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Create and Share
很多人会在工作时把 iPad 立在一旁,一边使用电脑工作,一边在 iPad 上观看视频、浏览新闻。iPad 的大屏幕提供了一块额外的工作区域,AirDrop、Handsoff 等功能也让 iPad 和 Mac 之间的信息传输更方便。你有没有想过更进一步,比如把 iPad 作为 Mac 的外接显示器?
根据外媒 9to5Mac 报道,苹果即将在 macOS 10.15 中提供这样的新功能。它的内部代号为「Sidecar」,作用是把任意一个软件窗口发送到外接显示器,显示设备可以是 Mac,也可以是一台 iPad。这意味着 iPad 的顶级屏幕即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 Mac 的外接显示器。
Sidecar 作为 macOS 的原生功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使用。鼠标指针在软件窗口的「放大」按钮停留,然后会打开一个菜单,出现全屏、平铺,和移动到外接显示器的选项。选择 iPad 或者 Mac,就可以在新的屏幕打开软件。
当 iPad 作为外接显示器时,用户可以用 Apple Pencil 在上面画画,这实际上是把 iPad 当成绘画板来使用。开发人员还在研究更丰富的窗口排列选项,类似于 Windows 上已有的功能。
实际上,将 iPad 作为外接显示器的做法早有人想到,并且还开发出了第三方软件、硬件来实现。Sidecar 是一个典型的「不给第三方活路」的新功能。
Duet Display 是由前苹果工程师 Rahul Dewan 开发的一款软件,它可以把你的 iPad 变成一个外接显示器。首先在电脑上下载 duet 软件,可以是 Mac 电脑,也可以是 PC 电脑。然后在 iPad 上下载 duet 的 iOS 版本,价格为 68 元。
你还需要将 iPad 和 Mac 连接起来,以最新版的 iPad 和 Mac 为例,Type-C 转 Lightning 线的官网价格为 145 元,第三方价格在 79 元左右。
同时打开两边的 duet 软件,电脑会经历一次重启。然后把 iPad 连接到 Mac 上,它就会作为外接显示器,你也可以直接在 iPad 上进行控制,实现双指滚动、平移和缩放的操作。
在设置中,你可以调整两块屏幕的排列位置,设置 iPad 屏幕上的显示比例,iPad 屏幕也可以作为镜像显示。
在实际使用中,iPad 屏幕的延迟确实非常小,但并没有达到零延迟的地步。外接显示器上适合放一些相对固定的窗口,比如视频。在 Duet Display 的官方介绍中也提到,这种解决方案主要的优势是便携,只需要软件外加一根连接线就能解决,适合出差人士。
2015 年,同样有前苹果工程师背景的 Astro HQ 公司,推出了一个叫 Astropad 的 iOS 应用,它可以把 iPad 变成绘画板,将手写内容传输到电脑。2017 年,Astro HQ 推出 Luna Display,这是一款硬件设备,也是一套解决方案,它的作用也是将 iPad 变成 Mac 的外接显示器。
Luna Display
Luna 的价格为 80 美元,外观像一个 U 盘。把它插入 Mac 电脑中,分别启动两台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很快就能完成配置。Luna 使用 Wi-Fi 和 USB 进行连接,所以即使遇到网络不太好的情况,也能达到不错的连接效果。
Luna Display
Luna 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发挥 Mac 电脑的 GPU 性能,理论上比软件方案更强。它也同样支持 Apple Pencil 和触摸交互,用 iPad 进行控制。Luna 完美整合了自家的 Astropad 应用,用户可以在 iPad 上进行专业绘画操作。
苹果一直想把 iPad 打造成一款生产力工具,尽管还被叫做「平板电脑」,但它的很多特性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笔记本电脑,比如屏幕、性能。
去年有传言称苹果要将 Mac 应用和 iOS 应用整合,Sidecar 让 iPad 进一步向 Mac 靠近。作为原生功能,iPad 的触控手势一定会得到优化,延迟也会更低。此功能的加入会进一步提升 iPad 的竞争力,尤其是大屏的 iPad Pro。
以生产力工具为标准,iPad 的能力可能稍显不足。但苹果如果改变思路,让它作为 Mac 的辅助设备,也许会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 6 月份的 WWDC 上我们将迎来全新的 macOS 10.15,iPad 的体验究竟会变成什么样?一起来期待一下吧。
文章参考:9to5Mac
...
北京时间 4 月 24 日,据彭博报道,特斯拉 CEO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第一季度安全报告里披露关于车辆起火的统计数据。
4 月 22 日,针对发生在上海的特斯拉车库自燃事件,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截至目前(4 月 22
日),公司已与车主取得了联络,并将持续沟通。同时称,「我们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并以最大的努力协助处理相关善后工作。」
据媒体初步统计,在全球范围特斯拉 S/X 系列电动车已经发生接近或超过 50 起,即行驶、碰撞和充电导致的燃烧、自燃及爆炸事故。(来源:36Kr)
北京时间 4 月 24 日,Snap 公布了 2019 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Snap 第一季度营收为 3.204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2.307 亿美元相比增长 39%;净亏损为 3.104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 3.858 亿美元相比收窄了 20%。每股亏损 23 美分,调整后每股亏损 10 美分,调整后每股收益和营收均好于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与上一年相比,2019 年第一季度的营运现金流增加了 1.66 亿美元,达到 6600 万美元。
Snap 第一季度日活用户 1.9 亿,分析师预期 1.868 亿。(来源:品玩)
北京时间 4 月 23 日,据路透新德里报道,从获取的庭审文件中了解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印度禁止下载中国视频 App 抖音导致其每天的『财务损失』高达 50 万美元,也使得逾 250 个工作岗位有被裁风险。」
报道援引应用分析机构 Sensor Tower 的数据称,抖音在印度的下载量已经超过 3 亿,数据显示仅今年一季度该国增加的抖音用户数量就达到了 8860 万。但本月初印度马德拉斯高等法院发布禁令,禁止民众下载 TikTok,理由是该应用鼓励传播不健康内容。随后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于上周强制要求苹果和谷歌将 TikTok 从设在该地区的 App Store 和 Play Store 中移除。(来源:威锋网)
北京时间 4 月 23 日,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目前正在回收分发给测评人士的所有三星 Galaxy Fold 设备,以调查多起屏幕破损情况。
三星电子本计划于 4 月 26 日在美国发布公司新款折叠屏手机,但在此之前连续遭遇挫折。部分科技记者在使用了该设备一天之后,发现了屏幕断裂、凸起和闪烁等问题。公司因此推迟了这款手机的发布,具体推迟时间不明。公司称,初步调查显示,问题可能与暴露在外的铰链受到的影响有关。(来源:新浪科技)
北京时间 4 月 24 日,据路透社消息,Alphabet 旗下的无人机快递公司 Google Wing 今天正式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 颁发的第一个无人机快递许可证,今年晚些时候在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市开始提供无人机送货服务。FAA 表示,该无人机快递许可认证有效期为两年。一名飞行员一次最多可以操作五架无人机,而且只能在白天操作。无人机不能携带有害物质或在人身上空盘旋。
Google Wing 成立于 2014 年。2016 年获得 FAA 的无人机测试许可。(来源:品玩)
4 月 23 日消息,企查查显示,马化腾控股的南京网典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30%,该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3 月,注册资本 1000 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涉及汽车租赁;充电桩设施安装、管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等。
而南京网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 1 月,实际控制人以及最终受益人均为马化腾,持股比例为 54.29%。(来源:36Kr)
4 月 23 日,趣头条首席人才官刘先锋在与腾讯《一线》的对话中表示,三四线城市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因此趣头条今年将逆势扩招 2000 人规模,其中 60% 为技术人员,剩下 40% 为产品运营、销售以及中后台岗位。此外,在 2019 年,趣头条还将提供 6 亿股权作为员工激励。
刘先锋透露,除了在主 app 趣头条以及去年推出的米读小说之外,趣头条今年还将继续发力更多的流量型产品,逐步向生态型过渡。同时,对于变现的方式,趣头条也在探索除去广告之外的新模式。(来源:腾讯一线)
4 月 23 日,云集微店更新 IPO 招股书,招股书显示,云集将于 5 月 3 日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IPO 发行价区间为 11 美元至 13 美元,拟发行 1350 万份 ADS。
云集于 2015 年 5 月正式上线,是一家由社交驱动的精品会员电商,为会员提供美妆个护、手机数码、水果生鲜等全品类精选商品,通过「精选」供应链策略以及极具社交属性的「爆款」营销策略,实现用户以「批发价」买到全球好货。(来源:投资界)
4 月 23 日晚,魅族 16s 正式发布。该机采用了无刘海对称全面屏方案,下边框仅有 4.2mm,屏占比达到 91.53%。
核心配置上,魅族 16s 搭载高通骁龙 855,最高配备 8GB+256GB,电池容量为 3600mAh,同时配备全功能 NFC。此外,魅族 16s 前置 2000 万像素摄像头,支持人像虚化、HDR+,同时支持人脸解锁。6GB+128GB 版售价 3198 元,8GB+128GB 版售价 3498 元,8GB+256GB 版售价 3998 元,4 月 28 日 0 点正式发售。(来源:快科技)
4 月 23 日,小米正式发布旗下壁画电视,通体薄至 13.9mm,创新纯平背部设计,贴合式壁挂。小米壁画电视采用三星 65 英寸 4K 面板。小米壁画电视还配备了六声道 SoundBar 和超重低音炮音频系统,支持 Dolby 和 DTS-HD 双解码。
小米壁画电视还是 AIoT 大屏智能控制中心,一键便可查看家里所有接入智能互联生态的智能设备,并且可以进一步进行操作。雷军表示,小米将会把大家电作为未来 10 年持续发展蓝图的核心拼图之一。其中,电视作为家庭中屏幕最大、交互性最强的电器,自然成为 AIoT 的一个枢纽产品。(来源:快科技、36Kr)
4 月 23 日上午消息,2019 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敦煌召开,马云表示,今天其实我们社会问题很多,挑战也很多,尤其现在讲的「三件大事」,大家都认为是巨大的挑战:脱贫、中美贸易摩擦、一路一带。
在提到竞争对手时,马云表示,没有腾讯,阿里巴巴就不会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当然腾讯也是在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一个伴侣而已,因为它们不是我们要最终打败或者取胜,而是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边上需要有这样的对手来提醒你。(来源:新浪科技)
...
"Bubble net feeding is a unique technique employed by humpback whales, in which a group of whales swim in a shrinking circle blowing bubbles below a school of fish," says Your Shot photographer Vadim Balakin, who got this aerial shot off the coast of Antarctica. "This shrinking column of bubbles surrounds the school of fish forcing them upward."
...来自先进CG工业的经验之谈。
上周末,受GGAC(全球游戏美术概念大赛)主办方的邀请,我来到上海参加今年GGAC的新赛季发布会,采访到了这次比赛的3D组评委Damien Canderle。
Damien是Netflix动画短片集《爱,死亡与机器人》的CG创作者之一。“爱死机”第一集《桑尼的优势》中主人公Sonnie的形象,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如果你用过3D雕刻软件Zbrush的话,也肯定用过他制作的笔刷Dam_standard。
Sonnie’s Edge
玩家在看“爱死机”的时候会觉得很多地方都充满了浓郁的游戏CG感,这完全在情理之中。Netflix在这部动画集里分别请了14家制作团队,其中有一半团队都给游戏做过开场动画和CG宣传片。
像最后一集《秘密战争》的制作团队DIGIC PICTURES就做过《使命召唤:二战》的CG,能把二战风格拿捏得如此精准就不足为奇了。
而Damien所在的Blur Studio负责了其中四集的CG制作。虽然大家可能不熟悉Blur Studio的名字,但它实际上是玩家们的老朋友了——《刺客信条:大革命》、《孤岛惊魂5》、《古墓丽影:暗影》、《耻辱》在内大量游戏的CG,都出自Blur之手。
在这次采访中,Damien向我介绍了 “爱死机”里CG艺术的创作过程。不过,被称作“爱死机”的CG创作者,Damien一度有些不好意思。“现在的CG制作,更多仰仗整个团队的协作,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Q:游研社 A:Damien Canderle
Q: 《爱,死亡和机器人》大致的创作流程是什么样的?
A: Blur Studio位于美国,但我住在法国里昂,所以是项目制作人远程发来人物的基本概念和2D原画,我再负责把人物从原画设计成3D模型。
一般来说,我只负责基础建模的部分。开始,我给第一集做了头三个人物的整体建模——然后工作室说,“你做得太好了!”, 然后就把所有十几个人物的头部建模都丢给我了 ,说这样能让整体艺术风格更统一。
Q: 十几个人物! 项目制作组给了你多长时间,需要加班吗?
A: 大概给了四个月吧——不是很赶。本来预定的时间还要更短,但是因为整集的制作不停打回重做打回重做,项目时间就一直往后在延。做动画都是一开始风平浪静,到快结束的时候再开始通宵(笑)。
关于“加班”的问题,至少在法国的CG业界, 最好的工作室都是平时朝九晚五、周末不加班的 ;有一些公司会在项目比较赶的时候加班,只有最差的企业才会出现你们说的“996”这种情况。
Q: 《爱,死亡和机器人》同样是Blur Studio负责的单集,之间的美术风格差异有时候很大,一般是怎么实现的?
A: 项目负责人会在实际CG制作之前就确定好每一集的风格和适合这种风格的艺术家,然后再交由工作室来实现。CG创作者在其中自由发挥的空间其实很小,大多数时间都在配合意见,顶多加一点点自己的改动。
Q: 你之前还参加过哪些项目的CG制作?
A: 在加入Blur Studio之前吗?挺多的,比如给育碧的一些项目做CG,还有《崛起:罗马之子》啥的。
Q: 你自己玩游戏多吗? 觉得近些年CG表现最好的游戏是哪个?
A: 以前玩的多——但现在我要带两个孩子(笑)。虽然做的CG都是真实向、 “电影级”的,但我喜欢的游戏都是偏休闲、轻快的,像《塞尔达传说》这种的吧。
Q: 那你觉得给游戏做CG和给电影做CG有什么明显区别吗?
A: 没什么区别。随着时代的进步,给游戏制作CG和给影视制作CG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了。可能十年前做影视CG工作量会大些,对色彩、真实度有更高需求——但现在你要参与顶级的游戏项目,这种需求只会多不会少。
Q: 那在创作CG的过程中会碰到什么样的困难?
A: 到我这个阶段,其实在工作上已经不会碰到什么技术上的困难了。最难的地方,是怎么让个人的艺术表达符合项目的需求。
Q: 就是和甲方扯皮吗?
A: ……嗯。在没进Blur Studio前经常会遇到这种客户——我觉得他们提的需求不行,实现出来效果不好。有的人会听你的意见, 但有的人就是不听,结果你按他们说的做完了,他们又嫌做出来丑。
Q: 你平时的艺术创作有哪些灵感来源?
A: 摄影、雕塑、绘画,CG创作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汲取灵感的工作,这些东西都助于创作者艺术水平的提升。
我自己的爱好就是跑步摄影带孩子,外加看看Artstation和Instagram上面的好作品(在听说A站在中国被墙了以后,Damien相当惊讶)。最近也有在学现实中的雕刻,但只是刚开始。
Q: 那为什么你自己的Artstation更新那么慢!
A: 因为我不发工作做的东西——(再次重申)那些都是teamwork,不是我一个人的成果。我只会把业余时间的创作发到网上,如果很久没更新的话,说明马上就有一个大项目要出炉了。
Q: 最后一个问题,能不能悄悄透露一下,“爱死机”的第二季什么时候——
A: 这个我不能说!我只告诉你,如果反响好,肯定会有第二季。
因为活动的时间表很赶,所以在简短的采访结束之后,Damien吃了个饭就去参加GGAC的新赛季发布会了。
在这次历时大半年的比赛里,他将会和数名资深从业者一起给来自海内外的成百上千幅3D美术作品打分,一等奖将拿到18万人民币的奖金。
发布会上很多参赛者都是抱着交流和学习的心态来的,给Damien提了不少问题,比如“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进世界顶级工作室搞大项目?”
Damien表示,中国的CG创作者在技术方面完全没问题。但想要参与顶级项目,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方面的,而是创造方面的,欧美的大工作室更希望能找到适应各种风格的CG艺术家。你不光要有好的作品,还要展示出自己做作品的思路和驾驭多种风格的能力。
紧接着,话题就飞速转进到了其他地方。有人问 Damien,你怎么看待中国这边从业者的“996工作制”?
但这次还没等到Damien介绍法国优越的工作制度,另外一位嘉宾,“魔型志”的创始人光叔就抢先回答了: 在他们国家,996是违法的 。
大概,想要做出《爱,死亡和机器人》这种级别的CG杰作,光靠加班是不够的吧。
...要是真的就好了!
坦加南(Tengaran)是爪哇岛三宝垄的一个分区。这里聚集着大约15个村庄,常年多雨,潮湿,算是个宁静的小地方,直到古代高达石像降临此地……
就在上周,几张神秘的照片开始在推特上流传,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某地疑似发现了古代高达石像。
照片猛一看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尽管图上的高达石像细节还算完好,但其浑身布满了青苔,的确显得像是有不少年头。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在两张广为流传的照片上,还另附了神秘配文:“在印度尼西亚的中爪哇发现了高达王国”。
以及“当地人称这石像从满者伯夷时代就有了”。
“满者伯夷”是13世纪时东爪哇的一个印度教王国,大约存在于1293至1527年间。这两句配文也是由来有据,再加上行文言之凿凿,连个“疑似”都没使用,照片很快便在推特上热转。
热心的网友们也开始给古代高达一说添砖加瓦:“几百年前没有万代,所以是真的”。
印尼群众也开始浮出水面:“我就是印度尼西亚人,听说这个是在满者伯夷帝国时代就建成了”。
而高达粉很快就发现,这座石像几乎与《机动战士高达00》中的能天使高达 GN-001完全一致,于是连高达动画监督水島精二都出来吐了个槽。
“这啥啊(笑)”
先有印尼古代高达石像还是先有万代,正当网友们陷入这种哲学思考的时候,虔诚的古代高达信徒们已经开始了绘画创作:
模型爱好者なぎさ也很快完成了仿制:
古代高达一说的热度一路飙升,很快印尼记者就前往实地进行了一番考察,随后发现了真相:这个传说中的古代高达石像其实是出自一位朴实的印尼小伙之手。
印尼小伙亚特曼,今年31岁,现住于三宝垄坦加南的一个小村庄里,在制作这座高达雕像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它会在网络上遭到这么多关注。
亚特曼用铁架和水泥,独自建造这座2米高的高达雕像,大约在2011年就完成了制作——距今已经过去了8年,再加上该地区潮湿多雨,如今的石像才看起来格外有年代感。至于亚特曼决定制造这座石像的原因则十分朴实:在门口放个高达作为标志,这样朋友就能一下找到我家了。
在接受印尼记者的采访时,亚特曼也说到自己是一位高达粉,除雕像之外,还曾做过高达的头盔,不过在这期间曾经遭到不少反对:“我下班后就做这个,每天晚上都做。虽然我的妻子骂我,但我也没什么办法,我是真的很喜欢。如果之后我还有钱和时间,我会再做一个,并且完善现在这个。”
期待亚特曼下一次又会带来怎样的“神话”。
...换换口味复复古,社友们安利一款“俯视角动作游戏”,赢取波兰精品独立游戏《God's Trigger 》!
时间来到四月,这个月没什么大作,大家也都跑去看“复联”了,今天不如换换口味,聊聊一种经久不衰的游戏类型——俯视角动作游戏。
俯视角称得上是一种最悠久也最常见的游戏表现形式:早期硬件的机能不足,大家不得不采用它;现今独立游戏蓬勃发展,俯视角游戏易于掌控而又长于表现,更能得到小团队的青睐。更不用提俯视角游戏和像素风的天生契合,这也正是3D特效大作层出不穷的今天,俯视角游戏依然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这里提供给大家一款奖品——产自波兰的俯视角动作游戏《God's Trigger》。
《 God's Trigger 》
标签: 俯视角、射击、独立游戏、波兰制造
简介: 简单来看是一款俯视角射击游戏,但除了射出子弹和躲避子弹外,玩家还能使用不同的武器技能,组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暴力美学,而这一切又能在俯视角下得到精妙展现,下面这张火海中的战斗截图就是个例子。
这款游戏已于4月18日上架Steam,IGN给出了8.0的评分,Steam目前显示为“特别好评”,游戏将于后续更新合作模式。
当然,除了实习生推荐的这款游戏,我们还想看到更多社友们安利的“俯视角动作游戏”。
这次我们总计准备了三份《 God's Trigger 》,其中一份将像往常一样供大家【免费申领】,而另外两份将送给【参与吹爆、安利其它“俯视角动作游戏”】的社友。
大家不要有负担,想你所想、畅所欲言,只要你的自荐或荐游够有趣,我们就把游戏送给你!
【免费申领的社友看这里】 参与免费申领的规则与先前相同,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写自荐:
1:简单聊聊自己;
2:可以聊聊其它关于该游戏的话题;
3:贴一贴自己的Steam评测链接;
【参加吹爆、安利其它“俯视角动作游戏”的社友看这里】 参与吹爆,安利游戏的方式也与先前相同,在油盐板中使用“我要吹爆”标签发帖即可:
此次吹爆将持续至5月7日晚24时,获奖结果将与下期【你吹爆,我买单】(5月8日)一起公布。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上期吹爆获奖名单公示
【 吹爆一款科幻游戏,赢《三体插画集》】
Mirror班达尔 :献给群星与孤独——《星际边界》
【吹爆一款卡牌游戏,赢《Deck of Ashes》】
扎学弟的小辫子、赞美太阳、bobuzhou、SecretRoom、洛书、大水豚
请以上社友留意App系统通知,我们会在1-2个工作日内联系你。
...来自一位3A游戏开发者的分析。
《只狼》对我来说算是最近通关的最好的动作游戏了,这个游戏有很多非常出彩的地方,比如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故事,精彩的地图设计等等,其中玩家讨论最多的也许就是它独特的战斗系统了,这些我在我上一篇文章《只狼评测》中都提到了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开那篇文章看一看细节。
之前我就思考过想写一篇关于《只狼》Boss战的文章,目的是什么呢?第一,作为玩家来说,自己是动作游戏和格斗游戏的忠实爱好者,《只狼》这次给玩家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战斗体验,我非常想从玩家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
第二,是更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游戏开发者,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在战斗系统的设计和理解方面更上一层楼。在通关了《只狼》之后,我希望我能够通过详细的学习和分析,来大胆揣摩和推测一下《只狼》开发者们设计和制作时的思维,把自己放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一下他们当时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Boss战算是动作游戏中最具代表性的环节了,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选择《只狼》里面第一个小Boss,武士大将 河原田直盛,就是这个家伙:
为什么呢?其实有好几个原因:第一,《只狼》我已经通关了,详细研究一个Boss战是需要反反复复打这个Boss的,他是我最快能接触到的Boss,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打了他几十上百次。第二,一般游戏里面比较重要的Boss战,除了战斗的部分,还会有许多其他层面的刻画和渲染,比如可能需要考虑叙事,氛围,过场动画,音乐,等等等等,太多层叠加在一起很容易让我们感觉到信息过载,容易分心。这个Boss战基本只有战斗,非常适合我们研究。第三,虽然他是第一个小Boss,但是我相信Boss战的内核是全部通用的,当我们通过他理解了《只狼》Boss战的内核之后,游戏中后期再复杂的Boss战对我们来说都会非常清晰透彻。
PS:我想首先声明一下,这篇文章属于我个人的分析和思考,在文中读者会看到我基于个人已有的对Boss战的理解和经验,去揣摩和推测《只狼》开发者的设计思路,所以肯定是有个人偏见和偏差的,如果有读者不同意本文的观点,希望能理解。另外这篇文章也可能会对读者有一些要求,基本需要你玩过《只狼》,对《只狼》的战斗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我可能就不会再解释了。如果你还没有玩过《只狼》又不想被剧透,我强烈建议你亲自去体验一下这个优秀的作品。下面正文开始。
Boss战的内核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大,不同的游戏可能对这个问题的定义和诠释完全不同,毕竟形形色色的游戏有形形色色的Boss战。最早的红白机《马里奥》需要玩家快速冲过一个长长的桥,过程中躲过库巴的火焰攻击,最后踩动机关让库巴掉到熔岩里面。《合金装备2》最后的Boss战需要玩家在一个巨大的竞技场里面,连续消灭十几架合金装备,过程中玩家需要跑动躲开和闪避敌人的攻击,找到空隙使用火箭筒对敌人造成伤害,还需要时刻注意拾取弹药供给,整个Boss战节奏畅快淋漓。还有数不清的其它游戏的Boss战。在研究过很多Boss战的资料和案例,和很多开发者聊天和讨论之后,在大量的案例和意见里,我发现大家都基本认同一个说法,这个也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一个说法:
Boss战是对玩家技能的一次测试。
当然很多玩家会说,这并不是真的,比如说有些游戏的Boss战就是为了叙事考虑的,没有太多gameplay,那怎么会是一次测试呢?这样的说法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不在我们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这篇文章尝试分析类似《只狼》的动作游戏的Boss战,特别是从gameplay角度出发,就像我之前说过的,把叙事,过场动画等等都暂时抛开,Boss战的内核就是对玩家技能的一次测试。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和设计Boss战,会让看似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Boss战,变得有框架有逻辑,会让看似完全“随机”的Boss行为,变得有依据,让我们看清楚每一次“随机”行为背后的原因,背后的开发者们有什么样的思考。
我们先抛开游戏的Boss战,回忆一下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测试,比如英语测试,数学测试,体育测试等等,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框架其实我们早就非常熟悉了,下面我们拿我们小学的数学期末考试来举一个例子:
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在这个学期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技能。
出题者希望在学期末测试一下学生对这些技能的掌握程度, 需要设计一张考卷。由于考卷的篇幅有限,考试的时间有限,出题者只能设计几道题目,这些题目都需要和这些技能有关。题目有些很简单,学生既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回答,有些很难,学生只可以用除法回答,一般来说越到考卷的后面题目越难。
学生参加考试,阅读清楚这些题目,使用和题目对应的技能解答并通过了考试,尝到了一个学期过后的阶段性胜利的滋味。
这当然是一个高度简化的例子,真正的考试和游戏的Boss战也会有非常大的差异,但是这个例子却很好的揭示了Boss战的内核:对玩家技能的一次测试。聪明的读者们应该已经可以把两者相互对应起来了:“学生”就是玩家,“出题者”就是开发者,“考卷”就是Boss战,每一道“题目”就是Boss的每一个行为。通常来说玩家在每一个关卡(每一个学期)都会学习一些特定的技能,关卡末(学期末)的Boss战就是为了测试玩家对这些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是为了给通过了测试的玩家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回过头去看Boss战的时候,最基本的我们可以把它切成两块,这两块和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行为1相对比较简单,玩家可以使用闪避技能或者跳跃技能应付。
行为2和行为3相对比较难,玩家只能使用一种对应的技能应付。
WOW!现在是不是感觉清晰了很多?因为我们的视角改变了。当我们去分析,思考和设计Boss战的时候,不会再觉得没有头绪,杂乱无章了:因为我们不是去思考“接下来这个Boss要做什么”,而是去思考“接下来我们想让玩家做什么”。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面对那些我们觉得貌似无迹可寻,貌似不可战胜的Boss的时候,我们也不需要去恐慌,因为我们知道,一定会有一种玩家技能可以化解Boss的某个行为,因为开发者们就是这么去设计的一开始。
用内核来分析武士大将的行为
有的时候上面的内核并不完全适用于某些游戏,特别是FromSoftware的游戏。一般来说,玩家会在一个关卡的初期或者中期学习某个技能,在整个关卡的过程中熟悉这个技能,也就是说,玩家在关卡末遇到Boss的时候,可能已经对这个技能有一定的熟练度甚至是很熟练了,从这个角度来说Boss战是对这个技能的终极测试。
但是FromSoftware的游戏之所以难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经常一开始就丢给玩家一大堆技能和一个相对强大的Boss。比如《黑暗之魂3》里面一开始遇到的小Boss结晶龙和Boss古达,都有点新人杀手的意思,因为在这个阶段,玩家基本上还没有熟悉游戏的操作和技能,所以免不了要死很多次,不过《只狼》里面的新人杀手小Boss应该是赤鬼,不是武士大将 河原田直盛。
武士大将 河原田直盛出现在《只狼》的试玩版和预告片中,我个人感觉他应该是游戏早期就确定下来并开始迭代的Boss之一。虽然我并没有办法和制作组确定我这个猜测的正确性,但是是有几个很充足的理由让我相信的:第一,《只狼》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忍者和武士是这个时代的主角,从宣传图中他的形象和背后的“有死之荣,无生之辱”这八个大字就能看出来他所代表的武士形象和精神的重要性了。第二,这个Boss不是很难,各方面都很平均,没有明显长板或者短板,但是涵盖的面很广,基本涵盖了《只狼》里面大部分和战斗相关的最基础的系统。乍一眼看上去震撼程度和狮子猿,樱龙这些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在我看来这个Boss的制作难度,迭代程度,一点都不会亚于后者甚至更甚。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个Boss应该是一个核心原型,围绕着他,制作组回答了一些最关键的问题和确定了一些最关键的玩法,以这个为基石再复杂的Boss也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石上添砖加瓦。这个Boss出现在游戏最初期,测试的也正是玩家手中最基础的技能:
那我们再来看看开发者们为他设计了哪些进攻行为:
这里我基本列出了他全部主要的攻击行为,有少数重复的,类似的攻击行为我认为没有必要列出,不影响核心所以忽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搜索视频或者自己去玩一下试试。每一个攻击行为对应的一种或几种拆解我也不详细列出了,因为玩家都可以自己尝试或者在视频攻略中找到。这里我也忽略了他的防御行为,他有一些防御行为,但是不多,我认为这里并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
可以看出来他的进攻行为挺多的,但是其实并不难分析,因为我们想训练自己在看似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找出背后本质的能力,我尝试把这些攻击行为大体分了一下类,然后尝试分析一下各个类别后面主要的思考和我觉得很好的一些细节:
有一个细节我非常想分享一下,攻击行为2,下,上,下,竖砍三刀。前两刀很平常,基本上你随便左右闪避都很容易躲开,但是第三刀,有一个小细节,这个小细节造成了玩家左右闪避的时机需要比前两刀精准很多。第三刀的攻击动画抬手比前两刀稍长,在这个抬手的过程中,Boss有一个“面向追踪”过程,也就是说Boss始终都保持面向玩家的状态,如果你这时候过早闪避,很容易造成你闪避了之后Boss还是面向你的,所以你的闪避基本没用,会被砍到。要使用左右闪避来躲开这一刀,必须要延迟一点闪避的时机,等他抬手动画基本落下来的时候才能按闪避,这时候他就不会有“面向追踪”了,你可以成功躲开这一刀。在真正的游戏开发中,会有非常多这种很小的细节,有的时候这些小细节背后甚至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来支持,这些小细节就决定了游戏最终的手感,节奏甚至质量。
攻击行为4,5,6,7,单段类。这些攻击行为的作用我觉得是除了对玩家造成伤害之外,主要是制造噪音干扰,或者打断玩家的攻击和战斗节奏。和上面一样,开发者仍然希望玩家能更多的弹刀,但是开发者在这里也想测试玩家抗干扰的能力,可能还有被打断节奏之后恢复过来的能力。这里的两个细节,第一个,攻击行为4,5都是蓄力的霸体攻击,从动画的长抬手你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玩家在疯狂的进攻中,经常会发现Boss强制利用这两个攻击行为进入霸体状态,从而打断了玩家的进攻节奏,如果玩家不停止攻击,会立刻被砍到。第二个,攻击行为6,7都有一个快速版本,伤害虽然不高,但是出招相当快,而且这两个攻击行为经常出现在Boss强制弹开玩家攻击然后反击的时候,这个反击正常的情况下是慢速的反击,但是偶尔混入了快速的反击,非常容易导致玩家弹刀按键过快或者过慢,打乱玩家的节奏。
攻击行为8,9,10,猜拳类。这些有“危”字的攻击行为和投技属于《只狼》里面的特色了,我把它们归为猜拳类,什么意思呢?就是石头剪刀布,看到Boss的特定攻击行为就做出对应的拆解。《只狼》里面这种攻击行为有三种:“危”字底盘横扫对应跳跃拆解,“危”字向前突刺对应向前闪避拆解,投技可以闪避拆解。开发者想测试的就是玩家的阅读能力和反应能力了。但是也有一些小细节:那就是这个Boss战中攻击行为9,“危”字向前突刺的使用频率远远小于攻击行为8,“危”字底盘横扫,这是因为现在玩家并没有学会“看破”这个技能,向前闪避并不能拆解攻击行为9,这是很人性化还有很符合逻辑的设定,也体现了开发者的细心,但是令我有点失望的就是,在游戏后期玩家学会了“看破”这个技能之后,再次遇到武士大将 河原田直盛的时候开发组也没有把这个攻击行为的使用频率增强。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大家可以想一下,为什么开发组要使用同一个“危”字来代表需要两种不同拆解方式的攻击行为呢?毕竟攻击行为8对应的是跳跃,攻击行为9对应的是向前闪避,如果开发组把两个“危”字换成“跳”和“闪”,那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我就作为一个开放的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把。
攻击行为11,12,13也是比较常见的破防路数了,我也希望把这些留给读者们,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结语
不知不觉的已经5000字了,实际上还有两大块我并没有详细写出来,《只狼》的combat loop(翻译成战斗循环我觉得不太恰当,有读者知道官方翻译的话请告诉我我很想了解)和躯干系统的细节,但是文章太长了就留在下一次我再详细分析吧,还是那句话,这篇文章主要是我个人对《只狼》小Boss武士大将 河原田直盛的分析和思考,我尝试发掘出游戏设计背后的思考,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和时间有限,是存在偏见和偏差的,如果部分玩家不同意,请见谅。另外除了设计,战斗系统的开发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还有非常多层面的制作,包含了美术,程序,音乐,等等等等,这里并不能详细的分析介绍每一个了,希望读者会喜欢。
...
VOL.2392
摄影
这个世界上一切美丽的事物并无两样,被世人分享才是造物主赋予她的使命,既似遥不可及,又能轻易染指。
25
Apr 2019
...他们之间就像赌牌,赌到最后一把不是比谁的牌大,而是赌谁不厌诈。
作者/强雯
卢晓嘉改口称朱丽为朱老师时,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她甚至为此失眠一夜,琢磨这一称呼的必要性、前瞻性和流畅性。在这之前她一直叫她朱丽,追其原因还是当初她来应聘时,领导给她介绍,这是朱丽,做事很仔细,以后你就和她一起做《幸福之家·女人版》。然后,卢晓嘉就很大方地伸出手说,你好,我是卢晓嘉,以后还请多多关照。朱丽和卢晓嘉的手就扣在了一起,朱丽眼睛在别处,是一种一不留神就在别处的眼神。很久之后,卢晓嘉回想起来,那其实就是先兆,很多事情并不是像古人说的那样“天有不测风云”那样突然,只要你稍微敏感一点,多虑一点……但当时卢晓嘉只是倒吸了一口气。
卢晓嘉以为朱丽和她都是一个级别,即责任编辑。她理解得没有错,错只在于时间变化得太快。在卢晓嘉来之前和卢晓嘉来到之后的一个月里,朱丽确实只是责任编辑。在这个庞大的编辑部里,朱丽有时觉得自己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她来这里已经4年了,还是一个基层人员,想当初她还是这个杂志社派人到某大学的出版社挖过来的“人才”,待遇都没得说。
但是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朱丽手里的票子却并没有与时俱进,相对于其他人而言,似乎还是稳中有降。也难怪,她的职务这几年东挪西动,但在权责范围上并没有变化。看着身边工龄比他短的升的升,涨的涨,心里不免有些窝火。也是,自己既不是什么作协会员,也没有些许的豆腐干发表,只能把工作做得仔细再仔细一点。
从总编室里出来的朱丽依旧面无表情,她习惯将一切淡然处之,然而,她的淡然只是让自己面对“突发事件”的感受迟缓一些。
回到办公桌面前,才发现窗外下起了猛烈的雷阵雨,一定是她离开之前就下了,只是没有料到它的发展会这样急促。摊开的文稿全沾上了零星的泥浆,她把窗户轻轻关上,才发现自己的心还是有些哽咽。靠窗的这个位子是领导照顾分给她的,但她并不喜欢这个大家所谓的“风水宝地”。冬冷夏热,风又大,她若关上,坐在房子中间和靠外墙的同事又会叫嚷着气闷,让开窗,有同事还酸溜溜地羡慕,你可是坐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哦。那一声“哦”意味深长,仿佛自己真占了什么好处,哎,这冷热自知的事不说也罢。总之是顾得别人顾不了自己。来这个杂志社4年了,杂志社创刊也就不过5年。这5年时间的发展说不上非常迅速,但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由最先的《幸福之家》,扩展成为《幸福之家·启蒙教育》、《幸福之家·男人版》、《幸福之家·女人版》、《幸福之家·夕阳版》这5种杂志。在这新生的四种杂志的筹备阶段,朱丽作为老员工都曾参与过、组织过,但不知什么原因在正式出刊的时候,既没有她的名也没有她的份了。如此的往返中,朱丽也找过领导谈过,所谓领导,其实是和她一般年纪,还比她晚一年来杂志社一个年轻人,但人家笔耕不辍,点子多,两三年就先后被提拔为编辑部主任、杂志社副总编。
“朱丽,你的情况我知道。”副总编微笑着说,“你做事一向都很认真仔细,大家都清楚。”
朱丽的脸有些发红,在杂志社工作不说你有才气有才华,而说你做事仔细,比直接批评你无能还难受。她的脸一红,嘴就闭得紧了,就像上了一把小锁那样突兀着。
“主要是太忙了,就疏忽了,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安排的,好吧。”副总编总是很忙,言简意赅。
很快朱丽的事情解决了,她被安排到《幸福之家·女人版》负责“情感疏导”一个栏目做责任编辑。情感疏导栏目编辑,在很多人眼里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不仅要长时间听读者的情感故事,耗时耗心力不说,而且自己也是一肚子负面情绪,还无从消解。
朱丽曾经提出,找个实习生,专门接电话,整理口述内容,否则一案头工作简直没时间做。但这个请求被领导否定了。“实习生没有工作经验,弄不好会砸了单位的牌子。”
“要不就找特约编辑吧。接电话,整理口述内容,要校稿。”
其实,杂志社人少事多,每次逢到校稿时,都还要另请特约编辑,不过杂志社一再强调要节流,给特约编辑的费用下调了几次,弄得校稿的编辑,懒心无肠,结果错别字百出。
所以,朱丽的建议一个都没被采纳。
她得一个人面对庞杂的事务。
有同事经过她身边,就会戏言,朱丽,又在情感辅导啊。朱丽只是应付着嘿嘿两声。不烦躁吗?这种想法在心里刚刚升起时,就被朱丽压下去了。朱丽是不会觉得烦躁的,领导安排她做这样一个栏目也许正是基于她认真仔细这一特点来考虑的,应该说是人尽其才。人要不想活得太累,就得学会随时为自己寻找平衡的理由。
卢晓嘉是很喜欢穿黑色的。“要想俏,就穿皂”,这是妈妈常说的一句话。为此她还特意买了一件黑风衣,把里面的白衬衣衣领翻出来,那个俊哦,走在大街上心都是飘浮在空气中的。但是对这种颜色的喜好在看到朱丽时,被颠覆了。卢晓嘉会永远记得第一次见朱丽时的印象。她当时也穿着黑风衣,纽扣严实,双手插在衣服口袋里,紧密包裹着毫无生气的身体,一副大框眼镜挂在鼻子上,黑黑的镜框下面是几颗硕大的雀斑,镜片的反光将她的神情映衬得十分冷漠。俊俏的黑色原来也可以让人变得佝偻,变成束缚。本来卢晓嘉对自己穿黑色挺自信的,但看见朱丽的模样,就下意识地觉得像对着一面镜子。
原来黑色并不是穿在每个人身上都好看,莫非别人看她卢晓嘉也是像她看朱丽这种感觉?想到这里卢晓嘉就觉得有毛毛虫在脖子上扭动。从那以后,那件黑风衣被卢晓嘉压在衣柜下,再也没有翻出来过。
新员工要有新气象,这是办公室里张贴的员工守则。卢晓嘉的新气象则是讲笑话。不过这个新气象却没有在朱丽那里形成气候。卢晓嘉给朱丽讲笑话有一种误进了男厕所的尴尬,不得其意又勉强收场。说话跟挠痒是一回事,每个人的痒处是不同的,挠错了地方反而让人觉得你碍眼,还不如不挠的好,卢晓嘉就是没有找到朱丽的痒处。后来干脆就不主动与她说话了,反而还自在。朱丽也不主动说,只是在走廊里,曾问她结婚没有,卢晓嘉说没有,朱丽还是眼光落在别处,镜框深深地压着那几颗显眼的雀斑说,没有就好,这个单位不喜欢结了婚的人。彼时,卢晓嘉才知道朱丽原是有了个三岁大的儿子——她明明才不过二十八九的岁数。
这让卢晓嘉大吃一惊,二十八九在她看来是个很美丽的年龄,一个女人成熟的时节,即使是有了小孩。朱丽无疑与她设想的太远。因为不与朱丽过多言语,卢晓嘉眼睛和耳朵却发挥出双倍的功效。朱丽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卢晓嘉工作间隙关心的事情。比如为什么朱丽长期穿深色,深色也有好几种,有上档次和不上档次的,而朱丽偏偏选那种不抢眼的黑色和不富贵的灰色,从冬衣到夏装,从来就没有明艳过,她仿佛是有意隐藏自己,忽略自己,如果她一头扎在书桌上就会让人几乎找不到。每到这时,卢晓嘉想起《人与自然》里介绍的那些热带丛林里的花蝴蝶,就这么往绿叶上一立,伪装成花朵,躲避危险,可朱丽怎么看也不像蝴蝶,对了,是树皮虫,就是身体颜色和枯树特别相似的一种昆虫,它们这种特别的保护色通常能够麻痹一些飞鸟的眼睛。想到朱丽像树皮虫,卢晓嘉心里就忍不住一阵乱笑,这种比喻太贴切了,不仅从外形还是内涵。观察真是一件让人增长智慧和幽默的事情啊。
不同状态下的比喻也是不同的。当朱丽修改稿子,卢晓嘉就会在心里称她为大眼虾。因为这时的朱丽头埋得极深,眼镜几乎要滑落鼻尖,身子弯成一个虾状,全身灰扑扑的,像一只才从泥土里打捞出来的虾。卢晓嘉又在心里为自己的比喻兴奋不已。不管朱丽这些鞠躬尽瘁的形象多么令人遐想,卢晓嘉却不得不承认她到底还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同志,一个全部生活就是伏案疾书的好同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很在乎这份工作。不过,她从来都是准时下班,周末也坚决不加班。那是因为孩子的缘故,这让卢晓嘉觉得朱丽挺累的,一辈子就为了一家几口每天吃饱。
说也奇怪,在长期观察一个人之后,总会产生非常极端的感情,要么喜爱,要么厌恶,卢晓嘉对朱丽则是后者。她怎么也不明白二十八九的年龄到了朱丽手里何以经营得如此苍老?苍老得有些丑,继而就觉得非常丑,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丑,越觉得丑就越不想理睬,越不理睬就越悄悄观察,越观察就越觉得丑。
其实卢晓嘉不知道朱丽也不喜欢她,而且这种不喜欢是从第一次见面开始的,至于第一次见面就产生喜恶的根源,则是卢晓嘉的性别。
在卢晓嘉之前是有一个男孩子在做这个特别策划栏目,后来因为要考研究生便辞职走了。朱丽和那个男孩子合作得不错,而且她暗地里也希望再招一个男同事来共事。她也和招聘负责人说过,最好是个男孩。但结果却没有如她所愿。能力强的男孩子不愿到这个地方来,招来的男孩子水平又不怎么样。她在给卢晓嘉交代工作时还暗示过她希望做特别策划的是个男孩。卢晓嘉觉得怪怪的,怎么她这样抵触女性呢?
卢晓嘉和大家一样喜欢对朱丽直呼其名,就像对老同学一样,不过是一个有点土气的老同学。但朱丽不喜欢,虽然编辑部里大多数人对她直呼其名,但谁都不像卢晓嘉这样叫得随意,何况她还是一个新人,新人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虽说两人年龄差别不大,但是已婚和未婚的从心理上还是有了很大的不同。
朱丽老了,从她开始结婚的那天起,就提醒自己不再是青春少女,就开始用不惹人注意的深色衣服来包装自己,这种老慢慢地从外在侵入到内心,逆来顺受又忿忿不平地老着。她也在等待,这并不是个人人眼红的单位,好些才从大学毕业的应届生,干了一两年都纷纷跳槽了,留下来的等三四年都能混上一个不错的职位,朱丽也在暗地里期待这个职位,走吧,你们走吧,剩下的就该轮到我了。直到有一天高中版执行总编的职位真的轮到朱丽的头上,她觉得应该扬眉吐气了。
从某一天起,当卢晓嘉开始叫朱丽这个名字的时候,她发现朱丽的回应突然变慢,就像一个逗号拖了长长的一撇。头一次以为朱丽太专心了没听见,但是随后几次的呼叫,发现都是这样的情况。过道里,吃饭时,就听见有些照排部的组版编辑叫她朱老师了。她不知道为什么,照呼其名不误,不过一天天的,她发现每一次叫“朱丽”,她的反应就越慢。直到两个月后,当她发现在《幸福之家·女人版》的目录里看见执行主编的名字换成了朱丽时,才恍然大悟。
卢晓嘉可真该哑口了。更名的学问大,这大学问都集中体现和全面贯彻在小细节上。比如朱丽过去从来都是用商量的口气和她说话,现在全变成硬邦邦、冰冷冷的生硬指令了。其次,朱丽的音量也开始变化。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生产的录音机,第一代产品加上使用过久,不仅音质磨损快,而且诸如调音量的一些关键部位无论怎样折腾,都不能复原了,一惊一乍的敞着。朱丽的声音就是这样一到打电话或者与人说话,就突然变大,仿佛有意在宣扬着自己的存在。坐在不远处的卢晓嘉心里就犯嘀咕,谁这么不小心,碰什么不好,偏偏碰这个破音响。
细节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觉察到细节,只能说她少根筋,但若一个人觉察到了却不相应地去应对这种转变的细节,只能说她愚昧了。卢晓嘉不是愚昧的人,她只是有些顽固,这种顽固体现在她的再三斟酌上。比如说卢晓嘉的改口就迫在眉睫,倔强的人是没有好果子吃的。为了去迎合这种转变她在心里反反复复说了好几遍,别惹她,别惹她。可转念一想,我哪里惹了她?就一个称呼?再一想,其实自己确实没有惹她,只是犯了一个忌,就这样,反反复复,痛定思痛,终于在五一节之后,她改口了。其实,卢晓嘉叫的这声“朱老师”叫得很不顺畅,轻轻的,犹豫的,但是她还是看见了朱丽的脸上发生了些微的变化,比如,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一朵雏菊,对,不注意观察还不容易发现。卢晓嘉的心到底是落下了一块石头。如果不能和朱丽产生额外的情分,也不要让她对自己产生额外的偏见,在朱丽这里,卢晓嘉显得一点都不贪心,只要让朱丽对自己和大伙一样,她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不过奇怪的是,这一改口后,卢晓嘉一反过去少言语的习惯,和其他编辑倒有说有笑开了。
卢晓嘉的笑声和朱丽音量的变大,都是突然的,也就是说都是同时引起别人注意的。这让朱丽很不高兴,这不明显冲我来着吗。可又不好干预什么,笑就笑吧,小姑娘懂什么呢,再说人人都升迁了,再怎么排队也该轮到我了,凭什么不是我。其实朱丽心里还是有些虚的,这个位置的得来表面上看顺理成章,其实是捡了个便宜,这个便宜,稍微细心一点的人都能看出来。原来高中版的主编是个地方报纸的记者跳槽过来的,人是油嘴滑舌,左右逢源,半年后,就被升迁为广告部主任。而他的调迁是和那个要读研究生男孩的离开几乎是同时的,领导的原意是想招一个做主编的人,可一下没有合适的人选,新来的卢晓嘉什么都不熟悉,这个位置就顺水推舟地让朱丽给填上了。
朱丽并没有做主编的魄力和气质。这是编辑部大多数人的意见,她既没有拿得出手的文章,对杂志社的发展也没有提过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就是一个勤劳的工作者,不声不响。也就冲了一个劳苦功高。
卢晓嘉的校对让朱丽非常光火,在这个问题上她提醒过她两三次。后来,朱丽的脸色就开始挂不住了,交代工作时,音量又比平时大了一倍,弄得她一和卢晓嘉说话,办公室里就会自不自然地送来几对注目礼,这让卢晓嘉很不好受。犯得着这样吗?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怎么办呢?跟她说说话,拉拉近乎,也许能缓和,可是跟她说什么呢。她看上去并不是个容易相处的人。那就请她吃饭吧,吃个便饭,谈谈心,许能缓和不少气氛。
吃饭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好理由,尤其是女人,尤其是女上司和女下属,尤其是个媳妇熬成婆婆的女上司。理由是个难题。卢晓嘉回去就开始翻看日历,周末吧,不好,周末朱丽得去接孩子,肯定没有空,星期一到星期五又不是什么特殊日子,更没有什么理由,要不就9月10日,教师节到了,但这个节日也太牵强了,而且还要等到下个月了,哎,算了,就跟她说好久没有请她吃过饭,想聚一聚,弄得这么麻烦。当然说这种话要显得特别的亲切和自然,不然,人家就会怀疑你是抱着强烈的目的性来的,不要说朱丽,一般的人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就这么着了,想着这事,卢晓嘉这一晚就睡得不踏实,心里反复估量着这句话怎么才能顺畅又自然,主要是她平时都和朱丽难得说点闲话,这一说会不会显得唐突?被拒绝了怎么办?反复琢磨着,还没有个准数。天都蒙蒙亮了,卢晓嘉才昏昏睡去。第二天,卢晓嘉起来晚了,没吃早饭,匆匆搭了辆拥挤的班车,总算赶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办公室,签了个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拿出抽屉里昨天没有吃完的饼干,自顾自地咀嚼起来。她扫了一眼朱丽的座位,没有人。
卢晓嘉做自己的工作,但仍时不时地瞅朱丽的座位,时间指向了9点半,她还没有来,卢晓嘉又埋头做事,抬起头时,已经是10点半,或许她早上不会来了吧,卢晓嘉若有所失,昨夜一宿不安的计划也许就泡汤了。沮丧着不知过了多久,卢晓嘉听到身后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扭头一看,朱丽正整理自己的东西,然后是铁抽屉发出的摩擦的声响。时钟已经指向了11点,还好,离午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卢晓嘉又高兴起来,待会就邀她一起吃午餐,想着,手里的键盘又不自主地加快了节奏。朱丽在座位上并没有停留多久,她显得很忙碌,不时从办公室进进出出,好像是为迟来而做的补偿。卢晓嘉不知道朱丽最后一次离开办公室是什么时间,反正那时还没到11点30,因为11点25的时候,她正准备去邀请,并且鼓足了充分的智慧和轻松准备开口对朱丽说出她心中掂量已久的那番话时,却发现朱丽已经不在了,拳击手对着空气猛发一拳,然后被自己的孤注一掷的惯性打倒,重重地跌在地上。卢晓嘉是戴着沮丧的心情离开办公室来到餐厅的,然后她发现了朱丽正和几个老员工在一言不发地默默吃饭。卢晓嘉就这么看了一眼,就再也没有看她,她买了自己的饭,坐在餐厅中央,看来来往往的人排队、舀饭,心里嫉恨着,这一切都是天意,是的,只能是天意。她再也不会将请客吃饭与朱丽联系在一起了。
编辑部的事总是此一时彼一时。一个周期完成后,就会有那么几天清闲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你就算做点旁的什么事,也都会显得情有可原。有的人会选择网上游戏,有的会看看杂志,杂志社看杂志很正常嘛,只要不影响工作,也没有人说什么的。
朱丽在这段时间里不会做这些事,就像有的人天生会忙里偷闲一样,有的人天生就是劳碌的命,朱丽的勤勉是一种习惯,她甚至没有闲心去做与情感疏导无关的事,她会考虑下一期杂志的内容,虽然还早呢,有备无患嘛。这个时候,朱丽的手是忙碌的,但是心却是轻松的。她特别喜欢在这个时候和对面的那个男孩子聊天。男孩子章放是和卢晓嘉一起招聘进来的,不过章放分在了《幸福之家·夕阳版》里,卢晓嘉分在了《幸福之家·女人版》而已,两人都是责任编辑。
才来的时候,两人因为身份相差不大,常在一块吃午饭,唠唠单位长短,说说自各儿的经历,久了就腻了,卢晓嘉发现章放这人也没什么本事,老喜欢吹自己以前怎样怎样,他也就不过两三年的经历,说得天花乱坠,壮志未酬的模样。卢晓嘉懒得迎合,章放也觉得卢晓嘉这人闷,谈不拢,两人就渐渐疏远了。还让卢晓嘉不习惯的是,他对单位的老员工总是那么一哈腰,说点自认为很聪明的近乎话,那表情一看就让人觉得假,想对女同事说些讨好的话,偏偏又不是那个理,反倒让人骂他不识趣。他自己到不觉得,照旧这么你好啊,昨天电视里演个什么,我在网上又看到什么……人家高兴时,接他一茬,不高兴了,转过背说,章放这人怎么这么难缠……
偏偏朱丽就喜欢和他接茬。
没有人理章放,她理。虽然章放比她还小好几岁,朱丽觉得办公室里他和她就是一路人。章放说个什么笑话,她这边都应和着,有时朱丽也觉得不好笑,可是闷哪,让嘴皮子动动,让口腔里的气体和空气交流交流,不然一天得涮三次口,还不定那臭烘烘的气味能消散呢。如果章放看到一篇稿子,他也会拿出来谈谈,要或是不要,他似乎都要将自己的理由摆一摆,朱丽不管他说的有理无理都照收不误,扯拉几句,章放的兴趣大了,又多说几句,这样一来,效率就慢下来,稿子就积压起来,《幸福之家·夕阳版》的主编好几次不耐烦地催促他“小章,动作快点”,他才收了嘴。朱丽觉得他挺可爱的,如果到自己手下来做事,又能解闷也服管,不至于像卢晓嘉,相处再久也是面生。
不过朱丽深知自己的能耐,她虽是主编,却是整个《幸福之家》杂志社里地位最低的主编,她不可能对上层的用人产生决定作用,她只有从卢晓嘉着手,让她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变化,坐收渔利。朱丽决定在选题会上,探探口风。所谓选题会,不过是一月一次的例行工作安排,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只是简单地汇报一下就行了。卢晓嘉的汇报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两人通常是在会议室里坐上10分钟就出来了,没有多的言语。不过这次,朱丽是有备而来的。
卢晓嘉汇报完后,眼睛看着窗外,等着朱丽说好吧,就这样吧,然后就将文件夹一收,起身站立,每次这种情景她都会想到小学时,下课铃已经响了,同学们都蠢蠢欲动地等待班长的一声“起立!”,“老师再见——”的愉悦。但这次,朱丽拖堂了,她用少有的微笑注视着卢晓嘉,用一种很体己的上司关心下属的声音问,你好像不是很喜欢本杂志?朱丽还不太会打官腔,听起来倒有些像打探他人的隐私。卢晓嘉警觉了一下,四目相接。这朱丽怎么了?不说倒罢,一说怎么这样?她试图想从朱丽身上找到一点漏洞,不过让卢晓嘉失望的是,朱丽那被挡风玻璃遮住的眼睛,除了让她看见星星点点的反光,实在是一无所获。搜索失败的原因卢晓嘉认为不是因为她是一只善于伪装的树皮虫,根本就是一块树皮,想到这里,卢晓嘉心里又笑了。朱丽看见卢晓嘉一言不发,琢磨卢晓嘉的心事八成被说准了,接着用一种推理十足的口吻分析,其实以你的特点用不着守在这地方,虽然说做一行爱一行,我看你兴趣不在这里,也不用勉强,这些情况都是可以灵活处理的,你可以考虑跟上面反映。这么长的语句从朱丽口中出来,而不打疙瘩,可见是准备良久,卢晓嘉心一颤,朱丽是要跟她打明仗了。她快速地在脑子里转了一圈,她只有两条路。要么顺着朱丽的意思,表面上看起来利人利己,可朱丽也不是个有决定权的人,自己到底能不能利己,还是悬。
若是和她对着,只要她成心动你,卢晓嘉可是怎么也逃不过的。就在这快速运转的一两秒,卢晓嘉只有搏一搏了。朱老师,您是不是对我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意?我觉得我挺适合,而且对高中版一直都很上心,也很有心得和体会,这不是上期还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短兵相接,朱丽感到一点冷,这个卢晓嘉给个梯子就往上爬,也太不识抬举了。你这几次的校对,朱丽摇摇头,还是老毛病。有很多错?卢晓嘉询问,并努力回忆上一次校对出了什么错,还在一片搜索的空白中,朱丽已经收拾好文件站起身来,好吧,今天就到这里吧,说罢就走出了会议室。
这个回合让卢晓嘉感到的是后怕。朱丽都把意思送到碗边了,如果自己不赶快找一条后路,再等朱丽的发落,岂不狼狈?思前想后,她所能想到的惟一后路就是章放。一来自己和章放熟悉,二来平时章放和朱丽的关系不错,也许他们两个能够互换一下。抽了一个吃饭的时间,卢晓嘉把自己的意思说了。
“这种事,不是我们能做得了主的。”章放往自己嘴里送了一块回锅肉。
“当然不是,但也不能说一点可能也没有啊,只要你愿意我愿意,还有,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说到这里,卢晓嘉压低了声音。
“什么?”
“朱丽其实很想过去和她一起做高中版的。”
“瞎说,要那样,她可以直接向上面要求把我调过去了。”
“她没那能耐啊。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她在这里面不得势吗?”
章放想了想,觉得也是,点了点头。
“还有,平时你们聊得不是挺投机的吗?她早就看上你了。”
“这哪跟哪的话。”
“唉,你别想歪了,我可是谈工作,你看她和我就不说什么话吧。”
章放不语,埋头吃饭。
“你倒是说话呀,你要是同意,我下午就去和领导谈。” 卢晓嘉等着。
章放终于把剩下一块回锅肉嚼完,送到喉咙,直至咽下,才送出一句话:“我不同意!我才不愿意去你们那高中版做事呢。做她手下?还不如在我这边优游自在呢。”
这几天卢晓嘉有如惊弓之鸟,看着大小主编们进进出出,有几分张望,几分期盼,几分紧张,她现在的下落还没有个准数,不定哪天就被某某叫到办公室去谈话了。她是不想离开《女人版》的,不是因为爱,而是相对宽松的环境,她进来的一个月里,早就把各版刊物工作量、晋升、待遇等作了一个比较,比来比去,还是在《女人版》的潜力大些。在卢晓嘉心中有个不为人知,也不太有根据的想法——朱丽会离开。卢晓嘉觉得自己不是在咒她,而是一种感觉。她隐隐觉得朱丽在主编这个位置上也许只是上方的权宜之计,由于这种想法经常在脑海里闪回,就变成了一种对卢晓嘉的暗示,开始的时候这只是一种暗示,仿佛是站在哲学立场上俯瞰众生,但到后来,尤其是卢晓嘉知道此“权宜”者产生了权宜她的念头,那种暗示就演变成一种期盼。就像赌牌的人,赌到最后一把不是比谁的牌大,而是赌谁不厌诈。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幸福之家》又要壮大自己的队伍了。这段时间三天两头的召开主编会议,忙得不可开交,朱丽也被卷入其中。原来杂志社生意红火,想做大做全,又去申请了两个刊物,一个是《幸福之家·高知版》,另一个是《幸福之家·富豪版》。朱丽被抽调过去打前站,对学校老师特别熟悉,而且筹办新刊物琐碎的事情特别多,因此《学生之家·基础教育》的前期工作无疑落到的她头上,一个月后就要推出试刊,迫在眉睫,这可关系到《学生之家·基础教育》开门红的问题。这是一个看似好机会,实则苦差事的重任。无名无份倒罢了,连多余的补助费都没有,杂志社就是这样的人尽其用。朱丽心里知道,所以没有必要欢喜,而且,如此一来她在《学生之家·高中版》的工作还会受到影响,她想借这个机会把卢晓嘉拉进来,只要卢晓嘉一只脚跨了进来,要让她脱离高中版只是个时间问题。这样还可以减轻她在《基础教育》的工作量,接下来就是找副总编谈谈增加人手的事情。
但是,计划总不如变化快。
做了主编的朱丽还是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在一个繁忙的清晨,朱丽从那堆令人窒息的资料稍微缓过气,走进总编室,准备迎接更加繁重的任务时,才明白自己又被过渡掉了。
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朱丽一只脚还未踏入总编室,就听见了里面传来的两个男人的笑声,副总编的手正很有力地拍打在那个像早上八九点钟太阳的男人身上。
“哦,朱丽,你来,我介绍一下,邵远逡,邵老师,以前是8中的老师,带高三的。”
邵老师的手非常有力,到底是男人的手,编辑部就是需要这样的阳刚气息。
“以后,邵老师就是高中版的主编了,朱丽,你就全心全意负责《基础教育》。”
“朱老师,还请多关照。”
这个男人的眼光很迷人,像初生的阳光,愉悦又温暖。
这是一个普通的清晨,繁忙的普通的清晨,没有令人陶醉的阳光,阳光只是幻象,在虚幻的阳光里,朱丽看见那个圈子在自己身后了。
责任编辑:吴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