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Long Live RSS
不管是 996 还是 007,我相信大多数(已经工作的)人都经历过在办公室的「煎熬时刻」。这种不健康的状态,一方面来自于工作本身的压力,另一方面则归咎于久坐、姿势不当、未及时摄入营养物质等因素造成的生理影响。特别是刚刚迈入社会的职场新人,他们不像「老员工」一样在职场摸爬滚打数年后经验老道,非常容易在压抑的办公环境中陷入不健康的状态。
那么,职场新人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当然不是。本文将介绍 5 大类物品,帮助你自力更生,在办公室拼命工作的同时也能兼顾到自己的健康。
成本最低的减压神器莫过于泡泡纸了,现在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泡泡抽纸,包装就像普通的抽纸一样,压力大的小伙伴可以在办公室常备一盒,需要减压的时候就抽一段,然后开始疯狂地摁掉上面的每一个泡泡!
在 LaunchBar 中可以通过简单的几个字母检索其包罗万象的各种功能,包括程序、动作、服务、文字片段、网络搜索模板等等。同样,在搜索以拉丁字母为文件名的文件时,LaunchBar 的表现也非常出色。然而,对于中文用户来说,LaunchBar 无法搜索中文文件名的文件,无疑是使用上一个巨大的痛点,这堪称 LaunchBar 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少数派的 LaunchBar 教程评论区,以及在 Power+ 的 Slack 讨论组里,经常有朋友抱怨这个问题,这甚至成为他们拒绝尝试或者放弃使用 LaunchBar 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 macOS 原生的搜索工具 Spotlight(中文译名 聚焦,但本文中统称 Spotlight)可以对各类文件进行全盘搜索,并迅速得到搜索结果。在搜索文件,尤其是文件名为中文的文件时,你可能会经常用到它。
本文提供了一个使 LaunchBar 集成 Spotlight 文件检索功能的方案, 使其可以直接搜索文件名为 任何语言 的文件, 以补齐 LaunchBar 这个 macOS 平台上的无限手套的最后一颗无限宝石。
这个功能通过如下两个动作实现:
(订阅 Power+ 后获得动作下载链接。)
[......]
本文为付费栏目文章,出自《Power+ 2.0》,订阅后可阅读全文。
...6 月 18 日凌晨,苹果发布了 iOS 13、iPadOS 和 macOS Catalina 等多个系统的开发者预览版更新,iOS 13 和 iPadOS 13 可以通过安装描述文件的方式更新,无需下载完整安装包。本次更新中 iOS 相机加入了新的人像光效「High-Key Light Mono」模式,文件管理器增加了 SMB 服务器支持, 在 iPad 上还可以读取 APFS 格式的外接存储设备。
Adobe 近日宣布他们将在 iPad 推出一款全新的绘画应用 Adobe Fresco ,该应用可以帮助专业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并且可以通过 Creative Cloud 同步 Photoshop 上的笔刷工具,此外 Adobe Fresco 还将包括一个名为 Live Brushes 的新功能,该功能可以模仿真实的水彩和油画颜料在画布上的表现,从而让颜色出现互相渗透等仿真效果。来源
根据 Google Play 开发者控制台设备目录中显示的列表,Nvidia 正在计划推出 Nvidia Shied TV 后续机型,该机型的代号为「mdarcy」,运行的初始系统是 Android 9.0,此外内部规格上新机型将采用升级版的 Tegra X1 T210 处理器,具有更高的 GPU 时钟速度以及更好的功耗表现。目前新机型发售时间尚不清楚。来源
分析师郭明錤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显示,2020 年款 iPhone 将会有 5.4 英寸、6.1 英寸以及 6.7 英寸三款机型,届时都会采用 OLED 屏幕,其中 6.7 英寸 和 5.4 英寸机型为高端机型,支持 5G 网络,而 6.1 英寸将是廉价版机型,仅支持 LTE 网络。
此外郭明錤认为,从 2021 年开始新款 iPhone 都将会支持 5G,并且苹果将会在 2022 年和 2023 年期间将会推出自己的 5G 基带芯片。来源
据新京报报道,Google 于 6 月 17 日任命陈俊廷为 Google 大中华区总裁,负责该地区的销售与运营,将于上海赴任。
据了解,陈俊廷自 2011 年 12 月起加入 Google 中国台湾,担任总经理一职,负责销售业务,职责涵盖大型企业客户、经销与线上业务。在中国台湾和亚洲拥有超过 22 年的高科技产业销售营销经验。在加入 Google 前,陈俊廷曾任职于苹果,担任中国台湾分公司业务协理和亚洲区校园业务主管,也曾任职于英特尔、爱立信等知名公司。来源
知名歌词数据库网站 Genius 近日公开指责 Google 在其歌词搜索结果中抄袭自家网站的歌词内容,导致 Genius 网站流量出现严重下滑。据报道,Genius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通过在歌词内容中添加可以组成摩尔斯码的、不同样式的撇号来防止内容被窃取,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歌词很多都被 Google 直接取用。
Google 方面则做出回应称,搜索结果中的歌词均受到了内容提供渠道的认可,他们正与这些合作伙伴就此问题展开调查。来源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 获取特惠、正版、高品质软件,尽在 少数派数字商城·正版软件 🎉
...本期派评,我们会为你介绍迎来大版本更新的 Notebility 和 Twitterrific、Android 上有代替快图潜力的图库工具果仁相册、macOS 上的蓝牙设备管理工具 Juice 等 18 款 App,一起来看看。
对讲功能算是 watchOS 5 上的一大亮点,然而这一功能和内地用户「无缘相见」。既然官方的对讲用不了,只能求助于第三方。近期上架 App Store 的 OnlyTalk 就是一款支持 Apple Watch 的语音通讯应用。
上周 iOS 著名笔记应用 Notability 带来了 9.0 大版本更新,此次更新重点放在了图形方面。在新版本中,你可以轻松地创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多种形状。
相比其他笔记应用,需要从图形素材库中自行甄选,Notability 的实现方式绝对能让你「爽」到。你只需要自行绘制一个大致标准的图形,别着急收笔,而是在图案上悬停一秒,手绘图案就会自动识别为规则图形,复杂的多边形也不在话下。不过遇到那些边界会相互交叉的图形,比如我们常绘的五角星,Notability 会出现识别异常。
除了绘制图形外,新版的橡皮擦终于支持局部擦除,不小心划过头的标记,终于不用再整条删除。不过橡皮擦依旧仅支持擦除墨迹和形状,导入的图片还是擦不得的。说到图片,此次更新对导入图片的裁剪和旋转操作也进行了优化,使用起来稍稍便捷一些。
老牌 Twitter 第三方客户端 Twitterrific 在上周升级到 6.0 大版本,支持了视频自动播放、带图转发等新功能,新版 Twitterrific 还提供了更多个性化选项,比如新图标、新主题等等。
Twitterrific 这次定价策略的改变无疑是一次好的尝试:免费就能用上设计还不错、自定义程度高、还支持手势的 Twitter 客户端。即使考虑到应用内的广告,Twitterrific 也比 Twitter 官方客户端在显示方式和内容上更容易接受。唯一会让人吐槽的可能就是仅仅只有去广告一项作用、价格却略显高昂的内购价格了。
应用中央展示的是你生命的剩余电量,以及预计还能使(cun)用(huo)的时间,我的生命仅剩 62%,预计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折腾 17109 天。左右滑动主界面,你还可以添加或是查看你的家人或朋友生命的剩余电量,他们剩余的日子或许更为短暂,记得对他们好一点哟。
此外,在有限的时间里,你或许有许多目标需要完成,点击右上角的按钮,你可以添加人生目标和 deadline,我希望自己在 40 岁之前,能进行一次环球之旅,不知是否可以实现呢。
毫无疑问,快图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快图之后,我们推荐过很多包括 Focus、Piktures 等应用在内的替代选择,而最近在这份 清单 上,我们还得加上果仁相册。
果仁相册正式版上架 Play 应用商店还不到一个月,基础功能刚刚铺设到位的它还显得有些低调。但果仁相册和早期的快图非常相似,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功能上。
果仁相册的设计走的是简洁路线,标准的 Material Design 设计、明暗主题,加上可自定义主色调和强调色的外观自定义系统,其貌平平却也符合一款图库应用应有的「耐看」品质;功能上则同时支持本地相册和云端相册管理,前者提供了「相册」和「相片」两个管理维度,后者当前仅支持坚果云 WebDAV 同步和 Gank 在线图源。
与知名在线文档写作工具同名的 Quip 就是一款不错的生活工具箱应用,这款应用在验证上有 Material Design 2 的「背书」且使用过程中没有广告干扰,如果你有这样的需求,完全可以把当作是一款设计精美的系统应用来使用。
Quip 提供了四个类别的功能可供选用,每个类别的体验都不输那些同类别的独立应用:首先是扫码,授予相机权限后切换到底部左侧的二维码标签即为扫码取景框,按住取景框下方的指示横条往上一拉,便能看到此前扫到的二维码结果;录音界面的设计也简单直接,上方为录音按键,下方则是录音文件列表;然后是一些基于手机传感器的功能,例如速度、定位、网络连接状态、加速度等等,可用于驾驶、出行等等场景;最后是局域网扫描功能,顾名思义,这个功能能够帮助我们一键扫描当前 Wi-Fi 网络下的设备,在排查「非法蹭网」问题或进行网络调试的过程中能够派上用场。
上周开始 Spotify 开始向高级用户推送经过重新设计的 「你的音乐库」,不过由于 Spotify 采用分批推送的方式,所以目前很多高级账户还没收到这个新的「你的音乐库」,所以这里引用一些 Spotify 官方博客 上的内容。
今年开始 Spotify 开始在播客上发力,软件端最为明显的就是鼓励 Podcast 在 Spotify 上架,同时大举收购多个播客制作公司,新的「您的音乐库」的更新也是基于其目前的业务侧重点,一言以蔽之,就是:需要再一次的突出播客内容,其重要性的流媒体音乐业务一样重要。
而从观感上来看,「音乐库」整体设计也变得简化,顶部最高的就是两个标签,「音乐」和「播客」,在顶级标签下面还有次级标签,只需要点击和轻轻滑动就可以在两大内容版块之间轻松切换。
新的设计将会推送给 Spotify 的高级账户用户,支持 iOS 以及 Android。
Juice 是一款 macOS 平台的蓝牙设备管理工具,设计灵感来自 iOS 中的「家庭」应用,也因为这个原因,「好看」应该是 Juice 相比于同类产品最为直观的优点。
首先,Juice 支持了 macOS 通知中心控件功能,只需要在屏幕右边缘左滑或者点击右上角的通知中心按钮,就可以快速查看已连接设备的电量,弥补了这一功能在菜单栏工具中缺失的遗憾。
另外,Juice 很好地利用了 Mac 电脑的硬件特性,支持了 Touch Bar。只需要点击 Jucie 在 Touch Bar 上的按钮,就能快速选择你想连接的设备,这些设备的电量也会以电池图标的形式显示在 Touch Bar 上,非常直观。
少数派已经 写过 非常多窗口管理工具了,很难想象这一领域还能出现比较有亮点的产品,Swish 就做到了。
几乎所有的窗口管理工具用的都是快捷键或者鼠标拖移的方式来管理窗口,Swish 却另辟蹊径,为窗口管理引入了手势操作,只需要在窗口标题栏或者 Dock 中的 Swish 图标上划出预先设置好的手势,窗口就会移动到你想要的位置。
Krisp 是一款 之前介绍 过的 Mac 应用,如今带来了 Windows 版本。Krisp 使用 NVIDIA 提供的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实时噪声消除,其主要使用场景是网络通话和音频后期处理。
目前,Krisp 已不仅可以针对输入音频进行处理,对于音频输出设备同样有效。举例来讲,通话时无需对方安装了 Krisp,只要你打开了 Krisp 就能够听到更加清晰地人声。
Dropbox 最近开始测试的新版本除了采用了更现代的 UI 设计,还在菜单栏界面中塞进了三个实用的新功能。
首先,你可以直接在桌面版中搜索本地文件、云端内容和快捷方式等,而不用再打开 Dropbox 的网页版了。其次,Dropbox 新增了一个「新建」功能,你可以直接在网盘内创建 Dropbox Paper、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Google Docs、Google Sheets、Google Slides 、网页快捷方式等,不用特意去第三方应用内创建了。最后,Dropbox 继续深化了自己的团队协作功能,在桌面端应用中集成了团队动态的时间流,帮助用户及时掌控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度。
我大致浏览了 Unapp,其选择的应用质量都较高。目前来看,Unapp 只是针对不同的系统平台进行了归类,并没有按使用场景进行区分,这也就导致了不方便检索到特定的应用。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 完整浏览 Unapp 列表,说不定就能有新的收获。
Markdown 应该做为接口来定义一些规范,而不应该让它去关心具体实现。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们的社区作者 @kily 自己做了一款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版 Markdown 编辑器 WTRDF.io。
关联阅读:也许 Markdown 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WTDF.io 第一眼看上去与 Telegraph 十分相似,网页即为编辑器主界面,完全满足随开随写的需求。编辑器本身提供了字号、字体和背景配色,在系统和浏览器本身能够提供适当字体支持的前提下能够获得不错的视觉效果;支持富文本导出,分享时也能保证风格和排版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
虽然有 数据 显示近期 Mac 的销量有所下滑,但其市场占有率却仍在提升。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设计师,以及文字工作者都偏向于选择 Mac 作为其主力生产工具。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 Mac 很关键,Macbook Prices by Performance 细心的整理了目前在售的 Mac 数据,包括 MacBook,Mac mini,以及 iMac 产品线。特别地,其提供了每一款 Mac 的性能跑分结果,我相信你可以参考选择一款兼顾性能和价格的 Mac。
6 月 18 日,Facebook 公布了加密货币 Libra 白皮书。Facebook 发布 Libra 的愿景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数字货币加之金融基础设施,兑现 Facebook「货币互联网」的承诺。
Facebook 对这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的期待是,无论人们居住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或收入怎样,在全球范围内转移资金应该像发送短信或分享照片一样轻松、划算,甚至更安全。
整个 Libra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它建立在一个安全、可扩展和可靠的区块链(The Libra Blockchain)之上;
2)它由旨在赋予其内在价值的资产储备(The Libra Currency and Reserve)作为后盾;
3)它由独立的 Libra 协会(The Libra Association)管理,负责发展生态系统。
独立的 Libra 协会(The Libra Association)负责发展生态系统 | Libra 白皮书
Facebook 发行 Libra 曾经有三种备选方案:
1)以 1:1 锚定美元,且以子公司的形式运营。
2)与美元、欧元、人民币挂钩,并在稳定币所挂靠的公司国际账户上同时储备以上三种货币。
3)与「抵押型稳定比」不同,是「信用货币与抵押型货币的混合体」,价值通过「行为挖矿+用户充值产生」,行为挖矿部分的币值来源于 Facebook 生态所提供的产品使用价值,而用户充值产生的币,由用户自己所在国的法定货币抵押产生。
Facebook 选择了第二种方案,白皮书显示 Libra 是一种稳定的数字加密货币,有真实资产作为储备,包括稳定且信誉良好的中央银行发布的银行存款及短期国债等,Libra 将会维持「一篮子」资产,必要时改变其组成平衡,以抵消任何一种外币的主要价格波动。Libra 计划在 2020 年上半年发布,与之一起推出的还有 Libra Blockchain。
Facebook 成立子公司 Calibra,同时雇佣前 Twitter 和 Instagram 产品主管凯文·韦尔(Kevin Weil)担任产品副总裁,推出数字钱包 Calibra。韦尔对 The Verge 表示,Calibra 将作为 Facebook Messenger 和 WhatsApp 应用内功能推出,同时也将以独立的 iOS 和 Android 应用程序推出。
Calibra 可能的产品形态 | Facebook
在公众最为关心的隐私话题上,Facebook 表示将不会将用户的真实身份和公开的交易联系在一起用于广告定位,以此来保护用户隐私。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用当地货币兑换 Libra,不需要承担大额手续费,也不用提供真实姓名,而且这种兑换是随时的。
除此之外,Facebook 不会单独运营加密货币。Libra 协会是一个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独立的非营利组织。目前,包括 Facebook 在内的 28 家企业、非营利组织、多边组织和学术机构组成的「创始成员」将会监督 Libra 的发展进程,赋予与 Libra 等值的现实世界资产储备以及区块链的治理规则。每个创始成员至少支付 1000 万美元加入并成为节点运营商。
Facebook 表示希望在发布前联系到 100 名创始会员,并向任何符合要求的组织开放,包括竞争对手,比如 Google 和 Twitter。
今日马克·扎克伯格在一篇帖子中说道,「Libra 是去中心化的—这意味着 Libra 由许多不同的组织而非单一组织运行,这让整个系统更加公平。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能使用 Libra,而且交易费低廉,加上密码技术的保护,能够保证用户的资产安全。这是 Facebook 对以隐私为中心的社交平台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以自己想要的一切方式进行私密互动,从信息传递到安全支付。」
扎克伯格 | 视觉中国
Libra 的定位并非比特币等投机产品,Facebook 起初只是想为发展中国家没有银行账户的个人提供转账功能,但是最终它的目标是创造第一种真正意义上主流的加密货币:一种去中心化的全球支付形式,与美元一样稳定,购买几乎任何东西,并且支持一系列金融产品,正如韦尔称,「规模化之后,Calibra 能够推出其他盈利的金融服务。」
Facebook 想要进军区块链的野心早就得以窥见。今年 3 月 6 日,扎克伯格发布长文《以隐私为中心的社交网络愿景》称,未来扎克伯格希望通过整合 Instagram、WhatsApp 和 Messenger 三个社交平台,打造一个经过安全加密的,保证用户隐私的私人社交网络,将从「一个数字公共广场」转变为「家庭的数字客厅」。
Facebook 的转型计划无疑是对 2018 年数据丑闻泄露的回应。过去,Facebook 通过无偿或者低成本获取大量的用户数据,比如备受争议的 Internet.org 的项目,通过分析用户数据来给用户精准推送广告,以此赚取广告费。
Facebook | 视觉中国
在个人数据隐私愈来愈受保护和一系列隐私丑闻之后,Facebook 不得不寻找新的商业模式。Libra 可以与现有 Facebook 相结合,比如 Stratechery 的本·汤普森认为,Facebook 可以用折扣吸引广告主使用加密货币购买广告,将加密货币作为奖励鼓励用户来看广告。
此外,在 Libra 推出之前,就有猜测称,Facebook 试图以此切入支付市场。白皮书中显示,Libra 协会包括 Mastercard、PayPal 和 Visa 等支付企业。在公众号「孟岩的区块链思考」《Facebook 数字货币:缘起、意义和后果(万字长文)》一文中写到,「中国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在用户数量不到 6 亿的情况下,2018 年创造了大约 28 万亿美元的交易量。」Facebook 目前有 27 亿用户,「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一年能承载 50 至 80 万亿美元交易量,并非天方夜谭。」
而 Facebook 表示,在这方面希望与金融部门合作,而不是直接与之竞争。Facebook 区块链负责人大卫·马库斯称,Mastercard 和 Visa 愿意成为协会的一员,这证明了现阶段金融体系中已经获取巨额利润的公司也看到了 Libra 的潜力,Mastercard 和 Visa 给 Libra 带来的价值之一就是试图帮助商家接受(Libra)。「如果这个生态是成功的,你将看到很多金融服务上的创新。」
不过 The Verge 也指出,Facebook 努力地让 Libra 像社交平台在全球普及开来,让人们获得低成本甚至免费的金融工具。这一商业上的举措是否会让 Facebook 遭到「数字殖民主义」的指控,就如同它作为社交平台一样无孔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Libra 的未来是积极还是负面,目前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Facebook
责任编辑:宋德胜
...保守来看,可能我们与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汽车,还隔着几十年的距离。在此之前,人机共驾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人类不仅要参与到实际驾驶中,同时还要扮演「监察员」的角色,牢牢盯着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
但正是这样的「常态」,却一直是自动驾驶行业的「沼泽地带」。
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时,如何让驾驶者及时且安全地接管控制汽车是一个汽车行业争论已久的难题。而这也正是行业内称作 L3 级别自动驾驶、甚至是 L2 级别自动辅助驾驶急需解决的问题:用户到底该不该信任这一类「人工智能辅助的驾驶系统(AI-assisted driving system)」?
其实业界针对自动化场景下人类行为的研究已经有超过 70 年的历史了。之前的研究表明:人类在交出控制权很长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地对可信赖的自动化机器产生过度信任的感情。
于是,如何平衡用户信任和风险,成为了众多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的「抉择」。这迫使很多车企直接越过沼泽,放弃了这种中间状态的「L3 级别自动驾驶」——「与其在技术不成熟时把责任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倒不如真正踏实的致力于直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汽车。」
但是依旧有很多辅助驾驶功能带来的体验让用户「上瘾」,包括能够不断升级的特斯拉 Autopilot 系统。
其实针对 Autopilot 的安全性问题,业界对特斯拉颇有微词。上月,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TSB)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3 月份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起特斯拉致死事故中,车祸发生时 Autopilot 处于激活状态,且驾驶员双手并没有放在方向盘上。尽管特斯拉官方也一直在强调,Autopilot 属于辅助驾驶系统,开启后驾驶员仍要手扶方向盘保持注意力集中。但事实上,之前很多起致死事故中,车主几乎都处于「拖把」的状态,完全将生命交给了一套功能仍有待完善的智能机器。
想把一张照片变得更好看,没有什么比 Photoshop 更专业了。磨皮、液化、调色,只要掌握了这几个工具,你就能分分钟「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照骗高手。
P 过的图是很好看,但这也造成了假图泛滥,人们越来越难辨别照片是否经过了修改。尤其是在图像取证中,即使是专业人员也需要复杂的程序,才能确认一张照片的真实性。
作为图像编辑的高手,Adobe 想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让这个过程变得更简单、准确。他们推出了一款「反 PS」工具,可以检测一张人像照片是否经过了修改,这项技术甚至能把 P 过的图还原,让照骗高手「原形毕露」。
Adobe 是 P 图界的权威,做起「反 P 图」工作自然也是得心应手。去年他们就曾研究过用 AI 识别被篡改图像,可以识别三种类型的修改:拼接、复制和删除。图片每次被修改时都会留下痕迹,只是这些改动难以被人眼察觉,放大图片后,就能看到锋利的切割边缘、过度平滑的平面,以及不自然的噪点。
研究人员训练了一个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来识别图像处理。第一种方法是识别 RGB 的变化,第二种是识别噪点。这项技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以此实现更准确的识别。
这次的反 PS 技术有所不同,主要是识别人像照片中的液化处理。之前 Adobe 在 Photoshop 中推出了「人脸识别液化」工具,软件可以自动识别五官并分别进行调整,反 PS 研究正是基于这个工具。
研究人员写了一个 Photoshop 脚本,让系统生成大量经过「人脸识别液化」工具处理的照片,并在其中掺杂了设计师人为修改的图片。
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准确率惊人,研究人员拿原始图片和经过液化的图片让普通人辨别,人的识别率只有 53%,比随机猜只准一点,而机器的识别率达到了 99%。在实验中,该技术还能把修改过的图片还原成原始图片,但还无法做出通用的「还原」按钮。
之前也有照片编辑工具做过「丑颜」功能,MAKEAPP 号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任何照片中人的妆容抹掉,达到「一键卸妆」的目的。这种功能噱头大过用处,而 Adobe 考虑的显然不只是好玩。
这项技术由 Adobe 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研究,目的是让图像取证变得更简单准确。Adobe 在博客中写道:「Adobe 为用户提供工具,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努力释放想象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进行一些研究,以帮助验证使用我们的产品创建的数字媒体是否真实,并识别和阻止滥用。」
人工智能技术让图像取证变得更容易实现,但 Adobe 也强调,消除虚假新闻远没有这么简单。监管制度、建立信任机制、完善数字内容发布规范,这些东西都缺一不可,Adobe 能做的仅仅是在技术上推动这一进程。
头图来源:哔哩哔哩
参考文章:Adobe 博客
编辑:Rubberso
...从像素时代开始,很多游戏就有「自定义模式」,它允许玩家将一些基本元素组合,制作出独特的关卡设计。这种玩法后来被《我的世界》发扬光大,超高的自由度让每个玩家都成了「创世神」,只要你想象力足够丰富,动手能力足够强,就可以在游戏世界里建造出任何东西。
最近 Google 也推出了一款叫做《Game Builder》游戏,你不仅能在里面随意建造物体,更可以通过引导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游戏。它不需要你有任何编程基础,只要通过简单的卡片组合,就能实现复杂的交互逻辑。
《Game Builder》目前已经在 Steam 上架,支持 Windows、Mac 平台,它的本质就是一款游戏。你可以新建一个项目,根据引导学习如何设计一款游戏。初始角色是一个机器人,你可以用 WASD 控制移动,空格键跳跃,Shift 加速。
界面顶部有 Play 和 Build 两个按钮,切换到 Build 可以进入建造模式。点击选中机器人,在 Logic 中找到 Player Control,调整 Walk and Jump 的 JumpHeight 参数,现在你的人物就可以跳得更高了。
在引导模式中,《Game Builder》会用游戏的方式引导你吃星星,沿途学习基本的游戏设计知识。你可以按 V 切换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俯视视角,以此体验 FPS、RPG 等类型的游戏。
利用 If-Then 逻辑可以让角色与其它元素产生交互,冲撞树木使其变红,攻击敌人使其掉血。这些交互看似简单,实际在设计游戏时需要用代码实现,而《Game Builder》把这些复杂的操作简化成了卡片交互,只要拖动相应的卡片,选择触发动作和反馈方式,就可以创建复杂的交互逻辑。
《Game Builder》的设想是让没有编程基础的人也能通过拖动卡片,设计出自己想要的游戏。它们将游戏中所需的各种要素都简化成了一个个卡片,移动、生命值、攻击、治疗药水,十分丰富。
为了让初学者更容易上手,《Game Builder》在主菜单页面提供了卡片 Demo,你可以控制机器人与游戏中的元素产生互动,旁边文字标明了这个行为会产生何种后果,以及它是怎么发生的。
Google 之前针对 3D 艺术家推出了 Poly 平台,用户可以上传和下载 3D 模型,这些模型现在可以直接用到《Game Builder》中。游戏建造还支持多人模式,你可以与朋友共同建造一个游戏世界。
《Game Builder》的更新文件中出现了 YouTube Textures 的信息,与云游戏平台 Stadia 的实现方式刚好吻合。Google 很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游戏创作中,而不仅仅是作为「云玩家」。
下载地址:Steam
编辑:Rubberso
...短短数月,云游戏卷土重来。不论是电视机前头晕眼花还紧抓手柄不放的硬核主机玩家,还是直播间里两眼放光不断重复敲击「666 - 回车」的快乐云玩家,人人都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自上一次浪潮悄然退场的数年后,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网络速率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云游戏已经来到了真正爆发的前夜。在这次的新浪潮里,一家人们印象中与游戏行业关系不大的科技公司冲在了革命的最前线。摇旗呐喊着,「搅局者」Google 成为了全球玩家的新希望。
「无需下载,点开即玩」,在今年 3 月的 GDC(游戏开发者大会)上,Google 云游戏平台 Stadia 承载着千万玩家的期待正式登场。这是一个基于云计算和流媒体技术的游戏平台,Google Cloud 服务器承担游戏运算、渲染工作,而玩家用户端只需要通过网络接收游戏画面,并同时操作数据回传给云端。
抢先一步,Google 定义了这次浪潮中云游戏的标准。从这个标准的必备条件来看,Google 多年积累的云计算服务和 YouTube 等流媒体平台的优势让它的云游戏「革命宣言」格外可信,但它的劣势也相当明显——Google 并不是一家游戏公司。面对 Google 大张旗鼓的攻势,游戏行业没有坐以待毙,其中与 Google 最匹配的对手,微软,就在 Google 最初发布 Stadia 前身 Project Stream 的同时,宣布了即将在 2019 年公测 Xbox 云游戏服务 Project xCloud 的消息。
在今年 3 月 Google Stadia 的发布之后,微软游戏业务的总负责人 Phil Spencer 发内部信称 Stadia「没什么太大的惊喜」,并表示微软会在 E3 上有所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