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和成长之路
笔者结合多年经验,阐释了自己对于产品设计师与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的理解,构建了能力模型和成长方向。
目录:
- 创业团队的人才之痛
- 从产品设计师到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产品经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后记
一、创业团队的人才之痛
成年人的字典里面没有“容易”二字,创业者的字典也没有“轻松”二字。
很多时候,创业团队为了节省成本开支,通常都会招聘没有经验的新人。但许多人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选择离开,丢一下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或许有些Leader会觉得无奈,辛辛苦苦培养的人,难道就这样走了?为何年轻人如此冲动?
但我们也要放平心态,因为这是许多创业团队都会遇到的问题。
在技术领域有个名词叫做“ 技术债务 ”,指为了产品快速迭代,做了很多临时性的代码处理。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遗留问题都会以BUG方式体现出来,导致付出更大的维护成本,通俗点说就是“出来混迟早都得还”。
创业开公司和搭建一套软件系统并无二致,或许也应该存在一个“ 创业债务 ”的名词,特指创业过程中所做的临时性处理,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爆发。作为创业者应该能够意识到这些“债务”潜藏的风险。
为何创业公司无法留住自己培养的新人?
我们应该系统性地看问题,除了新人自身的想法外,创业本身就存在困难和压力,另外没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是重要的原因。创业成功与否本文不做讨论,主要讨论是人才培养的问题。
每个人初入职场的时候,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职业导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领导”或“师父”。不要小看这个的角色,师父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种影响或许从面试的那天起就开始了,并且它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日常工作中。
在职场上,师父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
- 树立职业榜样;
- 指明职业方向;
- 培养职业心态。
对于我自己的成长也是如此,每一次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去假想一下,我的老领导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类比《西游记》,小朋友总是喜欢大闹天空的孙悟空,但整部戏最不可或缺的不是孙悟空而是唐僧。就算孙悟空被换成了六耳猕猴,唐僧也能带着4个妖怪取得真经。其根本原因还是唐僧成熟的心态和坚定不饶的精神。
如果创业团队还没有吸纳到有经验的人才,建议不要招聘新人。因为,创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对待新人,既不能天天画饼,也不能拔苗助长,更没有时间天天做心理辅导。
因此,一切都不成熟的情况下,招聘新人是对公司的不负责,也是对新人的不责任。
但如果你正在创业团队打拼,也不用惊慌。
我也是从新人过来的。刚工作时候,我的导师就要求我能看懂”企业价值,行业价值,社会价值“的关系。不管身处何处,我的虽然在企业中工作,但也期望能够尽可能实现我的行业价值,当条件成熟了也会希望有一天也能实现我的社会价值。
我始终相信:只要认清了道路和目标,我们走的每一步都会更加的踏实。
我刚入行开始就为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画技能树,犹如打游戏一样在工作中打怪升级,这个棵树也变得越来清晰,越来越扎实。
最近,由于产品岗位的招聘需求,我站在公司的角度重新去思考了这颗技能树,制定了一套产品岗位的能力模型。除了明确公司的人才招聘和晋升机制外,更重要的是能让新进来的同事能找到职业道路上的方向,不至于陷入迷茫和焦虑。
到底什么是产品经理?
或许你会说没有标准答案,每家公司的定义都不一样,每个人出身也不一样。但我并不想打太极,我只讨论根据和公司岗位工作实际用人需求中,有可能够量化的能力指标。
但也需要申明的是,我做的这套能力模型,是站在自己公司的角度出发(不是业界的统一标准,仅供参考)。
能力模型如下图: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柱状图代表企业在不同阶段对员工重点考察的方向,不沾边也并不表示不需要有这个能力。没有什么岗位是可以高枕无忧的,特别是有些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和考察。
另外,就算实习生也需要当做员工对待,而我们聘用一些优秀的实习生,对团队的融入感甚至超过了正式员工。
二、从产品设计师到产品经理
大多数人听到“产品经理”这个词,总会有自然的联想——“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产品经理”这个词也失去了职业的敬畏感。身边也朋友无数次地和我说:“虽然我不懂技术,但我的产品感觉很好”。
但实际上,产品经理并不是凭感觉做事的,而产品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产品经理核心使命就是推动团队将产品执行落地,产品经理必须知道如何把产品靠谱的做出来。没有三到五年的基本功修炼,不可能称之为合格的“产品经理”。
我认识的一些优秀的产品经理,往往都是程序员或者交互设计师出身。我个人是设计师出身,然后做了程序员,又创过业,最后再回归到产品岗位。
但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在,我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产品经理核心专业技能的就是要能够同时平衡“人、技术、商业”这个三个环(IDEO Design Thinking 模型)。如果一窍都不通,如何平衡?
但你可能会发现,从P2到P4级别,我设置的Title是“产品设计师”,为什么不用“产品经理”这个Title?
首先,“产品设计师”的Title,是想让人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该岗位所需要的基础技能是设计能力。
不会设计,如何做好产品?
另外,作为创业团队,我们的确更需要是有产品思维的设计师,然后再将其往产品经理方向培养。这不仅是为了节省成本,也是为了个人职业发展考虑。
很多团队的产品经理也在做交互设计的工作,而我身边许多优秀的设计师,最终的职业选择还是转做产品经理。既然如此,何不一开始明确目标?产品设计师就是未来的产品经理。
另外,虽然产品能力模型中有三个环,但商业问题通常是给老板考虑的,对于基础员工的要求是能够理解和贯彻执行。说白了,就算老板定的商业计划很SB,你也没有理由推翻。在打基础的阶段,好高骛远等同于自毁前程。
所以,从P2至P4的Title定为“产品设计师”会更加合适。当你做的项目足够多,有足够产品设计经验了,周围的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从P5开始,我们才称之为合格的“产品经理”。我们会重点考核你全局的认知和思考能力,希望能你够准确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如果你知识积累不够,如何能发现问题?
另外解决问题,很多时候也并不是产品经理靠一己之力可以做到的,更多的还要能调动团队资源,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但沟通的关键还是需要有专业性才能令人信服。但很多人只领会了表面,忘了内涵的积累。要么就是看不到问题,要么瞎提问题,要么就是比谁声音大。
切记,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而且你也不是“人人”,你需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游刃有余。
三、产品设计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大学是工业设计专业,当时分“产品设计”和“设计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很多人认为因为不喜欢做产品,所以选择了“管理”,有些人觉得学“管理”就可以管隔壁的设计师。
我选“设计管理”的原因是想拥有一些战略思维,但是当真正选择了这个”设计管理“方向以后,我们发现产品设计基本功也逃不了。
一个小朋友,哪有那么多战略可谈?更多的还是把设计做好。但设计管理并不是没有用,设计也是需要有思维高度的。
在工作中,我发现”设计管理“思维和”产品经理“思维是相通的,但良好的设计能力也很好地辅助我完成项目。因此,回去帮学弟学妹讲”设计管理“的时候,也会强调产品设计能力依然是基本功。
如果把P1到P4,比作做是大学四年的学习的话,我们需要选修完所有的专业课程才能顺利的毕业。现在我开始对这些“专业课”进行介绍,并且推荐了一些“课本”,希望不管你是产品设计师还是产品经理,都可以查缺补漏一下。
1. 输出技能
一个设计师最核心的就是表达能力,这是设计师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技能:
1)交互设计
想要产品体验好,交互设计能力不可少。
交互设计的知识点有:交互设计基本原则(书籍《About Face: 交互设计精髓》《点石成金》《简约之美》《用户体验要素》)、设计心理学(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系列);
需要包含的关键的技术能力有:信息架构能力(《信息架构,超越WEB设计》),原型图绘制能力(熟悉sketch或Axure等设计工具);
另外,常见的设计规范(如,Material Design、iOS规范)和组件库(如Ant Design、Element)需要熟悉。
2)UI设计
UI设计和UX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不仅要去关注流行趋势,更需要熟悉UI设计的理论和准则(书籍《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平面设计原理》《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除了活动类产品,强调活泼有趣的画面感,大多数产品UI都遵从设计规范(Material Design、iOS规范等),需要具备理解设计规范和制定设计规范的能力(配色、排版、组件、图标),并且能够将规范和产品灵活结合在一起,最后通过UI设计软件(Sketch)进行输出。
3)需求制定
将你的设计成果深思熟虑以后打包成册,这是任何一个规范的产品开发流程中都需要有的。
但它不仅仅只是一份产品需求文档那么简单,涉及的要点有版本管理(Roadmap)、需求排序(Kano模型、RICE模型、Effort Impact 矩阵)、功能结构、业务流程设计(UML统一建模语言,推荐书籍《UML大战需求分析》)、用例说明(数据结构、前置条件后置条件)。
2. 背景知识
有了上面三项基础的输出技能还不够,你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的支撑,才能让你的设计有灵魂:
1)用户研究
需要能够有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方式(相关书籍《Field Guide to Human-Centered Design》),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用户调研手段和分析(相关书籍《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用户体验度量》),绘制出有效的用户画像 Persona(相关《About Face:交互设计精髓》)和顾客体验地图(Customer Journey Map),通过分析用户在场景中的流程,找到痛点,使用心理学的问题(《社会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产品需求和迭代的方向。
2)技术知识
虽然产品设计师不需要亲自敲代码,但需要清楚地知道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在做工业设计的时候,往往都是需要研究内部结构。因为我知道:“形式很重要,但是形式需要追随功能”。产品设计师需要了解技术主要有三块: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服务器相关。
其实编程语言比英语要简单很多,大多数是业务逻辑的表达(逻辑能力是底层思维能力,推荐《系统架构,复杂系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大象:Thinking in UML》)。最好用一门自己擅长的语言(如JavaScript、Nodejs或Python)写个简单的网站(在线简历或者作品集),这样你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3)产品调研
注意,我这里写的不是“竞品调研”而是“产品调研”。我想强调,产品包含了自己的和竞争对手的。
首先,我们必须对自家的产品有足够了解,然后才能对友商产品做更好的调研。产品调研时长期的行为,通过用户体验5要素和蓝海战略画布对于产品进行拆解(推荐书籍《用户体验要素》《蓝海战略》)。并跟踪每次产品版本迭代情况和舆论反馈情况,清楚知道产品的改动对战略方向上的影响,最终产出一份调研报告,推动团队达成共识。
4)数据分析
产品设计师需要通过分析产品的数据埋点(百度统计、谷歌统计,推荐书籍《网站分析实战:如何以数据驱动决策,提升网站价值》),根据关键业务指标(《增长黑客》的海盗指标模型AARRR),制定产品的改进策略,从而提升活跃度、留存率和转化率,另外,对于文案优化、排版布局以及功能迭代也需要根据数据进行量化评估(《精益数据分析》《精益创业》)。
5)市场营销
传统营销理论里面4P(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放在互联网产品也一样适用。这些内容和运营的同事直接相关,也与公司的业绩指标直接相关。大多数时候,运营的同事是冲在第一线的。而产品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运营人员的反馈,更好协助他们达成指标。
例如,活动着陆页的需求,就需要产品经理需要与运营共同考虑和策划,涉及到页面传播逻辑、引导按钮设置等等。(推荐书籍《定位》《流量池》《运营之光》《增长黑客》《参与感》《消费者行为学》)《爆款文案》)。另外,产品的每一个前台功能,也可能都涉及到一个运营后台,因此需要考虑到充分考虑到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的一些场景。
3. 能力考核
另外,还有对于基础工作能力的考核:
1)执行能力
作为执行层,执行力毋庸置疑的重要,执行力并不是低头干事,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能够分析问题,拆解问题,并合理安排的自己每日的时间和计划(推荐书籍《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推荐书籍《高效能人事的七个习惯》)。
2)沟通能力
不懂沟通,就不会执行。做产品的一定要和开发撕逼的吗?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沟通方式,核心的关键是站在对方角度思考,而不是陷入到不良的情绪中。
所谓沟通能力并不仅仅是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善于沟通的人往往善于倾听(推荐书籍《关键对话》《非暴力沟通》)。
3)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核心并不是在于智商,而是心态。一些事情事情,很多人做到一半就放弃了,一些事情,很多人长期在无效的重复劳动。而真正的学习是,你能否有耐心长期坚持一件事,并将它做到极致。
工作中,重复工作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画原型图和写需求文档。但是您能否有决心,一次比一次的做得更好专业?你是否把每次项目,当做作品集中的作品来对待?你是否有经常做总结的习惯?你是否有搭建自己的知识库?……你需要把学习融入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中(推荐书籍《刻意练习》)。
四、产品经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在刚做产品经理的时候,觉得如果自己无所不能就能hold住一切。但是工作中发现不然,产品经理需要调动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
如果是一个探险队,你不是走在最前头的那个人而是走在最后那一位。因为,你不能让任何一个成员掉队。
当您到达P4的时候,您就要开始为晋级优秀的产品经理做准备了,在晋升P5的通道上面,我们除了产品设计的专业能力考核外,我们首先会考核你的责任心:
责任心
走上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最深的感触就是,做产品经理犹如当爹又当妈。孩子长得好不好看、智商高不高,和父母有的基因有很大关系,但孩子生下来的就必须把他养大。做产品也是如此,产品是团队的努力结晶,需要权衡各方面的利弊得到一个平衡,很多东西不是你想怎么做都可以。
但是产品经理的责任心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要把产品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照顾。例如:孩子生病了(出BUG),你要在第一时间关心他,而不是丢给医生(开发)就不管了。
然后是宏观思维和项目能力:
行业认知
当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里面。行业认知,指的是你对企业所属领域的认知,我们首先要了解行业的生态链和已有商业模式(书籍《商业模式新生代》);需要摸清楚行业里面的竞争格局,找出所有显性的和隐性的竞争对手(波特五力模型);预估行业的趋势(《跨越鸿沟》《创新者的窘境》)。
产品规划
有了对于行业的认知,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产品定位和竞争策略(推荐资料《SWOT分析》《蓝海战略画布》),产出合理产品策划方案,并且围绕公司的阶段目标制定产品路线图(Product Road Map),并推动团队达成共识(书籍《产品经理方法论》)。
项目管理
虽然有些团队有专门的项目经理负责管理,但产品经理维护了一个庞大产品需求池,并且你需要去推动团队将这些需求落地落地。项目管理包含的科目有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等。产品在过程中也要能够根据资源条件进行判断,权衡和排定优先级(Kano模型和RICE模型),根据阶段需要保证产品能够稳定持续的迭代上线,然后做好收尾和总结的工作。(推荐书籍《精益创业》《精益创业实战》《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SMART法则)。
除了上面,新增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外,我们还会考核您的团队影响力:
方法论建设
优秀的产品经理首先是一个思想者,要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和反思。当你的阅历足够丰富时,你也可以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和规范。另外,一些常见错误总结和以小见大的经验分享也是必须要做的。这些智慧不仅是你的财富,也是公司的财富。“多践行,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多分享”,这是评价一个人成长性的最直观的标准。
嗯,其实从P1到P6,五年左右的修炼并不漫长,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也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很菜,突然觉得自己很笨,突然发现原来英语看不懂……虽然有各种措手不及的问题,但请不要放弃,办法总是比问题多。因为,正是这些困难,才能铸就你独一无二的竞争力。下一篇文章,应该会讲讲产品经理如何从优秀到卓越的话题,欢迎继续关注。
五、后记
回看青葱岁月,在大学的时候,我选择的是工业设计,因为想要做一款令人称道的产品,也拿了一些奖项。但是我不满足于绘图和建模,更希望把产品做出来,所以毕业后做了一段时间程序员,现在又在做产品经理。
不管角色怎么变,我心中的梦没有变:“做一款人人称道的互联网产品”。但我也相信,像乔布斯、雷军、张小龙那样产品大神,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炼成的。除了对梦想的热情和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机遇。
今年年初,我们团队开始在打造一款人工智能产品,希望能够利用AI来改变人们的写作方式和习惯。过程中也有很多艰辛和挑战,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这是我对于产品设计师(UX+UI)有5条最基本的用人标准:
- 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或者设计类专业为佳:我并不是相信学院派,但相信大学期间养成的思维能力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所以科班出身为佳,但不是绝对;
- 熟悉WEB端或移动端软件设计、交互设计、UI设计规范:我并不是墨守成规的顽固派,但我相信好的设计不是灵光一现,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先熟悉再超越,不懂行业规范的人,只能是外行和初学者;
- 懂技术(设计),有开发(设计)经验为佳:我并不是希望设计师去敲代码,而是希望把产品脚踏实地做出来,光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不够的,懂技术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能更好地和开发沟通;但是如果是技术出身的同学,光会敲代码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设计思维,懂设计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 自驱力强,有责任心,善于沟通,有全局观,有逻辑思维,有目标导向性,有效分清楚轻重缓急,与团队共进退:这一系列是日常的工作思维和方式,因为我们是创业团队,更需要沟通、责任心,而且你还要逐渐承担产品经理的角色,学习能力也相当的重要;
- 了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有写作和总结的习惯,对文字创作感兴趣:我们做的是人工智能写作产品,如果自己的产品都不热爱、不去使用,我相信是不可能做出好产品的,如果你没有写过文章可以绕道而行。
P.S. 另外我们也招聘实习生,如果你有意向的话,可以加我微信。
#专栏作家
PM熊叔,微信公众号:PM熊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教育类产品产品经理出身,学过设计,做过开发,做过运营的产品经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