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谈快舟火箭、商业发展与科技新十年| 潮科技2020. Ask Me Anything
活动回顾
科技和资本是驱动「新商业」变革和进化的两大驱动力,36氪持续关注这两个方向,以服务技术和资本驱动的新经济公司为使命,致力于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2020 新十年即将开启,我们特别策划了「潮科技 2020」系列活动,希望与坚信科技创新的你,一起复盘过去十年、展望科技的新十年。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我们将会邀请「硬核科技公司」的CEO或者高管,在线接受来自读者的灵魂拷问。
本期·航天科工(快舟火箭)专场
第四期的「 潮科技 2020. Ask Me Anything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曹梦将为36氪读者、火箭爱好者解构火箭、科学与未来。
上一期问题征集中,我们收集到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最终汇总出以下这十个,交由我们的嘉宾进行回复,一起来看看吧:
Q1&2 和其他民营火箭公司相比,快舟火箭在赛道上的优势是?不足是?
2016年2月16日,航天科工四院按照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方式成立了 国内首家专业提供商业航天发射服务 的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箭公司)。相比民营火箭公司,我们 拥有强大的技术和体系支撑 ,快舟系列运载火箭依托于航天科工四院的固体运载技术基础,并且拥有成熟的研制、配套、生产、试验以及完整的质量控制、监督体系,由快舟一号星箭一体化运载器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快舟一号甲已于2017年正式入役提供发射服务,目前已圆满完成了7次发射任务,成功率100%。
如果非要说不足,可能有的人认为国企在薪酬激励和灵活性上比不上民营企业。但火箭公司自成立以来,便秉承依靠市场化社会化的力量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初衷,大胆尝试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造,推动股权多元化,并且在吸引外部资本的同时,尝试将核心骨干的利益与公司未来发展绑定,进行了骨干员工持股的试点,从根本上解决了激励问题。
Q3 对于民营火箭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运载火箭技术门槛高,传统依靠纯国家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和有限,而运载火箭研制,设计、生产(工艺)、试验三大能力并驾齐驱、缺一不可,每一项能力建设的背后都意味着巨额的投入。而现在很多民营火箭公司受资本约束,害怕投入,总是寄希望于花小钱办大事 ---Space is hard,航天需要扎实做基础能力建设投入,扎实做技术积累,扎实维护好中国商业航天的生存环境。
单纯依靠体制内人才流出带来的短期红利以及依靠体制内有限的配套也许能解决一时之需,却无法持续的驱动民营火箭可靠、常态化的提供必要的运载能力。
我始终坚信民营火箭公司是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也希望资本方能够耐心一些,如运载火箭这般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积累,甚至必要的试错。发射服务端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进入空间成本高、机会少的核心痛点,最终商业航天才有产业化发展的希望。
所以民营火箭公司们,大家一定要加油!
Q4 未来快舟火箭还能实现哪些商业应用的突破?
在商业化开拓方面,快舟团队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尝试和努力。核心的发射服务业务领域,我们始终认为运载火箭衍生最终形态即为空间运输系统,所以我们也在积极的进行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的关键技术积累,并且组建了专门的团队连同国内优势高校对深空应用进行提前布局。同时,工程实现方面,我们不断完善运载火箭型谱,研制快舟一号甲改进型及更大型的运载火箭,使运载能力能够覆盖高中低轨,具备更强的任务任务适应能力。
在商业化尝试上,快舟团队先后尝试 和首部国产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合作宣发 ,和 “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合作联名 ,不断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我们国家的运载火箭不止有“长征”,还有“快舟” 。并且希望通过航天发射这种多渠道曝光的能力为合作伙伴吸引必要的关注,从而实现商业合作的共赢。
Q5 目前整个商业航天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对于发射服务端,卫星用户出钱购买发射服务,我们收到钱再提供服务,这个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卫星应用领域,尤其是低轨卫星应用领域,截止到目前,商业模式并没有完全跑通。所以有时候我经常说,我们非常希望starlink和oneweb们组网完成尽快提供服务跑通商业模式。只有这样,巨型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才能持续驱动整个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整个产业链上的同仁们才能过的好一点。比如高轨通信卫星领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过多年积累,广播电视业务造就了成熟的市场和商业模式,培育了完善的行业生态。
而低轨卫星相关的整条产业链,还挣扎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泥沼里,因为不赚钱所以大家都在拼命省钱,对成本敏感且唯一敏感,很不幸,我们也在这条产业链里。
Q6 面对这些挑战,火箭领域里的公司是如何应对挑战的?
但我们也看得到这个领域里大家的努力,为尽快组网跑通商业模式而不懈奋斗。 举两个我们客户的例子,长春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已完成15颗卫星在轨,提供稳定可靠的遥感图像服务能力,从视频数据到光谱数据,再到后续迭代的40公斤级小卫星一箭多星入轨提高数据时间分辨率,最近公布 和阿里云合作解决数据交互痛点 ,我们的客户也一直在努力着;北京未来导航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完善的低轨卫星天基导航信息增强解决方案,可以将现在的北斗和GNSS定位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甚至到厘米级,目前已有一颗实验星在轨完成全部技术验证,明年我们还将为他们发射4颗业务星,相信不久的将来,有需求的个人或企业用户都能享受到天基导航增强系统的优质服务。
Q7 长期以来,在火箭领域的燃料一直存在“固液”之争,快舟火箭采用的是固体还是液体燃料呢?
目前无论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还是快舟十一,都是采用的 三级固体动力+末级液体动力的串联式布局 方案, 固体发动机大推力 ,依靠一、二、三级发动机快速获得入轨需要的速度,末级采用液体动力便于进行精确能量控制,可以 有效修正入轨偏差,保持高入轨精度 。
Q8&9 什么是星箭一体化?有什么具体的优点?
星箭一体化技术 打破了传统火箭与卫星系统界面关系 ,通过加强两系统技术耦合度,通过 共用动力、结构、控制、测量等系统 ,将 运载火箭末级整体送入预定轨道 并 在轨长期工作 实现卫星功能,大幅的 提高了有效载荷利用率,拓展了应用空间 。
Q10 听起来有一些抽象,有具体的例子吗?
举个例子,一家名为Rocketlab的美国小火箭公司,迄今已完成10次成功的运载火箭发射服务,今年4月份宣布将自己研发的Electron(电子号)小型运载火箭的kick stage(末级)进行改造, 在轨控发动机四周布设太阳能电池阵 满足 长期在轨 能源获取,利用其末级本身的三轴稳定能力和轨道控制能力,加装一系列载荷长期在轨工作从而实现卫星功能,Rocketlab还给这颗“卫星”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Photon(光子号)。这就是效仿快舟团队,打起了星箭一体化的主意。
图片:Photon光子号卫星,图源自网络
活动参与
「潮科技2020 · Ask Me Anything」系列活动仍在继续,各大专场问题整理、征集中。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我们还会继续邀请更多「硬核科技公司」的CEO或者高管为36氪读者答疑解惑(王者荣耀、快舟火箭、天猫精灵、戴森、西门子在线答疑,问号少年速来 | 潮科技2020. AMA)。
你对接下来的哪个硬核科技公司感兴趣、想对他们提出灵魂的拷问?如果你准备好了相关的问题,欢迎点击链接(http://syqsyqsyq.mikecrm.com/T4xbCP4)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我们将从中精选出至多15条有价值的信息,交由嘉宾回复。
扫描二维码,提交相关问题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