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析:互联网的12种黑暗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是一门创造独特奇妙体验的学问,但设计的产出并不都是美好而阳光的。即便是本质上亲和用户的设计产业也会有黑暗的一面,而且这些黑暗的充满欺骗性的设计手段,比你想像的更加常见。
只要上过网冲过浪的人,对互联网的黑暗设计不会陌生。
Dark Patterns are tricks used in websites and apps that make you do things that you didn't mean to, like buying or signing up for something.
黑暗设计简单的说就是精心设计用户界面,诱骗用户做一些点击、注册或购买等原本不会做出的行为。
举几个例子
在一个机票预订的App上面,预订机票的时候,突出的按钮是「立即预订」,这个立即预订是有30元其他服务的,比如酒店优惠券。而没有额外费用的「普通预订」只做了一个小小的文字按钮在上面。
之前「ZAO」闹得沸沸扬扬的隐私条例也是黑暗设计。修改之前的隐私条例是:
如果您把用户内容中的人脸换成您或其他人的脸,您同意或确保肖像权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脸照片、图片、视频资料等肖像资料中所含的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权,以及利用技术对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进行形式改动。
这意味着,你只要上传了自己的照片,这家公司就拥有了你的肖像权,并且可以随意使用。
这个《隐私条例》引起轩然大波,在大家的广泛质疑中,这家公司修改了隐私条例。
很多产品可以使用第三方登录,但是登录之后,用户必须绑定电话号码。所谓的快捷登录,一点都不快捷。特别是,很多产品本来是没有必要绑定电话号码,为了获取用户的联系方式强迫用户绑定。
之前的PC时代,随便下载一个软件,都会打包安装全家桶,从输入法到安全卫士等。
还是PC时代,还是下载,在下载页面,我们本来想下载A,结果最大的下载按钮,跳转的却不是该软件A的下载链接,而是别的软件B的下载链接。
这并不是中国特色,国外也有。国外有个设计师 Harry Brignull,专门做了一个「Dark Pattern」的网站,把这样的黑暗设计总结成12点。大家可以看下:
12种黑暗模式
1. Trick Questions 即诱导性问题
比如填写表单的时候,你本来在回答一个问题,但是不注意的话,会诱导你给出一个并不想给出的答案。
比如下面的两行小字,一模一样的设计,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一个是允许发送商品详情,一个是不允许发送商品详情。这个是不是很容易两个都勾选呢?
2. Sneak into Basket
即偷偷摸摸把一些项目塞进你的购物车,一并结算。上面的预订机票就是很好的例子
3. Roach Motel
即你操作一个步骤很容易,但是退出或者取消这个操作很难。
这个让我联想到,在苹果手机上,在一个App里面订阅一个会员,是非常容易的,到处都是引导订阅的按钮。但是要取消订阅,却在App里面没有任何提示。只能在App store里面,点击「头像」-点击「Manage Subscription」才能取消订阅。
4. Privacy Zuckering
这个隐私条例的欺骗,是以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命名的。隐私条例为了避免法律风险,所以公然写到:允许个人的隐私被公开或者被其他第三方利用。就像上面提到的修订前的「ZAO」的隐私条例写的。
5. Price Comparison Prevention
这个可以举一个超市的例子:散装的是按照重量计价的,而包装好的却不显示重量,让我们没有办法,对比到底是散装便宜,还是包装好的便宜,所以没有办法做出购买决策。
不过好像我们这边的超市,在包装的时候,也会显示重量和价格的。这样也好对比。
6. Misdirection转移注意力
这个也可以用上面的机票预订来说明。含有额外费用的「立即预定」按钮非常突出,而「普通预订」的按钮却非常小,导致你的注意力会被「立即预订」吸引,以为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预定,而忽略了可以普通预订,不付出额外的费用。
7. Hidden Costs即隐藏部分费用
购买的时候和加入购物车的时候,显示的都是商品的价格,最后到支付,你才会发现另外的一些费用,如快递费和税费。
这个在电商产品中,真的太常见了。有些时候比价都比晕了,终于选到一个便宜的商品了,最后发现加上邮费和税费,结果是最贵的。
8. Bait and Switch
即用户本来想做一件事,但是另外不想做的事情却发生了。早些年下载软件A,点击的是下载,结果下载却是其他的软件B,就是这样的例子。
9. Confirmshaming
这个有些意思。就是通过羞辱性的诱导让用户屈服。之前我还有些想不通。但是后面,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之前的电视购物话术,有一种这样的话术。
用户问,你们电视上的商品,比网上的要贵很多。
结果营销人员提高声量,气势逼人、义正言辞的说:不要肖想天上会掉馅饼。网上的都是假货!千万不要贪小便宜!
你看,这样提问的用户就被定义为「贪小便宜」。这算是一种「Confirmshaming」了。
还有就是这个引导订阅VIP提示,让用户选择:我并不想拥有无限次数的一天到货的特权。这样的提示就有些让人觉得自己选这个就是有点傻。
10. Disguised Ads
即伪装成导航或者其他内容的广告。这种太多了,现在很多推广软文,就是这个套路。
还有就是上面举的下载例子,很大按钮的下载,实际上并不是你想要下载的软件,而你想要软件的下载按钮在很不明显的地方。
11. Forced Continuity,强迫订阅
我之前看App Store的App评论,发现很多人都是在吐槽,订阅项目,最开始免费试用,后来没有任何提示就开始连续扣费,而且找不到取消订阅的入口。
这真的算是苹果商店和开发者的合谋了。
12. Friend Spam
这个很好理解,有些App会请求你的邮件或者通讯录权限,号称是发现你有多少朋友在这个App上面。但是实际上,他们请求这些权限,是为了获取你的好友列表,然后给这些人发一些广告邮件或者垃圾信息。
小结
这些总结看下来,只想说,都是套路啊。
最近其中的一些套路有了一个新的美名「增长黑客」。有一个邮箱公司,最开始获取用户,就是在用户的邮件末尾,插入一条「用XX邮箱发送」的广告。
敏感的用户,会觉得今天你在我的邮件末尾插入这个广告,是不是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以后会插入其他的广告,或者盗用我的隐私呢?而不敏感的用户,就觉得无所谓。
而不敏感的用户占多数,所以现在很多「增长方式」大行其道,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生态。
作为用户,让渡自己的隐私和权益,会让这些公司更加变本加厉损害用户的利益;作为公司,过度依赖这样的「增长文化」,可能会赚钱,但公司品牌形象也会受损。
而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要懂得黑暗设计的力量,但是也要慎用黑暗设计的力量,毕竟「大多数人犯的错误,也是错误。」
原文作者:Harry Brignull
原文链接:https://www.darkpatterns.org/types-of-dark-pattern
本文由 @熊不知 编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