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网络CTO谷雪梅:做技术的开放平台,对阿里内外应该是平等的
脱胎于淘宝物流详情页面的菜鸟网络,刚刚度过了它的六岁生日。现在,菜鸟是时候减轻对淘系流量广告的过度依赖了。
“物流行业一定是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在近日菜鸟主办的全球物流智慧峰会上,阿里巴巴CEO、菜鸟网络董事长张勇对场下坐着的以三通一达、百世为代表的物流快递公司,再次输出了需要强化技术投入的观点。
全球物流智慧峰会已经办到了第四届,大会主题从前三年的“重新连接”、“连接升级”、“新物流时代”到今年的“数字化再加速”,菜鸟正在试图让物流快递业的合作伙伴明白,目前整个行业对技术的投入仍然不足,必须加快加大数字化升级。
“菜鸟不是一家物流公司,而是一家数据公司。”在菜鸟网络成立之初,马云、张勇和菜鸟高管们曾经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菜鸟的定位,以减轻行业合作伙伴的顾虑。
事实上,菜鸟的收入结构一直就以电商广告为主。依托于淘宝天猫的七亿MAU和六亿年活买家,可以查看物流详情的菜鸟裹裹从来就不缺用户和流量,也是一个淘系商家投放的重要场景。在这个流量基础上,菜鸟在整条物流快递链条上进行查漏补缺以发展创新业务,例如仓储服务和驿站。这个演变逻辑与支付宝和蚂蚁金服的发展最为相似。
由于中国市场的电商割据,菜鸟很难在传统的裹裹业务上向非阿里系的交易场景扩张,于是就只能在物流快递行业进行纵深发展。但菜鸟早已承诺不会自己进入低毛利的快递业务,它能做的就是用技术服务来革新整个行业,在提高行业运营效率的同时,赚取自己的利润。
有淘系电商积累的菜鸟并不缺乏对用户产品的运营经验,也有不少致力于智能化的AI技术人才积累。但是,在改造物流快递行业的路上,菜鸟却陷入了空有一身本领的窘境。“我们发现最大的瓶颈是行业数字化程度不高,所以我们的算法工程师、运筹学的博士们经常会感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菜鸟CTO谷雪梅说。
但技术革新和数字化从来都不是菜鸟单方面努力就能做到的,它必须得到各大快递公司合作伙伴的支持,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菜鸟当务之急是与物流快递公司一起提高行业数字化水平,只有当足够多包裹、商家、消费者的信息数据都在线了,才最符合菜鸟自己的利益。
以下是菜鸟网络CTO谷雪梅在全球物流智慧峰会上,接受包括36氪在内的媒体采访实录。
菜鸟网络CTO谷雪梅
极客公园:逍遥子说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还有两三年的时间。我感觉两三年是很快的一个时间,是有什么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是基础的数据搜集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
谷雪梅:在物流里我们有非常多线下人的实操动作,运营动作,是没有数字化的。今天早晨那个PDA,本质上就是把人数字化了,然后人带着PDA,当他做扫描动作的时候,人和货的交互,就已经被PDA记录下来了。
所以这个数字化是把物流真正变成物联网的一个基础设施。这个平台包含三个部分,PDA虽然是我们做的,但是未来都要开放出去,把里边硬件编码等等都开放给整个行业,开放给IoT产业。因为菜鸟其实不是做(硬件)这个生意的,我们并不会想以后靠硬件来做成菜鸟自己的商业模式。而是当这个行业里边有很多IoT厂商,为这个行业来服务,把行业数字化之后,才真正能做智能化。这是第一。
第二是只有数字化,才可以做智能化,又返回回去可以去指导运营和实操。所以这会对运营模式有很大改变。这些都做完后,我个人感觉智能化就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互联网的发展,最早是做网站的,做网站没有什么数据化的事儿;后面出现了雅虎,把所有的信息码整理好;再下面数据量太大,就出现了搜索引擎,用户去驱动;再往后,数据量更大了,就做算法推荐,告诉用户你可以做什么。这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
毫无疑问,在物流行业我们还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比如在仓内,因为我们想提高质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是正确的,货没有被摔,包装得很好。但是在这之前有什么呢?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流程)必须这么干。那你怎么确保每一个库工都是按照SOP去操作呢?这时就会有班组长、仓经理、巡检,不停的看着他们怎么干活。这样就会增加成本,每个人在那工作都是成本。但是用了这个小的IoT设备之后,很多SOP就可以被简化了。这样的话成本下来了,到了下一个水平。其实我们本质上,也就改变了它的运营流程。运营流程改了,那么这个行业就到下一个阶段了。
总结一下,我觉得其实没有什么难到所谓必须攻克的事情,至少在技术领域。因为物流更多是应用技术,不是纯粹的所谓科学。应用技术就需要我们非常懂这个行业,要有很多业务的思考。同时,要有一种跨界思维,看到事情本质,什么是物流的大数据,物流的IoT到底是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对SOP进行改变,这是整个应用跨界的思考。我们必须把这些体验、流程、成本、效率,都逐渐提高。
这个做好之后,几年以后的确会自然而然到达逍遥子说的数智化阶段。我们并不是完全第一阶段就光做系统做信息化,第二阶段就光做数字化,第三阶段才能做智能化。不是的,我们这三个事情叠加着往前走。
极客公园:我们跟很多卡车司机交流过,他们觉得现在中间物流这块比较大的问题是司机的疲劳驾驶问题。有些合作伙伴提到一些解决方案,比如说海康会在车里装摄象头。但是有些合作伙伴他的成本太高了,现在还不能用这样的方案,未来会不会有一个性价比更高的方案给大家用,菜鸟在这个环节里担任一个什么角色去解决这个问题。
谷雪梅:这是挺好的一个问题,我们在设计PDA的时候,绝对不只是为仓设计的,几乎是全场景的。物流基本都是扫描,因为要看到货物的移动,这是刚需。操作都不复杂,一般六个键够了,实在用不了的,用PDA也没用,这是我们的一个观察。首先我们把PDA,把仓、干、配这几端数字化了。你想,疲劳驾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是监控司机,不允许他疲劳驾驶呢,还是把司机背后的核心原因解决,就不会疲劳驾驶了。
这就回到第一性思考。第一性思考的背后,是因为卡车司机等很久才能装完货,他等待的时间也是成本,他得装满一车,不装满就亏。所以卡车司机他没有办法,装满一车货,就必须往前开,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才会疲劳驾驶,这是核心的确定性原因。这就是供需匹配和全局优化。
举一个例子,就拿干线和城配,如果我们能够给他30%的货,计划性的,他就可以开了;剩下70%的货,是按需的。我们把这个货发布在平台上,可以根据这个车子还有多少空位,你去竞价。如果就剩一点点地方,肯定愿意用非常低的价格拍下来,装完就可以走了。
但是如果我剩比较多,就发布一个还有比较大的空间,等等的。这个一旦做好了,我们让供和需之间的信息在这个市场上流动起来,司机他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他可以根据情况尽量装满,还是要快一点因为那票货什么时候到,人家给我付钱我对人家负责的。所以他根据自己的运力组织好,就未必会疲劳驾驶了。
要把疲劳驾驶的问题从本质上解决,而不是去(监控)给各种压力,那是没有意义的。不会(只从中间解决干线问题),要全局优化,从供应链开始优化。
极客公园:这个体系会不会跟物流公司原来的运营体系产生冲突?
谷雪梅:不会冲突。现在物流企业特别苦,尤其是卡车司机。因为互联网,咱们看电商的例子,就是把原来很长的商业链条,中间很多环节不要了。到最后商家也得利,用户也得利。
同理物流也是这样,他本身就是供需匹配的问题。中间这些环节,现在没办法还得存在,是因为有数据流通的要求。但是当信息越来越透明,实际承载这个货的,跟需求方发现用最短的链条连接到一块儿,就没事了。所以对物流公司不是什么问题,可能会影响中间的黄牛,但我觉得他们一定会寻找到这个市场里的其他价值。
腾讯科技:菜鸟最近投资了一些技术公司和快递公司。在技术上面,自主研发和合作伙伴,菜鸟的原则是什么,哪一类技术更倾向于投资来解决?
谷雪梅:首先技术不是投资能投来的,即使投资也是一种战略投资。我觉得菜鸟要清晰定位,我们并不是什么事都能做的。比如说IoT这件事情,从IoT的供应链、设计,这个水是很深的,我们一定需要有一些战略合作。
第二我们举一个例子,菜鸟去年投了一家物流技术公司叫易流,也是做车载设备相关的,这些人家有经验,我们肯定不会去做。但是易流很需要什么?当他拿到我们这些车的信息之后,智能履行,智能化调度,这些车在什么时间点出现在哪里,易流是没有算法能力的,非常愿意跟菜鸟合作。我们就做我们该做的事儿,他们就做他们该做的事。
接下来我讲一下原则,第一个大原则,菜鸟毕竟是阿里集团下面一个阿里控股的公司,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如何为物流企业提供一种跟商流对接的能力。
快递公司应该做的事情,就让人家去做,我们也没必要再做一家快递公司。所以合作方式很多,但是目标很简单。第一是极致消费体验,用户体验一定要好。第二是帮助商家做最好的智慧供应链服务。这一定是商流,销售供应链和物流供应链一定要协同的,这是菜鸟比较擅长的。第三我们会借助阿里云,包括今天IoT也是用了阿里云IoT平台,在它的肩膀上再往前走,因为阿里云没有物流行业背景,他们是一种技术基础平台。
我们做了链接工作,阿里内部很多非常好的技术,跟物流这个领域进行对接。不管是我们投资的也好,或者不是投资的也好,我们有一个物流云,做物流开放平台。在平台之上,其他企业如何用物流云上的服务,一定是自由的。既然是平台,我们允许各种ISV开发应用的也可以接上来,也可以被其他的物流企业所使用。这是菜鸟对自己的定位。
我给团队定的要求是这样的,要统一行业标准,这很关键。不是说菜鸟控标准,这是所谓的行业共识,一定要把整个行业提到下一个高度,大家都受益,这是菜鸟特别应该做的。有了行业共识之后,剩下谁开发都没关系,我们也可以做,你们也可以做,针对不同客户定制还不一样呢,要求非常多的。大家都可以做,只要是共识在就可以。
专注是一方面,菜鸟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儿;第二是连接,尤其是商流和物流;第三是开放。
腾讯科技:每家快递公司最近几年纷纷宣称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说无人技术,物联网的各种技术。但是您现在看来,在整个快递行业,现在哪些所谓的新技术已经具备了规模使用的意义,哪些还没有进入实际大规模应用?
谷雪梅:任何技术都不是绝对的技术,一定要跟场景强相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无人技术也许在超大规模的B2C的仓里面就不一定合适。
但是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放在分拨里面特别合适,因为已经理成包裹了,托一个相对比较标准的容器就往前走。相对公共分拨,跟干支线比较相关的,都是大货,一个托盘托起来,操作距离不是很长,这特别适合AGV,因为它有劲。所以AGV擅长解决那些简单、重复重体力劳动。
没有一个技术是普适的,一定要根据场景进行结合,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你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很难讲哪个技术已经可以全盘规模化了,或者哪个技术还没有。
我们技术人也会看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从十年上来看,你今天就得做了,你不做,十年以后它不会平白出现。但是有一些我们就驻足于当下,一年、三年要干什么,要快速产生行业影响力,让行业推动着技术往前走。这是技术和业务的双螺旋。作为菜鸟的CTO,我的团队更多偏重于后者。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像ET实验室,他们更偏重于你刚才讲的部分,这是短期和长期各自专注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跟快递公司合作起来,大家都还会偏重于一年到三年的技术。
36氪:第一个问题是,之前特别讲到两家技术合作伙伴,Rokid和Face++,为什么选择这两家公司,如何合作。第二个问题是,因为快递行业非常传统,如果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对技术的需求到底有多少,他们去提高管理或者其他方面,省下来的钱是不是更多或者提高的效率更快?
谷雪梅: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这两家公司,是因为这两家公司很有特点。
Face++擅长视觉技术,视觉在物流里面可以应用的场景太多了。但凡跟所谓像巡拣、人脸识别,跟人相关的都有用。我们展区里面有数字驿站,虽然在那个里面没有用Face++的技术,因为我们阿里自己的技术也很强。
但是我们不排除未来可能会做一个 算法容器 ,三个算法都放进来,可以是阿里的,也可以是Face++的,也可以是别家的。我觉得我们作为技术应用方,就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谁好我们就用谁的。
Rokid是一个更有特点的公司,当然我们作为菜鸟也不能给他们做广告。但是我第一次去看的时候,他们做了一个眼镜,也是安卓系统,里边有语音,他们非常擅长人与数据之间的交互。大家听到这件事很玄,其实非常基础,就是回归人性,人是怎么Work的。一个人在仓内戴着眼镜,巡检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直接说就好了,讲的话通过眼镜变成仓储的指令,这些指令再下发给库工。
选择这样的公司,是激发一些物流行业的想象力,这很重要。但更多的,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去测试我们开放平台的开放度。如果这样完全不一样的公司,都能在开放平台上赢得他的客户,就说明这个开放平台真是做对了,这是我们想讲的一个核心理念。
平台在中间,下面的IoT都是开放的,上面的物流应用也都是开放的。那么选择他们,就是使物流应用更容易用下面的服务,要让物流行业所有的物联网,这些技术都用得起。
第二个问题,其实我觉得快递行业一点都不传统,进展非常快。我特别欣赏中国这种企业家精神,不是说只有博士毕业才能做技术,真不是这回事。的确有些运营水平不高的,但是真正高水平的,这些桐庐出来的企业家,我非常佩服他们。比如韵达,我们那天跟他们一起送快递,他们用的技术不算很高级,但是车子如果不按照他设定的路线走,这票不算。人家数字化做到这个程度,你还好意思说他是传统行业吗?也许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但是他们每天都在进步。
现在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问题还是有现实意义的。当下想用我们的算法,用智能化彻底把人代替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人脑子里还有很多经验。
所以我们第一步把大数据、算法做成推荐系统,建议运营可以怎样做。或者是,我们告诉你,在你当下运营的SOP下面,什么地方出了什么问题。运营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决定该怎么干,改完了之后数据马上回流回来了,立刻可以看到结果,这就形成了一个数据运营和实操,是一个闭环。只要这个环非常快,是实时在线的,他的决策就会很快。
那么好的运营,动脑子的运营,都会利用这个系统。我们现在还没在快递公司里尝试,但是在自己的场景里试了,做了一个全链路作战平台,对运营的帮助非常大。我相信快递公司也会欢迎的,因为它底层本质上是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技术。可能做搜索引擎的人永远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一批人需要用这个,这批人也不知道,原来这个问题可以用搜索引擎来解决。这就是我们做技术的价值所在。
36氪:补充问一下,如果菜鸟需要一项语音技术,在Rokid和天猫精灵之间,怎么选?
谷雪梅:做算法容器,我觉得内外应该平等。这个平台不是菜鸟拥有的平台,因为我们今天是想做一个行业开放的平台,我们是参与方也是贡献方,但其他企业也都可以进来贡献。
全天候科技:开放平台的底层逻辑是怎样的,哪些菜鸟自己做,哪些让合作伙伴去做?
谷雪梅:我觉得行业标准这件事情,不应该任何一家公司来控。标准没法控,标准一定是行业共识。
然后是开放平台。第一个当然是以物模型来表述的,这是一个技术语言,但在IoT领域里用得非常普遍。所以物模型代表着行业标准。有了行业标准,再做开放平台,大家上面的应用都可以直接去调用物模型就好了,不用看下面的硬件设备是什么。这个事儿其实菜鸟已经做了一些,因为我们要保证一个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远程部署、运维这些能力都要存在。这些能力至少在物流领域里面我们还没有看到有别家做,而且这个稳定性要求很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云平台万一不稳定,万一宕会机也还能忍。但是物联网不一样,万一IoT不灵了,给你锁屋里头出不去了,这不行。所以我们对IoT稳定性的要求,是比互联网要高很多的。这些的确是需要很多非常扎实的技术沉淀,菜鸟会先把这个事儿做了,我们已经很多自己的场景,数字驿站、仓,包括已经通过物流云提供给一些快递公司了,这个菜鸟的确在做。
这些有了之后,我们愿意把这个平台也开放出来,而且不光是APP的开放,我们把平台做代码级的开放,这时候我就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
你一定不理解,菜鸟想干什么?我觉得我们的理想比做一个平台大一些。平台不是菜鸟的终极,这个行业什么时候能够全面数字化了,那个时候很多有想象力的事情才能真正开始。比如一个国家没有水电煤,总得有人搞啊,菜鸟不搞也没人搞了,所以我们就先站出来搞了。有了水电煤之后,后面能够有一些什么想象空间,到时候就拼实力了。我们也可以自信一点,我们连底下这些事儿都能搞得定,其他事儿我们为什么不能搞定呢。所以这个的确是比较面向未来的。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