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都听我们的,车企就不用干了
2009年,奥迪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展出了e-tron家族,涵盖了一系列纯电动和混动概念车。2015年,同样是在法兰克福,奥迪e-tron quattro概念车首次亮相,并在2018年巴黎车展上展示了最终量产版。随后在2019年,该车正式开始量产和交付,首批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而后进入中国市场。
奥迪e-tron quattro搭载了95kWh的电池组,实际可用电池容量为83.6kWh,支持150kW直流快充,配合电池组液冷系统(调整电池温度保持在23~35摄氏度最佳充放电状态),可在30分钟左右获得80%的电量。
前后搭载各一个交流异步电机,功率分别为125kW(170匹)和140(190匹),在“boost”动力输出模式下(档位切换至S档,深踩油门即可自动激活“boost”模式)功率将变为135kW(184匹)和165(224匹)。也就是日常使用情况奥迪e- tron quattro的动力为360匹,最大扭矩为561N·m,极限功率下将拥有400多匹马力,最大扭矩提升至664N·m,零百加速时间为5.7秒。
e-tron quattro是辆“好车”么?
开过车的都明白,想要评价一辆车是否为一辆好车,单从参数和外观是无法评价的,得通过实际驾驶才能够得出答案。有幸的是,笔者在前一段时间曾试驾过几天,得出了一个矛盾的结论:奥迪e- tron quattro是“好车”,但同时也不是“好车”。至于为什么,看完下面文章你就明白了。
从外观上看,奥迪e-tron quattro仍旧是“奥迪味”,丝毫没有什么激进设计或者夺人目光的造型,其设计风格仍旧是奥迪SUV系列的样子,只是车顶的弧形设计略显“溜背造型”。其整体尺寸大过Q5L,小于Q7,长宽高分别为4901mm、1935mm、1628mm,但轴距为2928mm,比Q5L还多出了20mm,加上电动化的动力布局,其车内乘坐空间较之Q5L优秀了许多。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尺寸,加上2.6吨左右的车重,让笔者在试驾之初,潜意识认为这辆车大概率开起来像“一艘船”,过弯时候恐怕要像玩游戏一样,用“头”转向。
结果实际驾驶感受却并非如此。由于空气悬架的实时调节和底盘调校,加上整车重量集中在车身底盘,簧下质量并没有多少,在过弯时候不仅没有明显的倾斜,甚至感觉像是一台运动轿车。并且转向的精准,让笔者在应对车辆较多的蜿蜒山路时信心十足,循迹性相当好。
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操控性能,除了奥迪在底盘和悬架系统的投入之外,得益于前后双电机的电控系统。通过实时对行驶路况和车辆姿态的分析,控制电机在每个车轮上的动力分配,以达到“得心应手”的效果,当然也实现了四轮驱动。
也正是这套电控系统的精细控制,加上空气悬架对离地间隙的调整(平时离地间隙为172mm,可降低26mm,升高50mm),e-tron quattro还拥有不错的越野性能。
虽然与硬核越野车型的“翻山越岭”不可比较,但在试驾过程中行驶了几十公里的旧318国道时,对于越野毫无经验可谈的笔者,丝毫没有任何慌乱。面对遍布坑洼和石头的土路面,加上积雪的覆盖,e-tron quattro行驶期间“游刃有余”,并且由于不需要控制转速来调节扭矩输出,整个过程油门深浅就像是发出的“命令”,剩余的执行只要交给车辆执行就可以了,即便车轮突然打滑,电控系统也会瞬间介入,以保证充足的抓地力。
当行驶到路面平整的新318国道后,由于手机信号不好,导致蓝牙播放的歌曲一直在单曲循环,索性就关掉了音乐。此时笔者才发现,在高速巡航时e-tron quattro的噪音控制有多么优秀。电动汽车由于没有发动机的存在,所以本身安静程度就远远高于一般燃油车,但实际上没有了发动机噪音,会使得风噪、胎噪异常明显。恰恰是这两种噪音在燃油车中被发动机噪音覆盖了,所以大多数人会觉得风噪、胎噪非常难以接受。奥迪e- tron quattro通过隔音材料和较好的细节做工,相比于Model X的车内安静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100km/h的行驶速度下,几乎难以听到什么明显的噪声。
行驶至新都桥休息处,笔者看了一眼当时的续航剩余里程——195km。当天出发时,由于并未充满电,是以224km的续航开始的,行驶里程约为80km,所以按理说到达新都桥剩余里程应该只剩144km才对。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奥迪e- tron quattro配备了电动汽车中效率最高的动能回收系统(最大回收力度可以达0.3g,平均贡献30%的能量利用)。起始点的海拔约为4100m,新都桥海拔约为3500m,多出的50km续航就是因为通过动能回收系统,将车辆的重力势能进行回收得来的。
同时,利用该系统所提供的制动力,e-tron quattro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油门这一个踏板即可完成驾驶。抬起油门踏板时,动能回收系统会介入并提供制动力,并且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奥迪为其设定了一个上限,来保证减速时的加速度不会太大,当动能回收系统不足以提供合适的制动力时,刹车系统会自动介入,并完成平顺安全的减速过程。
在休息处,笔者得以认真地体验了一下奥迪的车机系统。车内一共装配有3块显示器,分别是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10.1英寸、8.6英寸奥迪MMI系统双屏,12.3英寸仪表负责主要的车辆信息和辅助系统的显示,中控上半部分10.1英寸显示屏负责传统的车机系统,而下半部分8.6英寸显示屏则只负责空调、座椅通风加热等功能。这套系统除了MMI系统原本就有的操作流畅,响应及时外,最让笔者喜欢的是Carplay功能和振动反馈功能。
目前无论车机做得多么优秀,例如特斯拉,由于各种原因,多数人还是依赖于手机作为导航、音乐等信息的来源。Carplay就是保证了在车主不习惯或者不喜欢车载系统时,能够通过手机实现大部分的需求,并且这套环境通过苹果公司和车企的打磨,体验已经非常完美,甚至可以超越很多品牌的车机系统。
另一个振动反馈功能,有点像如今手机上的振动反馈,给予用户在触摸屏操作时,能够得到响应反馈。现在车机越来越向大屏幕、多屏幕趋势发展,但开车与用手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安全问题。即便已经非常熟悉了某个功能在触屏的位置,当驾驶员选定后,是否操作正确,往往还需要进行视觉确认,由此可能带来安全隐患。e-tron quattro这套系统中的振动反馈,不仅解决了这一痛点,并且其反馈效果非常自然,让操作者有种点击实体按键的错觉。
不过可惜的是,原本应该搭载的流媒体后视镜,由于国内法律法规的原因,未能搭载于量产车型,所以还要继续忍受后面车辆的高光耀眼,以及下雨天的看不清等情况。
说了这么多,几乎都是优点,难道没有缺点么?有,而且很“致命”,那就是价格和续航。
11月18日,奥迪正式公布了e-tron quattro在中国区的售价,在春节前订购的用户将享受从65.88万到76.68的价格,全球限量版Edition 1售价为82.86万。由于目前是进口奥迪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的版本,所以没有国家相关补贴,只能享受减免购置税等优惠。未来奥迪e-tron quattro将有望于2020年在一汽-大众奥迪长春工厂实现国产,可能售价才会进一步降低。
虽然搭载了95kWh的电池组(出于电池寿命考虑,实际可用为83.6kWh),但官方标称的续航仅为470km(NEDC标准),如果换算成最接近于实际续航的EPA标准,续航仅有不足400km。
这对于不少“看客”来说,简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70万的车,续航还不如某某某”、“如此贵的价格,我买某车不香么”、“这不就是个Q5L油改电的车么,有什么了不起”……
回到一开始埋下的问题,e-tron quattro是辆“好车”么?
之所以使用带引号的“好车”和“致命”,就是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对于某些人来说,上述“错误”就是致命的,所以不是好车;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根本就不在乎续航,所以觉得是辆好车。
电动汽车,最关注的人其实只有两类,一类被对方认为是电动教派的忠实信徒,另一类被对方认为是无所不用其极地贬低电动汽车。
造成这种极端对立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压根没体验过电动汽车,所有的“好”与“坏”都是道听途说而来,符合自己立场的就信,不符合的就当没看到。结果就是,原本处于中立的“看客”久而久之也就走向了两端。实际上,整天在网上争论的最凶的、对各个车型指点江山的,大多数可能连自己的汽车都没有,而真正拥有汽车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车主,可能从来不上网与人辩论。
实际上,所有的矛盾点都可以归结于三个字——性价比,但是这个衡量标准如同是三观,每个人都不尽相同。试想一下,说服一个与自己三观不同的人,难度是什么样的。所以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衡量标准下,得出的结论截然相反,也就不奇怪了。
不同人有着不同的需求,而需求的重要程度决定着是否愿意为其付出价值。比如像笔者一样的普通人,买机票时想都不用想就会选择经济舱,尤其是长途飞行,商务或者头等舱的价格会是经济舱的数倍,因为多出的那部分钱换取“舒适”不符合我们的“性价比”,还不如用于购物。
那是不是意味着掏腰包买头等舱的人都是傻子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那些人来说,十几个小时的“舒适”休息换来的价值,远比机票差价高得多,所以购买商务或者头等舱更符合他们的“性价比”。
回到奥迪e-tron quattro的问题,在特斯拉电动汽车打开市场之后,捷豹i-pace、奥迪e-tron quattro先后进入市场与特斯拉的Model X同台竞争。其实每款车型都各有千秋,但似乎所有人争议的点,都聚集在了价格和续航。的确,电动汽车让人望而却步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续航引起的里程焦虑问题,但实际上我国某些品牌续航高达600km的车型,也依然被口诛笔伐。
想要挑毛病实在是一件太简单不过的事情,比如当车企把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就会有“电池就是炸弹,密度越高炸的越响”等“意见”纷至沓来,而当车企考虑稳定性、循环寿命和安全等问题,控制能量密度时,又会有“就这点能量密度,某某平台早就超过了,垃圾东西”等“意见”屡见不鲜。
奥迪e-tron quattro本身定位就不是一款廉价车型,其续航与Model X刚推出时的90D型号,续航相差无几,反而在做工、内饰豪华感、座椅舒适等多个方面都优于Model X。不少的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科技感和简约就是不喜欢,这是属于个人的“性价比”问题,他们或许不缺长途时所需的车辆,也不会使用复杂的智能系统,他们只是需要一款内饰传统、行驶安静、乘坐舒适的城市用车,同时又能提供电动汽车的动力优势和省钱省事。
奥迪在北京的竞品分析部门,把市场中电动车型几乎全部测试了一遍,他们清楚e-tron quattro所针对的潜在用户是谁,了解他们比起续航,更需要什么,清楚这类用户的痛点在哪里。不符合你的“性价比”,跟这款车是不是好车,并不是充分条件,甚至必要条件都不算。
况且,要明白奥迪e-tron quattro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虽然是油改电而来,但采用的也是与Q5~Q8(A4~A8)车型相同的MLB evo平台,大众的辉昂、途锐,保时捷卡宴,甚至宾利添越和兰博基尼Urus也是基于该平台打造。
(左上MLB evo,中上J1,右MEB,下PPE)
借助大众集团的力量,奥迪和保时捷还同步开发了纯电动平台J1,该平台源头来自保时捷Panamera、宾利GT等顶级车型的MSB平台,顺带一说,保时捷电动车Taycan,就是J1的首款量产车型。而奥迪将会使用该平台,很快推出性能堪比Taycan的奥迪e- tron GT车型。
不仅如此,奥迪还拥有两个从零开始研发的纯电动平台:MEB和PPE。MEB 平台将用于奥迪中低价位电动车型,而 PPE 平台则用于奥迪的中高端电动车。大众日前推出的ID家族就是基于MEB平台而来,而PPE目前还处于神秘阶段。
传统车企的入局或许稍显迟缓,但起码,随着电动汽车市场中入场的玩家越来越多,最终获益的仍是消费者。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