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单月 GMV 近 5000 万元,预制菜供应链平台「找食材」获天使轮融资
36氪获悉,预制菜供应链平台“找食材”已于 9 月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银河系创投,具体金额暂不公布,本轮估值过亿元。
先来解释下什么叫“预制菜”。
预制菜是冻品的一个细分类目,菜品在中央厨房制作好、采用冷冻技术保存、只需复热及简单加工便可成为成品菜。举个例子,找食材里销售最好的一个单品是“鲈鱼”,鱼已经剖好、腌好,取出加入适量葱、姜、料酒,蒸 10 分钟即可食用。与普通冷冻品相比,预制菜的加工程度更高;但这些概念也存在一定交叉,并没有绝对区分。
找食材创始人卢春龙告诉36氪,目前我国预制菜占冻品市场 20% 左右,而在饮食习惯类似的日本则占到 60%;这意味着,预制菜现阶段是个过千亿的市场,未来则有潜力成长为万亿级市场。
找食材是今年成立并运营的,卢春龙此前创立过冷冻品食材品牌“小春国际”,年销售额近 10 亿元。在观察到预制菜下游需求爆发、上游供应分散的市场环境后,团队认为这一方向存在着平台级机会。
找食材搭建了一套供应链+城市站体系,实现预制菜当日送达,服务 3-5 线县城、乡镇食材服务配送商。当前,第三方工厂及自有品牌已经储备了 3000+ SKU,在上海、杭州、南京初步跑通,单月 GMV 超过 5000 万元,计划 2020 年实现 10 亿元 GMV。
预制菜的核心价值是更方便,但 C 端市场还需要培养消费习惯。而对 B 端餐饮企业来说,预制菜能: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出餐效率,保证餐品标准化;此外,由原本按斤采买原料变为按份采买,成本核算也更清晰可控。
对标日本市场,预制菜也走了先 to B 后 to C 的发展过程。实际上,现在大多餐馆里售卖的面点、油炸小吃,也都是购买半成品回来蒸熟或炸制,而非厨师从头制作。未来,被预制菜取代的菜品会越来越多,餐馆只用保留自己的几个拿手好菜。
为了能够打开预制菜销路,找食材也会通过各类活动完成市场教育。一是“国际食材节”,每年 8 月 8 日在无锡举办,邀请超过 350 名供应商、参观人数过万名,主要用于加深行业影响力;二是每个城市站每一季度会举办 1-2 场新品推广活动,由经销商邀请酒店老板和厨师长前来试吃,帮助推广菜肴。
此外,找食材还正在开发配送商专属的 SaaS 系统,让配送商开设自己的店铺,客户可以直接在小程序下单订购,找食材平台接到订单后会直接配送到配送商门店,进一步提升销售体验。
最后,简单介绍下找食材的团队。创始人&CEO 卢春龙是中国冷冻半成品协会主席, 预制菜食材从业 20 多年,曾创立年销售额近 10 亿的冷冻品食材品牌“小春国际”。联合创始人崔恒亮是原复星集团高级技术总监&成本采购条线合伙人,曾任找钢网技术总监、生鲜项目“蔬米鲜”联合创始人。
关于投资逻辑
银河系创投董事总经理徐建海表示,生鲜是银河系的重要赛道之一,预制菜是一个非常有机会的品类。找食材团队一方面在行业方面有很深的积累,在产品研发、生产体系、供应链服务体系上已经摸索出一套可以规模化的打法,另外在互联网在产业中的应用上也有很好的实践。找食材构建了一个有产品能力的供应链服务体系,相信未来可以成为预制菜行业成为重要的一个平台。
本文头图来自 Unsplash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