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Long Live RSS
各位好,本周我们从各个平台为大家挑选了 5 款值得一玩的新游戏,希望它们能伴你度过愉快的一周。
移动平台 / 解谜、冒险 / 中文
前几年《纪念碑谷》的出现掀起了一股视差游戏的热潮,出现了很多类似风格的移动端游戏。今天介绍的《幻视空间》也是一款以「视差」为卖点的游戏,游戏将背景设定在一个博物馆中,玩家将扮演一个小男孩,在里面经历各种奇幻的冒险。
《幻视空间》为玩家提供了「虚实交错」的游戏体验,在不同的章节之间,你将穿梭于真实的博物馆及幻想世界中。「视差」是游戏中最重要的元素,你需要利用游戏中的操作台来旋转场景,从而发现前进的道路或是隐藏在地图角落的记忆碎片。
题图来自:东方IC,本文来自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 李昊
长春这个曾经的汽车城、电影城,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城市,如今不仅在国内城市的竞争中被逐渐边缘化,在与东北兄弟城市的竞逐中,也开始变得默默无闻。
当汽车城、电影城的光环褪去,长春面临的是转型的阵痛与城市身份、地位认同的危机。这是一座与过去告别后,正在寻找合适定位的困顿之城。
曾经有一个段子,说的是通过听口音,教你分辨东三省的人:一开口是典型东北味的,是辽宁人;说话像标准普通话的,是黑龙江人;除去以上两类,其他的都是吉林人。
夹在辽黑两省之间的吉林省,特色相对没那么鲜明,也就逐渐成为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而存在感不强的省会长春,则是吉林省的一个缩影。
经济增长下滑、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外流……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背后,是昔日“共和国长子”如今的风光不再。
长春这个曾经的汽车城、电影城,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城市,如今不仅在国内城市的竞争中被逐渐边缘化,在与东北兄弟城市的竞逐中,也开始变得默默无闻。
...
题图来自:东方IC,本文来自公众号:天一观察(ID:shuisheng007),作者:杨陈天一
2010年2月,从兰州来北京,沿途的雪还没有化。当那趟绿皮车到达北京西站,我在心里默念了N遍:“北京,我来了”。这是一个年轻人,过分紧张后的自恋,想给自己一点点自我暗示和激励,只能以这种膨胀的方式表达。
那是个很挫败的阶段,考研无果,工作也不知道该怎么找、找什么,在选择与没有选择之间,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在地质大学读研的朋友害怕我丢失在北京的滚滚红尘里,特意早早的来西站接我,每两分钟就一个短信或者一个电话,那种热情那份情谊至今滚烫。
一出北京西站,面对巨大的人流,我有一点眩晕。坐公交去五道口,他一路给我介绍学院路上那些地标性的大学。北京像一个庞然大物一样在我眼前摊开,我嘴上说着“也就那样”,但其实心里装满的是各种惴惴不安。
在朋友宿舍借住的第一天,我发现北京的天亮的比兰州要早一个小时。本来大家宽厚地应诺我可以多住一段时间,因为宿舍还有一个已经毕业考了公务员的男生也在这里借住,大家对这件事的容忍度极高。但实在受不了我惊天动地的呼噜声,于是屡屡向我哥们诉苦。哥们跟我提这个时,显得格外的难为情,反倒让我难受不已。虽然我能理解,也知道我在那是暂住,但找个住的地方,对我来说太难了,上哪去找,怎么才能找到便宜的?对我而言,两眼一抹黑。
几天后,我沿着北师大南门对面的那个小胡同,找了一个地下室改造的旅馆的小单间,一个月500块。这里面常住的人和旅客一半一半。我选了一个正对地下室出口的房间,从陡峭的楼梯上走下来,右手边的第一间小房子,我想这样可能会有点流动的风,万一发生火灾我也能快速跑出去。房子很小,能放一张床,一个桌子,我进去转个身都困难。好在那时候东西并不多,一两个包足以搞定。
我隔壁的房间比较大,因此租金也贵,这件间大都给旅客住。经常有附近学校的学生来这里开房。我在洗漱间见过一个怯生生的男生,我能从他脸上看出那种羞涩和窘迫。我躺在自己的床上,听着三合板墙隔壁的一对对情侣们通宵的欢愉,彻夜难眠,辗转反侧,这简直就是那个年纪里最残酷的刑罚。
有时候,我试着晚上戴耳机听音乐看书,躲过这种纷扰,常常戴着耳机就睡着,半夜又突然被娇喘惊醒。我也试过早上早起,去北师大背书,试图把自己折腾的筋疲力尽,这样就能回来迅速入睡,但都不凑效。有时候实在受不了,就起床在门前的胡同里一圈圈的走,去到积水潭,走到新街口,甚至更远,直到自己肿胀而躁动的身体冷却下去。
住到第三个月,实在受不了了。行走在那段从门口进入地下的楼梯上的每一步,都让我觉得沮丧。某天夜里,我给一个一道来北漂的同学打电话,想去他那借住几天,想腾出时间来重新找房。拨通了电话,他告诉我他已经离开了北京。我有点莫名的恐慌,我想,他还有一个老家可以退回去,甚至可以在回去后在省城的媒体谋一份职,而我什么都没有。
没几天,茂哥来接我了。他让我去他家住一段。再找房子。他那时候在附近的一家教育媒体供职,编译国外教育的内容,一周一个版面。他给了我很多照顾,让我有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窗口。那时候,我总会拿自己对未来的困惑和他讨论,应该也给他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他几乎是我在北京遇到的最好的人。毫无理由的接纳我,帮助我,仅仅因为我的辅导员是他曾经的实习生。
在旅馆退房的时候,房东老太太一扫之前的慈眉善目,变了另一幅嘴脸。我说这个月我住了不到半个月,你得退我半个月的房钱。她说不可能,要么你就住够,总之不可能给你退钱。我想反正自己去茂哥家,白捡了一段免费的住处,就没太较真。
再后来,我自己去一个叫赵庄子的地方,找了一个村民的自建房。我在公司附近的公交站看公交路线,搭上一趟不知道去哪里的公交试炼,觉得距离自己还能接受,就下来找打听房子。房东告诉我,那间房一个月400块,我高兴的差点笑出声来。他问我租多久,我说越久越好啊,他说那就收一个月押金吧。每天走不到一公里就能到公交车起始点,但那时候一点也不觉得远。
寒假我女朋友回家,路过北京来看我,七拐八拐的到了这里,我带她在村口的饭店吃了一顿饭,点的都是我平时舍不得点的。那时候,没有太多关于生活的面子和耻感。就觉得有个地方住就行。
女朋友说年后还会路过北京,我就想找一个城里的房子,这样她就不用来回太折腾。我和一个小兄弟一起在后海边的胡同里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再后来我自己在西四北三条遇到了一个穿公交司机制服大姐,她带着儿子在贴出租房屋的信息,我去看了看那间屋,就决定租了。她带着我去胡同口的取款机上去了钱,当天就签了合同。
那是间加盖在平房屋顶的房子。上下需要借助一个铁制的梯子。一个大杂院住了好几家,基本都是些老弱病残,有一家势力范围最大,主人也最年轻力壮。那家的男主人没事就盯着我这边看,看的我心里发毛。搬进去的第一周,有天我下楼,他跟我说你没事别在屋顶撒尿。我当时就懵了。草泥马,敢情你没事一天盯着我这边就是为了提防这个吗?我严肃的说我没有,也不会。他说之前有俩女生租这个房子,就老在他们屋顶撒尿。我听完心里有种莫名的屈辱。
大杂院里的关系并不像那些追忆文章说的那么美好。院子里刚进门的那一家,是一个老太太带着儿子住,我几次经过门口,不经意间看到屋里的样子,让我极为震惊,几乎就是个垃圾场,老太太捡来的各种废品都放在屋里,她儿子好像也不工作,神经也有点问题。另一户,住一对老夫妻,坐在轮椅上老头整天对着老太太骂骂咧咧。
我的房东,并不在这个院子里住,楼上楼下的房她都租了,自己在丰台亲戚那租房,南城的房租便宜。她儿子脑子反应比较慢,每次来收房租,她就问一遍我哪个学校毕业的,然后一遍遍的重复,你说我家这个(孩子),我们能供他,他为啥就考不上大学呢,你们外地的(孩子),这么苦,还来北京打拼。看着他们日子过得那么苦,又这么说好,我就更加不知道说什么了。
中途我去云南广西出了一趟差,替公司去催收款子。走的时候正值开二会,门口老太太关切的问我去哪里,我瞟了一眼她的红袖章,随口敷衍了几句。等我回来,二会还没开完,有了红袖章,她的神情完全不一样了,感觉那些天她走路都带劲了。我后来观察过,胡同里,这种人很多。
住够三个月,我就搬走了。没有上下水,上厕所太不方便,中途赶上一次闹肚子,一个晚上上上下下跑胡同里的厕所七八次,那个过程太痛苦了。
这次之后,我对胡同再无好感。我观察过那些凑在一起瞎贫的老爷们,一句话,击鼓传花似的,每个人换一个说法说一遍,似乎在比赛谁说的好听一样。我不能用我的价值观去强求他们,但我打心里觉得这是一群混吃等死的人。
一个周末,我搭乘13号线到了西二旗。立刻被那个空空荡荡的车站吸引了。我在那换乘昌平线,车厢里没几个人。我拿着半智能的摩托明系列手机,打开58,打开定位,看沿线的房子的出租价格。后来我到了沙河那一站,上面显示有好多房子。跟着地图到了那个村子,谈了不到三家吧,就找到了后来租住了有一年多的那一家。好在那时候东西不多,最值钱的家当也就一个笔记本电脑。从西四北三条打个出租车到沙河,一百多块,咬咬牙也就忍了。
刚开始挑选的房子临街,觉得阳光充足。搬过去的周末,第一次睡到自来醒,那感觉真的很久违很难忘。后来就觉得太吵了,受不了。好在那时候房东家住的人不多,很多房子都是空的。我们先搬进去的人可以随便调换。
房东老两口,男的是出租车司机,姓什么我至今不知道。女的自来熟,让我们叫她李阿姨。两人虽然龟毛,但都挺爱干净,每天把公共区域,尤其卫生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这一点很难得。大部分时候我们都相安无事,关系紧张的时候集中在冬天。白天我们走了,房子里就没有暖气了,晚上回来暖气片是热的,但房子里的温度始终上不来。周末就更难熬了。整个冬天,他都绷着个脸,见到我就说自己锅炉烧的很卖力,去年冬天才烧了多少多少,第二年这套说辞变成了前一年赔了,收上去的取暖费不够覆盖成本。
他们有一个女儿,在天津念的书。刚搬进来那会,李阿姨和我们几个聊天,问我们哪里人,在哪念的书,有没有男/女朋友。说到自己女儿时,一脸自豪,“她上大学我就叮嘱她不许谈恋爱,找对象必须找北京人”,我心里想,靠,一个北京人都沦落到去天津念书了,还不是天大南开,有什么可嘚瑟的。
这之后的半年多吧,她女儿结婚了。女婿北京土著,在农业银行工作。她聊这些的时候,我偶尔想过,是不是在她眼里,我们这些念了还不错的大学的外地学生什么都不是,我们和那些混在这个村子里的民工是不是也没有什么区别?
前前后后有好几个校友都来这住过。这确实是一个便宜的落脚点。我也经常会张罗饭局,请大家吃饭。再后来,渐渐觉得这都是表面的热闹,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人之交往,还是距离产生美,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小宇宙。
再后来,我女朋友研究生快毕业了。在她毕业之前,我们从里面搬了出来,换到了附近的一个公寓里的一居室。挺大的一个房子,卧室巨大,厨房和餐厅也很大,客厅隔了一个小间出来,可以做书房。我同事和他弟弟去给我搬家,一出地铁,他说这完全不是北京,像河北。那时候,还没有“北京折叠”这个概念,其实,何止是“折叠”,是“断崖”才更熨帖。
在这个屋子里,我开始了最初的那种对正式的生活的憧憬和规划。我甚至去买过一套书桌和椅子,还有一套餐桌。我就是在那时候,喜欢上买菜做饭的。在这个屋子里,也发生过太多太多的争吵。那么多年的异地恋,让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都那么美好。但第一次长时间的相处,让我们都心力憔悴。那种毕业之前关于工作的理念的分歧,在这个时候被毫无保留的放大。
女朋友找到了工作,生活开始变得明媚起来。她回来跟我聊的时候那么兴奋。她说一起去面试的还有海归,但最终只录用了她。人容易在这种相互的参照中找到成就感和存在感。那一段时间,我每天回家都会有现成的饭吃。
十一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搬家。搬到了四环边岳各庄桥附近的一个小区。那是一个朋友的房子,空着,我们可以免费住一年,只需要自己承担物业费即可。离我上班的地方近了很多。但对她来说,就太远了,每天必须按时按点赶上班车,要不然就太折腾了。冬天天冷,她常会跟我念叨要是有个车就好了。一想,我俩念叨买车这事也有三四年了。
在这之后,我换了工作,去了凤凰网,上班距离一下子变得很远。每天上班的路线,差不多是一个对角线,从西南四环,到东北五环。我必须和301医院门口的红绿灯比赛谁更能把握谁的节奏,有时候一个红绿灯,就可能让一个早上的通勤变得狼奔豕突。晚上为了坐公司班车回家,我一般都八点二十下楼。到我那一站,车上基本就我一个人了。但司机一路狂飙,那段白天拥堵不堪的路,只需要四十分钟就能搞定。我们就是在这个房子里坚定的决定领证。
住满一年,我们搬到了回龙观,一个自如的带卫生间的主卧。这一次搬家,东西已经很多了。包括我们自己买的一个大衣柜。也许是屋子太小的缘故,在我们的记忆里,那段时间,我们都会很烦躁。我媳妇说她不会去厨房的,她接受不了共用一个厨房。
再后来,婚期近了。我们开始看房子。我们甚至去过香河,听售楼的人给我们讲这里以后的美好蓝图,和通勤的便利,但最终都觉得不靠谱。但几次聊下来,会让我稍微放松一点,觉得买房子其实没有那么的可怕。
后来两人基本就决定在回龙观一带扎根了,就只看这里的房子了。在看过好多老房子之后,我觉得基本对老房子失去了信心。贴满小广告的楼梯间,破败的小区环境,人车不分流。买房是另一种糟心的体验和另一种生活的开始。我之前写文章说过买房的各种心路历程。但总体其实还算顺利。
那一年的四月,我们刚过了一个说走就走的假期,回来就决定买附近一个新开的楼盘。经历了凑首付的煎熬,和交钥匙的漫长等待。从五月到十一月底,那时候我经常一个人悄悄去小区看房子的进度。
简单的装修后,我就开始一点点的往新家里搬东西。今天搬一点,明天搬一点,那个过程,就像燕子衔泥筑巢一样。
房租涨,跟中介哄抬物价,没半毛钱关系。是没有其他投资渠道,才会有人对炒房买房趋之若鹜;当房子的供给和流通性受限,缓解恐慌的方式就是房租涨价。真正应该去讨论的是公租房和廉租房的供给,商品房,本质上是商品,哪怕用来出租,它也是商品。
就像这么多年来,每一次房价的管控,都是催促房价上涨的黑手一样。只是,人们觉得,皇帝这么管,皇帝是好的,奸商是坏的,分谤代过而已。如此循环往复下去,就永远发展不出好的商业文明。
我们的恐慌,来自于,上行的电梯降速了,水龙头不像以前那样慷慨放水了。于是,眼看着水落石出了,大家都开始恐慌了。想想三四年,北京每个咖啡馆都挤满了谈项目的狂热分子,现在再进去,发现,终于可以安静的喝杯咖啡了。没有这些资源兜底,那就让房租兜底。
本文来自公众号:天一观察(ID:shuisheng007),作者:杨陈天一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Photo by Vladislav Babienko on Unsplash,本文来自公众号:神经现实(ID:neureality),作者:MUSSER
很多平时挺聪明的人一谈政治就开始自说自话,全然不顾别人在说什么。当人们争论人类是否拥有自由意志时,也有这种自说自话的倾向。神经科学家兼自由意志怀疑论者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三番两次扬言要和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这位为自由意志辩护的哲学家决斗,还曾邀请他做客自己的播客,希望来一次伟大思想的碰撞。然而,一眨眼又变成了鸡同鸭讲。
克里斯蒂安·李斯特(Christian List)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哲学家,他的专长领域是人类决策。他的新书《自由意志为何是真实的》(Why Free Will Is Real)就试图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李斯特同宇宙学家西恩·卡罗尔(Sean Carroll)和哲学家婕南·伊斯梅尔(Jenann Ismael)一样,属于最新生代的思想家;他们消解了自由意志问题上的长久对立,并认为只要我们深入理解物理学,就会发现它与自由意志不矛盾。
...
Photo by Johannes Daleng on Unsplash,本文来自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作者:林子人
01 美剧《切尔诺贝利》完结:神剧展现了多少关于这场核灾难的真相?
当观众还在对《权力的游戏》烂尾口诛笔伐的时候,HBO又迅速以五集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力挽狂澜,创造了口碑新记录。从5月6日开播到6月3日完结,《切尔诺贝利》在IMDb上的评分为9.6,一举成为排名第一的剧集(《权力的游戏》在最终季结束后已跌至第六)。在中国,《切尔诺贝利》也得到了广泛好评,豆瓣上有9万余人打分,评分9.6。
《切尔诺贝利》讲述的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核灾难。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8吨多的强辐射物质随风飘散,产生的辐射剂量相当于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总和的100倍。
在《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Chernobyl: History of a Tragedy)一书中,作者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指出,当时有将近60万人从苏联各地被召集到事发地参与救援,帮助减少爆炸和辐射造成的破坏。然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对消息的封锁导致了救援者和辐射污染地区居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自己面临的风险一无所知。
白俄罗斯记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在采访中发现,白俄罗斯有三分之一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土地都被铯-137所污染,污染密度常常超过15居里/平方公里,农产品吸收的辐射剂量无法估量。爆炸事故三年后,仍然有超过200万白俄罗斯人生活在污染地区。 直至今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30公里以内的区域仍属于隔离区,游客需要获得许可才能进入。
直到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各种档案资料才让世人深刻认识到核辐射的巨大危害。然而很大程度上来说,直至今日我们对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叙述和理解仍然是不充分的。《纽约客》撰稿人Masha Gessen指出,阿列克谢耶维奇曾表示《切尔诺贝利的祭祷》是她写过的最容易的书。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其他作品中,她采访过经历了二战的苏联人、经历了阿富汗战争的苏联人,经历了苏联解体的苏联人。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都有着被广泛接受的、压倒个体经验和私人记忆的正统叙述方式,然而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因为媒体和官方披露的信息相当有限,亲历者们反而能够更容易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切尔诺贝利最令人惊讶的事实之一就是叙述真空存在的时间是如此之长,事实上,一直持续到现在。”Gessen盘点了到目前为止公开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相关分析和阐述,发现它们非常有限:
除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诺奖获奖作品之外,俄罗斯国内外的媒体关注了隔离区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旅游业;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美国和乌克兰合作拍摄了一部纪录片;2018年,两部关于切尔诺贝利的新书出版,作者分别为一位记者和一位历史学家,他们都试图给这起灾难做出权威解释;然后,就是HBO的这部迷你剧,给出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一个虚构版本。Gessen注意到,是这部迷你剧而非此前出版的书籍填补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叙述空白,但他质疑这是否是一件好事。
...
作为一名学生,我不止一次听过我的同学们抱怨学校提供的国内翻译版本教科书的质量问题。无论是知识点方面、还是教材本身的文字表述,可能国外教授们撰写的原版教科书,其表述都会比翻译版本的教科书严谨不少,对我们自己来说也要更容易理解一些。
同时,在 iPad 等平板电脑如此受到广大同学欢迎的今天,我们把教科书本身直接以「电子书」的形式存在 iPad 里面,这样就再也不需要背着厚重的书本在炎热的阳光下于教室和住处之间负重往返了。因此,今天我们来收集一下,到哪里可以方便的获取到电子版的世界名校教科书、参考资料。📚
🔗官方网站:https://www.academia.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