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也在泄露用户隐私?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消金界
"大银行也不见得就靠谱。"丸子这样对消金界说。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丸子现在已经很少带太多的现金,前段时间突然急需现金,就就近在交通银行ATM机上,用信用卡取了5000元。
过了几天,正在上班的丸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介绍自己说是光大银行的客户经理,与交通银行有合作关系,问丸子是否有资金需求,可以提供5至50万额度的贷款,利息优惠。
丸子说了"不需要"就把电话挂掉了,但忙完工作打开微信后,发现对方竟然加了自己微信。
自己在交行信用卡上取了一次钱,然后接到自称与交行有合作关系的光大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因为丸子从事的也是金融行业的工作,所以特别想搞清楚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的。
于是丸子通过了光大银行客户经理的微信好友申请。
丸子反复问了对方是不是贷款业务的代理,对方多次强调,不是代理就是光大银行员工。
丸子问对方 "是不是因为我在交通银行信用卡上取钱了,你们才以为我最近需要钱,才联系我的?"
自称是客户经理的这位在微信上回复称: "我们是银行的信用贷款,因为你和我们的合作方交通银行有合作,而且我们了解到您资质比较好,所以我们银行有利率低信贷,优先给像您这些优质客户使用。"
果然是因为在交行取了钱才接到光大银行的贷款电话的。这才有了开头丸子对消金界吐槽的那句话:大银行也不见得就靠谱。
其实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像很多人一样,丸子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这次经历仍然让她比较吃惊。个人信息,竟然通过交通银行这样的大银行泄露出去,让她感到不可思议。
所谓合作
银行之间,真的会有那位客户经理所称的"合作"吗?
上海的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消金界,这位客户经理多次强调自己是正规银行的,并且说和交通银行有合作,应该就是想强化"银行"的标签,显得正规,获取客户的信任。
但是就公司层面讲,银行之间不会有这种"合作"。银行之间,业务的同质性比较强,尤其是个人业务,竞争还是大于合作,不会出现共享客户这种事情。而且,银行与客户之间,银行内部,都有很多保密条款,银行风控很严谨,不会堂而皇之的"共享"客户信息。
虽然丸子对这种情况感到匪夷所思,但一位国有大行的银行客户经理却云淡风轻地表示,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种情况"很正常",在银行间并不少见。
"先不说银行间挖人,挖来挖去就是在挖优质的客户。即使不是这种情况,客户信息在银行间倒来倒去也很正常。"
而一位银行审计部门的员工却说,现在他所在的银行,对泄露客户信息的行为是"零容忍"。他表示,在信息保护上,内部控制制度一直都有,以前确实可能把控不严,但是从去年开始,各个环节都进行过排查。尤其是查询的权限开始严格控制,很多岗位被取消了查询权限。银行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客户信息的泄露。
内控问题
一边是一线业务员表示"很正常",一边是中后台表示"零容忍",这其中折射出的,恐怕还是银行内部控制问题。
监管规定,银行内部接触个人金融信息岗位的从业人员,在上岗之前要签订保密承诺,但是现实中,还是会出现丸子所经历的那样,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
可见,合规政策是一回事儿,银行内部执行层面能不能管好员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前面那位客户经理对消金界分析到,自称光大银行客户经理的人,能非常精准掌握丸子最近的取钱的信息,并且多次说与交行有合作。这很有可能就是银行间的信息泄露。
另外,不排除个别不合规的客户经理将用户信息泄露给其他机构,其他机构再泄露给光大银行。
但无论是哪种渠道,应该都是个人层面的行为。消金界了解到,交通银行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也有严苛要求。据媒体报道,交行某分行建立了信息安全领导机制,成立信息科技管理与信息安全保障委员会,工作由一把手亲自抓。这足以说明大行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足够重视。
然而发生如此事件,银行在用户信息保护内控工作上,还需要重新梳理。
难以主张的权利
站在用户角度来看,即使明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但几乎没有什么措施可以采取。
丸子在吃惊之余,即使确认了基本事实,个人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维权",只能听之任之。
个人与大的机构是不"平等"的。这就更能理解,为何监管最近频频出台涉及"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
消金界此前曾报道《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已经出炉(点击左侧蓝字可跳转查看),其中规定" 银行不得以概括授权的方式,取得信息主体对收集、处理、使用和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的同意 "。其实此规定大有玄机。
消金界注意到,央行规定银行在使用用户个人金融信息的时候,除了不能出售个人金融信息以外,还不能向本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和个人提供用户个人金融信息。
但是以交通银行信用卡APP买单吧的用户隐私权政策为例,在对外提供个人信息方面,列举了诸多对外提供个人信息的情况,其中包括"为风险分析和管控目的,向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账户和交易信息。"
隐私权政策与其他服务协议一样,都是以"概括授权"的方式同意的。也就是说,在接受交行信用卡服务的同时,已经"一揽子"同意了交行所提出的服务协议和隐私权政策。
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交通银行,几乎所有银行的服务协议和隐私权政策都是通过"概括授权"的方式实现的。
这样,因为客户已经事先"同意"了银行的隐私权政策,那么就更难主张自己的权利。这其实就是银行业的"霸王条款"。
这样看,只能靠法律法规与严监管来解决了。
除了针对银行业的《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即将出台,10月25日,"两高"还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在用户信息泄露方面,该解释规定, 泄露用户交易信息五万条以上的,将被认定为 "造成严重后果"。
而在更高的立法层面,最近有媒体报道,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专家意见稿已经出炉,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工作正在加速进行。
从《个人信息保护法》到《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再到"两高"的《解释》,可以看到,在个人信息保护上,真正有威慑的法律法规将越来完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