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并且主动阅读?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值得推荐?
从业十年的小学语文老师强答一波。题主是个很用心的小哥哥,那我就根据题主的提问,安排下面的回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怎样选适合小学生中低年级学生的读物
- 适合小学中低年级的读物推荐(含引入阅读的技巧)
- 父母该如何引导阅读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走进阅读
怎样选适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读物
题主弟弟正在就读小学三年级,怎么给3年级小学生选书,其实比给3岁孩子选书还需要技巧。我为我的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阶段分析及孩子兴趣
A、阶段分析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发展快速,记忆容量会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增加,从一年级入学开始,他们就逐渐从前运算阶段过度到具体运算阶段。根据 埃里克森 的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1] 理论 来看,这个期间的儿童面临的心理社会挑战是: 勤奋对自卑 。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了解毅力与完成工作所带来的的喜悦之间的关系。儿童在家庭、邻里间和学校的适应能力与他们处理学业学习、小组活动和朋友关系的能力,将导致他们 胜任感 的增长,但如果儿童难以应对挑战,将会产生情绪上的自卑感。
三年级处于小学阶段的分水岭,刚刚脱离了低年级学段的幼稚懵懂,自我认可的意识在增强,对 胜任感 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有的孩子在情绪上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借对抗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在这种情况,如果过分强迫不爱阅读的孩子来阅读,或者选择不能激发孩子兴趣的读物给孩子,都会适得其反。切莫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介入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得用巧劲。(你给孩子设立规定强迫去读书,也许短时间内并不会破坏孩子的主动性,但是他被“规定”之后来读书,感受到的就不是读书愉悦感,长久来看,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在读物的选择上,选书的 兜底法则 是要从孩子的 兴趣 出发,特别是在孩子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阶段,根据孩子的兴趣去选书、去引导,比较容易介入。
B、兴趣兜底
孩子喜欢动物,就为他入几本动物小说;孩子热衷科学,就用科普类的杂志或者工具书满足他的好奇心;孩子是手工达人,那就来一套艺术创意书,用书中不同的视觉体验,给孩子的童年更睿智的艺术教育。记住,不是只有纯文字类或文学书籍才叫做书,只要是能给予孩子美好体验的书都可以入手,不要拘泥于形式和内容,阅读不是一件苦差,它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一种放松的方式,所以首先要让孩子对阅读感受到轻松愉悦,再来谈习惯养成的具体问题。说到这我想起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
我们班有一个男孩子对阅读一直没太有参与度,家长很着急,求助于我。于是我决定先跟孩子聊了聊天,畅谈之后发现他特别喜欢军队、武器元素,便给孩子推荐了武器相关的科普书,小家伙收到书后果然沉浸其中,家长说回家就抱着书看,还想把书带到学校和要好的那两个哥们儿一起看。
其实在孩子阅读军事科普之前,家长非常反对孩子看这种书,总觉得不是“正经书”,他们更希望孩子看点大部头的经典名著。所以那次我跟家长聊了很久,希望他们能理解并配合,我们家校联合起来,从兴趣点介入,先养成阅读习惯,然后再开拓更多的阅读路径,家长同意并实践后,发现孩子真的有很强的定力,那个所谓的“不爱读书”的孩子,在看起喜欢的书时变得无比专注。
2、阅读基础
给孩子选书,还需要考虑孩子的阅读基础:
孩子在入学前有没有读过绘本?读过多少绘本?
在幼小衔接阶段,有没有读过桥梁书?是否开始过深度阅读?
已经读过一些书的话,那大多是什么类型,畅销书多一些还是儿童文学类的多一些?
在孩子暂时并非很爱阅读的情况下,给娃买书尤其不能漫天撒网,普适的书单或者阅读策略我们需要从中汲取营养,他们可以从整体上让我们把握方向;但更重要的是需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阅读基础来安排阅读轨迹,才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孩子的阅读基础,家长是最为了解的,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课外读物,有的时候还可以故意超龄买书,适当买一点阅读能力之上的作品,借此来激发孩子的胜任感和挑战欲,为孩子拔高。具体的阅读策略后面会讲到,在此按下不表。
3、识字量
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2]来看,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积累,三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积累了至少1600字的汉字储备:
一年级上册 常用字300个 会写字100个
一年级下册 常用字400个 会写字200个
二年级上册 常用字450个 会写字270个
二年级下册 常用字450个 会写字280个
再加上平时的生活认字和阅读认字,猜测小表弟的认字量应该不少于2000 字。拥有2000字左右识字量,那很多在这个范围内,选择合适的绘本或纯文字类作品,为了方便阅读,还可以选择部分带拼音的读物,孩子不仅能够借助拼音实现全自主阅读,也能借此刺激孩子认识更多的字。
4、其他参考项目
A、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推荐 书单 ,无论是电商出品还是素人出品,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家长或者老师 曾经 喜欢的书单,未必是 目前 孩子喜欢的,还是要考虑孩子自身的喜好,不要盲目迷信书单。
吉姆·崔利斯曾对2887位老师进行调查,请他们列出自己在儿童时代最喜欢的故事书,以及目前作为老师,他们会选择在班上朗读的书。这些小学老师大部分(95%)都已经有14年的教学经验,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老师小时候喜欢看的书,大多是经典的作品或者系列小说,而他们选择给孩子们读的大多数是得奖作品[3]。孩子们对部分获奖作品的接受程度,远比老师们喜好的经典作品要高得多。
B、
不少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都值得品鉴,比如任溶溶、曹文轩、秦文君、伍美珍、梅子涵、杨红樱、沈石溪、郑渊洁、张之路、张天翼、孙幼军……他们都是文学大家,但其实还有很多绘本(国产或者引进)作家的作品也适合中低年级孩子阅读。
C、
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一些 儿童文学大奖 来入书,这些大奖的绝大部分获奖作品兼具艺术性和文学性,特别是国内大奖的与赛作品,在生活习俗方面更符合咱们孩子的思维方式,生活情景上对日常的还原度高一点。可以参考的国际大奖有很多:
国际安徒生奖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
英国卡内基文学奖
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林格伦儿童文学奖
列夫托尔斯泰儿童文学奖
中国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适合小学中低年级的读物推荐(含引入技巧)
题主在陈述中写到,小时候看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印象深刻。诚如题主所说,很多经典作品流传百年,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容磨灭的,我个人对很多经典童话也是爱不释卷;但是,对于题主小表弟这样阅读基础相对薄弱的中低年级孩子来说,直接拿来一本全是字的大部头来啃,在接受程度上恐怕会有困难,所以我针对小表弟的学龄和认知程度,设计了下面的阅读方案(荐书+介入技巧):
一、经典名著类
无论是基于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对小学生而言,阅读大部头作品是避无可避的一件事,也是值得坚守的一件事,那对于大部头的作品,如何有效引入又不引起孩子反感呢?直接塞给阅读习惯和阅读基础都薄弱的孩子一套四大名著原著,那相当于给孩子上了一套枷锁,都套上锁了,你还指望孩子能在文学的国度里自由飞翔?
我有一个小小的技巧:
循序渐进、由画入文、化简为繁
简单说,就是先选定大部头作品的绘本版,通过画面的形式先激趣,之后链接到相对应的大部头作品(通常是白话文儿童版),进行文学性的深度阅读。等孩子能力达到的情况下,可以再适时引入大部头原版,具体的引入时间与作品本身的难易程度有关。
1、以《西游记》为代表的四大名著类
比如《西游记》,在给学生们推荐白话文版的西游之前,我会先以绘本版的《西游记》为阅读导引。绘本里的世界是更有视觉冲击力的,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绘本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得圆润生动、憨态可掬,这可能是史上最可爱的孙悟空了。这样处理人物形象,首先可以把与孩子生活相去甚远的世界名著拉到我们面前,用这种“萌”态十足的形象勾起孩子们走进名著的欲望。人物形象的可爱与水墨画的凝重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冲击,这种冲击很有魔力,不仅赋予了与众不同、耳目一新的观感,也更有助于绘者利用画面来凸显人物的情绪,特别是著名的一些桥段和情节都涉及到了,也会有利于他们完成从绘本到纯文学阅读的过渡,情节是一条引导孩子走向文学阅读的牵引绳。
在孩子从画面吸引跨越到故事情节吸引之后,我再导入白话文版的《西游记》,这时文字多、无配图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阻碍孩子进入文学阅读的绊脚石。
2、以《森林报》、《昆虫记》为代表的动物科普
小学生里不少孩子都是科普爱好党,经典名著中,也不乏很多科普教育类的书籍,比如《森林报》和《昆虫记》,这些经典名著作为深度阅读的起点,都是不错的选择。
介入技巧同样是循序渐进法,从两部作品的绘本版开始,大量的图画,甚至还带有注音,可以给阅读基础薄弱的孩子一些心理铺垫——这是图画书、这是带注音的书,让孩子们从心理上敲定一种感觉:难度不大。从不抵触作为起点,再去想怎么让读书习以为常,怎么让读书日常化。
3、《格林童话》
我们的童年少不了童话,现在孩子的童年里,童话也是不可缺席的。比起纯文字版的童话经典文集,我会先用这种绘本形式的童话来介入,有了图画,很多距离我们中国人生活遥远的西方童话,就更加具体可感,可以辅助孩子理解,同时,这些图画本身不构成对情节的推进,只能作为辅助,也不会影响孩子对文字情节的阅读,孩子也更容易让阅读进行下去。
二、学龄绘本类
1-3年级都算是中低年级,他们依然可以读绘本,不要觉得读绘本是幼儿的专属,有很多绘本(特别是科普类的)都是国家教育部或者地方教育局指定低年级学段阅读的,还是那句话,孩子的读物,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可以,咱们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要拘泥于文学作品这一项。而且,很多绘本的文学性并不输给大部头的经典文学作品。
对了,说个题外话,家长们可以去网上搜一些最新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的视频来看,目前全国都在小学推广绘本阅读,全国的公开课上都有讲绘本交流课的老师,这也是一个风向标,身为家长,咱们可以去把握这种动向,安排孩子的阅读内容。
1、《和爸爸一起散步》
我曾经在 请问有哪些适合成年人看的绘本(非漫画)?回答里提到过很多适合成年人看的绘本,其中就包括这本《和爸爸一起散步》,如果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维度来讲,这本绘本,更适合小学生来阅读,因为那种爱与付出的感动,还是需要一定的生活经历来做铺垫的,我曾经这样介绍这本书:
爱是一个轮回,曾经父母的无私付出,是在孩子心里埋下了幸福的种子,不计得失,不问前程,父母就那样耕耘中,守护着,而身为子女的我们,又在不自觉中,用同样温暖的方式,回馈着那双年迈的人儿。也许你会管这叫“孝顺”,而我更希望管它叫做——爱。
这样的绘本能够把握住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同时,把“爱”这件事讲的鲜活,这就是种本事。
与之雷同的还有《爱心树》,三年级的孩子读,完全不会觉得幼稚,之前我们学校三年级还开过《爱心树》的同课异构活动,效果很好。
2、《人类的旅途》
科普书是小学生阅读名录中最为风靡的类型之一,孩子们在中高年级阶段,会开始对生活、对科学、对世界、对内心、对情感“求甚解”,他们需要有趣的科普,而不是艰涩难懂的科普。我曾经说过,幼儿的很多科普都属于“软科普”,对于小学生来说,《人类的旅途》这种“软硬适中”的科普类型,更有吸引力。
这本厚厚的人类历史,巧妙地把作者当成主人公画了进去(作者欧达尔德·卡沃内尔,我本来是不熟悉他的,后来查阅了资料才知道,他原来是著名的西班牙考古学家),然后写作者跟随达尔文的穿越旅行,从而向孩子们展现了各个时代下的文明与生活。在这本科普中,物种起源、人类演化、文字、哲学、货币、工业革命等等各种内容都生趣盎然地被表现出来,涵盖的领域非常之多,算是集大成了。
给孩子引入这本书的时候,我先从里面的莫里斯猴子谈起,那是一只穿插在全书里的动物形象,活泼又神秘,这个动物形象很适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说:
这是一本写梦境的书,讲的是作者欧达尔德·卡沃内尔的美梦,别看这个名字绕口,人家可是一个大考古学家,他竟然在梦里和达尔文一起旅行了,怎么样,神奇吧,大家想不想听听?
3、《飞机的历史》
对于班级里喜欢武器或者机械的男孩子来说,我推荐这本《飞机的历史》,以飞机的发展为线索,畅谈了飞机的进化史,算是交通工具之宝典图鉴了。这本是和上面的《人类的旅途》一起入手的,之所以想入它,一则是想放在班级图书角借给我们班孩子看(特别是喜欢武器、交通工具的那几个娃),二则是想等我儿子长大了,也可以给他看,因为他目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交通工具迷,相信这本书可以帮助他完善自己脑内的飞机知识网。
3、《火车迷》
除了飞机,我们班还有不少火车迷,这本书也非常适合小火车迷阅读,里面的字词并不复杂,二三年级的孩子自主阅读困难不大,这本书里有一些感兴的叙述,不算是特别硬核的科普,兼具了文学性,所以很适合做中年级的读物。
4、《十万个为什么》《走进奇妙的科学》
这两套书是我自己为了追寻儿时的记忆入手的国产科普书,比起小时候那套经典的黑色封面的《十万个为什么》,内容更现代也更详实,关键是有彩色配图和拼音,对小学生更友好一些。从接地气的生活中来讨论科普、传授科普,理念我是欣赏的。
在课堂上引入的时候,我是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来推荐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内容都贴近生活,所以我也给自己3岁多的儿子读了,他非常喜欢,特别感兴趣。
5、《如何制作一个哥哥》
这是最近新入的书,也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绘本,没有之一!刚收到这本书的时候,被惊呆了,这么大的画幅,看起来会方便么?翻起来会不会有难度?
但当我看到其中的内容后,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能够把人体的结构和相关内容如此润物细无声地表达,干货足够干,脑洞也是足够大。但是我最欣赏的是书里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递进,不曾放弃,这是隐性的一种逻辑输入。
这本书由于太大而且新入不久,我还没拿到教室给学什么讲,另外,这本书的内容其实更适合家长一对一来讲解,或者学生自己阅读,老师在课堂上一对多来讲,会让整个故事缺乏连贯性,因为有很多小细节需要贴近观察。而且我发现,这套书不仅仅适合小学生,我儿子作为科普爱好者,也非常沉迷,下图是他早晨穿着睡衣自读中。
三、想象力类
1、天上有时下猪系列
这是矢玉四郎的“晴天有时下猪”系列,属于典型的日本荒诞儿童文学,从三年级学生畠山则安的角度讲解了一些想象诡谲的生活,非常传奇的生活,也正是因为其毫无边际的想象力,疯狂而饱含真情,在日本特别风靡,我们都曾渴望可以驰骋在一个毫无拘束的世界吧?题主的弟弟正好也是三年级学生,可以买来读读,一定会让弟弟有一点点代入感。
2、《阴天天有时下肉丸》
这本书没有拍图,因为放在教室的“大白老师读书角”,所以只能写个书名了(我自费买书建立的图书角,放一些我选中的孩子们可能会喜欢的书,孩子可以课间或者午读的时候拿着看,为了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也为了书不要受到太多磨损,我定期会去更换一下书)。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仅仅是这个书的名字,就最够勾起孩子们的阅读欲望。这本书里构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吧唧吧唧小镇,没有任何卖食物的商店,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从不缺少美味!奶酪呀、披萨呀、冰淇淋啊,什么都可以从天上下,就像雨一样。
四、大奖类
很多大奖评选出来的书都是在艺术性和文学性都保障的情况下,还兼具了想象力和充沛的情感。所以不少获奖的儿童文学都值得推荐。比如:
1、 《帅狗杜明尼克》——克里斯多弗奖
这本书拿到班级图书角后被很孩子传阅,封面已经脏的不行了。这本书早在1973年就获奖了,但书中的英雄人物式的帅狗却一直得到世界各地众多孩子的喜欢。杜明尼克身上有许多正面的品质,它弘扬的时一种敢于冒险的美国精神,所以人物形象也更“高大全”一些,孩子们喜欢,大概是会有代入感,既希望自己也能够去探索未知,也希望自己能够所向披靡般勇气加身。
2、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比利时贝尔纳·维尔拉奖
这本书的译者是梅思繁,也就是儿童文学大师梅子涵的女儿。故事的主人公罗伯特是一位小学老师,他退休后要开始对那些淘气包展开报复。然而这根本就是一出出闹剧和喜剧,荒诞之中最后又有一些温情,特别是最后一句:
祝您退休愉快,罗伯特先生!
这其实是罗伯特自己的解读,那一刻他释怀了,也让感情升华。
3、《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国际安徒生奖
发明家巴特先生用返老还童药水使奶奶变成了一个小姑娘,返老还童这个概念有魔力,变年轻的“小奶奶”给罗比和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欢乐,但生活也不得不接受一些“改变”。
五、名家类
除了获奖的作品值得一品,还有很多名师大家的作品都非常有可读性,国内外均有提名:
1、张天翼、孙幼军
(图上还有一位杨红樱大家,我没有写,因后面要写)
我个人比较喜欢孙幼军先生的小猪系列。语言表达上非常契合小学生的用语习惯,人物形象不是高大全式的纯正面形象,而是多了一些瑕疵,可正是这些瑕疵,才让孩子更像孩子。
我在课堂上给我们班孩子读的时候,会配以特别夸张的语气和动作,把故事的冲突给呈现出来,孩子们就会格外喜欢听。
2、郑渊洁
郑渊洁先生的书我大部分都放在教室里给学生阅读了,家里仅存的就是这几本。依旧延续舒克贝塔的角色形象,郑老爷子又写了很多更符合时下孩子幻想和生活习惯类需求的书,经过我的实测,发现男孩女孩都喜欢。
3、杨红樱
杨红樱的书,我们班女孩子喜欢的比较多,文词细腻,语言描写优美,特别是这种绘本类的童话,格外容易切入孩子们的感官体验。
4、宫泽贤治
日本的宫泽贤治也是想象力非凡的作家,我喜欢这种想落天外的感觉。孩子们也非常欣赏,因为这就是属于他们的想象,而不是大人强加给他们的。
5、罗尔德·达尔
著名的奇幻儿童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他的作品享誉全球,《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还被搬上了大荧幕,由约翰尼德普主演。在《朗读手册》中,作者就说到:
罗尔德·达尔的《詹姆斯与大仙桃》,值得推荐给所有年龄段的孩子。
可见其文学作品的普适性和趣味性,哪怕过了这么多年,依旧对孩子有致命的魅力吸引,真可谓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6、沈石溪和西顿
这两位作家的书我也都放在教室里,所以没有图片可用。他们都是动物小说作家,相较于沈石溪,我更欣赏西顿的作品,西顿不回避悲剧,更真实的动物性让人着迷。
六、畅销书类
畅销书的类型有很多,我这里推荐的是目前中低学段孩子比较爱读的几本
1、《神奇校车》系列
这套书无需我多加介绍,是很多孩子家中都囤过的科普套系。校车系列有很多版本,图画书版、动画版、桥梁书版,可以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来买不同的类型。
2、《神奇树屋》系列
号称是美国国宝级的读物,冒险故事惊险有趣,还渗透了很多知识性和情感态度的内容,科普读起来就显得非常不枯燥。小学生适合自读,我平时会带着儿子亲子共读。
3、小豆豆和小朵朵系列
这个系列在小学里极其风靡,基本是人手一本,孩子们喜欢看,也有很强的体验感。
父母该如何引导阅读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走进阅读
对于阅读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说,在培养阅读习惯的 前期 ,父母的陪伴参与度非常重要。经常有家长问
“老师我该怎么培养?我在家不看手机不看电视,我自己拿一本书在那坐着,想孩子也拿着书模仿我们坐着看,他怎么就不看呢?这孩子太不省心了!”
对于这样的求助,我通常会告诉他们,你可以试试先 朗读给孩子听 。
是的,你没有看错,不论孩子几岁,哪怕是16岁的花季少年少女,你都可以把书朗读给孩子听,小学生也不例外。每次我说朗读给孩子听,家长总是会反驳:
“老师,我是想培养孩子自己读书的能力,你让我给他读,那我不在的时候,他还是不会自己读啊,再说我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他呀!”
一、那咱们先说说为什么要父母给孩子朗读?
1、
父母语言在孩子最终的行为调节能力和情绪反应中具有核心作用[4]。当处于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中时,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导致其自我调控能力的增强,反之亦然。
父母的朗读一方面是在传播书中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父母与孩子的更文学性、艺术性的对话,孩子在长时间听父母朗读绘本、小说的过程中,自我调控能力增强,有助于自主阅读习惯的形成。
2、
父母朗读可以让孩子用相对轻松的方式来进入阅读状态。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在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相处时是最放松的状态,那由父母来进行朗读,孩子会以平和的心态进入阅读的前奏,带着好奇心,带着探索精神,家长的朗读会给予孩子阅读的信心,在信心确定之后再鼓励孩子进入自主阅读。
但是如果亲子关系剑拔弩张,父母并非孩子的“安全基地”[5],父母自身也没有太多的耐心来进行朗读(比如朗读过程中过于敷衍),那实事求是地讲,朗读的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
二、朗读的要领有哪些?
在《朗读手册》中提过很多朗读上的技巧,我糅合日常的实践经历,说几条比较好操作的:
1、朗读可以调整篇幅,也不局限于书籍,报纸、短文均可;
2、在孩子最放松的时候朗读,孩子可以不必专心去听,可以同时做着其他的事情;
3、从字少的绘本入手,逐渐过渡到文字类童书,再发展到章节故事书,循序渐进;
4、鼓励孩子参与你的朗读,可以从请孩子帮忙翻页开始;
5、和孩子讨论书的封面图;
6、朗读时和问问孩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猜猜看?”
7、避免朗读太长的描述性的句子和段落(除非孩子的想象力和注意力足够成熟);
8、章节很长的情况下,在悬疑处打住;
9、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和地点来朗读给孩子听;
10、朗读时,多运用肢体语言,表情和语调可以丰富 ,语速根据情节的进程调整;
11、在孩子感兴趣的时候,对故事内容进行一定深层次的讨论。
三、从家长朗读到自主阅读
1、悬疑处打住
家长朗读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可以 用悬疑处打住的方法 来“诱导”孩子自己去揭秘悬念,激发自主阅读行为。我课堂上经常使用这一招,时间久了,孩子们有了自己的阅读口味,也从听我朗读的过程中学会抓重点、抓情节,他们也就更容易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进入成熟的阅读模式。
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也跟家长选择的书目有关系,所以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给孩子就读了两天书,发现孩子还是不肯自主阅读,于是家长一通火发了出来,把孩子吓个半死,哪里还有阅读的信心?
2、共读一本书
停止家长朗读模式后,可以进行共读一本书的模式。
这里的共读不是说亲子阅读,而是同一套书里,家长读一本,孩子读一本,然后二人交流不同书目的内容、读后互相交换;或者干脆同一本书,去图书馆借上两本,家长读一本,孩子读同样的这本,然后共同讨论交流,这也是刺激孩子继续阅读的方式。
至于有的家庭搞读书比赛,读书朗诵大赛,书中剧本改编等活动,都可以,但是实践难度系数大,时间上可能不太允许。
以上是小学生阅读训练的一点经验,自觉有的地方还是没写透,待日后有合适的回答,再写一下。谢谢邀请 @知乎亲子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七优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1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请推荐小学生读物(不限于名著),谢谢大家!?
想开个专栏聊聊幼儿英语启蒙,会不会很冷门。?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