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过春天
文 | 陆水月
20年太久,只争朝夕。
日前,携程在上海世博中心过了自己的20岁生日。在这弱冠年华的庆典上,不仅有罕见的携程"四君子"齐聚一堂,忆往昔岁月,更有携程下一程的宏伟蓝图:三年成为亚洲最大的旅游企业,五年的目标是全球最大,十年目标则用了两个"最"即最具价值、最受尊敬的在线旅游企业。
白驹过隙,20年前,携程10余名早期员工挤在上海天文大厦的一间100多平米的办公室,如今的携程已经在超百万平方米的凌空SOHO安了家。
1999年,携程的人均年订单数约为2单,客单价为750元;到了2018年,人均年订单数已超14单,客单价更是翻了近3倍。2000年,一张机票的履单时间最快要4小时确认,如今的则以秒计算(7秒)完成预定。
的确,朝夕之间变化太多。
20年是一个有趣的数字,比如康波周期,互联网巨头如微软、戴尔、雅虎、苹果等都在20年里经历周期的阵痛。20年是个坎,跨过去了是渡劫,没垮过去也就消失在时光浩渺的烟波里了。
回到携程。
实际上,作为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如携程一般能够走到今天,并依然屹立于行业云端的已经不多。但是,在20岁的关口上,携程也要渡周期,走到春天里。在内外焦灼的困境中,携程不仅要创新、去除僵化,而且还要应对来自不同维度的竞争。
携程下一程,要争朝夕。
模式探底
毋庸置疑,携程在20年时间里书写了OTA行业的传奇,一部携程发展史相当于半部中国酒旅线的历史。然而,携程的业务正在探底,这体现在其各项财务指标上。
据携程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8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3亿元,同比增长18%,较上一季度的81亿元,增长6%。
其中,在携程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商务管理和其他的五大板块业务中,住宿预订业务和交通票务依然占据携程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报告期内,两大版块均贡献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13%,二者贡献了近8成营收。
与此相比,在价格战最激烈的2014年,携程的酒店业务保持着50%的增速,2016年交通业务保持57%增速,毋庸置疑,携程的两大主要支柱业务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携程的业务探底,从研报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预计,随着航司加强自有渠道推广,携程交通票务的佣金率在持续下降,2012年的6.6%下降到2017年的4%,尤其是在搭售业务的逐步收缩下,佣金率下滑趋势将会持续。
同时,此研报还显示,携程的两大支柱业务对营收的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主业增长疲软或不可逆。
携程的业务发展趋势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不妨从宏观角度来观察,深究下携程模式探底背后的道道。
根据OTA发展的三个阶段,携程诞生于中国旅游业爆炸的第一个阶段即2000年的时间节点里。彼时,中国人均GDP迈入1000美元大关,GDP总量保持在1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此之后的八年间,中国的出境游市场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内游增速也平均达到10%。
OTA发展的三个阶段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携程在这波红利中崛起,中间经历了2013年的吞并战争,携程一举拿下艺龙、去哪儿之后,摘下OTA老大的桂冠。同时,携程也不断地向线下布局,建立线下服务中心,把电话呼叫中心服务和网络服务相结合,进一步夯实了"机+酒"两大业务。
携程这一"鼠标+水泥"的商业模式,也成为了中国式的OTA中介模式。
"携程在成立的前八年,基本上按照两年机票、两年酒店、两年度假、两年商旅的阶段性目标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业内人士如是评价携程模式的拓展速度。尤其是在2007年到2010年,携程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这期间,在行业内携程系的产品深度和丰富度不仅领先,而且还积累了相当的规模优势。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携程的在线住宿规模占到46%,是第二名美团(14%)的三倍多。
时至今日,携程在OTA行业的老大优势也看得见,携程拥有较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其在低中高端、线上线下、国内出境等方面业务的布局齐全且具有一定规模。同时,携程在中高端酒旅上具备优势地位和相当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在商旅上的优势。
这也是梁建章所津津乐道的,携程血液里流淌着盈利的基因。
然而,好日子过多了,坏日子也不远了。
在机票业务上,受到直销政策的冲击,即2015年,国资委要求国有航司提升机票直销比例、降低代理费用后,三大航空的直销比例从20%提升至50%。2016年2月,民航局下发规定,机票代理商不得额外加收服务费,再次压缩了这项业务的盈利空间。
"携程的交通票务业务已经成为一种流量的入口,而不是盈利的突击点。"业内人士如是说,在相对透明的代理机制下,携程的大头收入,已经从盈利转为亏损。
而携程在住宿业务和旅游业务上则受到阿里系飞猪、美团酒旅的挑战。这部分会在下文中做论述,这里想分析的是,携程"鼠标+水泥"的业务模式带来的基因困局。
首先是,携程的用户画像偏商旅,位居一二线、中高收入人群居多,这与目前移动互联网化的年轻群体产生相悖。换句话说,携程的客群在规模上不容易维持。另一方面,在下沉或者年轻消费群体中崛起的平台容易对携程进行超越,美团酒旅的的成长就说明了问题。
其次,携程基因来自传统服务思维,在To C和to B两大能力的拓展上,缺少效率和灵活性。这也是为什么携程不惜从二级市场上,从百度手中拿下去哪儿。因为,去哪儿能够带给携程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群的增量,更重要的是,去哪儿有着强有力的技术基因,带给携程的是从技术维度的降维打击。
同时,携程的数字化、移联网化的短板来自服务中心。
据携程内部数据统计,自从 2000 年设置呼叫中心后,到 2003 年时,客服人员已经由过去的 200 多人增至 1000 多人,到今天,携程在全国已经有客服人员1.5万左右,12 个呼叫中心。可见其中的带来高成本的维护,以及在转型上的阻碍。
不难发现,携程的护城河垒得并不高。
不变则废
实际上,携程的问题暴露得很快。
携程遭遇危机的余温尚存,曾经捆绑销售、亲子园虐童、订单被转卖、用户频繁投诉、大数据杀熟和系统故障等风波一轮接一轮。
就像滴滴顺风车事件一样,一起事故带来的是一个公司在产品、流程、管理、战略等各方面,系统性危机。对占据超过90%网约车市场的滴滴来说,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挣扎和救赎。
携程同样如此。
掉入泥沼之中的携程,传导而来的是业务走入低谷。2019年第二季度,携程净营业收入87亿元。归属于携程股东净亏损4.03亿元,同比下降116.79%。有媒体统计,二季度以来,携程股价已下跌32%,市值蒸发达600亿人民币。同时,对比近几年的财报,也显示携程的业绩逐渐走入低谷 ----2016年净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高达76%,2017年腰斩至39%,2018年则进一步降至16%。
不变则废。
携程的转型并不是今年才发出来的信号。携程机票事业群 CEO 熊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初在 2015 年并购去哪儿网的时候,其实当时去哪儿的机票技术团队能力是超过携程的,只是他们原来能做到 10% 的差价,但后来却只能做到 2%、3%,显然这样的差价远远不够。
如此看来,携程只是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如业内人士所言,去哪儿的狼性执行,去哪儿的在技术方面的先天优势,携程驾驭不了。
由于行动缓慢,创新不足,携程"大公司病",在体制上僵化。"资源总是向传统优势部门,比如机票、酒店业务部门倾斜,传统部门做不完,其他的BU就没办法起来,这样其实是很不利的。"携程CEO孙洁如是强调。
一个抓战略进行高屋建瓴的设计,一个抓执行,事无巨细地调整,这是目前携程双J组合(梁建章James和孙洁Jane) 的改革。
他们主导携程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变成了事业部制。BU制,也就是在传统业务的架构下,让规模较小的创新业务也拥有自己可以完全支配的团队,尽管有时候只是一个5-6人的小规模团队,也允许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来试错迭代、相应用户需求。
BU制实际上是在重新梳理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也是一种放权的表现,想要破的是效率的问题。据了解,目前携程有60条产品线,除了最开始的机票、酒店和度假产品之外,其他几乎都是通过BU制诞生。
然而,BU带来的灵活性、分散性,但是,最大化的资源协调能力又丧失了。
一位携程的高层表示,在当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携程内部也有近二三十个产品,但在以往的组织架构下,所有服务人员都是一个部门,所有的技术都是一个部门,所有产品都是一个部门,部门底下再会分,酒店归酒店、机票归机票,这就导致机酒这样的"现金牛"业务对创新型业务形成了话语权上的压制。
对这一问题,双J给出的方案是,建立CPC委员会制度,除了CPC,还有产品委员会、营销委员会、业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和服务委员会等。相当于,具体问题具体响应,尤其是在应对服务和危机解除方面的问题时。
携程对内的组织结构调整效率如何,尚需要时间检验。然而,如何应对外部的竞争则是一个生态建构等更宏观面上的事情。
OTA本是一门高毛利、盈利能力稳定、扩张的边际成本低的好生意,换言之,行业的壁垒并不高。
如今在OTA领域,四方来犯。
同程艺龙与马蜂窝达成战略合作,并在微信生态下持续布局;飞猪也依托阿里大生态获得了支付宝、淘宝等阿里系超级APP的流量支持,资源与现金流都极其充沛。虽然携程系也试图用逼迫站队、价格战、封杀、断供的伎俩围剿竞争者,但背靠巨头流量的后来者们,抢占市场的速度并不亚于当年的携程。
比如,在生活服务领域,美团酒旅以及飞猪对携程的包抄。
2014年6月,美团酒店事业部成立,增长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高频次的餐饮等日常消费,向低频的酒店、机票等业务导流,订单数量快速增加;2018年5月,飞猪推出OTM模式,对携程传统的OTA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
尤其是美团酒旅,在战略节奏上考量,美团打出"到家"和"到店"两大长板之后,酒旅是美团要划出的第三条增长曲线。
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美团酒店、美团门票分别在10月1日,10月3日创下单日入住间夜量300万,单日入园人次360万人次的行业新纪录。这一数据还刷新了美团今年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的行业记录。
根据今年Q2财报显示,美团国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28.9%至9400万,按照间夜量统计口径,美团早已在2018年Q1超越携程,目前仅次于Booking和Expedia,成为全球第三大在线酒店预订平台。
数据亮眼,也说明了美团酒旅业务作为第三大支撑有了相当的盼头。更重要的是,美团对携程形成的合为是一种生态式的合围。相当于,打通的是吃住行娱的场景,进行流量收割。
美团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到店、旅游及酒店业务收入占比为33%,低于外卖业务的62%;但现阶段外卖业务毛利率仅为8%,到店及酒店业务毛利润率则高达88%。这些数据的基础前提是,美团酒旅已经占据了曾经携程不要的领地 ----低端酒店。
针对美团的威胁,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携程高管给出的应对策略如下:
利用中高端酒店预订业务产生的利润去补贴中低端酒店预订业务,从而让携程可以向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尤其是在中低端酒店预订市场,彻底打消任何潜在竞争对手进入这个市场领域的念头。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携程用的是垂直生态应对综合生态,这一策略恐怕在国内酒店业务中,携程和美团这一仗有戏可看。
过春天
携程的变革一路随行,携程联合创始人及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有着对行业的思考逻辑。
在20周年盛典上,他是这么看待旅游业的,他表示,从经济学角度看所有行业,衣食住行,衣食住显然是物质的需求,而不是精神的需求。还有一些行业,比如娱乐行业、游戏行业,可能是用虚拟的方式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不是用物质的方式满足精神需求,唯一一个用物质满足精神需求的行业是旅游行业。
可以很肯定的说,在十年、二十年以后,酒店、航空公司、携程还是在这里,不像游戏、音乐可能会被颠覆。
然而,旅游业虽在,携程也要过春天。
也是在20周年庆典上,梁建章宣布集团英文名从Ctrip.com变为Trip.com ,同时,他也公布了携程下一程的新战略"G2",即Great Quality(高品质)和Globalization(全球化)。梁建章认为,携程的优势就是规模效应、移动、多产品、平台化,战略重点是高品质和全球化。
携程的规模优势并不能让其稳坐钓鱼台。国际化是它寻找增量的一条路径,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携程的国际化已经提上了日程,携程CEO孙洁给未来定下了一个目标:五年之内,希望携程收入的一半来自国际业务。
2016年1月,携程通过可转债的方式投资印度最大的OTA平台MakeMyTrip;
2016年11月,携程收购英国的旅游搜索巨头天巡;
2017年11月,携程收购美国的旅游搜索平台Trip.com;
2018年,携程收购印度的B2B旅游平台Travstarz Global Group;
2019年8月底,携程宣布完成了与Naspers Limited.的股权置换交易,成为MakeMyTrip最大的股东。
携程在国际化战略采用了OTA平台+搜索引擎的组合:
Trip.com主打一站式平台,提供机票、酒店、火车、自驾租车、机场接送和目的地玩乐等服务,覆盖范围主要专注在亚太和欧洲地区,提供14种语言的服务;
Skyscanner主打垂直搜索,提供机票、酒店、自驾租车、机场接送等服务,以30多种语言在全球提供服务;
Expedia(Expedia.com等+Trivago)和Booking(Booking.com+Kayak)也采用了类似策略。
据官方披露:目前携程旗下所有品牌全球月活跃旅游用户数已超过两亿,29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由30%增长到近50%。
看上去很美,然而,携程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并非一日之功。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文化,用户习惯的问题,还有供应链、技术等方面力量的匹配。
在国外,OTA企业相对国内而言起步较早,经验积累较为丰富。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球OTA企业已具有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同时线上 OTA马太效应和规模优势显著,其中国外的Booking、Expedia占主导地位。
据悉,今年上半年Booking 集团以 145.3 亿美元的营收稳居行业第一,而Booking 的收入是携程的 3 倍,净利润远超携程。此外,就市值而言Booking市值已达到了841.08亿美元,而携程市值仅有175.40亿美元。虽然携程号称是全球第三大OTA平台,但主要营收来源于选择出境游的中国人。
与Expedia、Booking相比,携程还并不是海外朋友出游的第一首选。
目前,增量市场有两大阵地:一是出海,二是下沉。
携程左手全球化,右手也忙着下沉。
携程的下沉路径是通过线下门店的路径来展开,据相关的数据显示,2016年携程开始铺设线下门店,到2019年携程线下门店已经接近8000家,品牌门店覆盖240多个地级市、450多个县域市,1-8月出团销售额突破100亿大关,比2018年提前了4个月。
但是,服务业务的下沉需要对产业链价值进行重构,这将是另一大命题。
同时,携程尝试走多元化的一站式平台路径。
据地歌网了解,携程已经上线了包括:机票、酒店、商旅管理、休闲度假产品,门票、专车、目的地服务、保险服务、签证、购物、退税、外币兑换,存款证明、运动场馆预订、机场班车、通勤班车、海外置业、移民服务等产品和服务。
无论如何,看似眼花缭乱的布局背后,实际上,携程"机+酒"的基因并没有撼动,在后流量时代,携程要过春天,依然任重道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