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Create and Share
“你这电动汽车可真快!几分钟就烧没了……”
类似的调侃充斥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电动汽车发生自燃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6月17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知》,要求企业应及时展开调查,并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在12~48小时以内将事故详细信息,主动上报给相关部门。
仅10天后,6月27日蔚来先做出响应,公布了事故原因,以及宣布召回部分存在隐患的ES8车型(共4803辆)。当大部分网友“津津乐道”讨论着蔚来召回计划的针砭利弊时,也有不少人质疑为何特斯拉迟迟没有反应。
或是迫于压力,又或是巧合,6月28日特斯拉也给公布了“关于上海地库4月21日发生的Model S自燃事故”的声明。虽然与蔚来发布声明仅一天之隔,但舆论的“画面”却截然不同,“蔚来的问题或许很大,但特斯拉这是在自黑么?”、“特斯拉何止是傲慢”、“滚出中国!”之类的评论比比皆是。
曾经的公关典范
...
本周,《三体》动画化启动,由 B 站、三体宇宙和制作方艺画开天联合出品,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推出。而《单刀直入》是继《黑衣人:全球追缉》之后,又一部「漫威再就业」电影。《蜘蛛侠:英雄远征》正式上映,将青少年喜欢的浪漫风和超级英雄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口碑相当不错。
6 月 26 日晚,哔哩哔哩在其 10 周年活动现场正式宣布《三体》动画化启动,该动画由 B 站、三体宇宙和制作方艺画开天联合出品,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推出。
6 月 20 日,Netflix 的原创动作电影《单刀直入》放出了预告,主演为漫威电影系列中的「猎鹰」和「交叉骨」弗兰克·格里罗,继《黑衣人:全球追缉》之后,又一部「漫威再就业」电影。这次他们二人将联手合作拯救人质。猎鹰饰演的医院护工怀孕妻子被绑架后,与受伤的职业罪犯联手,一同踏上解救妻儿的逃亡之路。
6 月 25 日,Netflix 的《全裸监督》放出了正式预告,该片由山田孝之主演,改编自本桥信宏的传记小说,武正晴担当总导演,讲述色情片导演村西透的起伏人生,村西透本人称得上是劣迹斑斑,欠债 50 亿,被美国判处 370 年徒刑,被称为「行业中最肮脏的老人」,他在 80 年代景气繁荣的日本,彻底改变了当地的色情片产业。预计 8 月 8 日上线。
6 月 26 日,「老万磁王」伊恩·麦凯伦的新片《优秀的骗子》公布了首支预告,他将扮演一位职业骗子,追求海伦·米伦扮演的富有寡妇,准备骗光她的家产,当寡妇把自己的生活和家门都向骗子打开,骗子却发现自己是真的关心她,让这笔本该骗了就撤的买卖,成了危险的「假戏真做」。
6 月 27 日,重启的《霹雳娇娃》正式公布了预告片,「暮光女」Kristen Stewart、《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 Naomi Scott 等人主演。该作不是翻拍,而是重启的全新作品。主题曲《Angel》则由 Ariana Grande x Lana Del Rey x Miley Cyrus 献唱。预计 11 月 15 日北美上映。
6 月 25 日,亚马逊奇幻剧集《狂欢命案》公布了最新预告,该片由奥兰多·布鲁姆领衔出演,围绕一宗狂欢之夜发生的命案展开,在一个具有维多利亚风格的新兴城市,各色神秘生物因逃难而齐聚在此,督察(奥兰多·布鲁姆饰)处理了一宗仙子表演女郎的谋杀案,深入调查的结果将带来巨大的代价。《狂欢命案》将于 8 月 30 日首播。
原文:作为「无限传说」真正收官之作,《蜘蛛侠:英雄远征》这 6 大看点值得期待
作者:otaconlegend
导语:由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联合漫威影业出品的《蜘蛛侠:英雄远征》即将于 6 月 28 日提前北美登陆内地院线。作为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吉口中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的收官之作,这部《英雄远征》又将会有怎样的看点呢?这篇文章将为各位简单盘点一下。
不过目前我们所知道大部分有关平行宇宙的内容,均来自神秘客的「一家之言」。由于这个角色在漫画中经常以诡计多端的形象示人,让我们不得不对于他口中「平行宇宙」这个概念产生怀疑
作者:MidarkCat&Hercules@掌游宝
马云因为「体贴」单身狗,于是创造了双十一;刘强东因为「心疼」技术宅,于是发明了618;G 胖爸爸因为「担心」我们暑假里闲得蛋疼,于是带来了 Steam 夏季促销。
作为除圣诞节之外,最大的游戏打折「剁手季」,无数的游戏宅们都勒紧了裤腰带,只为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狂欢节里「守护」G 胖爸爸的微笑。
今年 Steam 夏促从 6 月 26 日开始,到 7 月 10 日结束,短短的 14 天内,想要从上万款打折的游戏里找出自己心仪的游戏无异于大海捞针。
无数经验老道的老哥都因为一时冲动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只为兑现诸如「游戏都已经买了,我凭什么还要玩?」「还有什么比买游戏更快乐的事吗?」这样的诺言,其中的苦水又能和谁说?秉持着让大众玩家「买得舒心,买得放心」的原则,我们精心挑选了一部分,最值得购买的游戏。
《Devil May Cry 5》作为鬼泣正统的第五部续作,该作一经公布就受到了全球玩家的一致好评。相较于被外包出去的《DMC》,本作的风格更偏向于 3 代和 4 代。此外,在不算特别版的情况下,本作是鬼泣历史上可用角色最多的一作。
除去人气角色尼禄和丁叔(看这个造型是不是该叫爷了?)以外,本作更是加入了一名神秘角色「V」。从前期放出宣传片时,制作人就一直不停的暗示,这可是一个超级重要的角色,你们可不要因为他的外表就选择性忽视他。其实他就是……(欲言又止)
还是说说游戏素质吧,号称是平成时期最后一部「动作天尊」鬼泣游戏,本作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非常的亮眼。三名主角各有各的玩法,尼禄取消了鬼手而加入了多种义肢设定,可以凭借武器加义肢打出多种想象不到的华丽连击。而丁叔这次也不跳舞改为骑摩托了,两把摩托(?)在手,颇有一种手持杀猪刀的既视感。再加上三节棍和众多熟悉 BOSS 的回归,恐怕老玩家会感动到热泪盈眶吧。至于 V,就没什么好说了,类似召唤兽的系统谁用谁知道。
《鬼泣 5》采用 Capcom 自家的 RE 引擎打造,画面非常写实和细腻,而优化更是目前为止最好的 3A 大作。唯一的缺憾可能就是本作的后期流程比较赶,场景颇有些敷衍和重复利用的意思。至于之前所说的令人震撼的剧情,我只能说一句,这是动作游戏,要啥自行车啊?
《刺客信条:奥德赛》 刚刚公布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一脸的不屑,这不就是「起源」的换皮游戏吗?(育碧,真有你的啊.jpg)。 然而当它真正发售的时候,我也只能说一句,真香!作为一名真实的刺客信条粉丝,每一作无条件购买并通关是每一个刺客粉的基本素质。
当我操作着卡珊德,一边口中喊着马拉卡,一边屹立于悬崖之上,远处的背景上慢慢浮现「刺客信条」的 LOGO,耳边回荡着「Ezio’s Family」的变奏曲时,那种感动真的是溢于言表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这游戏值了。
在优化过前作的技能和装备系统后,《刺客信条:奥德赛》带来了系列史上最大的开放世界地图。 无论是骑着自己的爱马在空旷的平原上驰骋,还是驾驶着战船在大海上迎风破浪,在被称为最强游戏画质的加持下,自己似乎就活生生的存在于这个虚拟的世界之中。
当然,这也并不是代表本作已经完美无缺。育碧公式化的沙盒体验依旧存在,过于庞大的地图因缺少互动而显得有些空洞,现代剧情线被过于弱化。此外,各种各样的小 bug 难免存在,毕竟是育碧做的游戏啊。 不过,瑕不掩瑜,大多数玩家都觉得本作的游戏性应该是系列最强,更不要说购买了季票的玩家还有两个大型资料片可以体验,包括那个尚不知道死活的《刺客信条 3》重置版。
抛开《无主之地 3》独占 Epic 商城的偏见,这款发售于 2012 年的 《无主之地 2》 绝对是大多数玩家第一个会推荐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不仅仅是因为现在只要 16 元,也不仅仅是因为里面有「Billion Fucking Guns」。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款「无主之地」风格的射击游戏。就和游戏的名字一样,这款风格感强烈的游戏在一上市就受到了众多玩家的青睐。
你以为这个NPC被你救了,应该会幸免于难,砰!也许下一秒就被一枪爆头。你以为你终于完成了任务可以松口气了,轰的一声,眼前立马出现一个巨大无比的机械 BOSS。你原本以为你的任务是要拯救世界,结果接到的任务却是满世界各地去找寻几本“色情杂志”。
更不要说,所有的 NPC 都是个性感十足,满嘴飚着「Fuck、Shit」的怪人。当你进入这款游戏时,希望你能适应并且逐渐接受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疯狂世界,当然,也有可能是「被强迫」的情况。
虽说 《龙珠斗士 Z》 在刚发售的时候,因为价格偏贵内容过少而饱受诟病,不过在这次巨幅打折后,很多玩家应该要说「真香」了吧。这款作品 在发售之前,就因为被称为「史上最还原动漫」的龙珠游戏而受到全球粉丝的关注。
当然,事实证明这款游戏并没有辜负玩家对于它的期待。
简单易于上手的操作系统,拥有绚丽特效的动漫渲染画面,以及手感极佳的格斗体验,都为这款纯格斗游戏增色不少。
不过,本作的缺点也非常的明显:经常「掉线」的多人模式,被称为买游戏送剧情的单人模式,还有很多被拆分出来单独售卖的DLC人物,都是玩家差评的重灾区。
《古墓丽影:暗影》 作为系列新三部曲的「结尾曲」,算是给各位粉丝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如之前两作,本作的劳拉姐姐这次来到了致命的热带雨林里,将会迎战最致命的敌人,而她也将面对自己的黑暗面,真正的成长为我们熟悉的「古墓丽影」。
本作画面无可挑剔,PC 版的优化也是非常令人惊喜。游戏继承了前作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日常中战斗还是古墓中解密,都可圈可点。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首次展露了劳拉姐姐内心中最黑暗的一面 —— 当她从水中缓缓站起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那个「复仇天使」降临了。不过,没有太大的创新玩法,过于啃之前的老本也是本作的硬伤。而海量单独售卖的 DLC 内容,也影响了前两作积累下来的不错口碑。
你听过凌晨 2 点钟的打铁声吗?那一定是我还在玩 《只狼》 ,或者说在被只狼「玩」。作为宫崎老贼今年的魂系新作,本作完美的传承了宫崎的「恶意」。 BOSS 打不过?升攻击啊!没有材料升攻击?打 BOSS 啊!相信无数玩家都陷入了这样的死循环。
在经历过无数的「死」「菜」「扑街」「?」之后,反正你们都懂,终于站在了最后 BOSS 面前。然后,剑圣苇名一心默默的掏出一把手枪。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眼前出现了熟悉的画面,耳边传来了来自「枪圣」无情的嘲讽「犹豫就会败北!」WTF,老子不玩了。几秒之后,默默捡起手柄擦擦灰,口中念叨几句「开玩笑的,开玩笑的」,然后又开始了受苦之旅。
本作最吸引人的可能并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在于玩家锲而不舍攻克游戏的过程,当你终于费尽千辛万苦看到结局 CG 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难以形容的。 耐人寻味的剧情,惊艳的画面表现,出色的打击手感无疑是为本作加了不少分。而多结局的设定,也为玩家多周目开坑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文明 VI》是由传奇游戏设计大师席德·梅尔创作的回合制策略游戏《文明》系列最新的作品,在这个出来的系列中,玩家需要尝试建立起一个帝国,接受时间的考验,创建及带领自己的文明从石器时代迈向信息时代,并成为世界的领导者。本作增加了新的城市发展系统与「Eureka」系统后玩法相较前作都有了更大的进化。
除了稍微被玩家诟病的 AI 问题以外,总体来讲是一款延续了《文明 V》积累下的优良传统的佳作,「再来一个回合」的伟大魅力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网络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段子:如果你爱他,请让他玩《文明 VI》,因为这个游戏超高的自由度让人完全停不下来;如果你恨他,也请让他玩《文明 VI》,因为一睁眼一闭眼,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如果你还没有接触过《文明》系列,谨记,当你打算开始一回合的时候,请确保第二天已经请假。
《空洞骑士》是一款十分优秀的类银河战士恶魔城独立游戏。游戏方式主要分为探索、平台移动、战斗三大层面。战斗十分富有挑战性,探索内容充实,并且与「黑暗之魂」系列相似的高难度与死亡惩罚机制也让「受苦流」玩家大呼过瘾。美术上采用了精致的手绘 2D 风格,音乐十分动听。
关于这款作品的赞美之词相信大家已经看过非常多,这里就不再赘述。
《战场女武神 4》与初代《战场女武神》设定在同一时期,但故事将聚焦在三大势力中的联邦军 E 小队的士兵身上。作为指挥官的主人公将与他的童年好友们投身于一场绝地反击作战,但凛冽的暴风雪,如潮的帝国士兵与无敌的女武神将是他们达成目标的巨大阻碍。
本作叙事回归到初代,剧情也还不错,对于《战场女武神》系列粉丝或是喜欢策略类的朋友来说还是值得购买的游戏。
《XCOM 2》继承了大受好评的前作,在多年后以 3A 游戏素质重启的回合制战略游戏,比前作更宏大、更复杂、更精致也更美丽。
游戏最大的特点便是其高难度下堪称「玄学」的命中系统。对于喜欢通过合理制定战术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找到一条生路的策略玩家来讲,本作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双点医院》是由双点工作室所开发的以医院为背景的模拟经营游戏,被视为《主题医院》的精神续作。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双点县」,玩家饰演了「双点基金会」旗下多间医院的经营者。
在实际游戏中,玩家需要对各医院的科室规划、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部署。本作仍然还原了曾经《主题医院》的黑色幽默风格,喜欢模拟经营类游戏的玩家十分推荐尝试一下。
《光明之响:龙奏回音》是一款日式幻想风角色扮演类游戏,本作是 PS3 版《光明之响》的强化移植版,由著名画师 Tony 进行人物设计的 RPG 游戏「光明系列」的第 6 部。
除了精美人设以外,对于 JRPG 十分重要的剧情也是在水平线上,非常王道。此外声优与乐曲阵容也十分强大,游玩本作能享受一场极致的视听体验。喜欢 JRPG 的玩家或是 Tony 粉丝还是值得一试的。
如果还觉得不过瘾?没有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我们还额外挑选了一批精选游戏,以供参考。
首先,例行说明:本文的目标对象以及可能从文中受益的潜在读者应该为已经具有完整个人体系的群体。我会在文中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使用实例,尽管因为连带是基于语境的需要,文中不能完整阐释整个个人体系的建立逻辑,但涉及防崩溃机制的逻辑我将尽力条分缕析地说明,使每一位阅读本文的对象都能够有所启发而获得自适应的调整方法。
一个判定自己有没有个人体系的方法就是看看自己知不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平时会不会经常忘记做某件事情或别人交代的工作能不能及时完成。个人体系就是按时按质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方式和能⼒。这个判断不在乎记录的手段和工具,有的人能力足够强只需纸笔也能做好规划,有的人任务繁冗需要借助 GTD 工具才能统筹生活。
我要讲的是体系一旦建立,在受到微扰和强压的情况下,应该怎么调整任务体系才能保持生活规律一致,体系不至于突然停转而致使全身心都必须完全投入到补救后果的下场。写作本文的灵感来源附在文末参考链接中,并在此对热心分享经验的作者表示感谢。
我们先说说大家通常建立个人体系的思路,两个方向。
我们且把这种方法称为目录法。列目录的方法,通常用于目标已知的情况。如果大家看书有这种习惯,拿到一本新书时先看目录和序言,就会发现一般不消十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书的思路和概要、作者写作的原因和理解内容的逻辑,甚至有时作者会给出阅读指导,比如某些章节可以给能力较强的读者补充使用而不需照单全收。
应用到大型策划案的例子,比如开办一场大型汇报演出,需要分为场务、财务和宣传等各方面工作,类别之下再细分,比如宣传分为设计海报和宣传单,联系广告合作等,最后策划人再把任务分散到各个负责人处由负责人对自己的任务补充和完成。可以发现,它们要求策划人对这个目标实施掌握较多信息和经验,目标明确是这个方法的关键,而且目标和任务之间的关系也要明确。比如完成海报和宣传单设计并完成了广告投放等就意味着宣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线性的1 。
那么,目录法的适用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能并非对自己要实现的目标都有明确的实施步骤,尽管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拆解。目标:把大象放进冰箱。任务一:打开冰箱;任务二:把大象放入;任务三:把冰箱门关上。
然而仔细检查你的人生目标,是否所有处于个人体系中的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划?假设目标是找到一份好工作,能不能真的拆解成可实现的步骤序列?有很多目标,他们具有实现的价值,但是具体实现的步骤需要收集很多信息、吸取许多经验才能够拆解2 。
其次,我们还不能合理评估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一点出现的频率或许比第一点还要高。举个例子3 ,中小学假期是孩子们最轻松的时光,在经历了几次逍遥过头导致放假尾巴通宵写完一两个月作业的痛苦折磨后,我就会在假期开头先计划好这个假期怎么写完作业,用小学除法平均分配,然后每天按量完成页数。但是实际操作情况是,我每天写个两三页就觉得烦死人了,然后想想反正还有这么多天假期才结束我明天多写几页今天先去玩再说。
你不能拿个人体系要求一个孩子严格执行,但是看看在非假期时间我们完成每日作业的质量有多高就知道,如果孩子们真的能合理地每日按量完成是能够实现最终目标的。(如果你觉得这个例子不贴近生活,想想看你的任务列表里有没有堆积着你觉得明天空闲时间再完成的任务,或者你的阅读清单中囤有多少数字标记?)如果是由教师布置的作业,基于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他们对于孩子每日能完成的作业量具有合理的估计。反观这些鲁莽地使用小学除法的孩子们,他们单纯觉得只要完成了今天的,也完成明天的,再过三十天就一定能完成,这种想法显然忽略了执行者的行动力、毅力和体系的灵活性4 。
我们且把这种方法称为金鱼法,金鱼法就是无论想到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把它放进收件箱,而不考虑它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而设置的(尽管并不只适用于金鱼人5 )。实际上,由于我们时而需要全情投入而忘乎所以,我们不得不将凡人琐事移交其他系统处理,而注意力的转移导致我们有时只得到一个悬而未决的感觉而不是具体的任务。使用金鱼法的情况并不唯一,除了灵光一现以外,有的时候还取决于外部条件。比如老板突然发送一份文件让你审核完以后下班前提交给他,通常情况下这件事情就会强行跻身进入我们的个人体系内。是的,它会成为我们防崩溃机制的需要提防的其中一份子。
从下至上的方法用来收集可以做得面面俱到,实现大脑清空,但整理起来并不容易。最普遍的做法是像垃圾分类一样把它们投到已有的箱子里,不同的是我们或许需要建立一个新项目来装这个分类下的所有事项。有趣的是,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够被归类,所以我们常常见到诸如「琐事」、「其他」等模糊不清的类别。
金鱼法的特点就在于它出现情况突然。我们再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主体的灵光一现(且称灵感),另一类是外部条件提供的临时任务(且称临时任务)。灵感通常会被个人体系收集起来,集中到特定情况下统一处理,比如分类标号打标签填充细节确定截止日期或是作废;而临时任务通常会被立即执行,或提高至第一优先级在截止日期前优先执行。灵感有很大比例会被抛弃和浪费,我们且不考虑它对体系的影响6 ;临时任务则不然,它们像是粗鲁的巨人强行闯进个人体系中,我们将在下一小节继续说明。
就像我们建立知识脑图的时候,知识点和知识块的组合存在一定的逻辑方式,体系的结构也存在很多种,但最普遍的(就我观察到的情况而言)结构是模块。如果把一天清醒的 16 小时当作一个面积固定的方框,我们每一项目就像是往方框中放入小方块,我们的管理就像是处理一个简单的贴瓷砖问题。我们把时间和面积等比例对换,就能发现只用填方块的方法困难点在于:
方块的大小并不一致,所花时间有的项目长有的项目短;
方块和它周围的方块之间存在联系,比如当我完成今日的阅读计划以后我可能写一份读书报告并总结到日记中,阅读任务和总结日记之间就是顺承关系了;
方块之间只有一种组织结构就是并列。联想这个小故事,一个瓶子如果只装水则无法装下其他成分,但是如果先装大石头再装沙子再装水,就能够容纳下更多种类的东西。如果我们想要在一个周期内完成更多项目,而不是全身心投入到单一项目中7 ,方块间的关系就需要从并列修改成嵌套或者其它方式;
一个正常的个人体系绝不会是单一项目的,项目总是体系的组分。
然而,我们也总不能把瓶子装满。一旦瓶子装满,遇到临时任务的时候,就不得不把原来的大石头拿出来,再把半路杀出的新任务放进去。通常来说,优先级低的任务会被取代,但是它们有可能由于体系不具有灵活性而不断被取代导致最后成为紧急任务或不得不失去行动效力。
接下来我们再观察体系的执行情况。
个人对于任务处理的优先级不同,处理任务的精力分配也不一样。如果长时间处理高注意度的任务,大脑状态会从兴奋转为疲倦8 。对于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精力的阈值也不一样,即使能够同样以最快速度地进入状态(也就是达到精力的阈值),持续工作的时间也不一样。
检视也是维持个人管理体系持续运转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由于我们通常都是在遇到系统卡顿或停转的时候才触发的检视机制,我们常常没有勇气去面对检视之后的结果,并最终导致对检视行为的抵触。检视除了包括检查任务和项目的完成情况,还应该包括对精力持续时长和工作效率的评估。
根据以上产生漏洞的不同归因,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作为个人体系的兜底,使得体系不会总是因为外部刺激或强压而崩溃,导致重新设计一个新的体系。
在目录法中,我们发现一旦我们对自己的执行力和持续力没有清楚的认知,我们容易陷入意识骗局,认为今天的任务可以暂时迁移到之后的某一天执行。解决方案首先需要我们了解执行能力。借助时间统计工具例如 Toggl 来评估自己分配在不同事项中的时间比例,利用 Life Cycle 记录位置分布以实现半自动化统计精力分配,利用屏幕使用时间统计得到有效利用的时间,利用 个人精力记录模版 来观察每日精力的分布。在获得工具输出的报表之后再进行个人精力的评估,分析精力变化动态,例如高峰常出现在工作开始半小时后,而低谷常出现在饭后或空腹期等等。
总之,无论使用何种工具,了解自己的精力状况,再根据精力状况分配任务,比如审核、草拟、计算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调整到高精力时间段,而背诵、摘录或总结等低精力任务可以放在精神难以集中的时间段完成,具体分配当然取决于个人。如果读者有兴趣,我可以在以后仔细说明如何通过这些工具记录实现评估和调整,另外也可以转到文末的参考链接 1 中9 。
结合目录法和金鱼法能让我们更好实现「收集」和「整理」两个 GTD 关键步骤。我们面对的困难是项目难以展开,没有细节变成空头司令;任务过于琐碎,堆积如山不知如何下手。我们要做的是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避免任务过多或过少导致个人体系完全失去运转能力。(在评估了执行力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你总要经过一定的摸索阶段才知道怎样安排任务最适合自己)将大目标切碎到动作最小而执行力能够实现的最大单位。
比如申请一个新项目的经费,需要填写申报表和草拟项目说明书,如果这两项任务发生的场景相同而申报表和项目说明书中对于项目的概要介绍之间具有很大的重叠部分,这两个任务应该合并起来同时进行,不拆成两件事避免间隔时间过长引起的回忆浪费时间。目录法如果在树形延伸时做得太细,会引起已经完成的错觉,在结束计划后往往长舒一口气,结果却因为过于具体而调整困难。
对于太琐碎的任务,在「琐事」或「其他」门类中,也要把它们像正常项目一样集中时间统一处理,从开始日期完成而不是以截止日期为开始。避免添加过多项目,尤其避免为每一个新任务建立新项目的行为。尝试每天都安排一段时间按照优先级完成琐事中的任务。琐事的定位很巧妙,它是最容易被移出和代替的任务集合,但是它往往区分生活和品质生活的关键,根据自己的习惯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对于琐事的执行来说很重要。
另外一点,有的人会把习惯养成当成任务执行。然而习惯养成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任务,在项目初期通常具有很低的执行力,要克服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才能完成,一旦不能按照计划周期进行,主体往往会丧失信心而逐渐放弃养成。建议不要把习惯当成任务并设定截止期限,而是使用奖励作为旁系出现,可以利用重复提醒也可以打勾(打勾能给完成行为带来成就感)但不应作为责任处理。
我们把之前说的项目方块称为模块,并想象我们的个人体系是模块化的拼接。我们要改变的首先就是放弃单一的拼接模式,比如引入顺承关系,如果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比直接开始它效率高,比如先背 50 个单词再读外文小说读得更顺利的话,就把两个任务安排在一起;或者引入嵌套,除了之前提到的一个瓶子装石头沙子水的例子,也可以考虑小学数学里说的五个锅煎五个饼所需的时间并非煎五个饼的时间相加,利用同样的逻辑,对于可以同时执行的任务考虑并行(multitask),比如背单词 50 个是每日目标,但阅读外文书籍出现的生词如果查阅并记忆同样也可以并入背诵的 50 个单词中。
一个典型的建立个人体系的误区,就是野心勃勃地把时间划分到分甚至秒来安排任务。以我个人为例,我曾经计算从上完课到走到图书馆需要 12 分钟的时间,我可以用这 12 分钟来完成一部分今天收集素材的任务。但实际情况是上完课之后一般处在消化知识的阶段,如果突然切换到另一知识吸收频道,不仅吸收能力极大降低,甚至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而遗忘课上的知识。
除了执行力的因素,我们同样要考虑体系需要多大的灵活性来抵消任务切换带来的精力损耗。除此之外,灵活性意味着能够包含一定的调整空间,吸纳一些可以暂停的项目(比如之前提到的集中处理的琐事),而转以应对临时任务的能力。这个宽容度当然由自己把握,如果宽容度低,执行量大但是崩溃风险也大;宽容度高,宏观执行效率降低但是能够维持体系稳定。
如果检视行为是当体系崩溃时,作为体系的保险丝的必然触发,它永远伴随着无法承担后果的疑惧和懊悔,这种负面心理驱动下的检视可能会引发更加严苛的任务规划,导致完成度越来越低。观察这时检视的触发机制,我们会发现它通常是由系统故障引起的,属于外部因素触发,也就是说这种触发具有不可控不可抗的特征。为了实现体系的良好运转,我们首先需要改变检视行为的触发机制------自主触发,再进一步考虑时间触发和情景触发等方式。
通常的检视行为,发生在周期衔接处10。在周期结束前进行检视能够保证任务不遗漏,在周期开始前检视能够更好地分配下一周期的任务,这些在衔接处的检视能够帮助我们回顾自己的执行能力并调整下一周期的分配使其更适应自己的节奏和展望新周期的任务对完成度有总体把握。
时间触发的检视能够分层级,调整观察体系的重点。比如短周期适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量增大,关注的是执行力和执行情况;但长期以往还是适当降低工作速度缓和心情,关注的是身心健康和累积效应等等。打个比方,我的文章总是以小节为单位检查行文流畅性和语法语句的规范,但全文写完后还会反复通读确定前后逻辑合理,这样作出的文章比较成体系,可以拿来就用。
除了时间触发以外,还可以考虑情景触发。情景触发相较于前者来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正如我在前一段脚注等说明内容所述,周期性是没有开头和结尾的,但是我们总会有状态的切换。最简单的例子是以星期做周期,我们可以把周日当作一周的开头而周一亦可,这取决于个人习惯。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会在周五的时候结束一周的工作,个人状态从高能切换到低能。我们可以把状态切换作为检视的触发,比如在高强度工作后的切换时检视这一阶段的工作绩效是否达到目标设定的期望,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实际上,除了检视行为以外,任务的开始也可以通过情景触发而不是全部由时间控制,这一点在给任务打标签的时候有所反映。
显然地,如果只有检视没有调整,那么检视行为最多只能引起没有完成的罪恶感或是对体系的不信任感,我们同时需要对检视的结果进行分析、修补和改善,检视的结果可以成为总结日志,当然也没有必要真的这么死板,只要有所调整和提高检视都是有效的。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可以检视体系的流畅度、持久力、工作效率、联动和逻辑、保险机制(或是防崩溃机制)等等,然后联系个体的执行力、执行效率和执行结果改善和提升。
本文很长,是我在建立个人体系的经验总结和对各个成熟体系的学习归纳,如果各位有优秀的建立防崩溃机制的解决方案也可在评论区中与我讨论,我将会尽我所能进行分析和吸收。关于建立个人体系的内容,欢迎参考本站相关文章。本文或许文字生涩,对于理解模糊的地方尽管与我讨论;如果觉得分析不当的地方也欢迎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共同交流和补充,感谢阅读!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让你的工作更有效率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幕后」栏目三年多来,我们采访了几十位开发者,去了解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思考,感受创造时的灵光。但遗憾的是,不同性格的开发者之间,还没有机会对同一个话题各抒己见,去碰撞思想的火花。
从产品的角度看,同一类别的产品,因为开发者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在设计与开发阶段,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最终造就了产品的质感。但对于使用者的我们来说,很难从成品中感受到开发过程中的选择。
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工具间的差异,同时又能了解背后的产品哲学,我们特地做了幕后特别版——圆桌对谈。
第一期,我们邀请了 Things、Sorted 和 OmniFocus 这三家从产品到文化各具特色的开发者,一起探讨关于任务管理的五个问题。从如何开始任务管理,到如何通过任务管理真正提升效率。
不论你是刚刚接触「任务管理」这个概念,还是已经对它已经捻熟于心,希望都能对你的任务管理实践有所启发。
注:如果你还不太了解这三家团队和他们的产品,可以先阅读往期幕后。
也许你没听过任务管理这个概念,或者不赞同 GTD (Getting Thing Done)之类的方法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任务管理这件事你每天都在做。
不论是在笔记本上把事情罗列出来,还是写在便签上贴在电脑屏幕上,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然后让自己明白下一步要做什么,这个过程就算作任务管理。
既然拿张纸笔就能完成,为什么我们需要在手机上专门安装一款任务管理工具呢?对开发者来说,要如何说服用户开始尝试他们的应用呢?
OmniFocus 从「聚焦」这个词出发。产品经理 David Messent 解释说:
每个人的生活会非常复杂,会出现许多长长的清单。但是在 OmniFocus 里,你可以列出一张唯一的清单,那张唯一的列表会同时参考所有列表,让你追踪来自不同项目列表中的任务,查看不同地方的数据,并且还可以过滤和排序其中的内容。
一切的出发点在于,帮助你准确地追踪你所需要做的事,然后决定你当下需要完成什么事。
无论外观如何变化,任务管理工具的基本功能,就是把任务记下来,放进列表。
OmniFocus 中的「预测」、「项目」这些界面,就对应着一份列表。当这份列表变得越来越长,OmniFocus 就能发挥作用,通过过滤排序,将你想看到的任务挑出来。
Sorted³ 是基于 Hyper-scheduling 概念的任务管理工具。为每一个任务安排时间及长度,并因应情况快速更新。什么叫 Hyper-scheduling 呢?它就是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现有行程的剩余时间里。
Hyper-scheduling 中的 Hyper 是「频密」的意思。生活中总是会有各种特殊事情发生,发生之后需要有一套方法,可以很频密地更新自己的日程,而且可以很快很轻松的操作,得到一个新的时间表,这就是 Hyper 的含义。
如果说 OmniFocus 是想帮你从长长的列表中挑出重要的事,Sorted 的魅力就在于,让你很清楚这一堆任务里谁先谁后,接下来自己要做什么。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任何一件突发事件就意味着计划被打乱,次数多了很容易心里就放弃了,想着「明天再好好安排吧」。Sorted 思考的出发点是:既然不能避免计划被打乱,那就尽可能减少重新安排花费的时间。于是时间尺和自动计划功能应运而生。
各位好,本周我们从各个平台为大家挑选了 4 款值得一玩的新游戏,希望它们能伴你度过愉快的一周。
移动平台 / 冒险、角色扮演、多人合作 / 中文
万众期待的《Sky 光·遇》终于在本周上线了。游戏延续了陈星汉在《风之旅人》等游戏中的禅意思想,在游戏玩法和设计风格上也都可以看到《风之旅人》的影子。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名旅人,在不同的场景中经历冒险,最终抵达充满危险的暴风眼。
《Sky 光·遇》最吸引人的就是它出色的画面。无论是云野中的重重云海,还是霞谷中的落日余晖,游戏做到了「每一帧都是壁纸」。对于画面党而言,你可以借助游戏中自带的拍照功能来拍出高画质的截图。
游戏没有固定玩法,玩家拥有极高的自由度。你可以做一个旅行家,欣赏美丽的风景;亦或是做一名探索者,细心探索地图的每个角落,拯救更多的先祖之灵。在游戏过程中,你还会遇到其他玩家,他们都会以灰色的人物出现,只有当你们共同举起蜡烛,才能看到对方的模样。
虽然游戏只有七张地图(其中暴风眼暂未开放),但每一张地图中都有大量值得探索的要素,值得一玩再玩。此外,在游戏中与好友一起牵手飞行,一起滑雪竞速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Sky 光·遇》,你也可以在 官网 预约 Android 版。游戏支持中文。
移动平台 / 解谜 / 英文
Olimdal 是一款解谜游戏。你将扮演一位马虎的小巫师,因为不小心释放了魔法书上的魔法,导致周围的物品会跟随你移动。你要通过解开不同房间内的谜题,最终抵达图书馆才能找到破除魔法的途径。
游戏在操作上将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分置在两侧,初上手时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游戏的目的是让角色穿过阻碍达到魔法阵,从而传送到下一个房间。但你会遇到许多挡路的物品,你需要灵活利用场景中的道具来阻挡这些物品,从而造出一条道路。
游戏的画面及配乐也极具神秘感。无论是昏黄的灯光、室内的摆设,还是略带诡谲的配乐,都能让你仿佛置身魔法世界。游戏在谜题设计上也多是考究之处,有些谜题看似简单,实则却是「一步错,步步错」的难题。
你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 Olimdal,售价 18 元,游戏暂无中文。
移动平台 / 多人对战 / 英文
在通勤、等人时,一款快节奏的游戏是我们消磨碎片时间的好选择,Mini PVP 就是一款 2 分钟一局的多人对战游戏。游戏玩法非常简单,你只需要选择一个角色,然后与其他 3 位玩家进行一场爽快的多人大混战。
游戏画面虽然是像素风,但游戏在光效上做得非常好。无论是爆炸还是光影,都能够给人带来极佳的视觉体验。游戏富有动感的配乐也足以让玩家的肾上腺素在激烈的战斗中飙升。
你需要在 2 分钟内击败尽可能多的对手,获得更高的分数。由于地图上充满了弹射器,因此你需要灵活操作,才能在保证走位的同时精确地瞄准。地图上会散落着各种武器、补给,在子弹耗尽后,你需要更换武器才能继续攻击。
作为一款网络游戏,一直无法匹配到玩家是最致命的一点,在 Mini PVP 中你则无需担心这一点。即使你暂时无法匹配到玩家,游戏也会为你分配机器人对手,确保你能在短时间内开始游戏。此外,你也可以创建一个私人战局,与好友一起决斗。在实际体验中,尽管游戏提示了高网络延迟,但对游戏并没有太大影响。
你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 Mini PVP,售价 25 元,游戏暂无中文。
PC、Nintendo Switch / 射击、动作、平台跳跃 / 中文
玩《我的朋友佩德罗》,就像是在拍一场动作电影。只是这位男主角,不仅四肢清奇宛若《人类:一败涂地》,而且身边还跟着一根神神叨叨的香蕉。
虽然摇杆瞄准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这款横板射击游戏反而是意料之外的简单 —— 当然,我指的是普通难度。主角的一招一式,可以说深得大片精髓:芭蕾舞式原地转体闪避,可以蹬敌人的蹬墙跳,以及与《马克思佩恩》式子弹时间更配的后空翻双枪射击,看上去酷炫,玩起来也流畅爽快。
除了动作要素,每个关卡还有着一系列可以加以利用的道具。能压死敌人的汽油桶不算什么,能一脚踢飞脑袋的篮球见过吗?会反射子弹的平底锅呢?......这些元素的组合排列,令每关都有着不同的屠版方式,即胡闹又乐呵。
和大部分独立作品一样,游戏本身的流程不长(而且这作品的开发「团队」只有一个人),但游戏有着一个联网记分榜系统,要想打出更好的分数,就必须要在高难度下维持连杀奖励。
这意味着,虽然一般玩家也可以全程爽玩,但如果要追求高分,就得从每个关卡的敌人安排入手,研究各种道具和物理碰撞的威力,做出真正「猛如虎」的操作。
所以,一开始你可能以为自己在拍动作片,但看了一些大神的录像后,才发现其实是在拍喜剧片......
Switch 玩家可以在 eShop 购买《我的朋友佩德罗》,售价 19.99 美金,自带中文;也可以在 Steam 上购买 PC 版,目前特价促销仅需 59 元。
解密类益智游戏《人类一败涂地》(Human: Fall Flat)于近日正式上架了移动端版本。这是一款物理益智游戏,玩家操纵名为鲍勃的可自定义人类,利用自己柔软的身体操控各种道具,来到达通关的目的,由于其魔性滑稽的表现,受到了不少玩家的喜爱。该作目前已经上架 App Store 与 Google Play,售价 $4.99。
国内版本交由心动网络发行,官方 表示 由于配合政策原因,相关审批流程较慢,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征求玩家的意见,不断改进和调整移植版本。国内版本新增了社交功能,支持好友列表与聊天,相比原版的 P2P 方式联网,国内版游戏将支持官方服务器。
6 月 26 日凌晨 1 点,Steam 正式开启了 2019 年夏日特卖活动,除了游戏打折,本次推出的活动为「Steam汽车大奖赛」,简单来说就是玩家在选择车队之后,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来进行加速,更快的冲向终点,前三名车队中的随机选出的成员将有机会免费获得愿望单中的游戏。
你可以点击 这里 查看官方说明,如果你觉得官方写的实在让人难以搞懂,你还可以看看 SteamCN 的这篇图解。当然,毕竟打折还是买游戏要紧,活动什么的其实无所谓,这部分你可以参考 这篇 简单的折扣整理。
《英雄联盟》官方宣布,自走棋模式「云顶之弈」国服将于预计将于 6 月 28 日开启测试预约,7 月 8 日开始测试。而在此前,来自巨鸟多多的《多多自走棋》以及来自 V 社的《刀塔霸业》也分别上线了不同平台,而线上卡牌游戏《三国杀》也在近日宣布将推出自走棋模式。
(本期「新游派」由 @Tp 、@Kenny MacCormick、@一只索狗 联合撰写)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好玩的游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关于便签纸,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它几乎快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
1978 年的一天,3M 公司的员工费兰在教堂唱诗班中唱歌。当他从一本赞美诗中取出书签时,突发灵感,发明了便签纸。
3M 为这种一端涂有黏胶,用后轻轻一撕而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便签纸申请注册了商标 post-it(报事贴)。很快,这种简单实用的小纸片风靡了世界,人们把它们用在各种需要随时记录简单的内容的场合。
对于这个贡献,在印象笔记和 Evernote 中都有一个向 3M 致敬的地方:当你用印象笔记或者 Evernote 拍摄便签的时候,它会在图片的下方自动添加上一个 Post-it 的水印。
与 Evernote 分家以后,印象笔记推出了不少中国区的独有的功能。这些功能有不少都是小而美的东西。桌面便签就是其中的一个。
2019 年 3 月 21 日,Windows 上平台上带便签功能的印象笔记 beta 版上线,很快在 6 天后的 27 日,带便签功能的印象笔记正式版上线。在密集更新的背后,能够感受到印象笔记在与 Evernote 分拆之后的不断发力,以及他们在成为首屏应用上的努力。
线上、线下,桌面便签与纸质便签形成了一个整体。在 PC 上,有便签 + 笔记,在纸质文档上,有扫描宝以及对便签纸的优化。从这上面看,便签补全了一个链条。然而这些与我们其实关系其实并不大,
作为用户最关心的关键问题其实是 —— 象厂出品的便签是否好用。
在 Win 10 系统中,当按下快捷键 Win+W
的时候,就会自动调用出 Win 10 系统自带的便签出来。那么象厂出品的便签凭什么能够超越系统自带的便签,成为我的心头好呢?
这里有一张象厂便签与 win10 自带的便签的对比图。
明面上的功能差别通过这张图片就可以简单地对比出来。很简单的一道送分题,数数 icon 就可以了。
然而这并不是关键的问题点。在我看来,最主要的问题在于 Win 10 自带便签的内容是与 OneNote 独立的,内部的壁垒并未打通,无法将存储在二者中的知识轻松地进行整合。
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印象笔记的桌面便签有这样 2 个特性,非常值得你一试。
可以通过快捷键 Alt+Shift+N
快速地新建出一个便签出来。相比较于 Windows 平台上印象笔记的体验,桌面便签的启动响应速度着实是很快的(当然前提是印象笔记主程序是打开的)。
除了通过自定义的快捷键来打开,也可以点击工具栏上上的大象 logo 新建一个便签。在很多时候,只想新建一条笔记而不想打开印象笔记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利用桌面便签快速地新建一条笔记。尤其对于那些没有装固态硬盘的小伙伴,这也不失为一种折中之道。
桌面便签的功能都在集中上部,除了截屏的 icon 稍显陌生之外,其他的都是常见的 icon,所以几乎没有适应的成本。
Ctrl+C
,然后在桌面便签这里 Ctrl+V
就 OK 了。印象笔记的桌面便签是与印象笔记互连互通的,这其实是我最满意的一点。
便签的第一行自动成为笔记的标题,便签整体作为一条笔记的内容出现。当你在便签中做了修改之后,会自动同步到笔记中;反之亦然。这种联动意味着便签中的知识不是一些「死知识」,它可以在印象笔记中被搜索到,它可以被检索到,可以利用起来。
(先不碎碎念印象笔记的清单了,后面再聊)通常遇到想看的书的时候,我会把书名记在一条笔记里面,形成一个图书的愿望清单。6.18 的时候,就开始了剁手的一天。在这条愿望清单的笔记上右键,选择「设为桌面便签」,这样一个便签就 pin 在桌面上了。
稍微挪动调整一下位置,左边浏览器,右边是便签,接下来就是开心愉快的买买买了。照单采购,买一本,「✔」一本,再用不用小本子了。
6.18 并未走远。不知道今年的 6.18,你是否把你想要的东西都买全了。如果遗漏,有遗憾,可以参考这个办法列一下,在双十一的时候进行平仓。划重点,这里提到了怎样将笔记转化为桌面便签,通过在笔记上右键,然后选择「设为桌面便签」。
明天就是周六了。这几天的天气还不错,上午的天气还是挺凉爽的。非常适合带着孩子去海边玩。夜深人静的时候,趁着孩子睡着了,抓紧时间计划一下明天带孩子出去玩的行程。纸巾、湿巾、水杯、墨镜、太阳帽、防晒衣、水桶、铲子,一个都不能少。把这些出行的物品敲在便签。第二天一早,打开手机,打开印象笔记,对照着昨天列的物品挨个勾选。一个都不会落下。
每当谈起工作,总会想起生产力这三个字。而这其中,四象限、九宫格这样的一些工具都是很多人所熟知的工具。其实印象笔记的便签的也可以化身为这样的时间管理工具。
以四象限为例,根据重要、紧急的程度,将相应的事项填写在便签之中,具体事项一目了然。借助于桌面便签,做好时间管理。同样的思路,其实可以将便签横排,组成一组看板,串成一个工作流。可以借助于看板的形式对自己日常的工作进行管理。
对我而言,文章的草稿本是我常用到的便签的功能。最近在构思的一篇关于印象笔记清单的文章。
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在桌面上先新建一个便签,把它当作这片文章的灵感收集器。遇到合适观点、比较契合的的素材我都放在上面。文字部分自然是粘贴上去;图片的话可以用便签自带的截屏,也可以用上面提到的复制粘贴大法。
在这些素材收集的差不多之后,打开印象笔记,「奋笔疾书」,草稿本也就摇身一变开始成为一篇正式的文章。 将便签打造成为我们 PC 桌面上的灵感收集器,然后再对收集来的碎片化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进而构建成我们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它和 iOS 上印象笔记的剪贴板有相似之处。
就像纸质的便签一样,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它的玩法却很多样。用心去琢磨,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玩法。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让你的工作更有效率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今天凌晨,苹果正式推送了 iOS 13、iPadOS 和 macOS Catalina 的公测版(Public Beta),现在用户可以通过注册参与「Apple Beta 版软件计划」来体验最新版系统。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 macOS Catalina 的新特性,同时提供了升降级系统的方法。
注:任何测试版系统都会出现运行不稳定的情况,并存在应用适配问题,因此不建议大家贸然尝鲜。如果想体验最新功能,升级前请务必做好备份。
1. 备份你的 Mac:你可以选择需求将重要数据拷贝到移动硬盘,但更推荐 使用 Time Machine 对Mac 进行全面备份。
2. 登录 Apple Beta 版计划官网,在「注册您的设备中」选择 macOS;
3. 在「注册您的 Mac」中点击「下载 macOS Public Beta 版访问实用工具」;
4. 打开刚刚下载的 macOSPublicBetaAccessUtility.dmg
文件,双击 macOSPublicBetaAccessUtility.pkg
文件,按照提示安装描述文件;
5. 安装完成后,系统偏好设置设置会自动打开,并开始检查更新,检查更新后系统会自动下载 macOS Catalina Public Beta 版系统;
6. 下载完成后会自动开启系统升级界面,根据提示安装即可。
历史悠久的 iTunes 软件终于在 macOS Catalina 上宣告退休,在新系统中被拆分为音乐、播客和 Apple TV 三个软件,其中音乐和播客应用界面设计相似,功能上和 iOS 版区别不大。此外 macOS 上的播客支持 Handoff 功能,可以接续播放 iOS 设备上正在播放的节目。
而此前 iTunes 中管理 iOS 设备的功能则被挪到了 Finder 中,你的 iOS 设备连上电脑后,你可以在 Finder 的右侧边栏找到并管理设备。
随着 iOS 13 中相册和提醒事项应用的大改版,macOS 上的这两个应用都做了对应调整。相册中的默认展示的照片也会经过筛选,并采用瀑布流的形式展示,视频会在瀑布流中自动播放。
提醒事项也使用全新设计,在功能上和 iOS 13 保持一致,不仅界面更加现代化,任务管理上也比以前更智能。
macOS Catalina 中新加入的 Sidecar 功能,可以把你的 iPad 变身为 Mac 的第二屏来使用。
把 iPad 升级至 iPadOS 以后,并且 Mac 和 iPad 都处于同一无线网络下,Mac 菜单栏的「屏幕镜像」按钮中,就会显示出可供使用的 iPad。作为第二屏幕的 iPad 上,会额外显示键盘修饰键和触控栏 Touch Bar。
iPad 作为 Mac 的第二屏幕时支持交互输入,Magic Mouse 可以在 iPad 上使用,Apple Pencil 也还可作为输入设备进行绘图、手写等操作,不过该功能需要应用适配支持,否则 Apple Pencil 只能将充当鼠标指针功能。SideCar 也同样支持 iPadOS 中的 Multi-Touch 手势,三指左右滑动可以撤销和反撤销,三指捏放实现复制粘贴操作
iOS 12 的「屏幕使用时间」功能现在来到了 macOS Catalina。macOS 版的屏幕使用时间可以让 Mac 用户管理在 Mac 上消耗的时间。和 iOS 版一样,macOS 版的屏幕使用时间允许用户设置应用使用、网页浏览等活动的时长限额,并通过 iCloud 在各个设备间加密同步。
值得一提的是,macOS 版的屏幕使用时间还有「多一分钟」功能,它允许用户在应用时间限额结束时,再多使用一分钟时间来保存文稿或退出游戏。
macOS Catalina 在隐私保护上也下了很多工夫,新系统中软件必须经过你的授权才可以访问桌面、文档和外接磁盘的文件,如果有软件想要记录你的键盘活动,或是截屏录屏,macOS 都会及时提醒你。
全新的「查找」(Find My)功能来自于 iOS 版「查找我的 iPhone」和「查找我的朋友」应用的移植。尽管看起来「查找」应用没有特别之处,但它实际大有玄机,不管是 iOS 设备还是 Mac 设备,在离线时也可以通过蓝牙传回设备位置信息。
Apple 是如何实现的呢?原来现在离线设备可以借助附近其他人的在线设备,将位置信息加密匿名上传,因此理论上来说今后你丢失设备后,找回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如果在升级 macOS Catalina 之前你已经通过 Time Machine 备份过电脑,现在就可以轻松恢复到升级前到系统状态。
1. 将存放有 Time Machine 备份的磁盘连上电脑;
2. 重启 Mac,开机时同时按住 command+R 键,进入恢复模式;
3. 点击「macOS 实用工具」,选择「从 Time Machine 备份进行恢复」;
4. 选择 Time Machine 磁盘作为恢复来源,并选择升级 macOS Catalina 前的最后一次备份;
5. 选择电脑内置磁盘(通常名为 Macintosh HD)作为恢复盘,点击「继续」完成恢复;
6. 恢复完成后电脑会重新启动,此时电脑降级为 macOS Mojave 正式版。
如果没有 Time Machine 备份,或是想趁此机会清理一下 Mac 磁盘,则可以通过制作 U 盘安装盘的办法重装系统。
1. 将 Mac 上的重要文件备份在云端或移动硬盘中;
2. 准备一个 8GB 或更大容量的 U 盘,在制作系统安装盘的过程中将对 U 盘进行格式化,请确保 U 盘内没有重要数据;
3. 将 U 盘插入 Mac,打开磁盘工具,选中 U 盘,选择「抹掉」选项,将将 U 盘重命名为 Untitled 并抹掉;
4. 在 Mac App Store 搜索「macOS Mojave」并下载,下载完成后会安装程序会自动打开,此时按 command+Q 键关闭程序;
5. 打开「终端」,在软件内输入代码,并按回车确认sudo /Applications/Install\ macOS\ Mojave.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Mojave /Applications/Install\ macOS\ Mojave.app --nointeraction
6. 输入管理员密码,按回车确认;
7. 等待命令运行完成并显示「Done.」,此时系统启动盘制作完毕;
8. 重启你的 Mac,听到开机启动音之后按下 option 键,在磁盘选择界面选择 U 盘启动,按回车确认;
9. 此时系统会进入「macOS 实用工具」,先选择「磁盘工具」准备格式化硬盘;
10. 在「磁盘工具」中选择内置硬盘,点击「抹掉」选项将硬盘格式化
11. 格式化完成后退出磁盘工具,选择「安装 macOS」,将系统安装在你的内置硬盘上;
12. 根据提示进行操作,等待安装完成。
macOS Catalina 将会在今年秋季发布正式版,少数派也会持续关注新版 macOS 的变化。新系统还有哪些功能吸引你?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关联阅读:
(@ElijahLee 对本文亦有贡献)
> 下载 少数派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 macOS 实用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