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译作合集出版,精选了巴金一生的翻译作品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巴金研究会会长陈思和曾和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做过同班同学。他问李小棠,你爸爸到底懂多少种语言,李小棠回答,十五六种语言。
“其实对于巴金先生来说,从事翻译的世界可能比写作要早。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翻译家。巴金懂十几种语言,这在中国当代作家里,是非常少的。” 5 月 18 日,陈思和在《巴金译文集》新书分享会上谈道。
在巴金诞辰 115 周年之际,由巴金故居策划、浙江文艺出版社与草鹭文化合作推出的《巴金译文集》出版。十册译文精选巴金一生中的翻译作品,其中包括屠格涅夫的《木木》《普宁与巴布林》《散文诗》,高尔基的《草原故事》《文学写照》,迦尔洵的《红花集》,赫尔岑的《家庭的戏剧》等。译文集根据巴金生前亲自校订的最后版本排印。
巴金毕业于成都外国语专科学校。毕业后,巴金赴法国留学,学习了法语和世界语。通过世界语,巴金又接触了俄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翻译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看来,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历史,都在巴金的藏书室里:“巴金是个手不释卷的人。除了和朋友一起聊聊天,吃吃馆子,除了写作,他就是读书。他的藏书之丰富非常惊人。在中国现代作家当中,能够跟他比的,大概只有鲁迅。其他作家是没办法跟他比的。”
陈子善认为,巴金的翻译和创作并不是对抗的。想要研究巴金,不仅应该读《家》《春》《秋》《寒夜》《随想录》,也应该读他的翻译。巴金非常重视翻译,否则他不会花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在翻译上,而是会写更多的小说。
巴金翻译了不少自己反复阅读的书籍。他曾读过世界语版本的斯托姆《迟开的蔷薇》,去北平看沈从文时,他又在火车上阅读了德语版本。抗战时,巴金住在林语堂哥哥家的隔壁,从林语堂哥哥家借来了德语版本,继续阅读。在这样的基础上,巴金才亲自翻译了《迟开的蔷薇》。
巴金所翻译的文学作品,大多都同他的理想接近。他愿意通过翻译作品来传达自己的理想,而外国文学作品也反过来影响巴金。陈思和认为,在文革前,巴金接受了思想改造,觉得自己应该被批斗,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想法。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看来,如果没有翻译,2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是很难想象的。尽管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巴金当年翻译的作品,依然滋养着今天的青年。巴金的翻译并不完美,但不能因为后面有了更精湛的翻译就否定他的翻译。巴金这一代作家的翻译塑造了中国新文学的进程,成为了汉语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翻译不仅仅引荐了外国文学,也构成了中国的新文学。
题图来自:Wikipedia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