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Create and Share
虽然 OneDrive 对 Windows 10 的体验加成完全不亚于 iCloud 与 iOS/macOS, 但后者随着服务器向云上贵州的迁移,整体访问速度和服务质量都日趋稳定,相比之下 Windows 10 上的 OneDrive 由于网络原因却不时出现文件同步失败的问题。
此外,如果你没有购买 Office 365 订阅,OneDrive 的云端存储空间也实在小的可怜(只有区区的 5GB),对一些硬盘较小的设备而言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综合服务稳定性和存储空间容量考虑,选择基于私有云的群晖 Drive 反而变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搭建基于私有云的同步盘有相当多的好处:
不过相比那些公有云服务,想用上私有云服务还需要一些动手能力——我们得在 NAS 上安装好服务端,然后再在电脑上安装客户端。
好在群晖 Drive 服务的实际门槛其实不高,家中也不需要有公网 IP,可以连接到群晖的 QuickConnect 就行(例如笔者家中宽带就没有公网 IP);另外就是对群晖机型的要求,笔者我家中是一台 DJ215J,非 X86 的机型并且运存只有 512MB,但已经稳定运行至少三个月,所以 Drive 2.0 在低端机型上运行也完全没问题(这里有兼容设备列表),从成本上考虑也是相当划算的。
虎嗅注:这是虎嗅“新科幻”系列策划的第二篇文章。在本文中,你将读到:一位忧心忡忡的科幻作家,如何从现实中汲取灵感;一位新华社的新闻工作者,可以在工作之余透过纸笔折射出什么样的现实?以及,在这位作家的眼中,究竟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诞生科幻?头图摄影师:音量
虎嗅原创组作品
作者丨六九的小号
韩松双手扶着传达室的窗框,微微弓背、身体前倾,重复着自己的名字:
“韩松,对外部的韩松。”
在新华社沉默的大门面前,他的背影有些拘谨,与其说在这里工作,更像是在门口罚站。
韩松个头不高,常穿运动衣和牛仔裤。参加活动被人认出的时候,总是害羞地笑笑,有些抱歉地点点头,小心回答别人的提问。
作为国内最有名的科幻作家之一,读者将他与刘慈欣、王晋康、何夕并列为中国科幻界的“何慈康松”四大天王。1997年美国《新闻周刊》采访,评价韩松“白天忙于新华社的新闻工作,晚上写着阴郁诡异的故事。”
小姬现在还会回忆起,在新华社对外部的新生交流会上,台上一位叫韩松的领导把自己藏在一个黑色的笔记本电脑后面,用很低沉的声音告诉大家:“做记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发现力。”他的声音渐渐低不可闻,令人昏昏欲睡,小姬却非常精神,把这些话都记了下来。
“小姬”名叫姬少亭,这位80后姑娘也是个地道的科幻迷。她对虎嗅回忆说,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好熟悉,该不会就是“那个”韩松吧?
后来她才知道,那位低调的领导真的是科幻作家韩松。
既忧且惧的灵感
重庆地貌高低不平,岩体出露。渝水在朝天门汇入长江,聚集的水汽久久不散,城市超过三分之一时间云雾氤氲。雾雨高楼一相逢,韩松就出生在这样山水云的环境中。拜此所赐,他笔下的故事也如同蒙上了一层薄雾,只有似是而非的感觉和背后无穷的意指搭建而成的文字迷宫。
比如,他笔下的水泊梁山是这副模样:梁山被一片大水围困着,湖面越来越大,鱼却越来越少。山上面临粮荒,大家对自己的处境噤若寒蝉,有人跟宋江提到诏安的事情,宋江直接昏厥了过去。阮小七偷溜出去,发现梁山的外面还有第二个梁山、第三个梁山、梁山之外还是梁山,世界之外还是世界——可那朝廷在哪呢?
刘慈欣的评论一针见血[1]:韩松的作品属于三维科幻。
“我无法解读韩松的作品,真正有深度的文学作品都是无法解读的,但我们都能感觉到许多许多。小说是感觉的文学,真能给人感觉的科幻小说不多,韩松的小说属于此类。”
刘慈欣和韩松,二位几乎可以看作科幻创作的两个极端:如果说刘慈欣代表了“宏大、浪漫的技术歌剧”,那韩松笔下往往是“衣食住行中的社会人性”。
2012年7月,他俩一道去参加中央电视台录《小崔说事》[2],聊到大刘曾就职的娘子关电厂已经不在了。崔永元拿韩松逗闷子:“新华社还在?”韩松不好意思地笑笑:“新华社应该会存在到连科幻都想象不到的未来吧……”谈到世界末日,他顺便打趣,“世界末日并不是你想的那样,都是小行星撞地球什么的,它也有可能是整夜无法合眼,看着天花板,等天亮。”
崔永元“抗议”道:“科幻作家不带人身攻击的!”
小姬记得,有一次韩松跟她开玩笑:“以后你在新华社就跑‘科幻口’。”其实在整个新华社,科幻爱好者就他们俩人,科幻新闻可以被忽略不计。小姬不时凭兴趣去做一些科幻的报道,韩松都默默支持,还把她介绍给《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也是在那时她认识了刘慈欣,后来离开新华社以后,小姬公司的很多业务都和刘慈欣深度关联。
作为对外部的副主任,韩松管理着一个320人的团队。早上5点出门,每天看稿子到很晚。去过他办公室的人都曾担心过,桌子旁边的那摞书有一天会塌下来。繁忙的工作挤压了写作时间,对他而言,最常见的写作场景是:上班路上、高铁上、出差的飞机上。
“早上坐地铁,有想法就掏出来写在手机上。”
他曾写到自己第一次坐地铁的情景:1989年春天,韩松第一次来到北京。刚上地铁,就被后面的人群挤到了对侧车门,纸一样扁扁地紧紧贴着,他感到有些不安:“都是些什么人啊,发生了什么事啊?”
定居北京后,同样的事日复一日地重复下去。后来他以自己乘坐的交通工具创作了“轨道交通三部曲”:《地铁》《高铁》《轨道》。没有写一本《飞机》,是因为他害怕坐飞机。
某年科幻大会,一群科幻作家坐飞机前往成都。在机场,韩松看着飞机愣愣地说:“今天这架飞机失事的话,中国科幻全军覆没。”圈内有人以此为题,在网上写了短篇小说,原文已不可考。后来韩松在一篇博客中写到[3]:
“晚霞中北京的写字楼像一架架飞机。恐惧随时会降临,因为不知会飞进什么样的气流,不知道天空的脾气,以及天空都有什么背景,无意中得罪了天空就有大麻烦。但不管多恐惧,不坐飞机哪里办得到呢。他们说,飞机是最安全的,其实,是骗我们的。但也只好上当,为了忍痛产生灵感。”
所以韩松作品描绘的世界往往阴郁、忧伤,带有明显的人性隐喻。作品中的“诡异”皆源自此。对韩松来说,“恐惧”和“担忧”会产生灵感,他对《人物》的记者解释[4]:
“当你看多了现实之后,并不喜悦,而是忧心。不能写下来,就更加忧心。写《火星照耀美国》,是我1996年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爬上世贸中心的时候,强烈的感受就是——这地方不可能持久。”
科幻作家吴岩说,韩松写作主要靠的是直觉。韩松解释,这样的直觉是天生的——“世界似乎本应如此。”特德·姜在《你一生的故事》中创造了外星人“七肢桶”:时间并不是线性连续的,下笔书写只是将“未来已经发生的事情”展现给过去的人们。
韩松仿佛是这个宇宙的领路人,怀揣担忧、跨越无数潮汐,利用想象力小心翼翼地透过文字暗示未来。
现实世界身影后的科幻作家
新华社的工作区,有武警站岗把守,唯一可以不用刷卡随意进出的是猫咪和社长们[5]。韩松常常走着走着忽然蹲下,和趴在花坛上的猫讲话,全然不顾旁边小姬的眼神。
用小姬的话说,韩松心里住了个小孩:“用发亮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眼光中隐隐透出他最真实的可爱。”
至于韩松自己,也说不清楚记者的身份是否给他的科幻创作带来了帮助。只是觉得,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难以解释。他最常说的话就是:“科幻写不过现实。”
韩松还向虎嗅提起不久前失火的巴黎圣母院:
“一个800年的教堂,所有人都认为会永存的一个东西,怎么就能烧掉了呢?这就很科幻,我觉得是外星人放的火……”
“还有‘996’其实也是很科幻的,一个城市里那么多人像蚂蚁一样、像工蜂一样地忙碌着。然后一起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社会奇观。这其实就很像是一部科幻片,像是《美丽新世界》那样的东西。”
我们可以在韩松的作品中,找到大量现实世界的影子。
2000年,他出版《火星照耀美国》:“2066年中国崛起,一名围棋少年前往美国,目睹了纽约世贸中心的倒塌。”第二年9·11事件发生,《洛杉矶时报》说:“韩松预言了911!”
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新华社连夜报道那场猝不及防的灾难和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两年后,他发表小说《再生砖》,灵感来自建筑师刘家琨的“再生砖”。故事中讲到,人们利用废墟造出的砖块里,裹着死者的灵魂,因为资源的“再生”造就了文明的“再生”,人们追捧再生砖,以至于期盼新灾难的发生。
“新闻是未来的历史,而科幻是未来的新闻。”韩松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这个观点,这也将其主业和副业做了融合总结。他说,爱看科幻的人越来越多是有原因的。
过去的中国看不见未来——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都在为现实和怎么生存拼命地挣扎。他们不敢去想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自然也不会有科幻。但随着技术和经济的进步,一切都不一样了。
“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手机、互联网、高铁、航天、超算、基因编辑、5G,技术进步的速度是空前的。所有的这些都好像一下子到了我们生活边上来,中国很快地成为一个科技大国。”
2013年,嫦娥三号发射,微博上出现了名为“月球车玉兔”的微博ID,每天以第一人称视角直播登月过程,频繁登上热搜。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那只可爱的玉兔背后的团队成员之一,就是小姬。
...
在浏览网页、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需要对其中的一些文字进行提取收藏。印象笔记等云笔记工具开发了浏览器插件,方便我们快速收藏网页上的文本,但对于图片中的文本,或是聊天工具中的内容,这些插件就稍显无力了。
今天介绍的 Snapin 让你可以通过截图的方式,快速收藏重要内容,让你在收藏重要内容的时候「快人一步」。
BT 种子和磁力链接是如何工作的?
如何构建一个无法被审查和封禁的去中心化网络?
以下为视频逐字稿:
如果你想要下载一集不存在的回形针视频,你会怎么做?
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找一个有资源的哥们——每羊,让他把这期视频发给你。早期互联网,大家就是这么共享文件的,但是这样也有很多问题。
比如下载的人一多,每个人分配到的带宽就变小了,下载速度会变慢。更危险的是,这期视频是敏感资源,你的哥们本来就不应该分享给你,如果每羊被抓了,大家也都别下载了。
针对这些问题,美国工程师 Bram Cohen 在 2001 年发布了 BitTorrent 协议,资源不再由一个人或一个中心服务器提供,而是所有人提供给所有人,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这种模式也叫 peer-to-peer(用户群对用户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P2P 下载。
BitTorrent 的核心思想是把文件分成很多个小块,让下载者互相连接。
以这支 117.3 MB 的视频为例,被分成了 895 个 128kB 的文件块后,下载了第 306 块的用户 A 就可以和下载了第 11 块的用户 B 交换彼此下载好的部分。参与的人越多,互相交换的就越密集,下载的越快。
为了做到这一点,BitTorrent 协议需要资源共享者生成一个包含下载信息的种子文件,后缀是 .torrent,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BT 种子。
种子文件包含文件的名字、大小,分块后每块文件的大小、哈希值,以及 Tracker 服务器的地址。
Tracker 很重要,通过 Tracker 我们才能找到其他下载者的联系方式。
当你用下载软件打开种子,就会开始联系种子文件里内置的 Tracker 服务器,告诉 Tracker 我要下载这个文件,服务器会记录下你的 IP,并把其他正在下载或下载完成的人的 IP 返回给你,这样你们就可以愉快的组队下载了。
当然,如果没有找到正在下载的人,资源发布者也不在线,你就只能以 0kb/s 的速度等着了。
不难发现,Tracker 服务器是 P2P 网络的弱点,如果 Tracker 被关闭或封禁,你就无法找到同伴,也难以完成下载。
为了摆脱对 Tracker 服务器的依赖,今天最流行的下载方式是磁力链接(Magnet URI scheme),通常是一串这样的神秘代码:
magnet:?xt=urn:btih:1a427c8498f72b9a27fde87662dbeb6fc043fc47
前面都是标准格式,最重要的是这 40 个 16 进制的数字。任何文件丢进哈希算法都能得到一串这样字符,40 位、16 进制、只属于这个文件。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文件 ID,它能帮我们找到我们要下载的东西。
磁力链接的本质是把所有人都变成一个小型 Tracker,每个人都拿着一份动态更新的地址和文件信息。我找与我连接的 10 个人,他们再各自找 10 个人,一传十十传百、千、万,最后是我找到小明小明找老王老王找郭冬临郭冬临找到每羊,我和每羊就连上线了。
但这种所有人找所有人的方案其实不太行,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源,效率也非常低,还有可能重复传播,造成广播灾难。
这时,就需要补充一个关键信息——距离。
注意,这里的距离,不是空间上的距离,而是逻辑上的距离。
重点来了!接下来,我会详细解释磁力链接使用的 DHT 网络的构建过程,有一点点难,但是真的非常有意思。让我们开始吧。
刚刚说了,每个磁力链接都有一串唯一的文件 ID,可以产生 2 的 (4*40) 即 2 的 160 次方种组合,用只有 0 和 1 的二进制表示就是 160 个 0 和 1。
而每个节点也有一串 160 位的 0 和 1,作为节点 ID。根据这 160 位数,我们可以计算节点和节点之间,节点和资源之间的距离。
假设每羊发布了一个文件,就能计算他所知道的节点 ID 与这个文件 ID 的距离,让算出来最距离最短的节点再计算它知道的节点和文件 ID 的距离,重复这个过程,就能找到与文件 ID 的距离最短的一批节点 ID,把每羊提供的下载信息存在这里。
这样,下载者也只要找到和文件 ID 距离接近的节点 ID,就能建立连接,开始下载。
但这个距离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用异或算法来计算节点之间的逻辑距离,相同就是 0,不同就是 1。
为了方便你理解,我们简化一下模型,把 160 位缩减到 4 位。假设你的节点 ID 是 0100,目标节点 ID 是 1111,那么你们之间的二进制距离就是 1011,换算成十进制就是 11。
有了距离,我们就可以在一个这样的二叉树里快速查找目标了。
所有可能的节点 ID 都在这棵二叉树上。 4 位数需要分叉 4 次,生成 2 的 4 次方即 16 条路径,每条路径的终点,就是一个节点 ID。
接下来,你作为 0100,就可以拆分这颗二叉树了,从第一次分叉开始,把不包含你的那棵子树拆分,然后在剩下的子树的第二次分叉处再次拆分,直到只剩下你自己。
这样,就拆分出了 4 个子树。
我们在每个子树里选 2 个点,就得到了 4 个 K 桶,呃,不是这个,是这个,K-bucket。
暂停下来想想你就会发现,用异或算法计算 0 号 K 桶和你的距离是 0001,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1 号 K 桶里 2 个点和你的距离是 2-3,以此类推,2 号 K 桶的距离区间是 4-7,3 号 K桶的距离区间是 8-15。
我们刚刚算过,你的节点 ID 0110 和目标 ID 1111 之间的二进制距离是 1011,换算成十进制是 11,也就是说,离 1111 最近的,肯定是 3 号 K 桶里的 2 个节点。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联系这两个节点,让他们帮我们找 1111。
以 1110 为例。1110 也能拆分出 4 棵子树,得到 4 个 K 桶,计算 1110 和 1111 之间的距离,结果是 0001,换算成十进制是 1,也就是在 0 号 K 桶,1111 就在这里。
这种网络结构被称为 DHT,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一个高宽容度的去中心化网络。只需要一串文件 ID和存储在本地的 K 桶数据,你就可以高效的找到要下载的文件。
而资源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也只需要分享 40 个数字就好,足够简单,方便和隐私。
在真实的 DHT 网络,每个 K 桶至少记录了 8 个节点,任何一个节点下线,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作为文件和节点 ID ,2 的 160 次方也足够大,大到全地球 70 亿人每秒下载 10000 个种子,也足够下载百万亿年直到宇宙终结。
这些天才们的设计,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无法被审查和追踪的去中心化网络。这催生了庞大的盗版产业,但也让很多内容有机会避开审查。
因为网站可以被隔离、被拔线、被禁止访问,但种子不会。只要种子不死,那些不存在的音乐图书和视频就还活在互联网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毁掉。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读书,每个人都想读得快又记得牢,但现实往往是心血来潮的翻开一本书,几分钟分钟过去了却连一页都没读完。
好不容易读完了几页,「嗯?刚才几页讲的什么?」于是干脆翻回去重读。
作者印南敦史是一位职业书评人,每个月需要为超过 60 本书撰写书评,不过就是这样一位速读专家曾经也是受到阅读慢困扰的人,本书也被他自己评为「一个曾经并不擅长阅读的人撰写的,能够提供克服自身缺陷和解决办法」的书。
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从「复制」100% 到「邂逅」1%。
我们从小到大理所当然的读书就是要一句一句读,离开了校园的我们还需要一字一句的啃书本吗?现在的书籍还值得我们逐行阅读吗?
书里提倡读书就该像听歌一样,不强求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的流水式阅读。
阅读速度缓慢的人普遍执着于一个问题,那就是读一本书到底该仔细到什么程度?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要求我们逐字逐句顺序阅读,理解并背诵全文🌚,所以一学期只能学一本书。 其实哪怕一字一句的阅读完一本书也会发现很多地方已经忘记。
「读书,就是将其忠实地复制在自己的头脑之中。」 如果被这样的想法束缚,读书就永远只是一个「记忆书本内容、避免遗忘」的过程。
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一本书能够留在记忆中的,至多一两句话。或者,更常见的情况是「想不起来具体写了什么,只记得『这是一本好书』。
「流水式」源于英语单词「flow」,意为「流动」。简而言之,「流水式阅读」指的是这样一种读书方法: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与之相反的读书理念是「存储式阅读」。这种传统的阅读模式注重将书籍内容存储在脑子里(学习过经济学或会计学的读者,或许更容易理解「流水」与「存储」的区别)。 流水式阅读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最合理并且可以「避免堆积」的阅读方式。
简而言之,流水式阅读就是不带目的的阅读,像听音乐那样有大概的印象即可,给心理减压,孜孜不倦的努力将书籍内容印在脑海里真的有意义吗?
「想读书,却难以实现」的人,其实就是没能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规律。也就是说,读书并没有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想要从一个慢读者过渡到快速阅读者的行列,那就需要培养阅读的习惯,为此作者提出了几个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通过规律的重复实现的,读书也不例外。每天保持同一时间阅读可以让大脑产生「习惯的错觉」,作者对时间没有要求,可以是早上也可以是晚上。
不过结合作者和我本人的体验来看,早上优于晚上,晚上容易被各种事情打乱规律,而且劳累了一天后很多人根本提不起读书的兴趣。
而神清气爽的早上读一读书不仅有利于脑子活跃起来,还会让自己产生一种成就感,我今天学习过了√
可以使用闹钟定时,每天早上 6 点 50 开始读书,7 点整结束阅读。
培养习惯的初期只要 10 分钟就够了,一上来就下「每天读书一小时」的决心,负担太大。
要想养成习惯就必须持之以恒,而选择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就很重要了。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是否想读」,还要考虑「能否快速阅读」。
作者把书籍分为三大类
「没必要读的书」并非是这本书没有价值,而是对自己不需要。
阅读不适合自己的书就是浪费时间。
「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包含小说、漫画、专业书籍等,毕竟跳过了某些剧情后阅读就比较困难,专业书籍同理。
「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独立章节较多,无论从哪里读都能有收获,常见于工具书。书评人阅读的书,九成都是可以快速阅读的书,难怪数学书没有书评🌚
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占九成,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占一成。这样既保证了阅读量又可以读自己想读但不能快速阅读的书籍。
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放在包里,好几天(更糟糕的恐怕要好几周)都不会再碰了。 虽然也想着「有时间就看一看」,可还是不由自主地就拿起了手机翻看新闻,或者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刚拿起书开始阅读,没翻几页就觉得困倦,读不下去了。最终,就变成了「书放在包中却不读」的状态。
做任何事新鲜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习惯养成的前期,新鲜感的丢失很容易导致前功尽弃。作者主张同一本书的集中阅读时间不应该超过 10 天,即使是自己感兴趣的书连续读上 10 天也会感到厌倦。
如果确实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读完的书,也请中间穿插其他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
健身每天都在换动作,饭菜每天也在变花样,阅读也是一样的道理。
畅销书一般多采用以下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说明➡️得出结论(甚至有些书开头直接上结论),作者自述、特殊事例以及一些渲染情绪的夸张表达完全可以跳过。
序言是一本书的导入部分,一般会写明书籍的撰写目的、概要等。了解一本书的文体、写作意图,把握全貌,阅读序言至关重要。
而目录则是一张明示书籍内容的结构图,因此,通过目录,即可选出自己需要阅读的章节。
因为大部分书籍都是遵循着提出观点➡️得出结论的顺序,中间大多为论证过程,即使我们跳过了中间列举的具体事例,也能够理解作者的主张。
章结尾一般都会为下一章节进行铺垫,因此,从这里直接读到下一章节的开局,就完全可以轻松把握书籍的整体结构和推进。
不必遵循「开局→中局→结局」的顺序,而是可以通过「开局→结局」的模式,其实理由和之前的差不多。
就拿这本书来说,如果只对快速阅读技巧感兴趣就可以只读这一段,没必要再去读其他地方。一个简单例子就是字典,你只会查你需要的字,而不是顺序阅读。
吸气,与读书是非常相似的。 所以,如果只是一味地连续阅读,就好像只是不间断地吸气一样,是非常痛苦的。 何况,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信息如潮水般从手机、电脑上向我们涌来,或许,大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没有空间再接受新信息的状态」。 也许,正是因为平时接受的信息量剧增,才导致很多人「读不了书」或「读书速度缓慢」。
呼吸读书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输入输出法」,不仅仅要输入,还要做到输出,把书里的精华以摘抄和心得的方式写下来,当我们有了「为写而读」的意识,就可以丢掉「为记而读」的刻板传统观念,读书也会变得轻松。
2017 年 9 月,惊艳亮相苹果秋季发布会的《Sky 光·遇》,给翘首期盼的玩家吊足了胃口。在经历两年时间、三次公测的漫长等待,这款由著名游戏制作人陈星汉(Jenova Chen)带来的全新作品,终于在 6 月 21 日正式上架国区 App Store,独占登陆 iOS。国服由网易代理。
《Sky 光·遇》延续了陈星汉一贯恬静舒适的「禅派风格」,其中隐秘的云端文明,召唤着各路玩家加入这场「全球玩家同行」的精彩冒险,来体验闪展云间的自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