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做到从不打骂孩子?
谢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4年的一份报告称,全世界有多达80%的父母都打过孩子,更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压根儿没把打孩子这件事当回事——尽管知道这样不好,却仍然觉得很平常,是可以接受的。
之所以认为平常……归根结底,还是父母们对 打孩子这个行为的后果 认识还不够 深刻 吧?
记得去年在哈佛的发展心理学课上,教授带领我们研究讨论了几个著名的实验, 和“打孩子”所带来的危害相关 。今天我就来挑重要内容给大家转述下,希望对孩子来说,能像尚方宝剑一样必要和及时,对于我们做家长的,不管是用于自省还是分享给他人自省,也都是极好的。
1、想让孩子远离暴力?先从“我”做起
孩子天生就爱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就连许多动物的幼崽也会不自觉地模仿成年动物的一举一动。
我们在发展心理学课上,就讲了著名的社会认知理论之父Albert Bandura关于modeling的理论。下面是课上教授给我们放的一段视频,她自黑说:this is the highlight of the class。这节课你们要是什么都记不住,应该也能记住这个视频。
这是一只小猫在模仿猫妈妈洗脸,它和猫妈妈的动作就像模子里刻出来一样,几乎可以算是整齐划一。而我们的孩子,只能更厉害啊!
之前有个小孩“做饭”的视频就很火,画面中这个顶多2、3岁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完成了一系列的颠锅、加料、磕鸡蛋、踩火动作,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看到他,脑海中就能想象出他家人在灶台边忙碌的样子。
若论起自家小人儿的模仿力,想必每个家长也都能举出一筐筐的例子吧!
社会认知理论之父Albert Bandura被认为是当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对于孩子惊人的模仿行为,他曾做过一番深入的研究。
模仿的前提是观察。 观察性学习是基于四个步骤的建模过程,以下这段引自我们上课时的学习资料,看着头大的可以先跳过:
认知过程(Learning Processes) 包含了:
步骤一:ATTENTION关注
步骤二:RETENTION记忆留存
表现过程(Performance Processes) 包含了:
步骤三:MOTOR REPRODUCTION重复行为
步骤四:MOTIVATION动机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孩子看到一种行为的时候(步骤一),他的脑海中会留下记忆(步骤二),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模仿(步骤三),一旦有机会就会表现出同样的举动(步骤四)。
再简单一点,“说人话”,就是, 孩子们只需要通过观察,而不需要专门的行为模仿训练,就能够学到“东西”!
费这么多口舌,就是想告诉大家,正因为模仿是不用教的,所以孩子们才可能照单全收!你某一天随口而出的一句脏话,自己当时都没在意,隔了好几天,发现孩子竟然原封不动地说了出来。
别人家的孩子舌绽莲花,你的孩子口吐脏话,这时你急了,叮嘱娃“不要学”。抱歉,做不到,人家脑海里没有橡皮擦!
所以,为什么不能打孩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正因为 有样学样,生活在暴力之下的孩子,更可能后患无穷。
早在1963年,Albert Bandura等人就进行了一项研究攻击性社会行为的实验。66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被分成三组看同一个视频,视频里一个成年人在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
之后,三组孩子又继续分别看到了 这个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
第1组孩子看到这个成年人因为攻击性行为得到了奖赏;
第2组孩子看到这个成年人因为攻击性行为被另外一个成年人斥责;
第3组孩子看到这个成年人没有因为攻击性行为得到任何奖励或惩罚。
之后, 第1组和第3组孩子便开始出现了攻击性行为。
对于这个结果,想必大家都很好理解,所以研究人员想要继续了解,第2组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就会“动摇”?
他们又做了进一步实验:这三组儿童随后被告知,只要他们再现视频中的行为,就能够获得奖励。
结果无一例外的,三组孩子全部都完整地模仿了视频里的攻击性行为。
是的,就连小女孩都表现出了让人胆颤的暴力举动。
这说明了什么? 当攻击性行为受到了肯定,天性好模仿的孩子,就会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
大人动手打孩子,就相当于给孩子做出了一个不良的行为示范,让孩子以为这样的做法是合理的,是可以被接受的,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 换句话说,用打孩子来让孩子听话,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TA,“打”是比用语言沟通更加高效、更能让人快速顺从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这会让他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而且他还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2、被暴力对待过的孩子,更可能对他人施加暴力
美国儿科学会官方杂志《Pediatrics》2010年4月刊登了一篇名为 “Mothers’ Spanking of 3-Year-Old Children and Subsequent Risk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母亲打3岁孩子屁股与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后续风险》)的论文。
研究对象来自美国20个大城市的家庭,共2461人,研究人员分别在孩子3岁和5岁时对母亲进行了访谈追踪。研究发现, 在3岁时受到频繁体罚的孩子 (在访谈前一个月内发生2次以上) ,到了5岁的时候,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概率比不受体罚的孩子增加了49%。
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和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员对“父母打孩子”这件事则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跟踪研究。
这项研究涵盖了超过160,000名儿童的数据,最后他们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其 结论是 :
体罚,比如打屁股,会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风险。 而且, 打孩子根本起不到教育作用,它只会伤害孩子,带来更多问题,包括:
● 反社会行为
● 使孩子具有侵略性
● 给孩子身体带来伤害
● 心理健康问题
打屁股的长期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 孩童时期越经常挨揍的人,在成年后越有可能表现出反社会行为,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 打孩子也会破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当孩子长大,会迫切地想要逃离父母,他们会把大量时间花在学校和朋友上。 这些人也更有可能在为人父母后采取打骂孩子的粗暴方式,从而导致这种错误方式的 暴力循环 。
至于打屁股 对智力的影响 ,2009年,由美国哈佛医学院、McLean医院、日本Kumamoto大学联合发表了一份震惊学术圈的医学报告。报告涉及1455名18-25岁的青年,主要是为了测试小时候被长时间揍过的孩子,到了18-25岁这个年龄大脑到底会不会和其他人不一样。
所谓长时间挨揍,就是“ 在幼年阶段,每个月至少被揍一次、持续时间超过3年 ”。
脑部CT图像对比显示, 长时间挨揍的青年的大脑在18-25岁时,脑前叶一部分灰质不分泌了 。专家分析发现,这些灰质是帮助人类缓解焦虑、减少赖药性以及放松神经的;另外,还会直接影响人的决策能力,从而 影响人的认知能力与智商。
这份报告,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切地证实, 如果小时候被“打”得很严重的孩子,长大了真的会变傻,智商也会比同年龄的孩子低。
打孩子,无论是眼下、不久的将来,还是更长远的未来,只有弊端以及更深层的弊端。 当你忍不住抬起手,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同时不妨默念六字真言:“孩子是亲生的,孩子是亲生的,孩子是亲生的……”
最后再以一首诗结尾吧!
下面这首诗叫做《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节选),由国际著名诗人、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多萝西·劳·诺特在1954年创作。这首诗非常治愈,也让我时常反思究竟父子一场,我们这一生会给对方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们将学会指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将学会忧虑。”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之中,他们将学会胆怯。”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们将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之中,他们将学会忍耐。”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之中,他们将学会欣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之中,他们将学会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们将学会对自己和他人拥有信心。”
最后的最后,有人可能要说孩子犯了错就要惩戒。可是惩戒不是打,也有很多 替代方法 ,之前我也曾回答过这类问题,有需要的可以移步: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常爸黄任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82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一年级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怎么办?
一年级的孩子家里宠,无组织无纪律,我斗智斗勇了一个月,还是管不好怎么办?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