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博士与癌症抗争的生命感悟。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
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两本类似的书:
- 于娟的《此生未完成》;
- 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同样是身患癌症,同样是身患癌症面对死亡时的人生感悟。凡人皆有一死。当死亡逼近时,或许每个人都会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吧。
保罗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大半生都在反复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他首先求助于文学,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本来轻轻松松就可以成为一名英文教授。但是,他意识到:
要对生与死的问题有实质性的道德意见,关键在于对其有直接体验......只有从医,我才能追寻严肃的生理哲学。
于是,保罗弃文从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且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就在这个时候,他被诊断患有晚期肺癌,意识到:
自己的死亡,是一片毫无特点可言的荒原,我迷失其中,科学研究、细胞分子与无穷无尽的生存数据曲线,都无法指引前进的方向。于是我又转而求助于文学......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罗又重新拿起笔,写下了自己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思考——《当呼吸化为空气》。他的妻子露西在后记是这样评价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呼吸化为空气》是未完成的书,主要是因为保罗的病情急剧恶化了。但这种未完成,恰恰也是本书真意的一部分,反映了保罗面临的现实状况。生命的最后一年,保罗笔耕不辍,完成此书成为他活着的目的......癌症的恶化带来令人痛苦万分的疲惫感,但他还是采取了一些策略,保持头脑清醒,继续写作。这也是他缓和医疗的重点。他决心坚定,一直坚持。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叙事风格很平和,看不到身患重疾的悲痛,看不到治疗造成的疼痛,看不到临终前的心灵鸡汤。但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风格却发人深省,激发我们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追随内心
同样身患癌症的史蒂夫·乔布斯曾经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生典礼上有一段经典的演讲,他讲述了三个故事,最后一个也谈到了死亡。
我的第三个故事关于死亡。我十七岁的时候读到过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过,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过去的三十三年,每天早上我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会不会做我今天将要做的事情呢?”当答案持续否定一些次数后,我知道我需要改变一些东西了。提醒自己就要死了是我遇见的最大的帮助,帮我作了生命中的大决定。因为几乎任何事——所有的荣耀、骄傲、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隐,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提醒自己就要死亡是我知道的最好的方法,用来避开担心失去某些东西的陷阱。你已经赤裸裸了,没有理由不听从于自己的心愿。
很多年来,我都无法理解这段话。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难道不应该呆在家里陪伴家人么?如果我把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过,我不是应该每天都呆在家里陪伴家人么?
保罗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在被诊断为癌症之后,他一直纠结于自己还能活多久:
本来,这种大病是应该让你完全看清自己和生命的。然后,我只是知道自己要死了——可我以前也是知道的呀......要是我确切地知道自己到底还剩多少个月或者多少年,前路也许会清晰很多。你要是告诉我,还剩三个月,那我就全部用来陪家人;还剩一年,我可能会写一本书;还有十年,我就回去救死扶伤。“活在当下”这种真理对我根本没有帮助:我这当下到底该怎么活啊?
最终,保罗在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的情况下,把上述事情全部完成了。他既陪伴了家人,也开始写作《当呼吸化为空气》,还回到医院救死扶伤。除此之外,他和露西还在另外一个维度追寻着生命的意义——要了个孩子,取名卡迪。
死亡迫使保罗重新审视生命。在诊断出癌症之前,保罗有一个二十年的职业规划,并且正在逐步实现,但是他也忽视了很多重要的事情。他的婚姻岌岌可危(他和露西都承认是癌症挽救了他们的婚姻),陪伴家人应该做得很不够;他热爱文学,却没有文学作品;三十多岁,仍然没有计划要孩子。而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他忠于自己的内心,开始关注这些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
通过保罗的故事,我才真正理解乔布斯的话。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只不过是一个比方,其重点是,提醒我们生命短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勇敢地追随内心。
在被癌症判了死刑之后,保罗和露西决定要个孩子确实需要一些勇气。但是,这个决定恰恰是追随内心的典型例子。
我们俩都渴望为人父母,同时又极力为对方着想......但我坚持,最终的决定必须由她来做:毕竟,她很可能需要独自抚养这个孩子;随着我病情的恶化,她可能还要同时照顾我们俩......我们决定要孩子。 我们要继续活着,而不是等死 。
孩子给保罗带来了从未体验过的快乐,使他心满意足地离开人世。他给卡迪写了一段寄语,这毫无疑问将成为卡迪的人生财富:
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忠心希冀,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快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快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求这样的快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保罗的另外一个重要决定是重返工作岗位。
那天早上,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逼迫自己,回归手术室。为什么?因为我做得到。因为那就是我。因为我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清楚, 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
医生的职责
最近朋友圈刷屏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的岳父因为一次流感而失去的生命。
在最后的抢救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和家属基本零沟通。患者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被动的承受痛苦;医生忙碌于手术,竭尽所能想挽回患者的生命,重要决定虽然会询问家属的意见,却全然不管患者的感受;家属缺乏专业背景知识,又救人心切,只要是能够给患者续命,不惜一切代价。
在诊断出癌症之前,医生保罗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怕自己即将成为托尔斯泰笔下那种很典型的医生,沉浸于空洞的形式主义,诊断时只会生搬硬套,完全忽略更大程度的人性意义。
我抛弃了平时最常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死神的敌人,而是使者。我必须帮助这些家人明白,他们所熟知的那个人,那个充满活力的完整的人,现在只存在于过去了,我需要他们的帮助,来决定他/她想要的未来:轻松地一死百了,还是一袋袋的液体这边进,那边出,尽管无力挣扎,也要坚持活下去。
医者的职责,有时不是去挽救病人的生命,而是做一个领路人,引导病人和家属,度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以后还可以创造新的生活。
在弥留之际,患者保罗选择放弃抢救自己。露西记录了这一时刻:
“他不接受只是保命的治疗,”我说,“如果他还能度过一些有意义的时光,他想把面罩摘下来,好好抱抱卡迪。”
我回到保罗床边。他看着我,盖着BiPAP面罩的鼻梁之上,那双深色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清楚明白地说:“我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除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
抢救过无数患者的保罗,并不想接受只是保命的治疗。活着并不仅仅在于生命的长度,也在于生活的质量。
虽然在我们现行的医疗体制可能没有可行性,我仍然希望医者能多花些时间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成为他们人生艰难时刻可以信赖的领路人。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