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搬去新加坡后,戴森在那里做了些什么?
5 月中旬,戴森在新加坡举行了一场非常小型的发布会,重新介绍了吸尘器 V11、多功能风扇 Pure Cool Me 和台灯 Lightcycle。前两款产品一两个月前就在中国发布过,第三款产品则是相比 2017 年款的产品有了一些软件上的小幅升级。
重点不在于产品,而是地点。
图/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
1 月 22 日,卖吸尘器起家的英国家电品牌戴森宣布突然把总部迁到了新加坡。在这之前,它已经在它的诞生地——英国威尔特郡度过了 28 年。
关于突然搬迁的原因,包括《纽约时报》和《卫报》等在内的很多媒体提及英国脱欧,但被戴森否认。戴森 CEO 吉姆·罗恩称,搬迁行为与脱欧无关,主要是为了在新加坡发展“面向未来”的业务。
去年 10 月,戴森宣布选定新加坡作为其电动车生产基地,但在此次办公室开放日中,完全未见电动车的身影。
虽然戴森否认了搬家与脱欧有关,但仍然在英国遭受了批评。保守党国会议员萨姆·吉马在 Twitter 上批评该公司,称此种搬迁行为是出于狭隘的商业利益,是对英国公众的背叛等等。与此同时,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表示支持英国脱欧以谋求更独立发展,他认为英国的地位应当不只是一个欧盟成员国。
现在,新加坡办公室更多地负责研发戴森的个人护理产品,比如吹风机和多功能风扇 Pure Cool Me 等。但当被问及吹风机或 Pure Cool Me 的某个升级时,新加坡工程师总会十分谨慎地回复说,“是与英国团队合作完成的”。
“因为新加坡更靠近制造中心,所以戴森很多工作的灵感产生于英国,完成于新加坡。”戴森全球工程及运营副总裁 Scott Maguire 说,“英国办公室的工作基本和新加坡一样。时差使公司每天 24 小时都有人工作。”
在被提问戴森是否有只能在新加坡完成的任务时,Scott Maguire 干脆地回答说,“除了新加坡有工厂英国没有之外,没有任何只能在新加坡完成的工作。”
戴森已经不再强调将新加坡作为总部的概念。
该公司在全球有 1.2 万员工,其中 5853 人是工程师。英国有 4500 名员工,新加坡有 1100 名员工,马来西亚有 1300 名员工,中国有 1000 余名员工,菲律宾有 800 余名员工。亚洲地区所有办公室员工数量加起来与英国办公室相近。
新加坡办公室现有的 350 名工程师中,有 20 人是从英国调任过来的。他们大多在这里担任高层。戴森地板清洁品类副总裁 John Churchill 在英国办公室工作了 11 年,他现在常驻在新加坡。另外,戴森的 CFO Jorn Jensen 和总法律顾问 Martin Bowen 也已经搬到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办公室里,英国工程师与新加坡工程师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对待。”Scott Maguire 说。
实际上,戴森在新加坡的起步很早,但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主要是生产而非研发基地。
2007 年,为了建一家马达制造工厂,戴森的 10 名工程师开始了在新加坡的工作。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他们研发和打造了戴森专属的马达生产机器。2012 年,戴森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马达制造工厂。至今这里仍然是戴森在全球的唯一一家马达生产基地。
今年 5 月初,新加坡的气温已经达到 30℃。进入戴森位于 WestPark 的生产基地,会瞬间被热浪和机油气味包围。
戴森的马达工厂占地约 4200 平方米,自动车床、比对仪、钻机等机器无休无止的转动,发出巨大的轰鸣,两个人相隔三米以上就无法用正常音量对话。里面吵,外面更吵,近百台散热器密密麻麻悬挂在墙外,轰隆转动,把那些机械手臂散发的热量排解出去。
戴森的马达工厂 图/戴森 戴森的马达工厂 图/戴森
戴森全尺寸吸尘设备的第二代马达 V2、Airblade 干手器和 360 Eye 扫地机器人的第四代马达 V4、初代无绳吸尘器的第六代马达 V6、Supersonic 吹风机的第九代马达 V9 以及最新的智能吸尘器的马达 V11 全都在这里制作而成。
工程师程玥是个北京人,她的工龄和建厂时间一样长。根据她的说法,这个工厂平均每 2.6 秒生产一个马达,成立以来已经累计出产了 4000 万个。流水线平均每 4 小时人工干预一次,但所谓的干预也只是把成品从流水线的末端取出来,然后人工核查是否有不良产品。“不良率在 1% 以下。”程玥说。
从这里产出的马达,会被运到马来西亚,在那里遇到其他的零件,然后被组装到一起。成为 2950 元吹风机,3890 元台灯,3650 元卷发棒的一部分。
戴森的定价一向高,质量也远好于市场上大多数竞品。戴森吸尘器从 V6 到 V10 连续五年获得《消费者报告》的最高评级,并被该组织称为“我们测试过的最好用的吸尘器”。在这些报告中,吸尘器的马达因转速高、体积小而被特别提及。
根据测试,第十一代数码马达 V11 每分钟转速可以达到 125000 转。第九代数码马达 V9 内叶轮片的运行速度可达 335 英里每小时,甚至高于战斗机的起飞速度 350 公里每小时。
戴森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建立在马达之上。就像创始人詹姆斯·戴森所说的“没有 V6 马达就没有无绳吸尘器”一样,“没有 V9 马达就没有无扇叶吹风机”也一样成立。
说后面这句话的是戴森的数码马达工程师 Yvonne Tan。她在戴森工作已经 4 年。“V9 是戴森迄今为止最小的马达,也是戴森 Supersonic 吹风机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直径接近一元硬币的马达,就不会有无扇叶的吹风机。因为它可以被装在手柄而非出风口处。”
V9 马达与一元硬币 图/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
戴森 CEO Jim Rowan 今年透露称,Supersonic 是一个“非常、非常成功”的产品,它帮助戴森 2018 年的销售额增长了 28%,达到 44 亿英镑;利润增长了 33%,达到 11 亿英镑。
吹风机不仅马达来自新加坡,研发和设计也在新加坡完成。
在宣布总部迁移计划之前 2 年,戴森已经在新加坡的马达工厂附近建立了研发中心。
“新加坡一直是我们的生产中心。让研发和生产离得近一些,也是自然而然的事。”Scott Maguire 说。
戴森研发中心位于 Science Park One,其中包括声学实验室、流体动力学实验室、性能实验室、联网工作室、软件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等科室,它们共同决定了戴森的产品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
工程师 Nicklaws Yu 在声学实验室工作。简单地来说,他的工作就是让戴森的产品发出更悦耳(而不是最小)的声音。这间全技术中心最大的科室地上放着 10 个收音话筒,5 面墙铺满了楔形吸音材料,能够完全消除低至 100 赫兹的音波反射。外来者初次进入这一半消音环境后,可能会觉得耳胀头晕。
戴森的声学实验室 图/戴森
Nicklaws Yu 与他所在的团队最著名的一个发明,是把 V9 马达的叶轮推进器从 11 只叶片调整到了 13 只。虽然叶片的增加往往带来噪音的增加,但他们发现 13 只叶片发出的噪音频率会超出人类的听觉范围,表现反而要好于 11 只。
新加坡技术中心的一面墙上挂满了 Supersonic 吹风机,用以纪念这款现象级产品在这里的诞生。
挂满了吹风机的戴森办公室 图/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
詹姆斯·戴森曾说他喜欢用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他们“能跳出思维的束缚看问题”。这种偏好也体现在新加坡办公室中。程玥、Scott Maguire 和 John Churchill 都是大学毕业后进入戴森的管培生。
“目前我们的工程师团队在新加坡发展很快,其中近 40% 是管培生。”Scott Maguire 说,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都是戴森的招募来源。这同时意味着戴森不需要从其它地区搬太多有工作经验的人过来。
按照戴森今年 1 月的计划,新加坡的技术中心还要再扩大一倍。
题图/戴森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