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 | 独立思考、审慎开枪,兴旺投资用耐心坚守实现寒冬超募
2019年,在资本寒冬侵袭整个一级股权市场的时候,一家成立仅4年时间的新机构--兴旺投资,在新一期基金的募资中却实现了超募。
成立至今,兴旺投资累计投出了 40 多亿人民币和1亿美元,捕获了喜马拉雅、爱康国宾、云从科技、美柚、高思教育、慧联无限、数传集团、玄机科技等众多明星公司。
兴旺投资创始合伙人熊明旺对兴旺投资的形容是“小而美”:专注在行业深耕、只投少而优的项目。“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变化,都要坚守自己的投资标准,不跟风,保持独立思考,守住自己的能力圈,我们就做个小而美的机构。”
36氪:兴旺投资主要关注的领域和投资策略?
熊明旺:兴旺投资主要关注三个行业方向:文化教育、互联网、高科技。在每个我们关注的行业方向里,我们通过专注和深入调研积累认知,找出看好的主力赛道,圈定优势企业名单。我们会选择市场空间足够大的赛道去挖掘最具成长潜力的细分龙头。
我们考察项目的时候,不会局限于简单的业务和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比起静态的规模数据和估值倍数,我们更关心创业企业是否已在业内形成了不易被复制或超越的关键竞争优势(领先技术、核心资源、客户/用户基础、平台生态等)。我们的各个行业投资小组一直扎根在行业里,能够深度理解这些行业的业务逻辑,也能高效率地与创业团队沟通甚至给出有建设性的反馈。
例如我们看一个教育创业企业,除了BP和财务报表里反映出来的流水、收入以及学生数、老师数的变化以外,我们会很关注这家企业的产品能力、运营能力和整体管理能力。流量运营或获客能力强的教育企业,未必产品教研强,如果产品不强学生体验不好则后续续费率就跟不上,即使前期的流量转化过来也赚不到钱。教育不是一个快行业,到了一定规模,组织管理能力可能是最大的挑战。所以我们也很关心企业的组织能力、文化建设,以及他们的人效是怎样的水平。
每个细分赛道我们通常只会投资最看好的一家企业,因为我们每年投资的项目数量较少,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到被投项目上,与创业团队深度交流并做好投后服务。
36氪:您之前投了不少教育的明星项目,今年教育比较冷,您觉得新机会在哪?
熊明旺:我们现阶段比较关注的是两大板块:第一是下沉市场的 K12 学科培训赛道。这个赛道足够大,机会也还很多,虽然它今年的竞争很激烈,但它的市场需求很刚性,增长也不错。相比之下,像学前数理思维培训,我们虽然也关注,但这些赛道相对不那么刚需,同时差异化竞争也不那么强,我们就会耐心多观察下相关创业项目的发展情况,不会冒然去下注。
第二,我们觉得职业教育也有机会,尤其今年中学毕业生只有一半进了高中,加上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加,对应的就是新职业的培训需求。假设一个细分市场 50 万人的话,几个细分市场加在一起也有几百万人,量也是比较可观的。
36氪:今年企业服务特别火,有一些机构更着重开始布局to B,兴旺是怎么考虑的?
熊明旺:行业内很多人认为toB是个慢赛道,大部分的toB项目下游有大量应收款难结算,运营又需要预支很多研发和员工成本,虽然服务了很多世界五百强客户看起来很光鲜,但实际上企业越运转越慢。大家这些年投toC项目,习惯了下游没应收,上游有账期,融到钱买流量就有增长的模式之后,转做toB可能有些不适应。
但toB里面有很多面对小B客户刚性需求的,例如营销向能帮小企业多赚钱的服务,也延续了一部分toC现金流逻辑的特性。我们投资的数传集团就具有这类特性,才会有每年翻数倍的增长。
36氪:兴旺投资在科技领域的投资是怎么开展的呢?
熊明旺:我们的科技投资团队由拥有国内一流科研和产业背景的专业人员,以及多年专注科技领域的投资人组成。我们对科技领域的投资图谱主要是围绕5G发展推动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半导体等领域的新机会。我们投资的云从科技和慧联无限都是行业里非常优秀和成长迅速的公司。
科技投资,不仅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技术本身,能够比较、判断和甄别个体项目,更要理解科技项目商业化的逻辑和周期,投出与基金匹备的项目,我们可以发动合适的上下游资源为科创企业和科技创业者服务。比如投资云从科技时,我们观察到人工智能产业需求旺盛,且计算机视觉已在金融、安防等领域落地。在市场渗透率低的竞争格局下,作为唯一的“国家队”,参与国家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标准制定。更核心的是云从敢于创新,不断探索,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我们更希望立足国家和社会发展趋势,追求资本助力科技的理想。
36氪:“把控风险,提高效率”比较好的方法是怎样的?
熊明旺:重点在于对流程和制度的尊重。兴旺的管理团队之前都在市场上一流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有多年的工作经验,秉承了一流机构的高效工作和协调机制,和管理制度和方法,我们的内部文档管理也很细致。对流程、制度和文档管理的极度严谨,可以确保团队工作标准和质量把控,协调合作也会更容易连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我们的风控是非常严格的,不仅有专门的风控合伙人,投资团队和投委会,以及财务、法务、运营各中后台之间都有互相制衡和复核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我们的投资决策、资金流动和文档记录保管都是有效管理的。
例如,我们每周一的例会,都需要过一遍所有的被投项目的最新近况,我们投资团队每个项目组投后有两位成员分AB角,确保专业能力和客观全面,每周一的投后会议风控和法务也必须参加,这样确保投后发生的情况或事项能达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而对于被投项目提出的诉求或问题我们也能快速的响应。
36氪:兴旺投资在投后上是不是做的更重?
熊明旺:我们的行业方向更专注,每年投的项目数量不多,所以在投后上我们的确可以做的更重。我们能做重投后的基础在于:1)我们投资的 20 多家公司,有一半以上我们是他最大的财务投资人,对公司有一定影响力,同时我们花很多精力及时了解企业的情况,与公司一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我们的管理团队有着非常丰富的海外内资本市场经验和知识,对于被投创业企业改善公司治理、规范业务、提升管理效率、吸引和设计人才薪酬制度、后续资本运作方案和上市规划,都能给出非常专业而全面的建议。
例如我们投资的喜马拉雅,我们保持着非常高频的沟通,建立了非常紧密的信任关系。这种关系是非常良性和互相赋能的。喜马拉雅业务增长很快,两位创始人也非常忙,我们的策略是尽量帮忙不添乱。我们的团队因为对公司已经了解很深入,可以针对不同主题,为喜马拉雅做一些市场分析甚至战略探讨的研究报告,基本每个季度都会跟喜马拉雅创始人做一些深度沟通交流。面对喜马拉雅发展中遇到的一些资本规划的想法,我们也会根据市场和政策的变化,给出我们的专业建议。这几年的合作下来,双方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喜马拉雅已成为我们的出资人,我们也布局了喜马拉雅生态链的一些优质项目,这是我们投后上做的很重但是也收获很大的一个典型案例。
36氪:怎么看待目前PE/VC的资本寒冬?兴旺如何应对资本寒冬?
熊明旺:资本寒冬会加速和加剧行业的优胜劣汰,对创业企业是这样,对投资机构也是这样。投资机构应对资本寒冬的终极法宝还是专业水平和投资业绩。
兴旺的管理团队都是在国际投行或投资机构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兵,也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专业程度和资本市场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我们一直非常注重团队整体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不断完善管理流程,风控和投后方面我们投入很多的精力。
我们刚顺利募集完成在投的这只管理型基金的出资人构成非常优质和专业,包括多家知名的市场化母基金,大型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集团,对我们都做了非常细致和全面的尽调,我们以往在投研、内控、管理等方面做的工作得到了出资人的认可,我想这也是今年市场遇冷情况下,我们还能顺利募集完成这只管理型基金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着急,兴旺投资不是一家要迅猛扩张规模的投资机构,这期管10亿、下一次就要20 亿、再下一期就要 40 亿,我们从一开始就定好了我们的战略,我们对于出资人一定要做好投资业绩,对于被投项目一定要做好创造价值。”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