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的生意会好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BeSaaS”(ID:gh_66062ec0961b),作者戴珂,36氪经授权发布。
埃森哲在最新发布的一份2015-2018研究报告中提到: “有三分之二的中国企业,对IT的投资回报不满意”。
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中国企业对IT的依赖度不高,缺乏内生需求;所以整个IT行业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景气。
这虽不会给传统IT服务商带来影响,但会给ToB SaaS服务商带来严重威胁:至少三分之二的客户续费无望,ToB的前景看起来并不乐观。
在这样的IT行业大背景下,虽然ToB显得有些生不逢时;但我们还是想知道:ToB的发展是到了穷途末路、还是有希望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
这将涉及三个议题:
为什么说:不是所有的ToB都能成为生意。
实例揭示:只有价值实现的ToB,才可能成为一个好生意。
机会发现:总说ToB有机会,它们究竟在哪?
01 不是所有的ToB都能成为生意
一门生意之所以能成立,其根本是价值存在,ToB生意也不例外。
对普通生意来说,生意的基础是使用价值; 而对于ToB来说,生意的根本是业务的应用价值。
“对IT的投资回报不满意”,可以解读为两个意思:一、系统没什么用处;二、有一些用处,但不值得花这么多钱。用经济学语言讲,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认知价值的问题。
也就是说,业务的应用价值缺失,导致ToB生意很难成立;而认知价值的差异,则会直接影响ToB的交易。这是ToB基本的生意逻辑。
事实上,大多数ToB的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理解和提供业务的应用价值。一个蹩脚的生意就是“没什么用的东西,谁会花大价钱购买”?
虽然所有ToB公司都口口声声说为客户提供价值;具体讲究竟能提供什么价值?则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价值从来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客户的业务应用价值,需要以恰当的产品为载体。而ToB生意的成功基础,取决于两个重要原则:你认为的价值是不是真价值;将价值成功注入产品和服务。
行业里已有一些要遵守的基本规则,以确保上述两个重要原则的落实,比如:
只有关键和重复性的业务,才有使用软件的必要
要求产品与业务规则严密契合,不能模棱两可和画蛇添足
必须构成完整的业务,输出结果具有唯一性和准确性
业务颗粒度与边界严格定义,不做个性化开发,不过度依赖咨询
… …
看似非常简单的几条规则,其实每一条都对应深厚的行业内容、专业知识和产品经验。
02 只有价值实现的ToB,才可能成为一个好生意
构建应用价值确定了ToB的生意方向;而落地和实现应用价值,则是ToB变现的唯一途径。
与其它生意一样,选择“做什么”是决定ToB生意的关键一步,例如“关键和重复性的业务”,才可能是企业的必需。
生意上的“做熟不做生”原则,同样适用于ToB生意。跨界的困难在于:既不熟悉行业的应用价值、更缺乏价值落地和实现经验。
这个原则在成功的ToB公司创始人身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他们只是把自己熟悉的东西,用SaaS重新做了一遍而已。
从ToB生意的选择到落地实现,主要有三个途径:
对标美国领导性ToB公司
通用型协作工具
细分的业务应用
对标美国领导性ToB公司
受美国SaaS市场的刺激,一些VC更愿意对标那些有高估值的SaaS公司,比如对标Salesforce的CRM、对标Workday的HCM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用重新架构业务、而直接复制现成的方案。但是,其问题也显而易见:对应到中国企业市场,这些系统级的业务落地有较大难度,从关键业务到应用目的,都存在较大的认知偏差。
它们在欧美表现为企业的刚需(关键业务),是因为这类系统级的服务,在欧美是公司架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公司”在使用系统,而不是具体的业务人员。
这个逻辑在中国中小企业很难成立。首先是概念中的关键业务并不一样:CRM应该是给销售人员用的,HCM应该是给HR用的。其次,关键业务不同,导致预期目标也不一样;企业就会认为软件不好用、甚至是没什么用,带不来可见的效益。
即使客户诉求与系统目标一致,也还是需要借助咨询力量,即先建体系再上系统。这更像是传统软件业务,与SaaS要求的生意效率存在矛盾。
这并不是说系统性SaaS服务完全没有机会,实际上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业务的云转型。它们的企业管理水平已能与欧美企业看齐,关键业务和目标预期也比较相近,在实施ERP基础上产生更多的管理诉求。
拿我做过的客户来说,包括:中国普天、华北制药、神州数码、南天信息、科大讯飞、伟仕佳杰等大型集团公司,它们的高层业务架构清晰、业务目标非常明确,实际的业务颗粒度较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中小企业更容易落地。
通过拆分关键业务和抽象业务模型,提高实施效率,来解决ToB的生意效率问题。练不成这个能力,它们就还是个软件项目;虽然穿了新鞋,走的还是老路。
通用型协作工具
团队协作产品是SaaS切入ToB的主要入口,因为无需熟悉具体业务,又有成功的对标:从最初的yammer到市值过百亿美金的新贵Slack,因此国内形成扎堆儿的局面。
这类面向工作者的SaaS工具,容易被年轻一代所接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观念上被认为应该是免费的才对;虽然开始最早,但作为一个生意却没有真正做起来。
至于不成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产品体验不够好,实际上并不是这个原因。真实的原因还是业务的应用价值不够高,因而在企业里没有能扎根的生命力,放弃的成本低。
那Slack为什么就行呢?实际上,Slack从未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纯粹的协作工具,而是知识聚合+业务集成。比如,从下图可以看出:它可以集成所有主流的市场应用(Marketing App),这个能力才提升了它的应用价值。
说到扎根能力,需要担心的不是Slack,而是那些被它集成的业务:不满意这个?点几下鼠标就能换成另一家的应用,还提供了数据迁移工具呢。
现在你可能会明白,一个纯粹的协作工具,的确没多大应用价值;但关联业务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替换刚需应用的成本很高,而且可能招致用户内部的反对。
细分的业务应用
由于ToB“大赛道”的落地困难,资本开始关注和投资于细分业务领域。比如对标Hubspot的市场智能,对标DocuSign的电子签名,对标Concur的差旅报销,对标Intuit的财税服务等等。
这类业务应用的特点是规范性好,因而容易做成标准化的SaaS产品。
ERP系统既无法涵盖、也做不到这种业务颗粒度,这给SaaS留下很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绝大部分美国SaaS公司(Solution Vendor)处于这个层面。每个非常窄的业务领域都分布着数家、数十家的Solution Vendor,只是它们体量不大,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而已。
这类应用在国内会遇到两个主要障碍:首先是缺少SaaS生态的配合,独立的业务价值发挥受限;其次是与国内软件的集成复杂,这也是SaaS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这类细分业务应用直接来自于实际业务,应用价值很容易被用户理解和接受。如果不是这样,可能选择了非关键业务或低频业务,或者根本就是想象出来的业务。
03 总说ToB还有机会,它们究竟在哪?
十五年ERP顾问经历,使我逐渐认识到:整个ERP理论体系和系统业务架构,与中国企业信息化诉求存在很大的错位。
首先,ERP着重于业务的流程和控制,依靠子系统之间的刚性集成,实现业务的端到端。其次,业务的颗粒度非常大,都在子系统级别而不可细分;依靠录入或导入数据实现业务数据的处理。
这个理论和业务体系,几十年都没有变过;同时民间还流传着“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的名言警句。
这么多年过去了,上了ERP的大部分都还活着;而没上的也没都死掉,有的活得还更好。这说明ERP只是业务管理的支撑工具,还没有重要到决定企业的生死;ERP理论构建了企业服务的基础系统框架;ERP还没有完全覆盖和落地到终端业务;业务体验不好,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
问题就是机会,这让我们看到ToB SaaS存在一个增量市场和蕴藏的机会:
ToB的市场机会:仍然有大量的低颗粒度关键业务和商业领域,ERP没有覆盖和满足。
系统化向生态化转变机会:拆解系统性业务形成SaaS的生态,以取代ERP的单一系统业务结构;数据在App之间的按需消费模式,代替子系统的刚性集成和互联互通模式。
更多公司参与机会和形成良性竞争:业务的颗粒度将缩小到细分业务的App层级,不同业务和同一业务,都将由无数家SaaS公司提供,通过简单操作就能实现相互间的业务组合与替换。
提升企业用户体验:使用体验差不是ERP的问题,因为那时还没有互联网和SaaS。
IT投资观念的转变:ERP是企业购买的IT资产, 而ToB SaaS只是一个企业服务消费,能让更多企业消费得起的ToB服务。
看过来
36氪联合“可能是市面上最懂融资的”以太一堂,共同打造EClub创始人俱乐部融资增强版。以太一堂长期致力于提升创业者的融资实战的能力,曾带领3000+创业者复盘创业。有着成熟的创业方法论。
EClub PLUS在保留36氪EClub原有服务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针对初创公司“最痛点”的融资领域服务,提供从体系化联名俱乐部通过媒体传播、创业培训、真实路演资源链接、资本对接、媒体增值投融资等一站式的创业服务扶持动作。
帮助新经济领域企业家创业者完成从创变者(从种子期到B轮前)到引领者(B轮后)的豹变进化。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