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Create and Share
咖啡品牌 Nespresso 推出 Touch 系列新品咖啡杯,操刀设计的是柏林设计工作室 Geckeler Michels。
Touch 浓缩咖啡杯和大杯咖啡杯组包括 2 个黑釉瓷与软硅胶相结合的浓缩咖啡杯(80 毫升)以及 2 个大杯咖啡杯(170 毫升)。设计团队以“感触”来表达对味觉的保证。创新黑陶瓷与柔软硅胶的大胆结合,体现了先锋设计的一面。除了独特的外观,杯子还符合人体工程学并提升咖啡的香气,是外观与功能的契合。
该系列杯子尺寸有 4 款以满足所有咖啡爱好者的喜好:浓缩、大杯、卡布奇诺和马克杯咖啡杯组。
图片来源:Geckeler Michels
最近,英国设计师事务所 Foster + Partners 与灯具品牌 Lumina 合作,在 2019 米兰设计周的意大利国际灯具展上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照明产品。这个系列共包含 Tia、Pin 和 Eve 三款全新产品,设计者希望借此向这个意大利品牌的设计哲学致敬。
Tia 是一款线条流畅的吊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产品搭配。这款吊灯将精致的手工吹制威尼斯玻璃灯罩与中心处内置的光引擎组合在一起。中央的引擎还配备专门设计的透镜,能将 LED 光源向下发出的光线均匀地散射到各个角度。
Pin 是一款小巧的雕塑性台灯,能作为床边或桌面提供亲密光源使用,有一系列不同金属外表面可供选择。灯具配备单独一根阳极氧化铝材质的 CNC 机器加工灯杆,灯杆中含有一个单独的 LED 光源,光线通过圆盘形灯头内部反射出来,灯头部分还内置定制反射器,让发散出的光线更加均匀。
迷你版本的 Eve 是玻璃与创新技术的结合,是原有版本的流线型模型,外壳顶部与底部还搭配了多个金色外观的细节。在外壳内侧顶部包含一个轻薄的光源,不断与玻璃外罩产生互动。
为了解决人们的“手机依赖症”,设计师 Ralf Lambie 创造了一款名为 SAMEN 的社交型桌布:它能够帮助人们在用餐时放下手机。桌布侧面的口袋拥有类似于“法拉第笼”的功能,能够对电话和信息进行阻隔,使手机不再震动或亮起。
在荷兰语中,“samen”表示“在一起”的意思。这也正是这款桌布想要传达的信息:让餐桌旁的人们真正相聚在一起。SAMEN 能够通过阻挡手机的干扰来促进面对面的交流。人们在用餐时可以将智能手机临时放在桌布侧面的信号阻隔口袋当中,从而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与爱人、朋友和家人共享时光。
图片来源:Studio Ralf Lambie
纽约设计师 Anna Karlin 将有机形状与机器切割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家具和物品。这个系列名为 Subverting Domestic Familiarity ,上个月在米兰设计周上展出,包括一个躺椅、一张茶几、一盏台灯、一盏落地灯,以及凳子和椅子。
设计师希望通过将雕刻的手工制作形式与光滑的机器切割组件进行对比,颠覆传统的家具设计理念。设计师将这些作品描述为“可用的雕塑”。
伦敦设计工作室 Industrial Facility 最近推出了一个几何质感极为强烈的 Piatto 家具系列。
Piatto 是一个极简主义的桌子系列,由坚固的钢板制成,但看起来却很轻巧。整个系列包括小型边桌、大咖啡桌和一个展示桌。整个系列倚赖金属制品公司 FUCINA 在金属结构和精加工方面的专长,使得重型钢材也能制作出轻盈的外观。
图片来源:FUCINA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从暴力毒品到自杀色情,荧屏上任何的敏感内容都逃不过家长群体的审查。
Netflix 2017 年广受好评的系列剧《十三个原因》就因为涉及自杀题材,一直遭到批评。近日,一项新研究甚至针对性地指出,在该剧首播的一个月内, 青少年的自杀率出现大幅增长。
《十三个原因》改编自 Jay Asher 的同名畅销小说,剧情围绕一名中学少女的自杀展开。死前她为自己的朋友留下 13 个录像带,每一个都揭示了她为什么会了结自己的生命,引出了包括校园欺凌、性侵犯在内的许多主题。
该剧开播前就有专家警告其可能带来的心理风险,第一季播出后片方更是深陷大范围的争议之中。
为此, Netflix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 2018 年播出的第二季中,每集开头都包含了一个触发警告,提示剧集可能包含令人不适的内容,不适宜已经有自杀念头的观众观看,并鼓励他们及时寻求帮助。Netflix 还专门创建了 13reasonswhy.info 网站,为考虑自杀的人提供帮助。
但这仍然没有打消外界的担忧,电视家长委员会( the Parents Television Council)一直在敦促 Netflix 取消该剧集的制作和播放,认为这是传递给青少年的一个“定时炸弹”。
这也引发学术界的关注。过去两年中,已经出现了多个关于《十三个原因》及其对观众潜在影响的研究。其中还包括了一个由 Netflix 自己委托西北大学展开的调研。
不过,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会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仍算得上其中最具传播效力的之一。这份来自国家儿童医院的论文显示,在该剧首播之后的一个月内,10 至 17 岁男性青少年的自杀身亡率比五年前增长了 28.9 %;开播九个月内,整体自杀案件数超出预期 200 件之多。
研究显示的相关性究竟能说明什么?为什么自杀的增加主要存在于男性而不是女性群体?这些增长背后是否另有原因?调查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的媒体关注,以及更多的专家分析。
当然最终人们最好奇的仍是,媒体上的自杀行为是否会引发公众效仿?这常常被引为所谓的维特效应,一个起源于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说法,专指由公开的,尤其是名人的自杀触发的类似行为。
当对象是虚构角色时,维特效应的研究结果往往难以认定。科学美国人对此的一篇分析报道指出,“名人自杀的过度媒体曝光肯定会产生模仿效果,但看起来公众普遍能够将事实与虚构区分开来。 ”
同期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另一项研究,就得出与前面的研究似乎矛盾的结论。在调研观看这部剧的心理风险后,研究团队发现,相比较于没有看过这部剧的学生,看完了整个第二季的那些学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自杀与自残倾向较弱,且更可能对有自杀意向者伸出援手。
心理健康网站 psychcentral 分析两个研究时指出,国家儿童医院进行的回顾型研究虽然在数据上看起来很强,但其实并没有发现该剧对自杀率的持续影响,存在许多疑点。不应过分强调一个节目可能产生的影响。
另一些家长也对这部剧发起声援。悉尼先驱晨报的专栏作家 Alan Stokes 在一篇针对此事的文章中写道,作为 5 个孩子的父亲,他花费十几个小时和孩子共同观看了这部剧,“为什么要看?因为我们的儿子真的希望我们看到这一切。”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部剧帮助人们正面审视了青少年复杂的生活与人际网络。而一些认为剧情内容过于“负面”、“消极”的评论,可能恰恰是低估了现实中青少年群体面临的真实困境。
但不管如何,到了这个阶段,这部剧已经主动或被迫地负担起了某种教育职责。大家都在关注着接下来的剧情,家长希望内容变得阳光一些,心理分析师仔细检视着剧中的不合理之处,当然也有剧迷,关心的主要是接下来还可以怎么演。
《十三个原因》第三季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开播。
题图与文内图均来源于豆瓣剧照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根据《卫报》报道,近日巴西总统 Jair Bolsonaro 指责教师灌输思想,而不是教育学生,并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拍摄视频,来记录教师的言论。有批评者称这是在扼杀批判性思维。
4 月 28 日推特上,总统 Bolsonaro 转发了一名学生分享的视频,配文“老师应该育人而非灌输”,视频中被拍摄的教师在课堂上公开批评了这位极右翼总统。
不久后,总统的儿子 Carlos Bolsonaro 也转发一则学生拍摄的视频,评论道“在学校拍摄或录制视频,是一种对意识形态掠夺者的合法防卫。”
推文激起舆论争议。网友@Tatibertini 在底下留言,“这个国家糟透了,你发布着(针对教师的)课堂录像,只知道如何审查、灌输思想,想想失业和挨饿的人吧!”该评论有 6500 个赞。
另一位获得 4500 个赞的用户@ LuizLuz07,说道“一场懦弱的意识形态战争,恐吓教师是最典型的懦夫行为。”
但争议未阻止巴西政府的决策。据《卫报》描述,上周巴西政府突然决定将三所主要公立大学的预算削减了 30%,该举措被解读为针对校园内进行党派活动的惩罚;与此同时,Jair Bolsonaro 所在党派于众议院(federal deputy )提出一项法案,建立剥夺一位巴西左翼教育家的“巴西教育赞助人”(patron of Brazilian education)称号。
《卫报》认为,巴西对于教师的监视最早起于一个成立于 2004 年叫作“无党派学校”(Schools without Party,简称 ESP)的运动。该边缘右翼运动,随着总统 Jair Bolsonaro 2018 年的上台而逐渐获得影响力。
ESP 的支持者声称,收集了有关教师衣着支持左派候选人的 T 恤的证据,或表示有教师冲学生大喊大叫批评总统 Jair Bolsonaro。但在巴西教育系统中,还未有科学研究明确记录确实存在左倾偏见。
巴西喜剧频道 Porta dos Fundos 自制了一档讽刺小品,批评该国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的监视。图片来自节目截图。 巴西喜剧频道 Porta dos Fundos 自制了一档讽刺小品,批评该国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的监视。图片来自节目截图。 巴西喜剧频道 Porta dos Fundos 自制了一档讽刺小品,批评该国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的监视。图片来自节目截图。 巴西喜剧频道 Porta dos Fundos 自制了一档讽刺小品,批评该国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的监视。图片来自节目截图。 巴西喜剧频道 Porta dos Fundos 自制了一档讽刺小品,批评该国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的监视。图片来自节目截图。
4 月巴西喜剧频道 Porta dos Fundos 自制了一档讽刺小品,批评由于该国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监视,使得课堂创造出一个恐怖氛围。
弗鲁米嫩大学联邦大学(Federal Fluminense University)的教育学教授 Fernando Penna 对《卫报》说,录制行为破坏了教室作为批判性辩论场所的环境。他担忧一些教育工作者会因讨论性、性别或政治而丢掉工作。
在 Porta dos Fundos 的节目中,一位历史课教师在学生们陆续举起手机拍摄的氛围中艰难授课,最后被迫说出有违历史事实的课堂内容。
一位学生问道,“奴隶制不残忍吗?”
同学们举起手机。教师回答,“我没想灌输任何人….但法律要求我这么说,由于奴隶制,巴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题图来自 Robert Shunev on Unsplash。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在上海黄浦江边“东岸·民生艺术码头”近 1 万平方米的空间内,有一场涵盖了装置、舞蹈、戏剧、影像、彩妆、多媒体、声音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展览。这场名为《戏游 2:无界之宴》的艺术展在曾是亚洲最大的储粮之地进行,它的前身是 1908 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建造的“蓝烟囱码头”,1975 年上海港务局建造了码头边的大型圆筒状仓库。
展览分为四幕:“穹”、“道”、“闻”、“奥”,主要集中在东岸·民生艺术码头的 1、6、7 楼展开,历时 2 个小时。
观众会被告知轻装出席,在分批乘坐电梯上到 7 楼之后,进入到一个封闭的空间内,随着空间内舞者缓慢而专注的舞动,空间内的半圆形穹顶呈现了“星际穿越”般的多媒体表演。这是“穹”。
在未来感的体验之后,观众会被引导进入一个细长形空间内,十几名舞者在 80 米的甬道和氤氲的雾气中进入一场神圣的“仪式”。随着舞者身体的律动,整个舞蹈作品不断向通道前行进。在这里并没有舞台的界限,观众可以选择任意的路线“围观”,可能会与舞者对视、共舞。而后在筒仓不断落下的麦穗中,观看一场“谷雨”,同时聆听古老的泉州南音。这是“道”,这一部分的导演赵梁以一种非常纯粹的形式,给予观众一种精神性的洗礼。
从圆形坡道下楼,在四个圆桶空间内,聆听“时间”的滴答声、脚踩麦穗的声音、没有音乐声的黑胶唱片在唱针摩擦下的声音,还有在整个 6-7 楼空间内的女声合唱。人、声在空间内回响,这是“闻”。
“闻”
最后,经由建筑的外置自动扶梯,观众进入到 1 层的空间。或许观众会在此短暂“出戏”,但在扶梯上看到的浦江风貌,经过的展览墙,也是下一部分“奥”的序曲。在此期间,观众会获得耳机,并伴随着展览 App 自动定位而发出的语音,进入到另一个空间。“奥”的导演是《不眠之夜》的主创之一 Conor Doyle,他希望每个观众都能成为这里的主角。
在此,观众会经过镜子迷宫等环节,进入到一张张圆桌的“宴会”。观众可以选择任何一桌坐下,听着耳机里与自己对话的声音,可能会经历一场”催眠“、偶遇“稻草人”,被喂食(如果仔细看,喂食的“圣母”的演员真的是孕妇),被触碰,被对视。去哪里,带着怎样的心情与之偶遇,都由观众自己决定。
以上的体验并非全部,也并非一定。作为一场强调观众参与的展览,由着观看的视角不同、选择移步的方位不同、体验的心态不同,每个观众都会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
在四个部分的展览里,很难明确说出讲了什么,但可以说出感受到了什么。总策展人崔晓红对《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表示,展览的主轴就是“你”,“是每一个人”。没有固定的剧本,也没有明确的展品,每个人在其中的体验,就是这场展览的主题。
《戏游 1》曾于 2017 年在北京展出,但在内容、场地和设置上两者并无相关之处,只有“沉浸”的体验是相似的。而《戏游 2》中“无界之宴”的名字,在赵梁导演看来,是“宴会”,“你在这里像是一个主人,打开自己、完全开放,所有宾客陆陆续续来,大家在这一刻享受这个感官上给予的东西”。总策展人崔晓红则认为,“定义为‘宴’其实是对于展与人之间关系的表达。实际的现场(1 楼)有一张张大圆桌,只不过吃的是精神食粮。吃的是感受,一张张桌子的气场其实也像个‘宴’”。
展览场地在《戏游 2:无界之宴》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策展人崔晓红认为民生艺术码头给人的感受是“神圣的”。在“道”的部分,赵梁导演编排设计的舞蹈就给予了一种神秘的仪式感,而贯穿整个展览里关于“粮食”的意向和道具有很多。在“奥”的部分里,Conor 导演希望将这个曾经“养育”过本地居民的场地里,表演者也都是孕育、滋养的角色,以各种感官方式给予观众“呵护”和“滋养”。
东岸·民生艺术码头,10 个巨大的筒仓和户外扶梯,被改造用于 2017 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场馆,来自 gooood.cn/大舍
在“沉浸式”的体验上,《戏游 2:无界之宴》与沉浸式话剧《不眠之夜》有相似之处。但《不眠之夜》本身是一个戏剧,观众“浸入”的是他者的故事。而在《戏游 2:无界之宴》中,观众“浸入”的是自己的感知。这一点在展览最后“奥”的部分非常突出,表演者是带领观众“浸入”自身感知的引导者。选择在这一部分让观众都戴上耳机,也是希望观众能进入一对一对话的语境,并且限制与同行者的交流。从而短暂从现实生活中抽离,真正感知自己的身体和内心的声音。
近年来,“浸入式”、“沉浸”已经成为了常被提及的词语。在展览中,策展人也更多将行为艺术、音乐、多媒体等形式加入展览中。看展不再只是一个观看墙上作品的行为,观众在展览中的主体性地位在不断上升。进而,展览的形态也越来越难以被界定,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江梅将其称之为“观众日常经验的超越”。
她在 4 月 29 日的《无界的展览》论坛中谈到:“艺术是什么?从现场的体验带回到生活当中去的是什么?其实是把来自于其他维度的、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继续感觉美好的、充实的、生活下去一段时间的动力(的东西)。”
这或许可以解释观众们为什么愿意为“浸入式”买单。对于观众来说,无论是想要思考什么,或者只是“逃离”日常生活 2 小时,在一场以“观众”为主体的展览中,或多或少都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还与《戏游 2:无界之宴》的总导演之一 Conor Doyle、总策展人崔晓红,聊了聊展览的一些细节和创作想法。
Q: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
崔:崔晓红, 《戏游 2:无界之宴》总策展人、玛丽黛佳创始人
Q:从 6 楼到 1 楼,在自动扶梯那里会走出展览空间。观众好不容易进入到一个情境里,一下子就出戏了,然后又需要调动自己,再进入到展览的语境里。这一部分的设计是碍于建筑本身的因素,还是刻意为之?
崔 :有建筑本身的原因在。但其实我们是让大家跳出的。我们在策展前期有争论,关于出戏和入戏这件事儿。因为《戏游 1》是完全包裹式的,整个在酒店里面是看不到酒店原先装饰材料的一丁点的东西的,完全包裹。这一次我们也在争论,下半场有很强的故事在后面,因为 Conor 导演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他设置了一个蓝烟囱的轮船公司。这个英国人就是开着这个轮船抵达了上海东岸,(是)这个概念。
所以这个耳机,应该是 6 层一出来就戴,在听。(观众)就会知道故事延续到下面,展览下面有一些画,它就是在讲这是一个 30 年代的英国商人的故事。这样你就会更明确地知道,看到江景和下面的故事是联系在一起的。本身是你戴着耳机,听着故事,看着江景,到了展览区。
Q:这个展览很难界定。一开始会觉得是一个展览版的《不眠之夜》。但是《不眠之夜》是有一条主线故事的,虽然还有很多副线。但是《戏游 2:无界之宴》内容非常多,而且有些抽象。会担心观众不知道自己看什么吗?
崔 :会有啊。但是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我们不希望做成《不眠之夜》。《不眠之夜》就像我们去看电影,它是把你完全包裹住了。我们今天觉得希望给观众一些流动感,是有自己的思考。一定是要在他的思想还存在的情况下。这个是特意一定要做成这样。
Q:我看《不眠之夜》是进入他者的故事,看《戏游 2:无界之宴》,尤其是最后一部分,是让人们回到自己的感知力。
崔 :是的,是要保持你的独立性,尊重你的独立性存在。
Q:科技在这个展览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崔 :我觉得所有的东西要为我们所用。不管是科技,还是人文,还是更延伸。我们将各个领域不同的内容放进来,还是想说,主线是“你”,这个剧本是“你”的。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剧本,最后会写成什么样,取决于每个人自己。
我昨天就在看,有一些人进来,就是真的来体验的。他很放松,很安静,会选择凳子坐下来。这样子他的体验感就会非常强。也有的人,会想来拍照,会在好看的地方拍一下,不好看的地方就不拍。这种获得的是一个浅层面的体验。因为其实动线上也是,到了那个空间里,有的人往这儿,有的人往那儿走。也不是每个人、每张桌子都会坐下来。
所以我们其实是做了个平台,至于“吃”的是什么,是取决于每一个人的。你选择吃这个菜,选择不吃那个菜,由你自己来决定。这个是我们在设计《戏游 2:无界之宴》的时候的一个核心思路,这是“你”的。
Q:我是到后来才意识到第三部分是可以有所探索的,那个稻草是可以自己走上去踩的。我可能还是很难把自己的思路打破,会觉得我要跟着人走,会想“我到底能不能去,万一等会儿演员过来了怎么办”。
崔 :这个就是今天大家去感受生活的一道障碍。有很多环节,是希望大家可以真的打开来。让自己打开,要花时间和力气。但真的打开的时候,会觉得很通透。
不管大喜大悲,又或者是一种平静,其实都是收获。催眠师 Anson 的环节,首先我们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这样一个对话,与自己的对话,没有这个视角。但是这个视角今天能在场域当中创建出来是很难得的。他是让你清醒的,不是让你睡着的。
我第一次测试的时候(选择要不要让 Anson 进来的时候),我也惊到了,原来我对自己还有另外我不知道的一部分,我的身体在受我的潜意识指挥。所以我发现,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没有开垦到的金矿,很有价值。我们把那个圆桌定义为“圆桌通道”,就是你看起来是坐下的,其实你是在坐下来的那一刻,进入到另外一个通道。那个世界是很有能量、很大价值,也是需要我们去开垦的。
Q:展览的四幕,在体验设计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吗?
崔 :对。越来越会回归到“你”,你从看、想、触动,到开始思考、反思,有冲撞,到最后发觉自己的部分,整个流程是这样设计的。
Q:赵梁和 Conor 导演,是在东西方不同的视角下对展览进行的演绎,你觉得他们是互补还是呼应?
崔 :风格上特别大的差异,但这个是我们选择艺术家的时候需要的。他们有他们的视角,但是从主题上,都是”你去感受到生活美的本质”。我在看赵梁导演的舞蹈的时候,看到演员的时候我就哭了。我就觉得生命弥足可贵,向上的生命力是可以打动你的。你会感受到这种追求感,它在今天太珍贵了。赵梁导演的那一部分,会让你有警示感,但是是微微的。然后到底下(“奥”)的时候,要实现我们真正的接触、关系的建立。整个过程是让人重新去看待今天我们与世界,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Q:选择这个场地,你最看重它的是什么地方?
崔 :神圣的。我第一次看到的感觉就是像教堂,神圣的。它有一种气场在,我们要把这个气场给结合进来,这个是很难得的,很少有场地能够给到你这种神圣感。我希望有非常强的气质感在这种场景和空间里。
Q: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
C:Conor Doyle,《戏游 2:无界之宴》总导演之一 , 《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主创之一
Q:为什么要采用耳机,而不是用背景音乐?
C :策展人最初对我说的是,他们希望观众真正去看、去听,被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所改变。所以耳机部分是为了给每个人这种独特的体验。
希望观众会觉得自己真的在进行一场对话。我希望你会觉得自己是另一个人,这不仅仅是一个可以直接和你说话的人。然后我还希望耳机阻止人们互相交谈。它会让你不能和朋友聊天,这样你就可以听、看,倾听自己的声音,你会处于一种更集中的状态。你并不太会被拉到现实中去,(而是)试图创造另一个世界,尽可能不让别的事务把你(从这个状态中)拉出来。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就好像你不太会回到现实,因为有人在耳际里跟我在对话。
怎样让技术性的东西来帮助我们和周围的人交流,帮我们更多的感知周围的一草一木,这个也是我们的初衷之一。我们希望观众在看展的过程中,戴着耳机进到自己的世界里面,聆听到、感受到独特的体验。有人和你讲话,就好像它在和你这个人讲话,而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
Q:“奥”这一部分互动特别强,甚至到后半部分有种进入游乐园的感觉。这一部分有借鉴《不眠之夜》吗?
C :所有人类之间的互动都是很特别的东西。《不眠之夜》的主创团队对怎样互动、怎样让观众投入到演出里面是很了解的。但是那种沉浸式和这个展览的沉浸式,又是有些不一样的。《不眠之夜》里观众不是一个角色,他们只是在那个场景里面。在《戏游 2:无界之宴》里,观众其实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演员的互动形式也有些不一样。在这个展览里面,我们是希望观众在离开的时候,他们已经看到、听到、闻到一些东西,一些在感官方面的体验。这个也是我们在整个策划过程中非常想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希望观众能更多运用自己的感官、运用自己的身体。
我希望观众走的时候是开心的,很快乐的一种感觉。所以我希望观众的情绪前面可以是低,但是情绪是渐渐往高走的。最后特别快乐的部分,就点像唤醒自己的童真。如果没有这个部分的话,你从一楼走的时候会觉得平淡或者无趣。
我认为对观众来说,这更像是一种情感的旅程,而不是从一种外在叙事中收获什么。它是关于你的身体在你的意识中,你的精神在你的心中(的一个展览)。
Q:“奥”这一部分可以怎么理解,似乎是“奥德修斯”的意思?我之前看到你说“展览的观众都像是奥德修斯,他们坐着一艘名叫‘尤里西斯’的船,尤里西斯也就是奥德修斯的罗马名字”。
C :对我来说,给观众留下一些空间,是重要而强大的。我认为“没有一个答案”可能会让中国人有点抓狂。我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答案,但我可能不想告诉观众答案。我希望他们自己得到那个答案。
策展人和我特别想要讨论的是关于我们使用大脑的不同方式。我们的大脑有非常理性的部分。但还有一个无意识的部分创造了梦,我认为这更令人困惑,但更有想象力。
我觉得《戏游 2:无界之宴》试图更多与无意识的那部分对话。我们不仅要培养智力的部分,还有想象力的部分。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和美妙的礼物,但有时候被人们低估了。
Q:之前你有提到过有“跟一个催眠老师合作,因为我们在研究如何更好地暗示观众。当然,没人真的会被催眠”。希望暗示到观众的是什么?
C :催眠师 Anson 用一种非常优美的方式谈论过这个。他说,催眠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桥梁。催眠状态实际上只是帮助你进入那个地方(潜意识)的一种方式。所以“暗示”是试着帮助观众进入大脑中不常察觉的部分。我想催眠和冥想有些相似。
我现在对冥想、催眠如何运用到戏剧、展览感兴趣。这里的催眠并不是让观众在舞台上被愚弄,或者说一些奇怪的事情。而是通过催眠的过程,让人和自己的潜意识对话,通过这个过程之后,有一种喜悦或者正面的情绪,或者说是“被滋养”的感受。展览 1 楼第二部分的主题就是“滋养”。
我对这个建筑也很感兴趣,这个建筑原先是储存谷粮的地方,我就很好奇这个地方是怎样孕育了这个城市的人,也想把这个感觉带到这个地方来。这一部分的表演者也都是像孕育或者滋养、给予的角色,他们在不同的方面,希望给观众这方面的感受。催眠师 Anson 也是一样,他在这一部分里面担任的角色,是去滋养一个头脑、心里的东西,通过潜意识的对话,最终是让你得到一个更好的体验。
Q:对于没有看过的人,你会怎么与他们描述《戏游 2:无界之宴》?
C :我会“说谎”,说“你们会来东亚粮食博物馆”(“奥”的部分里,耳机里最先出现的旁白)。
当别人与你描述什么的时候,你会在心里想象,即便你还没有来。如果别人知道一个人的个人体验,会对那个体验有所期待。因为现在网络太发达,世界上已经很难找到什么惊喜的东西了。所以我不想剧透太多东西,一定描述的话,《戏游 2:无界之宴》就是一个surprise(惊喜)。
(以下内容来自 4 月 29 日的“戏谈”《无界的展览》,赵梁是《戏游 2:无界之宴》总导演之一,当代舞蹈剧场艺术家)
赵梁 :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建筑的时候,我一进来感觉整个建筑本身有它的记忆在里面,而且本身所有的建筑也是靠人的身体来完成,我觉得建筑和身体是完全相呼应的关系,这种关系从始至终会一直存在,当我进来我感觉到这个空间本身是养育了一代人,大家从这里得到了食物、粮食,就是精神食粮之地。
自古以来我们是需要这种仪式感,在空间里面进行这样一场表演,我觉得这次的展览,我借助这个展览做了这样有仪式感的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呈现方式,我一定要做这样的仪式感让所有人参与进来。自古以来在我们的生活、整个节奏里面,是布满了仪式感的,我想有没有可能大家进入空间的时候,所有人簇拥着演员,演员也烘托了观众,大家缓缓有这样的精神洗礼。建筑本身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空间想象。
从大家在商讨表演方式的时候,我们就是抱着要给予的一种状态,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而不是保持一种在观看跟表演的方式。在大家进入到这个场域感觉到跟观众之间的距离跟互动,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难得。每个进场观众都会通过这个表演,由他自己参与的体验,这个东西会影响他一生,改变他那一时刻的状态。
这两天我也在观察不同人流进来会有不同气场,不同气场也会刺激到演员,演员就会回馈给观众,这之间会形成微妙的气场,虽然我们一天有两场,但是这两场是截然不同的氛围,非常有意思,我作为旁观者每天观察不同人流包括演员的回馈,我能看到他们之间的对话,在这样一个建筑里面,所以我觉得很奇妙。
真的像宴会一样,你在这里像是一个主人,打开自己完全开放,所有宾客陆陆续续来,大家在这一刻享受这个感官上给予他的东西,慢慢渗透到每个 DNA 里面,这个感觉是非常好的。
舞蹈本身就是非常现场的艺术当下。我觉得之前大家看展览更多的看是静物、素描、绘画,表演跟展览是两个不同方向,未来的趋势是这两样东西会慢慢并到一起,包括国外很多博物馆,把表演艺术直接介入到所有的现场发生。
在 7 层大家一进去会看到有一个类似于有神圣感或者有点宗教感仪式感的人物,戴着面具,面具又是非常工业化,给你一种宗教感。我想表达的是,我觉得每个时期、每个时间段,人是需要精神崇拜的。我们会不停创造我们的偶像,会跟随他,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有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但是我们会跟随他,非常盲从。
我在展览一开始设立这样的形象在里面,到底是什么样一种关系,现实跟虚拟、虚幻,然后跟原生的关系,当下跟未来的,我觉得所有东西融合在这一瞬间的时候,这个东西就是我们所想表达的,或者说一种没有办法被随时贴上标签的,或者定位的,我觉得就是因为是模糊的,这个东西才会非常迷人,才是我们所追寻的方向,是《戏游 2:无界之宴》最终想表达的概念。
(展览日期为 4 月 28 日至 5 月 7 日,每天 16:30 - 18:30 和 19:30 - 21:30)
题图和文内图片如无注明,皆来自 MD The Art Lab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据 Dezeen 报道,超过 1000 名建筑、艺术和遗产领域的专家签署了请愿书,呼吁法国总统延长重建巴黎圣母院的时间。
在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的第二天,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承诺,要在五年内——即 2024 年巴黎奥运会之前——完成该建筑的重建工作。
法国报纸 Le Figaro 在 4 月 28 日发表了这封致马克龙总统的公开信。
“让我们花点时间做决定”,这封信说道,“在文化部可以找到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业知识,正确的道路是找到他们,然后,是的,为重建设定一个雄心勃勃的最后期限,不仅仅是考虑现在,也要为后代着想。”
火灾发生后,马克龙任命退役的陆军将军 Jean-Louis Georgelin 作为巴黎圣母院重建项目的负责人,这项任命在一些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
签字的 1169 名专家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前主任 Philippe de Montebello、卢浮宫总经理Wanda Diebolt、意大利艺术史学家 Salvatore Settis 和法国国家历史文物中心主管 Delphine Christophe 等。
不久前,法国政府又宣布了一项特殊的法律草案,让监督重建工作的公共机构有权不遵守遗产保护法规,以加速推动重建进程。
“让我们不要为了展示效率,而忽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这封信继续说道。
该公开信还谴责了法国历届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上没有投入足够的公共资金,这导致一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紧急进行的,没有经过合理规划。在火灾发生时,巴黎圣母院正在进行重大改造。
一些专家对该建筑能修复到什么程度表示怀疑。签署公开信的纽约美术学院教授 Robert A. Maxwell 在发生火灾时告诉 Artnews,该建筑的某些元素,如 13 世纪的木头和石头,可能受到了永久性损坏。也有建筑师认为,重建工作会比较困难,因为拥有高超技能的工匠不多。
不过,也有人主张,重建不代表复制原作,而应结合当下的建筑技术。我们之前报道过,自法国宣布重新设计巴黎圣母院屋顶线的国际建筑竞赛以来,不少建筑师已经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题图来自 Pixaba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上周,女性小说奖(Women’s Prize for Fiction)公布短名单,共有六位女性作家的作品入选。在其中三部作品里,都可以看到作家对历史故事中女性角色的重新评估。
女性小说奖创立于 1996 年,是英语文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当时,英国超过六成的小说都来自女性作家,但 1991 年的布克奖没有任何一名女性作家入围。在世界范围内奖励由女性作者创作的英文小说,由此成为女性小说奖的初衷。作家卡米拉·沙姆希曾(Kamila Shamsie)称,过去几年出版商选送参加布克奖评选的作品中,只有不到四成出自女性作家,基本可以说,只有曾经获得女性小说奖的女作家才有望入围布克奖。
在今年入围的作家中,布克奖得主、《重生三部曲》作者帕特·巴克以《女孩的沉默》( The Silence of the Girls )重述了《伊利亚特》。在《伊利亚特》里,阿喀琉斯俘虏了布里塞伊丝,杀死了她的丈夫和兄弟。玛德琳·米勒(Madeline Miller)则用《喀耳刻》( Circe )重述了希腊神话。在希腊神话中,女巫喀耳刻诱惑了奥德修斯,而在玛德琳·米勒笔下,这位女巫的故事有所改变。
评审会主席凯特·威廉姆斯(Kate Williams)认为,神话和历史故事里一直会出现两个典型角色,其一是被俘的美丽公主,其二是丑陋的邪恶女巫。父权体系为女性设立了文学形象,但这样带有偏见的形象并非真相。重述荷马史诗和希腊神话的两位女性作者,正是在颠覆文学上的刻板印象。
在讲述北爱尔兰动乱的《送奶工》( Milkman )里,作者安娜·伯恩斯则重述了真实的历史。评委会主席认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胜利者往往是男性。20 年前,很少有人会问历史事件中的女性在做什么,有什么看法。因此,重述历史的《送奶工》意义重大。
跟去年入围的作品相比,今年作品的关注点更为集中。2018 年的短名单以其内容的多元而著称,其中包括凶杀案、乌托邦社会、婚姻生活和美人鱼,并且很多作品都涉及到了冒险。今年,女性作家似乎更加关注宏大叙事。在评委会主席看来,虽然入围的三个故事都在讲述过去的故事,但它们依然与当今世界密切相关,如今,女性的身体依然会被当作抵押品,强奸女性也依然是军事威慑方式。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英语文学界依然存在性别偏见。在英国,即使绝大多数畅销书都来自女性作家,但男性作家依然更容易获得文学大奖。女作家凯瑟琳·尼克尔斯的处女作曾连连被拒,但当她换成男性身份时,却得到了出版商的认可。另外,同样是描写家庭,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也会得到不同的反响。女性小说奖这类的文学奖项,正是旨在扭转这种偏见。
此外,尼日利亚小说家奥因坎·布莱斯维特(Oyinkan Braithwaite)的处女作《我的妹妹,连环杀手》( My Sister, the Serial Killer ),戴安娜·埃文斯(Diana Evans)的《一般人》( Ordinary People ),和塔亚里·琼斯(Tayari Jones)的《一桩美国婚事》( An American Marriage )也都入围,被不少人看好的莎莉·鲁尼(Sally Rooney)的畅销书《普通人》( Normal People )未能入围。女性小说奖的最终获奖名单将于 6 月 5 日公布。
题图来自:卫报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城市在我们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它往往就是我们生活本身。每个人都会表达对城市的理解——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个人对生活的理解。
我们的推荐,可以理解成是一个索引;我们希望它所能传递的,并不仅仅是这些先行的思考者所得出的结论,一如既往,可以促进我们的思考。
**
**
前情提要: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如何彼此相关的?|城市问题读书笔记(上)
士绅化和新城市的关系是什么?
24
当时我坐在玛莱区一家士绅化改造完毕的酒吧里。这是一家澳大利亚人开的酒吧,我喝着产自荷兰的啤酒,用法郎付账。为数不多的酒吧顾客中,除了法国人,还有英裔巴黎人,或者德国和日本游客。电视上正在播放美式橄榄(欧洲联赛)的比赛,巴塞罗那队痛击苏格兰队。实际上,所有的运动员似乎都来自美国。两位赛事解说员,一个是爱尔兰人,一个是美国人。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尼尔·史密斯为我们描述的巴黎玛莱区这个普通星期六的下午,是上世纪末士绅化的一个结果,他说:“玛莱区的这种士绅化,我们似乎都非常熟悉。”不只是他非常熟悉,在上海的田子坊,可能也包括几年前的永康路、长乐路,这些也是我们所非常熟悉的场景。
25
尼尔·史密斯的“士绅化”定义为:
我一般会说,士绅化是一个过程,描述的是在穷人和工人阶级居住的内城街区,以前是资金撤离和中产阶级大批离去,而现在是私人资本不断涌入,中产阶级购房者和租房者大量入住,社区得以翻新改造的过程。最贫穷的工人阶级社区正在得到翻修;资本和上层阶层回归,但是对一些人来说,之后看到的一切并不都是令满意的。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26
士绅化这个词据称最早由露丝·格拉丝在 1964 年发明。从道理上说,它应该来自最早的工业革命发生地,事实也确实如此。
一个接一个地,伦敦许多的工人小区都遭到了中产阶级——包含上层中产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的入侵。由马厩改造而成的破旧房屋和单栋房舍——楼上两个房间楼下两个——在租约到期后都被收回,并被改造成了高雅昂贵的住宅。较大的维多利亚式建筑,过去由于人们瞧不上而被当作出租宿舍或是多户共用,现在也整体升级改造了一遍……一旦这种“士绅化”过程在某一地区开始,它就会迅速扩展,直到所有的或者大部分原来的工人阶级居住人口搬走,整个地区的社会特征发生明显改变。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27
士绅化街区研究者莎伦·佐金认为士绅化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城市里 ABC 的组合:艺术画廊(art galleries),精品店(boutiques)和咖啡馆(cafes)。
这些东西受到追捧。
28
士绅化让人们迅速觉得,曾经出现衰退的街区现在将会健康发展,曾经贫穷落后的地方现在将会回报丰厚,中产阶级也会回到城市——士绅化改造无疑是件“好事”。费城社会山街区的士绅化改造最初是在 1950 年代提出来的,它被看作一件具有特别象征意义的“大好事”。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29
尼尔·史密斯为我们回顾了费城士绅化成功的奥秘。一个叫作“大费城运动”的公私合营组织发挥了领导和指引方向的作用;它和它的衍生机构——费城老城开发公司与政府——主要是美国联邦政府和费城市政府,还有私营金融机构共同完成了这个经典的城市复兴计划。
大费城运动组织成立于 1952 年,它并不纯粹是个压力集团,“主要是一群虽然保守但是聪明正直、诚信经营的商人,他们把自己居住的这座城市的利益放在心上”。
组织成员包括费城老城的名门望族,也包括希望跻身统治阶层的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僚。这个组织的目的是使整座城市在市政建设和财政方面全面振兴。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30
接下来 20 几年时间,想如法炮制费城成功模式的城市运营者,不论是来自民间的资本还是政府机构,并不一定都获得同样的机会。费城成功得益于时机的选择——1950 年代可是美国在战后最黄金的一段时间,“重建”的可能性正当其时,“这个阶段的士绅化大体上仍是住房市场的一组特定过程,多多少少享受着政府的支持”;来自于领导者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化解了一定程度的商业风险。
“英格索尔家族……通常会引领费城时尚。”所以,英格索尔家族被说服翻新改造他们在社会山的一栋“联排别墅”。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31
1970 年代初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这种状况,第一,媒体大肆宣传像社会山这样的项目在财政上取得的成功,其他开发商受此鼓励,纷纷投资对老旧工人阶级小区的改造重建,却没有获得多少政府补贴的好处,也没有政府出面揽下所有风险。换句话说,他们得通过自由市场采取各种手段争取最大化利用租金差距。
第二,士绅化不再是房地产市场相对孤立的过程,而是越来越多地与更广泛的城市转型联系在一起。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当士绅化与城市转型联系在一起,公平问题将成为重要的一个考量标准。尼尔·史密斯说:“这种转型是 1960 年代的政治动荡和 1970 年代前半段的全球衰退之后出现的。不仅是住房,还有就业模式、性别和阶级的社会关系,城市空间的功能划分都正在重构转型,士绅化成为这一更大进程的一部分。”
32
这意味着士绅化能更加便利地获取全球(或至少非本地)的资本,也意味着它要面对全新的住房消费人群。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33
士绅化让内城重新焕发活力。与之而来的是全球化资本对社区的改造,其结果是同质化。时间久而久之,成为另一种单调乏味——尼尔·史密斯在巴黎玛莱区的瞬间会出现在任何一个被全球化资本所改造的士绅化街区里。
34
莎伦·佐金借用一块本地乳酪的全球化过程,讲述了全球化、市场对一个街区消费文化的塑造,同时,它又是怎样通过市场化、没有本地属性的营销以及眼花缭乱的“技术性”解释……把一个“在地消费产品”转换为全球任何一个士绅化街区中的消费场景。
不过,士绅化的美学吸引力既具选择性,也具可塑性。它能被抽象成文化消费物件,而该物件与其原初地的市中心区只有淡薄的关系。
波兰欧乳制品公司大量行销的新品牌“新鲜”乳酪块广告写道:“你曾需到意大利区的 latticini 商店买新鲜的莫泽雷勒干酪。店主每日制作这款美味白乳酪,放在淡盐水桶中保持新鲜。”重点是,再也不必到市中心族裔邻里消费他们的遗产;国际贸易和大众配销就能复制历史性的“真实”产品。这则广告继续说:“为了掌握新鲜莫泽雷勒干酪的纤细、手工的本质,Polly-O 使用意大利进口的方法与设备。我们甚至在水里包装每份白乳酪,以保湿润新鲜长达 25 天。”
超市开始贩售新鲜莫泽雷勒干酪后,就不需要 latticini 了。
因此,消费的组织对市中心有吊诡的影响。地方的文化价值起初被视为独一无二,最后却抽象为市场文化。
雪伦·朱津(又译莎伦·佐金),《权力地景——从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
35
莎伦·佐金还以另外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观察者之口论述了“中介化”的消费主义影响。
消费主义与全球化一样,如今成为被质疑和诟病的对象。
今日的文化消费依循许多中介者的引导:艺术家、初级消费者和设计师,他们诠释欲望,指点消费者将懂得消费等同于懂得生活;新服务业的制片者迎合精疲力竭的消费者,“他渴望以手工棉织品来调和廉价印花棉布”。这种渴望经由并置极其老旧(历史的)与现代感十足(最先进)的产品而获得满足。
一如士绅化邻里是集体记忆的宝库,它也是个人化、高科技家户消费的所在。
新观光区的崛起反映类似的组合。我们在白天参观古色古香的地景,像是具贵族气派的乡间宅邸和生态博物馆,到了晚上在乡间旅馆以美好的(法国)食物让自己感受安逸舒适。
重点不在于这些吸引力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渴望它们而在单一实践中结合两者。
“我的首次美国之旅后,”米兰设计师艾托瑞·索特莎斯平静地回顾,“我了解到新消费主义文化不是解答。反之,我要让消费者察觉到他正在消费。”视角转变是评论阶层的主要产物。
雪伦·朱津,《权力地景——从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
36
消费主义,资本,全球化,这些附着在士绅化上的标签,对于城市的“扩张”和“发展”需求上来说是积极的。这也是政府往往成为士绅化推动者的原因。在政治家看来,士绅化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城市更新;增加就业;纳税人口的增加……对于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情况就复杂了:内城原住民是被剥夺者吗?士绅化过程当中政府是否促进了公平?费城社会山的名门望族毕竟与城市运转中产生的“废弃物”的生活相去甚远。
37
在李·斯金格居住的纽约,一个都市传说中提到当年市长朱利安尼。
……新当选的市长朱利安尼 1994 年着手巩固新兴的恢复失地运动者之城。
作为 25 年来纽约的第一位共和党人市长,朱利安尼用对无家可归者的协同攻击开始了自己的市长任期。根据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在上任几天之后,一位记者质问朱利安尼对已经降临纽约的寒潮有何准备,记者给出了街头无家可归者的数字,然后问市长打算做什么——“我们正在改变天气”,据说市长如此回应。
但是在现实中,朱利安尼政府影响的不只是天气。他立即宣布,无家可归者用橡胶刷清洗挡风玻璃挣钱和在城市里乞讨是违法行为,并启动了刻薄的地铁海报宣传活动,旨在羞辱无家可归的乞丐并恐吓其他乘客——“不要给他们钱”。这些海报吼道:“无家可归者要么贼眉鼠眼要么满脸横肉。”朱利安尼的第一个预算提案规定,向晚上在市政管理的庇护所睡觉的无家可归者收取“租金”,以及如果他们拒绝接受推荐的医学、毒品、酒精康复及其他社会服务的话就禁止他们进入庇护所。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38
士绅化、城市更新这样的词,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意味着正向的变化——房屋升值、社区高档化、可选择的高端就业机会增加。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则是生活成本高昂、用于生计的居住和工作场所租金提高,可能还有不舒服的排斥感,往往意味着他们将离开这个街区,或者搬到更远的低租金社区增加通勤成本——即使士绅化,低端就业机会并不会减少。
杰罗姆·卡尔科皮诺在《古罗马的日常生活》中谈道,虽然庞贝的一些房屋与下水道系统相连,但是“罗马房屋的下水道系统仅仅是激发现代人无限想象的神话”罢了。运走废水和污水的不是下水道系统,而是奴隶。
简·雅各布斯,《城市经济》
即使在闪亮的士绅化新城市里,大量的低端服务性工作也是由具体的低收入劳动者完成的。而我们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对城市更新的理解和探讨都来自于中产阶级这个群体本身。作为一定程度上的士绅化的受益者(至少在这个比较光鲜的阶段,还是以受益者形象面目出现),中产阶级们所要警惕的东西在于:在享受收益的同时,不要忽略人的存在,尤其是社会所有参与者所理解的城市更新会一边倒地指向“与国际接轨”、“国际大都市”、“宜居城市”、“让城市更美好”之类鼓舞人心的词的时候。如果人是被忽略的,人是可以牺牲的,人成为工具,特别是一部分人成为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我们都应该重新思考这其中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39
这样的口号我们都不会陌生。
与巴黎玛莱区的那个星期六的下午一样,我们没有士绅化的陌生感,以至于我们相信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也是全球士绅化的一部分。
在北京或者上海,我们与一些停业的门店交流时也发现具备的士绅化的一些特征:房东不租了。这与尼尔·史密斯所说的房主收回房屋的原因大抵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房东很多是政府或者政府背景的机构。
在房东收回房产之后,我们也会看到政府统一风格装修一新的新店——至少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会升级成什么样的新商业形态,或者说还没有看到成功转型的先例。
这或者可以理解成是政府在有意主导士绅化的进程——与费城或者纽约顶多是半官方机构、实际上大多是私人资本主导的士绅化不同;也可以理解成它与限制特大城市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的更宏观政策相关。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士绅化的过程。
40
成功的士绅化,带来好处毋庸置疑。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诱惑。
41
政府总是以规划者的面目出现,它们通常会以“更美好”“宜居”等口号来宣传自己的主张,这让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个解决问题者。但是很多时候,它们所试图改变的旧有的城市乱相,实际上是既往政策的结果,问题产生原因与政府的政策选择有关。这很像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说过的:“政府并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
在城市发展历史中,政府角色要吸取的教训远多于它们可以总结的经验。
前面我们论述的几乎每个问题,都有政府影响于其中。
当然,我们还是要理智地坚持那个基本判断: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不够长久,在以“经济扩张”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大语境下,城市的公共性,也就是提供公平服务这一点上,出现纰漏总的来说是一个可以理解的正常过程。任何一次城市更新——比如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往往建成了贫民窟,既而成为城市毒瘤)、郊区的中产阶级美好生活(直接导致美国传统社会的瓦解,其影响至今没有消除)、士绅化让内城焕发活力(资本新一轮对贫困人口的剥夺)……在政策之初都会赢得赞美,往往是发展一段时间之后,社会和公众才会发觉问题所在,而且往往是积重难返成为巨大社会问题之时,城市才会有所修补,但往往又带来新的问题。
或许可以理解为这是人类发展的成本,必须付出的代价。
42
尼尔·史密斯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标准的内城房屋的兴衰过程。
房屋会因损耗而贬值。虽然与我们感受到的资本层面的涨幅观感是不同的,但房价终究会进入到一个平稳的区间。
内城街区的住房价格反映了房屋结构和相应修缮的价值,以及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地租。在第一个使用周期,地租很可能会增加,因为城市不断向外发展,内城房屋的价值即便要下降的话也只会非常缓慢地下降,因此销售价格会相应上升。最终这片街区的房屋会持续贬值,这有三个原因:劳动生产力的进步;户型过时;自然磨损。
房主在意识到如果不进行维修房价就会立刻下降时,他们可能会把房屋卖出去,寻找让自己的投资更为安全的新房。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我们会发现这一点,没有什么人愿意对持有房屋付出太多维修费用。这会加剧房屋和社区的破败。
自住房主在房屋市场上既是消费者也是投资者:作为投资者,他们的主要回报是销售价格的增量超过购买价格。
房东就不太愿意对房屋进行维修。“维护不够是房东对市场下跌极为合理的回应”。
如果发生衰落的话,房产拥有者通常会出于市场策略原因而不是因为缺少资金减少对自己房屋的修缮。房产中介竞相诱骗房产拥有者削价抛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衰落。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接下来就是房屋价格持续下降,房东更不愿意投入,切割更小单元给更多的人以带来更多的回报,最后就是废弃。
在房价开始下降的白人社区,地产中介利用种族主义的情绪,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下房屋,然后大幅涨价卖给非洲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或其他少数族裔家庭,很多这类家庭可能正在努力挣扎以期拥有自己的第一个家。
一旦房产欺诈产生,房屋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这并不只是因为住房市场的种族主义,也因为该房屋以虚高的价格被售出,新搬入的家庭因此缺少维修资金,也不能按时支付按揭贷款。
随着资本进一步贬值和房东获利的下降,更多主动的撤资就逐渐取代因资金不足而无法修缮的情况;房屋价值和资本化地租下降,导致房屋售价进一步下降。
就算一栋建筑物住满了人,在缺少维护或者对房屋进行系统改造以最大限度“压榨”其价值的情况下,这类对财物的破坏还是会促成房屋贬值。在这个阶段,破坏财物实际上是房东的一个策略。这一阶段,把房屋结构进一步切割,划出更多的出租单位司空见惯。通过这种进一步划分,房东希望在最后的几年内物尽其用(加强盈利能力)。
建筑物被废弃并不是因为它们不能用了,而是因为它们无法盈利了。在这个衰败期,房东甚至会萌生一把火烧掉自己的物业以换得大笔保险赔付这样的想法。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43
在上面描述的过程当中,几乎每个环节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可能恶化城市社区的趋势作出修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甚至有的时候会看到政策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4
根深蒂固的歧视问题,这表现在购买住房和按揭贷款和抵押市场上。在《攀登劳雷尔山》一书中,介绍了种族隔离和城市规划法规的简单历史。1920 年代,房地产业发明了新方法——例如“使用限制权”和“限制性契约”阻止黑人进入白人居民区——在种族歧视在公共政策层面被禁止之后,私下的、行业的、民间契约性的规定成为隔离的主要手段。
“使用限制权”是在产权上附加的条款,禁止向非裔美国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例如犹太人)进行后续销售;“限制性契约”指的是特定地理区域内房主之间的合同,该地区居民都同意不向非裔美国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出租或出售房产。在大多数房主签约后,该合同就会生效,之后该地区内违反合同约定的人将在民事法庭上被起诉。
道格拉斯·梅西,兰·奥尔布赖特,瑞贝卡·卡斯诺,伊丽莎白·德里克森,大卫·肯锡,《攀登劳雷尔山》
历史上,美国最重要的居住流动障碍就是种族。在民权运动之前,宗教少数群体和少数族裔,特别是非裔美国人,在房地产和抵押市场经受了制度性歧视,而且被旨在鼓励购房的联邦贷款项目拒之门外。除此之外,拒给贷款的歧视性做法在贷款行业已经制度化,并系统地拒绝向黑人居民区提供资本。贫困的黑人居民区经常成为城市重建项目的拆除目标,这迫使居民离开并搬入建筑质量糟糕而且维修不善的密集公共住房中,致使黑人家庭因阶层和种族被孤立。
道格拉斯·梅西,兰·奥尔布赖特,瑞贝卡·卡斯诺,伊丽莎白·德里克森,大卫·肯锡,《攀登劳雷尔山》
45
1948 年“限制性契约”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不可实施,但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对此不以为然。在“之后的几十年,个人和机构拒绝向少数族群成员出租和出售房屋的行为仍然属于合法”,在1970 年代前后,这些种族歧视性的潜规则才逐渐被明确的法规所禁止。这家诞生于新政中的公司,对于街区有一种准确的但是贻害甚广的理解,“如果一户非白人家庭在任何一个街区出现,就足以把整个街区标示为黑人街区”,肯尼思·约翰逊在《马唐草边疆》中引用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局长助理洛克伍德在 1948 年的一段话,“联邦住房管理局从来没有担保过混合居住的住宅项目”,因为他们预料到“这样的项目将很可能在短期内变成全黑人或全白人居住区”。
联邦住房管理局确实促进了建筑业不利于少数民族和内城的住房市场的走向,它实施的政策助长了郊区在收入和种族方面的隔离。联邦政府可能是首次接纳了市场的歧视态度。以前,歧视只是私人的和个别的;联邦住房管理局倡导隔离并将之奉为国家政策。整个城市区域被宣告不合适贷款担保;例如,迟至 1966 年,联邦住房管理局在新泽西州的卡姆登或帕特森这两个衰退中的工业城市,没有对一户家庭提供一例贷款担保。这种资金的撤出往往导致一个社区住房销售的困难,因此空房子经常一空数月,致使价格暴跌。
肯尼思·约翰逊,《马唐草边疆》
46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繁荣,房地产市场也异常繁荣,但这主要“得益于公路改进、财产和收入税的降低以及贷款担保项目”,贫困人口本来没有分享到这些发展红利。为这个群体提供住房,被很多人直观地认为是政府公平服务的表现形式,但结果不但没有做到,反倒是制造了更多的贫民窟。
公共住房原本是贫民窟的替代品,可是没想到,它却慢慢成了贫民窟的接班人。随着政客们掐死资金的投入,公共住房因为年久失修每况愈下。屋内窗户破损、水管堵塞、电梯日益老旧。出了大门,污水的排放口在光天化日之下敞开着,没人收的垃圾也越叠越高。有能力搬的住户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弱势中的弱势。未经多少时日,公共住房社区便身陷一片混乱与暴力之中。
以圣路易斯为例,著名的“普鲁伊特-艾戈公寓大楼”于建成后的第十八年,在电视的实况转播中被炸毁。因为什么?那地方可怕到连警察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放眼全美国,铁球和炸药还造访了许多臭名昭著的公共住房项目,像是芝加哥的“罗伯特·泰勒之家”跟亚特兰大的“麦克丹尼尔- 格伦之家”,这些死气沉沉的公共住房在黑白隔离、杳无人迹的城市一隅投下了深深的阴影。以这些住房项目的发展情况来看,把它们炸掉不仅省钱,也比较人道。这与“一套房子发生过如此难以启齿的事情,索性用推土机把它给铲掉算了”是同一种概念。
马修·德斯蒙德,《扫地出门》
47
尽管在城市管理上总是磕磕绊绊,但对于政府来说,士绅化还是一次“新机会”——修正过去的错误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多的原因还在于城市发展,这条路似乎不可回避。
当然,同样不可回避的还有始终难以解决的公平问题。
48
1980 年代初,当哈莱姆进入纽约市政当局眼中的时候,“一方面,它的位置挨着世界上租金最高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尽管非常近,但是整个 20 世纪的大多数时候,资金从哈莱姆持续撤离导致其租金和土地价值低得可怜”。尼尔·史密斯说:“从中城到哈莱姆两站地铁这 2.5 英里的距离,代表了 1980 年代人们能够想象的最陡峭的租金梯度。”
因为与市中心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心足够近,所以从政府到资本都不缺改造的冲动,唯一的障碍是哈莱姆的原住民。
1980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莱姆中心区年收入超过 5 万美元的家庭只有 262 户。在整个曼哈顿,收入超过 5 万美元的黑人家庭数量不超过 1800 户;在整个纽约市这样的家庭不超过 8000 户。 这意味着任何非洲裔美国人想翻修改造哈莱姆都不得不大量依赖非纽约本地的人员。因此,无论说得多么漂亮,如果从一开始仅仅是哈莱姆居民自己的“居住升级”,那么士绅化将势必无法继续下去。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49
非但不是哈莱姆黑人的“消费升级”,而且很显然,他们只能是士绅化的受害者——不论政府或者资本在提及士绅化“好处”时有多少动听的话。
我们由此难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哈莱姆中心区的居民来说,士绅化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让他们左右为难。没有私人修缮及重建的话,这片街区的住宅将继续破败;但是有了它,一大批哈莱姆中心区的居民最终会无家可归,他们并不能从更好更贵的房屋中获利。他们将是士绅化的受害者,而不是受益者。目前,无论是纽约市的《重建战略》还是其他规划,对于这种可能性都还没有计划;甚至没有人会在开发哈莱姆中心区的战略中承认有这种无家可归的可能性。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50
当哈莱姆成为士绅化目标之时,尼尔·史密斯说,这说明了 1970 年代以来士绅化进程的意义在深化。“位于曼哈顿北部的哈莱姆是黑人文化的主要象征,在美国和国际上都享有盛誉,乍看起来,这里是根本不可能成为改造目标的。”他引用了当年德国《明镜周刊》一篇报道文章的标题感慨:
“哦,宝贝,妈的,怎么会这样?”
51
尼尔·史密斯的《新城市前沿》是从纽约的一次反士绅化运动开始的。
1988 年 8 月 6 日傍晚,在纽约下东区汤普金斯广场公园这片小小的绿地里爆发了一场骚乱。这场骚乱一直持续到深夜,警察列队站在一侧,而去士绅化示威者、朋克青年、房产维权人士、公园定居者、艺术家、周六晚上的狂欢者和下东区居民这样的多元组合则在另一侧与之对峙。 市政部门企图从凌晨一点在公园强制实行宵禁,把越来越多住在或睡在公园的流浪汉、扛着录音机疯狂至深夜的朋克小孩,以及将公园作为交易地点的毒品贩子和买家统统赶出公园。这次骚乱即是对这一骚扰政策的回应。许多当地居民和公园使用者对这一政策也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纽约市正在试图驯化这座公园,以助力下东区已经大幅开展的士绅化改造。
“士绅化是阶级战争!”这一标语出现在周六晚上维护公园开放的游行队伍中的最大一张横幅上。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52
对内城充满热爱的郊区城市反对者们认为士绅化本身无可指摘。
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如果这种状况最终将导致租房者迁离,那么士绅化的反对者们奋起抗争就是正当合理的”,否则,反对的理由总是不充分的。
从邻里社区这个微观层面来看,反对士绅化无异于反对城市进步;没有中产阶级的迁入,就不会有城市复兴。由于政府的补贴,经济适用房正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增长。因此,当今大多数城市中心区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是提供经济适用房,而是怎样创造一个适合中产阶级的住房市场。
毕竟,城市中的居民连纳税能力都没有,那么这个城市是不会繁荣的。
因此,从事城市中心区复兴项目的规划师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鼓励士绅化,要么辞职不干。
面对抱怨之声,比较有价值的做法是调查其深层根源:反对士绅化的呼声,固然有一些是来自怕被排挤的城市居民,但更多的是来自政客——他们担心城市居民在种族和经济上的融合会动摇他们的权力基础。
安德鲁·杜安尼、伊丽莎白·普雷特-兹伯格、杰夫·斯佩克,《郊区国家》
53
士绅化之所以面目可恶,或者说它可能蕴含着可恶,很大程度上是它所蕴藏的一些“肮脏的成分”,而这些成分又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在其中扮演的错误的角色有关。这其中有一些很幼稚的原因,比如对可能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当然,不用为困难负责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抵制士绅化与现有居民发展城市的努力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政府和激进主义者们必须把注意力从反对士绅化转移到减少它造成的负面影响上来。士绅化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肮脏的字眼,是由于它过去总是发生在没有安全保障体系的情况下,从而造成了 1960 年代很多被迫迁移的住户无家可归。时过境迁,而今的情况已经不同以往了。
安德鲁·杜安尼、伊丽莎白·普雷特-兹伯格、杰夫·斯佩克,《郊区国家》
54
以研究理性选择理论而知名的美国经济学者彼得·T.李森说:政策制定者不应该让“最好”成为“良好”的敌人,而在治理选项极度受限的最不发达国家中,“最好”更不应该成为“一般”的敌人。这会为一个很难尽善尽美的政策提供行动起来的借口,士绅化在很多时候是借助这种理性选择而实施,不过斯佩克等人尽管对士绅化保持乐观,但还是特别指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有一种士绅化的形式应该永远抵制,那就是政府强加的投机的士绅化。在这一过程中,市政当局试图通过强化其城市土地区划来重建城市中心区。但这一措施会导致房地产税额的提高,从而迫使现有的居民和商家离开。同时,由此产生的高地价实际上却以阻碍开发而告终,因为这种新的土地区划提供大规模的工程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开发风险只有大开发商才能承担。其结果就是,每 5 年才会有一个项目完工,而此项目要满足此后 5 年内房地产方面的所有需要。
虽然美国人似乎接受了这种开发形式,认为它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一边是半个城市空荡荡地闲置在那里,另一边是大型工程项目像宇宙飞船一样孤零零地矗立在偏远隔绝的地方。
但是,看一下我们北方的邻国,就会发现,情况大可不必如此。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多伦多,二三层的旧建筑之间安插、建造新的大型建筑的例子并不少见。其区别就在于税收政策,他们既允许大规模开发,也不会用高税额来惩罚现有的小型房地产业主。
安德鲁·杜安尼、伊丽莎白·普雷特-兹伯格、杰夫·斯佩克,《郊区国家》
55
“一边是半个城市空荡荡地闲置在那里,另一边是大型工程项目像宇宙飞船一样孤零零地矗立在偏远隔绝的地方”,这一段话,感觉更像是在提醒中国城市的现状。
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哈尔滨道外区的士绅化改造了。
在 2018 年看到整个街区处于停滞状态:原有的房主和租户已经离开,大部分房子因为无人居住而更加破败,摇摇欲坠;街道因为修建地铁而中断,显得更加萧条。
政府在确定一个更新内城的计划之后,最先做的那一部分工作是把原住户腾退,接下来的往往是更长期更艰难的工作:吸引新的资本进入内城完成城市改造。但改造过程当中政府和开发商对容积率的不同理解;彻底改变旧社区景观;开发商只有在完成招商之后这个街区才有可能重焕活力……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否能够容纳足够多的新商业主体进入是未知的;因为巨大的前期腾退成本所引起的土地成本高昂进一步制约了新的商业主体进入;最为人所诟病的是从贫穷内城置换为新的富人区这个过程即使没有道义上的问题,但是否有足够多的富人进驻也是有疑问的……
即便不是如哈尔滨这样的走下坡路的“锈带型”城市,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北京,在前些年对南城改造之后留下的两广路沿线景观的破坏,其后的商业活力至今也没有解决。而新一轮腾退在传统的内城北城(老东城和西城)又开始了……
有关中国的内城更新问题后面还会提到,它的问题远比欧美所遇到的要复杂。
56
士绅化在很多情况下都被简化为穷人与中产阶级的矛盾。从表象上看它似乎没错,但实际上更值得关注的是中产阶级背后的力量:它是以消灭贫穷现象为目标还是以消灭穷人、赶走穷人为目标。
如果离开了手段,谈最后的一个和谐目的,那世界上所有独裁者都是伟大人物了——比如奥特曼男爵在巴黎,墨索里尼的火车时刻表,我们前面讲过的,朱利安尼还说他要改变气候呢。
57
杰夫·斯佩克等人所着力强调的,要抵制的这种士绅化——政府强加的投机,与对政府士绅化的警惕一道,都是提防公共服务出现的偏差。一旦错误酿成、积累,它的目的就会转化为丑恶;又因为它们所拥有的强势的宣传和执行力,最终会败坏整个社会。
城市隔离政策不仅是一个冷酷的现状,更是一场无穷无尽的社会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国家时时以“进步”“美化”甚至“对贫民的社会公正”等名义介入其中,重新划定空间边界以保护土地所有者、外国投资者、私房房主精英和中等阶层上班族的利益。如 1860 年代的巴黎,在奥斯曼男爵的狂热统治下,城市发展仍然在努力同时保证最大限度的私人利益和社会控制。
当代的人口迁移规模是巨大的:每年数以千计甚至上百万的贫民——合法房客和擅自定居者——被强行逐出第三世界的居住区。其结果是,城市贫民成了流浪者,“处在一种永恒流浪状态中的短暂过客”。
就像被奥斯曼从他们古老的街区中逐出的无裤党,他们“厌倦了大屠杀……这种暴君手中的花招”。他们也对现代化把他们界定为“人类拖累”(1970 年代把 9 万居民逐出中心的都市外围贫民窟的达喀尔当局)的古老语言愤怒不已。
迈克·戴维斯,《布满贫民窟的星球》
58
在腐败透顶的 2005 年津巴布韦选举之后,总统罗伯特·穆加贝把怒火转到哈拉雷和布拉瓦约的街头市场和棚户区,那儿的贫民们大多投票给其对手民主运动组织。
5 月初,打着驱逐渣滓的阴险旗号,净化行动的第一步是警察对城市 34 个流动市场的袭击。一名警官公开督促他的手下:“从明天起,我要在我办公桌上看到我们已枪击人数的报告。总统已经全力支持这一行动,所以没什么好怕的。你们应该把这一行动当成一场战争。”
警察们照办了。
一周后,警察开始铲除位于新开发区的民主运动总部和前穆加贝贫民窟,如契莫瓦和纳德佐尼奥中的棚屋。
另外,在哈拉雷西边的泛哈特克利福区,警察驱逐了一个棚户区的上千居民,他们是在一个更早的,因伊丽莎白女王一次国事访问而进行的“清理”运动后于 1990 年代初搬到此地的。
到 7 月中旬,超过 70 万贫民窟居民——官方术语“人渣”——被驱逐,而那些试图反抗的人被当即枪杀、鞭打或逮捕。
联合国调查发现,“受害者的范围极广,特别是寡妇、单身母亲、孩子、孤儿、老人和残疾人”。
迈克·戴维斯,《布满贫民窟的星球》
59
严格地说,穆加贝的故事与城市更新和士绅化无关,它只是强势的政府对不同意见的一次惩罚。
不过,是时候要回顾一下李·斯金格的那个问题了: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如何彼此相关的?
否则我们就会忘了我们的初衷。
题图为电影《巴黎,我爱你》,来自:豆瓣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VOL.2403
摄影
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所谓的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6
May 2019
...现在的年轻人该不该为梦想奋斗?
年轻是一种资本,而我们正掌握着这种资本。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我发小超哥,他很有发言权,因为他从小就是一个“梦想家”:
超哥小时候想当科学家,每天捣鼓一些小玩意,然而在某天把一根细铁丝杵进插座,烧焦了拇指盖儿后彻底放弃;初中时,被初恋女友甩了,那女的跟了一个社会大哥,从此超哥的梦想又成了社会人,每天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无奈身体条件跟不上,打架八成都是被打。
再后来,超哥了上职高学计算机,学了两年后又觉得破学校太过屈才,卷家伙事儿滚蛋在家里自学单片机。我们一开始也没有多想,以为单片机就跟小时候玩的电动小马达一样,插个二极板呼啦呼啦就转起来了。哪想有一天手贱百度了一下,这单片机这么牛X?!集成电路芯片,电脑核心组件,没个千儿百亿都不好意思研究人家。不出意料的,下一年同学聚会大家都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唯独超哥失魂落魄,躲在角落里腼腆一笑:
“主要是技术资金不够,这玩意太烧钱。”
我们也没好意思说啥。等到了大学,超哥的梦想又变了,刚有起色的富士康坐班也不干了,脑袋一抽形把那点可怜的积蓄全砸在电竞事业上了。万把块钱组装的高级电脑,常年居于老家二楼,一瓶肥宅快乐水儿能扛上一整天。主职ADC,兼玩打野,立志上分钻石,称霸王者峡谷。旁边一哥们不合时宜的讲,超哥你不是要打职业赛嘛,怎么钻石还没上?超哥不乐意了,说你懂啥?这叫卧薪尝胆。旁边的书架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个小册子。我打开一看,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联盟三要素:意识,心态,操作。”
超哥的故事讲到这儿也就完了,你要问我超哥当上职业选手没?没有,当然没有,现在的超哥已经“洗心革面”去中关村闯荡了。回到这个问题,年轻人该不该为梦想奋斗?我觉得还是该,应该的该。不管哪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应该有一颗胸怀大志,不甘平凡的心。但是这个梦想也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能完成的,梦想也跟联盟一样,要有三要素,
那就是:基础,天赋,坚持。
所谓的基础,就是说你在践行一个梦想前,必须先有个坚定的物质基础:不夯实基础,连个温饱都顾不上就搞梦想,说的好听叫天马行空,不拘小节,说的不好听就是没头没脑,瞎鸡儿扯淡;
梦想的第二点,是天赋。天赋不是说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天赋与爱好总是二元对立,甚至是互为悖论。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老师在教育他时,说了这么一句: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项事业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项事业而谦恭地活下去。” 也许有人这时会跳出来讲,我就是觉得我有干这一行的天赋,你凭什么觉得我不行?其实这种问题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解答,那就是时间。
时间会解答一切,钱钟书那么厉害的人,年轻时也有下不了笔的时候,后来一步步前行终成大家后感叹道: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创作的冲动误以为是创作的才华”。 这句当然也可以带到梦想这一层次:大多数年轻人拥有的根本不是天赋,而是冲动。万青的《十万嬉皮》批评的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站在自家窗户口举着望远镜意淫。犹记得自己刚开始写作时,翻了两本名家巨著,觉得诶呀呀不过如此,自己也可以嘛!便每天躺在床上梦游着得茅奖,得诺奖了,现在想想实在可笑的很。 当你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时,恰恰意味着你什么也做不成 ;从此我每遇到一部别人的作品时,便先在心里想想要是换成自己行不行?然后再试着动笔写个类似的,之后便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批评他人的前提是要优于他人,这一点很重要。
梦想的最后一点,是坚持。我认识好些个朋友,有要当歌手的,画家的,明星的,通通都是三分钟热度。从来就没人讲过梦想能够一蹴而就,也没有哪项成果能让你一劳永逸。这种坚持,更多的是一种持续性的输出,应该是有阶梯层次的:比方说立志当电竞选手,初中时你还不上个王者大师?高中也该拾掇一下进青训了吧?每一个阶段跟不上步子了,就应该停下来冷静的想一想:是这阶段疏忽了还是自己真的太菜没有天赋? 放弃并不可怕,很多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睿智,要警惕的是动不动就放弃,死路一条都不放弃。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两极分化,有的人好高骛远,一心想要干一番大事业;有的人却庸庸散散,只想混过去这一生;很少有人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践行心中的梦想。造成这种原因,个人觉得很大原因是, 我们既没有吃过物质上的苦,又缺少精神上的补养;物质上的丰富削弱了精神上的追求,精神上的糜烂又造成了灵魂上的丧感。 于是大家两手一摊,高喊道:他妈的,我们没救了,这个世界没救了。
然而,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苦难还是那点苦难,只有我们在不断坠落。该面对永远都要面对,总要一天我们要挑起这个国度的重梁,总有一天要由我们来书写这个世界。我憧憬着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掌舵的那天,所有人都是昂扬着头,而不是哭丧着脸。
责任编辑:张拉灯
...对于开发者而言,为自家服务开发独立应用可能是一项投入产出比严重偏低的工作;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很多情况下独立应用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遗憾的是,许多常见的互联网服务比如 Netflix、豆瓣 FM 都没有提供桌面客户端,而还有一些服务虽然提供了桌面客户端,体验上却还有待加强。
今天我就为大家找了一些可以「以假乱真」的互联网服务第三方客户端,能够为你在使用这些服务时获得更多实用功能和更出色的体验。
之前我们在电脑上观看 Netflix 只能通过浏览器,第三方应用 Clicker for Netflix 则提供了在 macOS 上观看 Netflix 的新姿势。
Clicker 作为独立应用,避免了浏览器缓存、非真全屏等问题,同时还支持 Touch Bar 操作、一键打开视频并定位到上次播放时刻等,画中画模式也可以让用户边看电视边处理其它任务。通过设置我们还可以跳过视频介绍、隐藏 Who’s watching 和 Netflix Orininals 等内容。
Clicker for Netflix
每年一度的 WWDC 是 Apple 为开发者引领未来软件开发的重要会议。除了 WWDC 开幕的 Keynote 会在 Apple 官网在线直播外,其他环节均已录播的形式在 WWDC 的 iOS 应用上可供观看,包括苹果设计奖(Apple Design Awards)以及适配硬件、软件开发等的介绍视频。
不过对于开发者或想要学习开发的用户来说,在 iOS 端观看 WWDC 的介绍视频会有很多不便:iOS 设备屏幕小、记笔记不方便等等。WWDC.io 是 macOS 上非官方的一款 WWDC 应用。它实现的功能就是把 iOS 版 WWDC 里的视频搬到了 Mac 上,包括历年的 WWDC。它支持视频下载、画中画模式、关键词搜索和过滤。在视频内容方面,它还支持简体中文、倍速控制、视频书签以及 iCloud 同步等。
如果你想仔细学习研究 WWDC,那么 WWDC.io 要比官方的应用好用很多。
豆瓣 FM 仍然是很受用户欢迎的音乐播放器,红心、垃圾桶、私人电台,还有强大精准的豆瓣算法推荐个性化的歌曲,都是它的核心功能。
Petal 把豆瓣 FM 移植到了 macOS 平台。一个简约设计的窗口容纳了豆瓣 FM 的几个核心功能,我们可以给歌曲点红心,收听私人歌单,选择分类电台等。喜欢豆瓣 FM 的你,不妨试试 Petal。
知道 TinyPNG 的人可能不太多,它是一个网页服务,可以把 PNG 或者 JPG 图片压缩,同时较大程度保持画面质量。据官方统计,TinyPNG 可以把图片压缩减少 70 % 以上。
TinyPNG4Mac 可以让你不需要打开浏览器就能完成图片压缩操作,并自动保存在本地文件夹中,免去下载动作。使用 TinyPNG4Mac 需要在 TinyPNG 后台申请开发者 API,操作简单,按照应用提示操作即可。
相关阅读:TinyPNG 是我最喜欢的在线压图服务,现在有人给它做了 macOS 客户端
TinyPNG4Mac
Pinboard 是一个网络书签服务,你每年只需要付几块钱就可以把你浏览器里面的书签、Twitter 账户、或者 Instapaper / Pocket 等存储的内容进行同步。
Spillo 在 Mac 上打造了独立的 Pinboard 服务体验,它有漂亮的界面、同步所有书签内容、浏览搜索所有内容、多账户支持等。Pinboard 服务费用为每年 11 美元,Spillo 售价也不菲,需要 98 元,有兴趣的用户可以先在 官网 下载免费试用版本体验。
Overcast 是 iOS 平台老牌的播客客户端,深受爱听播客用户的喜爱。相比于 iOS 原生的播客应用,手势操作、队列管理、拖放操作等等都是它让人爱不释手的功能所在。
PodcastMenu 把 Overcast 移植到了 Mac 平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摆脱 iTunes 在 Mac 上听播客了,而且播客订阅库和播放记录还可以与 iOS 版 Overcast 同步。
PodcastMenu 常驻于 macOS 的菜单栏,它的核心功能继承自 iOS Overcast,包括收听播客、进度和速度控制,以及搜索订阅播客等等。我们还可以利用键盘的播放/暂停键和上 / 下一曲键对播客进行控制,它还支持新款 MacBook Pro 的 Touch Bar。
如果你喜欢在 Mac 上听播客,不妨试试简单好用的 PodcastMenu。
Spotify 是深受非常多用户喜爱的一项流媒体音乐服务,虽然官方提供了 Windows 客户端,但是 Xpotify 这款第三方 UWP 客户端提供了比官方客户端更加实用的功能,比如将任意播放列表、专辑、歌手等钉在开始菜单栏,或是支持了 mini 播放器等。
Xpotify 集成了 Spotify 客户端的大多数功能,界面设计也采用了和官方客户端一样的布局和操作。包括 Made For You、Search、Favorite Songs 等窗口和功能都有,还有 mini 播放窗口,而且没有广告。
如果你在用 Google Play Music,那么非官方的 GPMDP 能让你在 Windows、macOS、Ubuntu 等平台聆听 Google Play Music 中的音乐。在电脑端,我们不需要在用狂吃内存的 Chrome 听歌,也不必只能点击浏览器标签才能暂停音乐,独立的 GPMDP 可以让使用 Google Play Music 的体验更好。
Winsta 是为 Window 10 通用设备开发的一款非官方的 Instagram 应用。它的界面采用 Windows 10 风格设计,操作交互和微博 UWP 类似。Winsta 可以让我们畅快地刷 Instagram,支持多账户、查看图片、视频和短视频,发布内容和评论点赞,支持搜索以及下载公开发布的内容。
在 Microsoft Store 中,Winsta 售价 21 元。在 GitHub 上,开发者也提供了将 Winsta 安装在移动设备的方法。
Infinity for Reddit 也是 Windows 10 通用的应用,它是 Reddit 的非官方客户端。你可以通过它浏览热门话题和评论、搜索、查看图片、YouTube 视频、下载保存图片内容等。Infinity for Reddit 应用免费。
以上就是本次我介绍的几款互联网服务第三方桌面客户端,当然,你也可以用 Chrome、Fluid 或者 Unite 这样的工具,把相关服务的网页封装成一个本地应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还在用哪些优秀的第三方客户端?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说起 RSS 阅读器,iOS 上总是有很多选择:设计简单质朴的 Reeder、如同杂志般精美的 Unread、功能全面的 Fiery Feed…… 它们有的设计精美但功能相对简单,有的又过于强大不注重易用性,如果你是一个挑剔的人,你或许会在这几款应用之间摇摆不定。假使有过这等烦恼,你一定要试试 lire。
lire,在法语里是「阅读」的意思。作为一款阅读工具,主流 RSS 阅读器的大多数功能,它样样精通。这些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全文抓取
手势操作
自动化集成
……
不仅如此,在一众竞品中,lire 可以说是最人性化、也最注重体验,它的各种细节设计,无不体现着这一点。
开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 lire 支持的 RSS 服务,除了 RSS 阅读器「标配」的本地账号,lire 支持了 Inoreader、Feedly、Newsblur 等主流 RSS 订阅服务。不过,lire 不支持 Fever 这个自建 RSS 服务订阅工具,如果你选择了自建 RSS 服务,lire 不能满足你的需求。
lire 支持的 RSS 服务
你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打开已经同步好的文章,你突然发现文章只有一个开头,后面还附有一条链接。
越来越多地,提供内容的网站喜欢在 RSS 里只提供文章的摘要和链接。如果想要阅读全文,你往往需要跳转到网页上阅读。为此,不少 RSS 阅读器提供了抓取全文这一解决方案,lire 也是其中之一。虽然大家都有这一功能,但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阅读器上,效果都不一样。一番体验之后,我觉得 lire 的全文抓取体验在一众阅读器中做的最好。
对于文本本身的提取,其实大部分支持全文抓取的阅读器都大同小异。lire 的长处在于,你可以单独为每一个订阅源设置是否默认用「全文模式」打开。具体的设置方法是:在「设置」菜单中找到「Article Options」一项,然后在「Open in Full-text View」中单独为每一个源进行设置。
启用这一功能之后,在你阅读对应的订阅源的文章时,Lire 会自动抓取全文并输出。如果你没有为某个订阅源开启这个功能,你读到的文章的就还是原先的摘要形式。lire 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力,我们可以按自己的需求为每一个订阅源单独开关全文抓取。
比如,我希望仔细阅读 The Wirecutter 的每一篇评测,所以我会为它开启默认全文抓取。但对于每周更新两百多条新闻的 Engadget,我只想快速扫一遍新闻的开头,未必会一条条全部读过来,所以我选择不为它开启全文抓取。
不同于很多 RSS 阅读器只能一次开关全部订阅源的全文抓取,lire 的这种设计让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配置自己的阅读方法,可谓是相当人性化。
恰好读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你一定会想把它保存下来。以发送到印象笔记为例,保存一篇文章有几步?打开冰箱…… 不对,在阅读器里找到共享菜单,在菜单里再找到「分享到印象笔记」选项,最后在弹出界面点击「保存」并等印象笔记完成抓取,一共三步。
在 lire 里,你最多只需要两步:返回文章列表,再划动一下。步骤只少了一步,但是省了可能有十几秒,体验绝对不一样。如果你喜欢在文章列表里先浏览标题,根据标题决定是直接已读还是发送到别处稍后再读,那对你来说就只需要一步。这都是因为 lire 在手势操作方面的灵活性和高度可自定义性。
我研究了其它一些支持手势操作的 RSS 阅读器,但它们宣称的手势操作,仍然离不开各种长按和点击选项,并且几乎不能自定义,还是没有 lire 简单实在。那么 Lire 的手势操作是怎样的呢?
很简单,lire 支持对列表里的文章进行四种不同的动作:向左短划动、向右短划动、向左长划动、向右长划动。所有的操作,对着文章标题划动一下就一步到位。
你可以在「设置」菜单 - Article Options - Article List Options 中分别为这四种操作指定功能。我的配置方案是:
Swipe to Left(向左短划动) :为文章标星/取消文章标星。
Swipe to Right(向右短划动) :标为已读/取消已读。
Long Swipe to Left(向左长划动) :发送到印象笔记。
Long Swipe to Right(向右长划动) :将这篇文章之上的文章全部标记为已读。
这四个操作基本涵盖了阅读 RSS 时的所有需求:快速标记已读,以及收藏有用的内容。除了这些选项,lire 的划动操作还支持:
将这篇文章之下的所有文章标记为已读。
发送到 Instapaper / Pocket / Evernote / Pinboard 等第三方服务中
保存到 Safari 阅读列表
……
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些操作,配置出自己最顺手的用法。
虽然只是个 RSS 阅读器,但有时候我们还是用得上一点自动化操作的。比如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想分享到推特,应该怎么做?用共享菜单里原有的推特选项当然是个办法,但用 URL Schemes 更方便:一键跳转到 Tweetbot,推文内容已经帮你填写好了;点击一下「Send」,发送完又能马上跳转回阅读器继续阅读。
lire 支持各种各样的简单自动化操作,你可以在「设置」菜单中的「Share Options」里管理在共享菜单中显示的分享动作。lire 的默认动作包括在 Safari 中打开、下载文章为 .epub 文件等,已经相当实用。此外,你也可以自己添加基于 URL Schemes 的动作,例如添加到 Drafts:
在打开的链接中,你可以用 {title}、{content} 等模板标签来替代正在阅读文章的信息。
比如下面这条 URL Scheme 就表示了打开 Drafts 5 并新建一条草稿。其内容为:当前文章的标题加上原文地址(%0A%0A
表示换两次行)。有关具体模板标签的用法,可以参考动作配置界面的说明。
drafts5://x-callback-url/create?text={title}%0A%0A{url}&x-success={x-callback}&x-source={x-source}
旁白(VoiceOver),是一个大多数人平时不会用到的功能,这项 iOS 自带的功能会朗读出屏幕上被点击的内容,方便视觉有障碍的人士可以轻松地使用 iOS。然而,如果应用不为旁白功能作适配,它在应用里的表现就会很差。
我正好留心过这个问题,在我用过的 RSS 阅读器里,只有 lire 和 Fiery Feeds 在菜单里特意为旁白功能的配置留出一个专门区域。不过在这两者之间,还是 lire 更胜一筹。
可以看到,Fiery Feeds 和 lire 都支持设置朗读哪些内容。但 lire 还可以调整这些内容出现的顺序。此外,lire 也提供了关闭图片显示、朗读未读数量等一系列人性化的设置选项。
虽然旁白功能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需求,但它不是一个开发者可以随便忽视的功能。应用是否支持旁白功能,侧面体现出开发者对于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总而言之,在这方面 lire 算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聊了这么久 lire,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最大竞争对手。
我筛选了很久,觉得唯一在功能上能和 Lire 相匹敌的,唯有 Fiery Feeds。其它的许多 RSS 阅读器虽各有特色,也都有令人爱不释手的设计,但往往在某一方面有功能的缺失。唯有 Fiery Feeds 不一样:lire 有的它都有,lire 没有的,它也有。
例如 Fiery Feeds 支持完全用键盘操作完成阅读,lire 对键盘的支持虽然也不差,但始终难及 Fiery Feeds 在这方面的成就。另外,Fiery Feeds 虽然一直被诟病「不好看」,但是它在主题这方面的自定义程度是一共只有六套主题的 Lire 更加难以企及的。
不过我觉得,这不代表我们可以断言 Fiery Feeds 就一定比 lire 好。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 lire 是一款注重体验的产品。比如手势操作这件事,Fiery Feeds 就做得不够到位:滑动以后,用户还是要在一堆小图标之间点来点去。
Fiery Feeds 的手势操作设计
又比如,lire 可以为每一个订阅源单独设置缓存策略,而 Fiery Feeds 只能一次设置所有订阅源。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隐藏在细节中,而这些细节,最终组合成了一个功能强大,但人性化尚有不足的 Fiery Feeds。它确实很强大,但不注重细节,易用性也有所欠缺。
诚然,lire 做不到 Fiery Feeds 这般可以用配置文件来调整几乎所有的显示效果,但是 lire 是我见过最人性化的 RSS 阅读器。如果说 Fiery Feeds 是给喜欢自己从头到尾一点点配置和磨合的 Power User 用的,那么 lire 就是给喜欢阅读但又不希望花费大把时光在应用的配置上的用户用的。它自带的功能就足够强大和好用,并且在设计之初就更考虑用户的实际体验、更富有人文气息。
另外,相比于 Fiery Feeds 每年 ¥50 的订阅价格,lire 只需 ¥45 的买断价格显得更为划算。要知道,lire 多年来都保持了比较高的更新频率,也不断在加入比如按作者筛选文章这样实用的新功能,去年的 3.0 大版本更新也没有重新收费,不论是从开发者维护还是收费方面对于用户而言都非常友好。
除了我提到的这些功能,lire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功能,例如 「Hot Links」、「Calm Feeds」等。由于它们不是我想强调的重点,故在此不多作叙述。但无论表现在应用这个层面上的功能如何,我更赞赏的还是 lire 背后,设计理念层面上的人性化,说它是一款注重用户体验的 RSS 阅读器绝不过分。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 lire,应用售价 45 元,除了应用内的捐赠项目外,没有内购。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