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屏下摄像头」手机,OPPO 还展示了这两款很棒的新品
万物互联的概念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但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以普及。直到最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 5G 时代的到来,让这一切终于可以从演示厅里开始逐渐走向现实。
对于万物互联,每家公司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在 12 月 10 召开的 OPPO 未来科技大会上,时隔六年之后再次站在演讲台上的 OPPO 掌门人陈明永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万物互联其实亦是「万物互融」。
未来 OPPO 会由之前的「手机公司」,开始向综合的科技公司转型,将在核心技术研发、构建多入口终端生态以及更好的内容服务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不过陈明永也明确表示,OPPO 不会做全场景覆盖,希望能够和其它合作伙伴一起实现共生共赢。
会议期间,OPPO 对外公开展示了目前他们在技术研发以及新设备上所取得的一些进展,我们也在体验区近距离上手了其中几个可能大家比较关注的产品,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屏下摄像头方案
最近两年,追求更高的屏占比成为了手机厂商们重点去关注的一个方向。现阶段,常见的全面屏解决方案无外乎以下几类,水滴屏、挖孔屏、滑盖以及机械升降结构,如果硬要说的话,折叠屏也算其一,相当于以另外一种方式增加了屏幕尺寸。
不过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解决方案,目前看来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之处,很难称得上完美。今年六月份的时候,OPPO 曾召开过一次媒体沟通会,对外展示了屏下摄像头方案,这次他们也将搭载了该技术的原型机带到了展区。
这款产品的屏占比非常高,第一眼看上去和一些采用升降摄像头的手机产品很像,却有着挖孔屏或者打孔屏手机一般的握感。由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机械结构,无论是机身重量还是厚度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这就是屏下摄像头所带来的好处。
当然,如果你仔细观察,还是能够发现位于屏幕上方中央的摄像头轮廓,但从我们的实际上手体验来看,几乎不会对使用过程中的屏幕显示造成影响。据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该方案依旧并不足够成熟,之后将会通过提升屏幕透光率以及算法等方面,来加以完善。
讲到这里多说两句,OPPO 的屏下摄像头方案和挖孔屏方案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摄像头位置有像素点覆盖,对于画面显示影响更小,而后者则是直接将屏幕打穿,没有像素点覆盖,所以对应区域的画面无法显示。
除了屏下摄像头,OPPO 展示的这台原型机整个机身没有任何开孔,有着非常高的整体性,这对于之后手机形态的发展也给出了一些借鉴。不出意外的话,未来这些技术也都会应用到量产机上,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OPPO 的 5G CPE
随着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快了推进 5G 网络部署的进程,有 5G 网络覆盖的趋势也逐渐开始变得多了起来。不过,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完全覆盖,让所有用户都能够体验到 5G 网络所带来的高速体验,还是有着一定难度。于是,5G CPE 也就应运而生了。
有关 5G CPE 这个设备,可能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简单来讲,它可以接收 5G 网络,并且能够以此来建立一个 Wi-Fi 网络,来为其它设备提供网络连接,从而让更多无线设备享受到 5G 网络所带来的高速体验。
OPPO 将 CPE 定义为未来家庭、办公等场景中的连接中枢,其拥有智能智能密钥管理、网络自修复、智能网络切换、多重安全防护等功能。规格参数上,OPPO 5G CPE 搭载了骁龙 X55 基带,支持 NSA+SA 及毫米波,能够实现 2.2Gbps 峰值速度,可支持多达 1000 台终端同时接入。
不过目前这款产品只是在体验区进行了展示,至于之后是否会正式上市还是未知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支持多种操控方式的 AR 设备
前边我们讲到,OPPO 的对于万物互联的了解是万户互融,而作为该战略下的一部分,这次他们也推出了旗下首款 AR 设备。就现场真机来看,包括 ToF 镜头、RGB 镜头和两颗鱼眼镜头在内,它一共拥有四颗镜头,用来完成测距以及成像等任务。
另外操控方面,OPPO AR 眼镜除了支持手势操控,还支持最近两年比较流行的语音操控方式,有着不错的便携性和可玩性。至于佩戴舒适度上,其后方设置有调节旋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主调整。
对于此次 OPPO 所推出的这款 AR 眼镜,除了硬件本身,想要让它能够被更多用户所接受,如何在内容方面去做拓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认为其未来的应用场景可能还是更多面向于教育以及某些商用领域。
会上官方透漏,这款产品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向市场,不过并未给出更多相关销售信息,对于 AR 设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保持关注。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