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需知晓:决策的意义(二)
作为产品经理而言,有时候,我们需要有勇气面对失败,并承认失败,而不是抱有侥幸的心理,期待运气的作用改变计算结果。
1.4 决策与决策力
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而决策力就是衡量我们决策正确概率的名词。有的产品经理决策正确的概率很高,决策力也就很强,而有的产品经理决策错误的概率很高,对应的决策力也就很弱。
什么原因导致决策力的差异呢?我想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运气好和坏,尽管我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运气的成分,但却不会是主要因素。
现在,你想要买一件衣服,这件衣服在超市卖199元,便利店卖200元,衣服品牌,质量,进货渠道完全相同,而超市距离你现在的位置需要开30分钟车,便利店与你的位置,需要步行5分钟,你会
在哪里买这件衣服呢?
还记得决策的五个关键信息吗?价值观,目的,多个策略,选择,成本,这里的价值观就是我们想要这件衣服,而两个策略的目的都是获得这件衣服,只是成本不太一样,超市的成本是30分钟的时间成本,加上199的现金成本,而便利店的成本是5分钟的时间成本,加上200的现金成本。
我想,我们都会选择在便利店购买,综合成本相对而言更低,在你准备出门去便利店时,住在超市附近的朋友给你打了个电话,他告诉你,超市正在做一场活动,全场2折,而你想要买的那件衣服,也是2折销售,也就是39.8元就可以买到。
成本的对比就发生了变化,超市的成本变更为30分钟时间,加上39.8元现金,而便利店的成本则是5分钟时间,加上200元现金。
我们可能都会做出新的决策,前往超市购买这件衣服。
影响我们做出决策的是信息,当我们具备足够的信息,且信息真实度,信息的质量有所保障的情况下,就能提升我们做出正确决策的概率。而错误的信息,缺失的 信息 ,都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通知你超市打折的朋友,或许忘了告诉你,2折活动仅限超市的会员可参加,而办理会员需要充值10000元现金。又或者这位朋友忘了告诉你,这件衣服只剩一件了,甚至已经卖完了。而你因为这些错误的,不完整的,有缺失的信息,仍然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如何面对错误的决策
对信息的错误理解,或者信息本身的错误或缺失,都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决策。难以避免的,我们将会经常犯错,我们会为此感到焦虑,不安以及愧疚,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次决策错误,但是 决策错误并不等同于失败 ,我们需要对决策错误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我们会担心自己做出了错误决策,认为决策错误会导致产品走向失败,会让我们自身走向失败。确实,有许多的公司或个人走向失败都是因为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真正让我们走向失败的并不是单个决策的错误,而是连续的多个决策错误, 也就是一错再错,最终导致了失败的结果。
张某作为奢侈品电商的产品负责人,参照拼多多做了拼团功能。
当功能开发到一半时,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拼多多的用户特征与奢侈电品电商截然不同。这意味着,受到拼多多用户青睐的拼团功能, 不一定能被奢侈品电商的用户所接受。
尽管有一些不好的预感,但已经进入开发阶段了,他准备等上线看了效果再做判断,万一是有用的呢?万一是自己多虑了呢?
当新版本上线以后,与预测相同,拼团功能无人问津,甚至有一些用户因为拼团功能,开始怀疑商品的真实性和品质,张某认为新功能上线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可能当有的用户尝鲜以后,会发生一些化学变化。并且为了扩大裂变效应,张某决定将拼多多的砍价功能也列入了排期。
连续多次决策错误,最终让产品陷入了舆论危机,用户将这款奢侈品电商和拼多多进行类比,将拼团和砍价功能理解成廉价,高仿,用户的信任度段时间内掉入了低谷。
新用户没有发生转化,老用户持续流失,这款奢侈品电商也走到了尽头。导致失败的,从来不是某一次的错误决策,而是连续多次的错误决策,甚至有很多产品属于,一错再错,不再回头,直到关闭服务。
我们应该学会用 决策来处理决策错误, 当我们发现决策错误时,需要做一个 新的决策 :是否停止当前的策略,此时我们要重新整合信息,对成本和风险以及我们期望的目标做出新的计算,如果计算结果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就需要停止挣扎执行的策略,宣告这次的决策错误。
曾经有一位CEO告诉我,作为产品经理而言,有时候,我们需要有勇气面对失败,并承认失败,而不是抱有侥幸的心理,期待运气的作用改变计算结果。
即时停止策略,宣告策略结束,一方面让已经付出的成本成为了亏损,同时也是阻止了更多成本的投入,实际上是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即时止损也是一种正向的价值。
随后,便需要自我总结,我们已经知道决策的正确与错误并不是单纯的判断能力,而是信息数量和质量的捕获能力,决策错误时,必然是存在某些我们信息是我们遗漏了的,或者是错误的。
找到这些异常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补充进我们策略思考的范围,是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
我曾经做了一款产品,在上线前,大家都没有信心,但是这款产品上线后,一周内就获得了100万用户,尽管数据结果让我们非常惊喜,但我心里很清楚,这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我并没有预判到这样的数据增长结果。
我开始思考我所缺少的信息,是什么因素导致用户的增长,我很确定产品内部的增长机制,并不足以带来如此大量的用户进入。
我们缺少了某些关键因素,这导致最初预备的服务器数量,性能都支撑不住用户的增长。
并不是说数据不理想才是决策错误,即使是 数据大范围超出预期,也是决策错误,也需要我们寻找导致错误产生的,被我们遗忘的某些信息。
《足迹》因为“大片模式”这个功能,短时间爆红,数据上来讲称之为数据暴走也不为过,持续一周多的时间霸占APP Store免费榜全榜第一,DAU一度超过300万,还在持续增长,日PV达到了2亿,日新增用户接近200万。
而在该功能上线之前,足迹的日活用户只有数万,极端的,超出预期的数据增长,除了带来VC的青睐,更多的是给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崩溃,延迟, 卡死,无响应,信息丢失给用户带来了极其不好的体验,这是由于足迹的技术架构不能支持如此大规模数据引入导致的问题。
同时,核心功能未构造壁垒,同类产品的龙头轻易的就讲该功能嫁接,美图,微博仅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实现了类似功能,这让足迹雪上加霜。
现在,我们已经不怎么听到足迹的声音了,和大多数现象级产品相同,短期辉煌后,随着一个一个的决策错误,最终走出了人们的视野。
当决策错误时,寻找到那些存在异常的信息,包括我们理解错误的,遗漏的,甚至原本就是错误的信息,是我们必须要做到一件事,只有补全信息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进行第三步,做出新的决策。
一个错误决策的路径是从宣告策略终止开始,到补全信息结束,补全信息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在下一次新的决策当中,有更高的正确率。
你是知道的,信息的完整度,直接影响了决策的正确率,决策错误就是在告诉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是存在异常的,而这些异常是能导致我们决策错误的,置之不顾,最终会导致连续错误的概率上升。而连续决策错误,才是导致产品失败,产品人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决策是否不可更改?
我们去超市购买商品,在收银台完成支付前,都可以更换商品,而商品支付后,就只能用售后的处理方式来更换了,比如: 退货、换货。
决策也是相同,在我们实际付出成本之前,都可以对决策做出更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一旦我们支付了成本,是没有人为我们提供售后服务的。
工作中,我们的领导经常会有一些想法,而在这些想法落地实施之前,可能又会有新的想法产生,这就是对决策内容的变更。
可如果我们已经支付了成本,也就表示该决策无法变更了,尽管只是支付了完整成本的一部分,也依然不可变更了。
当领导将想法告诉产品经理,而产品经理输出了部分原型图时,也就是支付了部分的成本,这表示决策内容无法变更了,契约已经签订了,用什么样的成本完成什么样的内容,单方面变更需求内容,就是在违约。
产品经理面对老板的需求变动,研发面对产品经理的需求变动,这就是个违约的链条,作为当事人的我们,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研发,都会感到烦闷,认为这是一个无底洞,认为对方缺少基础的诚信,在后续的合作过程中,面对对方的需求,我们只能保持半信半疑的状态去处理,去完成。
对于已经支付成本的决策而言,无论任何形式的变更决策内容都不值得提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宣告决策错误,建立新的决策。
我们允许决策错误,但需要一个明确的句号,需要知晓这个决策不再执行了,我们继续进行的是新的决策。
尽管仍然会存在一些负面情绪,但这个负面情绪更多的是一种节奏被打断的抱怨,随着新决策的开展,很快便会自然消除影响。
产品经理面向研发做出的决策 ,有很大一部分是需求文档,或许大家会有所疑问,我们决策做某个大功能,难道只是改变了一个提示信息,也需要宣告决策错误,大部分内容都没有改变,是否也需要做新的决策?这样不是显得很教条,成本也很大吗?
这是我们对决策的颗粒度还存在疑惑,按照小颗粒的来讲,产品经理提供的每一个需求都是一个决策,提示信息,甚至引导文案,页面标题都是一个一个的独立决策。而一个版本的需求规划,是由若干小决策集合形成的,而我们需要宣告决策错误的,仅仅是需要变更的一个小决策。
当我们想要变更决策内容,又不想宣告决策错误,并做出新决策时,其实就是选择了弃权。
不论是什么样的决策,我们至少都面临着2+1的选项,你还记得“+1”是什么意思吗?
每个决策里的正常选项都不一样,唯独+1是相同的,代表着“弃权”,当我们做了弃权的决策时,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主动权,被动的等待结果的发生,再根据结果去调整策略。
这意味着,我们难以足有事情的走向,难以对结果做出预期,意味着我们在依靠运气成分。而我相信,大部分产品人不具备运气属性,即使有,也极少能将好运坚持到底。
换言之,当我们选择了弃权时,将会面临极高的决策错误概率。
这是一篇连载的文章,一共分成了5篇,这是第四篇,后续的文章将会陆续在公众号发表,喜欢的话,请持续关注~
相关阅读
#专栏作家
枯叶,微信公众号:枯叶咖啡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近9年经验的产品经理,擅长社交、社区、细分群体挖掘。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