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文章,怎样读书才好?
《企鹅经典:小彩虹》(第一辑)
内容简介
《企鹅经典:小彩虹》第一辑共 8 册,每册用一个关键词命名,摘选作家一本或多本作品的精选片段,阐释由“生”至 “死” 的各种人生命题。探讨那些使人之所以为“人”的体验。如爱情、嫉妒、自由和金钱等。作家从简·奥斯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到珍妮特·温特森和尤瓦尔·赫拉利。
作者简介
尤瓦尔·赫拉利(1976-),享誉全球的青年历史学家。代表作《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
珍妮特·温特森(1959-),当代颇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著有《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给樱桃以性别》和《时间之间》等。曾获惠特布莱德奖和大英帝国勋章等荣誉。
简·奥斯汀(1775-1817),作品聚焦爱情和婚姻家庭生活,代表作《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和《劝导》。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20世纪法国伟大的现代小说家之一,代表作《追寻逝去的时光》。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二十世纪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达洛维夫人》和《到灯塔去》等。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梦的解析》。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1832-1888),美国著名女作家,代表作《小妇人》和《好妻子》。
理查德·赖特(1908-1960),美国著名黑人小说家。代表作《土生子》和《黑孩子》。
书籍摘录
怎样读书才好?
**弗吉尼亚·伍尔夫
**
吴晓雷 译
首先,我想要强调一下,这个题目是个问句。而这个问题,即便我答得上,怕也只是对我自己合适,并不适合你们。关于读书,能给别人的建议,最多只有一点,那就是,不要去听别人怎么讲,只管顺着自己的天性,动动脑筋,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好。要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达成共识,那我也就可以放下心中的顾虑,跟你们说一说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了。因为,若是有了主见,便不会让这些观点束缚你们的手脚,而这一点,正是读者所能拥有的,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本来,读书的事,就不用去定什么规矩。滑铁卢之战有个确凿无疑的日期,这一点毋庸置疑;可要说《哈姆雷特》比《李尔王》更胜一筹,恐怕没人可以下个定论。这种问题,必须每个人亲自来拿主意。要是把什么权威之士请进我们的图书馆,不管他穿着打扮是如何地衣冠楚楚,听凭他们对我们指手画脚、大谈特谈该怎样读书、该读什么书、哪本书好哪本书坏,要是这样的话,自由的精神,怕是要毁于一旦了,而这,恰是这些神圣之地的生机所在。在任何其他地方,我们或许都要受到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唯独这里,我们丝毫不需要。
但若要得到自由,请原谅我的陈词滥调,我们当然先要约束自己。一定不要挥霍我们的力气,为了浇一株玫瑰,把半间屋子都洒上水,这样做,既无知又浪费。我们要加以训练,好能恰如其分,有的放矢。这或许,就是进了图书馆,我们先要面对的诸多困难之一。什么是“有的放矢”呢?这样的说法似乎只是徒增困惑而已。书架上,林林总总,放着各式各样的书,有诗歌小说,历史传记,也有辞典和名录;有各种语言写成的书,也有形形色色的人写的书,男人也好,女人也好,不管他们脾气秉性、种族年龄如何不同,全都簇拥在书架上。而外面传来刺耳的驴叫,水井旁,打水的女人在闲言碎语,马驹在田间飞驰。我们要从哪儿开始才好?怎样才能在这片纷扰的混乱中理出头绪,才能从读书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呢?
说来似乎简单,既然书有不同——有小说、传记、诗歌的分别——我们就该把书分门别类,从每门每类中挑出他理所应读的书就好了。可读者对书抱有的期望,跟书所能给予读者的相比,往往是大相径庭。我们最常干的,就是三心二意、不明就里地翻开一本书,读小说希望它真实,读诗希望它虚幻,读传记又要满纸美言,读历史必要迎合我们的成见。我们读书的时候,只有摒弃这些先入之见,才能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开端。不要对着作者指手画脚;而要站在他的立场之上,成为他的同道和共谋。要是从一开始你就往后退,心存芥蒂或是满腹苛责,那你就是在妨碍自己从所读之书中获得更大的价值。而若是你可以尽可能地敞开心扉,那么,一打开书,循着字里行间委婉曲折的小道和难以察觉的蛛丝马迹,便可以走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面前。沉浸于此,习惯于此,不用多久,你就能找得到那些作者给予你的,或是试图给予你的,更为确定的东西。比方说,一部 32 章的小说——要是我们先考虑如何读小说的话——是在试图建造某种有章可循、形式完整,有如高楼大厦一样的东西:然而和砖瓦相比,文字更难捉摸;阅读和观赏比起来,也更漫长而复杂。或许,想要对小说家都在做些什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最快的方法不是去读小说,而是自己写一写;亲身体验一下驾驭文字的艰难万险。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某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譬如,街角那儿,有两个人在聊天,而你,是如何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有一棵树,在摇曳;灯光,在闪烁;那两个人的交谈,听上去很好笑,却又让人觉得悲伤。这样一幅画面,整个构思,似乎全被包含在那一瞬间。
但如果,你也来试一试,把这一幕付之于笔端,你就会发现,这一瞬间变成了千千万万支离破碎、互相矛盾的印象了。有些印象需要我们去淡化,另一些则需要强调;就这样写着写着,说不定,原先体会到的那种情绪就已经荡然无存了。这时候,再把这几页思绪不清、杂乱无章的稿纸丢在一旁,去读一读迪福,简·奥斯汀,哈代,读一读那些伟大的小说家他们的作品。这样一来,对他们的伟大之处,想必你一定更有体会了。也才能明白,这不单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迪福也好,简·奥斯汀也好,托马斯·哈达也好,还让我们活在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读《鲁滨逊漂流记》,我们就是在一条坦途上跋涉;一桩桩的事情接踵而至;这些事儿和它们先后发生的顺序就是一切。可对迪福来说,如此至关紧要的户外生活和探险历程,到了简·奥斯汀那里就一文不名了。取而代之的,是客厅和人们的闲言碎语,以及从这些闲言碎语中,像镜子一般,折射出来的人物性格。等我们习惯了这客厅和其间的镜像,再转向哈代时,便又会觉得峰回路转了。成片的沼泽环绕四周,群星在我们头上闪烁。这儿,展现给我们的,是人性的另一面——独处时最易浮现的黑暗,而非陪伴时的光明之面。与我们相关的,不再是人类,而是自然和命运。不过,尽管这些世界千差万别,每一个却都和谐一致。因为它们的造世主,都莫不小心谨慎,在自己独特的视角下,恪守其规。或许他们也会让我们殚精竭虑,但他们从不像二三流的作家那样,经常在一本书里,混淆了两种现实,让我们无所适从。这样看来,读完一个大作家的作品,再去读另一个——从简·奥斯汀到哈代,从皮科克到特罗洛普,从司各特到梅瑞德斯——这就好像让人连根拔起,被丢来抛去;从这儿给扔到了那儿。读小说,是一门艰难而复杂的艺术。要想从小说家,尤其是那些伟大的小说家那里,领悟到他们所给予的一切,那就一定要有非常敏锐的感觉,和非常大胆的想象力。
但是,只消看上一眼书架上那些五花八门的书,便可以知道,没有几位作家,可以称得上“伟大”;更没有几本书,称得上艺术。比方说,和小说、诗歌肩并肩放在一起的这些传记或自传,无非是些名人传记,写的都是死去已久、为人遗忘了的人。不过,就因为它们算不上“艺术”,我们就不去读了吗?还是说,我们应该读一读,只是,需要我们换一种方式,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譬如,为了满足我们不能自已的好奇心,就像有时,夜幕降临后,我们从一幢大房子前经过,看到家家户户点亮了灯火,又还未放下窗帘,一层一层都在上演着人生戏剧的方方面面,我们会情不自禁停下脚步。这时,我们对这些人的生活,便会满腹好奇——仆人们在传闲话,绅士们在吃晚餐,女孩子为了聚会在梳妆打扮,窗边的老妇人打着毛衣。这些人是谁,他们都做些什么,姓甚名谁,工作地位怎样,都有些什么想法,又有些什么样的经历?
来自:中信出版集团
传记和回忆录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就这样,点亮了万家灯火;向我们展示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辛苦劳作,成功失败,饮食爱恨,直至他们死去。有时,在我们的注目下,这幢房子渐渐消失了,铁栅栏也消失了,我们来到了海上;我们去打猎,远航,战斗;我们站在了野蛮人和战士们之中;我们参加了伟大的战役。或者,要是我们高兴留在英格兰,留在伦敦,场景同样改变了;街道变窄了,房子变小了,窗子成了小格子,屋里挤得很,还散发着一股臭气。我们看到一位诗人,多恩,就被迫从这样的一所房子里走了出来,因为这儿的墙壁太薄,抵挡不住孩子们的哭闹。我们可以跟着他,沿着书间的小路,到特威克南;去著名的贝德福德夫人公园看看,这是贵族和诗人爱去的地方;接着,路一转,我们又走到了威尔顿庄园,那座建在山坡下的豪宅,听一听锡德尼给他的妹妹读《阿卡狄亚》;接着,就去那片湿地间走一走,亲眼看看那著名的浪漫故事里独具特色的鹭;接下来,再次向北,跟着另一位彭布罗克夫人,安妮·克利福德,去看一看她的广袤荒野,要么,让我们冲向城市,看一看加布里埃尔·哈维如何一身黑丝绒,与斯宾塞争论诗歌,不过,一定要小心别笑出声来了。伊丽莎白时期的伦敦,既黑暗又辉煌,在这里跌跌撞撞地摸索前行,没有什么比这更有趣了。不过,我们也不能总待在那儿。因为邓普尔和斯威夫特、哈利还有圣·约翰在召唤我们继续前行;要搞清楚他们之间的争执,弄明白他们每个人的性格,会花上我们太多时间;等到我们对他们感到不厌其烦了,我们就继续前进,走过一位一身珠光宝气的黑衣女士,走到塞缪尔·约翰逊,走到戈德史密斯,走到加里克那里;要不然,我们就穿过海峡,只要我们愿意,去见一见伏尔泰和狄德罗,见一见杜·德芳夫人;然后,再折回英国,再回到特威克南——有些地方和有些名字总是一再出现!——贝德福德夫人曾在这里拥有过自己的花园,之后,教皇也曾安居于此,还有草莓山庄,沃波尔的家。不过,沃波尔又向我们引荐了许多新的面孔。这么多的房子等着我们去拜访,这么多的门铃等着我们去敲响,恐怕我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比如说,我们来到贝里斯小姐的门口,正在迟疑,就在这时,萨克雷走上前来;沃波尔钟情的这位小姐,恰是他的好友。
就这样,我们只是跟着一位朋友去见另一位朋友,从一座花园走到了另一座花园,拜访了一幢房子,又去了另一幢房子,就已经从英国文学的一头走到了另一头,然后,才意识到,我们又回到了此时此刻,倘若此时此刻和已然逝去的时时刻刻可以如此判然分开的话。而这,便可以算作是,我们阅读传记和书信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借此重新点亮旧窗子里的灯火;可以看到那些故去的名人,他们的起居生活,还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离他们是如此之近,可以时不时地,趁他们不备,抓住他们的小秘密,或是,抽出一部剧作、一首诗,看看当着作者的面读起来,会不会有什么不同。不过,即便如此,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我们一定会问,一本书,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其作者生活的左右呢——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这个人等同于作者呢?要知道,文字是如此敏感,太容易受到作者的性格影响,那么,因为他的生活所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有多少可以保留,又有多少可以听之任之呢?读到传记和书信,这样的问题就接踵而来,而这些问题,必须由我们自己一一作答,因为,要是在如此私人的问题上,还被别人的喜好牵着走,那简直是太要命了。
不过,读这类书到也可以抱着另外一种目的,不为品读文字,不为了解名人,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创造力保持活跃、得以锻炼。书架右手边不是有一扇打开的窗子吗?把书放在一旁,看看窗外多好!这样的画面真让人耳目一新,浑然天成,不费心思,不相关联,又永不停歇——马驹在田间奔跑,水井旁的女人正往水桶里打水,驴子昂首嘶鸣。图书馆里的大部分书,不过就是对此的记录而已,不管这些转瞬即逝的片刻,属于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驴子也好。而任何文学,随着它日渐老去,都会留下一些故纸堆,用一种再也听不到了的口音,颤颤巍巍地,讲述着那些消逝了的瞬间和被遗忘了的生命。不过,要是你一头钻进了这些故纸堆,并且还能以此为乐的话,一定会大有所获,因为即使这里记录的人类生活已为人所弃,注定会湮灭,可留下的遗迹也会让人叹为观止。或许只是一封信——却让人大开眼界!又或许是只言片语——却让人回味无穷!有时候,一篇故事读来,让人觉得妙趣横生、心潮澎湃、天衣无缝,以为准是出自某位大师的手笔,但其实,这不过是一位老艺人,泰特·威尔金森,在回忆琼斯上尉的传奇经历;或是在讲述阿瑟·韦尔斯利麾下的中尉,如何坠入爱河,钟情于里斯本的一位漂亮姑娘;又不过是在说玛利亚·艾伦长叹一声,丢下了手头的针线活,对着空荡荡的客厅,后悔自己没听伯尼博士的忠告,不该跟着她的里希一起私奔。这些毫无意义的故事,大可以一弃了之;可偶尔翻一翻这些故纸堆,从埋藏已久的过去中翻出一两枚旧戒指,几把破剪刀,还有几个打断了的鼻子,当你努力把这些串在一起的时候,窗外,马驹在田间飞驰,女人在水井旁汲水,一头驴子在嘶鸣,这不也是一件趣事吗?
来自:中信出版集团
但故纸堆终究会让人厌烦,我们再也懒得去绞尽脑汁,把威尔金森们,班伯里们,还有玛利亚·艾伦们告诉我们的只言片语拼凑完整。他们缺乏艺术家的才能,不懂得运筹帷幄、删繁就简;就算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也难以说出个所以然来;就算是个好素材,到了他们手中也会走了样。他们最多,只能给我们罗列一些事实,而仅只是事实的话,还远远称不上小说。就这样,在看够了这些半吊子的所谓作品之后,我们就不再乐意去寻找一些人物的只光片影,而是要去领略小说的那种,更宏大、更抽象、更纯粹的真实。就这样,我们的心中孕育出了一种情绪,强烈、普遍、不关注细节,而是随着节奏,反复出现。这种情绪最自然的流露,就是诗歌;也就是说,等到我们差不多能写出诗来了,便是到了读诗的最好时机。
西风啊,何时你才会刮起?
才能让细雨,淅淅沥沥。
可爱的人儿啊,何时我才可以
再把你拥入怀中,同床共语。
诗歌的感染力如此之强,又如此的直截了当,这一瞬间,诗歌完全占据了我们的心灵,吞噬了一切感觉。我们坠入其中,如此深邃!既没有什么旁骛让我们攀附,也没有任何东西让我们止步,简直是一落千丈。小说所营造的幻境,并非一蹴而就,一定要有所准备,才能渐入佳境。可是,读了这四句诗,谁还顾得上去问一问作者何人,去猜一猜是不是多恩的家事,关不关锡德尼秘书的事儿?谁还会去纠结千丝万缕的历史,或是新旧时代的更迭?诗人永远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此时此刻,我们一定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想一想,若是情感突起波澜,开始就是这个样子。不过,随后,这种感情就会慢慢泛起涟漪,从我们的内心深处,向外荡漾,渐渐冷静下来,进入了理性的领地;当我们听清楚了这些回音和反响,便可以品评探讨了。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不仅强烈,还如此丰富。我们只需比较一番,这两句诗中的力量与直白:
我要像树,倒在自己的葬处,
只把我的悲伤,铭记在心上,
和这一节诗中的节奏与韵律:
沙漏中落下的黄沙,
数过了时光;我们的一生
也这样被白白埋葬;
狂欢之后,回家的人,
也只剩忧伤;而这生命,
厌倦了放纵,数一粒黄沙,
伴一声叹息,一声啜泣,
直到落尽了沙粒,
了却不幸,永世安息,
或是体味一下冥思的平静:
无论我们是少年,或是老夫,
我们的命运,我们灵魂的栖所
都与无尽同在,别无可去。
也与希望同在,永不破灭,
与努力,与期望,与欲望,
与之同在,以至永远。
还有这完整而活泼可爱的诗句:
巡游的月神,升上了夜空,
她漫步前行,却也片刻不停,
轻盈的脚步,踏上天穹
只有一两颗星星,伴她左右。
或是这首诗中瑰丽的想象:
那漫步林间的人儿,
怎会停下脚步,
纵使林中燃起了烈火,
他远远看在眼里,
那升起的火苗,温柔恰似
暗处绽开的番红花
就会让我们明白诗人是如此多才多艺;他可以让我们同时既作了演员,又当了观众;他对人性的把握,了如指掌,既可以写出福斯塔夫,也能创造出李尔王;他可以提炼,可以铺陈,可以叙述,从始至终,永远如此。
“我们只需比较一番”——这话让我露了馅,也就只好承认读书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这第一步,尽力理解、留下印象,还只算读了一半;要想从读书里获得完整的乐趣,还要把剩下一半读完才行。我们还要从这成千上万的印象里,得出自己的判断;我们还要把这些千变万化、稍纵即逝的形状,凑在一起,拼出一个实实在在、稳定持久的模样。不过,还不能操之过急。要等到阅读的尘埃落定;等到那些矛盾和问题都偃旗息鼓了;去散散步,聊聊天,修剪一下玫瑰花的败叶枯枝,要么,去睡上一觉。然后,不经意间,所以说,自然造化便是如此,这本书就又回到了我们的眼前,只是变了模样,从我们的脑海中完完整整地浮现出来了。要知道,完整的一本书,和读书时,零零碎碎读到的句子可是截然不同的。现在,书中的细节详情,各就其位。它的模样,也被我们从头到尾看了个一清二楚,知道了,这是间谷仓,还是猪圈,又或者是座富丽堂皇的大教堂。现在,我们便可以把书和书进行比较了,就像我们把高楼与大厦相比一样。不过,这种比较就意味着,我们的态度不同了;我们不再是作者的朋友,却成了他的审判官;但道理没变,我们既然从不嫌朋友宽宏大量,也就不要嫌法官秉公过严。有些书,既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又滥用了我们的好意,难道说,这不是罪过吗?有些人,在书中弄虚作假、谎话连篇,搞得四处乌烟瘴气,难道说,他们不是社会的公敌,人民的败类吗?那就让我们的判决公正严明;让我们把每本书都与最好的相比。
好在有些书,早有定论,它们的模样,我们早已谨记在心——譬如,《鲁滨逊漂流记》,《艾玛》,《还乡》。小说就要和它们相比——即便是刚刚出版,还名不见经传的新书,也有权力和最好的放在一起评判。诗歌也是如此——只有从诗歌的沉醉中醒来,不再为辞藻而着迷,才看得清诗歌的模样,而后,一定要拿《李尔王》,《费德尔》,还有《序曲》为准绳,来作一番比较;不然的话,也一定要拿最好的,或是说,在我们看来,同类中的佼佼者做比较才行。我们大可以放心,新诗也好,新小说也罢,这些所谓的新,不外是些浅薄的妆容,拿来以前的标准,只需稍作调整,并不用改弦易辙,便定然可行。
话虽如此,但要是以为读书到了这一步,到了要去议论短长,比较高下的时候,还会和一开始那么简单——只要放开眼界、用心感受那纷至沓来的无数印象就好了,那也未免太过愚蠢。接下来的读书,要能放得下手中的书,还要把心中模糊的形象一一对照,不仅要读得够多,还要有相当的见地,这样在对照的时候,才能生动鲜明、有所启发——这已经很难了,而更难的是,还要进一步指明,“这是不是一本好书,具有怎样的价值;哪里不如人意;哪里又大获成功;哪里写得不好,哪里又写得好。”这样的责任,对于读者而言,需要超凡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学识。很难想象,这些品质,会有人兼而有之;即使一个人自信过了头,最多也只敢说,他有如此的潜力罢了。这样一来,干脆把读书的这一步免去,全交给批评家,让图书馆里进来的这些衣冠楚楚的权威来替我们做决定,告诉我们这本书是好还是不好,这样做,岂不要明智得多?这可不行!我们或许是该强调,读书时的感同身受;是该沉浸在书中,忘记自己的存在。但我们也心知肚明,让我们完全与作品共鸣,忘我地投入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耳边总有个魔鬼在低语:“我恨,我爱”,而我们也无法让他闭嘴。其实,恰恰是因为,我们爱恨分明,所以我们和诗人和小说家才如此得亲密无间,才无法忍受任何其他人的插足。而且,即使我们的看法遭人反对,我们的评判也有失偏颇,但我们自己的口味,才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才会让我们如此激动不已。我们凭着感情读书;若是压抑这种感情,早晚会变得麻木不仁。但或许,只要假以时日,我们就可以训练我们的口味;让它听从一些控制。在它不加辨别、囫囵吞下了各式各样的书后,诗歌、小说、史书、传记等等,它不再饕餮,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参差多态、大相径庭的现实世界,看到了其中的差异和距离,我们就会意识到,它已经有了变化;它不再贪婪,学会了反思。它已经不再只是就书论书了,它还会告诉我们,这些书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听好了,它会对我们说,我们要管这个叫什么呢?然后,它或许,先会为我们读《李尔王》,下一本,说不定是《阿伽门农》,好让我们分辨出其中的共同之处。就这样,让我们的口味指引着我们,超越一两本书的局限,去发现不同书籍的共同之处;再把这些共同之处分门别类,好立下规范,让我们的感受变得有序。这样一来,我们也可以更进一步,从这种分别中体会到更加难能可贵的快乐。不过,所谓规范,其实只有在读书中不断被打破时,才会存在——制定规矩,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脱离实际、凭空捏造了,可这也是最愚蠢的办法——现在,为了让我们在这种困难的尝试中稳定下来,也该去读一读那些为数不多,却可以让我们大受启迪的作家,好让我们明白,文学何以为艺术。读一读柯勒律治,德莱顿和约翰逊,他们深思熟虑的评论,读一读诗人和小说家,他们自己久经考虑的说法,定会让人大受启发;他们为我们点亮了明灯,让我们脑海深处,本来乱作一团、朦朦胧胧的那些想法,变得清晰可见、实实在在。不过,只有我们有备而来,带着自己读书时诚实的问题和建议,他们才能帮助我们。若是我们对他们只是一味的唯唯诺诺,俯首听命,像一群躲在树荫下的绵羊,那他们也无能为力了。只有我们心中有了准则,再经过了和他们的一番较量,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规范到底为何。
要是果真如此,为了读上一本书就一定要有非凡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不可,那你们大可以说,文学是门复杂的艺术,就算穷尽一生来读书,我们也无法对文学的批评做出丝毫有意义的贡献。我们只能做读者而已;那些批评家,世间少有,他们的光荣与我们毫无关系。话虽如此,我们却有着身为读者的责任,因为读者的存在,也是重要的。因为那些作家,他们写作时所呼吸的空气中,也流动着我们提出的标准,作出的评判。而这些评论,即使无法付梓,只要被他们听到,他们就会受到影响。只要我们的议论有的放矢,可以振聋发聩,不是人云亦云的鹦鹉学舌,而全部是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种议论的影响,或许更有价值,尤其是,在那些所谓的批评,也该适可而止的时候。因为图书之于批评,就好像打靶场里那些一闪而过的动物,批评家们只有一秒钟的时间来上好子弹,对准目标,射击,所以如果他瞄准了老虎却打中了兔子,瞄准了鹰隼却打中了土鸡,又或是瞄好了的目标一个没打中,却误伤了远处悠闲吃草的奶牛,我们也怨不得他们。只是,在出版社的这些毫无章法的开枪走火之外,尚有另一种声音,来自那些因为热爱阅读才去读书的人,他们读得慢,没受过什么专门训练,却有着一腔的热情,和苛刻的眼光。他们的议论,如果作家们能够听得到,怎么会写不出更好的作品呢?而若是因为我们的努力,可以让图书的海洋变得更广阔、更富饶、更深厚,这样的一个目标,也大有可为吧。
可话说回来,目标固然美好,但谁读书是为了什么可为啊?就没有什么追求,仅仅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美好,才让我们孜孜以求吗?难道追求乐趣本身,不可以视为我们的最终目的吗?读书不正是如此?至少,我有时会这样想,等到最后的审判来临的那天,所有伟大的征服者、大律师和政治家们都将获得上帝的奖赏——王冠,名誉,和不朽的丰碑上镌刻的名字;可看到我们夹着书走来,万能的上帝一定会转过头去,不无几分嫉妒地跟彼得说,“你看,这些人不需要我的奖赏。我们这儿也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就爱读书。”
题图为电影《鲁滨逊漂流记》(2016)剧照,来自:豆瓣
我们还有另一个应用,会在上面更新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