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Create and Share
编注(@Minja):写文章时常常需要援引,需要回溯。对于各种存档、剪藏工具的不满,让我萌发了自己制作电子书的想法。正好 @Spencerwoo 在这方面有着扎实的折腾能力,便摆脱他一起研究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方法,并写成文章和诸位分享。
网络世界上有价值的文章虽然多,但不是每篇的阅读体验都尽如人意。如果想有一个优秀的文章阅读体验,至少要保证我们在阅读的文章:
很多时候,我们都依赖于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是 Pocket 和 RSS 客户端进行阅读。但是阅读模式没法后期整理,多数阅读服务的全文检索功能又需要付费,而且网上的文章说不定哪天就找不着了。或许,将文章以 电子书 的形式保存到本地,是一个更加便于回溯的选择。
若是我们在网上看到一部以网页形式存在的电子书,想在本地直接保存整个网页(俗称「剪藏」),那简直是大费周折。现有的网页剪藏工具不仅可能夹带上无用的、影响体验的广告和其他冗余区域,还可能丢失重要宝贵的内容。不仅如此,能够方便抓取图片、自定义保存至本地的文章样式的工具,更是几乎没有。所以,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套免费制作 个性化电子书 的方法。
本文主要利用 Pandoc 这个开源工具,对于需要 MOBI 或 PDF 格式电子书的读者,文章后半部分也有简便的转换方法。
目前主流的电子书格式很多,但是本文主要推荐 ePub,它相对开放统用,和可以轻松转换成其他格式。
大家最为熟知的电子书格式或许是纯文本 TXT 格式,但是 TXT 之所以被称作「纯文本」,就是因为他不支持分章节、不支持图片、不支持封面、不支持超链接。为了让电子书 有格式、有图片、有内容, 当前常见的电子书通常都是 PDF、ePub 和 MOBI 这三种格式的。其中:
我们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接下来要介绍的工具,自己制作一本 内嵌图片、包含目录、清晰精美 的电子书。相对而言,ePub 灵活性较好,目录、自定义排版一应俱全,也方便转换成其他两种格式,本文就从它切入。
[......]
本文为付费栏目文章,出自《Power+ 2.0》,订阅后可阅读全文。
...
VOL.2404
摄影
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许真是这样的。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7
May 2019
...若你还是喜欢一个人,那就喜欢着。
作者/艾明雅
1
这座南方城市已经连续下了超过一个星期的暴雨,新闻里不断播放着内涝的消息。艾琳开着一辆SUV,揣着三家客户的财务报表,提心吊胆,开车如行船,路过几个地势低洼的地方时,车的涉水警示一直在报警,一整天穿梭绕路,来回四十公里,居然没有一个目的地可以抵达,只好给客户打电话问可不可以改天送。这种天气人人理解,客户在那头也劝她早点回家:小姑娘,不要太敬业了嘛。
二十八岁的艾琳不算小姑娘,但今天工作是没戏了。想了想,把车开到加油站,加满了油。
这年头,女人可以没有男朋友,车不能没有油。
不然谁来遮风挡雨?
回到自家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几个大妈卷着裤腿穿着雨靴在保安岗亭门口拦住她:“小妹,进不去啦进不去啦!地下车库积水都到小腿了,你下去车就泡汤啦!”
艾琳怔住,又觉得有些好笑:快三十岁,想过自己嫁不掉,可能会孤独终老无家可归,但没想到过是这种情况,一时间竟然不知往何处去。索性把车停在路边,看着劈头盖脸的倾盆暴雨洗刷着车窗玻璃,打电话给远在上海的姐姐。
“不要回小区,你现在住的那里太偏。也不要乱跑,听说江边的路面在开裂,已经封路了。去我工作室吧。”姐姐在那头支招。
姐姐艾彤是个服装设计师,五年前离了婚,忍着母子别离,跑到法国去学fashion design,回来以后做高级定制套装。创业的苦头一吃完,聪明又肯干,生意自然就红火起来了。上次回来喝过一次茶,竟然越活越年轻了,看起来反倒是妹妹一般。在餐厅穿着Celine的新款冲着艾琳低吼:“你怎么回事,没有男朋友的日子,粉底也不搽了?”
艾琳哭笑不得:以为谁都是你?我一个二线城市连锁商超的坐班财务人员,不知道每天要收拾得百般齐整给谁看。倒不是没有男朋友的缘故,就像同办公室的小妹妹说的:“我也想优秀,无奈城市太平庸。”
2
姐姐租的公寓在最繁华地段,艾琳进电梯就感觉到这里的人果然是龙凤翘楚了:没有在西裤底下穿凉鞋的,进来的年轻女孩也都背着时髦的包包。
都是精致漂亮的人。她情不自禁想起那句姐姐的名言:一个女孩子住在哪里有多重要——千万不要住在你发现自己的车是最高级的小区里,会丧失往前的动力。
南方的洪灾内涝,很有可能会造成断水断电,食物和水很重要。想着,她便打算去小区便利店随意备一些。
推开便利店门的时候,碰上一个男人匆匆忙忙收着伞进来,雨滴溅了艾琳一身,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
抬头的瞬间,艾琳怔住。来人也愣了,随即笑起来:“艾……艾琳!真巧。”
望着来人,艾琳在心里骂了一万句“该死”,此刻只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还有什么比大雨天,趿拉着湿鞋,花着一脸妆,碰上前男友更倒霉的事?
莫非倒是很自然,笑意盈盈的。他穿着一件墨绿色条纹T恤,灰色长裤,即使裤腿已经被积水蹂躏过了,一双麂皮的咖色休闲鞋也被暴雨泡成了深咖色,无奈颜值太高,依然英气难掩。
男人好看起来,也是要命的。
还好,艾琳暗自觉得自己还不算太霉。他毕竟是一个人,身边没有带着长腿精装的新女友。就凭这一点,已经很感恩。
3
姐姐曾经评价莫非是艾琳的两任半男朋友中,最能拿得出手的一个。
艾琳有些不服气:那半个是怎么回事嘛?
姐姐嗤笑:拉过手就分手还不算半个?
艾琳不作声了。和莫非,艾琳自己一开始也不相信,是怎么开始的呢?她读书的时候,中不溜秋,成绩不好不坏。上班后,稳稳当当进了会计事务所。谈男朋友,谁介绍都去,看不顺眼会说:“我妈说我还小。”
艾妈妈曾经评价她们两姐妹:中和中和才好,一个太野,一个太呆。
所以,和莫非是怎么开始的呢——他明明是不同世界的人,不似前两个相亲对象一个公务员一个工程师,连姐姐都嫌呆,苦笑:能不能来个有趣点的人?
直到拉着莫非的手出现,姐姐终于满意:这才像个年轻人。
他不像这内地城市的男人。用香水,穿平底鞋,很——怎么说呢,很外部气息。独生子,留学回来,被他那位看起来像姐姐的漂亮妈妈,连哄带骗以创业之名好说歹说留在身边,“看看也好”,于是,就莫名地留在这里。本业学法学,律师楼的工作却明显是插科打诨,每天晚上戴着一顶礼帽,端着尤克里里在酒吧唱歌——他的酒吧。
他不太像她世界里的男人,不像那些每天把衬衣扎在西裤里的男人,毫无锻炼痕迹的男人,站在单双分层电梯口的男人。更不像那些就算户头有宽裕资金,也要看着领导的车决定自己开什么车的男人。
回忆嗖嗖袭来。
站在电梯里,艾琳不敢看他,只闻到他还是用那款香水。艾琳不抬头,也不说话。盯着自己的一双大嘴猴拖鞋想着:是怎么开始的呢?是怎么开始的呢?
莫非也沉默。到了二十三楼,下去,转身对着艾琳说:“那个……我最近住在我朋友家。就这里,二十三楼。”
艾琳点点头,不知道说什么好,张了张嘴,电梯门关掉了。
那晚,两年前的那晚。他分明是那一晚聚会最不羁的一个,顶着一头长发就来了,后来还直接在头顶梳成小辫子。他爱唱歌,当晚还被簇拥着上台去唱了一首周杰伦的歌。艾琳在下面看着他栗色的头发被胶起来,黑色T恤裹着鼓鼓的手臂肌肉,手臂上有一个图腾模样的文身,有好看的背影线条。她坐在下面的沙发卡座上咬着一根芝士奶茶的吸管,看着自己的裸色长裙和一双同色系夹趾平底拖,黑色长直发。
她一直是标准身材,那种宜室宜家的身材,从小就是。不胖,但也不会瘦得像旁边穿热裤大腿上有文身的姑娘那样。
艾琳看着她的腿想:怎么就可以细成这样?
她还看着对面一头黄发的美人心想,自己大抵是这场子里最普通、最无趣、最呆板的姑娘了。
艾琳不爱热闹,只是那晚被同事簇拥上去,点了一首《我》。
“当褪去光鲜外表,当我卸下睫毛膏,脱掉高跟鞋的脚,是否还能站得高……”
刚站上去的时候,的确发现个子不够高,有些羞涩。莫非跑上去给她降了话筒的高度,于是她开始轻轻唱:“当一天掌声变少……”
唱完以后,莫非在下面带头鼓起掌来,还吹口哨。她不好意思地冲他笑了笑,然后穿着平底鞋缓慢地走下台去。
离开的时候,她看见他冲自己笑。
后来呢,有些想不起来了。回忆终归是回忆啊。
艾琳昏昏睡去。
夜半,她被雷暴闪电和走廊里嘈杂的声音惊醒。听见邻居们在大叫:挪车!挪车!谁的车在负二楼的,都出来挪车啊!
艾琳腾地一下惊醒,穿着吊带睡裙赶紧打开门,才发现大家都挤在电梯门口。这一栋的管家正在镇定指挥:大家不要慌,有个下水口堵住了,现在只有负二层在内涝,但是不太严重,应该可以把车都先开上负一层……
电梯依然可以下去,到了负一层,艾琳拎着钥匙,被邻居簇拥着从消防通道里挤下去。到了自己的车跟前,发现水已经漫到小腿,她慌忙打开车门,钥匙转了几圈,却发现没有动静。
她有点慌,加上本就是夜里惊醒,头脑也不是太清明,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
这时她听到有人在敲玻璃。是莫非,他站在她的车窗外,穿一件白色Polo衫,在周边一片嘈杂中,皱着眉示意她赶紧点火。艾琳几乎带着哭腔:“我点不着……”
他明白了,示意她下车,又招呼了几个年轻男孩过来,把她的车从小腿深的水里往前推了几步,然后点火。
着了。
莫非跳上车。循着指挥人员的安排,熟练地把艾琳的车旋上负一楼停好。
“那个……谢谢。”
莫非很自然地笑起来。他一直很注意外表,她注意到他的牙齿明显最近做过冷光美白。一年前,她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做过。
他是精致的男人。
“最近好吗?”
他看着她。艾琳的心突突跳起来,似乎又带着一点愤怒。他有什么资格摆出一副“我们是和平分手,再见亦是朋友”的姿态,就算不记得怎么开始,也忘了怎么结束的吗?
4
怎么开始的,真的已经想不起来了。现代男女恋爱,无非微信往来,因某一句话骤然戳中内心,就觉得那个人变得全然不一样,在手机里的头像都似镀金一般。
回忆太重。艾琳想,明明很快乐的啊,明明很快乐的啊,吃过几次饭之后,他在微信上对她说:我们在一起了吧?
艾琳看到那条消息的时候,从沙发上跳起来。快乐到什么程度呢?第二天姐姐带着五岁的外甥来送早餐,盯着蓬头垢面来开门的艾琳看了一下说:“你啊,完了。”
浑身都是粉色的。
姐姐说她,没刷牙没洗脸都挡不住眼睛里和嘴角的笑意。
那阵子穿什么都好看,一件HM的白T恤,配牛仔短裤和夹趾拖鞋,都让人觉得在发光。开车的时候,连听到TFboys唱的歌都摇晃。
但终归是没什么恋爱经历的女孩子,晚上约会完了回家,总是会蜷缩在姐姐怀里问:“还是不敢相信啊,像莫非那样的男孩子,为什么会喜欢我呢?”
他大抵是这城市里太多女孩子喜欢的类型吧:他没有小腹,不抽烟不喝酒,他有留学背景,他有长得像姐姐的漂亮妈妈,他开一辆漂亮路虎,他的一切都带有一股子“骄傲的洋范儿”……
姐姐很笃定地教她:看过《傲慢与偏见》没有?“再有钱的男人,也需要一个妻子”。艾琳,人都是一样的,再漂亮的男人,也需要女朋友。
姐姐离婚后有过三个男朋友,一个比一个年轻,一个比一个好看,其中有一个还是意大利人。艾琳忍不住会问:姐姐,哪里来的自信,就觉得自己可以搞定他们?
姐姐搽着大红色的口红,顶着一头微乱的卷发妩媚一笑:“发自内心觉得,我配得上天底下所有的男人,就够了。”
艾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那阵子姐姐还在约会一个金融男,晚上出门之前总是喜欢喷一款宝格丽的香水,说那个男人很喜欢:“这是我唯一会讨好他的事,这香水恰恰他喜欢而已。”
姐姐穿着碎花吊带扭着腰身出门,从后面看完全是少女身姿。出门前看了看还在沙发上抱着手机傻笑的艾琳,又补了一句:“虽说谈恋爱是快乐的,可是,再喜欢,你也别太把他当回事了……无常。”
姐姐说得很轻,但艾琳还是听到了,姐姐说的是“无常”。
什么无常?情感无常吗?
那阵子艾琳还不懂,也没法不当回事。怎么能不当回事呢?
莫非是很绅士的男朋友了。他带她去见他的朋友,加分;他每天早上都会发一个五十二块钱的红包给艾琳,加分。在香港出差,发专柜的照片给她:喜欢什么色号的口红?买。后来她就收到野兽派的鲜花,里面是TF全套的口红色号。艾琳才二十二岁啊,一个二十二岁的姑娘,收这样的礼物,怎么能觉得那不是爱情啊。
那就是爱情啊。如今回想起来,那是真的快乐过。那阵子他拉着她的手一起去邻城的草地音乐节,去之前,他到楼下接她,看见她提着的箱子,皱眉:“你穿成这样?”
艾琳脸红了。
他似乎觉得有些过分了,赶紧圆场:“我不是说你穿得不好看——人特别多,你穿裤子会比较方便。”
楼下商店只有男款,莫非拖着艾琳直接买了一件蓝色T恤和一条七分破洞裤。艾琳穿起来竟然也很率性,站在镜子前面的时候她惊了一下。她平日没有尝试过这样中性的风格,穿起来,竟然比软绵绵的真丝长裙更适合她。这飒爽的打扮,中和了她的柔美内敛,仿佛看见艾彤。
莫非很满意地看着他的作品。想了想,摘下他自己手上一只万国男表,戴在艾琳手上:“更搭哎。”
就这样美美地出门了。
荧光棒,尖叫,呐喊,金童玉女。手机自拍的时候,框进去的是一个柔美女生和海归精英的完美搭配。
去看陈粒,直到她唱到声嘶力竭。周身挤满了人,推搡着艾琳往前走,她有些害怕,死死抓着莫非的手。莫非在灯火人群里回头,直接把她搂进怀里。她那晚没有看到舞台,只看到莫非的胸膛,耳边是陈粒的声音:“盼我疯魔,还盼我孑孓不独活。”
后来她说:“我都没有看到耶!”
莫非笑盈盈,一把将她举起来说:“坐稳!”
她尖叫起来。他居然举起她扛在肩头。她挥舞着手里的荧光棒,随着人群疯狂:“与我沉睡,还与我蹉跎无慈悲……”
散场的时候,他们拿着喝光的啤酒瓶,在马路上飞奔。看到前面有个垃圾桶,莫非说:“看我的。”
没丢进去。砸到旁边一辆黑色私家车,警报呜呜响起来。
艾琳呆了。莫非穿着一款黑色跑鞋溜得飞快,一把拉住她:“傻丫头,跑啊!”
快乐到要飞起。
艾琳想:原来用尽全力爱是这样的啊。
夜半,他们坐在飘窗上喝酒,莫非在她耳边呢喃:“艾琳,艾琳。”她又脸红了。
他看着她,手穿过她的头发,夜半他们在飘窗上做爱。艾琳一开始恐慌不已。他关了灯,她却仍可以看到窗下霓虹闪烁,她感到自己发烧到整个身体滚烫。
接近极乐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像一条舞动的鱼,她终于迎着惊涛骇浪飘摇起来。
艾琳从未想过自己还可以这么不规矩地活着。坐在男人的肩头看演唱会,啤酒瓶砸中车以后可以不用道歉就逃跑,夜半可以在飘窗上做爱。
她在黑暗里悄悄问莫非:“你快乐吗?”
莫非喘着气:“很……快乐。很快乐。”
5
不是说好了很快乐吗?
那是怎么结束的呢?
窗外还在下着雨。空调呜呜咽咽,着实令人心焦。姐姐喜欢睡高的枕头,艾琳喜欢软枕。横竖睡不着,捧着手机发呆。
姐姐说:“别等了,别问了,不想回信息不是没看到,就是不想回。”
艾琳问:“为什么啊?我觉得挺好的,怎么就这样了啊。”
明明开怀大笑过的恋情啊。一个星期之前,他们还穿着拖鞋在公寓楼下溜达过,他问她:“亲爱的,要不要吃早点?”只是短短三天而已,她发短信给他,他开始不爱搭理了。
男人一开始说忙。
后来说很忙。
再后来,说太忙。
这个世界的男人从来学不会分手,他们只会用实际行动逼女人说分手。
姐姐还说过这样的话吧:你最好不要知道那理由,有可能只是他嫌你屁股不够翘。那理由,你知道了更闹心。
艾琳有点蒙。她不能接受没有理由的冷淡,问姐姐:“我做错了什么?”
艾彤那晚看着艾琳小鹿般的眼神和毫无岁月痕迹的脸,叹口气:“还是年轻啊。果然是年轻啊。还没有学会有些事就是这样,没有理由也没有原因。”
艾彤不知道要怎么跟她解释,这个世界上,有时候男人就是这样一种生物:他爱的时候,就是很爱;他不爱了,就是不爱。
她果然还是姐姐。她看着艾琳心想,经历过就会发现:当下很快乐的时候,就要跳舞,一直跳舞,因为你不知道那舞伴什么时候会离去。
她是三十岁的姐姐,她早已经习惯这样的情感术语:
“我很忙。”
“你是个好女孩,只是我们不合适。”
“是我的问题,是我配不上你。”
就是冷却了。就是荷尔蒙消退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爱情不一样,会永恒,可是,最终却是失望。
艾琳惊讶到张大嘴巴。就这样?
姐姐穿着Ferragamo的撞色高跟鞋,半倚在门口抽一根细长的香烟,袅袅烟丝里她的眉眼在说话:我说得对吗?就是这三个理由。所有的男人分手,都是这三个理由。
她站直身,掐灭烟,款款走过去,抱住艾琳,亲吻她的黑色长直发:“妹妹,哭啊。这个时候,就应该号啕大哭啊。”
你们这些女孩,再不哭就来不及了。
你就要真的变成成年人了。
成年人不会哭,也不解释,他们只有深深的悲伤,捏着一个名字在手心。
艾琳“哇”的一声哭出声来,抱着穿黑色紧身裙的艾彤,一直一直抽泣,一直一直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艾彤紧紧抱着她:“傻丫头,没有为什么。爱而不得。人人都有求而不得。”
有时候,你刚刚以为找到了那个对的人,可是,他不觉得你是他对的人。“看,相爱这么难啊。”艾彤在艾琳耳边轻轻说,“会习惯的。男人来来去去,习惯了就好——只是以后,不要那么快把整颗心献给那个人啊。”
再过五年,你就不会哭了。
再过五年,受再大的伤,你都会像一匹坚毅的狼被捕兽夹攫住腿,哪怕伤筋动骨,你也只会咬牙呜咽。
过往,太甜蜜。不忍直视。
有人说:爱不动了。
艾琳想:大概,就是这样吧。失恋的那晚,她起床去洗手间,在灯亮起的那一刻仿佛听到自己半扇心门轰然关闭的声音。
她惊讶:一个女人把自己的心门关闭的声音原来是真的可以听到的。
第二日,她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眼神变冷,似乎有了些姐姐的意思,对着世界有了玩乐之心,却敞不开心门。腻了。一个女人的一夜长大,有时候是从懒怠开始的。
懒得爱,也懒得恨,也懒得计较。
6
暴雨还是不停。
朋友圈里全是内涝的图片,这座城市遇到50年一遇的洪涝,周边县市还有泥石流发生。公司表示所有员工在这几天可以待在家里办公。路边有开裂,有下水道井盖消失。
哪里都去不了。艾琳穿着拖鞋走进厨房想拿瓶水喝,打开冰箱发现是黑的:“糟糕,停电了?”
手机显示电量还有47%。艾琳有些慌,她并没有备食物,不知道这电要断到什么时候,而且这是二十四楼啊。
她拿着钥匙,走出门去,发现整个走道都是暗的,电梯明显停掉了。周边邻居不知道有没有人在家。她迟疑了一会儿,又走回去,翻出姐姐平日里泡澡爱点的香薰蜡烛,点燃后端着走去楼道。
二十四楼啊,不知道要转到什么时候才能下去。看着黑暗的一圈又一圈,艾琳咬咬牙,往下又走了几级楼梯。也不知道要下去做什么,只是觉得待在这断电的高楼,有些心慌。想了想,又往回走了。还是回房间待着,总会来电的。
不敢玩手机了。残留35%电量。
窗外已是黄昏。夏日本该夜得迟了,这鬼天气,竟像抽干了光亮。走道里光线昏暗,艾琳摸索着又往前走了几步,远远看见那头有个红点在晃悠着,走近后闻到那股子熟悉的、像巧克力烟叶的味道。
是他。他站在那里,依然是熟悉的身影。艾琳的心突突跳。
他倒大方,提着两个纸袋,在黑暗里调皮:来个火锅?
7
分手的那几个月,艾琳想过无数次和莫非重逢的场景。
那时候的她想去找他要一个理由,被姐姐拦住:“你这时候去,除了上个分手床,毫无意义。”硬生生断了她的念想。所以她的这个手分得相当骄傲,没有挽留,没有哭号,没有追问——当然这一切还是有,只是没有被莫非看到过。
她甚至想过,是不是这样不纠缠,他就会觉得她和其他女孩不一样。
看,女人就爱这样,非要让那个人觉得自己很特别——“特别”是个虚荣的词,不是漂亮,不是气质,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为了让自己和爱情货架上其他的女人有区别。
是很特别啊,但他心里特别的不止一个啊。
她收到的最后一条消息是:艾琳,你要好好的喔。
看,体面,温情,绅士。男人们从来要设法摆出一副无辜脸孔。
他们不愿意当坏人。
时隔一年,在这个暴雨如注的断电夜里,艾琳一声不吭地望着在她的房间里摆弄经纬的莫非。她双手交叉抱胸——这是拒绝,也是一种防备,捂着一颗发烫的心,让它不要蹦出来。她冷眼看着他。他比几年前更消瘦,脸儿竟然都小了一圈,显得眉眼轮廓极其工整。他铺好桌布,从随身带来的纸袋里拿出小碟子、小碗、火锅灶……天知道这样的天气,还断着电,他从哪儿拿来这些东西。
她从不怀疑他在生活里的创造力,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常常觉得他就是哆啦A梦。车尾箱里永远有想不到的小玩意,什么电动红酒开瓶器之类的。她在他面前甚至觉得自己活得有些糙。
他给她倒酒:“半甜白,你喜欢喝的。”
如果能够记住每一个前女友的喜好,这大抵也算是能力了。
她佩服他。
艾琳笑了一下,坐下来,就着一支小小的香薰蜡烛,仰头,将这一杯一饮而尽。才一年,她就学会了不问、不探。人很多时候,要和一些说不清关系的人吃一顿饭,要和一段说不清楚的关系对峙。她这一年,已经学会了想不清楚的事就不想,问不明白的事就不问。哪有那么多界限利落,黑白分明?她居然花了那么多时间才想明白这一点。
莫非给她碗里倒醋,她移开:“够了够了,我不吃这个的。”
他抬头愣了一下,笑:“记得以前你很喜欢这个镇江香醋。”
他也知道那是以前啊。她缓缓笑起来:“人总是会变的,不是吗?莫非,会变的。”
他听出她话里有话,抿着嘴笑了一下:“艾琳,是我不好。”
“哪里不好?”
他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问她:“你还在恨我?”
恨?恨是多么需要能量的事情啊。她低头给自己夹了一片青菜,她最近几个月都吃得很素,体脂率已经降到23以下。
只记得那三个月,像被人抽干了水分。看到快递员递过来的笔是莫非的手,看到超市里的收银员是他的脸,她甚至在百度上搜索要如何度过失恋的头一个月。最多人提到的答案就是“时间”。时间过了什么都好,可是那时间怎么一分一秒那么慢?终于看到一个中肯的。那姑娘说:如果常常觉得沮丧,那说明沮丧的时候还不彻底。
要有多彻底呢?艾琳干脆在夜里放声大哭。哭到第十几个晚上,终于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于是换了跑鞋出门对着月亮跑步。有时候耳机里放起那些歇斯底里的歌,她干脆继续哭,泪水和着汗水一起流。
这年,终于体验了一场元气大伤的恋爱,以前嘲笑别人的“用情太深”像记耳光打到自己脸上。原来爱情是这样抽丝剥茧,也算是知道了。
姐姐问她:你后悔认识莫非吗?
她竟然又呆呆傻傻地觉得,怎么还是不后悔呢。
那是因为后来见的人没有一个像他吧,没有一个如他那般鲜活有趣,就像一棵蓬勃生长的树。后来她遇到那些“系统”“单位”里的、剪着平头背着双肩包的男人,谈着奖金、绩效,盘算着婚前还是婚后财产,她更觉受伤。
爱情应该是另外一个奇幻世界啊。现实还不够烦闷啊?他每次一来就像带来一整个奇幻世界;每次来,挟着风雨雷暴。
这夜,她沉默地看着他的额角,起身,去冰箱取出一小片奶酪递给他。
他点点头,拉起她的手。她坐在他旁边。
他们喝着半甜的白葡萄酒。这一年,不知道是谁教她,喝白葡萄酒的时候,配一点奶酪片,格外醇厚。这年,她像成熟了好几岁,今晚她穿着挂脖黑色长裙,戴着闪亮的耳钉,手上有一串潘多拉手链。这一年,她种了睫毛,背着GUCCI的酒神包。一场热爱过后,她开始有点烈,又有点小性感。
酒过三巡,她看到火锅气罐的小火苗开始变得微弱。她似乎也要气息微弱了。
与其说她喜欢莫非,不如说她其实比较喜欢在他面前的那个自己。从未那般肆意、热烈。她一人的时候,像合起花瓣的含羞草。后来她交过几个男朋友,无疾而终,她没有再碰到像他那样的人。在那几个人面前,她老是要问自己:
这是爱情吗?是爱情吗?
可是在莫非那里的时候,她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神经都在告诉她:是爱情,是的,是的,是的。
在莫非那里,她真像姐姐啊。
姐姐当然是美的——
醍醐灌顶。一刹那她心思通明,时隔数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莫非是心尖尖上那个人。不是因为她艾琳真的有多么爱他,而是只有在他面前,她特别特别地像艾彤,像她想成为的另一个自己。他激发了她,充盈了她,让她看到自己最鲜活的样子。
原来爱情的意义在这里,它让你看到那个最耀眼的可能。
莫非低头说:“艾琳,我一直觉得很抱歉。”
艾琳听不清他说话,或者说,说什么有那么重要吗?她只觉得他是好看的。男人怎么可以好看成这样?眉梢,眼角,她看到他细长的手指。在酒足饭饱后,他点燃香烟,一如从前。手机马上就要没电了,她刷完最后一轮朋友圈,看到有人说,今夜洪峰要过境,消防官兵在堤坝上守夜,守着最后的城市防线。
她看着他,抿了一口酒,问他:“你明天去哪里?”
他灿烂起来:“飞青海。然后,从青海去西藏。”
她没猜错,他才不会停留。果然,他还是在路上啊。
她突然听到自己心中那只老去的小鹿跳起来:抱他啊!傻瓜!抱他啊!把他抢回来啊!
这一次她决定听话。
8
这一年,这一天,这一晚,她决定伸手去够一次,去痴缠一次,去挽留一次。
她以前不这样做,觉得太没有自尊。可是她发现来不及了,来不及了。这座城市里,人人都在争抢,抢一桶洪水时期的泡面。KTV里,所有的女生都会挤到喜欢的男人身边坐着。
她不能再坐以待毙。
她要温柔缱绻。
她要彻夜缠绵。
第二日,艾琳一早拉开窗帘,发现天居然晴了。这天气好得这样快,她赶紧扎起头发,奔到楼下去便利店买早餐。天气晴好,人人脸上都是美满笑意。阿姨说:“茶叶蛋要吗?刚刚煮的,香着呢。”
艾琳笑:“那就来一个啊。”
艾琳坐在那里,看着绿树掩映的地下车库出口。
莫非还在楼上睡着。
她觉得,天晴了,什么都好了。
可是,怎么闻到这么浓浓的离别气息?她吸溜着酸奶,走出门,看到地上倒着一辆橙红色的共享单车。她掏出手机,扫了个码,骑上去。
一上午,她骑着这车四处晃悠,看这座城市被蹂躏过的痕迹。路上依稀有断掉的树枝,环卫工人在用铲子清理堵塞的下水口。
她想起前几日看的一本书,林语堂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或者像朱自清说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原来她终于也活成了这样。自由感,她一个人也可以这样啊。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情节那么曲折的故事,可是只要在自己身上发生过,被铭记过,那就是爱情啊。
我曾英勇无畏,我曾赤诚爱你。
从此我关闭心扉,变成大人。
我心中的小鹿,打量着每个前来说爱我的人,一脸不屑,缄默无声。
再也做不回小女孩。
她知道自己留不住莫非的。
昨夜过后,她也没想过留住他。
他的机票不会改签,他的人生不会改变航线。她是他夜航时窗外的月——干脆是云,月终究只有一个,云有很多。那又如何呢?
她也二十八岁了。她也终究是自己买房子、买车子,自己穿越黑夜的人了。
9
雨过,天晴。
她回到公寓,推门却看见姐姐蹲在客厅里收拾行李箱。见她双眼无神地回来,姐姐顿时叫起来:“哎哟,跑哪去了,打你手机……”她突然哭出来,扑上去,抱着艾彤号啕大哭。姐姐皱着眉大笑:“这是怎么了?一场洪水就吓成这样了?你以为你还是十四岁啊?!”
不是洪水。她想着这洪水再也遇不见了吧,听说这是50年一遇的水位。这也是50年一遇的72小时——有些爱情就像洪水,来一次,下一次还会来,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是灾难还是温柔。这滔天洪水中,她以为她可以回去。终于明白,他也许从来只是一个造梦者,一个展示者,却仍是上天给她艾琳的恩赐。
若你还是喜欢一个人,那就喜欢着。
若你还是想念一个人,那就想念着。
每当想念、喜欢、惦记的时候,就停下来脚步,在街边,在超市,在露台,认认真真想着他的脸,给他祝福。
有些人是来提醒你的:当下,此刻,爱,接受,或者失去。
有些人的爱啊,如洪峰过境。
责任编辑:专三千
...昨日(5 月 6 日),彭博社发布长文,介绍了在下个月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WWDC 2019)将会发布的 iOS 13、macOS 10.15 和 watchOS 6 等新系统的各种功能。
其中,代号为「YuKon」的 iOS 13 主要更新有:
macOS 10.15 将迎来部分苹果的 iPad 应用,比如播客,全新的查找应用(查找 iPhone 和查找朋友合并);支持屏幕时间、Siri 捷径等程序,以及引入独立的 Apple Music 应用程序。
watchOS 6 则将集成 App Store,用户可直接在手表上下载应用;新增计算器、音频书籍、语音备忘录等应用程序;新增两款全新健康应用 Dose 和 Cycles,以及一个新的表盘样式。来源
蒂姆·库克在 Berkshire Hathaway 股东大会上露面并在一则短片中暗示将会推出一款沃伦·巴菲特投递报纸的游戏,而现在这款名为 Warren Buffett's Paper Wizard 的游戏已经正式上架 App Store,用户将扮演小时候的沃伦·巴菲特,将报纸投递到各个客户手中。有趣的是这款游戏虽然是由 Wildlife Designs 开发,但实际上开发者就是苹果,而这也是苹果自 2008 年以来开发的首款 iPhone 游戏,上一次还是用于 iPod 的德州扑克。来源
昨日(5 月 6 日),一加科技 CEO 刘作虎在其微博称一加 7 Pro 的屏幕将支持了 HDR 10 和 HDR 10+ 的视频格式,并称其解锁了一种全新的视频体验。
同时,外媒 WinFuture 还 曝光 了多张一加 7 Pro 的高清渲染图,首次集齐薄荷金、镜灰和星云蓝三种配色。可以看到,一加7 Pro 正面由于采用真全面屏和弹出式前摄,边框较窄;左侧为一体式音量键,右侧则保留三段静音按钮和电源键;背部为竖排三摄,略有凸起。
在今年 Build 2019 上微软为 Chromium 内核的新 Edge 浏览器增加了多个新功能,其中一项新功能就是「新 IE 模式」,相比以往打开 IE only 网页需要单独打开 IE 浏览器,新的 IE 模式将可以直接在 Edge 浏览器上加载 IE 的渲染引擎,通过标签页打开 IE only 网页,使得浏览体验上更接近市面上双核心浏览器。来源
在 Build 2019 大会上微软正式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终端应用:Windows 终端。这款终端应用被设计用来访问 CMD、PowerShell以及 WSL 等服务,采用更为现代的设计,支持多标签卡、主题自定义以及基于 GPU 的文本呈现,并且可以使用表情符号。这款集大成的终端应用将在今年六月上架,仅支持 Windows 10。来源
Build 2019 上除了展示了基于自家 Windows 平台的 Chromium 内核 Edge 浏览器之外,微软还同时展示了浏览器在 macOS 上的外观,而过不久 Mac 用户就可以像 Windows 用户一样下载或者使用 Canary 或者 Dev 版本的 Edge,但微软并未公布对应的时间表。来源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5G 时代要来了。」这样的信号已经波及手机厂商、通信设备厂商、运营商,也一路扩散到了企业、用户层面。在这场角力游戏中,每个玩家都想打响第一枪。而对于进入中国市场 14 年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 Aruba 来说,形势似乎更加紧迫:Wi-Fi 该如何应对运营商带来的新流量冲击。
「在 C 端市场,流量给 Wi-Fi 带来的冲击其实在 4G 时代就已经显现了,5G 可能不会有太多变化。但在 B 端,5G 一定会让 Wi-Fi 进入细分市场。运营商如果能解决流量成本、伪基站、数据安全等问题,5G 也并非不可能替代 Wi-Fi。」一位业内人士如此看待 Wi-Fi 市场将面临的挑战。
Aruba 与 Cisco 一直是领跑 WLAN 市场的两大无线厂商。根据国际数据公司 IDC 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Aruba-HPE 在 2018 年第二季度的在企业 WLAN 市场份额已达到 15.1%。而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4 年中国商用 Wi-Fi 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预计 2023 年,中国商用 Wi-Fi 市场规模将达到 41.09 亿元。
2023 年,中国商用 Wi-Fi 市场规模将达到 41.09 亿元|站酷海洛
巨头们如何反应,成为了这个市场的重要风向标。但 Aruba 中国区总裁谢建国并未把 5G 当成一个「危机」:「去年大家还讨论,4G、5G 跟 Wi-Fi 是不是对立、竞争关系。现在已经不讨论这个问题了,今年大家说的是怎么无缝整合、各个技术的侧重点在哪里。」他认为,5G 与 Wi-Fi 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但连接和整合需要时间,在中国腾挪的 Aruba 必须兼顾当下。去年,Aruba 中国明确提出注重中小型企业用户,进攻 Mid Market(中小企业市场)。这是应对 5G 冲击所采取的策略吗?相较于 5G,Wi-Fi 技术目前有哪些优势?在转向中小企业网络服务中,Aruba 又感受到了哪些本地化需求变化?较海外而言,中国的 Wi-Fi 市场有哪些不同?
带着这些疑问,极客公园与 Aruba 中国区总裁谢建国及中国区大客户技术总监刘宁聊了聊,试图厘清 5G 到来后中国的 Wi-Fi 市场。
Aruba 中国区总裁谢建国|采访对象提供
GEEKPARK:今天你提到一句话「The Game Has Changed」,具体来讲,这几年 Aruba 感受到了哪些趋势变化?
刘宁:从当年乔布斯从牛皮纸袋里拿出一个没有以太网口的笔记本开始,这个世界其实已经在开始变化了。人们上网的方式从传统固定的网络,正逐渐变为移动网络。
第二个改变是云。我们现在看到所有企业的投资预算,慢慢的都在向云端靠近,这也对应了我们云端公有云产品的变化。未来你会逐渐发现,Aruba 的产品体系一直在向云上走,总有一天控制器也会上云的,这是一个趋势,所有的企业都会向云端靠拢。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人工智能,AI。传统的计算方式、传统的解决方案逐渐会被未来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主导的计算方式取代。Aruba 发布的所有软件里面,正逐渐地引入了人工智能的算法,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样板,越来越多的数据源,能形成了一些持续改进机器学习的方式。
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发生的改变,主要体现为以上的三个方面。
GEEKPARK:说到变化,作为 Wi-Fi 第一大品牌,5G 到来是否会给你们带来一些冲击?
谢建国:我们的观点是 5G 来了以后,对 Wi-Fi 是促进作用。去年大家还在讨论,4G、5G 跟 Wi-Fi 是不是对立、竞争关系。今年大家已经不讨论这个问题了,更关注的是各个技术怎么无缝整合以及不同技术的侧重点在哪里。
目前,在企业内部,自动感知是 Wi-Fi,出去以后自动感知是 5G,这个技术是成熟的。不过怎么无缝连接、整合,还需要时间探索。
GEEKPARK:现阶段,相较于 5G,Wi-Fi 有哪些优势?
谢建国:Wi-Fi 的成本相对低一些,5G 的成本相对高一些,这是大家的公认。
另外,从应用角度来看,现在可能还没有什么必须上 5G 的应用。5G 的关键应用场景是什么?大家还在探讨。换句话说,现在运营商要建 5G,但是建了 5G 以后怎么回收?商业模式是什么?还没有想太清楚。但 Wi-Fi 其实不用再探讨这些问题了。
还有,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明确要建 Wi-Fi,而不用 5G。因为企业想拥有数据,而不希望把数据给到运营商,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把数据给了 5G、给了运营商,再拿回来是很难的,所以有数据的企业一定会有 Wi-Fi。
GEEKPARK:Aruba 拓展中小企业市场是为了应对 5G 的趋势而做出的策略吗?
谢建国:不是的。我们还是从 Wi-Fi 的角度看整个市场,5G 和 Wi-Fi 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我们之所以开始重视中小企业,是因为整个市场的发展,技术及产品提供的完整性,已经足以让 Aruba 深入这个市场。比如,如果没有云的解决方案,进入这个市场就很难,因为把中小企业做为单点去销售会非常难。
企业想拥有数据,而不希望把数据给到运营商|视觉中国
GEEKPARK:与过去相比,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对网络产品的要求发生新变化了吗?
谢建国:中小企业非常重视性价比,这个性价比不是说要求价格低廉,而不论质量好坏。现在与过去不同,现在中小企业愿意把钱拿出来,他们要的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因为现在 IT 不单单是企业的一个网络设施,还可以给整个业务带来改变。以前 IT 只是把电脑连接到一起,而现在 IT 可以帮助企业挣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我们看到,中小企业发展非常快,因为中小企业创新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的要求是什么?要求 IT 帮着我,一起去创新。
GEEKPARK:对于中小型应该如何考量网络性产品的性价比?
谢建国:企业如果只注重一次建网的性价比,其实是非常不完善的。中小型企业需要考虑的是 Total Cost of Ownership,采购、使用,包括对网络的服务,整体的成本才是「成本」,一次性建网的成本不是成本。如果采用的设备,性能不高,需要经常服务,不断改造,这些成本会更高。
Aruba 注重的是比较低的 Total Cost of Ownership,能够很好地帮助客户控制整体的成本投入,尤其是后期的服务成本。
GEEKPARK:中国 Wi-Fi 市场有哪些特点?
谢建国:用户量大,产品需求多。比如我们的大客户之一顺丰集团,五六年前跟他们合作时,他们推的应用很少。我们的产品融合进去以后,他们提出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多。很多先进的互联网应用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他们提的需求跟传统企业是不一样的。
GEEKPARK:中国 Wi-Fi 市场和 Mid Market 的特点,在你们产品中有哪些体现?
刘宁:有很多。我们在中小企业解决方案重要的一环——基于公有云架构的云管理平台,目前在中国成熟和落地了,现在成功部署在一些客户在上面。我们开发这个云架构管理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 IT 面临的挑战,实现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儿,云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 IT 成本。另外,中国客户喜欢做定制化,不是拿来就能符合企业的需求。基于此考虑,我们在云管理平台上放出了很多 API 接口,可以基于本地化的需求做二次开发。
Aruba中国区大客户技术总监刘宁|采访对象提供
GEEKPARK:能具体介绍一下面向中小型企业的解决方案吗?
刘宁:对于我们的解决方案来讲,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云端的管理平台,第二还有一些基础设施,比如说 AP 和交换机组成了这个架构。下面是管理平台里提供几种增值服务,像访客的 Wi-Fi 就是我们常见的 Guest 网络认证,还可以对一些零售门店做个人分析或者连接性分析,这都是增值服务,企业可以按需购买。对于我们的架构来讲,它是独一无二的智能架构,中间采用本地的 AP 通过 HTTPS 安全加密的流量回到公有云平台。并且云架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 AP 接口。
GEEKPARK:其中云管理平台作为解决方案中的重要一环,它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刘宁:首先我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设备管理的问题。中国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分散得比较多,中小企业的店面分布也比较零散,这些类型的企业管理如果使用传统的架构,成本会比较高。
用云架构管理有一些好处,一是维护简单,只要能上网就可以登录并进行管理,登录到界面上就可以把所有设备管起来。二是可靠,可靠是 Aruba 云管理平台的特点,比如在云端连接失效的时候可以切入到本地管理的架构,网络不会因此断掉。三是智能,管理平台上有一些菜单,可以识别上面跑的应用,并提供高级服务。四是架构灵活,从 License 的设计上分为是基础的 License,只做设备管理;用户也可以购买一些增值服务,比如流量分析、访客管理等。
GEEKPARK:如你刚才所说,中小企业关注性价比。如果在自己已有的网络架构条件下,能否换成 Aruba 的服务?
刘宁:如果他已经购买了非 Aruba 的 AP 架构,那么没办法换。我们 Central 云管理平台没办法去管理其他品牌的设备。
GEEKPARK:我们知道,Aruba 的公有云是落在亚马逊上,现在在国内已经可以实现商用。这件事的费用、时间成本是怎样的?
谢建国:时间大概花了 7、8 个月。我们花了很多精力,成本也很高。今年是我们一开始进中国就在研发中心投了很多钱。为什么?因为 Aruba 看到中国市场潜力很大。按照我们国家的定义,年营收 2000 万以下的都是中小企业,那就非常多了。这些中小企业想生存必须创新,这种生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的很多应用需求也在指导我们的产品。
...
城市在我们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它往往就是我们生活本身。每个人都会表达对城市的理解——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个人对生活的理解。
我们的推荐,可以理解成是一个索引;我们希望它所能传递的,并不仅仅是这些先行的思考者所得出的结论,一如既往,可以促进我们的思考。
前情提要:
在我们对城市的理解中,什么缺失了,什么是模糊的概念?比如说,什么是社会?
60
关于中国社会层面缺失的学术探讨从 1980 年代算起已经有很多了。学者项飙以浙江村为研究对象的《跨越边界的社区》从田野调查角度去看社会微观,是绝对值得一看的著作。
这本书 2018 年出版了修订本,几个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序言被认为极其精彩。在这几篇文章中,项飙进一步给出了一些观察结论:中国社会缺失问题经过几十年后,并没有改善;随着政府权力扩张,社会空间进一步变小,还原成为“物理空间”;行政系统高度“地域化”;政府对社会存在根深蒂固的疑虑……
61
项飙在 2016 年写成的序中说,虽然大部分留在北京的“浙江村人”购买了中高档商品房,也摆脱了服装生产的简单劳动,在生活方式上和北京其它城市居民没有明显差别——“城市化和市场化似乎确实促进了一体化”。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构成城市活力和创造力那一部分的功能已经消失了。
但是,浙江村的社会自主性,即自下而上的自我组织和创新能力也消失了。像 1995 年前那种自发兴建住宅小区、成立爱心小组在今天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了。
尽管今天大多数浙江村人买房上楼,但是依然没有北京户口,孩子上学要进高档私立学校或者靠交高额赞助费进公立学校;我们看到的一体化,并不是“浙江村人”和城市社会的整合,而是他们作为商品房房主和私立教育的消费者与城市市场的交易。同时,当地的区乡政府比以前拥有了更大的行政干预和资源汲取的权力,“浙江村”则完全失去“倒逼”政策变革的能力。
在 1990 年代,媒体对“浙江村”的报道多含有对城市政府的批评,而 2000 年代中期之后对“浙江村”的报道,则几乎是一边倒的对政府产业提升、旧城改造的应和与鼓吹。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2
与之相对比的是将近 20 年前,1990 年代末他曾经的判断:“一定领域内,中国已经出现国家和社会的分野”,但这种分野是“有名无实”的,“在事实中存在,却并未得到政策、法律及一般社会意义上的明确认可”。
20 年后的情况可能更像是“有名无实”:“浙江村人”作为注册的投资人、购房者在名义上是独立的经济和法律主体,但是他们不再构成一股实际的社会力量。
“浙江村”所经历的正规化是中国大陆社会变化的一个普遍趋势。
自 1990 年代以来,各类认证、审批在程序上越来越透明,但是行政权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绕不开。政府和国企重新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首选。社会结构上的失衡,是和日常生活在形式上的有序、和街道的整洁、坐车的方便同时发生的,甚至是通过后者而得以实现并掩盖其内在矛盾的。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3
结果社会空间变成了纯粹的“物理空间”。
“浙江村”的正规化把一个萌生中的“新社会空间”还原成了一个物理空间。
社会空间里的主体是人,构成社会空间的是错综复杂从而也不免杂乱的关系;物理空间里的主体是地,起主导作用的是行政框架下的单一化的市场规划。
面对社会空间,政府要谈判、妥协、学会共存;处理物理空间的手段则简单明了:拆,迁,卖。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4
它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对隔离的偏爱。这种隔离来自于政府管理方便的需要,稳定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中产阶级“邻避”需求。虽然,隔离在全球各地都会以不同形式出现,但赤裸裸、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还是令人吃惊。
自发人口流动诱发的社会紧张归根结底是由行政体系的总体特征造成的,户籍制度只是这个行政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中国行政体系严格依据地缘边界(尤其是省级)划分权利和责任。比如北京市政府在 1995 年清除“浙江村”时,发布了一条特别禁令:严厉禁止北京任何区和县接纳“浙江村人”,以期把这些流动人口彻底推出北京的行政边界。 令人费解的是,这一政策甚至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
看来,连中央政府也没有意识到,这些流动人口是中国公民,将生活在中国,简单地把他们从一个行政区驱逐到另一个行政区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5
项飙进一步指出核心症结所在。
在地域化的行政体系下,地域和空间界限本身并不重要;地域显得重要,是因为体制相信,把人限定在具有明确行政边界的地域之内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所以关键的不是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关系,而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只要这种立场不变,户籍改革不会减少因自发流动人口增加而造成的社会紧张。
就拿“浙江村”的例子来讲,大院(流动人口自发兴建的集居住、生产为一体的小区)是一种特殊的空间,本来可以在政府和流动人口之间充当中介调解者的角色,优化管理。当地的大红门派出所也意识到这一潜力,希望通过大院来遏制“浙江村”的犯罪团伙。但是,这一以大院为独立的社会管理单位、和大院老板合作的尝试却得不到上级政府的认可。这倒不是因为这一尝试不适合地域化的行政管理,而是因为政府担心这些大院老板会因此获得更多权力。
任何提高社会自治的措施有可能降低犯罪率,但是在长期也可能引起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当政府面临选择:是靠“压”来解决突发性问题,还是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时,政府总偏爱前一种。换句话说,真正的问题出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6
项飙在 2018 年底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重新梳理了 2017 年以来新的阶段的疏解,提出一个新的论断:这一阶段的疏解,实质上正是对上一阶段,即 1995 年以来,通过疏解进行资本积累的逻辑的反叛。
他通过自己发起的调查发现:对于政府的行动,一般老百姓,甚至大部分被疏解的流动人口,在理性上表示可以接受政府的行动。他们和政府共享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大局”、“升级”和“淘汰”。
“不淘汰低端,就没有高端的发展。淘汰谁呢?淘汰我们呗。”离开者当然不欢迎如此,但同时也并不认为里面有不正确性。
离士绅化还远,从社会功能、社区形成这些最基本层面来看,这个结论应该没有什么疑问。
67
中国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繁荣,在这段时间里,城市面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这其中既包括城市市容上的变化,也包括经济繁荣对于城市经济景观的改变。
在上海,城市再开发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级和区级政府强大而直接的力量。但出人意料的是,有些地方商业街是被政府选择性的忽视所塑造的。许多商业街底层公寓的所有者将沿街房间改为零售用途,或者占街开店。尽管这种做法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合法的,地方政府却选择因为社会性原因忽略它们。这些本地商店让许多人,尤其是下岗工人、退休员工和流动人口找到了工作。店主们付的租金为工人阶级的房东提供了多余的收入,补充了他们的退休金和失业保险。
莎伦·佐金、菲利普·卡辛尼兹、陈向明,《全球城市地方商街:从纽约到上海的日常多样性》
68
上海繁荣是放权的结果。这期间因为包含了上海大量下岗工人,社会矛盾比较大,政府以相对包容政策对下岗工人的商业尝试采取支持态度。当然,自然街区的商业形态与大多数城市的商业演变一样,先是本地人开店,继而包给外地来上海做小生意的人员,而本地失业下岗工人则从经营者变身为房东。
这是市场规律的一部分。
但当外地人生活“打扰”到本地人生活的时候,房东的利益和其它居民的利益就会产生矛盾;进一步,当外地人的人口比例和影响力日趋增加的时候,本地原住民和外地人之间也会有矛盾产生。
比较典型的是田子坊。
在《全球城市地方商街》中田子坊作为上海两个街区案例之一,作者做了较多分析,虽然大多停止在几年前。
不过,对于城市发展来说,这种类型的矛盾其实都无伤大雅,并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新居住者和原住民之间的融合,繁荣本身并不会受到侵害。
69
与前面项飙多年对北京“浙江村”的观察一样,对移民的态度——不论是出于管理上的需求,还是出于对原住居民的“保护”(当地居民和政府官员在立场上往往有相近的地方),上海或者北京从政府层面更愿意代表本地人利益,这让他们忽视了城市繁荣的真正原因,更违背了政府提供公平服务的本质。
大城市原住民和政府并未意识到移民作用。在大家津津乐道的世界级城市中,纽约的移民率是最高的,在我们前面已经有所引用。
通过在地方商业街摆摊开店,移民总能在一座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寻找到一席之地。他们的行为不一定合法,因此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处在风险之中。但是在最好的情况下,地方商业街上的外来者为长期居住在本地的人以及与自己一样的外来同乡提供有用的服务,从而促进了社会融合。而且地方商业街不仅是经济交易的空间,也是文化交流的空间,说不同语言或带有不同的口音的人们,能在那里得到接纳。简而言之,地方商业街由日常生活中多样的社会和文化空间组成。这些空间在一条街道上的拼接——文化多样性体现于某个空间内部或空间与空间之间——形成了全球城市的世界主义特色。
莎伦·佐金、菲利普·卡辛尼兹、陈向明,《全球城市地方商街:从纽约到上海的日常多样性》
70
政府错误地总结经验,认为繁荣是政府所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少作为,不扰民”带来繁荣。
而这个错误总结的经验,用在士绅化过程当中,既没有保护租户利益——租户很大程度上不是政府眼中的“市民”——比如在杨浦的外来移民,永康路上的餐饮业经营者;也没有保证房主的利益——虽然如前所述,房主很多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它们可能并不在意租金收入,而普通的私有房主则在这个伪士绅化过程当中,丧失了自己的租金收入。
上海的本地论坛中,本地人经常表达吸引高端人才到上海。
虽然地域歧视在官方管理中也是不被允许的,但实际上从官方到本地普罗大众,对外来移民持的否定态度,确切地说以稳定的名义禁止了地域歧视言论的出现,但相比而言,对“移民贡献、穷人在大城市的生活工作权”,支持这一说法的声音更没有空间。
71
莎伦·佐金等人通过这本书得出一条最重要的结论,“尽管从纽约到上海的六座城市,以及它们的政府,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城市治理系统,但是它们之间有一点惊人相似,那就是规划者发挥的作用都很有限”。
即使在中央统一领导比较明显的的中国,它的两条街道也得益于政府在一些关键时刻选择性的放权。私人公寓业主可以创建商业用途的空间,农民工可以在这些空间开办小店,所有这些并没有得到政府官方批准。
莎伦·佐金、菲利普·卡辛尼兹、陈向明,《全球城市地方商街:从纽约到上海的日常多样性》
72
来自不同地区的几位作者不露声色地探讨了六座城市士绅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相对乐观的态度。对于繁荣、对于政府在调控一个地区的租金等商业环境上的作为、对于如何“保护”那些传统街区中的元素——“是商店,是店里的人,还是空间尺度?什么样的政策最有效,规划,分区,租金管制,定向招商还是排除特定的商店”——他们表现出了一种相对乐观的态度,毕竟,商业形态、街区里的人、各个市场主体在这几个城市中表现出了充分的多样性和活力。
当然,如果他们的调查时间持续更久一些,或许会看到更多的不那么乐观的变化。
这也说明在对城市的理解上,中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73
“集市上充满着生活的气息,而在刻意的维护下,大街上显得很宁静。街中间是车马走的地方,旁边是人行道、导水的明沟和行道果树。有几条大街宽度可达 130 余米,相当于纽约第五大道的 4 倍。 不过街边上没有商场,相比于城市的人口规模而言,大街上也没有多少车辆往来。我们看到的大街与我们想像中的有些微妙的不同。与其说它是把城市各地区居民联系起来的纽带,不如说它是把他们分隔开的鸿沟。如果说白天大街上仅仅是通勤量小,那么到夜里它就完全没有存在意义。一旦到了晚上城门关闭,生活就归匿于房帷之内了。”段义孚在《恋地情结》中为我们描绘的荒诞景象说的是中国唐朝的长安城。
长安城作为政治型的城市,反映出了皇权至上的文化理念。在唐代的后期,随着中产阶层的力量扩大,诉求增加,皇权至上的理念逐渐淡化。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城西的市场突破了其边界,与周边的居住区相融合。到了晚间,大门也不再关闭了……
到了宋代,社会向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并未停歇,而且在逐渐加速。南宋的都城杭州,这座城市早在承载帝王基业之前就已经是商贸业的重镇。
虽然长安和杭州都是人口众多的巨型都市,但它们所拥有的城市生活方式却正好相反:前者拘谨,保持着皇家气度,后者散漫,追求着时尚新潮。这种区别从人口密度上也可见一斑:长安城人口密度是 1.25 万人/平方公里,杭州这一数字是 4.55 万人。
段义孚,《恋地情结》
虽然现在这样的长安城已经不见了,但这种政治意味很浓的城市基因似乎并没有完全绝迹。上一部分项飙提及的城市改造中出现的若干种政策偏好和管理方式,都与政治型城市的遗留有关。
74
在现代,这种政治型城市景观也与规划相关。扬·盖尔是《人性化的城市》的作者,也是人性化城市一直以来的鼓吹者。他在提到 20 世纪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这个著名城市规划时指出城市“非人性化”的基本特征。
这是指城市规划只关注前两个层面上的尺度,而忽略了最小的人性化尺度,而不幸的是,这个做法反而被当成一个规划原则广泛传播。三个层面是指,建筑,空间和生活。
从上空鸟瞰,巴西利亚城市的轮廓分明,像一只巨鹰,政府建筑在鹰头,两翼则庇护着各类住宅建筑和机构建筑。政府办公区设计线条精确,建筑高大,周边有宽阔的绿色区域,最后是议会大厦,景观让人印象深刻——当然,这是要从合适的远距离观看。
在人性化景观方面,巴西利亚是一个可悲的失败。城市空间过于巨大,对人完全不友好,道路又长,又直,又无趣,在城市各处,停放的汽车挡住了行人去路,让人无法体验步行乐趣。
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
75
与巴西利亚相对比的是扬·盖尔生活的哥本哈根,他说:“从飞机上看,哥本哈根的联排住宅区千篇一律,面目无趣。但是如果从视平层面看,这些联排住宅则优点众多,运转良好,因此该市大部分建筑师及其家庭都居住在这里。”
76
说起“非人性化”城市,我们会发现从大的宏观角度更容易入手发现问题所在;而在说到“人性化”的城市时,很多时候都是细微处的小的设计和具象的举措。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77
人性化景观是指城市中利于人们行走、坐下、倾听、交谈、观看的场景。
这些基本活动与人类的感觉、活动器官紧密相连,如果这些基本活动能够在良好条件下进行,那么在人性化景观之中,它们以及其他相关的活动就能够相互交织组合,实现一切发展的可能性。
它的核心在于“小尺度”。
……
鼓励市民在城市空间中步行和骑车只是一个开始,远非大功告成。还必须鼓励人们坐下,长时间在城市空间中停留。
停留活动不仅仅对构建富有生机的城市而言是关键因素,而且对构建真正令人快乐的城市而言也同样重要。人们在一个地方停留,是因为这个地方美丽、有意思、宜人。
好的城市和好的聚会有很多类似之处:客人留下来,是因为他们在聚会中享受快乐。
……
适合会面的城市,指的是三种基本人类活动提供良好机会的城市:看,听和谈。
……
城市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城市生活的观看。无论我们在走路,站立还是坐下,我们都会持续进行一种非常普遍的活动:看人。
如果长凳和其他座位能够提供很好的“看人”视野,那么它们的利用率就肯定能得到保证。
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
78
圣诞节期间,洛克菲勒广场前 40 英尺的空间里,云集了 15 个小摊(大部分都是出售爆米花的)。
城市管理部门对此大伤脑筋。有很多法令规定,无论这类小摊是否有营业许可证,做室外经营活动都是不合法的,虽然那些地方的生意不错。坐商们一般都会配合警察,执行这类法令。
……
应该善待小贩。小摊贩被默认为是给城市室外生活提供食物的人。他们之所以生意兴隆,是因为常规商业设施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广场特别适合这类小摊生存。在建设这些广场时,几乎不会留下任何一个小餐馆。于是,小摊贩填补了空白。一旦赶走小摊贩,这个空白就特别明显。广场空间上的许多生气随着小摊而去。
……
纽约市并不是一个规定太古板的地方。许多城市不仅立法禁止在室外出售食物,还禁止室外用餐。如果我们去询问官员这个问题,他们会告诉我们,一旦放弃这类限制,可能发生的可怕事件——不卫生食品的危险,令人恐惧的垃圾问题,等等。
过去 10 年,部分因为这些限制,大部分广场和综合大楼都没有建任何室外餐饮设施。
……
食品吸引那些会吸引更多人的人。
威廉·H.怀特,《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79
威廉·H.怀特是《财富》杂志的编辑,也是一位社会学家,以《组织人》这部作品而知名。他的这本《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正确的理解是“小-城市空间”,而非“小城市”。
在这部精致的小书中,威廉·H.怀特讲了各种小空间里究竟什么是人性化。比如座椅宽度——台沿和空间达到两个臀部的宽度时,可以让更多的人坐得舒适一些,而少于这个宽度则不然,0.76 米可以,0.91 米更好些;比如下沉式广场为什么总是让人厌烦——在那里,“我们找不到几个人”,“如果下沉式广场里有商店,很容易让橱窗展示遮掩了那里事实上的空闲状态。除非它通往地铁,否则,为什么要造一个下沉式广场呢”?“我们一旦身处其中,会觉得到了井底。人们可以看到我们,我们却看不到他们”。
还有街头公园的视线、铁栅栏(可以确切地说没有人喜欢它们)……
他也提到了拥挤问题。
概括起来讲,容量是自我调整的。这个观点需要反复重申。许多规划部门担心承载容量,担心更多的公用设施、更多的坐凳空间,会刺激更多的人来使用,造成更大的步行拥堵。
然而,他们应该担心的恰恰是另一面:担心使用不足,而不是过分使用,使用不足才是主要问题。
大部分城市空间的容量远远高于它们的使用量,而例外所提供的经验是令人鼓舞的。承载最多人的地方是那些最有效地使用空间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愉悦的地方。
正是人们自己决定了拥挤水平,他们在决定拥挤水平上做得非常好。
威廉·H.怀特,《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80
还有不受欢迎的人。这可能是对于城市理解中分歧最多的那一个了,不论是李·斯金格的提问,还是朱利安尼的信誓旦旦,那么在一个城市规划观察者和人性化城市主张者,应该是一种什么态度?
答案很简单。
无家可归者是一个象征,一个人指不定哪天会变成这样的无家可归者,这个符号不是为了恩典而制的。对于零售商来说,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单相当长:乞讨的妇女,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怪诞的人,嬉皮士,青少年,老人,街头音乐人和所有类型的小贩。
……
以不信任心态设计的地方得到的是他们正在寻求的东西,很可笑的是,我们果真很有可能在那里看到一个酒鬼。我们会发现别的地方也有酒鬼,当然,那是他们喜欢的空空如也的地方,正是在那样空空如也的地方,那些酒鬼才引人注目——这类公共场所的设计仿佛真是为酒鬼定制的,无意识地让他们得到了他们青睐的无人之境。
……
处理不受欢迎的人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让一个地方可以吸引所有的人。
威廉·H.怀特,《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81
所谓人性化的城市也很简单。
我并不是要说,让广场成为最美的地方,成为社会的指导者。没什么规矩挺好的。简单地讲,我所提出来的是,让这些城市公共场所比较友好一些。我们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在空间的设计和管理上,我们有许多种办法让人们更容易在这些城市公共场所里交流和相会。朝这个方向迈进的想法总是好的。
一些最宜人的空间可能是剩余的空间,凹进去的空间,零星的空间和空间的尽头,它们的存在纯属偶然。57 街和麦迪逊大道交叉口,有一家银行,这个建筑有两个窗台。这两个窗台都很低,人们可以坐在上面,因为是凹进去的,所以,可以避风。那里整天阳光明媚,人们从那里匆匆走过,建筑的拐角处,有一个出售新鲜果汁的小摊。这是一个非常美的城市场所。还有其他一些此类场所,大部分是一不留神而形成的。如果有人刻意去规划这类空间,可以想像后果会是什么样的。
威廉·H.怀特,《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82
在整个人类居住史中,住宅区都是从人们经常使用的小路和场地开始发展的。然后有了商贩的货摊,修起了建筑物,再后来才有了更复杂的城市建筑。城市始自生活,开普敦的各个重要城市空间也不例外。这里的规划方法就是按照规划原则来持续地改善贫穷地区。
在人们最需要尊严,需要会面场所的地区,开展“有尊严的地方”计划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这也是一个可供效法的策略。
……
重要的是对于人、尊严、生活热情以及作为会面场所的城市的关注。在上述方面,世界各地的人们的梦想和渴望没有多大差别。而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也惊人地相似,因为说到底共同的基本出发点还是人。
所有人都具有行走能力、感知能力,都有类似的运动技能和基本行为模式。未来的城市规划必须以人为起点,其程度远比我们今天所想到的更高。
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
83
前面提到的那个纽约汤普金斯广场公园怎么样了?
就像“去士绅化”的修辞很快删掉了士绅化的暴力色彩那样,1990 年代的再士绅化讨论强化这种擦除作用。 所以,汤普金斯广场公园于 1992 的重新开放,不出所料地伴随着媒体对汤普金斯广场历史、地理和文化进行自然化处理。媒体注意到其 1930 年代与中央公园的相似之处(解读:忘了 1988 年到 1991 年间的事情吧),《纽约时报》随即宣告重建的汤普金斯广场是“闪亮的绿宝石”。 其实,在这一年中,媒体对这一街区的美化进行得如火如荼,年轻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再次享受公园的照片充斥着媒体。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84
城市最后还是要靠发展和扩张来解决它所存在的问题。
“老天爷,必须做些事情改变这幅光景”。
如果没有经济的持续扩张,这一切都没有可能。
85
但除此之外,我们漫长的叙述中,我想一定会留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它属于李·斯金格的那个问题——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如何彼此相关的。
我们值得再强调一遍:它是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
86
E.B. 怀特的一段话。
在这一点上,我不想替纽约辩护。许多人定居这里,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而不是面对现实。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稀罕的馈赠,我想它对纽约人的创造力产生了积极影响——所谓创造,一定程度上,不过是懂得如何放弃大大小小的诱惑。
……
这数百万异乡人代表了不同种族、信仰和民族,纽约因他们之间的碰撞与融和,成为世界大同的常年展台。纽约公民的宽容,不仅是天性,而且是必须。这座城市必须保持宽容,否则就会在仇恨、怨愤和偏执的辐射云中爆炸。人们稍微偏离平和与豁达的心路,城市的火气就会蹿得比风筝还高。纽约郁积了各类种族问题,但引人瞩目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大家相安无事。哈莱姆本身就是一座城,象征了种族隔离,但纽约的黑人生活,很少有黑人差别待遇的明显迹象。
……
龟湾的这座新的人类之城,向西一两个街区,有一株大柳树,枝条密匝匝遮盖了庭院。这是一株伤痕累累的老树,经磨历劫,攀爬过度,靠铁丝捆扎才不致摧折,但知道的人都对它很有感情。在一定意义上,它象征了这座城市:在艰难中存活,在困境中生长,在混凝土中蓄养元气,兀然挺立,迎向日光。如今我每次见到它,感觉飞机冷森森的阴影,都会想:“必须拯救它,拯救这一棵树。”如果它不复存在,一切都将陨灭——这座城市,这个怪异而又神奇的典范,如果抬头望去,消失不见,人将心如死灰。
E.B. 怀特,《这就是纽约》
题图为电影《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来自:豆瓣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加拿大设计团队 Nemuix 推出了一款薄如蝉翼的阅读灯 BIÖLITE,不仅可以提供一个低蓝光的照明,没有使用时也可以直接当书签使用。
BIÖLITE 外观神似电子产品中常见的软性印刷电路板,仅是在一片塑胶薄膜印上含银的导电涂料,并在电源的正负极加上两片磁铁。
使用时相当简单,只要将两级的磁铁吸上纽扣电池即可启动,约可提供四个小时的舒适光源。而借拉扯薄膜形成的立体结构会让灯维持在一个适合照明的角度,夹在书页中即可随处使用。目前,它在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的早鸟价格为套装( 2 个) 22 加币,点击这里尝试购买。
饮水之于健康的重要性已被一再提及。这款名为 Hydrade 的太阳能保温杯,可以监控每天的水摄入量,让你保持健康饮水。
Hydrade 双层保温杯容积为 710 毫升,可让其内的饮品保持冰爽 22 小时,而保温则可达 13 小时。另外,它在杯身各处设计了由多个智能传感器组成的跟踪系统,可检测正在倒入水还是流出水,每当拧开杯盖时就会自动启动水量跟踪系统。
杯底内置 500 毫安时锂电池,杯子一侧有太阳能充电板,官方称一次充满电,可持续使用 20 天。同时,这款保温杯附带了专门的手机 App,可以计算并记录水的摄入情况,也可以将饮水数据同步到其它健康应用中。目前,它在众筹网站 Indiegogo 的早鸟价格为 35 美元,点击这里尝试购买。
“ HOLD 握”系列,是灯饰、家具及家居生活用品品牌 MUMOON 与设计师蔡烈超合作的第一个产品系列,也是品牌方与设计师共同探索制造- 设计之转型难题的一次解答。
HOLD 系列灵感来源于人与灯具原始的交互“握”。在这个极简的设计中,灯泡、电线等原本属于灯具的构成基础原件,也成为表达的一个构成。
基于 MUMOON 提出的市场洞察与产品需求,设计师从设计之初就设定为大型灯具提供了可实现扁平运输的灯具方案。“ HOLD 握”吊灯不仅在组合形态上与传统烛火吊灯具有着异曲同工之结构,同时也是设计师对于量产、工艺、运输成本各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 HOLD 握”吊灯只需要单一发光模块、5 个连接模块,就可以实现 20-30 款灯具形态的构成。
原创设计品牌熹山工房推出新品双耳床头柜,灵感源自于猫咪可爱的耳朵。2 厘米的双侧小耳朵设计,既防止物品滑落,也给整体增加了几分灵动。
设计师选用四边打磨的 5 毫米茶色钢化玻璃搭配北美黑胡桃、樱桃木,让实木柜也能轻巧起来。
主体材料选自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产区的黑胡桃、樱桃木,寒冷气候下缓慢生长。经过三道打磨抛光工序、三次木蜡油涂装,触感柔滑而细腻。
独立设计品牌 Tre Product 推出新品 Woodturn 镜子,操刀设计的是华沙设计师 Michał Tokarski。
Woodturn 呈现出极简的雕塑样式,由实木制成,给人精致又朴实的感觉。因其重心很低,镜子可以在桌面上方便地旋转。
Michał Tokarski 称,“我的设计主要是寻找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平衡,设计的过程需要拒绝不必要的元素,然后以和谐的方式呈现最终产品,样式越简洁,它的功能性就越强。”
目前,Woodturn 有黑色、灰色或天然橡木可供选择。
图片来源:Michał Tokarski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触摸,一个在人类社会再常见不过的动作。对人类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早已证明,它跟双方的情感联系有关。我们对自己的同类触摸次数之频繁,远远超过帮对方去除体表的寄生虫/树叶所需要的时长。换言之,看起来对生存重要性不太大的身体接触,其实是一种交际方式。
来自医学和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触摸对人类的身心有益。但是,我们能接受哪些人对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进行触摸,却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问题。上个月,英国皇家学会期刊(the Royal Society)就刊登了一篇由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日本广岛大学(Hiroshima University)等多所大学的八位学者合著的论文。在论文中,研究者们对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待“触摸”这件事的态度,虽然存在细小的差异,但更多的还是超越文化界限的相通之处。
©️ 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
这次研究一共分析了 255 位日本人和 386 位英国人参加(排除了混血儿、非母语者和在国外长期居留者),他们被分别标记为东亚/欧洲两种文化背景的样本。研究者首先请受访者们在给定的人际关系清单里列出对应的关系人(比如“阿姨/婶婶”“男性友人”“同龄的男性/女性陌生人”),每项列一个。然后请他们为“跟关系人的情感联结紧密程度”和“如果关系人触摸自己,能感受到的愉悦指数”两个指标打分,0 为没有,10 为满分;同时,他们还需要在人体模型(正面和背面)上标注每位关系人可以触摸的部位。
经过数据汇总,研究者得到的几个通用的结果包括:
对待最亲密和最陌生的人,两个国家的受访者态度基本是一致的:伴侣几乎可以触摸身上的任何部位,父母可以触摸头部、背部以及整个手臂,而陌生人只能触摸双手。与此同时,触摸的愉悦指数,也随着关系的疏远而逐步降低;
两个国家的受访者,对女性关系人的触摸接受程度,都比同类型的男性关系人稍高一些。
日本受访者的身体触摸地图。蓝标为男性关系人,红标为女性关系人。颜色越亮,代表该部位被触摸意愿越高。图/ the Royal Society 英国受访者的身体触摸地图。蓝标为男性关系人,红标为女性关系人。颜色越亮,代表该部位被触摸意愿越高。图/ the Royal Society
细微的差异则体现在:
尽管伴侣可以触摸的地方相对最多,但英国人对它的接受度总体上稍高于日本人。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涉及到两国人对亲密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
日本人比英国人更能接受女性亲属(包括母亲)对臀部、小腿以及双脚的触摸。然而,来自男性亲属(包括父亲)的触摸,不论是哪个部位,两个国家的人在接受度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对此论文里也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部分日本女性会帮助家族里的母亲照顾年幼的孩子,这样的育儿模式使得腿部以下的身体接触变得十分常见。
反过来,英国人更愿意让女性亲属和朋友接触自己的头部,也更愿意让男性陌生人接触自己的双手。
两国受访者的身体触摸地图对比。人体模型上的蓝色部位代表英国受访者接受度更高,橙色部位代表日本受访者接受度更高。图/ the Royal Society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结论则是,在对“可触摸指数(Touchability Index)”的分析当中,研究者们发现,它跟国籍的相关关系其实不是很大,但却跟触觉愉悦和情感联结强相关。我们大致可以理解成,文化背景对“一个人是否接受另一个人的触摸”这件事,并没有很明显的解释作用。我们对触摸的种种偏好,本质上依然是“跨文化”的。
可触摸指数与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对比。图/ the Royal Society
研究团队同时介绍,他们的论文跟其他同类调查之间,有很多互相关联的结论。比如,之前就有人观察到,北美的青少年同自己的父母/朋友间的身体接触,比日本的青少年更频繁,而日本的青少年跟母亲的身体接触又比跟父亲的多;此外,日本人进行社交型抚摸(例如握手和拥抱)和亲密关系型触摸的频率,确实比西方/北美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低一点。
至于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被提起的“皮肤饥渴症(Skin Hunger),结合上面这个研究看,当然也不是很难解释:来自亲近者的触摸,不仅能减弱“与疼痛和厌恶有关”的大脑活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拉近人际关系,并且带来真切的快乐体验。毫无疑问,关于触摸,关于人类为什么、又应该如何触摸彼此,从科学、文化、法律到社会规范,我们可以讨论的还有很多。
Giphy ©️ Barbara Pozzi
题图来自:Giphy ©️ NALEB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1940 年,在法国多尔多涅省蒙特涅克村,4 个男孩无意中发现了拉斯科洞穴(Lascaux Cave)入口,十年后的放射性碳定年法证明,洞穴壁画上马、野牛与动物图像是 1.8 万年前绘制的。
1963 年,拉斯科洞穴因接待游客过多,内部环境恶化,产生霉斑而关闭。1979 年,它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史前遗址和装饰性洞穴而获重点保护,但至今仍受真菌蔓延的威胁。随后拉斯科国际洞穴保护中心建立,人们试图把洞穴壁画原貌放入博物馆,还原旧石器彩绘图像上的精美纹理。
如今新建成的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参与体验,共分两部分,最核心的展示内容为拉斯科洞穴复制品。
游客穿过大厅斜坡,进入昏暗洞穴画廊,能亲眼看见壁画第一次被发现时的细腻与精准,图像主题富连续性,风格粗狂,多为动物形象的轮廓,顺序包括公牛大厅、通道、竖井、中殿、后殿与猫科室,这与 1940 年 4 个男孩钻入洞穴的发掘体验相一致。
拉斯科洞穴复制品。 拉斯科洞穴复制品。
室内设计工作室 Casson Mann 负责该项目。他利用 3D 激光扫描,捕捉面积达 900 平方米的壁画表面,然后模制出公差 1 毫米的树脂复制品。之后 2 年时间里,25 人的艺术家团队把 1900 幅原始画作喷涂、填充至树脂涂层,为真实还原岩石的纹理,他们使用的颜料近乎模仿 2 万年前的矿物颜色。
这片画廊地带的室内声学、温度及湿度设计,与真正的洞穴内部保持相同。
“我们想把洞穴肌理带到一个环境中,让游客密切观察它,进行思考,” 工作室 Casson Mann 的设计师 Craig Riley 说。
第二部分包含互动装置与教学展览,旨在解释拉斯科壁画的历史、文化和象征背景。据人类学家推测,壁画图像是对过去狩猎行为的描述,或者代表一种神秘仪式,以祈福未来狩猎成功。不过这些判断还未有定论。
随着参观者走出画廊地带,经过一个带小花园的露天庭院,进入的展厅由 8 个洞穴片段构成。洞穴片段均为原始洞穴复制品,悬挂于观者头顶,伴随互动解说与视屏投影。
真实的拉斯科洞穴壁画,描绘了马与鹿。图片来自维基。 真实的拉斯科洞穴壁画,描绘了一只马。图片来自维基。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设计者不想仅仅创建复制品,而是通过引入数字手段强调教学价值,让游客更易接近绘画背后的语境。“我们本质上想打开人与过去的联结,” Riley 说。
在下一间“想象画廊”的展厅,覆盖壁面四周的交互数字屏幕,正播放哲学家 John Paul Jouary 策划的纪录片,内容描绘史前洞穴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而另一间“电影院”里,一部沉浸式 3D 纪录片电影展示从澳洲、西班牙、蒙古到加拿大的世界洞穴壁画。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该博物馆的设计方案由挪威建筑工作室 Snøhetta 于 2012 年国际建筑竞赛中提出。Snøhetta 建筑师从周围地质景观与洞穴的视觉元素里汲取灵感,将其定义为“景观中的裂缝”。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效果图。 图片©Snøhetta。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实际外形。©Boegly + Grazia 摄影师。 横截面。 图片©Snøhetta。 横截面。 图片©Snøhetta。
博物馆于 2018 年落成,占地面积为 8384 平方米。建筑物的混凝土立面,在水平方向被两条狭长的玻璃幕墙切割开,形成一系列动态形状,这利于日光注入,视觉上具贴合地面的下沉效果。
2018 年,为博物馆设计洞穴壁画复制品的 Casson Mann,凭借该作品获得首届 Dezeen 设计大奖中的文化和市政室内设计奖。
图片均来自设计工作室。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