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2》,卖货难两全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毛丽娜,编辑:李春晖,36氪经授权发布。
《上新了·故宫2》11月8日在北京卫视、爱奇艺甫播出,就一连承包了七八个热搜席位,实力确实不俗。 #故宫仅用三年半建成#更是直接沸了。
作为文化+文创爱好者的硬糖君,第一时间追完了第一期。但或许是期待值太高,这千呼万唤才等来的第二季,还是让人有种“痴心错付”的感觉。
比起第一季,节目的文化属性确实加强了,明星嘉宾显然也做足了功课。 但电商与文化的结合,好像还是没能彻底走通。
大明朝终于有了姓名
还是先说说节目的优点与进步。《我在故宫修文物》带起了文化类综艺的热潮,2019年更是有天坛、颐和园等紧随其后。“故宫”,已经从历史文化符号,变成了潮流符号。
可无论是相关综艺也好、文创产品也罢,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大明朝总是没有姓名。 这也是广大群众越来越不满的一点。
清朝的历史故事再多再丰富,也有讲完的那一天。现在电视上清宫戏都不似过去吃香,故宫IP的思路也该改一改了。
《上新了·故宫2》的侧重点就从清代转移到了明代,第一期内容就是寻找599年前故宫刚刚建成时遗留至今的痕迹。
硬糖君每年总要去七八次故宫,但要说故宫里遗留着哪些明代建筑痕迹,一时还真答不上来。《上新了·故宫2》一开篇,以 “身边事物隐藏的谜团” 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再看这一季的明星嘉宾,除邓伦是熟悉的老面孔,张鲁一与马天宇都是新人。
比起表现欲十足的周一围,不爱抢话,总是扑闪着好奇大眼睛的张鲁一好感度显然更高。但节目在张鲁一与邓伦初见时铺垫稍有拖沓,且与后面内容并未前后呼应,有些可惜。
上一季明星嘉宾被网友批只是来录节目,对故宫的知识准备不足,这一次的明星们可以说是有备而来。明星对于明代故宫初建后的情况并非一头雾水,与文物专家对话的时候,也能根据自己的准备,进行有效交流与提问。
另外一个变化,在于“小剧场”的功能性。上一季的故事内容是围绕清代展开,这么多年清宫剧的洗礼让观众对清代历史如数家珍,因此对明星嘉宾出演的小剧场并不买账,反而认为明星是在尬演凑时长。
可故事背景换到明代就不一样了。明代故宫在建成后经历过一场大火,三大殿被焚烧殆尽。后又经数位明朝皇帝翻修重建,才有了现在三大殿的雏形。
虽说故宫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办公、生活场所,但明代留下来的痕迹确实不多,观众对明代故宫的故事也比较陌生。小剧场正好帮助观众了解明代故宫建成前后的故事。
张鲁一在小剧场中饰演明成祖朱棣,并贡献了一段长度半分钟,没有一句台词仅凭眼神来表达故宫建成后遭遇火灾,明成祖复杂心理活动的、堪称教科书般的演技。
最后值得一夸的,是节目组燃烧的经费和颇有诚意的特效。明代建筑大部分都不复存在,遗留下来的痕迹多藏于地下、屋顶等隐蔽处。虽然这档节目的一大看点就是可以进入故宫未开放区域,但总不能把地挖开给观众看地基横切面吧?
动画特效存在的意义,就是把诸如元明清三代地基、夯土的区别,明代故宫为什么要深挖4米深坑等,用动画形式更直观地表现出来。节目时间有限,与其专家洋洋洒洒地讲上一大篇,倒不如特效动画看得明白。
卖货还是文化?
从故事背景的改变、明星嘉宾的功课准备等细节不难看出,节目组在准备第二季内容前,一定好好在网上看了观众评论,尤其是差评 。不过有时候,虚心接受观众的所有意见,也不一定就讨好。
上一季节目好评之余,也有观众提出质疑:这究竟是一档文化节目,还是电视广告?以“设计文创产品”作为节目线索,一定程度削弱了节目的文化属性,使得节目定位模糊。
不甘被视为“电视广告”,《上新了·故宫2》的整体调性更偏重于“文化”。一小时左右的时长,只有最后10分钟回归“文创”主题。
但硬糖君却只觉这很像公众号软文的风格:先说些社会热点或明星秘辛,结尾处突然画风一转,把话题带到某产品上,“变脸式”卖货。
《上新了·故宫2》的第一期就是如此,概括而言就是“骤然卖货”。
明明节目前五十分钟一直在讨论明代故宫是什么样子,明代故宫的建造方式与清代有何不同,硕大的金丝楠木如何从云贵深山运往北京……可突然镜头一转,就来到“上新了故宫”门店,邓伦与张鲁一同设计师们坐在一起,开始讨论要做什么文创产品。
这个转变实在突兀,硬糖君差点以为节目播完自动续播了个广告。 上一季做文创的思路,是贯穿在整个1小时的节目中,虽然像“电视广告”,但至少可以完整看到为什么要做这件产品、灵感来源于何处。
这一季把“卖货”环节压缩到10分钟之内,就很难看到一件文创产品被设计出来的故事性,只有不得不“恰饭”的生活不易。
因为明星嘉宾去寻找了599年前明代故宫的痕迹,看到了机缘巧合下被完好保存的明代彩画,所以要做一件又美观又实用又便携的文创产品。这个设计思路太跳跃了吧?没有头脑风暴,也没有唇枪舌剑,与会人员愉快地决定第二季第一件文创产品要做个旅行箱。
硬糖君仔细回想了下脉络,旅行箱的创意是出自波斯使者盖耶速丁的旅行日记及明代地图,从使者的日记推到“旅行”元素,再落到旅行箱。这样九曲十八弯的铺垫,不仅不会让人觉得卖货的姿态“好看”,反而觉得文创产品的设计草率且突兀,前面铺垫那么久的匠心白白浪费。
其实,上一季的“文化探秘+文创运营”思路要更适合“卖货”思维。把一件文创产品如何制作的过程展现在节目中,比最后10分钟突然上新要合理得多。现在这个处理模式,使“文化”与“电商”的割裂感变重,也难以说服观众去为文创产品买单。
节目播出24小时后,硬糖君登陆“上新了故宫”的淘宝店铺“上新了文创旗舰店”查看其销售情况。这款旅行箱分为3个尺寸3种花色,价值在499至1199之间,发货时间为2020年1月15日左右,目前的销售额为11件。如果这期文创产品换成笔记本、书签或者镇纸之类的小物件,销售额或许会翻上几番。
用力过猛的故宫
总的来说,《上新了·故宫2》仍旧可圈可点,但或许不是节目制作有多优秀,而是其背靠故宫这个大IP的光环作用。
细究起来,这一季的节目或者说故宫IP的运营都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就拿节目中那几只无处不在的宫猫来说,虽然猫已经成为故宫IP中一个重要元素,但也没必要每一个转场都先给宫猫几个镜头,再配上一声绵长的猫叫吧?太刻意。
节目中已经以宫猫的形象设计了卡通猫作为画外音讲解,真猫假猫有一个出现就够了。更何况无论明星嘉宾转场到哪一处宫苑,几只猫都恰好在场,很难不让人怀疑几只宫猫也是领工资的演员。
其次则是此类综艺有没有必要请明星嘉宾,即使需要明星嘉宾,那到底要不要这么多人。从目前节目放出的嘉宾名单来看,除第一期出现的邓伦、张鲁一、马天宇,还会有周冬雨、杨幂等作为飞行嘉宾出现。
一档文化类综艺设置这么多飞行嘉宾的意义是什么?硬糖君觉得文化类综艺因其本身属性,整体氛围平淡,节奏起伏也不明显。明星嘉宾之间见面,也有从生疏客套到熟络的过程,嘉宾频繁更换会导致气氛一直停留在客套阶段,就很难通过明星嘉宾之间的互动为节目制造话题。
同时,明星嘉宾人数过多,又容易落入争分量、比镜头这一类饭圈纷争。第一期节目中,马天宇与张鲁一分别在小剧场中饰演波斯使臣及明成祖,但邓伦的镜头不多。很快弹幕便有人表示,邓伦镜头太小,分量不足等等。导致邓伦粉丝又站出来,呼吁大家关注节目,不要计较镜头分量。
节目时长有限,邓伦又是第一季延续到第二季的明星嘉宾,节目组已经默认观众有了预判定位,无需更多镜头铺垫。但在粉丝看来,这就是节目组拿我哥哥当工具人,用过一次就扔。
其实,有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先例,文化类综艺以全素人阵容亮相观众并非无法接受,反而会更专注于节目本身,而不是被明星晃花了眼。如果把这档节目做成以文创设计师的视角,来探寻故宫寻找灵感,继而落在产品实物上,最终呈现的效果不一定会比明星嘉宾差多少。
而故宫的用力过猛,还体现在文创产品本身。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内地文博单位,故宫虽然因名下文创公司多,被戏称“九子夺嫡”,但大部分文创产品定价不高,《上新了·故宫》的出现,似乎是为了其高端定位的文创产品做抓手。
硬糖君看了下“上新了文创旗舰店”中的产品:售价4199元的手表,2899元的真丝睡袍,799元的真丝围巾,与印象中物美价廉的故宫文创相去甚远。大概也是因为定价问题,这档节目才要请来明星入局,通过粉丝效应与文化效应的双重作用来推动销量。
目前节目刚刚播出一期,对带货还无法下定论。但电商+文化节目,并不是产品设计得别致新颖,再加上明星解说就可以说服观众买单的。王一博敦煌博物馆滑板式的天作之合,需要完整而契合的系统策划,每一步都踩在点儿上。
剁手有时就是一种“剁手氛围”,不容多想,现在就要。 从“电视购物”转型“卖货软文”,《上新了·故宫》的卖货探索并不顺利。依硬糖君看,与其不断换方向,倒不如就顺着“电视购物”的思路深耕,没准真走通了呢。看看人家李佳琦,买它买它买它,买就对了啊亲!
封面图来自pexels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