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Long Live RSS
城市在我们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它往往就是我们生活本身。每个人都会表达对城市的理解——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个人对生活的理解。
我们的推荐,可以理解成是一个索引;我们希望它所能传递的,并不仅仅是这些先行的思考者所得出的结论,一如既往,可以促进我们的思考。
前情提要:
在我们对城市的理解中,什么缺失了,什么是模糊的概念?比如说,什么是社会?
60
关于中国社会层面缺失的学术探讨从 1980 年代算起已经有很多了。学者项飙以浙江村为研究对象的《跨越边界的社区》从田野调查角度去看社会微观,是绝对值得一看的著作。
这本书 2018 年出版了修订本,几个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序言被认为极其精彩。在这几篇文章中,项飙进一步给出了一些观察结论:中国社会缺失问题经过几十年后,并没有改善;随着政府权力扩张,社会空间进一步变小,还原成为“物理空间”;行政系统高度“地域化”;政府对社会存在根深蒂固的疑虑……
61
项飙在 2016 年写成的序中说,虽然大部分留在北京的“浙江村人”购买了中高档商品房,也摆脱了服装生产的简单劳动,在生活方式上和北京其它城市居民没有明显差别——“城市化和市场化似乎确实促进了一体化”。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构成城市活力和创造力那一部分的功能已经消失了。
但是,浙江村的社会自主性,即自下而上的自我组织和创新能力也消失了。像 1995 年前那种自发兴建住宅小区、成立爱心小组在今天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了。
尽管今天大多数浙江村人买房上楼,但是依然没有北京户口,孩子上学要进高档私立学校或者靠交高额赞助费进公立学校;我们看到的一体化,并不是“浙江村人”和城市社会的整合,而是他们作为商品房房主和私立教育的消费者与城市市场的交易。同时,当地的区乡政府比以前拥有了更大的行政干预和资源汲取的权力,“浙江村”则完全失去“倒逼”政策变革的能力。
在 1990 年代,媒体对“浙江村”的报道多含有对城市政府的批评,而 2000 年代中期之后对“浙江村”的报道,则几乎是一边倒的对政府产业提升、旧城改造的应和与鼓吹。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2
与之相对比的是将近 20 年前,1990 年代末他曾经的判断:“一定领域内,中国已经出现国家和社会的分野”,但这种分野是“有名无实”的,“在事实中存在,却并未得到政策、法律及一般社会意义上的明确认可”。
20 年后的情况可能更像是“有名无实”:“浙江村人”作为注册的投资人、购房者在名义上是独立的经济和法律主体,但是他们不再构成一股实际的社会力量。
“浙江村”所经历的正规化是中国大陆社会变化的一个普遍趋势。
自 1990 年代以来,各类认证、审批在程序上越来越透明,但是行政权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绕不开。政府和国企重新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首选。社会结构上的失衡,是和日常生活在形式上的有序、和街道的整洁、坐车的方便同时发生的,甚至是通过后者而得以实现并掩盖其内在矛盾的。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3
结果社会空间变成了纯粹的“物理空间”。
“浙江村”的正规化把一个萌生中的“新社会空间”还原成了一个物理空间。
社会空间里的主体是人,构成社会空间的是错综复杂从而也不免杂乱的关系;物理空间里的主体是地,起主导作用的是行政框架下的单一化的市场规划。
面对社会空间,政府要谈判、妥协、学会共存;处理物理空间的手段则简单明了:拆,迁,卖。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4
它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对隔离的偏爱。这种隔离来自于政府管理方便的需要,稳定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中产阶级“邻避”需求。虽然,隔离在全球各地都会以不同形式出现,但赤裸裸、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还是令人吃惊。
自发人口流动诱发的社会紧张归根结底是由行政体系的总体特征造成的,户籍制度只是这个行政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中国行政体系严格依据地缘边界(尤其是省级)划分权利和责任。比如北京市政府在 1995 年清除“浙江村”时,发布了一条特别禁令:严厉禁止北京任何区和县接纳“浙江村人”,以期把这些流动人口彻底推出北京的行政边界。 令人费解的是,这一政策甚至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
看来,连中央政府也没有意识到,这些流动人口是中国公民,将生活在中国,简单地把他们从一个行政区驱逐到另一个行政区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5
项飙进一步指出核心症结所在。
在地域化的行政体系下,地域和空间界限本身并不重要;地域显得重要,是因为体制相信,把人限定在具有明确行政边界的地域之内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所以关键的不是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关系,而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只要这种立场不变,户籍改革不会减少因自发流动人口增加而造成的社会紧张。
就拿“浙江村”的例子来讲,大院(流动人口自发兴建的集居住、生产为一体的小区)是一种特殊的空间,本来可以在政府和流动人口之间充当中介调解者的角色,优化管理。当地的大红门派出所也意识到这一潜力,希望通过大院来遏制“浙江村”的犯罪团伙。但是,这一以大院为独立的社会管理单位、和大院老板合作的尝试却得不到上级政府的认可。这倒不是因为这一尝试不适合地域化的行政管理,而是因为政府担心这些大院老板会因此获得更多权力。
任何提高社会自治的措施有可能降低犯罪率,但是在长期也可能引起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当政府面临选择:是靠“压”来解决突发性问题,还是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时,政府总偏爱前一种。换句话说,真正的问题出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66
项飙在 2018 年底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重新梳理了 2017 年以来新的阶段的疏解,提出一个新的论断:这一阶段的疏解,实质上正是对上一阶段,即 1995 年以来,通过疏解进行资本积累的逻辑的反叛。
他通过自己发起的调查发现:对于政府的行动,一般老百姓,甚至大部分被疏解的流动人口,在理性上表示可以接受政府的行动。他们和政府共享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大局”、“升级”和“淘汰”。
“不淘汰低端,就没有高端的发展。淘汰谁呢?淘汰我们呗。”离开者当然不欢迎如此,但同时也并不认为里面有不正确性。
离士绅化还远,从社会功能、社区形成这些最基本层面来看,这个结论应该没有什么疑问。
67
中国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繁荣,在这段时间里,城市面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这其中既包括城市市容上的变化,也包括经济繁荣对于城市经济景观的改变。
在上海,城市再开发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级和区级政府强大而直接的力量。但出人意料的是,有些地方商业街是被政府选择性的忽视所塑造的。许多商业街底层公寓的所有者将沿街房间改为零售用途,或者占街开店。尽管这种做法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合法的,地方政府却选择因为社会性原因忽略它们。这些本地商店让许多人,尤其是下岗工人、退休员工和流动人口找到了工作。店主们付的租金为工人阶级的房东提供了多余的收入,补充了他们的退休金和失业保险。
莎伦·佐金、菲利普·卡辛尼兹、陈向明,《全球城市地方商街:从纽约到上海的日常多样性》
68
上海繁荣是放权的结果。这期间因为包含了上海大量下岗工人,社会矛盾比较大,政府以相对包容政策对下岗工人的商业尝试采取支持态度。当然,自然街区的商业形态与大多数城市的商业演变一样,先是本地人开店,继而包给外地来上海做小生意的人员,而本地失业下岗工人则从经营者变身为房东。
这是市场规律的一部分。
但当外地人生活“打扰”到本地人生活的时候,房东的利益和其它居民的利益就会产生矛盾;进一步,当外地人的人口比例和影响力日趋增加的时候,本地原住民和外地人之间也会有矛盾产生。
比较典型的是田子坊。
在《全球城市地方商街》中田子坊作为上海两个街区案例之一,作者做了较多分析,虽然大多停止在几年前。
不过,对于城市发展来说,这种类型的矛盾其实都无伤大雅,并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新居住者和原住民之间的融合,繁荣本身并不会受到侵害。
69
与前面项飙多年对北京“浙江村”的观察一样,对移民的态度——不论是出于管理上的需求,还是出于对原住居民的“保护”(当地居民和政府官员在立场上往往有相近的地方),上海或者北京从政府层面更愿意代表本地人利益,这让他们忽视了城市繁荣的真正原因,更违背了政府提供公平服务的本质。
大城市原住民和政府并未意识到移民作用。在大家津津乐道的世界级城市中,纽约的移民率是最高的,在我们前面已经有所引用。
通过在地方商业街摆摊开店,移民总能在一座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寻找到一席之地。他们的行为不一定合法,因此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处在风险之中。但是在最好的情况下,地方商业街上的外来者为长期居住在本地的人以及与自己一样的外来同乡提供有用的服务,从而促进了社会融合。而且地方商业街不仅是经济交易的空间,也是文化交流的空间,说不同语言或带有不同的口音的人们,能在那里得到接纳。简而言之,地方商业街由日常生活中多样的社会和文化空间组成。这些空间在一条街道上的拼接——文化多样性体现于某个空间内部或空间与空间之间——形成了全球城市的世界主义特色。
莎伦·佐金、菲利普·卡辛尼兹、陈向明,《全球城市地方商街:从纽约到上海的日常多样性》
70
政府错误地总结经验,认为繁荣是政府所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少作为,不扰民”带来繁荣。
而这个错误总结的经验,用在士绅化过程当中,既没有保护租户利益——租户很大程度上不是政府眼中的“市民”——比如在杨浦的外来移民,永康路上的餐饮业经营者;也没有保证房主的利益——虽然如前所述,房主很多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它们可能并不在意租金收入,而普通的私有房主则在这个伪士绅化过程当中,丧失了自己的租金收入。
上海的本地论坛中,本地人经常表达吸引高端人才到上海。
虽然地域歧视在官方管理中也是不被允许的,但实际上从官方到本地普罗大众,对外来移民持的否定态度,确切地说以稳定的名义禁止了地域歧视言论的出现,但相比而言,对“移民贡献、穷人在大城市的生活工作权”,支持这一说法的声音更没有空间。
71
莎伦·佐金等人通过这本书得出一条最重要的结论,“尽管从纽约到上海的六座城市,以及它们的政府,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城市治理系统,但是它们之间有一点惊人相似,那就是规划者发挥的作用都很有限”。
即使在中央统一领导比较明显的的中国,它的两条街道也得益于政府在一些关键时刻选择性的放权。私人公寓业主可以创建商业用途的空间,农民工可以在这些空间开办小店,所有这些并没有得到政府官方批准。
莎伦·佐金、菲利普·卡辛尼兹、陈向明,《全球城市地方商街:从纽约到上海的日常多样性》
72
来自不同地区的几位作者不露声色地探讨了六座城市士绅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相对乐观的态度。对于繁荣、对于政府在调控一个地区的租金等商业环境上的作为、对于如何“保护”那些传统街区中的元素——“是商店,是店里的人,还是空间尺度?什么样的政策最有效,规划,分区,租金管制,定向招商还是排除特定的商店”——他们表现出了一种相对乐观的态度,毕竟,商业形态、街区里的人、各个市场主体在这几个城市中表现出了充分的多样性和活力。
当然,如果他们的调查时间持续更久一些,或许会看到更多的不那么乐观的变化。
这也说明在对城市的理解上,中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73
“集市上充满着生活的气息,而在刻意的维护下,大街上显得很宁静。街中间是车马走的地方,旁边是人行道、导水的明沟和行道果树。有几条大街宽度可达 130 余米,相当于纽约第五大道的 4 倍。 不过街边上没有商场,相比于城市的人口规模而言,大街上也没有多少车辆往来。我们看到的大街与我们想像中的有些微妙的不同。与其说它是把城市各地区居民联系起来的纽带,不如说它是把他们分隔开的鸿沟。如果说白天大街上仅仅是通勤量小,那么到夜里它就完全没有存在意义。一旦到了晚上城门关闭,生活就归匿于房帷之内了。”段义孚在《恋地情结》中为我们描绘的荒诞景象说的是中国唐朝的长安城。
长安城作为政治型的城市,反映出了皇权至上的文化理念。在唐代的后期,随着中产阶层的力量扩大,诉求增加,皇权至上的理念逐渐淡化。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城西的市场突破了其边界,与周边的居住区相融合。到了晚间,大门也不再关闭了……
到了宋代,社会向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并未停歇,而且在逐渐加速。南宋的都城杭州,这座城市早在承载帝王基业之前就已经是商贸业的重镇。
虽然长安和杭州都是人口众多的巨型都市,但它们所拥有的城市生活方式却正好相反:前者拘谨,保持着皇家气度,后者散漫,追求着时尚新潮。这种区别从人口密度上也可见一斑:长安城人口密度是 1.25 万人/平方公里,杭州这一数字是 4.55 万人。
段义孚,《恋地情结》
虽然现在这样的长安城已经不见了,但这种政治意味很浓的城市基因似乎并没有完全绝迹。上一部分项飙提及的城市改造中出现的若干种政策偏好和管理方式,都与政治型城市的遗留有关。
74
在现代,这种政治型城市景观也与规划相关。扬·盖尔是《人性化的城市》的作者,也是人性化城市一直以来的鼓吹者。他在提到 20 世纪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这个著名城市规划时指出城市“非人性化”的基本特征。
这是指城市规划只关注前两个层面上的尺度,而忽略了最小的人性化尺度,而不幸的是,这个做法反而被当成一个规划原则广泛传播。三个层面是指,建筑,空间和生活。
从上空鸟瞰,巴西利亚城市的轮廓分明,像一只巨鹰,政府建筑在鹰头,两翼则庇护着各类住宅建筑和机构建筑。政府办公区设计线条精确,建筑高大,周边有宽阔的绿色区域,最后是议会大厦,景观让人印象深刻——当然,这是要从合适的远距离观看。
在人性化景观方面,巴西利亚是一个可悲的失败。城市空间过于巨大,对人完全不友好,道路又长,又直,又无趣,在城市各处,停放的汽车挡住了行人去路,让人无法体验步行乐趣。
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
75
与巴西利亚相对比的是扬·盖尔生活的哥本哈根,他说:“从飞机上看,哥本哈根的联排住宅区千篇一律,面目无趣。但是如果从视平层面看,这些联排住宅则优点众多,运转良好,因此该市大部分建筑师及其家庭都居住在这里。”
76
说起“非人性化”城市,我们会发现从大的宏观角度更容易入手发现问题所在;而在说到“人性化”的城市时,很多时候都是细微处的小的设计和具象的举措。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77
人性化景观是指城市中利于人们行走、坐下、倾听、交谈、观看的场景。
这些基本活动与人类的感觉、活动器官紧密相连,如果这些基本活动能够在良好条件下进行,那么在人性化景观之中,它们以及其他相关的活动就能够相互交织组合,实现一切发展的可能性。
它的核心在于“小尺度”。
……
鼓励市民在城市空间中步行和骑车只是一个开始,远非大功告成。还必须鼓励人们坐下,长时间在城市空间中停留。
停留活动不仅仅对构建富有生机的城市而言是关键因素,而且对构建真正令人快乐的城市而言也同样重要。人们在一个地方停留,是因为这个地方美丽、有意思、宜人。
好的城市和好的聚会有很多类似之处:客人留下来,是因为他们在聚会中享受快乐。
……
适合会面的城市,指的是三种基本人类活动提供良好机会的城市:看,听和谈。
……
城市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城市生活的观看。无论我们在走路,站立还是坐下,我们都会持续进行一种非常普遍的活动:看人。
如果长凳和其他座位能够提供很好的“看人”视野,那么它们的利用率就肯定能得到保证。
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
78
圣诞节期间,洛克菲勒广场前 40 英尺的空间里,云集了 15 个小摊(大部分都是出售爆米花的)。
城市管理部门对此大伤脑筋。有很多法令规定,无论这类小摊是否有营业许可证,做室外经营活动都是不合法的,虽然那些地方的生意不错。坐商们一般都会配合警察,执行这类法令。
……
应该善待小贩。小摊贩被默认为是给城市室外生活提供食物的人。他们之所以生意兴隆,是因为常规商业设施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广场特别适合这类小摊生存。在建设这些广场时,几乎不会留下任何一个小餐馆。于是,小摊贩填补了空白。一旦赶走小摊贩,这个空白就特别明显。广场空间上的许多生气随着小摊而去。
……
纽约市并不是一个规定太古板的地方。许多城市不仅立法禁止在室外出售食物,还禁止室外用餐。如果我们去询问官员这个问题,他们会告诉我们,一旦放弃这类限制,可能发生的可怕事件——不卫生食品的危险,令人恐惧的垃圾问题,等等。
过去 10 年,部分因为这些限制,大部分广场和综合大楼都没有建任何室外餐饮设施。
……
食品吸引那些会吸引更多人的人。
威廉·H.怀特,《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79
威廉·H.怀特是《财富》杂志的编辑,也是一位社会学家,以《组织人》这部作品而知名。他的这本《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正确的理解是“小-城市空间”,而非“小城市”。
在这部精致的小书中,威廉·H.怀特讲了各种小空间里究竟什么是人性化。比如座椅宽度——台沿和空间达到两个臀部的宽度时,可以让更多的人坐得舒适一些,而少于这个宽度则不然,0.76 米可以,0.91 米更好些;比如下沉式广场为什么总是让人厌烦——在那里,“我们找不到几个人”,“如果下沉式广场里有商店,很容易让橱窗展示遮掩了那里事实上的空闲状态。除非它通往地铁,否则,为什么要造一个下沉式广场呢”?“我们一旦身处其中,会觉得到了井底。人们可以看到我们,我们却看不到他们”。
还有街头公园的视线、铁栅栏(可以确切地说没有人喜欢它们)……
他也提到了拥挤问题。
概括起来讲,容量是自我调整的。这个观点需要反复重申。许多规划部门担心承载容量,担心更多的公用设施、更多的坐凳空间,会刺激更多的人来使用,造成更大的步行拥堵。
然而,他们应该担心的恰恰是另一面:担心使用不足,而不是过分使用,使用不足才是主要问题。
大部分城市空间的容量远远高于它们的使用量,而例外所提供的经验是令人鼓舞的。承载最多人的地方是那些最有效地使用空间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愉悦的地方。
正是人们自己决定了拥挤水平,他们在决定拥挤水平上做得非常好。
威廉·H.怀特,《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80
还有不受欢迎的人。这可能是对于城市理解中分歧最多的那一个了,不论是李·斯金格的提问,还是朱利安尼的信誓旦旦,那么在一个城市规划观察者和人性化城市主张者,应该是一种什么态度?
答案很简单。
无家可归者是一个象征,一个人指不定哪天会变成这样的无家可归者,这个符号不是为了恩典而制的。对于零售商来说,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单相当长:乞讨的妇女,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怪诞的人,嬉皮士,青少年,老人,街头音乐人和所有类型的小贩。
……
以不信任心态设计的地方得到的是他们正在寻求的东西,很可笑的是,我们果真很有可能在那里看到一个酒鬼。我们会发现别的地方也有酒鬼,当然,那是他们喜欢的空空如也的地方,正是在那样空空如也的地方,那些酒鬼才引人注目——这类公共场所的设计仿佛真是为酒鬼定制的,无意识地让他们得到了他们青睐的无人之境。
……
处理不受欢迎的人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让一个地方可以吸引所有的人。
威廉·H.怀特,《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81
所谓人性化的城市也很简单。
我并不是要说,让广场成为最美的地方,成为社会的指导者。没什么规矩挺好的。简单地讲,我所提出来的是,让这些城市公共场所比较友好一些。我们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在空间的设计和管理上,我们有许多种办法让人们更容易在这些城市公共场所里交流和相会。朝这个方向迈进的想法总是好的。
一些最宜人的空间可能是剩余的空间,凹进去的空间,零星的空间和空间的尽头,它们的存在纯属偶然。57 街和麦迪逊大道交叉口,有一家银行,这个建筑有两个窗台。这两个窗台都很低,人们可以坐在上面,因为是凹进去的,所以,可以避风。那里整天阳光明媚,人们从那里匆匆走过,建筑的拐角处,有一个出售新鲜果汁的小摊。这是一个非常美的城市场所。还有其他一些此类场所,大部分是一不留神而形成的。如果有人刻意去规划这类空间,可以想像后果会是什么样的。
威廉·H.怀特,《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82
在整个人类居住史中,住宅区都是从人们经常使用的小路和场地开始发展的。然后有了商贩的货摊,修起了建筑物,再后来才有了更复杂的城市建筑。城市始自生活,开普敦的各个重要城市空间也不例外。这里的规划方法就是按照规划原则来持续地改善贫穷地区。
在人们最需要尊严,需要会面场所的地区,开展“有尊严的地方”计划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这也是一个可供效法的策略。
……
重要的是对于人、尊严、生活热情以及作为会面场所的城市的关注。在上述方面,世界各地的人们的梦想和渴望没有多大差别。而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也惊人地相似,因为说到底共同的基本出发点还是人。
所有人都具有行走能力、感知能力,都有类似的运动技能和基本行为模式。未来的城市规划必须以人为起点,其程度远比我们今天所想到的更高。
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
83
前面提到的那个纽约汤普金斯广场公园怎么样了?
就像“去士绅化”的修辞很快删掉了士绅化的暴力色彩那样,1990 年代的再士绅化讨论强化这种擦除作用。 所以,汤普金斯广场公园于 1992 的重新开放,不出所料地伴随着媒体对汤普金斯广场历史、地理和文化进行自然化处理。媒体注意到其 1930 年代与中央公园的相似之处(解读:忘了 1988 年到 1991 年间的事情吧),《纽约时报》随即宣告重建的汤普金斯广场是“闪亮的绿宝石”。 其实,在这一年中,媒体对这一街区的美化进行得如火如荼,年轻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再次享受公园的照片充斥着媒体。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84
城市最后还是要靠发展和扩张来解决它所存在的问题。
“老天爷,必须做些事情改变这幅光景”。
如果没有经济的持续扩张,这一切都没有可能。
85
但除此之外,我们漫长的叙述中,我想一定会留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它属于李·斯金格的那个问题——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如何彼此相关的。
我们值得再强调一遍:它是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
86
E.B. 怀特的一段话。
在这一点上,我不想替纽约辩护。许多人定居这里,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而不是面对现实。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稀罕的馈赠,我想它对纽约人的创造力产生了积极影响——所谓创造,一定程度上,不过是懂得如何放弃大大小小的诱惑。
……
这数百万异乡人代表了不同种族、信仰和民族,纽约因他们之间的碰撞与融和,成为世界大同的常年展台。纽约公民的宽容,不仅是天性,而且是必须。这座城市必须保持宽容,否则就会在仇恨、怨愤和偏执的辐射云中爆炸。人们稍微偏离平和与豁达的心路,城市的火气就会蹿得比风筝还高。纽约郁积了各类种族问题,但引人瞩目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大家相安无事。哈莱姆本身就是一座城,象征了种族隔离,但纽约的黑人生活,很少有黑人差别待遇的明显迹象。
……
龟湾的这座新的人类之城,向西一两个街区,有一株大柳树,枝条密匝匝遮盖了庭院。这是一株伤痕累累的老树,经磨历劫,攀爬过度,靠铁丝捆扎才不致摧折,但知道的人都对它很有感情。在一定意义上,它象征了这座城市:在艰难中存活,在困境中生长,在混凝土中蓄养元气,兀然挺立,迎向日光。如今我每次见到它,感觉飞机冷森森的阴影,都会想:“必须拯救它,拯救这一棵树。”如果它不复存在,一切都将陨灭——这座城市,这个怪异而又神奇的典范,如果抬头望去,消失不见,人将心如死灰。
E.B. 怀特,《这就是纽约》
题图为电影《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来自:豆瓣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加拿大设计团队 Nemuix 推出了一款薄如蝉翼的阅读灯 BIÖLITE,不仅可以提供一个低蓝光的照明,没有使用时也可以直接当书签使用。
BIÖLITE 外观神似电子产品中常见的软性印刷电路板,仅是在一片塑胶薄膜印上含银的导电涂料,并在电源的正负极加上两片磁铁。
使用时相当简单,只要将两级的磁铁吸上纽扣电池即可启动,约可提供四个小时的舒适光源。而借拉扯薄膜形成的立体结构会让灯维持在一个适合照明的角度,夹在书页中即可随处使用。目前,它在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的早鸟价格为套装( 2 个) 22 加币,点击这里尝试购买。
饮水之于健康的重要性已被一再提及。这款名为 Hydrade 的太阳能保温杯,可以监控每天的水摄入量,让你保持健康饮水。
Hydrade 双层保温杯容积为 710 毫升,可让其内的饮品保持冰爽 22 小时,而保温则可达 13 小时。另外,它在杯身各处设计了由多个智能传感器组成的跟踪系统,可检测正在倒入水还是流出水,每当拧开杯盖时就会自动启动水量跟踪系统。
杯底内置 500 毫安时锂电池,杯子一侧有太阳能充电板,官方称一次充满电,可持续使用 20 天。同时,这款保温杯附带了专门的手机 App,可以计算并记录水的摄入情况,也可以将饮水数据同步到其它健康应用中。目前,它在众筹网站 Indiegogo 的早鸟价格为 35 美元,点击这里尝试购买。
“ HOLD 握”系列,是灯饰、家具及家居生活用品品牌 MUMOON 与设计师蔡烈超合作的第一个产品系列,也是品牌方与设计师共同探索制造- 设计之转型难题的一次解答。
HOLD 系列灵感来源于人与灯具原始的交互“握”。在这个极简的设计中,灯泡、电线等原本属于灯具的构成基础原件,也成为表达的一个构成。
基于 MUMOON 提出的市场洞察与产品需求,设计师从设计之初就设定为大型灯具提供了可实现扁平运输的灯具方案。“ HOLD 握”吊灯不仅在组合形态上与传统烛火吊灯具有着异曲同工之结构,同时也是设计师对于量产、工艺、运输成本各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 HOLD 握”吊灯只需要单一发光模块、5 个连接模块,就可以实现 20-30 款灯具形态的构成。
原创设计品牌熹山工房推出新品双耳床头柜,灵感源自于猫咪可爱的耳朵。2 厘米的双侧小耳朵设计,既防止物品滑落,也给整体增加了几分灵动。
设计师选用四边打磨的 5 毫米茶色钢化玻璃搭配北美黑胡桃、樱桃木,让实木柜也能轻巧起来。
主体材料选自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产区的黑胡桃、樱桃木,寒冷气候下缓慢生长。经过三道打磨抛光工序、三次木蜡油涂装,触感柔滑而细腻。
独立设计品牌 Tre Product 推出新品 Woodturn 镜子,操刀设计的是华沙设计师 Michał Tokarski。
Woodturn 呈现出极简的雕塑样式,由实木制成,给人精致又朴实的感觉。因其重心很低,镜子可以在桌面上方便地旋转。
Michał Tokarski 称,“我的设计主要是寻找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平衡,设计的过程需要拒绝不必要的元素,然后以和谐的方式呈现最终产品,样式越简洁,它的功能性就越强。”
目前,Woodturn 有黑色、灰色或天然橡木可供选择。
图片来源:Michał Tokarski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触摸,一个在人类社会再常见不过的动作。对人类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早已证明,它跟双方的情感联系有关。我们对自己的同类触摸次数之频繁,远远超过帮对方去除体表的寄生虫/树叶所需要的时长。换言之,看起来对生存重要性不太大的身体接触,其实是一种交际方式。
来自医学和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触摸对人类的身心有益。但是,我们能接受哪些人对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进行触摸,却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问题。上个月,英国皇家学会期刊(the Royal Society)就刊登了一篇由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日本广岛大学(Hiroshima University)等多所大学的八位学者合著的论文。在论文中,研究者们对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待“触摸”这件事的态度,虽然存在细小的差异,但更多的还是超越文化界限的相通之处。
©️ 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
这次研究一共分析了 255 位日本人和 386 位英国人参加(排除了混血儿、非母语者和在国外长期居留者),他们被分别标记为东亚/欧洲两种文化背景的样本。研究者首先请受访者们在给定的人际关系清单里列出对应的关系人(比如“阿姨/婶婶”“男性友人”“同龄的男性/女性陌生人”),每项列一个。然后请他们为“跟关系人的情感联结紧密程度”和“如果关系人触摸自己,能感受到的愉悦指数”两个指标打分,0 为没有,10 为满分;同时,他们还需要在人体模型(正面和背面)上标注每位关系人可以触摸的部位。
经过数据汇总,研究者得到的几个通用的结果包括:
对待最亲密和最陌生的人,两个国家的受访者态度基本是一致的:伴侣几乎可以触摸身上的任何部位,父母可以触摸头部、背部以及整个手臂,而陌生人只能触摸双手。与此同时,触摸的愉悦指数,也随着关系的疏远而逐步降低;
两个国家的受访者,对女性关系人的触摸接受程度,都比同类型的男性关系人稍高一些。
日本受访者的身体触摸地图。蓝标为男性关系人,红标为女性关系人。颜色越亮,代表该部位被触摸意愿越高。图/ the Royal Society 英国受访者的身体触摸地图。蓝标为男性关系人,红标为女性关系人。颜色越亮,代表该部位被触摸意愿越高。图/ the Royal Society
细微的差异则体现在:
尽管伴侣可以触摸的地方相对最多,但英国人对它的接受度总体上稍高于日本人。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涉及到两国人对亲密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
日本人比英国人更能接受女性亲属(包括母亲)对臀部、小腿以及双脚的触摸。然而,来自男性亲属(包括父亲)的触摸,不论是哪个部位,两个国家的人在接受度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对此论文里也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部分日本女性会帮助家族里的母亲照顾年幼的孩子,这样的育儿模式使得腿部以下的身体接触变得十分常见。
反过来,英国人更愿意让女性亲属和朋友接触自己的头部,也更愿意让男性陌生人接触自己的双手。
两国受访者的身体触摸地图对比。人体模型上的蓝色部位代表英国受访者接受度更高,橙色部位代表日本受访者接受度更高。图/ the Royal Society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结论则是,在对“可触摸指数(Touchability Index)”的分析当中,研究者们发现,它跟国籍的相关关系其实不是很大,但却跟触觉愉悦和情感联结强相关。我们大致可以理解成,文化背景对“一个人是否接受另一个人的触摸”这件事,并没有很明显的解释作用。我们对触摸的种种偏好,本质上依然是“跨文化”的。
可触摸指数与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对比。图/ the Royal Society
研究团队同时介绍,他们的论文跟其他同类调查之间,有很多互相关联的结论。比如,之前就有人观察到,北美的青少年同自己的父母/朋友间的身体接触,比日本的青少年更频繁,而日本的青少年跟母亲的身体接触又比跟父亲的多;此外,日本人进行社交型抚摸(例如握手和拥抱)和亲密关系型触摸的频率,确实比西方/北美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低一点。
至于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被提起的“皮肤饥渴症(Skin Hunger),结合上面这个研究看,当然也不是很难解释:来自亲近者的触摸,不仅能减弱“与疼痛和厌恶有关”的大脑活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拉近人际关系,并且带来真切的快乐体验。毫无疑问,关于触摸,关于人类为什么、又应该如何触摸彼此,从科学、文化、法律到社会规范,我们可以讨论的还有很多。
Giphy ©️ Barbara Pozzi
题图来自:Giphy ©️ NALEB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1940 年,在法国多尔多涅省蒙特涅克村,4 个男孩无意中发现了拉斯科洞穴(Lascaux Cave)入口,十年后的放射性碳定年法证明,洞穴壁画上马、野牛与动物图像是 1.8 万年前绘制的。
1963 年,拉斯科洞穴因接待游客过多,内部环境恶化,产生霉斑而关闭。1979 年,它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史前遗址和装饰性洞穴而获重点保护,但至今仍受真菌蔓延的威胁。随后拉斯科国际洞穴保护中心建立,人们试图把洞穴壁画原貌放入博物馆,还原旧石器彩绘图像上的精美纹理。
如今新建成的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参与体验,共分两部分,最核心的展示内容为拉斯科洞穴复制品。
游客穿过大厅斜坡,进入昏暗洞穴画廊,能亲眼看见壁画第一次被发现时的细腻与精准,图像主题富连续性,风格粗狂,多为动物形象的轮廓,顺序包括公牛大厅、通道、竖井、中殿、后殿与猫科室,这与 1940 年 4 个男孩钻入洞穴的发掘体验相一致。
拉斯科洞穴复制品。 拉斯科洞穴复制品。
室内设计工作室 Casson Mann 负责该项目。他利用 3D 激光扫描,捕捉面积达 900 平方米的壁画表面,然后模制出公差 1 毫米的树脂复制品。之后 2 年时间里,25 人的艺术家团队把 1900 幅原始画作喷涂、填充至树脂涂层,为真实还原岩石的纹理,他们使用的颜料近乎模仿 2 万年前的矿物颜色。
这片画廊地带的室内声学、温度及湿度设计,与真正的洞穴内部保持相同。
“我们想把洞穴肌理带到一个环境中,让游客密切观察它,进行思考,” 工作室 Casson Mann 的设计师 Craig Riley 说。
第二部分包含互动装置与教学展览,旨在解释拉斯科壁画的历史、文化和象征背景。据人类学家推测,壁画图像是对过去狩猎行为的描述,或者代表一种神秘仪式,以祈福未来狩猎成功。不过这些判断还未有定论。
随着参观者走出画廊地带,经过一个带小花园的露天庭院,进入的展厅由 8 个洞穴片段构成。洞穴片段均为原始洞穴复制品,悬挂于观者头顶,伴随互动解说与视屏投影。
真实的拉斯科洞穴壁画,描绘了马与鹿。图片来自维基。 真实的拉斯科洞穴壁画,描绘了一只马。图片来自维基。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设计者不想仅仅创建复制品,而是通过引入数字手段强调教学价值,让游客更易接近绘画背后的语境。“我们本质上想打开人与过去的联结,” Riley 说。
在下一间“想象画廊”的展厅,覆盖壁面四周的交互数字屏幕,正播放哲学家 John Paul Jouary 策划的纪录片,内容描绘史前洞穴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而另一间“电影院”里,一部沉浸式 3D 纪录片电影展示从澳洲、西班牙、蒙古到加拿大的世界洞穴壁画。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内部。
该博物馆的设计方案由挪威建筑工作室 Snøhetta 于 2012 年国际建筑竞赛中提出。Snøhetta 建筑师从周围地质景观与洞穴的视觉元素里汲取灵感,将其定义为“景观中的裂缝”。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效果图。 图片©Snøhetta。 拉斯科洞穴艺术博物馆(Lascaux 4)实际外形。©Boegly + Grazia 摄影师。 横截面。 图片©Snøhetta。 横截面。 图片©Snøhetta。
博物馆于 2018 年落成,占地面积为 8384 平方米。建筑物的混凝土立面,在水平方向被两条狭长的玻璃幕墙切割开,形成一系列动态形状,这利于日光注入,视觉上具贴合地面的下沉效果。
2018 年,为博物馆设计洞穴壁画复制品的 Casson Mann,凭借该作品获得首届 Dezeen 设计大奖中的文化和市政室内设计奖。
图片均来自设计工作室。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如何为一个小众的艺术行业项目做传播,创意代理商 W+K 纽约办公室为非盈利数字艺术机构 Rhizome 制作的 campaign 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今年 4 月底,W+K 纽约办公室执行创意主管 Richard Turley 带领的团队制作了一系列的数字广告、海报、传单、Zine 杂志,在纽约市内推广 Rhizome 年度艺术活动 7x7(seven on seven)。W+K 纽约办公室过去一直负责 7x7 项目的营销。
自 2010 年开始,隶属于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 Rhizome 已经举办了 11 届 7x7 艺术会议。该会议致力于将 7 个艺术家与 7 个技术专家进行配对,24 小时内“创作一些新东西”。这些新东西的范围覆盖艺术作品、产品原型等。
每年 Rhizome 都能请到一些相当有名的艺术家、科技人士,例如 WordPress、Instagram、Tumblr 等知名科技公司创始人都参与其中。
例如 2015 年 7 组配对中有一组是艾未未与美国记者 Jacob Appelbaum,后者是匿名通信软件 Tor 项目的开发者之一、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的同事。
但 7x7 的主活动实际限制在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内,为期 1 天时间。今年是在纽约当地时间 4 月 27 日举行。
为了吸引整个城市的注意力,W+K 纽约办公室今年制作的营销物料覆盖了纽约线下的各种场景,带有拼贴画、贴纸元素的海报、传单、Zine 杂志都呈现出街头风格。
gif 图来自:Twitter@manny404
覆盖面最大的是时代广场的 meme 风格广告——一个穿着黑色四角裤的裸男在时代广场上的每一块广告牌上展示街舞中的 Breaking 动作。
这个裸男实际上是一个免费开源的 3D 模型 Manny404,它还有个 Twitter 账号。
在时代广场外,W+K 纽约办公室还制作了刊登创作者采访的 Zine 杂志、海报贴在墙面上。
在纽约街头墙面的海报、Zine 杂志上,Manny404 的裸男造型、一个写着 7x7 的椭圆形图案像贴纸一样出现。还有些人身上贴着巨大的 7x7 贴纸,给那些在街头服饰商店外的消费者派发传单。
It's Nice That
Zine 杂志 | 图片来自:It's Nice That
It's Nice That
It's Nice That
W+K 纽约办公室的执行创意主管 Richard Turley 是用一种编辑杂志的方式制作这次的 campaign。
“(这)就像一本炸开的杂志,”Richard Turley 描述道,“城市里到处都是不同形状的碎片。对艺术家进行的全面采访作为海报与传单分发给路人;技术人员向等车的人解释深度学习的剪辑视频呈现在数字广告牌上。”
2018 年,Richard Turley 带领的团队为 7x7 制作了一本 10 周年杂志,但发现其影响范围有限。今年,他说:“今年我想要一些更公开的东西,我想让会议的(影响力)超出会议本身。”
这种制作杂志的思路与 Richard Turley 的从业经验有关。在加入 W+K 纽约办公室前,Richard Turley 是《彭博商业周刊》、MTV 的创意总监,也是知名的设计师。在 W+K 纽约办公室,Richard Turley 作为执行创意主管负责内容、传媒设计,向全球创意总监 Colleen DeCourcy 汇报工作。
但 Richard Turley 名气来自于其在传媒行业的工作。2010 年,Richard Turley 成为《彭博商业周刊》的创意总监后,其负责的封面设计获得了多个大奖。因 Esquire 杂志封面设计而出名的设计师 George Lois 称 Richard Turley 设计的这些封面是“过去 40 年来最佳的封面系列”。
Richard Turley 设计的《彭博商业周刊》封面 | 图片来自:SPD
创立于 1996 年的非盈利机构 Rhizome 已经举办了 11 届 7x7 艺术会议,往年该艺术项目都能出现一些吸引人的艺术项目、技术产品。
可能是由于时间有限,7x7 会议上诞生的项目有相当数量聚焦在技术产品上。例如 2010 年,Tumblr 的创始人 David Karp 与视频内容创作者 Ryan Trecartin 合作了一个 10 秒视频的聊天工具 Project Ten,可以用标签管理。
2015 年,还有人制作了一个个人搜索引擎,同年也有人制作了一个可以伴随着合成器投射 Rent the Chicken、Gold Rush Sauce、Health is Wealth 等一系列已经失效的商标的工具。
题图来自:Rhizome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各位周一好!本周我们为大家挑选了 7 款值得关注的应用,快来看看有哪些你感兴趣的。
老牌「量化自我」工具 Gyroscope 最近更新到了 3.0 大版本,终于加入了对 watchOS 应用的支持。Gyroscope 的 watchOS 应用还是以记录为主,你可以方便地在 Apple Watch 上查看健康分数、开始运动或者冥想等,详细的数据情况和分析还是要到 App 或者网页中查看。
Gyroscope 的 watchOS 应用
Gyroscope 对新版应用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在「Track」板块数据会按照不同的分类以卡片的形式排列,能够让你更直观地找到想要的数据进行查看。应用的 Tab 也在经过简化之后,逻辑变得更为清晰,可以说,新版 Gyrsocope 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更直观的查看数据,了解自己的生活趋势,帮助你获得更好的健康状态。
播客应用 Overcast 在最近的更新中加入了一项很有想法也比较实用的功能:分享音频片段。如果你在用 Overcast,不管是遇到喜欢的节目想要分享到社交网络,还是想向朋友推荐值得一听的播客,只需要点击播放界面右上角的分享按钮,再选择想要分享音频的范围,就可以通过这种更直观和方便的方式推荐喜欢的播客了。
如果你在用 HomePod 等支持 AirPlay 的设备,每天通过 AirPlay 切换播放设备的操作次数肯定不在少数。比如用 Spotify,要想在歌曲播放界面切换到 HomePod 进行播放,最少也要经过 3 步操作,操作次数一多,不仅浪费时间,也影响心情。
AirPlay Picker 是 LightScreen 开发者开发的一款帮你快速切换 AirPlay 设备的工具,现在支持了 Spotify、Apple Music、网易云音乐、QQ 音乐等常见流媒体服务。之后如果想直接在其它 AirPlay 设备上听歌,只需要打开 AirPlay Picker,它会自动跳转到指定的音乐 App 并弹窗让你选择设备,剩下要做的只是点击播放按钮就能搞定,非常方便。
你可以在 这里 加入 AirPlay Picker 的 TestFlight 测试。
如果你觉得 Android 默认的应用管理方式过于简陋,或是在安装/卸载以外还有额外需求,最近上架 Play 应用商店的一站式应用管理工具 Skit 就千万不要错过了。
虽然在界面设计上 Skit 与开发者此前推出的 Castro(不是 iOS 上那个播客客户端)风格相似,但 Castro 是一款用来收集和查看各类软硬件信息的工具应用,而 Skit 更加专注应用管理这件事情本身。
Skit 的主要功能分为应用数据展示、应用数据分析和应用管理三大部分:数据展示方面,Skit 能够非常详尽地呈现应用数据,不仅支持查看本机任何一款应用的包名、版本号、路径信息、安装日期、升级日期、安装包大小等基本信息,还能帮助我们检查应用的权限、活动、服务和证书等与安全相关的敏感数据;底部数据(Statistics)标签页面则以环状图的形式分别展示当前设备上应用的安装位置、适配的目标系统版本和兼容的最低系统版本,让我们一眼便能把握当前系统的整体应用健康度。
当然,Skit 最为核心的应用管理功能自然才是亮点,它不仅提供用户应用批量卸载功能,还支持商店跳转和安装包一键提取:前者在手动更新 Play Services 这类没有启动器图标的应用时能够派上大用场,后者不仅支持用户应用批量提取,甚至还允许我们在免 root 的前提下提取系统应用。
你可以前往 Play 应用商店下载安装 Skit,免费版提供的功能有限,付费版售价 2.49 美元,额外支持批量管理、主题更换等高级功能。
生成地图壁纸的应用越来越多了,但最近上架 Play 应用商店的这款 Sphaera 还是值得我们聊一聊。
虽然采用的地图数据库不同,Sphaera 的核心功能与我们此前推荐过的 Mapapers 大体是一样的,都允许我们生成不同样式的地图作为壁纸。它们连售价都保持一致,均为 0.99 美元。
这是否意味着 Sphaera 是一款没有什么新意的应用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Sphaera 应用内没有任何影响使用体验的广告,最终生成的壁纸也没有 Mapapers 那样影响最终效果的 Google 地图 logo。为了和 Mapapers 等同类竞品拉开差距,Sphaera 的底部工具栏不有多种地图风格样式可供切换,还提供了带图片预览的 Best spots 景点作为地图壁纸的模板——如果你所在的地区地图信息缺失、地图壁纸效果不佳或者你完全拿不定主意该用哪个区域当壁纸,在 Best spots 里挑一个顺眼的多半能够满意。
另外,由于地图数据库基于质量更高的 Mapbox,Sphaera 应用本身还适配了大屏设备(如 Android 平板)同时支持生成高分辨率(最高 4K)的地图壁纸,Best spots 里提供的标志性景点也会随着开发者的更新进度不断轮换。因此虽然同类应用已经不少了,但总体体验一番后我还是没有卸载 Sphaera 的欲望——尽管它还没有适配 Pixel 3 XL 让人望而生畏的「刘海」。
你可以前往 Play 应用商店购买 Sphaera,售价 2.49 美元。
TimerApp 是一款适用于 macOS 的开源计时器应用。其除了提供最基础的计时功能和支持暗色模式之外,没有其他额外的选项。这款应用应该是开发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的,如果你偶尔会有在 Mac 上使用到计时器,现在就可以到 GitHub 页面下载。
Airtable 是一款云端表格工具,因其强大的功能和出色的易用性深受很多用户的喜爱。实际上,Airtable 很适合用于表单收集,因为其拥有丰富的数据处理和筛选功能,以及完善的 API 支持。不过,Airtable 本身提供的表单特性过于简单。
Mason 是一款可以将 Airtable 用于后端的表单套件。简单来讲,你可以使用 Mason 提供的丰富模版制作表单,但数据会直接传输到 Airtable 中进行保存。现在,你就可以将 Airtable 用于客户调查,活动报名,用户研究等表单收集过程中了。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五月份,美国西海岸格外热闹。Facebook,微软纷纷结束开发者大会后,Google 也将在七号至九号迎来自己的主场,从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办公室就能直接望向 2019 Google I/O 的会场——位于山景城的 Shoreline Amphitheater。寓意着「开放中创新(Innovation in the Open)」的 Google I/O 已经走过了 11 个年头。
2018 年,Google 度过了磕磕绊绊的 20 岁生日。「Project Maven」争议持续发酵,遭来 4000 名员工联名抗议;安卓之父 Andy Rubin 被曝出性侵丑闻;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单枪匹马接受国会三个半小时的「拷问」。不过,这些都不能阻挡从全世界各地赶来的开发者,说 Google I/O 是他们最为期待的科技盛会一点也不为过。
今年初以来,Alphabet 股价上涨超过 20%。不过临近大会,Alphabet 却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 2019 年 Q1 财报中,作为支柱的广告业务营收为 307.2 亿美元,低于预期 314.8 亿,照比去年同期增长 15%,远低于去年 24% 的增长率。包括 Play Store、硬件和云业务在内的其他业务收入为 54.5 亿美元,低于预期的 56.7 亿美元,其他投资收入为 1.7 亿美元。
虽然总营收仍然保持增长,但是细分业务的增长率下降,以及低于分析师预期的表现,市场对此给出了直接的反馈。财报发出后,Alphabet 股价跌幅近 8%,市值蒸发了 600 多亿美元。近乎单一的盈利模式是限制营收的重要原因,寻求另外的增长点,Google 加码云计算的决心也显而易见。
上个月,Google 刚刚举办完 Cloud Next 开发者大会,接过接力棒的托马斯·库里安阐述了 Google Cloud 的下一步,而除了被摆在前的云计算,接下来 Google 将对业务重心有何调整,极客公园整理了有可能出现在今年 Google I/O 上硬件和软件亮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016 年,Google 用 Pixel 代替 Nexus 品牌,走起了高端手机路线。不过据 Google CFO Ruth Porat 表示,「Q1 Pixel 手机系列销售额低于去年同期,部分原因是整个行业都在大力促销,Pixel 面临来自高端手机市场的压力。」
也许是销量不佳让 Google 打起了中端市场的主意。颇有意味,一个月之前 Google Store 官方放出「信号」暗示将有两款中端手机:Pixel 3a 和 Pixel 3a XL 面世。Google Store 的登录页面写着,「On May 7,something big is coming to the Pixel universe。」(5 月 7 日,Pixel 家族将迎来重要成员。)
Google Store 官网登录页面写着「On May 7,something big is coming to the Pixel universe。」| androidcentral
据多家外媒透露,Pixel 3a 和 Pixel 3a XL 与 Pixel 3 和 Pixel 3 XL 外观相似,但是用塑料外壳代替玻璃外壳,前者采用 5.6 英寸 1080P OLED 显示屏,搭载骁龙 670,后者采用 6.0 英寸 FHD+ OLED 显示屏,搭载骁龙 710,4GB 内存,两款都有 32GB/64GB 可选,但不会搭载 Google Assistant。除此之外,Pixel 3a 和 Pixel 3a XL 舍掉了无线充电,拾起耳机孔。最吊胃口的应该是价格,外界猜测 Pixel 3a 和 Pixel 3a XL 定价在 400-500 美元之间,仅为 Pixel 3/Pixel 3 XL 发售价的一半。Pixel 3a 和 Pixel 3a XL 定位类似于 iPhone XR 和 Samsung S10e,因此会保留 Pixel 3 和 Pixel 3 XL 最引以为傲的 1220 万像素单摄像头。
Pixel 3 和 Pixel 3 XL | 视觉中国
虽然每年「Made by Google」秋季发布会是硬件主场,I/O 更多定位于开发者大会。但是也有在 I/O 上发布硬件的先例,比如 2016 年 Google 就发布了 Google Home 智能音箱。此外,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Pichai 和 Porat 也暗示了硬件会是 I/O 的重头戏,除了有苗头的 Pixel 手机,Porat 还提到了 Home 智能设备系列。
Porat 称,「尽管面临高端手机市场的压力,但是我们对于智能家居设备(尤其是 Home Hub 和 Home Mini)的发展势头感到满意。期待 5 月 7 日,硬件团队带来新消息。」「泄密者」依然是 Google Store,三月份 Google Store 泄露了 Nest Hub Max,有猜测称后者是今年推出的 Google Home Hub 的加大版,屏幕从 7 英寸加大到 10 英寸,是一个更适合「观看」的智能音箱,同时还搭载 Nest Cam(安全摄像头)。如果属实,势必将引发一场关于安全隐私的讨论。「市场对 Home 家族产品的需求依然强烈。」Pichai 透露,「Google 将会继续发展由 Pixel、Nest、Home 组成的硬件阵容。」
GDC 大会上,Google 发布云游戏平台 Stadia,打着「不限设备,不限地点」旗号的 Stadia 让人们对于云游戏抱有了更多期待。但是期待之下,Google 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回答,比如 Stadia 正式发布的时间,用户付费价格,Stadia 背后的技术细节。
Stadia 发布会 | 视觉中国
电话会议上 Pichai 被问及,Google 是否可能因为这项云游戏服务遭到游戏出版商的抵制。因为在 Stadia 发布之后,游戏分发商和开发商给出的反应「喜忧参半」,他们表示在决定支持和抵制之前,至少需要知道 Stadia 更多细节。
Pichai 回复称,Google 正在与有意向加入 Stadia 的开发商全面地沟通,「今年晚些时候,我们会把一切整合起来,提供一项令人信服的服务,这也是团队正在努力的方向。」「游戏分发商和开发商希望看到我们的承诺,我们正在向他们兑现承诺,另一边,他们也在努力投入。」
I/O 或许成为 Google 交代 Stadia 进展的一个好时机。三天日程中,「Game」「Stadia」关键词被反复提及,比如在「Stadia Streaming Tech: A Deep Dive」的主题会议将会介绍 Stadia 流媒体的技术细节,从如何将视觉质量最大化,到将每秒 60 帧的终端用户延迟最小化。
发布 Google Assistant 的新功能成为了 I/O 的必留曲目。
2018 年,Pichai 为 Google Assistant 新增了 6 种声音,展示了 Google Assistant 如何帮助用户预约美发沙龙,交谈过程中,那句与人类反应极为相似的「嗯哼」惊艳了全场。这背后是 Google 为 Google Assistant 新增的 Duplex 技术,不久前,Google Duplex 已经支持美国的安卓和 iOS 设备。除了技术上的进展,上届 Google Assistant 还增加了一项有爱的功能,如果是孩子们与 Google Assistant 对话,需要加上 Please(请)字。Pichai 当时宣布了一组数据,全世界超过 5 亿智能设备、40 个汽车品牌、5000 个家具设备都搭载了 Google Assistant。
Google Assistant | YouTube 官方宣传视频截图
2019 CES 上,Google Assistant 展示「翻译模式」,用户通过唤醒内置「翻译模式」的智能设备,后者就能自动识别语种,并在显示屏上翻译成用户要求的语言。其实早在去年 8 月,Google Assistant 就具备了双语翻译,而在 CES 上进一步拓展到 27 种语言,不过这项技术还有待完善。
除此之外,Google 正在围绕 Google Assistant 构建一个生态系统——Google Assistant Connect,允许第三方厂商将 Google Assistant 整合到自己的硬件中,提供特定功能。Google Assistant 还有很多想象空间,也许在 I/O 上,AI 能够再一次惊艳我们。
2016 年,Google 调整战略从「mobile first」到「AI first」,舞台上留给 Android 的时间越来越少。2018 年,Android P 的亮点是与 AI 结合,例如新增了自适应电池(Adaptive Battery)功能,关闭无用的后台应用,调整屏幕的亮度这些事情都丢给了 AI,Android 越来越成为 Google AI 布局中的一环。
今年 Android Q 的出现应该也没有太多意外。测试版一个月前就上线了,按照以往的习惯,I/O 会公布名称和功能,并且在晚些时候推出正式版。就目前的测试版信息,Android Q 推出全局暗黑(Dark Mode)模式,不过没有提供直接的开关,而是隐藏在省电模式下;Android Q 将进一步强调隐私保护,比如在定位权限管理上,当应用第一次开启并需要调用定位权限时,系统提供「始终允许」、「仅在使用期间打开」和「拒绝」三种选项;有消息称 Google 已经与三星合作推出支持 Galaxy Fold 折叠手机设计的 Android P,Android Q 也新增支持可折叠手机功能,新增类似于 FaceID 的面部识别功能。此外,Android Q 和 AI 还能如何结合也同样值得期待。
去年底,Pichai 在接受采访时说,Google 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比其 20 年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多。这一年,是 Google「有史以来最为动荡不安的时刻」。弱冠之年后的 Google 会给全世界的开发者们送上一份怎样的答卷,只有等到 I/O 揭晓了。
今年极客公园特别针对 Facebook F8、微软 Build 和 Google I/O 策划了 # 西海岸新浪潮 # 的专题报道。对于 Pichai 开场演讲的详细内容,极客公园会在北京时间 5 月 8 日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除此以外,本次极客公园也受邀前往山景城 Google I/O 大会的现场,为大家带来第一手的 Google I/O 新鲜资讯和现场情况的相关报道,更多后续的精彩内容,请锁定公众号「极客公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Google I/O
责任编辑:宋德胜
...美国当地时间 4 月 29 日,知名玩具机器人 Vector 的制造商 Anki 宣布倒闭,将遣散全部数百名员工。
从 2010 年创立至今,Anki 一共融到了 1.82 亿美元的资金,是整个行业的翘楚。在它背后还有大量同类型的产品、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夭折,比如摆在桌上的机器人 Jibo,可以在家中走来走去、拍照的机器人 Kuri。那些试图让机器与人进行交互的产品,大多都失败了。与之相对的,是扫地机器人这种「工作型机器人」正在崛起。
**
**
6 年前的苹果 WWDC 开发者大会上,Anki 开发的 AI 玩具车 Drive 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它和传统的「遥控车」不一样,自身搭载了处理器,和包括摄像头在内的多种传感器,可以对铺在地上的赛道进行扫描、感知,实现「自动驾驶」。在它行驶的同时,一切相关数据会被实时地传到 iPhone,玩家可以在屏幕和现实中同时进行游戏。
Anki Drive AI 玩具车 | flickr
「自主」是 Anki 所有产品的核心思路。它造的玩具车是可以「自动驾驶」的,之后的机器人产品也都会主动和用户进行交互,具备一定的「宠物」属性。其中机器人 Cozmo 的灵感来自于皮克斯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的角色瓦力。它会自己唱歌,主动跟主人说自己「饿了」,吸引用户和它进行交互。之后的升级款 Vector 则在联网后不需要连接手机就可以工作,内置语音助手,能够与用户进行双向的语音交互,控制智能家居。
显然,Anki 想要赋予机器一种「人性」。为此,它聘请了前皮克斯的动画师专门为机器人画了一对眼睛,试图通过人和机器间的「眼神接触」,让这个可爱的机器人更具备动画角色的气质。Vector 可以检测到用户在看它然后给出反应,能够识别声音的方向,在听到声音的时候自动转向用户。它甚至具有个性和情感,会自己闲逛,会在尝试一件事连续失败之后感到沮丧。
Anki Vector 机器人 | Anki
「我们希望这些产品在提供价值的同时能够与用户建立情感纽带。」,Anki 高级设计师 Amy Claussen 这样解释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
**
早期的 Anki 更像一家玩具公司,它的产品像玩具,app 界面像游戏。这些产品在玩具反斗城这样的玩具专卖店卖得很好,2017 年全年销售额接近 1 亿美元。可能是因为玩具这个品类不足以支撑 Anki 继续走下去,毕竟玩具反斗城本身也在最近几年深陷危机,最近几年,Anki 一直在试图朝着 AI 和机器人这个方向转型。Anki CEO 鲍里斯·索夫曼曾强调,Anki 不是一家玩具公司、娱乐公司,而是一家机器人 AI 公司。
机器人诞生于流水线工厂,从设计之初就是被用来完成某些机械性重复的工作,当然也不需要有人格。它们能在结构化的场景中高效完成任务,却很难同时应对多种任务。仍然停留在之前思路下的 Vector 无法和任何物体进行交互,没法帮用户拿瓶啤酒或者像扫地机器人一样吸起地上的灰尘。它能做的事情太少了,一个售价 250 美元的「数码产品」如果不能解决任何痛点需求,就很难赢得用户的亲睐。
Anki 又希望 Vector 能和用户进行对话,成为一个智能语音助手。但作为一家机器人创业公司,Anki 对语音助手的升级迭代能力完全无法和苹果、谷歌、亚马逊这样的巨头相提并论。从设计研发到量产上市,推出一款机器人的时间周期往往长达数年,如果 Anki 发现某款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预期,就需要再花上几年的时间进行重新设计。每个月、甚至每天都在不断迭代的 Google Assistant 和 Alexa 尚且无法和用户进行流畅的「聊天」,不如它们聪明的 Vector 显然只会更差。
Vector 最终失败了。它败给了扫地机器人这样的「工具型」机器,也败给了 Alexa、Google Assistant 这样的智能语音助手。
Anki 创始团队 | Anki
今年早些时候,据 Recode 报道,Anki 曾告知员工,公司正在接触微软、亚马逊和 Comcast 等公司,讨论收购意向。4 月 22 日,CEO 索夫曼正式向员工宣布,公司已经陷入了资金困境,将在两天后解散全部员工。在对外的声明中,Anki 称「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硬件和软件业务,按照长期的产品路线图进行发展。」
在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瓦力机器人曾是一台清洁机器人,在几百年漫长而孤单的生活中才慢慢获得了「人格」。Anki 试图加速这个过程,探索了人机交互的边界,做出了漂亮的产品。相比电影中设定的 29 世纪,Vector 早诞生了 8 个世纪。Anki 最终夭折,但如果它做的这一切能给未来的机器人产品带来一些启发和教训,这就是 Vector 作为前辈存在过的意义。
头图来源:Anki
责任编辑:宋德胜
...说起 macOS 平台上的文档资料进阶管理,无论如何都绕不开 DEVONthink 这款应用。强大的收集、管理、检索功能,识别近乎所有常见的文件格式,完善的自动化支持,再加上借助 A.I.(人工智能) 实现的文档关联与聚合分析,让它毫无疑问地成为 macOS 上文档管理方面的 No.1。
但是,对于中文用户来说,DEVONthink 2.x 版本内中文搜索算是勉强可用,而作为招牌功能的关联与聚合基本不可用,内置 OCR 引擎更是完全不支持中文,这些都是阻碍正常使用的症结所在。即便如此,依旧有许多人使用 DEVONthink,甚至将其作为核心的文档资料管理应用,由此也可以看出 DEVONthink 整体功能的强大与优秀。

4 月 24 日,DEVONthink 3.0 公测第一版发布,不少老用户发出「真香」惊叹,让我们来一起看看究竟如何。
全新设计后的界面,一改之前停留在 10 年前的老旧风格。界面布局与图标,使用了更为现代的设计语言,与 macOS 系统相对更加契合。整体上,也保持了资料管理应用应有的严谨气质。更为重要的改动,则是取消了参阅与归类(See Also & Classify,下同)侧边弹窗,增加右侧 检查器边栏 ,之前用来执行高级搜索的「搜索窗口」整合进主窗口。Dark Mode 这种更新标配也自然没有落下。

DEVONthink 对中文的支持一直被用户所诟病,自然也是本次更新中重点关注的地方。 经实际测试,新版本在中文等亚洲语言支持方面确实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我们具体来看看。
众所周知,英文天然地使用空格来对语句中的单词进行分隔,但是中文等亚洲语言则完全不同,在搜索时需要对中文进行分词等预处理。此外,分词也是自然语言处理中语义理解等环节的前提。分词方面的改善,能够带来更好的搜索结果,也让能程序能更好地理解文档,从而才能让 DEVONthink 中的参阅与归类功能提供更为合理准确的建议。我们来看下图,左侧旧版本的数据库内文档的分词结果非常糟糕,存在很多短句。而右侧是用新版本应用重建数据库后,同一个文档的分词结果,对比非常明显。

分词改善后,在对中文文档的实际测试中,参阅与归类功能所提供的建议确实也更加合理,不再是 DEVONthink 2.x 版本中完全不知所云的状态。
为了让新版本应用对数据库中的文档重新分词、生成索引,进而改善搜索、参阅与归类等功能的结果,我们 需要在新版本中手动对每个数据库进行重建操作 。根据应用的帮助说明,重建数据库不会影响实际的文件以及相关的元数据。但是这种涉及整个数据库的操作,我们应该小心谨慎, 在手动做好备份后进行 。重建数据库可以这样做:
在旧版本里进行中文搜索时,需要在每个中文关键词前添加 ~
(波浪号)才能正常进行,比较麻烦。新版本中数据库重建后, 不添加 ~
也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搜索结果。将重建后的数据库用旧版本应用打开,不加 ~
进行中文搜索同样可以得到一致的结果。这说明新版本应用中的 重建操作
确实对于数据库文件有所优化。
但是可能由于目前尚处在公测版本,仍有一些 Bug 或不完善之处,在搜索少部分文档时,仍然只有在中文关键词前添加 ~
才能搜索到。所以,为了保证搜索结果的完整性,目前依然建议在搜索中文时使用 ~
前缀。
此外,对于搜索关键词的高亮也更加精准。下图为搜索「江月」时的高亮结果。

除了上一节的搜索等方面,旧版本中 OCR 引擎不支持中文也是一个让中文用户郁闷不已的地方。DEVONthink 使用的一直都是在 OCR 领域世界领先厂商 ABBYY 的离线引擎。新版本应用加入了对 中文语言(简繁) 的识别支持,OCR 引擎版本由之前 DEVONthink 2.11.3 所使用的 8.1.0 升级为 11.1.19(目前,ABBYY 在售引擎的最新版本是 12)。并且,全新的 64 位引擎,可以利用现在电脑中已经标配的多核 CPU 加快识别速度。输出格式由 PDF 和富文本,增加为 PDF、富文本、Word、Web archive 等四种输出格式。
为了检验识别效果,这里测试了两种清晰度的中文段落截图:
(1)网页段落截图

(2)扫描书籍截图

由于我也不了解目前中文 OCR 的发展水平,并且不同的使用场景对于识别质量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不做过多评价,读者可以自行评估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使用 OCR 功能,需要下载额外的插件(约 500 M 大小),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你能想像 macOS 必备自动化应用 Hazel 被集成到 DEVONthink 中吗,这正是我看到 Smart Rule 功能后所想到的。旧版本应用中,对 AppleScript 等脚本工具的完善支持,确实让用户能够将许多工作自动化而提高效率。但是,一方面代码编写并非人人都会,对普通用户非常不友好;另一方面,仅支持文件附加脚本等区区两三种自动触发运行方法,难以实现许多想要自动运行的功能。
而 Smart Rule 可以轻松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个用它实现自动化的例子:在所有数据库(作用范围)中,名字包含「题图」或尺寸为 1440*480 的图片(筛选条件),在导入时(触发时机)自动移动到少数派文件夹中并加上标签(执行动作)。
Smart Rule

Smart Rule 的使用入口在 DEVONthink 窗口左侧边栏中,点击左下角的 +
(加号)按钮或者右键边栏空白处,可以看到「New Smart
Rule」的菜单项。
可以看到,Smart Rule 设置界面采用了 macOS 平台标准的界面与控件风格,布局简单,容易上手。可选的条件或动作十分丰富,这里不完全列举一些:
此外,举出一些可实现的自动化例子:
旧版本中的 Sorter 界面黝黑过时、功能有限,仅可用于快速笔记,以及将文件快捷导入到少数几个文件夹中。新版本中,除了像之前那样吸附在屏幕边缘,还可以放置于任务栏中,并且功能也有了全面的提升:
Sorter 界面

元数据是文件附带的各种信息,如音乐文件的歌手、专辑、年代等,图片的尺寸、光圈、拍摄设备、地理位置等,文献的 DOI 编号、作者、摘要等。我们通常借助元数据,来分类、搜索、管理文件。现在 DEVONthink 中可以自由添加各种元数据类型,并为其设置需要的数据类型(包括布尔量、数字、文本、ID、URL等)及格式。或者,也可将各项元数据转换为文件的标签以便搜索和管理。

借助自定义的元数据,我们能够把 DEVONthink 变为提供可靠管理功能的音乐库、图片库、文献库,进行书籍与阅读管理,而且这些可以同时存在。再加上强大的自动化功能,让 DEVONthink 与这些方面的一些专门软件相媲美,也不是不可能。
此外,新版本添加了对于 图片地理位置信息 的支持,不仅可以从图片中提取位置信息,还能手动添加地理位置、将位置信息转换为文件标签、在地图中显示文档所属的地理位置,以及通过地理位置筛选文件等。我们可以点击 DEVONthink 窗口左下角的 大头钉📌️ 打开地图视图。说到这里,可以想像 DEVONthink 又多了一个强大的使用场景:做游记相关的文档管理。

右侧检查器边栏的加入,是此次更新中界面布局调整最大的部分。它的样式风格,与现在 Sketch、OmniGraffle 等众多专业软件的检查器边栏非常一致,让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加连贯、顺畅。

检查器边栏,可以切换为七种不同的面板:

在旧版本中,DEVONthink 的搜索语法仅支持 ? * [a-b]
等通配符和 AND OR NOT NEAR
等操作符。如果要执行类似「标题开头是 abc 或内容中含有 def 」这样的高级搜索,就需要按下快捷键 ⌥Option-⌘Command-F
打开高级搜索窗口,然后像在访达中进行高级搜索一样,通过鼠标点点点,设置一条条的搜索条件。

新版本将高级搜索整合进主窗口,而且对搜索语法进行扩展,让我们能够通过直接输入搜索指令进行高级搜索。对于习惯于全键盘操作的极客用户,算是个可喜的改进。

搜索语法的改进主要是,在之前的通配符和操作符的基础上,添加了 tag
、name
等多达几十项的 搜索前缀 ,以及相应的
:
(匹配)、==
(等于)、:<
(开始于)等十余项 前缀操作符 ,从而实现类似于 additionDate>=2019-03-10
scope:selection
(当前选中文件里面添加日期晚于2019/03/10的文件)这样更为精准的搜索。这些搜索语法也支持在 AppleScript
等代码中使用。
更为详细的搜索语法说明,我们可以在 DEVONthink 菜单栏「Help」菜单搜索框中输入 Search Prefixes
或 Search
operators
进行查看。
出于保护文件资料的版权等目的,我们经常会需要在 PDF 或图片上添加水印。新版本在这方面提供了十分强大的功能,结合 Smart Rule 与脚本等自动化支持,我们可以非常高效省心地批量添加水印。
设置水印样式,需要打开应用偏好设置中的「Imprinter」面板。可以看到,这里支持设置多种水印。

对于每种水印,可以进行这些配置:
最为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在水印的文字内容中加入文件名、创建日期、所在文件夹、页码、自定义元数据等数十种 占位符(Placeholder) 。占位符,可以理解为一个变量,以 文件名 占位符为例,在文件 A.jpg 中加入的水印文字为「A.jpg」;在文件 B.pdf 中加入同种水印样式则是「B.pdf」。在上图中,右键点击「Title」输入框,可以看到「Insert Placeholder」插入占位符的选项。
设置水印样式后,在文件右键菜单中选择「Imprinter」就能够添加水印了。
向他人共享资料,是我们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的情况。通常,我们需要和对方沟通一番,然后挑挑拣拣地收集、打包并发送。实际情况下,这个过程可能要来回重复好几次。另外,小组或团队内部的共享资料,也是一个常见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可能通过安装配置专门的服务器程序解决。
DEVONthink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选项:开启 Web 服务功能后,局域网内或者互联网上的其他人可以在浏览器中打开 DEVONthink 提供的服务网页页面,输入帐号密码后就访问我们数据库中的文档资料。
但是,旧版本中只能设置一套帐号密码,而且无法控制允许访问的数据库。不够方便灵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使用场景。新版本中,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可以创建多套账户密码,并且为每个账户设置可访问的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权限(包括读取、下载、添加、写入、组织、删除等)。
Web 服务账户设置

除此之外,新版本还可以为 Web 服务启用 HTTPS 加密,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Web 服务的网页界面也得到了全新的设计,更加符合现代审美。
Web 服务网页页面

不得不说,DEVONthink 新版本真的是充满诚意,不过新特性与功能实在无法一一详细说明,这里列举剩余的一些相对重要的方面:
关于新特性的详细介绍,可以查看 官方的更新说明。
DEVONthink 3.0
公测虽然没有随之发布用户手册,但是应用内的帮助文档已经十分完善。遇到不明白的功能,或者找不到想要体验的功能,我们可以在菜单栏「Help」中进行搜索。如果功能界面上有帮助按钮
?
,也可以点击查看。
3.0 的版本划分有所调整,去除了不支持自动化和多数据库的 Personal 版本及 DEVONnote,改为 DEVONthink、DEVONthink Pro 与 DEVONthink Server 三版本。与之前不同,所有版本下载的都是同一个 App,根据输入的许可证区分版本、启用功能。

对比最基础的 DEVONthink 版本,DEVONthink Pro 还具备这些功能:
而 Server 版本在 Pro 版本之上,又添加了 Web 服务 功能。
之前的 DEVONthink 2.x 只要是同一个用户的电脑都可以激活使用,没有明确的设备限额。从 3.0 开始,每个许可证允许两台电脑使用,如果要在更多的电脑上使用,那就需要在已有的许可证基础上另行购买。由于激活使用时 DEVONthink 会连接官方服务器进行验证,所以我们可以在官网的 个人账户 中查看授权限额的数量和使用情况。

DEVONthink、Pro、Server 版本的价格分别为 99 美元、199 美元、499 美元,购买额外授权的单台价格分别为 49 美元、99 美元、99 美元。学生、教育工作者和部分领域的 NPO(非营利组织),可获得额外的优惠,点击查看 官方说明。已经以这些身份注册的用户,可以查看 个人账户 页面,否则就需要 另行申请注册

对于老用户,则是可以用之前购买的许可证的部分价格进行抵扣,付款升级为新版本的使用许可。2019年2月1日后购买 2.x 版本的用户,可以免费获取对应的新版本,或者以当时购买的价格全额抵扣。同样,我们可以在 个人账户 中查看具体的抵扣情况,并升级使用许可。
目前,公测版 不需要 购买许可证就可以使用包括 Pro、Server 版本在内的全部功能。预计到 今年夏季 ,正式版会发布,到时就需要输入许可证才能使用了。
新版本发布后,如何进行数据迁移是用户都非常关心的。DEVONthink 开发商在 3.0 版本选择使用了与 2.x 版本相同的数据库格式,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直接用 3.0 版本应用打开之前的数据库文件,而且之后如果想用回旧版本,直接再用 2.x 版本打开数据库即可。不过,由 3.0 版本的新功能在数据库中所做的改动不会显示在 2.x 版本应用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数据库迁移:
~/Databases
文件夹中,无需手动操作。Database Properties
可以查看该数据库的存放位置。.dtBase2
(数据库文件的后缀名)来进行确定位置。以上操作,不会将旧版本应用中的同步等偏好设置内容迁移到新版本中,需要手动重新设置。
注意: 非常不建议在新版本与旧版本之间,来回打开同一个数据库。如果你想要临时试用新版本,可以将数据库文件复制一份,然后用新版本应用打开,作为专门测试使用。
DEVONthink 3.0 版本,全新设计的界面风格和布局,整体的视觉效果与使用体验都更加优秀。分词、搜索、OCR 等方面对中文语言支持的改善,确实让中文用户相当惊喜,即使目前这些方面还有些不完善之处,相信之后的版本也会逐步改进。Smart Rule、整合统一的检查器、全新的 Sorter 与 Web 服务等等一系列提升和新功能,让 DEVONthink 确实对得起十年一次的大版本更新。即使面对数百刀的高昂价格,我也要说一声「真香!」。至于是否掏钱升级,那就看各位读者自己的需求了。
目前尚处于公测的第一个版本,下载体验一下就好,不建议在日常及工作中直接使用,有可能出现文件资料丢失损坏的情况。如果想要试用,可以参照上文中的方法,复制一份数据库文件作为专门测试用途。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尽管机场和火车站正在变得越来越时尚,但大多数公交车站似乎还是那样古板。
几根立柱、一片顶棚,就构成了一个最简陋的公交站。而一些设计糟糕的车站甚至连最基本功能都保证不了,遮雨顶棚“只遮广告牌不遮雨”。
荷兰蒂尔堡这座刚投入使用的公交站台,是一个例外。
公交车站位于火车站的西侧,它也是该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改造项目的一部分。
站台长 160 米,有 6 个乘车区和 1 个下车区。挡雨顶棚采用了 ETFE 膜(一种越来越受建筑师青睐的透明的高分子材料),由纤细的钢立柱支撑,看上去像云一般轻盈。
屋顶的太阳能电池,能为站台的设施——比如照明设备、电子信息屏等——提供电力。
车站采用一体化设计,看上去非常简洁。排水系统和电缆设备内置在钢立柱中,SOS 紧急联络按钮和对讲机也被安装在其中一根立柱上。照明系统被整合到顶棚的横梁中。作为中央承重梁的钢板同时也起到檐沟的作用,能够收集雨水,使溢流雨水沿沟边流下。顶棚的边缘每隔 14 米内置一个运动传感器,当人和车辆靠近时,站台才提供充足的照明,从而减少电力的浪费。
大部分车站只考虑到了乘客,通常都设有供乘客休息、等车用的座椅,不过,这个车站还为司机提供了一间休息室,休息室里还有一间员工食堂。设计的包容性还体现在更多地方,比如坡道让轮椅使用者更容易到达公交车站,而扶手上的盲文则给视障人士提供便利。
设计方是荷兰 Cepezed 建筑事务所,它此前参与了荷兰政府办公楼扩建项目,为这座建筑设计了一个轻盈的半公共入口中庭。
公交车站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今年年初, Designcurial 网站发布了一篇文章,列出了世界上 10 个设计最佳的公交车站,不妨来看看其中一些:
Aarau 巴士站,瑞士。图片来自 Vehovar & Jauslin。
Osijek 巴士站,克罗地亚。图片来自 Mario Romulic&Drazen Stojcic。
Vauxhall 巴士站,伦敦。图片来自 Christian Richters。
BusbahnhofPoppenbüttel 巴士站,德国。图片来自 Blunck + Morgen 事务所。
Poole 巴士站,英国。图片来自 Penson 事务所。
题图来自 Cepezed 建筑事务所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