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访谈:Issei,学生及设计师,「觉论」作者
Tunnel of Light,MAD,摄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2018
介绍一下你自己和所做的工作。
我是 Issei,勉强算是 95 后。产品设计专业出身,现在 多摩美术大学 学习和研究 交互设计,最近在研究「会话式 UI」相关的方向。
艰难地进行就职活动的同时,也在东京一家创业公司实习,并打理着自己的公众号和博客「觉论 SENSE」。
你的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是什么?
大学原本的专业背景主要是室内陈设、空间和家具,但大二时数码媒体专业的一位老师,邀请我参与了一个车载系统的设计项目。于是我便顺势转换到了「交互设计 / 用户体验」这个方向,走到现在并来到了日本。
虽然还没有开启正式的职业生涯,但大二时的这个契机,可以说是我的一个转折点。
你都有使用哪些硬件?
2015 款 MacBook Pro 15 寸 + 外接显示器:2016 年购入,绝大部分的设计和文字输出都在这上面完成,使用体验依旧流畅。
9.7 寸 iPad 2018 + Apple Pencil:用于记录课程和 Seminar 的笔记。
AirPods:通勤时听音乐或播客,体验很棒,充电也不麻烦。
Kindle Paperwhite:喜欢看书,尤其是在国外买实体书不方便的情况,电子书尤为适合。
Google Home:叫我起床,帮我开灯,告诉我天气,感觉我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这样的使用体验。另外还可以用来测试我的课题原型。
Nintendo Switch:很少玩游戏,主要用来体验和放松。最近通关了 Pokémon: Let』s Go,正在 星露谷 里种田钓鱼。
软件呢?
平时用的软件,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与管理」和「设计与工作」两个部分。
日常生活和管理:
照片使用 iCloud 同步,是我还没有离开苹果生态的一个原因。个人文件使用 坚果云
同步,其他设备上可以随时阅览,下载的论文可以在 iPad 上使用 PDF Expert 查看。
关于笔记需求:使用 Onenote 记录课程和读书笔记,访谈和记录讲座时使用 Notability。
关于个人知识和项目管理:最近刚开始使用 Notion,代替了原来使用的 印象笔记 和 Things。
文化娱乐产品需求:大爱 Netflix,哔哩哔哩,播客客户端 Castro,虾米音乐。
设计与工作:
设计工作主要在 Sketch 和 Adobe
CC 上完成,这里感谢学校提供了 Adobe
套装。以及,语音原型主要在 Google Aciton
开发者平台,和刚合并了 Invocable 的
Voiceflow 上完成。偶尔有插画需求时,会在 iPad 上用
Procreate 完成。
公司的沟通和文件共享使用 Slack 和 Google Docs,Google Drive 等套件。
你常关注的信息源都有哪些?
我对信息的获取和质量特别在意,这是和世界保持同步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接收信息方式有几种,一是 主动订阅-被动阅读 ,通过 RSS 订阅、微信公众号和少数几个邮件列表等方法实现,此处可参考我的文章 《物事 | 如何用 Reeder 4 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来源》。
另一种是针对某一个主题的 Research ,主要通过 Google、Google 学术、相关书籍的查阅等方法进行。
最后一种比较开放且随意,我称之为 「信息散策」 (或灵感散策),方式多样,比如 Twitter、豆瓣等平台、设计和文化类的实体杂志、艺术和设计类展览、旅行、与朋友及教授讨论等等。这个方式往往与第二种相关,我们需要从 噪音 (《噪音是戳破 filter bubble 的唯一法门》, 不鸟万如一)当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当某个平台完全被噪音所淹没时,我就会放弃,譬如一些个性化文章推荐平台。
我对设计类信息的获取,线上偏向于文字类信息,因为所谓的流行设计风格都脱离不了媒介的转换、技术的进步、过去的设计和艺术运动的影响,而这些信息通常通过文字呈现;线下偏向于图像类信息,譬如杂志、各类展览等。所以 Dribbble 等设计类网站以具体研究为主,并不会每日查看,也没有收集图库的习惯(关于这点的好坏,还不清楚)。
技术和文化媒体:VICE 中国、36Kr、TechCrunch 中国、好奇心日报、Wired.jp、少数派、IT 公论
艺术和设计、产品类信息:Artsy News、UX Planet、Medium、Web Magazine AXI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Dribbble、Behance
你都有哪些工作/生活习惯?
通勤、跑步时通常会听播客,这个时间比较适合这样不轻不重的信息,不像听课需要全神贯注,做笔记。可以像听故事一样,往往别人的经历和观点会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另外,看展览也是我生活中放松和激发灵感的一个习惯,东京的展览较多且策展水准比较好,最近计划去东京都美术馆的「Gustav Klimt: Vienna – Japan 1900」。
每年末会写一篇 年终总结,二十岁开始写,已坚持四年。通过这种形式来回顾和记录自己的生活、工作的变化,甚至内心想法的转变。总结自己的输入和输出,也是审视自己的一种方式。
你有哪些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理论?
专业领域里,暂时还处在一个学习和吸收方法论的阶段。在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的学习和研究中,可以接触到很多的方法论,比如 设计思考、Double Diamond 模型、目标导向设计等等。而我在研究和实际的工作当中,使用这些方法的同时,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中寻找和总结出一套方法论,也是我的研究目的之一。
你平时获得灵感的方式有哪些?
经常和有趣的朋友聊天,通常会激发很多灵感。上述所说的媒体、展览、书籍等信息源也会潜移默化地积累下来,等待某一次灵感的迸发。
你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什么?
提供需要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有一个比较顺畅的合作流程和氛围。
我对办公环境的设计的期望值比较高,这里的设计指包括光线、空间、家具、公共视觉等整体的体验,希望未来的公司有很好的审美。
你如何理解「利器」?
优秀的工具通常是基于某种思考方式和理念设计,我们使用这些工具,是因为我们赞同工具背后的理念、工作和生活方式。
我觉得所谓「利器」就是优秀的工具,除了它本身的效率和创造功能之外,通过遵循某种经过验证的行为模式和使用体验,也可以改善人的思维。而利器和工具的多样性,同样也是思维方式多样性的呈现。
推荐一件生活中的利器给大家。
推荐 Google Home,以及配套的智能配件,语音这一交互方式和智能家居配合确实能产生极大的辛富贵。国内的同类产品小度、天猫精灵没有深度体验过,暂时不做评价。
◇
点击加入利器社群,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利器。
◆
利器,创造者和他们的工具
网站:http://liqi.io;微博:@利器 IO
联系合作:bob@the-offline.com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