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掌握深度思考的能力?
深度思考是很重要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普通人也能像专家一样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吗?本文笔者从一个数学题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对深度思考能力的养成进行了分析梳理,并总结了自己非常有价值的看法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来,我们先一起心算一道算术题:285乘以285等于多少?
先花5分钟时间尝试下。
答案是:81225,算对了么?
如果我没猜错,你不是算错了,像多数人一样,你是中途放弃了。
这不是因为你“数学能力差”或者“蠢”,而是因为一个客观原因: 人类“工作记忆”最大只能容纳5~9个工作项 (组块)。
即我们的短时记忆最多处理5-9个独立项
上述心算题超过了这个 客观限制 。
不信我们一起可以罗列下,如果你只是用原始的算法,如图所示:
存储乘法因子285,占据1个组块;计算5乘以285,即分别是计算5乘以5、5乘以80、5乘以200,包括存储中间结果,占据7个组块,;
类似,十位数乘积、百位数也需占据7个组块,最后它们相加占据5个组块……
至少需要 27 个组块。
除非你患了记忆分裂症,否则大脑 容纳不了 这么大的工作记忆。
此时你可能会惊恐,少加老师,我竟算对了,怎么办,是不是脑裂了?
没事,顺带自夸下,我也算出来了。
先声明,我大脑正常,之所以能够算出来,依赖两个先决条件:
条件一:我动用了技巧,将两个285相乘转化成:(300-15)x(300-15),即变成了300300减去153002加上1515,这样目前就用了4个存储位。
但是在计算倒数第二步,15乘以15时,就已用掉了7个存储位了。
正常来说,计算15乘以15本身还需要3个存储位,仍超出了工作记忆上限。
于是,需要条件二: 事先就记住 15乘以15的结果是225。即直接调用了长期记忆,这无需消耗工作记忆。
我小学时参加算术竞赛,经常练习二位数平方,于是记住了。
在条件一、条件二的前提下,我得以在 9 个工作记忆的限制内完成计算(但还是很吃力)。
可以松口气了,数学的话题到此为止。
我举算术计算的例子,只是让大家直观体验下:由于大脑工作记忆的 客观限制 , 像专家那样的深度思考,需要依赖各种前置条件,不是能够“学会” 的。
比如刚才心算285的平方,哪怕告诉你可以转化成(300-15)的平方,但由于你缺乏15平方这个“背景知识”,你依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记忆处理。
这只是个 简化的类比 。现实中的问题是非结构化的,远比结构化的算术问题复杂。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进行“深度思考”,而多数人做不到呢?怎么才能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首先,我们先统一下共识,到底什么是深度思考?
学术界并没有类似概念,但我们大概明白它类似于“睿智”。
如果我们谈到那些睿智的人,我们就对深度思考有了更直观的共识:他通常很酷。
比如福尔摩斯,能在众所周知的线索中,发掘别人找不到的真相。
虽然深度思考已经是个烂大街的概念,但必须承认,如果你想成就点什么,或者让生活好点,甚至哪怕是让身边的人高看一眼,深度思考的能力都必不可少。
典型的深度思考包括:
- 从表象见本质
- 化繁为简、触类旁通
- 做事有清晰且靠谱的思路
- 独创的想法、高质量的决策
- ……
这么一罗列,你可能更心动了。读那么多书干嘛,只需学会“深度思考”的能力,不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了么?
这或许正是市面大量涌现认知方法论(新式成功学)的原因,他们都在教人们如何深度思考,这给到大众一种错觉,似乎“深度思考”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是一种能够“直接学会”的“技术”。
出于研究的需要,我看过一些这类书籍。研究后,我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
它们完美体现了“无用之用”相反的概念——看似有用,实则无用,我们可以称之为“ 成功学悖论 ”。
什么意思呢,这类书谈的内容,对于那些已经拥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而言,它就像对司机陈述交通规则,但对于目标读者(暂不具备深度思考),它就像是对 史前人类描述交通规则 一般。
换句话说,它描述的内容 超出了这类人的“体验范畴” ,他们听得懂(语言陈述),但无法领会。就像你尝试向先天性失明的人描述彩虹的颜色。
以我自身来说,「少加点班」后台收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少加老师是怎么思考的?这种思考方法能分享么?
最初,这些问题隐含的巨大价值激起了我的斗志。
我雄心勃勃开启了系统研究之旅:从 基础生物神经科学、哲学认识论、人工智能、进化论、认知心理、发展心理、社会心理、人格理论的六大范式、甚至还有记忆研究 ……这些书甚至填满了我的书架。
随着研究的顺利开展,我发现,梦想反倒遥不可及。我找到了答案,但这个答案无法实现你们的愿望:深度思考无法被“传授”。
正如教育领域经常研究的一个课题, 学生能学会专家思维么?
答案是,不能 。
如果有人宣称能教会你更聪明的思考,那么这个人要么无知要么是骗子。
但是,你无需沮丧。
深度思考(或者称为专家思维)的能力虽无法直接学会,但却有 一条通往这个宝藏的路径 。不然,这个世界怎么会存在拥有专家思维的人呢?
那么, 我们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的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呢?
其实跟两性恋爱一样,如果你想赢得美人芳心,第一步就是用心了解对方,而不是一上来就炫富送礼。
下面,我们就地拿几个“样本”,开膛破肚,用显微镜呈现给大家。
一、三个设计
文章开头,我们尝试了心算285的平方。这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版的深度思考案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中发掘深度思考的最关键要素: 大脑工作记忆5-9个的容量限制 。
无论是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还是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体系,或者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这些 人类史上最复杂最伟大的想法 , 都是在5-9个工作记忆的容量范围内“创造”出来 。
这么“小”的工作记忆,却能容纳这么“大”的思想,而我们却连285的平方都算不出来,着实让人惊讶。
不过我们确实该为此羞愧一番,因为人脑确实拥有不可思议的潜能,而多数人头上顶着一个全宇宙最精密的仪器,竟天天用来刷抖音、追明星八卦,暴殄天物莫过于此。
那么,专家们是怎么用这小小的“内存”进行庞大的“运算”呢?
这依赖大脑的三个精妙设计:
设计1:自动调用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
这点我们体会到了。
比如15乘以15,对于多数人需要消耗3个以上的内存空间,但对于我这类已经记住了结果的人,只需直接调用大脑 长期记忆 (long-term momory),拿出结果225,这几乎 不用消耗任何工作记忆 。
目前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类长期记忆的容量近乎无限。甚至你认为自己遗忘的事情,只要刺激适当,都能想起。
换句话说, 你拥有的背景知识 (长期记忆) 越多 ,你 大脑能调用的运算资源越大 。
但是,光有事实性知识,离深度思考还很远。这就是为什么孔乙己尽管会“茴”字的四种写法,最终还是混不上一口饭。
设计2:操练“程序性知识”降低认知负荷
只要学过任何运动技能,包括骑车、打球、弹琴、甚至游戏,我们都体验过“刚学时很累,学会之后不用动脑的感觉”。
比如学开车。刚学时,每次都需全神贯注。随着练习的增多,我们几乎能自动的避让前后车辆、打转向灯、控制车速……
因为随着大脑对开车的熟练,这些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已经被存储为内隐记忆。
我们调用这些内隐记忆,同样无需占据大脑内存。这又为内存腾出了空间,专注于“高层的创造性思考”。
或许你会问,这些内隐知识都是“运动技能”,但我们平时思考时是纯粹的符号思维,哪里有什么程序性知识?
其实原理是一样。
比如,做个PPT,我们看下,新手跟老手的“程序性知识”有什么不同:
- 新手大脑中想的是:什么模板好看、每页放什么内容、要不要加点炫酷的动画……
- 老手大脑中想的是:做PPT的目的是什么?听众是谁,要达到什么成效?据此要求内容要怎么组织,时间控制多久……
这么一对比,就很明显了。新手的程序性知识粗糙、没条理、关注细枝末节。而专家思路清晰、聚焦重点。
更重要的是, 专家调用上述思路,并不需要消耗“工作记忆” 。而新手如果照搬,却会把工作记忆耗尽,大脑会非常吃力,根本没法“腾出空间”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专家为什么能如此从容?就像开车一样,都是 历经反复练习而内化 的,此外别无他法(没有捷径)。
那么,是否在特定领域拥有足够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就能做到像专家一样深度思考了呢?
还差得远,这充其量只能算是高效率思考的机器,但我们人类智慧的最大价值却是创造性的思考。
设计3:借助内化知识激活潜意识的计算能力
普通人由于缺乏内化知识,只能在工作记忆中对低层概念进行分析。但对于拥有足够内化知识的人,他的工作记忆能够“整个组块”的进行高层分析。
最简单例子,我们初学外语时,只能一次看一个单词的阅读。
但任何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在阅读母语时,其实是一个语块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段落的阅读,这样工作记忆就能对文章的整体思想进行联动分析了。
换句话说,外语学习者每次工作记忆分析的信息量最多是5~9个单词,但熟悉该语言的人每次能延伸的信息量大概是5~9个段落(这只是个比喻)。两者大脑的分析量差异之大可见一斑。
此处,我们小结下,大脑之所以能用如此小的内存(工作记忆)做出如何惊人的思考结论,依赖的是三个精妙设计:
- 利用积累的背景知识释放“内存”
- 利用熟练的程序性知识释放“内存”
- 借助内化知识激活(或者说间接使用)了潜意识的计算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大脑才能持续涌出想法,并集中全部运算资源,唤醒“创造力高峰”状态,即科学家们称之为的“思想实验”:
提出(最佳)假设,在大脑中进行“思维实验”,批判、验证、得出高价值的思考结论。
这个过程的本质非常类似于科学实验室。不过一切发生在大脑中,外面看不到:即在思维中提出猜想、搜集记忆材料、筛选、聚焦、分析,在大脑中进行大量的“思想”实验去检验。
至此,我简要的把大脑中“深度思考”的核心流程模拟了一遍。
正好,很多朋友对 我是怎么写作专题 兴趣浓厚,下面,我再以本专题的“深度思考”过程为样本,为你全程解剖。
事实上「少加点班」每篇专题都是深度思考的结果
二、实例解剖
下面开始解剖,我会先简单谈下深度思考的要点,再具象化我的思考内容:
1. 确定问题情境,首先借助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直接忽视不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信息
实例解剖:以本专题为例,当我确定“深度思考”这一主题时,大脑根据各类跨学科知识(即前面提到那些占满我书架的背景性知识)、常年深度思考的内省剖析(程序性知识),优先将问题定位到大脑“工作记忆”的范畴。
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执行,我本人也不太意识得到,所以没耗费多少工作记忆。
在此基础上,我忽视了意志力、情绪、智商、人格、批判性思维等各种信息噪音(背景知识告诉我与这些无关),然后思维进行聚焦,同时激活大脑中高度可能与本主题(深度思考)相关的知识,主要是:
- 建构思想
- 皮亚杰发展理论
- 认知科学
- 波普尔进化认识论
2. 分析关键因素,操作高层抽象组块
实例解剖:当我聚焦核心是从大脑“工作记忆”下手时,我同时抽取了“认知理论”、“发展理论”、“进化认识论”等高层概念作为并行分析对象。此时,这三个高层概念占据了我宝贵的工作记忆空间。
如下图发光蓝色区域内部所示。
这里很关键,尽管表面看,我的意识区在分析“认知理论”、“发展理论”、“进化认识论”等,但脑海中,其实激活了该理念下的所有低层概念(即图中的小圆圈),并调用潜意识的计算能力,对所有的低层概念自动进行分析、匹配、批判、合并等等运算……
这系列过程我意识不到,但结果却真实的输送给了我,即,持续不断会有“想法涌现”。
这就是为什么深度思考学不会,对于没有内化上述知识点的人,就算把这些知识概念一个个罗列在面前,大脑也缺乏工作记忆对它们进行分析。
3.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独创假设,进行验证猜想
如何验证呢?主要通过各种理论(或生活经验)进行 交叉检验 。
比如,我的猜想跟某理论冲突、或者跟生活工作常识冲突,就可能出问题了,然后从中找到最佳猜想。
实例解剖:分析了上述内容后,我最初提出“大地图猜想”。即,只要你的背景知识足够多(包括如何思考的知识),大脑就像有了一张清晰的地图,一眼就能自发的选择最佳思考模式。
但很快,我发现这违背了强化学习理论的实验结果,其次,现实中很多“知识达人”对什么都能够侃侃而谈,却并不见得多少“洞见”。
这些“事实冲突”都说明,我上述猜想不对。
紧接着,我继续在大脑中提出若干猜想……篇幅关系,不再一一介绍,类似上面,由于存在冲突,或者是缺乏可行性,被我一一否认。
直到最后,我才提出了“大地图+进化认识论”的猜想,并结合“工作记忆”的特征展开完善,也就是最终你们看到本文的样子。
我必须反复强调,大脑实际运作更为神秘、复杂,我们用“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的理论只是为了帮助理解大脑,但不要 机械式的认为大脑就是这样子。
以上过程就是我推出每篇专题的缩影,很辛苦,但至少需要这种程度才够资格发表。
至此,我们完整剖析了一遍,为何我强调深度思考不是能够“教会”的,它只能你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大量背景性知识、学习科学思维、大量的思考实践,尤其是逻辑演绎、抽象的知识跨界迁移等等。
那么,既然结论是“深度思考学不会”,我们把这整个微观过程“透视”一遍,又有什么用呢?
没错,尽管看完本文并不会让你变得更有深度,但却能为你提供大脑工作的知识原理,以后无论你是教育孩子,还是别人想忽悠你,你根据大脑原理就能轻易辨别。
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结论的延伸,能得出更高价值的尖锐启示:
三、启示
启示一:赋予知识更深重的意义
很多人抱怨“不爱学习”、“看不进书”。那么本专题为你找到一个强力的求知理由了—— 任何知识都不会没用 。
大量的背景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相当于能 极大扩容你的大脑内存 ,这是一切有价值思考的前提。
换句话说,你可以选择让大脑空耗,也可以选择将大脑塑造成超强的武器,这一切取决于你。
而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究竟排斥、还是接纳某些知识,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你是否主观认可知识的价值 。
你赋予的意义越多,大脑就能记得越牢。
启示二:如果你想拥有深度思考力,至少要在一个领域成为准专家
我们刚才看到了,深度思考必不可缺的是“操作高层抽象组块”的能力。但这个能力需要前提——你必须至少在某个领域“体验”过,然后才能将之慢慢迁移到其他领域。
如何获得抽象思考的体验?我的建议是, 先在自己的优势领域 (已有大量积累,且较为出色)继续 突破 ,至少 把79分提升至81分 。
比如,Channel(香奈儿)前CEO莫琳·希凯在其自传中曾谈到,自己拥有出色的领导力,主要得益于她大学后期对电影的深刻理解。
但她自己估计也没意识到,她之所以能从电影课程中“抽象迁移”出领导力,最初是得益于她的文学专业背景:由于常年的文学训练,她已经能够将文学“专家”的“高阶”思维游刃有余的“切换”到电影中,比如,感受电影细节对情绪、感觉的影响,理解电影细节如何触动他人……
正是最初在一个领域拥有“专家”思考力,才能带动着迁移到其他领域。
我自己对此也深有体会。
譬如,我的思考力,就得益于我以前长期的信息系统研究的训练,而这些思维又能无缝切换到写作上。
启示三:思考很累,但思考多了,就不累
一些研究机构曾针对著名的科学家们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他们发现,这些伟人们的标准智商并没有比常人突出很多。
真正使之与众不同的是,也是他们的共性,是他们能够持续思考的能力,他们 脑力衰竭的阈值远远高于常人 。
作为一个“准高频思考者”,我对此深有体会,经常一些不起眼的现象都能激起我的思考。
比如,我的小外甥谈到他自己时,总是称呼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说“我”。
这就引发我对发展心理学的一系列思考,而思考与研究反过来又急剧扩容了我的背景知识,由此产生正向螺旋式循环……
我相信正是热爱思考让这些科学巨匠真正的脱颖而出。
本专题还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勤练思考”的重要性:
它能够将复杂的思考过程进行“内化”, 间接调用潜意识的运算能力 , 无需工作记忆参与就能获得大量有洞察力的想法 ,同时,还能释放大脑内存,使之专注于更复杂的问题,这都是得到高价值思考的前提。
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最初笨拙,熟练之后,你甚至能一边骑车一边思考285乘以285等于多少(当然别这么做)!
总结
最后,请忽视“智商、聪明”的概念吧
由于心理发展观念滞后,不少家庭、学校教育一直试图在学生中区分出聪明与笨拙,好学生跟差学生。
我身边就有不少人因此与知识“树敌”,毕竟,求知会触发他们小时候的不快回忆,让他们缺乏自信。
但本文的结论很明确:“好学生”跟“差学生”,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好学生”积累了更全面的知识数据库,这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好奇,驱使他们思考更多,既提升了思考阈值,又内化了更多的知识。
而社会的态度,更加剧了“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分化。但这个分化进程,从你看完本文起,就可以斩断了。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几句话:
“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 人类群星闪耀时 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光阴无谓地流逝而去。而在这种关键时刻,那些平常缓慢按顺序发生和同步发生的事,都会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
而对于你,也许现在,就是这个时刻。
#专栏作家
李少加,公众号:少加点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进化式运营》作者,“基于用户视角的用户养成运营框架”提出者,互联网商业独立研究者、运营管理专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