更好的卖货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硬件配置上来看,屏幕需要有90Hz刷新率、主控要高通骁龙855Plus、COMS要达到1亿像素,立体声双扬声器和4D震感也统统要有,甚至于折叠屏机型也都已经开始陆续上市。不过,你听说过“纸手机”吗?
本周,谷歌方面宣布通过推出一系列“数字健康实验(Digital Wellbeing Experiments)”项目,来探索让用户摆脱对于手机的依赖,其中就有统计用户解锁手机频次的UnlockClock、将通知进行归纳的PostBox、让好友一起打开DoNotDisturb勿扰模式的WeFlip、限制用户每天在其指定应用中使用时间的DesertIsland,以及让用户设定一个特定应用组,使其只能在特定时间使用并避免分心的Morph。
不过要说这个项目中最为引人瞩目的,那就必须是PaperPhone(纸手机)了。看到“纸手机”三个字,相信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类似加拿大皇后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以及电子纸公司EInk合作推出的那款概念机型。据悉这款纸手机是由柔性显示屏和柔性主板结合而成,包括打电话、发短信、看电子书,以及听音乐等常见功能它都有。
但不同于上文提到的这款概念机,“不作恶”的谷歌显然并不屑于搞噱头,其口中的“纸手机”就真的是纸做的“手机”。当然,常识告诉我们,手机作为电子产品其原材料中显然不需要纸,而纸也不可能制作晶体管和电池,那么谷歌所谓的“纸手机”长什么呢?
在谷歌的介绍中显示,“纸手机”是款免费的应用,用户可以自行在APP上编写内容,然后将需要打印的内容发送到打印机,最终能够打印出一个包含“多达”7位联系人详细资料、当日天气预报、日历日程、任务清单、屏幕截图、图片,以及一次地图导航。
这样看起来,谷歌搞的这个纸手机本质上与二三十年前所常用的备忘录,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充其量就是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贴合时代背景而已。并且谷歌还特别提示,“最好还是随身携带一部真手机以备不时之需”。如此来看,莫非谷歌是准备推出一款打印机,纸手机只是为其进行预热?
显然这种猜测是无稽之谈,事实上谷歌此举不管怎么看,也都逃不出“行为艺术”的范畴。但行为艺术如果抛开艺术,大概率就是通过多此一举来表达理念,而这次谷歌所表达的理念,则是希望用户能够放下手机并减轻对其的依赖,本质上来说与此前很多机构举行的“XX天不使用手机”等挑战类似。
那么谷歌搞这出行为艺术目的何在?其实大概率还是为了配合自家的数字健康计划,要知道数字健康作为谷歌在去年提出的新概念,是为了帮助用户合理规划对手机的使用情况,并让每位用户控制屏幕使用时间,以解决对手机的过度依赖问题。
谷歌在AndroidP上带来的数字健康功能,可以显示使用各个APP的时间,让用户能够详细了解过去一天或者一周内使用手机的状况。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自定义来设置应用的使用时长,从而控制其使用时间,当达到设定上限之后,系统会提醒用户停止使用,并且这一应用图标会变成灰色,就是提示你该休息了。
尽管按照谷歌的想法,用户对于自己使用手机的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就会针对性的调整使用方式。但在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之后,数字健康功能真的起效了吗?根据海外相关调查机构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显然并不够乐观,尽管用户通过将手机置于“请勿打扰”状态、减少收到的通知数量以避免过多关注手机,亦或是指定“无手机”时间,关机一段时间来限制使用,但部分受访者表示,在停止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当再次开始使用时,要么设备使用率上升,要么就是没有任何的控制效果。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与我们此前谈到的社交媒体和游戏如何抓住消费者一样,智能手机代表的多方面体验,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斯金纳箱”,而“斯金纳箱”实验则已经论证,奖励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上瘾。
如果要说谷歌会相信仅仅通过数字健康,这种需要用户自身自制力的方式就能解决手机依赖,可能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但问题是,手机上瘾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谷歌和苹果,毕竟它们领导着Android和iOS的发展,面对外界的担忧和指责,如果什么都不做,显然对于企业形象是很不利的,但如果真真的想要解决问题,那无疑就是把消费者往外推。因此在这种两难的局面下,谷歌就只能假装努力了。
因此当谷歌在数字健康领域“卖力的表演”,再加上用户也假装觉得这种还真的有效,也就有了纸手机这种既不环保也不科学的行为艺术出现。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