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大量阅读
Photo by Alfons
Morales /
Unsplash
思想的变化,导致行动的改变。
行动的变化,导致习惯的改变。
习惯的变化,导致性格的改变。
性格的变化,导致人生的改变。
阅读是塑造思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有效的阅读如果能导致行动的改变,最终必然会改变人生。
而且, 我们不仅需要阅读,还需要大量的阅读。
为什么要大量阅读
兼听则明。
哪怕在一个很小的领域,只读几本书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经历、风格、观点、偏见和局限,每本书也不完美,即使是热门的、经典的常销书,也不例外。
因此,为了能够更全面的理解某个领域或者某个问题,阅读量一定要大,一定要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热门书要读,冷门书也要看。
如何实现大量阅读
第一、有所取舍。
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时间成本,假设我们有两个选择:
- 耗时10小时,读2本书,理解每本书100%的内容;
- 耗时10小时,读5本书,只理解每本书最重要的30%内容。
这两个选择都比不读书要强,但是在质和量之间,我们还是要有所取舍和平衡的,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
虽然看起来 2 × 100% > 5 × 30%,但我会选择 2。理由很简单,大家肯定听说过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则):
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对于一本书而言,最重要的也只有20%,即20%的篇幅提供了80%的精华内容。所以, 收益最大化的读书方法是,以最快速度找到最精华的20%篇幅,汲取精华,并尽可能的多读几本书。
第二、提速。
在《阅读的三个伪命题》中,我曾经说过:
阅读速度是个伪命题。因为,阅读都是有目的的,没有达到目的,再快也没用;而为了达到目的,再慢也值得。
是的,目的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达到目的,根本没有讨论速度的必要。但是,如果能够达到目的,那么快就比慢好。 因此,在保证达成目的的情况下,仍然有提升阅读速度的必要。
如果速度提高了,我们的选择现在就变成了:
- 10小时读4本书,理解每本书100%的内容;
- 10小时读10本书,只理解每本书最重要的30%内容。
但是,提速需要技巧,需要大量的练习。
如何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的方法很多,应该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下面分享的是我的读法,此方法参考了很多书,也经过了我的长期实践、磨合和改良。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阅读包含两个层次,理解和记忆 。理解能力是一回事,记忆能力是另外一回事。理解能力强,阅读速度就快,但不代表看过就能记住。反之,记忆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一套方法论。由于理解和记忆是完全不同的方面,因此,我的读书方法中,前三步只解决理解的问题,而第四步只解决记忆的问题。
第一步、设定目标。
拿到一本书,先花2分钟时间做2个设定:
-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尽可能具体,不要是“提高阅读速度”这种泛泛的目标,而要是“为了能够1小时读完1本书,有哪些方法是我现在就能实践的?”这种明确的目标;
- 设定时间。定个闹钟,60分钟必须读完。
不给自己设定时间,漫无目的,通常是无效阅读。
第二步、找关键词。
花5-10分钟,随便翻翻,可以看目录,也可以从中间翻。带着刚刚提出的问题,找关键词。例如:“设定阅读目标”就是一个关键词,它是刚刚提出的问题“有哪些方法是我现在就能实践的?”的答案之一。或者一眼扫过去,吸引到你眼球的词,如:“保证优质睡眠的诀窍”,也可以作为关键词,虽然它与我们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作者写了这个话题,恰好我很感兴趣。
找到5-7个关键词,把它们记录下来,接下来的阅读就非常明确了,围绕1个问题和几个关键词展开。
第三步、快速阅读做标记。
以最快的速度阅读章节名称、小标题、段落的首句或末句,遇到与问题或关键词相关的内容,稍微放慢,寻找问题所有可能的答案,弄清每个关键词的概念,遇到重要内容或特别语句时,做标记。
一定要挑选与问题或关键词最直接相关的内容,注意 最直接相关 。训练有素的读者阅读次要段落时会加快速度,而在重点部分会放慢速度。例如:很多书会花费大篇幅讲快速阅读有多么重要,这的确与我们的问题相关,但联系并不紧密,因为我们此刻更关心的是方法论,即如何实践,所以关于快速阅读重要性的内容都可以跳过,直接跳到方法论部分。
这一步解决的问题是理解,即完全理解作者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或关键词的看法。 不要试图在这一步解决记忆的问题 ,只要感觉自己已经理解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绝不回头看或反复看。把重要的或有趣的地方标记下来,记忆的问题留待下一步解决。
一本200页左右的书,完成这一步大约需要30分钟。这当然会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练习大量阅读之后,也会变快,这有两方面原因:
- 在长期大量阅读之后,人的理解能力变强了,速度就变快了;
- 阅读的书越多,对一个领域越了解,新书所能提供的新知识就越来越少。由于大部分内容都是熟悉的内容,只需要理解很少部分的新知识,阅读速度自然就快了。
第四步、做笔记。
完成了上一步之后,我们应该了解了本书关于我们最初提出的问题的答案,用最精炼的语言回答问题,写下答案。然后,翻阅上一步做的标记,开始做笔记。
做笔记就是在解决记忆的问题 。记忆有三个步骤:
- 选择自己想要记忆的信息。
- 创造性的对信息进行组织。
- 把新信息于老信息关联起来。
一般情况下,做笔记的时间,不应该短于阅读的时间。 我选择把要记忆的内容抄写到笔记本中 ,一方面,抄写就是最好的记忆;另一方面,抄到笔记本之后可以经常复习,而书基本就可以扔掉了。
要严格筛选抄写的内容,1本书最多不超过10处笔记,从而减少抄写量。少即是多,精心筛选的内容,量越少,就越重要;量越少,我们也越容易记住。
笔记有固定格式,内容应包括:原句、评论和行动 。下面是我的一条笔记:
原文:(第XXX页)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评论:乔布斯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创意就是把事务联系在一起。”苹果没有自己的工厂,所谓创意就是把别人已经做出来的东西进行重新组合。创新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往往是把两个或多个领域已有的研究组合起来。因此,要做出重要创新就必须跳出自己的领域,多了解其它领域的最新进展。
行动:(1)把这个观点分享给团队成员;(2)扩展阅读面,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其它领域的最新进展,这项研究能否应用于我们领域面临的问题,或者反过来,我们领域的技术能否解决这个领域的问题?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阅读一定要转化为行动,行动可以包括两个方面:(1)分享给他人;(2)改变自己的行为。
常用的工具
过去,我使用的工具包括:纸质书、笔和笔记本。我其实更喜欢纸质书,但是电子书是大势所趋,无法改变趋势,只能改变自己。现在,我使用的工具是:Kindle、Kindle unlimited 包月服务、笔和笔记本。
在大量阅读的时候,电子书是有明显优势的:
- 携带方便。在1小时1本书的速度下,坐一次飞机通常能阅读3本书,于是出差往返一次就需要带6本书,如果带纸质书会非常不方便;
- 更省钱。1个月读20本也是挺大一笔消费,电子书通常要便宜很多,而且 unlimited 包月有很多免费借阅的书,能省下不少钱;
- 标记更方便。电子书做标记很方便,手指一划就搞定。虽然电子书做笔记很不方便,输入太慢严重影响思路,但是,我并不在电子书上做笔记,笔记都抄录在笔记本里。
- 更省空间。我有太多纸质书,很多都堆在书架上,虽然有些书很长时间不再看,但又舍不得扔。现在看完的电子书,我会立刻删掉,因为精华都在笔记本里。即使万一哪天想再读读,再次下载到 Kindle 上即可。
可能的问题
快速看完1本书后,觉得特别好,想再花几个小时精读。
不推荐 。如果对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推荐花几个小时,多读几本类似的书。当阅读的同一话题的书超过10本之后,你会对这个话题有全新的认识。此时,你可以再决定是否找1-2本来精读。通常情况下,我不会再精读原来认为好的书,因为已经没觉得有那么好了,甚至可能觉得另外一本更好。就算此时我们依然觉得这本书最好,在大量阅读之后再回头去精读,也比立刻精读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力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1本书大部分都略读,是否很可惜?
不可惜 。绝大部分书的精华部分,甚至可以用3-5句话总结。有的作者为了凑成一本书,通篇都是废话,就是那么几句亮点。把时间浪费在废话上,才是巨大的浪费,读书最大的成本不是买书的钱,而是花费的时间。
你的方法不适合我,怎么办?
很正常 。别人的方法也没有完全适合我的,而且很多方法我试过,但就是学不会,或不习惯。在习惯和性格方面,人和人就是有差异,这没有办法。但适用别人的方法通常有借鉴价值,因为毕竟我们都是人,还是有很多相似性的。
我尝试过很多方法,回过头来看,虽然没有1本书中提到的方法完全适用于我。但是,当我把每个方法都试了一遍之后,我就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做法是这样的,我把适用于我的部分留下来,不适用的部分做一些改良再继续试,如果实在不行就抛弃掉。通过长期实践,必然能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相信你也一定能找到适合你的方法 ,下面是关于这方面的书单:
- 《如何阅读一本书》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 《高效阅读》
- 《超级阅读术》
- 《如何高效阅读》
- 《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
- 《万万没想到》
- 《这样读书就够了》
- 《如何阅读》
- 《有效学习》
- 《如何高效学习》
- 《高效学习魔法书》
这些书的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书通篇都没太大意思,但是突然会蹦出1-2个非常给力建议,让人眼前一亮。有的书非常系统,但方法过于复杂,不好实践。但是,如果以打造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为目的去读这些书,总是能组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
总结
大量有效阅读至关重要。收益最大的读书法是,以最快速度找到最精华的20%篇幅,汲取精华,并尽可能扩大阅读量。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我们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速读法,寻找最顺手的工具。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