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Long Live RSS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谷歌推出了一款将各项 Google 服务进行完美融合的带屏音箱产品——Google Home Hub。虽然它并非是行业里第一个拥有屏幕的智能音箱,但凭借着出色的综合表现以及完整的配套服务,它依然称得上是一款「定义级」的产品。
图片来自谷歌
距离 Google Home Hub 发布半年多之后,在刚刚结束的 I/O 大会上,谷歌又带来了它的升级款,命名为 Google Nest Hub Max。极客公园在《Google I/O:酷科技将拉平这个世界》一文中,对于这款产品也做了一些介绍。
图片来自谷歌
如果你观看了这次 I/O 大会的现场直播,或者之后了解过相关报道文章应该知道,在发布 Google Nest Hub Max 之前,他们对外宣布了一项新的战略调整:以后 Google 所有的智能家居都将冠以 Nest 品牌。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新品会用 Google Nest Hub Max 来命名。
有关新品的产品表现部分,由于目前我们尚未拿到真机,也不便做过多评价。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 Google Nest Hub Max 命名背后,Nest 和谷歌之间那些「像极了爱情」的过往。
故事要从 Nest 的诞生开始说起。
熟悉 iPod 的朋友可能知道,苹果公司前工程师 Tony Fadell 被誉为 iPod 之父。他在建造度假屋的时候发现,那时候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温度控制器都不那么令人满意(可能是他对于产品的要求太高了),于是便产生了自己「动手做」的想法。
2010 年的时候,这个意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Tony Fadell 找到了之前在苹果上班时的同事 Matt Rogers,联合创立了 Nest,并且获得了 Shasta Ventures 和 KPCB 两家硅谷早期投资机构的支持。
公司创立之后,Nest 推出了烟雾报警器和智能温度控制器产品,并且一炮而红,均收获了足够出色的市场反馈。于是,Nest 也成为了当时投资机构眼中的香饽饽,同时也吸引到了谷歌的注意。
2011 年 5 月,谷歌风投领投了 Nest 的 B 轮融资,并且在次年又领投了 C 轮融资。可以说,两家公司的缘分来的很快,并且感情急速升温。直到 2014 年,Google 宣布斥资 32 亿美元将 Nest 收入囊中。
对于那次收购,当时 Tony Fadell 显然充满信心的。他在一篇说明中写道,谷歌将帮助 Nest 实现「意识家居」的梦想。与独立发展相比,这种合作还能帮助公司以更快的速度改变世界。我们本身已经拥有强劲的势头,但谷歌却能给我们带来超速发展。
当然,Tony Fadell 也曾考虑到加入谷歌之后的过渡问题,在他看来,谷歌曾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出与 Nest 高度一致的使命感,对公司的梦想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由于存在如此之多的共性,所以加盟谷歌后的过渡期将会非常平稳。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被 Google 收购之后,Nest 短暂成为了公司体系下的一员。随后 2015 年 Google 成立 Alphabet 母公司之后,Nest 便被拆分了出去,以独立子公司的形式运营。
事实证明,当初 Tony Fadell 心目中美好的愿景,并没有实现。可以说,无论在产品层面上,还是内部管理方面,Nest 随后的表现十分糟糕。
产品层面上,Nest 在新产品的研发进展上非常缓慢,被 Google 收购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推出过新的硬件产品。 Tony Fadell 认为:「我们需要承认这并不是一个消费者驱动个人设备,因此与苹果产品并不一样,我们不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提高竞争力。」
但事实上,包括公司早期发布的温度传感器等产品在内,功能性方面也一直存在许多 BUG,远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这也导致后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进一步完善。
而之前国外媒体 Information 发布了有关 Nest 的调查报告称,Nest 公司受访员工指责管理层随意变更指令、枪毙项目计划,这也是导致公司在产品端进展缓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除了产品端存在问题,内部管理的混乱,也是 Nest 陷入挣扎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4 年年末,也就是 Google 收购 Nest 之后,Nest 曾在 Google 的建议下,收购了一家做监控器材的公司——Dropcam。虽然当时 Dropcam 的规模并不大,但它的发展势头非常出色,年销售额增速达到 300% 到 500%。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这笔收购案在日后被证实是极其失败的。由于两家公司不同的产品规划思路,导致内部不断陷入争吵中,Dropcam 前 CEO Greg Duffy 曾在博客中公开表示「卖掉公司是自己的决策失误。」
之后的 2015 年,Nest 陷入离职风波中,按照联合创始人 Matt Rogers 的说法,短短的几个月内,公司损失了将近 70 人。而这些员工,大多来自于 Google 和 Dropcam,不少媒体甚至用「灾难」来形容这笔交易。
就这样,在一片混乱中 Nest 度过了自己的 2015 年。不过,糟糕的现状并没有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而有所改观。
2016 年 Nest 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市场宽度不够,导致公司发展受限。当时任职于美国市场调研机构 Forrester Research 的 Frank Gillet 曾表示,那时候只有 6% 的美国家庭拥有智能家居产品。而普华永道 在 2016 年发表的的一项调查也显示,72%的受访者称在未来 2~5 年内不会考虑智能家居产品。
也正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2016 年六月份的时候,Nest 创始人之一的 Tony Fadell 宣布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讽刺的是,当时竟然有观点认为 Tony Fadell 的离开对于 Nest 而言可能是一件好事儿,这家公司或许还有救。
时间来到了 2018 年 2 月份。
当时谷歌、亚马逊和苹果三家巨头都看准了智能家居将会成为未来新的发展趋势,并且开始在这个拥有巨大商业前景的领域开始逐力。但事实证明,谷歌在和亚马逊的竞争中并占据上风,并且面对苹果公司的追逐,其也需要让自身更加强大起来。
可能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2018 年 2 月份的时候,Google 硬件负责人 Rick Osterloh 正式宣布 Nest 已经与谷歌的硬件部门合并,分开了四年之后,Nest 重新回到了谷歌的怀抱。
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自 Nest 四年前加入 Google 以来,团队经历了不可思议的发展势头,该公司去年的硬件产品组合翻了一番,2017 年的销售量比前两年的总和还要多。与此同时,谷歌在去年销售了数千万的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谷歌助理来收听音乐,控制连接的设备,以及获得有用的信息。
为了巩固这一势头,我们很高兴将 Nest 和 Google 硬件团队结合在一起。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将继续把硬件,软件和服务相结合,以 Google 人工智能和助手为核心,创建一个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的家居环境。
在 Rick Osterloh 公布这一决定之后不久,Nest 另外一个联合创始人 Matt Rogers 便宣布他将会离开公司。Tony Fadell 和 Matt Rogers 的离开,也意味着 Nest 这家公司逐渐开始被谷歌所接管。
同年 7 月份,随着 Nest 首席执行官 Marwan Fawaz 辞职,谷歌对于 Nest 的控制权也更进一步,并且让 Nest 与 Rishi Chandra 领导的谷歌家庭设备团队进行合并。之后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就是今年 I/O 大会上谷歌宣布,之后将所有智能家居产品归到 Nest 品牌下。
到这里,Nest 和谷歌过去这么多年来的那些往事也就基本捋清楚了。
回过头来看,其实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像极了一对情侣从相识、相知、相恋再到步入婚姻殿堂的过程。这中间有过甜蜜也有过争吵,不过就目前来看解决其实还是比较圆满的。
虽然 Nest 的两位联合创始人最终离开了,但至少这个品牌还在,并且 Nest 已经与谷歌的智能家居画上等号,形成了和 Pixel 一样的品牌策略。这也足以证明,谷歌已经「消化吸收」了 Nest,让其成为了自己重要的一部分。
Nest 和谷歌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我们也会对其保持关注。
(头图来自谷歌)
...1980 年,一位美籍华裔博士所研究的航天技术得到了一次突破。
这位博士名叫唐鑫源,将在美国学习的高分子化学和太空服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绝佳的功能:可吸收储存 1400 毫升液体。
这个功能可以说是解放了所有宇航员。因为在此之前,宇航员的排泄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人。
第一位上太空的加加林,登上发射架之前穿着宇航服尿在了汽车轮胎上;同年,美国首位宇航员谢泼德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宇航服里尿裤子的人。这个尴尬的现象得以打破,宇航员也终于不用带着塑料袋排便了。
「尿不湿」之父唐鑫源 | 图源网络
高分子材料和太空服,这两样东西看着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太远,可现在它以一个随处可见的产品展示在人们面前——尿不湿。仅 30 年左右的时间,一项用在宇航员身上的黑科技就被婴幼儿使用,科技传播的速度不可谓不惊人。
在科技界,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以自己命名的摩尔定律,意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 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且价格不变。
而在历经百年的汽车产业看来,航天技术一直像是拥有雄厚研发实力的高科技装备,可望而不可及。但这些科技却在历史发展中不经意间回到民用,加持在了汽车的创新功能中。于是,越来越多的航天科技开始落地,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更多同属性的汽车产品,成为了汽车产业技术革新的「加速剂」。经过逐渐有序的引导,让这种落地速度不断加快。现在,航天科技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汽车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1918 年,德国为了让飞行员更好地瞄准目标,在战斗机座舱正前方加装了瞄准具。这个反射镜瞄准具能够覆盖飞行员的平视视野,因此也被称为平视显示器或抬头显示器(Head Up Display,HUD),这是最早的 HUD 形态。
时间线拉到二战时期,20 世纪 40 年代早期,负责英国雷达开发的电信研究机构(TRE)将雷达显示界面投射到飞行员驾驶视线内,在夜间也可以瞄准,以便更好地操作飞机的同时观察和打击目标。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结构,标记与目标的相对位置不会随观察角度改变有较大变化。
反射镜瞄准具的纵向横截面(1937 年德国战斗机搭载) | 维基百科
战争在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本身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二战之后,有了更先进的机载计算机的帮助,HUD 可以显示的信息也更加丰富。飞行员可以在 HUD 中读出飞机的各种状态,例如航向、航速、雷达提供的敌机信息等,HUD 可在飞行员视野中跟随敌机位置显示各种辅助符号。
1958 年,英国皇家海军首次在 Blackburn 舰载攻击机上将高度、空速、枪瞄准、炸弹瞄准集成在一台显示器中,并通过 HUD 投射到飞行员视野内;同年,美国海军的 A5 Vigilante 攻击机实现了搭载能够为驾驶员提供丰富信息的 HUD 系统的量产,这才算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HUD 系统的初代完整形态。
一般来讲,我们把 HUD 系统分为四代,第一代 HUD 系统使用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在荧光屏上生成图像。很多 HUD 系统目前仍在使用 CRT 显示器,而它的缺点在于,荧光屏涂层的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当战斗机普及 HUD 之后,商用飞机也渐渐开始启用。1975 年由法国达梭飞机公司首先使用在 Mercure 飞机上面率先安装 HUD 系统;到了 70 年代末,美国一些飞机生产商干脆把 HUD 作为标配系统装在了客机上。
20 世纪 90 年代飞机上的 HUD 显示器 | 维基百科
在商用飞机之后,HUD 技术得到了成熟的认证,越发快速地探入寻常百姓家。
1988 年,HUD 第一次登上了汽车的舞台。通用把 HUD 作为一项安全驾驶辅助配置安装在 Cutlass Supreme 车型上。
1988 年推出的 Cutlass Supreme 成为了首辆搭载 HUD 的汽车 | 维基百科
在当时,汽车上的 HUD 系统可以说是黑科技配置,尽管最开始采用的是战斗机的 HUD 显示技术,仅能显示时速信息,并且颜色单一,但它出现的意义重大,1918 到 1975,再到 1988 年,长达 70 年的 HUD 技术发展经历了完整的三个阶段,开始向汽车方面进攻。
与飞机一样,驾驶汽车时如果用平视取代低头看到仪表盘上的信息,司机会更加集中注意力,这是 HUD 的天然优势之一。
然而,应用光学折射原理的 HUD 系统虽然能够达到平视,但显示内容单一,且位置靠近司机视线前端,需要司机的眼睛在近处对焦,时间一长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因此,W-HUD 和 AR-HUD 成为了目前最适合的替代产品。前者使用汽车的挡风玻璃为显示设备,显示效果更为一体化,可以将显示数据的焦距调整为无限远。这样,驾驶者长时间使用对视觉不会造成疲劳。
大陆推出的 HUD 产品 | 大陆官网
AR-HUD 则是 AR 技术的延伸应用,导航时可以直接将信息显示到 HUD 上,并融合实际的路况场景进行显示,更加形象生动。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这两种方案成本略高,且技术并不成熟,目前还没有被车企大规模应用。
AR-HUD 导航 Demo | 图源网络
**
**
相比 HUD,定位系统的出现则要更晚一些,但应用的速度反而更快。
20 世纪 60 年代,GPS 系统就开始投入使用。第一个卫星导航系统是 Transit,这是美国军方部署的系统。Transit 的操作基于多普勒效应:卫星在固定的路径上行进并在固定的无线电频率上广播其信号。由于重力场和雷达折射等变化,卫星轨道位置会有一些误差。卫星相对于接收器的移动,接收频率将与广播频率略有不同。1970 年至 1973 年,佛罗里达州航空航天部团队解决了这些问题,使用实时数据同化和递归估计,将系统误差和残差误差缩小到可管理的水平,以允许精确导航。
GPS概念图 | 维基百科
卫星导航的最初动机是用于军事应用。卫星导航可以精确地向目标运送武器,大大提高了杀伤力,同时减少了误导武器造成的无意伤亡。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有多颗精确导航的卫星,大多涉及军事用途。但直到 2000 年,精确的 GPS 导航才开始向公众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公共可用的 GPS 设备已经存在。但军方增加了对信号的干扰,以确保他们的版本是唯一可以用于任何精度的版本。经过四年的审议,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于 2000 年签署了一项法案,要求军方停止争夺平民使用的卫星信号。这使得已经存在的定位系统的准确度立即提高了 10 倍,并为后来导航系统的繁荣定下了基础。
自 1978 年以来,有超过 50 颗卫星进入轨道 | 维基百科
从 2000 年的时间点回头看,其实汽车在卫星导航出现之前就开启了尝试,尽管现在看来这些方法很拙劣,但也有它相应的应用价值。
比如第一个在汽车上出现的导航系统——Iter Avto。这是一个「地图引导工具」,没有卫星,没有语音提示,甚至没有方向。它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产物,主界面是一张纸质地图,通过显示器,也就是一个框来滚动纸质地图卷轴,并连接到速度计的电缆控制滚动速率。这套导航系统的优势在于,如果你标记对了起点位置,它在路上总是能给出车辆所在的准确位置。缺点在于,换一条路的时候,就要拿出一套对应新路线的卷轴。
第一个在汽车上出现的导航系统——Iter Avto | 图源网络
80 年代,本田推出的 Electro Gyro-Cator 导航装置被看作是第一个真正的导航工具。它的内部搭载了一颗小型氦气陀螺仪,只要手动标记好起点和方向,6 英寸的单色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车辆所在的位置。问题在于,这套装置太贵了,2750 美元,是车辆本身价格的 25%。
Electro Gyro-Cator | 图源网络
从 Electro Gyro-Cator 起,丰田、马自达、通用、Garmin 都在 80、90 年代推出了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甚至有些已经使用上了卫星定位,但由于美国政府在 2000 年之前故意限制 GPS 功能,才有了这个时间点的交集。
此后,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只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用一个智能手机就能获取精确的交通信息,成为了无数司机的首选。
从航空航天发迹,逐渐应用到汽车领域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个大号移动空间产品搭载的功能与航空航天技术的结合,可能要比其他领域更紧密一些。尤其在智能汽车时代,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材料轻量化等层面都可以为汽车带来全新的体验,诸如线控技术、ACC 自适应巡航与碳纤维材料,均是航天领域经过成熟应用带来的便利。在很多人看来是「黑科技」的东西,最终也会走入大众,为人们带来普惠。
而从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科技发展、下放到大众的速度越来越快。HUD 从一战就开始出现雏形,直到 1988 年才应用到第一辆汽车内;卫星定位 60 年代才正式投入使用,80 年代已经搭载在汽车上供消费者们解决刚需问题。
速度成为了汽车技术发展的其中一项标准。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航天科技的阶段,中国航天也不例外,甚至直接与汽车品牌合作,争取用最快的速度达到助力作用。
2019 年 4 月 24 日「中国航天日」,WEY 品牌与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汽车品牌首次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达成中国首次海上发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将今年进行海上发射的验证火箭命名「CZ11-WEY」号,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与企业品牌联名命名。
WEY 品牌与中国航天战略合作 | 现场拍摄
同时,中国航天与中国汽车首次联手打造的「联合技术创新中心」, 旨在促进彼此领域尖端技术的相互融合。二者将联手把用在航天的技术融合进汽车内,双方科研技术打通,助力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将技术逐步应用于 WEY 品牌后续产品中。
中国航天与 WEY 合作达成的四个「首次」 | 现场拍摄
具体到产品应用方面,WEY 将结合航天科技的空气动力学,为车辆带来更低的风阻系数,以提升燃油经济性;同时借鉴航天安全结构设计的流程、经验及标准,从安全结构设计、整车安全试验验证等多方面开展技术合作,从航天安全结构设计中汲取经验,以此提升 WEY 品牌车型安全性能。
WEY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 现场拍摄
当前,航天技术应用在汽车上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对国产品牌来说,这个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WEY 与中国航天的合作算是一次典型的「互补」,弥补了汽车行业的一些创新,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科技从一个产业到另一个产业的过渡层级。
而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的 5G、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等一系列科技的结合,会不会与导航定位系统一样,创造出一个能让历史铭记的时间点?
答案呼之欲出。但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国产品牌之间的合作,势必会让科技「落地」的时速飙增,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此次「中国力量」的彼此携手,就展示了双方对于技术融合发展的信心,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见证一项科技的「中国速度」。
...平台跳跃类游戏大家都不陌生,简单的跳跃动作,配合华丽的画面以及有趣的音乐往往能让人放松心情、缓解疲劳,可以说老少咸宜。
极客之选(公众号 GeekChoice)今天要介绍的《Neon Beats》(霓虹灯节拍)就是一款简单有趣的平台跳跃游戏,最近上架 Steam 平台,只用几天时间就获得了 97% 的好评,它究竟好玩在哪?适合哪些玩家,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作为一款独立游戏,《Neon Beats》并没有多么华丽的艺术设定和美术风格,有的只是简单的线条和看起来并不复杂的关卡。这些或许会让习惯了各种华丽特效的你觉得「很素」,但尽管如此,它的艺术风格也算是游戏显得特别的一部分。
操作简单直观是《Neon Beats》给人最初也最直观的印象,跳跃类游戏操作并不复杂,只是弹跳而已,但怎样把弹跳做的有趣,就包含探索和发现的成分,《Neon Beats》在这方面做了有趣的尝试。
首先就是通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霓虹灯增加游戏的变化,游戏中不同颜色和颜色的霓虹灯有着不同效果。比如半圆形意味着增加弹跳、蓝色意味着时隐时现,三角则意味着会碰壁,它们很简单,但组合在一起就有了乐趣,比如这个伴随音乐节奏时隐时现的台阶👇
还有这个有趣的连续弹跳组合👇
虽然从动图上看似乎并没有和别的同类游戏有太大区别,但因为音乐出现这些关卡变得有趣很多。不得不说,优秀的音乐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强大力量,在游戏中不同关卡搭配的音乐无一例外都很符合游戏的氛围,也融合了一些特别的关卡设定,这让人在操作中有了紧张刺激的感觉,也让人玩起来就停不下来,想要把音乐听完。
作为一款简单有趣的小游戏,《Neon Beats》其实缺点不少:画面过于简单、关卡不够丰富、中文翻译粗糙等都可能让你吐槽。但其出色的电音节拍、流畅的动作配合特点鲜明的画面风格给人带来了不错的休闲体验,对于一款刚推出不久的独立游戏来说,把这核心的部分做好是难得的,所以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值得大家亲自尝试。
更重要的是,作为上架 Steam 和 Google Play 的免费游戏,这款游戏无内购无广告,如果你喜欢单机游戏或者平台跳跃类,那么最近刚刚上架的《Neon Beats》会是不错的选择。
下载地址:PC | Google Play
...Google 总是有办法,把最前沿的技术用最简单实用的方式普及给覆盖面最广的移动端用户。而每一年的 Google I/O 就是展现这些前沿技术和理念的中心舞台。今年也没有例外。虽然对照往年略显平淡,但和前后夹击的 F8 和 Build 相比,这场盛会仍让我们相信,科技公司只分两类:Google 和 Google 之外的其他公司。
「我们的使命是梳理全世界的信息,并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接触并使用它们。」一开场,CEO 桑达尔·皮查伊就聊起了 Google 21 年来从没改变的公司使命。但 Google 实现使命的方式却变了,用皮查伊的话说,他们曾经是一家帮助用户找到答案的公司,但现在,他们正在成为一家帮用户把事情给办了的公司。
Google I/O 现场 | 极客公园
从信息聚合搜索到人工智能的应用,Google 业务的方向变了,但没变的是 Google 对自己的定位和愿景:一家无论对任何人而言都有帮助的公司。
想法很简单,做法却很酷。正因为 Google 始终关注着普通用户最日常的需求,所以每年五月的这场开发者大会也总是能引来很多普通用户的关注。比起一场专业的开发者大会,Google I/O 更像是一次全世界的极客狂欢,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极客公园都要去山景城的现场参加 I/O 大会的原因之一。
在今年的 Google I/O 上,Google 不负众望地发布了包括手机、音箱在内的多款硬件产品,同时惊艳众人的 AI 应用和软件展示也没有缺位,极客公园对发布内容进行了整理报道,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Google 究竟带来了哪些新产品和黑科技吧。
**
**
去年,Google 在新闻产品 Google News 中推出了「完整报道(Full Coverage)」功能,通过对相关报道的信息聚合,用户可以一次性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今年的 I/O 上,Google 宣布这项功能将整合到 Google 搜索中。
Google 搜索也将在这个月晚些时候加入 AR 功能。用户在 Google 搜索某样东西时,可以查到搜索对象的 3D 可交互格式的「图片」,甚至可以用 AR 增强现实的形式将物体投射到现实世界。例如在现场,当工作人员搜索「大白鲨」,除了得到基本的文字信息和大白鲨 3D 格式的图片以外,还可以将白鲨投射到现实场景中,像下图演示的那样,一只 18 英尺的大白鲨出现在了 Google I/O 的舞台上。
AR 与 Search 结合 | Google
然而,当你想要搜索一件物品却不知道如何形容它时,Google Lens 派上了用场。2017年 Google Lens 面世,基于视觉算法让机器学会「看图说话」,智能识别相机拍摄的物品并提供与之相关的内容。今年,Google Lens 能做的事情更多了。
比如在线下参观点餐时,用摄像头对准文字菜单,Google Lens 能够自动识别出受欢迎的菜品,以及菜品的真实图片,Google Maps上其他用户对于菜品的评价,用餐结束后,用 Google Lens 对准账单,它还能帮你结账,计算出小费。除此以外,用 Google Lens 对准菜谱,屏幕上就会出现菜品制作的视频动图过程,目前这些功能仍需要 Google 与饭店、菜谱出版商合作才能够实现。
Google Lens 识别菜单 | Google
除此之外,Google 宣布在轻量级应用 Google Go 中加入原先只有 Google Translate 中能用的相机翻译功能。打开 Google 搜索或者 Google Go 里的相机,对准一段文字,系统能够将文字转成用户想要的语言,甚至还能将翻译后的文字朗读出来。
在宣布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25 亿活跃安卓设备之后(2017 年是 20 亿),Android Q 进行了一次相对简单的更新。
Android Q 将更多地针对 OLED 屏幕和折叠屏手机进行优化。当用户在折叠屏手机外面的小屏上运行了一个 App 之后,打开手机,这个 App 会自动继续在里面的大屏上适应现实。此外,Android Q 也将针对 5G 进行优化适配。
Android Q 将支持「实时字幕」功能,能识别手机发出声音中的语音,不需要联网就可以将它们转换成文字,显示在手机上。
实时字幕功能 | Google
针对 IM 聊天软件,Android Q 还新加入了「智能回复」和「推荐操作」功能,可以针对不同消息给出回复建议,还可以识别消息中的特定信息,推荐后续操作。比如当别人发来的消息中有某个「地址」,Android Q 会自动给出「在地图中打开」的选项。这些功能支持所有的第三方 IM 聊天软件。Android Q 将很多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功能放在了手机本地,不仅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也提高了处理和相应的速度。
Android Q 还将加入「夜间模式」,让很多 App 的界面在暗光环境下可以变得更友好,也可以帮助 OLED 手机省电。
夜间模式 | Google
除了功能更新之外,Android Q 第二个重点更新在于「安全和隐私」。
Android Q 将各种隐私选项集成进了一个设置菜单中。用户可以在设置-隐私中控制所有隐私相关选项,包括行为动态、位置记录和广告追踪设定。Android Q 会自动向用户提醒有 App 一直在记录位置,用户将位置权限设置为「仅在使用 App 时允许获取」。
位置权限设置 | Google
Android Q 升级了各种加密算法,使很多加密功能能顺畅地运行在低端手机上。同时,Android Q 将「安全升级」从系统升级中独立出来,一切关乎安全和隐私的相关升级将可以像升级 App 一样独立升级,不需要升级大版本系统,不需要重启手机。
最后,Android Q 对监测用时用量的「Digital Well-being」功能进行了更新。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使用手机的时常和强度,限制某些 App 的使用时间,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关闭手机的声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被打扰。
Digital Well-being 功能 | Google
Android Q 新增了「集中注意模式」。用户可以设置一些容易让人分心的 App,比如短信、邮箱、YouTube。在进入「集中注意模式」之后,系统会限制这些 App 的使用和消息推送,帮助用户保持注意力集中。在退出「集中注意模式」后,一切被拦截的通知会重新显示。
Android Q 还在这一切控制手机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家长控制。现在,家长可以了解、控制自己小孩使用了哪些 App、用了多久,可以给小孩设定作息时间,也可以在到了时间限制后给他们稍微延长几分钟。
家长控制功能 | Google
包括一加、小米、OPPO、Vivo 在内的 12 家厂商的手机和所有 Pixel 手机会在第一时间收到 Android Q 的更新推送。
定位中端市场的 Pixel 3a/Pixel 3a XL 如期而至。
外观方面,Pixel 3a/Pixel 3a XL 延续了 Pixel 3 的外观设计,同时在黑白两色的基础上,新增了淡紫色(purple-ish)的款式。
三款配色 | Google
功能上,Pixel 3a/Pixel 3a XL 继承了上一代的诸多功能,比如 Active Edge 压感侧键、Titan M 安全芯片,支持 USB-C 接口等等。令人惊喜的是,在 Pixel 1 之后再也没出现过的 3.5mm 耳机孔又再次出现在了 Pixel 3a/Pixel 3a XL。
续航方面,Pixel 3a/Pixel 3a XL 分别搭载 3000mAh/3700mAh 电池,18W 快充。Google 表示一次充电可使用 30 小时,充电 15 分钟可使用 7 小时。
相机方面,没有双摄,没有三摄,祖传单摄,永远只有单摄。成本都拿来开发 AI,要啥摄像头。相机方面,Google 延续了「单摄不够,AI 来凑」的传统。Pixel 3a/Pixel 3a XL 采用 f/1.8 光圈 1220 万像素后置摄像头,f/2.0 光圈 8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在 Depth 景深模式和 Super Res Zoom 超级放大等 AI 功能的辅助下,Pixel 3a/Pixel 3a XL 保持着 Pixel 系列手机一贯高水平的拍照和摄像水准。
Pixel 3a 拍摄照片 | Google
尤其在暗光情况下,Pixel 3a/Pixel 3a XL 有着不俗的表现力,Google 甚至在宣传片中毫不隐晦地对比 iPhone X 的成像表现。从 Google 展示的成片来看,Pixel 3a/Pixel 3a XL 的暗光表现远超苹果两年前的旗舰机。
Pixel 3a 成像对比图 | Google
价格上,4GB+64GB 的 Pixel 3a/Pixel 3a XL 售价分别为 399 和 479 美元。发布会当天,Pixel 3a/Pixel 3a XL 在 Google Store 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等 13 个地区上架,Google 也将合作的运营商从 Verizon 扩展到了 Verizon、Sprint、U.S.Cellular 等 5 家运营商。
Pixel 3a | Google
虽然在发布过程中,无论是耳机孔的暗示还是赤裸裸的成像对比,Google 都有些针对苹果和 iPhone 的意思,但考虑到 Pixel 3a/Pixel 3a XL 中端手机的定位和售价,以及目前科技媒体和数码博主对这两款手机成像素质的高评价,即使是「不耻地」和两年前的前辈对比,Pixel 3a/Pixel 3a XL 依然有着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当然,高通骁龙 670 的处理器,注定了这两款「中端手机」无法满足很多对性能有需求的用户。
去年,能够代替用户打电话的 Google Duplex 横空出世,震惊全场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一年之后,Google 对 Duplex 进行了一次升级「再诠释」,将它从一个「能模拟真人对话」的语音 App 变成了一个专注于各种「流程自动化」的助手,进一步融入 Google Assistant 之中。
Duplex for Web 现在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填写复杂的表单,比如租车的相关信息。Google Assistant 会从用户的 Gmail、日历中读取信息,分析行程,预测用户的租车时间、地点,并且根据历史记录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车型。Google 还联合租车公司对相关界面进行了优化,使信息呈现更简洁、直观。
Duplex 自动获取用户行程 | Google
Google Assistant 语音引擎的性能也变得更强了。借助深度学习技术,Google 把原本跑在云端,大小在 100G 左右的语音识别模型缩小到了 0.5G,使其可以运行在手机本地。用户不再需要一直说「Hey, Google」来唤醒 Assistant,只需要一次唤醒,Assistant 会自动保持活跃一段时间,聆听用户接下来的指令。
紧接着的演示中,工作人员在只用语音控制的情况下,连续展示了各种复杂操作:打开 App;调用天气、计时器等系统功能;进行打车、看特定 Twitter 等第三方 App 操作;回复短信并发送某张图片;创建并发送邮件。
得益于本地语音识别更快的速度,Google Assistant 可以进行更多操作、多任务处理、以及内容编写。今年晚些时候将发布的新款旗舰 Pixel 手机会搭载「本地识别」功能。
演示下一代 Google Assistant | Google
除了性能变强之外,Google Assistant 也变得更「懂你」了,它会基于历史记录对语义库进行个性化的优化。比如当用户询问「去母亲家的路上堵吗?」的时候,Assistant 会调出你「母亲家」的具体地址,而不是搜索「母亲家」这个关键词。
除此之外,Google Assistant 还会针对同一问题给出个性化的答案。比如用户问有什么菜谱推荐时,它会基于用户之前的喜好推荐一些菜。目前 Google Assistant 能够做到个性化推荐的领域包括菜谱、播客和体育比赛。
最后,Google Assistant 新增了「驾驶模式」功能。将「为你推荐」、「最近去过的地点」、「联系人」和「多媒体」等用户常用的功能整合进了一个界面中。用户在驾驶导航的过程中和手机进行的一切交互都只会在小半部分的屏幕底部显示,不会干扰到主要的导航界面。
驾驶模式 | Google
当所有人还在期待 Google Home 的更新时,Google 先丢下了一颗关于品牌战略的重磅炸弹,宣布从今往后,Google 所有的智能家居都将被冠以 Nest 的品牌。这一智能家居品牌在被收购 5 年之后,成为了 Google 智能家居的唯一品牌。
Nest Hub Max | Google
Google 发布了 Nest Hub Max,是之前带屏智能音箱 Google Home Hub 的升级版。Nest Hub Max 为「公共空间」量身打造,有着更大的 10 英寸屏幕和摄像头,能控制所有支持 thread 协议的智能家居,也可以播放 YouTube TV 的电视直播。
既然是为「公共空间」打造,Hub Max 不仅具有声纹识别功能,还能进行人脸识别。它会对用户进行识别,提供一整套个性化的体验。包括你的个人数据和内容偏好。除了声音之外,用户也可以通过手势来控制它。比如在来电话时,只需要朝着它抬起手,它就会自动暂停音乐。
Hub Max 会提供个性化的体验 | Google
Hub Max 可以作为「安防摄像头」使用。用户可以通过它远程查看家里的情况,它还具有「动作检测」功能,在检测到家里有「陌生运动物体」时会给用户推送通知。配合通话软件 Google Duo,Hub Max 可以进行视频通话,并且可以在通话过程中实现自动追焦功能。
配合 Google Duo 进行追焦通话 | Google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Hub Max 配备了一个运行指示灯。当摄像头处于工作状态时,旁边的一个小绿灯会亮起,用户也可以通过它背后的一个实体开关手动开关摄像头以及麦克风。它们开闭的状态也会直观地显示在屏幕上。
Hub Max 定价 229 美元,今年夏天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上市,之前的 Nest Hub 降价至 129 美元,将在 12 个新国家上市,支持 9 种新语言。
当探讨如何建立一个更有帮助的 Google 时,安全和隐私就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Pichai 表示当人们在发展人工智能时,所建立的人工智能模式是否起作用,如何确保人工智能不强加偏见,如何提高机器学习的透明度,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机器学习中的偏见,Google 推出并且开放了叫做 TCAV 的新研究方法,之后将发布更多工具和数据集。
Google 更新了 Google Account,将隐私设置集合在 Google Account 之下,同时用户可以选择数据被保存的时间。Chrome、YouTube、Google Maps 将新增 Incognito mode(隐身模式),比如在 Google Maps 中,用户搜索过或者导航过的地点不会与账号相连。
皮查伊在台上介绍了机器学习方法「联合学习」(federated learning),可以在手机设备上直接训练 AI 模型,不用把数据上传到云上,保证数据的安全。比如应用到 Gboard 上,这项技术可以帮助用户预测表情包和对话。
人文关怀成为了这一次 Google I/O 开场演讲的重点之一,其中,多款无障碍功能的发布也成为收获掌声最多的一个环节。前不久,Google 发布了一款应用 Live Transcribe,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将实时对话转录称屏幕上可阅读的文本,目前已经支持超过 70 中语言和方言。而在 I/O 发布会上,Google 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成果。
Live Transcribe | Google
Live Caption 是一款视频和音频被实时转录成文字的工具,它能够覆盖在用户使用的任何应用上,比如 YouTube、Instagram,或者视频聊天应用上。它能够分析源音频,即便在音量调成静音的情况下,Live Caption 也能够正常工作。
Live Caption | Google
Live Relay 通过语音识别和文本语音转换来帮助聋哑人进行电话交谈。Live Relay 利用了 Smart Compose 和 Smart Reply 功能,预测性回复建议和及时反映能够帮助打字者跟上语音通话的速度。
Live Relay | Google
Project Euphonia 是 AI for Social Good 项目的一部分,团队与非盈利组织 ALS TDL 和 ALSRI 一起记录 ALS(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声音。Google Assistant 是为大多数语言功能正常者提供的服务,并不适用于有语言障碍的少数群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oogle 在全世界各地收集语言障碍者的声音样本,弥补有限的训练数据所造成的人工智能偏差问题,Google 希望通过收集这些数据来改进算法,最终整合到 Google Assistant 中。
Project Euphonia 项目 | Google
纵观整场发布会,除了各种令人兴奋的良心产品和酷到没朋友的 AI 应用以外,谷歌多少有些刻意强调的东西。
比如本地处理(on-device)的 AI 任务,这本是苹果发布会上谈起机器学习最常说的词,如今大环境对隐私信息越来越敏感,Google 也不得不频繁强调用户使用他们产品时的信息安全问题了。
还有人情味十足的产品宣传视频,Google Lens 加入的语音翻译功能就是一个例子。大会上皮查伊播放了一个印度女性的视频,讲述了这名没接受过教育,不识字的女性如何通过 Google Lens 拍照翻译和朗读的功能方便生活的故事。
除了 Google Lens 以外,上述几款无障碍功能也展示了各自的真实应用案例。对在场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技术展示视频是非常少见的。甚至在现场情绪的渲染中,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也忍不住感慨这些温馨和感动让他有些不适应,这是他第四次参加 Google I/O 大会,但这次是他认为「最政治正确」的一次,「核心体现出了对科技改变力进行的边界收敛和重新聚焦」,某种程度上,也是硅谷科技圈近年来越发倾向保守主义的体现。
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Google 在一场紧凑的发布会中持续证明了科技在表现「酷」的同时,也能够切实对每个人的真实生活有所助益。让世界变得更平,让每个人变得更好。这也是 Google 所强调的「Helpful」的真意所在。
图片来源:Google
责任编辑:宋德胜
...难得有像西雅图一样的城市,可以容纳下三家家喻户晓的超级商业机构。而今天的主角就是其中的两家——从农贸市场起家的咖啡馆成为了科技巨头开发者大会上最受欢迎的嘉宾,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会场饮品。
在微软坚定地迈向云与 AI 转型之路上的时候,星巴克也将自己科技化转型寄希望于其中。
在微软开发者大会 Build 2019 上,星巴克基由 Azure Sphere(微软端对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搭建的 IoT 系统,和利用 Azure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实现的进一步个性化餐饮产品推荐,在现场收获了巨大的关注。
不再是噱头和「科技化」的品牌宣传,上述技术已经被开始应用于美国本土和加拿大的部分星巴克门店当中。
借由和同城科技巨头微软的合作,这家年过百岁的超级咖啡连锁企业真正进入了智能化生存的年龄段。而星巴克在其中的考量和判断,既可能成为消费零售业、甚至更多其他传统行业公司智能化转型的先行经验,也会成为科技公司产业互联网化的参考案例。
第一家星巴克
「技术能实现的全部,就是围绕在顾客和店面的连接周围。」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 Build 2019 开场 keynote 当中,如此陈述星巴克这一案例。
这家古老的咖啡连锁店,自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起,就成功地告别了「卖饮料」的出身,走向了一种更加高阶的商业存在——人、产品,和社区的关联,成为了他们长久以来成功的核心。只是今非昔比,人们对于咖啡和咖啡馆的定义和期许早已开始变化,尤其是在星巴克曾经引以为傲的新兴市场地区。
以他们在中国遭遇的深蓝色竞争对手为例,更加贴近本土化需求的营销方式和完全生长于互联网思维当中的战略,令星巴克恪守的「人与社区」特征显得既老迈又不再显眼。
新的智能推荐系统显然是为了从线上到线下都再次增强这种经典的体验,并且继续证明它的正确性。推荐系统会同时出现并同步于在星巴克手机 App 和店铺内店员操作系统当中,根据人、时间、地域三个维度基于顾客之前的购买行为来实现实时推荐——这种不可预判、且外部随机影响因素较强的场景,也是他们选择增强学习的原因。
星巴克智能店面展示
会场内的星巴克技术专员(Starbucks Technologist)——这也将成为未来星巴克内部的一个重要新兴职位,向极客公园现场记者演示了这一过程:身患乳糖不耐的记者从未以会员身份购买过任何含奶咖啡饮品,因此在饮料推荐优先级当中,首先是美式咖啡和冷萃等饮品,其次还有各种其他品类的豆奶替换选项,视频推荐也自动屏蔽了含有奶酪的三明治和沙拉;如果记者在一段时间内咖啡消耗量增多,系统也不会在傍晚购买时主动推荐低咖啡因的饮品,而保持常规;而如果是记者从加州前往了阿拉斯加,系统也不会在第一时间推荐任何冰饮……
「就像是和(熟悉你的)店员的关系一样,」星巴克负责市场分析的高级副总裁 Jon Francis 形容这套推荐系统。基于时空调整的个性化服务,其实是在互联网零售时代开始恢复并增强曾经的「第三空间」社区属性和消费体验。
由于其线下和线上的同步特征,新的推荐系统实质上重新定义并拓展了「第三空间」的概念。星巴克执行副总裁、CTO,Gerri Martin-Flickinger 认为这让星巴克和顾客的「会面」机会增多了,无论是咖啡店内,还是在顾客的车内和家中。
在现场向极客公园介绍推荐系统的技术专员的解释则更为直白:它省去了很多店员推荐然后顾客拒绝,然后一遍又一遍重复自己饮品个性化需求的大量无谓时间。
根据这位技术专员介绍,由于多样原因,星巴克推荐系统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暂未确定。
仍藏身 Pike 市场边上的「世界首家星巴克」距离微软 Build 2019 的会场只有数百米,店内据说仍保持了百年前的本色——狭小局促、没有座位,以及棕色袒胸露乳的肥胖人鱼。一切都和近在咫尺的科技开发者会场截然相悖,而合作却在这其中开始了。
微软对于 IoT 的信心和执念,早在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和他的「未来之屋」就已显现出来。可对于星巴克这样的传统行业庞然大物而言,却是刚刚思考明白的事情。
星巴克 IoT 咖啡机
星巴克负责全球设备的副总裁 Venkat Venkatakrishnan 在 Build2019 现场说明了星巴克 IoT 化的决心和原因:最基础的需求是降低设备报修的成本,目前在星巴克内部有 10% 到 15% 的店铺设备报修是非故障的、可避免的;接下来就是对饮品配方做出实时反馈、优化和升级,至少能实现频率高于每年一次;在此之上的各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最终实现能够弥补同那些互联网基因的咖啡零售竞品之间发生直接竞争时暴露的短板。
然而,Venkatakrishnan 同样坦诚说出了星巴克在物联网化初始焦虑的问题:平均每家星巴克店铺都有超过 15 件待接入设备,包括了咖啡机、搅拌机等,这意味着平均每家店铺都需要超过 15 枚以上的感应器芯片装置;加之超过 30000 家店面分布在 85 个国家,设备更新压力很大;超过 200 家的供应商,使得通用标准难以统一;而 IoT 化之后,店铺内网络环境的开放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尽管如此,在 2018 年微软开放 Azure Sphere 第一版解决方案的同时,星巴克就成为了「尝鲜者」。
Build 2019 会场门前
和所有刚刚动了物联网化念头的传统公司一样,星巴克表现得积极却谨慎。经过「多轮的碰撞和思考」,他们为自己的 IoT 路线设定下了四个维度下的十条准则,在 Build 2019 现场进行了分享:
适应性
1.(传统)设备商品化
2. 开放技术,建立统一协议
3. 容易部署,不降成本和困难转移至合作方
4. 对于技术和安全具备足够的适应能力
5. IoT 平台不单独依赖于特定技术
安全性
6. 在各种连接中,提供加密安全网络
可靠性
7. 适应各种店铺环境的坚固耐用
规模化
8. 为所有供应商提供简易、低消耗的 IoT 交互方式
9. 可适用于不同国家和不同商业模式
10. 控制成本
一位同样服务于美国本土零售业企业的开发者对极客公园记者表示:星巴克 IoT 化的这十条法则足够具象且凝练,几乎可以套用在所有传统零售行业的物联网化改革当中,从一个技术人员角度看,他认为最终成败只在于决心是否够大,以及简单的数学运算是否算的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