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岁的联想,走上了一条新路
1984 年,倪光南和柳传志拿着中科院计算所的 20 万元,在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创办了一家公司。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叫「汉卡」。今天,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的人,都已经不那么年轻了。
35 年过去,今天的联想已经长成一个年收入 3500 亿人民币、在全球拥有 5.7 万名员工的巨头。作为一家公司,35 岁好比步入中年,似乎该稳重守成才对,反观联想最近几年的频频动作,先是步步为营的「三波战略」,到聚焦智能化的「3S 战略」,以及全新的品牌愿景,倒是可以看出联想越来越走出了过去的自己,义无反顾地走上一条新路。
在 11 月 14 日召开的第五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这一点表现得更明显。
「智能大厦」的建材、设计和施工,联想全包了
14 日的行业智能日主论坛上,联想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在开篇演讲里就说道:
如果说,前两年我们还在努力打开「脑洞」,去想象智能化时代的美好未来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断定:未来已来,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由数据智能驱动产业变革的智能时代。
话里话外,意思很明白:联想已经完全看清了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已经决绝而笃定地走上了智能化这条路。
对这个已经到来的智能化时代,联想的态度可以说是「all in」了。
在 B 端业务上,联想提出了「端-边-云-网-智」的架构体系。「端」是智能物联设备终端,「边」是边缘计算,「云」是云计算,「网」是以 5G 为代表的数据传输网络,「边-云-网」构成了智能化的基础架构。而「智」,则是指行业智能解决方案。
对联想来说,这个架构并非口号而已,背后是联想在技术、产品甚至行业客户等多方面的丰厚积累在支撑。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CTO 芮勇在大会现场做的一个演示,可以看出联想在技术积累上的底气。
会场一侧摆放着一架飞机模型,一位联想员工举着一只摄像头,绕着模型边走边扫描,走了一圈之后回到原点时,会场屏幕显示的实时 3D 建模的画面上,标记点也回到了原点。整个飞机的三维模型即时描绘了出来。
对应第一个 S(Smart IoT)的是智能物联网终端。做终端产品是联想的看家本事,对于电脑、平板、手机这些设备,联想要做的是跨设备协作、自然语言交互,以及主动适应用户需求。同时还在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多个场景,开发商用物联网终端。
▲ 全球首款折叠屏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X1 图片来自:联想
对应第二个 S(Smart Infrastructure)也就是智能基础架构的的则是「边-云-网」协同的基础架构。联想拥有低功耗、高性能、适应严酷环境的边缘计算服务器和边缘计算云平台产品。云计算中的私有云是联想的传统优势,公有云方面联想也颇能打。至于网络方面,联想已申请了 638 件 5G 专利技术,5G 电脑、5G 手机都有了,还组建了专攻 5G 技术和应用的云网融合事业部。
而第三个 S(Smart Vertical)行业智能,则是联想真正的野心所在。
对此,杨元庆打了个比方:如果把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比喻成搭建智能大厦,那智能终端、智能基础架构就是建筑材料。在这方面联想所做的是为搭建大厦生产各种「预制件」。有了建筑材料,还要有「设计师」出图纸,接下来就是「施工队」进场盖楼了。在整个行业里,这几部分都有不同的公司在发力,但是往往术业有专攻,有材料的未必会设计,懂设计的施工不一定在行。而联想的做法却是:我全要。
这种任性或许不无道理。从 2016 年以来,联想已经为上百家大企业客户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涉及汽车、3C、能源等多个行业,帮助他们实现更精确的业务洞察和决策。
▲风力发电机。 图片来自:unsplash
杨元庆举例说,联想为国内一家大型风电企业部署了一套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实时采集风电设备中超过 1500 个点位的数据,用联想的边缘计算网关现场分析数据,再把筛选出的异常信息传回中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对数百台风力发电设备进行远程维护。
结果是风机利用率和发电效率提高,运营成本则降低 5% 以上。
另一座智能大厦,联想也想承包
个人消费者业务是智能化的另一个广阔战场,联想在这一块提出了「DeeeP」架构,意图建立另一座「个人智能大厦」。
「D」是个人智能设备(Smart Device),联想这一块的营业额以年比年 4-5 倍的增速发展。三个「e」分别是跨设备协同引擎、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生态,用来实现杨元庆所描述的未来个人智能生活场景的特征:个人数据同步、设备互联互通、操作系统深度融合。有了一个「D」和三个「e」,才有「P」——个人智能体验。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消费业务贾朝晖演示了联想研发的 Lenovo One 设备协同引擎。
一部 Android 手机和一台 Windows 笔记本电脑放在一起,「一连」功能让两者迅速连接,手机当即投屏在笔记本电脑屏幕右侧,相当于电脑屏幕分出一块给手机用。「分身」功能则让电脑屏幕上的「手机」和手机屏幕分别显示不同的画面。据说联想是业内首家实现这一功能的公司。「隔空传」则在交互上做了很有意思的尝试:手机在手掌上轻拍一下,照片就秒传到电脑上。
Lenovo One 设备协同引擎打通了设备驱动、基础连接及传输协议、应用框架多个层面。目前产品还处在第一阶段,聚焦电脑和手机之间的协同,接下来将扩展到更多类型的设备。
ThinkPad 上的跨设备协同的交互方式,应该会受到很多效率控的喜爱:连上扩展屏幕之后,ThinkPad 屏幕和扩展屏之间的切换只要偏一下头就能实现,头偏向哪块屏幕,那块屏幕就被激活。
▲ moto RAZR 折叠屏手机。
现场还展示了回归经典的折叠屏手机 moto RAZR、全球首款 5G PC、双屏电脑、个人云存储产品和具备现场实时翻译、远程同屏实时交互和会议速记功能的 Thinkplus 智能会议一体机。
在消费者业务上,联想智能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智能办公、教育、娱乐、健康和安全等众多领域,要为不同消费者提供多场景、甚至跨场景的个性化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而这一切,都有一个不变的核心,即「以人为中心」。
正如杨元庆所说: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时代的到来,赋予个体更大程度的自由,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趋势之所以成其为趋势,背后的商业价值才是主导潮水方向的最大力量。据德勤预测,2020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 6800 亿元人民币,实现 26.2%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而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 71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44.5%。
在这个背景下,再回头来看联想今年提出的品牌愿景:「智能,为每一个可能」,显然既可以理解为「把一切可以智能的都智能化」,也同样可以理解为「抓住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可能的机遇」。通过这两天的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观察,可以看出后一种理解更具现实意义:不管是行业智能化还是个人消费者的智能场景业务,联想都在不遗余力地占位甚至抢位。正应了那句老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以如此巨大体量去投注未来趋势的冒险行动,在联想这家公司身上其实并不鲜见。回顾联想 35 年的成长史,「转型」是家常便饭。不能说每一次转型都是成功的,但「转型」对一家科技公司来说却是一项生存必备技能。毕竟在十年一个潮流、三年一个趋势、半年一个风口的科技行业,「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可是真金白银考验过的。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联想的「转型」也并非冒失地去涉足一个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更多地是基于已有的技术、资源和客户积累,以及独特的公司文化基因。即便是当年初涉个人电脑业务,背后也或多或少有做汉卡积累下来的对中国 PC 消费者的理解。最近几年大家都在说联想逐渐不怎么提 PC 了,但我们在联想科技创新大会上看到,PC 并未「隐退」,在已经来到的智能化时代,经过 AI、5G 等新技术赋能的 PC 仍将是一块重要基石。
35 岁再次远行,联想的底气正是过去 35 年间攒下的厚实家底。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