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新增城镇人口的消费觉醒,谁来“收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峰瑞资本FreeS,作者|李翔(峰瑞资本微信公号 ID:freesvc )
本文内容来自于得到总编辑李翔与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的对话,话题聚焦于消费和零售行业的新机会。
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 从淘宝、京东、到唯品会,再到拼多多,我们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框架来看待消费和零售行业的演变?
- 当我们一致认为贸易战是一个长期变量,出口市场初露阴霾,中国消费零售领域有哪些巨大的、确定性的机会?
- 未来 10 年,面对 2 亿新增城镇人口的消费觉醒,谁能抓住这波新的人口红利?以及,有效的下沉的策略长什么样?
为什么中国消费市场仍会增长?
投资人这个职业,让李丰形成了一种思维方式:首先,要能迅速对一个领域形成从历史到现在的宏观认识;然后,要做出判断,要不要投资这个行业中的公司,根据什么标准来投资。
这种思维方式,如果换成跟我们每个人都相关的表达,其实就是判断一个行业有没有前景,以及机会在什么地方。因此,无论你是想要自己创业,还是想要寻找一份上升期的职业,都能从他的分享中获益。
2018 年,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 9%,高于 GDP 的增速,达到了 38.1 万亿。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数字会在 2019 年超过美国。中国到时候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尽管在 2017 年和 2018 年,不断有投资人和互联网企业家站出来说,消费互联网领域的机会已经不多,未来更大的机会属于产业互联网。但是,从历史来看,零售和消费,也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机会最多、并且在不断产生明星公司的领域。从国美、苏宁、物美到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从海尔、格力、蒙牛到小米、海底捞。
李丰对消费和零售行业一直都很关注。他自己也投资这个行业中的公司,比如坚果零售品牌三只松鼠。他显然认为消费零售领域,仍然有不少机会。李丰曾说过,从世界范围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向全世界输出了立顿和一些酒类品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输出了沃尔玛、肯德基和麦当劳等品牌;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崛起,贡献了索尼和松下等品牌。
按照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想见,未来全球的大消费品类,都会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2017 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就引用了李丰的这个观点。
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框架来看待消费和零售行业的演变?怎么去寻找在消费和零售行业中的机会?
拥有 38 万亿零售总额,除了美国之外,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即使不再增长,这个庞大市场内部的微小调整,也会创造出巨大的机会。更何况,它还在以高于 GDP 增长的速度在增长。
李丰说,有三个因素决定了,中国的消费市场必然会增长。这三个因素是:
第一,中国的继续城镇化带来的城镇人口的增加。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18 年年底时,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 59.58%,城镇常住人口超过 8.3 亿(83137 万)。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 年)》,到 2030 年,中国人口会增加到 14.5 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 70%,也就是 10.15 亿人。也就是说,未来十年,中国会增加接近两亿的城镇人口。这相当于增加了接近两亿的城镇消费者。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参照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过往的政府经济规划,每隔十年,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会增加一倍。2020年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 2010 年时翻一番;2010 年比 2000 年翻一番。可以预计,这个速度会继续保持。而且,已经有投行给出了这样的数字预期。摩根斯坦利在 2017 年的一份报告就预计,到 2030 年,中国二线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一倍。
第三个因素是中国居民金融结构的调整。政府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房地产的投资属性被抑制。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在居民的负债结构中,用于购买房地产所增加的负债,不会再上升了。这相当于在居民个人的金融结构中,腾出了空间,转移给其他消费。
这三个因素加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更多人会有更多钱用来消费。这是一个不断在增长的巨大的市场。这是宏观层面的考量。
淘宝、拼多多与中国的房地产
然后,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消费零售行业最近十多年的发展。从早年的淘宝,后来的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再到今天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
过去十多年消费零售行业的发展,可以这样描述:城镇化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创造出了新的零售和消费需求;上一波零售和消费行业的玩家,没有做好准备来承接这种需求,于是创造出了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这道缺口,可以由新的玩家借助新的渠道、新的流量、新的商业模式来满足;同时,中国制造业本身发展出的供应链能力,可以在制造端,去配合新的玩家满足这种需求缺口。
简单而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创造出需求,已有的消费零售行业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这时候,就是创新模式出现的机会。同时,中国本土因为对外贸易,发展出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这种制造能力和供应链,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支持创新模式更快发展。
李丰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视角,来观察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是怎么出现的。那就是去看地产在不同线别城市里的推进。
一个有意思的顺序是:随着城镇化的进行,住宅地产先开始下沉,然后是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的发展,意味着这一线级的城市,收入和消费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买得起好的房子。然后,商业地产的发展,意味着这一线城市的居民,在住房之后,开始追求好的生活消费,比如零售、娱乐、服务、教育等。
商业的每一步下沉,都是房地产和商业地产先行,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再到县城。万达开发万达广场就是这样。从北京万达开始不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去开发万达广场。2014 年时,万达就已经把到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开万达广场,作为目标。当时王健林说:
「万达的商业模式,小城镇照样可以做,我们现在已经在一些县城做。万达广场分成 A、B、C、D 四个级别,最终万达广场会走入很多县城。」
房价的上涨也是同样。从北上广深的房价涨,再到二线涨,再到三四线涨。每一次这个现象发生,就意味着那个地方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到了,有新的消费需求开始出现。
房地产和商业地产在一个城市的繁荣是一个信号,标志着这个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以及为美好生活买单的消费意愿,都已经准备好了。需求侧已经到位。
接下来就是供给侧的问题。如果商业地产公司足够强大,当然可以通过招商,把一部分好的供给和品牌带到低线城市中。但问题是,很多情况下,这些品牌往往并没有做好准备,下沉到这些城市中。
地产能下去,零售下不去。地产能下去意味着需求存在,零售下不去意味着供给满足不了需求。
这时候,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就产生了。这道缺口就是当地的消费水平,同当地消费者能够得到的服务和商品之间的差。这时候,也是创新型公司的红利和风口出现之时。
过去二三十年整个中国消费和零售的发展都是如此。地产和商业地产最早在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一线城市得到开发。来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包括很多国际品牌和中国早期的大型零售公司。
然后,住宅和商业地产开发开始下沉到二线和三线城市。但是,很多品牌和零售商没有随之下沉。这时候,就会出现新型的商业模式来满足这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如果这个阶段,在供应链这个环节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让拥有制造能力的公司,愿意来配合这些新商业模式的消费零售公司,这个机会就会更好。
举例而言,中国 B2C 电商的繁荣,是在 2008 年之后。包括京东和唯品会在内的公司都崛起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正好就是中国的商业地产开发开始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的时候。这些城市的消费者需求已经出现,但是线下零售比如百货商店并没能很好地去承接和满足这种需求。
与此同时,2008 年金融危机,又让国内拥有强大制造能力的工厂,开始被迫转向国内市场。供给需求差的出现,国内供应链的配合,再加上互联网电子商务这种新的模式,成就了唯品会和京东这样的公司。
代表性电子商务公司:
- 淘宝 2003 年 5 月创立,2008 年天猫前身淘宝商城上线;
- 2007 年,京东前身京东多媒体网正式更名京东商城;
- 2008 年 12 月 8 日,唯品会上线。
- 2010 年,聚美优品成立,化妆品团购。
- 2015 年,拼多多成立。
最新一个被大家注意到的电商公司拼多多,也是一个例子。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就曾经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说,在一个四五线城市,大家比之前富裕了很多,开始出现了消费提升的需求,但是当地在商品的丰富程度上,和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差距还非常大。同时,中国有大量为品牌做代工的工厂,制造能力非常强。「一头需求在那儿,一头供给也在那儿」。
这时候,4G 网络、智能手机、物流网络,让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用黄峥的话说,「它有可能会用新的方式,促进生成出不一样的新时代的品牌出来。」
不过,李丰说,从这个供给需求差看行业的脉络里,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因素。
第一个变化因素是,每一次创造出来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它合上去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也就是说,留给新玩家的机会窗口,时间越来越短。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来争夺同一个机会。
当年淘宝面对的竞争对手,基本上只有线下的零售商。对当年淘宝的很多用户而言,TA 面对的是线下又贵又不好的产品,当线下零售业满足不了 TA 的需求时,TA 会迅速转换到线上。
对于 2008 年前后起来的那一波 B2C 的电商而言,它的竞争对手,既有其他电商公司,又有一小部分线下零售商。这些零售商一方面自己会试着提供更好的线下服务,另一方面也会尝试去做线上,无论是自己去做电商,还是借助于天猫这样的平台。
顺着时间线推移,到了 2015 年之后,竞争也更加激烈。如果你是一个新玩家,跟你竞争四五线城市用户的,包括淘宝、天猫、京东这样的电商公司,包括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公司,包括纯线下的公司,也包括跟你同样模式的公司。
因此,如果仅仅只是通过流量端的创新,抓住了一个弥补供给需求缺口的机会,那么,等到越来越多玩家意识到这个机会,纷纷涌入时,你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最早一批淘宝上的大商家。李丰说,如果你去看天猫刚开始做双十一的前几年,所有品类的前十名几乎都是互联网品牌;到了 2015 年之后,绝大部分品类的排行榜里,都不再是互联网品牌了,像优衣库这样的传统大品牌开始逆袭。
「这中间发生的事情,就是拥有供应链和品牌能力的线下零售商,学会了线上的玩法。」
对应到当下,李丰说,凭借微信带来的这一波流量红利起来的新玩家,面对着线上、线下和「线上+线下」的玩家们的竞争,可能这一波红利的时间窗口,只能持续一两年。如果从 2018 年开始算,那到 2019 年基本上就没有了。
这一波红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所谓的社区零售。李丰的观点是,过去历史已经验证过,新出现的流量形态,只会导致非常小比例的成功案例,即使短期看起来非常成功。
这个框架里的第二个变化因素是:每一波玩家面对的供给和需求缺口里,用户的人口结构也不同。
最早淘宝吸引过来的用户,全都是出生在 1985 年前后的年轻人。这个用户群是最有增长潜力的用户群体。他们在未来 15 年,都是同时拥有购买力和消费决策力的用户群。只要淘宝自身的迭代速度,能够满足这些用户不断出现的需求,淘宝就拥有了一批客户终身价值最高的用户群。
再后来,当包括唯品会和聚美优品这样的电商公司起来,面对三线城市的白领时,会发现,这个用户群体的增长空间已经没有那么大。因为她可能已经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消费结构中很大一部分要被围绕孩子的花费占去。
再接下来的一波,新的玩家们要面对的用户,很可能是刚刚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更低线城市的中老年用户群体。这部分用户群体的消费增长空间就更小一些。
这两个变化因素,供给和需求差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用户结构不同带来客户终身价值的不同,都会影响一家创新公司的价值。
新框架 "知道-得到-做到"
在中观层面,李丰说,其实消费零售行业的发展,都可以被放到一个框架去考量。
这个领域,只要存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就会有机会存在。具体而言,就是当消费需求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被创造出来,但是已有品牌商和零售商的供给却没有跟上,这中间就是新的品牌商和新的零售商的机会。就像之前分析的。
消费零售行业的本质,就是用供给来满足需求。李丰把这个过程,切分为三个环节,并且分别用三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知道、得到、做到。「知道、得到和做到」就是他构建的,去理解消费零售行业的中观框架。
知道,涵盖的是跟消费相关的媒体、内容和信息行业;得到,涵盖的是渠道和品牌领域,其中涉及到包括物流和履约等问题;做到,指的是生产和制造领域,也涉及到比如库存等问题。
这个行业所有机会的出现,是从「知道」这个环节开始。这个环节,也是互联网人经常说的流量端。
在电视是最强大的流量端的时代,中国的消费零售行业,流行着「标王」的说法。标王指的是,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段位竞标中,出价最多的广告主。拿下标王的,几乎都是消费品牌。包括一些酒类品牌、牛奶饮品品牌、和家电品牌。
在当时,「知道」这个环节相对简单。因为入口都是大的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和报纸。消费者通过这些传统的入口,知道品牌的信息,唤醒需求。然后,传统的渠道去承接这些需求。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内容形态以及获得内容的入口都在变化。「知道」这个环节的变化相当快。这个环节的变化会给消费零售行业创造出了很多机会。回头去看,每一次大的内容平台变化,都会给「得到」这个环节创造出机会。
比如,微博作为一个大的「知道」平台出现,很多消费者开始从网红和意见领袖那里「知道」消费内容。这部分流量和作为渠道的「得到」环节结合,就出现了网红电商。然后是微信。微信作为一个大的「知道」平台,不仅仅是创造出了基于微信平台上的电商,还带起了社交电商的潮流。
接下来,是快手和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
当消费者「知道」却不能「得到」时,就表明,在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了错配,这时候,就是新的消费零售公司的机会。知道却得不到的情况,会表现为,已有的消费零售公司,市场下沉速度跟不上。最简单的例子,四五线城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怎么得到满足。他们已经从电视和互联网上知道了好的消费是什么样子,而当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开始上升,但是已有的消费渠道却满足不了时,就会产生知道和得到之间的差。
互联网巨头之间出于竞争目的互相屏蔽,也会创造出知道却得不到的情况。比如,大的流量平台也就是「知道」平台,和大的电商平台也就是「得到」平台之间的关系。微信和淘宝之间的互相屏蔽,就创造出了其他「得到」平台的机会。最著名的新的平台就是拼多多。
相应的,作为一个大的「得到」平台,淘宝的策略也很明显。它在采用各种办法去购买流量入口,想办法让从「知道」到「得到」之间的路径能够通畅。阿里巴巴投资了微博、B站和小红书,也跟短视频平台抖音建立合作关系。
然后,在「得到」环节,如果公司能够帮助消费者去更好地获得商品,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机会。最典型的例子是早年京东的崛起。京东通过大手笔地投入物流,让对速度有要求的用户,可以更好更快地「得到」商品。这个动作成就了一个几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早年淘宝也在「得到」环节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通过支付宝去解决履约的问题。同时,淘宝也在通过撬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方法,去解决配送问题。
「做到」这个环节的变化也能创造出机会。最典型的例子是电商公司唯品会。当 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影响到服装品牌的出口之后,作为供给端的服装品牌,出现了大量的存货。这时候,帮助工厂和品牌来打折销售这些存货,就成为一个机会。
这个框架中的另一个变量是:消费者的成长。举个例子,比如前面提到,唯品会和聚美优品这样的电商公司,他们捕捉到了供给需求差的机会,搭建了一个从知道到得到的平台。用户在它们平台上的行为,就像很多中国人头几次出国后喜欢到奥特莱斯购物一样,是用尽量便宜的价格,去买大家都知道的品牌。
但是,当消费者成长之后,不再追求用最便宜的价格去买所有人的都知道的品牌。他们变成更理性成熟的消费者,会在合理性价比的范围内,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和品牌。于是,他们会转移到一个更好的得到平台上。
2018 年最热门的电商创业公司是拼多多。拼多多成为一个新的「得到」商品的平台,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微信和淘宝之间的互相屏蔽。于是,微信这个知道平台培养出的用户需求,被拼多多满足。相当于是微信+拼多多,帮助很多消费者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过程。
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当这部分用户,变成成熟用户以后,他们会追求更好的「得到」。这时候,他们是否会去到更好的「得到」平台,比如淘宝、京东。要想不被用户抛弃,那就要向更后端的「做到」走,创造出更优质的供给。
也就是说,通过流量端的创新,来获得用户,停步在「知道」和「得到」层面,可以捕捉到消费零售行业的机会。但是,当消费者完成了从零到一,变成成熟消费者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转向去追求更好的「得到」。这时候,公司就必须继续向后走,走到「做到」这一层,通过做到更好的供给,来满足成熟消费者的需求。淘宝一直在讲的 C2B,从消费者到工厂,就是想要努力走到「做到」这一层。
消费者成长是推动「知道-得到-做到」这个过程加速的关键变量。我们可以以这个框架来看一眼时下的一些热门话题。
比如,下沉。李丰说,好品牌一定会有一次巨大的机会。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消费者在完成了从零到一的启蒙之后,一定会追求更好的「得到」。那些在「做到」上有优势,能够提供更好的「得到」的品牌,如果能够成功下沉,就会获得一次巨大的市场机会。
当然,这里面也面临着一连串的问题:比如,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下沉,选择什么样的渠道;如何调整产品,同一个品牌在不同线别的城市,要采用同样的产品形态和定价策略吗?
比如,社交电商。社交电商非常好地捕捉到了「知道」环节的机会。问题同样是,在用户经过了社交电商的教育之后,必然会去追求更好的得到。这时候,社交电商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成熟后的需求?与此同时,作为对比,在美国,直销合法,而且社交网络公司 Facebook 非常强大,但是,为什么美国没有大规模的社交电商出现。而且,到今天为止,美国也只有几个知名的直销品牌。这些问题,都需要回答。
怎么在消费和零售行业找机会?
最后,这个框架对于我们去发现和挖掘机会,能有什么启发?
李丰的答案是:
如果供应链或者制造能力在中国,品类也属于可以快速启动的消费需求类别,同时又能把握住当下的特色流量,那么,大概率上,你就处在一个很大的生意之中。你要能把握住新的「知道」平台的出现,能够利用好已经有的「做到」平台,迅速地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得到」的渠道。
它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公式:新机会=供应链+爆发品类+新流量。
比如,化妆品。2017 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大约是 3616 亿元,到 2021 年预计市场规模接近 5000 亿。其中,化妆品电商销售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2010 年占比 2.6%,到 2017 年已经达到 23.3%。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能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流量红利,加上这个品类本身消费者的需求正在被快速启动,再加上化妆品确实百分之六七十是在中国代工的。如果你从 2017 年到 2018 年在做化妆品生意,那你一定会迅速成长起来。
再比如咖啡。这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品类,供应链可以在中国解决,如果再运用到新流量形态,也可以快速起来。
总之,前台运用到新的流量形态,中台凑巧这个品类的消费者需求在快速起来,后台这个品类的供应链中国算世界水平,那么,这个领域就存在大的机会。
对比之下,虽然便利店在过去的增长也很快,但李丰却不认为这是一个好做的商业模式。
他分析,当年 7-11 在日本崛起,有一个背景是,7-11 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它是伊藤洋华堂的子公司,这让它生下来就带有供应链优势,可以让 30 多个即食工厂陪着它去研发即食食品,可以在店里放伊藤洋华堂自己旗下银行的 ATM 机。而且,当时日本的食品已经高度标准化,再加上日本人吃的大部分都是冷食,所以,可以由后台供应链来完成。这些供应链因素在中国很难被拷贝。
另一个因素是,日本人口集中化程度很高,80% 左右的人口都集中在三大都市圈。这也让便利店更容易完成高密度覆盖。
中国城市的分散,决定了很难由少数大公司去做充分高密度覆盖。更大的挑战是,中国的食品标准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中国食品的后台标准化流程还在发展。对这套后台标准化工业流程提出更大挑战的是,中国人要吃热的食品,以及,中国食品的区域化差别很大。比如杭州和成都,消费者对食物的需求差别会很大。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后台工业化了,都很难做到统一的产品供给」。
而且,在便利店发展之前,外卖先在中国发展起来。消费者可以提前点好,等着外卖送餐上门,甚至不需要步行到楼下便利店。
在便利店这个案例中,李丰就认为,供应链难题和其他一些中国市场的特别因素,让它难以成为一个像在日本那样成功的模式。
总之,供应链、新流量、能够迅速启动的品类,这三个因素叠加,就能够形成一个消费和零售行业的风口。不过,李丰也提醒,接下来,这样的公司会面对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跟消费者完成了从零到一之后,公司接下来如何成长有关。
第一个问题是:定价策略。直白点说,就是作为一家公司,你选择产品卖贵还是卖便宜。卖贵的好处是,你可以选择去做精品,并且能够获得不错的利润。劣势是,规模会遇到天花板。最终这个生意更像是一个毛利高的小众品牌。
卖便宜的好处是,你可以用得上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制造业优势,有可能成就一家大公司。但是它的劣势在于,在建立品牌上的难度更大。你面对的挑战是:你用高性价比的产品教育了用户,但是用户在经过你的教育之后,在消费习惯的成长过程里,用户不会停留在你的性价比这里。消费者意识的变化非常快。消费者的成长速度,要远快于你的迭代速度。
第二个问题是:必须要在供给和需求缺口弥合之前,快速找到第二驱动力。否则,就只能做享受到短时间流量红利的一个现象型公司。
李丰把供应链能力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要走到更好的「做到」这个环节。一家新的消费零售公司能够迅速起势,一定是因为它抓住了新的渠道或流量红利。只要有流量红利,就一定有公司能够起来。但是,单纯流量红利带来的机会窗口,时间会越来越短。如果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能力,可能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被用户抛弃,或者至少不再像巅峰时那样受欢迎。
早年的淘宝大卖家、后来的化妆品电商公司聚美优品,对此都会深有体会。对比之下,像苏宁这样早年的线下巨头,因为拥有很强的供应链能力,即使错过了一波新流量和新渠道的红利,也顽强地扛到了下一波红利,对于苏宁而言,可能就是线上线下结合的这一波。
总结
首先,宏观上来看,未来新增的近两亿城镇人口、每隔十年就翻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加上消费在居民金融结构中的比重上升,决定了中国的消费零售市场,必然是一个大市场。
其次,消费零售行业每一次新的变化,都有一个规律可循。那就是,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里,对消费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会出现一个缺口。这个供给需求差,可以由新的玩家借助新渠道、新流量、新模式来满足。李丰用「知道、得到、做到」这个框架来对这个行业做了分解和解释。
最后,如果能够满足三个条件,把握住新的流量、供应链在中国、品类本身能快速启动,那么你就处在一个大的机会之中。当然,接下来你的挑战就是,怎么去面对完成从零到一启蒙之后的消费者。丰叔的建议是,走到供应链的深处,走到「做到」这个环节。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