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漫游路(七):流量业务的漫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移动通信的演进主要是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实这是错觉,至少是不完整的概念。
移动通信从1G演进到5G,每一次的升级都是核心网的大变革,只不过这种升级改造是内部的、封闭的,不像直接与用户有关的终端和无线产业,所以核心网的变革往往被忽略。
但是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网络的变迁和运营的调整,主要缘于核心网。核心网的一次次全面升级,从结构上大幅降低了通信业务的实现成本,不仅让移动通信走进了千家万户,还能让运营商有利可图。
要穷举核心网创造的价值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系列里,我仅谈一个移动电话的业务----漫游,借助这个业务的诞生、成长和演进,揭示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轨迹。
第一篇回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人工漫游,第二篇回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联网漫游工程,第三篇回忆了第一代移动电话漫游的计费结算历史,第四篇回忆了GSM的核心网如何体系化地解决漫游问题,第五篇回忆了GSM的国内漫游结算以及结算杠杆的价值,第六篇介绍国际漫游的技术实现、结算规则,以及反欺诈的问题。这第七篇谈谈流量业务的漫游。
移动数据通信业务的出现
从第二代开始,就出现了数据移动通信。最初的移动数据通信是这样的:
基站侧完成接入后,将数据送到SGSN和GGSN组成的分组域里,其中SGSN负责对用户的数据访问控制和接入鉴权、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等,起的是路由的作用;而GGSN则是网关,负责完成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以及地址的转换等;然后再接入到互联网里。将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支撑起第二代移动通信提供的GPRS业务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在以话音业务为主的移动通信网络内提供数据通信,这是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创新,但当时还只是小小的一步,GPRS的通信速率非常低,理论速率都才只有56Kbps,就像第一代移动通信提供的话音服务,仅仅满足最基本的通信要求,体验非常地差。
但即便是基于这样的初级低速通信能力,也可以支持一些业务,比如网页浏览、音乐下载、图文阅读等等。移动数据业务的设计者们挖空心思,试图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来实现信息的多元化交互。这当中有的是标准的通信业务,比如彩铃、邮箱,有的是行业应用,比如远程抄表,更多的则是第三方合作伙伴基于数据业务的创新。
在2G时代,短信和GPRS是增值业务的两大载体,中国移动创立的移动梦网里,很多SP提供的业务就是以这种低速的数据通信为载体的。之所以称其为"增值业务",就说明其地位是标准电信业务的补充和增值,这就可能有些宿命论了
起初移动电话是固定通信的延伸和补充,后来移动通信超越了传统固定通信业务;移动数据业务最早是移动通信的增值业务,后来变成发展最快、最有活力,也最具价值的业务种类。
移动数据通信的资费与漫游
可能很少有人记得,曾经数据通信是按照时长来计费的。
按照那个时候的计费原则,只要你挂在网上,无论是否进行通信,都在计时范围之内。比如家庭上网资费,是每月多少小时的上网时长,超出部分按分钟计费。
所以,最初移动数据通信的资费也是按照时长来计费的,后来才改为按照流量计费,对此当时还有过一些争议。
更著名的争议是中国移动一些地方公司推出过的10元不限量上网套餐。这个不限量上网套餐最初是为了引导用户使用数据业务,但后来中国移动的业务政策是2G用户不换号不登记升3G,而当初不限量套餐又没有设定太多限制条件,就导致一些不限量套餐的卡被热炒,甚至恶意使用。后来移动发现了这一业务漏洞,试图对这批卡进行回收、限速甚至停机,结果被卡贩子们炒成社会热点事件,折腾了好几年。
3G的网络结构进一步演进,核心网被分割为电路域和分组域,其中分组域全面支持移动数据通信。在通信技术上,3G移动数据通信的路由和话音类似,就是SGSN去HLR去鉴权和寻址,再通过GGSN接入互联网完成接续,所以说全网的用户,都是"漫游"。
我印象中,在3G的移动数据业务开始按照流量进行计费的时候,就没有流量的漫游费了。而且由于数据业务都是一点接入全网的,所以也没有长途费的概念。所以在国内,移动数据通信的漫游主要是通信技术层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从什么地方接入互联网。
一种方式是由拜访地接入,就是用户在什么地方,就近从这里接入;另一种方式是由归属地接入,就是用户属于什么地区,就从这个地区接入。
一般来说,运营商都选择了后者,这样有助于对客户的话费控制。在第六篇中我提到过,为了减少恶意欺诈带来损失,拜访地运营商需要向归属地提供高额报告,而这种风险的产生根源,就在于用户的归属地是没有用户话单,不掌握客户的消费行为,无法实施欠费风险控制。因此在设计流量漫游业务时,通信标准建议由归属地进行客户的鉴权认证之后直接接入互联网。
但这种接入方式会占用较多的传输资源,用户在A地,在B地接入互联网,那么AB之间的长途电路就会一直占用。所以客户规模超大的中国移动就选择了比较特殊的接入方式,仍然延续拜访地接入互联网,这样可以省掉很多长途路由。
这种方式的代价,就是欠费风险控制仍是全网需要统一解决的问题,为此IT部门需要投入更多新的能力和资源。可是相对于网络的投资来说,这点儿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国内漫游可以这样做,国际漫游就不行了,所以中国移动的数据移动通信国际漫游时,就采用归属地接入的方式。而这样做的另一个效应就是:即便你在国外漫游,上网的时候互联网接入点仍然在国内,依然在墙里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