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ature 1: store datasets on IPFS/Filecoin for fast share/retrieve by add link in article. Example article 1: 100GiB+ 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Under CC-BY-NC-SA 4.0 license)
🔥 New feature 2: store articles on IPFS/Filecoin to avoid 404. Example article: Trust (The article will be stored in Filecoin network when the author decides to do so)
🔥 New feature 3: Rewards creators and sharers with Filecoin & Likecoin. Example article: Trust (You can send author/sharer Filecoin if you like)
Long Live RSS
城市在我们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它往往就是我们生活本身。每个人都会表达对城市的理解——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个人对生活的理解。
我们的推荐,可以理解成是一个索引;我们希望它所能传递的,并不仅仅是这些先行的思考者所得出的结论,一如既往,可以促进我们的思考。
**
**
前情提要: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如何彼此相关的?|城市问题读书笔记(上)
士绅化和新城市的关系是什么?
24
当时我坐在玛莱区一家士绅化改造完毕的酒吧里。这是一家澳大利亚人开的酒吧,我喝着产自荷兰的啤酒,用法郎付账。为数不多的酒吧顾客中,除了法国人,还有英裔巴黎人,或者德国和日本游客。电视上正在播放美式橄榄(欧洲联赛)的比赛,巴塞罗那队痛击苏格兰队。实际上,所有的运动员似乎都来自美国。两位赛事解说员,一个是爱尔兰人,一个是美国人。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尼尔·史密斯为我们描述的巴黎玛莱区这个普通星期六的下午,是上世纪末士绅化的一个结果,他说:“玛莱区的这种士绅化,我们似乎都非常熟悉。”不只是他非常熟悉,在上海的田子坊,可能也包括几年前的永康路、长乐路,这些也是我们所非常熟悉的场景。
25
尼尔·史密斯的“士绅化”定义为:
我一般会说,士绅化是一个过程,描述的是在穷人和工人阶级居住的内城街区,以前是资金撤离和中产阶级大批离去,而现在是私人资本不断涌入,中产阶级购房者和租房者大量入住,社区得以翻新改造的过程。最贫穷的工人阶级社区正在得到翻修;资本和上层阶层回归,但是对一些人来说,之后看到的一切并不都是令满意的。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26
士绅化这个词据称最早由露丝·格拉丝在 1964 年发明。从道理上说,它应该来自最早的工业革命发生地,事实也确实如此。
一个接一个地,伦敦许多的工人小区都遭到了中产阶级——包含上层中产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的入侵。由马厩改造而成的破旧房屋和单栋房舍——楼上两个房间楼下两个——在租约到期后都被收回,并被改造成了高雅昂贵的住宅。较大的维多利亚式建筑,过去由于人们瞧不上而被当作出租宿舍或是多户共用,现在也整体升级改造了一遍……一旦这种“士绅化”过程在某一地区开始,它就会迅速扩展,直到所有的或者大部分原来的工人阶级居住人口搬走,整个地区的社会特征发生明显改变。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27
士绅化街区研究者莎伦·佐金认为士绅化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城市里 ABC 的组合:艺术画廊(art galleries),精品店(boutiques)和咖啡馆(cafes)。
这些东西受到追捧。
28
士绅化让人们迅速觉得,曾经出现衰退的街区现在将会健康发展,曾经贫穷落后的地方现在将会回报丰厚,中产阶级也会回到城市——士绅化改造无疑是件“好事”。费城社会山街区的士绅化改造最初是在 1950 年代提出来的,它被看作一件具有特别象征意义的“大好事”。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29
尼尔·史密斯为我们回顾了费城士绅化成功的奥秘。一个叫作“大费城运动”的公私合营组织发挥了领导和指引方向的作用;它和它的衍生机构——费城老城开发公司与政府——主要是美国联邦政府和费城市政府,还有私营金融机构共同完成了这个经典的城市复兴计划。
大费城运动组织成立于 1952 年,它并不纯粹是个压力集团,“主要是一群虽然保守但是聪明正直、诚信经营的商人,他们把自己居住的这座城市的利益放在心上”。
组织成员包括费城老城的名门望族,也包括希望跻身统治阶层的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僚。这个组织的目的是使整座城市在市政建设和财政方面全面振兴。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30
接下来 20 几年时间,想如法炮制费城成功模式的城市运营者,不论是来自民间的资本还是政府机构,并不一定都获得同样的机会。费城成功得益于时机的选择——1950 年代可是美国在战后最黄金的一段时间,“重建”的可能性正当其时,“这个阶段的士绅化大体上仍是住房市场的一组特定过程,多多少少享受着政府的支持”;来自于领导者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化解了一定程度的商业风险。
“英格索尔家族……通常会引领费城时尚。”所以,英格索尔家族被说服翻新改造他们在社会山的一栋“联排别墅”。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31
1970 年代初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这种状况,第一,媒体大肆宣传像社会山这样的项目在财政上取得的成功,其他开发商受此鼓励,纷纷投资对老旧工人阶级小区的改造重建,却没有获得多少政府补贴的好处,也没有政府出面揽下所有风险。换句话说,他们得通过自由市场采取各种手段争取最大化利用租金差距。
第二,士绅化不再是房地产市场相对孤立的过程,而是越来越多地与更广泛的城市转型联系在一起。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当士绅化与城市转型联系在一起,公平问题将成为重要的一个考量标准。尼尔·史密斯说:“这种转型是 1960 年代的政治动荡和 1970 年代前半段的全球衰退之后出现的。不仅是住房,还有就业模式、性别和阶级的社会关系,城市空间的功能划分都正在重构转型,士绅化成为这一更大进程的一部分。”
32
这意味着士绅化能更加便利地获取全球(或至少非本地)的资本,也意味着它要面对全新的住房消费人群。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33
士绅化让内城重新焕发活力。与之而来的是全球化资本对社区的改造,其结果是同质化。时间久而久之,成为另一种单调乏味——尼尔·史密斯在巴黎玛莱区的瞬间会出现在任何一个被全球化资本所改造的士绅化街区里。
34
莎伦·佐金借用一块本地乳酪的全球化过程,讲述了全球化、市场对一个街区消费文化的塑造,同时,它又是怎样通过市场化、没有本地属性的营销以及眼花缭乱的“技术性”解释……把一个“在地消费产品”转换为全球任何一个士绅化街区中的消费场景。
不过,士绅化的美学吸引力既具选择性,也具可塑性。它能被抽象成文化消费物件,而该物件与其原初地的市中心区只有淡薄的关系。
波兰欧乳制品公司大量行销的新品牌“新鲜”乳酪块广告写道:“你曾需到意大利区的 latticini 商店买新鲜的莫泽雷勒干酪。店主每日制作这款美味白乳酪,放在淡盐水桶中保持新鲜。”重点是,再也不必到市中心族裔邻里消费他们的遗产;国际贸易和大众配销就能复制历史性的“真实”产品。这则广告继续说:“为了掌握新鲜莫泽雷勒干酪的纤细、手工的本质,Polly-O 使用意大利进口的方法与设备。我们甚至在水里包装每份白乳酪,以保湿润新鲜长达 25 天。”
超市开始贩售新鲜莫泽雷勒干酪后,就不需要 latticini 了。
因此,消费的组织对市中心有吊诡的影响。地方的文化价值起初被视为独一无二,最后却抽象为市场文化。
雪伦·朱津(又译莎伦·佐金),《权力地景——从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
35
莎伦·佐金还以另外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观察者之口论述了“中介化”的消费主义影响。
消费主义与全球化一样,如今成为被质疑和诟病的对象。
今日的文化消费依循许多中介者的引导:艺术家、初级消费者和设计师,他们诠释欲望,指点消费者将懂得消费等同于懂得生活;新服务业的制片者迎合精疲力竭的消费者,“他渴望以手工棉织品来调和廉价印花棉布”。这种渴望经由并置极其老旧(历史的)与现代感十足(最先进)的产品而获得满足。
一如士绅化邻里是集体记忆的宝库,它也是个人化、高科技家户消费的所在。
新观光区的崛起反映类似的组合。我们在白天参观古色古香的地景,像是具贵族气派的乡间宅邸和生态博物馆,到了晚上在乡间旅馆以美好的(法国)食物让自己感受安逸舒适。
重点不在于这些吸引力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渴望它们而在单一实践中结合两者。
“我的首次美国之旅后,”米兰设计师艾托瑞·索特莎斯平静地回顾,“我了解到新消费主义文化不是解答。反之,我要让消费者察觉到他正在消费。”视角转变是评论阶层的主要产物。
雪伦·朱津,《权力地景——从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
36
消费主义,资本,全球化,这些附着在士绅化上的标签,对于城市的“扩张”和“发展”需求上来说是积极的。这也是政府往往成为士绅化推动者的原因。在政治家看来,士绅化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城市更新;增加就业;纳税人口的增加……对于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情况就复杂了:内城原住民是被剥夺者吗?士绅化过程当中政府是否促进了公平?费城社会山的名门望族毕竟与城市运转中产生的“废弃物”的生活相去甚远。
37
在李·斯金格居住的纽约,一个都市传说中提到当年市长朱利安尼。
……新当选的市长朱利安尼 1994 年着手巩固新兴的恢复失地运动者之城。
作为 25 年来纽约的第一位共和党人市长,朱利安尼用对无家可归者的协同攻击开始了自己的市长任期。根据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在上任几天之后,一位记者质问朱利安尼对已经降临纽约的寒潮有何准备,记者给出了街头无家可归者的数字,然后问市长打算做什么——“我们正在改变天气”,据说市长如此回应。
但是在现实中,朱利安尼政府影响的不只是天气。他立即宣布,无家可归者用橡胶刷清洗挡风玻璃挣钱和在城市里乞讨是违法行为,并启动了刻薄的地铁海报宣传活动,旨在羞辱无家可归的乞丐并恐吓其他乘客——“不要给他们钱”。这些海报吼道:“无家可归者要么贼眉鼠眼要么满脸横肉。”朱利安尼的第一个预算提案规定,向晚上在市政管理的庇护所睡觉的无家可归者收取“租金”,以及如果他们拒绝接受推荐的医学、毒品、酒精康复及其他社会服务的话就禁止他们进入庇护所。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38
士绅化、城市更新这样的词,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意味着正向的变化——房屋升值、社区高档化、可选择的高端就业机会增加。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则是生活成本高昂、用于生计的居住和工作场所租金提高,可能还有不舒服的排斥感,往往意味着他们将离开这个街区,或者搬到更远的低租金社区增加通勤成本——即使士绅化,低端就业机会并不会减少。
杰罗姆·卡尔科皮诺在《古罗马的日常生活》中谈道,虽然庞贝的一些房屋与下水道系统相连,但是“罗马房屋的下水道系统仅仅是激发现代人无限想象的神话”罢了。运走废水和污水的不是下水道系统,而是奴隶。
简·雅各布斯,《城市经济》
即使在闪亮的士绅化新城市里,大量的低端服务性工作也是由具体的低收入劳动者完成的。而我们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对城市更新的理解和探讨都来自于中产阶级这个群体本身。作为一定程度上的士绅化的受益者(至少在这个比较光鲜的阶段,还是以受益者形象面目出现),中产阶级们所要警惕的东西在于:在享受收益的同时,不要忽略人的存在,尤其是社会所有参与者所理解的城市更新会一边倒地指向“与国际接轨”、“国际大都市”、“宜居城市”、“让城市更美好”之类鼓舞人心的词的时候。如果人是被忽略的,人是可以牺牲的,人成为工具,特别是一部分人成为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我们都应该重新思考这其中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39
这样的口号我们都不会陌生。
与巴黎玛莱区的那个星期六的下午一样,我们没有士绅化的陌生感,以至于我们相信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也是全球士绅化的一部分。
在北京或者上海,我们与一些停业的门店交流时也发现具备的士绅化的一些特征:房东不租了。这与尼尔·史密斯所说的房主收回房屋的原因大抵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房东很多是政府或者政府背景的机构。
在房东收回房产之后,我们也会看到政府统一风格装修一新的新店——至少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会升级成什么样的新商业形态,或者说还没有看到成功转型的先例。
这或者可以理解成是政府在有意主导士绅化的进程——与费城或者纽约顶多是半官方机构、实际上大多是私人资本主导的士绅化不同;也可以理解成它与限制特大城市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的更宏观政策相关。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士绅化的过程。
40
成功的士绅化,带来好处毋庸置疑。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诱惑。
41
政府总是以规划者的面目出现,它们通常会以“更美好”“宜居”等口号来宣传自己的主张,这让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个解决问题者。但是很多时候,它们所试图改变的旧有的城市乱相,实际上是既往政策的结果,问题产生原因与政府的政策选择有关。这很像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说过的:“政府并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
在城市发展历史中,政府角色要吸取的教训远多于它们可以总结的经验。
前面我们论述的几乎每个问题,都有政府影响于其中。
当然,我们还是要理智地坚持那个基本判断: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不够长久,在以“经济扩张”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大语境下,城市的公共性,也就是提供公平服务这一点上,出现纰漏总的来说是一个可以理解的正常过程。任何一次城市更新——比如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往往建成了贫民窟,既而成为城市毒瘤)、郊区的中产阶级美好生活(直接导致美国传统社会的瓦解,其影响至今没有消除)、士绅化让内城焕发活力(资本新一轮对贫困人口的剥夺)……在政策之初都会赢得赞美,往往是发展一段时间之后,社会和公众才会发觉问题所在,而且往往是积重难返成为巨大社会问题之时,城市才会有所修补,但往往又带来新的问题。
或许可以理解为这是人类发展的成本,必须付出的代价。
42
尼尔·史密斯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标准的内城房屋的兴衰过程。
房屋会因损耗而贬值。虽然与我们感受到的资本层面的涨幅观感是不同的,但房价终究会进入到一个平稳的区间。
内城街区的住房价格反映了房屋结构和相应修缮的价值,以及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地租。在第一个使用周期,地租很可能会增加,因为城市不断向外发展,内城房屋的价值即便要下降的话也只会非常缓慢地下降,因此销售价格会相应上升。最终这片街区的房屋会持续贬值,这有三个原因:劳动生产力的进步;户型过时;自然磨损。
房主在意识到如果不进行维修房价就会立刻下降时,他们可能会把房屋卖出去,寻找让自己的投资更为安全的新房。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我们会发现这一点,没有什么人愿意对持有房屋付出太多维修费用。这会加剧房屋和社区的破败。
自住房主在房屋市场上既是消费者也是投资者:作为投资者,他们的主要回报是销售价格的增量超过购买价格。
房东就不太愿意对房屋进行维修。“维护不够是房东对市场下跌极为合理的回应”。
如果发生衰落的话,房产拥有者通常会出于市场策略原因而不是因为缺少资金减少对自己房屋的修缮。房产中介竞相诱骗房产拥有者削价抛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衰落。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接下来就是房屋价格持续下降,房东更不愿意投入,切割更小单元给更多的人以带来更多的回报,最后就是废弃。
在房价开始下降的白人社区,地产中介利用种族主义的情绪,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下房屋,然后大幅涨价卖给非洲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或其他少数族裔家庭,很多这类家庭可能正在努力挣扎以期拥有自己的第一个家。
一旦房产欺诈产生,房屋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这并不只是因为住房市场的种族主义,也因为该房屋以虚高的价格被售出,新搬入的家庭因此缺少维修资金,也不能按时支付按揭贷款。
随着资本进一步贬值和房东获利的下降,更多主动的撤资就逐渐取代因资金不足而无法修缮的情况;房屋价值和资本化地租下降,导致房屋售价进一步下降。
就算一栋建筑物住满了人,在缺少维护或者对房屋进行系统改造以最大限度“压榨”其价值的情况下,这类对财物的破坏还是会促成房屋贬值。在这个阶段,破坏财物实际上是房东的一个策略。这一阶段,把房屋结构进一步切割,划出更多的出租单位司空见惯。通过这种进一步划分,房东希望在最后的几年内物尽其用(加强盈利能力)。
建筑物被废弃并不是因为它们不能用了,而是因为它们无法盈利了。在这个衰败期,房东甚至会萌生一把火烧掉自己的物业以换得大笔保险赔付这样的想法。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43
在上面描述的过程当中,几乎每个环节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可能恶化城市社区的趋势作出修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甚至有的时候会看到政策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4
根深蒂固的歧视问题,这表现在购买住房和按揭贷款和抵押市场上。在《攀登劳雷尔山》一书中,介绍了种族隔离和城市规划法规的简单历史。1920 年代,房地产业发明了新方法——例如“使用限制权”和“限制性契约”阻止黑人进入白人居民区——在种族歧视在公共政策层面被禁止之后,私下的、行业的、民间契约性的规定成为隔离的主要手段。
“使用限制权”是在产权上附加的条款,禁止向非裔美国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例如犹太人)进行后续销售;“限制性契约”指的是特定地理区域内房主之间的合同,该地区居民都同意不向非裔美国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出租或出售房产。在大多数房主签约后,该合同就会生效,之后该地区内违反合同约定的人将在民事法庭上被起诉。
道格拉斯·梅西,兰·奥尔布赖特,瑞贝卡·卡斯诺,伊丽莎白·德里克森,大卫·肯锡,《攀登劳雷尔山》
历史上,美国最重要的居住流动障碍就是种族。在民权运动之前,宗教少数群体和少数族裔,特别是非裔美国人,在房地产和抵押市场经受了制度性歧视,而且被旨在鼓励购房的联邦贷款项目拒之门外。除此之外,拒给贷款的歧视性做法在贷款行业已经制度化,并系统地拒绝向黑人居民区提供资本。贫困的黑人居民区经常成为城市重建项目的拆除目标,这迫使居民离开并搬入建筑质量糟糕而且维修不善的密集公共住房中,致使黑人家庭因阶层和种族被孤立。
道格拉斯·梅西,兰·奥尔布赖特,瑞贝卡·卡斯诺,伊丽莎白·德里克森,大卫·肯锡,《攀登劳雷尔山》
45
1948 年“限制性契约”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不可实施,但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对此不以为然。在“之后的几十年,个人和机构拒绝向少数族群成员出租和出售房屋的行为仍然属于合法”,在1970 年代前后,这些种族歧视性的潜规则才逐渐被明确的法规所禁止。这家诞生于新政中的公司,对于街区有一种准确的但是贻害甚广的理解,“如果一户非白人家庭在任何一个街区出现,就足以把整个街区标示为黑人街区”,肯尼思·约翰逊在《马唐草边疆》中引用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局长助理洛克伍德在 1948 年的一段话,“联邦住房管理局从来没有担保过混合居住的住宅项目”,因为他们预料到“这样的项目将很可能在短期内变成全黑人或全白人居住区”。
联邦住房管理局确实促进了建筑业不利于少数民族和内城的住房市场的走向,它实施的政策助长了郊区在收入和种族方面的隔离。联邦政府可能是首次接纳了市场的歧视态度。以前,歧视只是私人的和个别的;联邦住房管理局倡导隔离并将之奉为国家政策。整个城市区域被宣告不合适贷款担保;例如,迟至 1966 年,联邦住房管理局在新泽西州的卡姆登或帕特森这两个衰退中的工业城市,没有对一户家庭提供一例贷款担保。这种资金的撤出往往导致一个社区住房销售的困难,因此空房子经常一空数月,致使价格暴跌。
肯尼思·约翰逊,《马唐草边疆》
46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繁荣,房地产市场也异常繁荣,但这主要“得益于公路改进、财产和收入税的降低以及贷款担保项目”,贫困人口本来没有分享到这些发展红利。为这个群体提供住房,被很多人直观地认为是政府公平服务的表现形式,但结果不但没有做到,反倒是制造了更多的贫民窟。
公共住房原本是贫民窟的替代品,可是没想到,它却慢慢成了贫民窟的接班人。随着政客们掐死资金的投入,公共住房因为年久失修每况愈下。屋内窗户破损、水管堵塞、电梯日益老旧。出了大门,污水的排放口在光天化日之下敞开着,没人收的垃圾也越叠越高。有能力搬的住户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弱势中的弱势。未经多少时日,公共住房社区便身陷一片混乱与暴力之中。
以圣路易斯为例,著名的“普鲁伊特-艾戈公寓大楼”于建成后的第十八年,在电视的实况转播中被炸毁。因为什么?那地方可怕到连警察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放眼全美国,铁球和炸药还造访了许多臭名昭著的公共住房项目,像是芝加哥的“罗伯特·泰勒之家”跟亚特兰大的“麦克丹尼尔- 格伦之家”,这些死气沉沉的公共住房在黑白隔离、杳无人迹的城市一隅投下了深深的阴影。以这些住房项目的发展情况来看,把它们炸掉不仅省钱,也比较人道。这与“一套房子发生过如此难以启齿的事情,索性用推土机把它给铲掉算了”是同一种概念。
马修·德斯蒙德,《扫地出门》
47
尽管在城市管理上总是磕磕绊绊,但对于政府来说,士绅化还是一次“新机会”——修正过去的错误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多的原因还在于城市发展,这条路似乎不可回避。
当然,同样不可回避的还有始终难以解决的公平问题。
48
1980 年代初,当哈莱姆进入纽约市政当局眼中的时候,“一方面,它的位置挨着世界上租金最高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尽管非常近,但是整个 20 世纪的大多数时候,资金从哈莱姆持续撤离导致其租金和土地价值低得可怜”。尼尔·史密斯说:“从中城到哈莱姆两站地铁这 2.5 英里的距离,代表了 1980 年代人们能够想象的最陡峭的租金梯度。”
因为与市中心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心足够近,所以从政府到资本都不缺改造的冲动,唯一的障碍是哈莱姆的原住民。
1980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莱姆中心区年收入超过 5 万美元的家庭只有 262 户。在整个曼哈顿,收入超过 5 万美元的黑人家庭数量不超过 1800 户;在整个纽约市这样的家庭不超过 8000 户。 这意味着任何非洲裔美国人想翻修改造哈莱姆都不得不大量依赖非纽约本地的人员。因此,无论说得多么漂亮,如果从一开始仅仅是哈莱姆居民自己的“居住升级”,那么士绅化将势必无法继续下去。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49
非但不是哈莱姆黑人的“消费升级”,而且很显然,他们只能是士绅化的受害者——不论政府或者资本在提及士绅化“好处”时有多少动听的话。
我们由此难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哈莱姆中心区的居民来说,士绅化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让他们左右为难。没有私人修缮及重建的话,这片街区的住宅将继续破败;但是有了它,一大批哈莱姆中心区的居民最终会无家可归,他们并不能从更好更贵的房屋中获利。他们将是士绅化的受害者,而不是受益者。目前,无论是纽约市的《重建战略》还是其他规划,对于这种可能性都还没有计划;甚至没有人会在开发哈莱姆中心区的战略中承认有这种无家可归的可能性。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50
当哈莱姆成为士绅化目标之时,尼尔·史密斯说,这说明了 1970 年代以来士绅化进程的意义在深化。“位于曼哈顿北部的哈莱姆是黑人文化的主要象征,在美国和国际上都享有盛誉,乍看起来,这里是根本不可能成为改造目标的。”他引用了当年德国《明镜周刊》一篇报道文章的标题感慨:
“哦,宝贝,妈的,怎么会这样?”
51
尼尔·史密斯的《新城市前沿》是从纽约的一次反士绅化运动开始的。
1988 年 8 月 6 日傍晚,在纽约下东区汤普金斯广场公园这片小小的绿地里爆发了一场骚乱。这场骚乱一直持续到深夜,警察列队站在一侧,而去士绅化示威者、朋克青年、房产维权人士、公园定居者、艺术家、周六晚上的狂欢者和下东区居民这样的多元组合则在另一侧与之对峙。 市政部门企图从凌晨一点在公园强制实行宵禁,把越来越多住在或睡在公园的流浪汉、扛着录音机疯狂至深夜的朋克小孩,以及将公园作为交易地点的毒品贩子和买家统统赶出公园。这次骚乱即是对这一骚扰政策的回应。许多当地居民和公园使用者对这一政策也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纽约市正在试图驯化这座公园,以助力下东区已经大幅开展的士绅化改造。
“士绅化是阶级战争!”这一标语出现在周六晚上维护公园开放的游行队伍中的最大一张横幅上。
尼尔·史密斯,《新城市前沿》
52
对内城充满热爱的郊区城市反对者们认为士绅化本身无可指摘。
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如果这种状况最终将导致租房者迁离,那么士绅化的反对者们奋起抗争就是正当合理的”,否则,反对的理由总是不充分的。
从邻里社区这个微观层面来看,反对士绅化无异于反对城市进步;没有中产阶级的迁入,就不会有城市复兴。由于政府的补贴,经济适用房正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增长。因此,当今大多数城市中心区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是提供经济适用房,而是怎样创造一个适合中产阶级的住房市场。
毕竟,城市中的居民连纳税能力都没有,那么这个城市是不会繁荣的。
因此,从事城市中心区复兴项目的规划师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鼓励士绅化,要么辞职不干。
面对抱怨之声,比较有价值的做法是调查其深层根源:反对士绅化的呼声,固然有一些是来自怕被排挤的城市居民,但更多的是来自政客——他们担心城市居民在种族和经济上的融合会动摇他们的权力基础。
安德鲁·杜安尼、伊丽莎白·普雷特-兹伯格、杰夫·斯佩克,《郊区国家》
53
士绅化之所以面目可恶,或者说它可能蕴含着可恶,很大程度上是它所蕴藏的一些“肮脏的成分”,而这些成分又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在其中扮演的错误的角色有关。这其中有一些很幼稚的原因,比如对可能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当然,不用为困难负责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抵制士绅化与现有居民发展城市的努力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政府和激进主义者们必须把注意力从反对士绅化转移到减少它造成的负面影响上来。士绅化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肮脏的字眼,是由于它过去总是发生在没有安全保障体系的情况下,从而造成了 1960 年代很多被迫迁移的住户无家可归。时过境迁,而今的情况已经不同以往了。
安德鲁·杜安尼、伊丽莎白·普雷特-兹伯格、杰夫·斯佩克,《郊区国家》
54
以研究理性选择理论而知名的美国经济学者彼得·T.李森说:政策制定者不应该让“最好”成为“良好”的敌人,而在治理选项极度受限的最不发达国家中,“最好”更不应该成为“一般”的敌人。这会为一个很难尽善尽美的政策提供行动起来的借口,士绅化在很多时候是借助这种理性选择而实施,不过斯佩克等人尽管对士绅化保持乐观,但还是特别指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有一种士绅化的形式应该永远抵制,那就是政府强加的投机的士绅化。在这一过程中,市政当局试图通过强化其城市土地区划来重建城市中心区。但这一措施会导致房地产税额的提高,从而迫使现有的居民和商家离开。同时,由此产生的高地价实际上却以阻碍开发而告终,因为这种新的土地区划提供大规模的工程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开发风险只有大开发商才能承担。其结果就是,每 5 年才会有一个项目完工,而此项目要满足此后 5 年内房地产方面的所有需要。
虽然美国人似乎接受了这种开发形式,认为它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一边是半个城市空荡荡地闲置在那里,另一边是大型工程项目像宇宙飞船一样孤零零地矗立在偏远隔绝的地方。
但是,看一下我们北方的邻国,就会发现,情况大可不必如此。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多伦多,二三层的旧建筑之间安插、建造新的大型建筑的例子并不少见。其区别就在于税收政策,他们既允许大规模开发,也不会用高税额来惩罚现有的小型房地产业主。
安德鲁·杜安尼、伊丽莎白·普雷特-兹伯格、杰夫·斯佩克,《郊区国家》
55
“一边是半个城市空荡荡地闲置在那里,另一边是大型工程项目像宇宙飞船一样孤零零地矗立在偏远隔绝的地方”,这一段话,感觉更像是在提醒中国城市的现状。
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哈尔滨道外区的士绅化改造了。
在 2018 年看到整个街区处于停滞状态:原有的房主和租户已经离开,大部分房子因为无人居住而更加破败,摇摇欲坠;街道因为修建地铁而中断,显得更加萧条。
政府在确定一个更新内城的计划之后,最先做的那一部分工作是把原住户腾退,接下来的往往是更长期更艰难的工作:吸引新的资本进入内城完成城市改造。但改造过程当中政府和开发商对容积率的不同理解;彻底改变旧社区景观;开发商只有在完成招商之后这个街区才有可能重焕活力……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否能够容纳足够多的新商业主体进入是未知的;因为巨大的前期腾退成本所引起的土地成本高昂进一步制约了新的商业主体进入;最为人所诟病的是从贫穷内城置换为新的富人区这个过程即使没有道义上的问题,但是否有足够多的富人进驻也是有疑问的……
即便不是如哈尔滨这样的走下坡路的“锈带型”城市,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北京,在前些年对南城改造之后留下的两广路沿线景观的破坏,其后的商业活力至今也没有解决。而新一轮腾退在传统的内城北城(老东城和西城)又开始了……
有关中国的内城更新问题后面还会提到,它的问题远比欧美所遇到的要复杂。
56
士绅化在很多情况下都被简化为穷人与中产阶级的矛盾。从表象上看它似乎没错,但实际上更值得关注的是中产阶级背后的力量:它是以消灭贫穷现象为目标还是以消灭穷人、赶走穷人为目标。
如果离开了手段,谈最后的一个和谐目的,那世界上所有独裁者都是伟大人物了——比如奥特曼男爵在巴黎,墨索里尼的火车时刻表,我们前面讲过的,朱利安尼还说他要改变气候呢。
57
杰夫·斯佩克等人所着力强调的,要抵制的这种士绅化——政府强加的投机,与对政府士绅化的警惕一道,都是提防公共服务出现的偏差。一旦错误酿成、积累,它的目的就会转化为丑恶;又因为它们所拥有的强势的宣传和执行力,最终会败坏整个社会。
城市隔离政策不仅是一个冷酷的现状,更是一场无穷无尽的社会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国家时时以“进步”“美化”甚至“对贫民的社会公正”等名义介入其中,重新划定空间边界以保护土地所有者、外国投资者、私房房主精英和中等阶层上班族的利益。如 1860 年代的巴黎,在奥斯曼男爵的狂热统治下,城市发展仍然在努力同时保证最大限度的私人利益和社会控制。
当代的人口迁移规模是巨大的:每年数以千计甚至上百万的贫民——合法房客和擅自定居者——被强行逐出第三世界的居住区。其结果是,城市贫民成了流浪者,“处在一种永恒流浪状态中的短暂过客”。
就像被奥斯曼从他们古老的街区中逐出的无裤党,他们“厌倦了大屠杀……这种暴君手中的花招”。他们也对现代化把他们界定为“人类拖累”(1970 年代把 9 万居民逐出中心的都市外围贫民窟的达喀尔当局)的古老语言愤怒不已。
迈克·戴维斯,《布满贫民窟的星球》
58
在腐败透顶的 2005 年津巴布韦选举之后,总统罗伯特·穆加贝把怒火转到哈拉雷和布拉瓦约的街头市场和棚户区,那儿的贫民们大多投票给其对手民主运动组织。
5 月初,打着驱逐渣滓的阴险旗号,净化行动的第一步是警察对城市 34 个流动市场的袭击。一名警官公开督促他的手下:“从明天起,我要在我办公桌上看到我们已枪击人数的报告。总统已经全力支持这一行动,所以没什么好怕的。你们应该把这一行动当成一场战争。”
警察们照办了。
一周后,警察开始铲除位于新开发区的民主运动总部和前穆加贝贫民窟,如契莫瓦和纳德佐尼奥中的棚屋。
另外,在哈拉雷西边的泛哈特克利福区,警察驱逐了一个棚户区的上千居民,他们是在一个更早的,因伊丽莎白女王一次国事访问而进行的“清理”运动后于 1990 年代初搬到此地的。
到 7 月中旬,超过 70 万贫民窟居民——官方术语“人渣”——被驱逐,而那些试图反抗的人被当即枪杀、鞭打或逮捕。
联合国调查发现,“受害者的范围极广,特别是寡妇、单身母亲、孩子、孤儿、老人和残疾人”。
迈克·戴维斯,《布满贫民窟的星球》
59
严格地说,穆加贝的故事与城市更新和士绅化无关,它只是强势的政府对不同意见的一次惩罚。
不过,是时候要回顾一下李·斯金格的那个问题了: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如何彼此相关的?
否则我们就会忘了我们的初衷。
题图为电影《巴黎,我爱你》,来自:豆瓣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
VOL.2403
摄影
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所谓的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6
May 2019
...现在的年轻人该不该为梦想奋斗?
年轻是一种资本,而我们正掌握着这种资本。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我发小超哥,他很有发言权,因为他从小就是一个“梦想家”:
超哥小时候想当科学家,每天捣鼓一些小玩意,然而在某天把一根细铁丝杵进插座,烧焦了拇指盖儿后彻底放弃;初中时,被初恋女友甩了,那女的跟了一个社会大哥,从此超哥的梦想又成了社会人,每天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无奈身体条件跟不上,打架八成都是被打。
再后来,超哥了上职高学计算机,学了两年后又觉得破学校太过屈才,卷家伙事儿滚蛋在家里自学单片机。我们一开始也没有多想,以为单片机就跟小时候玩的电动小马达一样,插个二极板呼啦呼啦就转起来了。哪想有一天手贱百度了一下,这单片机这么牛X?!集成电路芯片,电脑核心组件,没个千儿百亿都不好意思研究人家。不出意料的,下一年同学聚会大家都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唯独超哥失魂落魄,躲在角落里腼腆一笑:
“主要是技术资金不够,这玩意太烧钱。”
我们也没好意思说啥。等到了大学,超哥的梦想又变了,刚有起色的富士康坐班也不干了,脑袋一抽形把那点可怜的积蓄全砸在电竞事业上了。万把块钱组装的高级电脑,常年居于老家二楼,一瓶肥宅快乐水儿能扛上一整天。主职ADC,兼玩打野,立志上分钻石,称霸王者峡谷。旁边一哥们不合时宜的讲,超哥你不是要打职业赛嘛,怎么钻石还没上?超哥不乐意了,说你懂啥?这叫卧薪尝胆。旁边的书架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个小册子。我打开一看,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联盟三要素:意识,心态,操作。”
超哥的故事讲到这儿也就完了,你要问我超哥当上职业选手没?没有,当然没有,现在的超哥已经“洗心革面”去中关村闯荡了。回到这个问题,年轻人该不该为梦想奋斗?我觉得还是该,应该的该。不管哪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应该有一颗胸怀大志,不甘平凡的心。但是这个梦想也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能完成的,梦想也跟联盟一样,要有三要素,
那就是:基础,天赋,坚持。
所谓的基础,就是说你在践行一个梦想前,必须先有个坚定的物质基础:不夯实基础,连个温饱都顾不上就搞梦想,说的好听叫天马行空,不拘小节,说的不好听就是没头没脑,瞎鸡儿扯淡;
梦想的第二点,是天赋。天赋不是说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天赋与爱好总是二元对立,甚至是互为悖论。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老师在教育他时,说了这么一句: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项事业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项事业而谦恭地活下去。” 也许有人这时会跳出来讲,我就是觉得我有干这一行的天赋,你凭什么觉得我不行?其实这种问题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解答,那就是时间。
时间会解答一切,钱钟书那么厉害的人,年轻时也有下不了笔的时候,后来一步步前行终成大家后感叹道: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创作的冲动误以为是创作的才华”。 这句当然也可以带到梦想这一层次:大多数年轻人拥有的根本不是天赋,而是冲动。万青的《十万嬉皮》批评的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站在自家窗户口举着望远镜意淫。犹记得自己刚开始写作时,翻了两本名家巨著,觉得诶呀呀不过如此,自己也可以嘛!便每天躺在床上梦游着得茅奖,得诺奖了,现在想想实在可笑的很。 当你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时,恰恰意味着你什么也做不成 ;从此我每遇到一部别人的作品时,便先在心里想想要是换成自己行不行?然后再试着动笔写个类似的,之后便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批评他人的前提是要优于他人,这一点很重要。
梦想的最后一点,是坚持。我认识好些个朋友,有要当歌手的,画家的,明星的,通通都是三分钟热度。从来就没人讲过梦想能够一蹴而就,也没有哪项成果能让你一劳永逸。这种坚持,更多的是一种持续性的输出,应该是有阶梯层次的:比方说立志当电竞选手,初中时你还不上个王者大师?高中也该拾掇一下进青训了吧?每一个阶段跟不上步子了,就应该停下来冷静的想一想:是这阶段疏忽了还是自己真的太菜没有天赋? 放弃并不可怕,很多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睿智,要警惕的是动不动就放弃,死路一条都不放弃。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两极分化,有的人好高骛远,一心想要干一番大事业;有的人却庸庸散散,只想混过去这一生;很少有人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践行心中的梦想。造成这种原因,个人觉得很大原因是, 我们既没有吃过物质上的苦,又缺少精神上的补养;物质上的丰富削弱了精神上的追求,精神上的糜烂又造成了灵魂上的丧感。 于是大家两手一摊,高喊道:他妈的,我们没救了,这个世界没救了。
然而,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苦难还是那点苦难,只有我们在不断坠落。该面对永远都要面对,总要一天我们要挑起这个国度的重梁,总有一天要由我们来书写这个世界。我憧憬着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掌舵的那天,所有人都是昂扬着头,而不是哭丧着脸。
责任编辑:张拉灯
...对于开发者而言,为自家服务开发独立应用可能是一项投入产出比严重偏低的工作;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很多情况下独立应用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遗憾的是,许多常见的互联网服务比如 Netflix、豆瓣 FM 都没有提供桌面客户端,而还有一些服务虽然提供了桌面客户端,体验上却还有待加强。
今天我就为大家找了一些可以「以假乱真」的互联网服务第三方客户端,能够为你在使用这些服务时获得更多实用功能和更出色的体验。
之前我们在电脑上观看 Netflix 只能通过浏览器,第三方应用 Clicker for Netflix 则提供了在 macOS 上观看 Netflix 的新姿势。
Clicker 作为独立应用,避免了浏览器缓存、非真全屏等问题,同时还支持 Touch Bar 操作、一键打开视频并定位到上次播放时刻等,画中画模式也可以让用户边看电视边处理其它任务。通过设置我们还可以跳过视频介绍、隐藏 Who’s watching 和 Netflix Orininals 等内容。
Clicker for Netflix
每年一度的 WWDC 是 Apple 为开发者引领未来软件开发的重要会议。除了 WWDC 开幕的 Keynote 会在 Apple 官网在线直播外,其他环节均已录播的形式在 WWDC 的 iOS 应用上可供观看,包括苹果设计奖(Apple Design Awards)以及适配硬件、软件开发等的介绍视频。
不过对于开发者或想要学习开发的用户来说,在 iOS 端观看 WWDC 的介绍视频会有很多不便:iOS 设备屏幕小、记笔记不方便等等。WWDC.io 是 macOS 上非官方的一款 WWDC 应用。它实现的功能就是把 iOS 版 WWDC 里的视频搬到了 Mac 上,包括历年的 WWDC。它支持视频下载、画中画模式、关键词搜索和过滤。在视频内容方面,它还支持简体中文、倍速控制、视频书签以及 iCloud 同步等。
如果你想仔细学习研究 WWDC,那么 WWDC.io 要比官方的应用好用很多。
豆瓣 FM 仍然是很受用户欢迎的音乐播放器,红心、垃圾桶、私人电台,还有强大精准的豆瓣算法推荐个性化的歌曲,都是它的核心功能。
Petal 把豆瓣 FM 移植到了 macOS 平台。一个简约设计的窗口容纳了豆瓣 FM 的几个核心功能,我们可以给歌曲点红心,收听私人歌单,选择分类电台等。喜欢豆瓣 FM 的你,不妨试试 Petal。
知道 TinyPNG 的人可能不太多,它是一个网页服务,可以把 PNG 或者 JPG 图片压缩,同时较大程度保持画面质量。据官方统计,TinyPNG 可以把图片压缩减少 70 % 以上。
TinyPNG4Mac 可以让你不需要打开浏览器就能完成图片压缩操作,并自动保存在本地文件夹中,免去下载动作。使用 TinyPNG4Mac 需要在 TinyPNG 后台申请开发者 API,操作简单,按照应用提示操作即可。
相关阅读:TinyPNG 是我最喜欢的在线压图服务,现在有人给它做了 macOS 客户端
TinyPNG4Mac
Pinboard 是一个网络书签服务,你每年只需要付几块钱就可以把你浏览器里面的书签、Twitter 账户、或者 Instapaper / Pocket 等存储的内容进行同步。
Spillo 在 Mac 上打造了独立的 Pinboard 服务体验,它有漂亮的界面、同步所有书签内容、浏览搜索所有内容、多账户支持等。Pinboard 服务费用为每年 11 美元,Spillo 售价也不菲,需要 98 元,有兴趣的用户可以先在 官网 下载免费试用版本体验。
Overcast 是 iOS 平台老牌的播客客户端,深受爱听播客用户的喜爱。相比于 iOS 原生的播客应用,手势操作、队列管理、拖放操作等等都是它让人爱不释手的功能所在。
PodcastMenu 把 Overcast 移植到了 Mac 平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摆脱 iTunes 在 Mac 上听播客了,而且播客订阅库和播放记录还可以与 iOS 版 Overcast 同步。
PodcastMenu 常驻于 macOS 的菜单栏,它的核心功能继承自 iOS Overcast,包括收听播客、进度和速度控制,以及搜索订阅播客等等。我们还可以利用键盘的播放/暂停键和上 / 下一曲键对播客进行控制,它还支持新款 MacBook Pro 的 Touch Bar。
如果你喜欢在 Mac 上听播客,不妨试试简单好用的 PodcastMenu。
Spotify 是深受非常多用户喜爱的一项流媒体音乐服务,虽然官方提供了 Windows 客户端,但是 Xpotify 这款第三方 UWP 客户端提供了比官方客户端更加实用的功能,比如将任意播放列表、专辑、歌手等钉在开始菜单栏,或是支持了 mini 播放器等。
Xpotify 集成了 Spotify 客户端的大多数功能,界面设计也采用了和官方客户端一样的布局和操作。包括 Made For You、Search、Favorite Songs 等窗口和功能都有,还有 mini 播放窗口,而且没有广告。
如果你在用 Google Play Music,那么非官方的 GPMDP 能让你在 Windows、macOS、Ubuntu 等平台聆听 Google Play Music 中的音乐。在电脑端,我们不需要在用狂吃内存的 Chrome 听歌,也不必只能点击浏览器标签才能暂停音乐,独立的 GPMDP 可以让使用 Google Play Music 的体验更好。
Winsta 是为 Window 10 通用设备开发的一款非官方的 Instagram 应用。它的界面采用 Windows 10 风格设计,操作交互和微博 UWP 类似。Winsta 可以让我们畅快地刷 Instagram,支持多账户、查看图片、视频和短视频,发布内容和评论点赞,支持搜索以及下载公开发布的内容。
在 Microsoft Store 中,Winsta 售价 21 元。在 GitHub 上,开发者也提供了将 Winsta 安装在移动设备的方法。
Infinity for Reddit 也是 Windows 10 通用的应用,它是 Reddit 的非官方客户端。你可以通过它浏览热门话题和评论、搜索、查看图片、YouTube 视频、下载保存图片内容等。Infinity for Reddit 应用免费。
以上就是本次我介绍的几款互联网服务第三方桌面客户端,当然,你也可以用 Chrome、Fluid 或者 Unite 这样的工具,把相关服务的网页封装成一个本地应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还在用哪些优秀的第三方客户端?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说起 RSS 阅读器,iOS 上总是有很多选择:设计简单质朴的 Reeder、如同杂志般精美的 Unread、功能全面的 Fiery Feed…… 它们有的设计精美但功能相对简单,有的又过于强大不注重易用性,如果你是一个挑剔的人,你或许会在这几款应用之间摇摆不定。假使有过这等烦恼,你一定要试试 lire。
lire,在法语里是「阅读」的意思。作为一款阅读工具,主流 RSS 阅读器的大多数功能,它样样精通。这些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全文抓取
手势操作
自动化集成
……
不仅如此,在一众竞品中,lire 可以说是最人性化、也最注重体验,它的各种细节设计,无不体现着这一点。
开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 lire 支持的 RSS 服务,除了 RSS 阅读器「标配」的本地账号,lire 支持了 Inoreader、Feedly、Newsblur 等主流 RSS 订阅服务。不过,lire 不支持 Fever 这个自建 RSS 服务订阅工具,如果你选择了自建 RSS 服务,lire 不能满足你的需求。
lire 支持的 RSS 服务
你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打开已经同步好的文章,你突然发现文章只有一个开头,后面还附有一条链接。
越来越多地,提供内容的网站喜欢在 RSS 里只提供文章的摘要和链接。如果想要阅读全文,你往往需要跳转到网页上阅读。为此,不少 RSS 阅读器提供了抓取全文这一解决方案,lire 也是其中之一。虽然大家都有这一功能,但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阅读器上,效果都不一样。一番体验之后,我觉得 lire 的全文抓取体验在一众阅读器中做的最好。
对于文本本身的提取,其实大部分支持全文抓取的阅读器都大同小异。lire 的长处在于,你可以单独为每一个订阅源设置是否默认用「全文模式」打开。具体的设置方法是:在「设置」菜单中找到「Article Options」一项,然后在「Open in Full-text View」中单独为每一个源进行设置。
启用这一功能之后,在你阅读对应的订阅源的文章时,Lire 会自动抓取全文并输出。如果你没有为某个订阅源开启这个功能,你读到的文章的就还是原先的摘要形式。lire 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力,我们可以按自己的需求为每一个订阅源单独开关全文抓取。
比如,我希望仔细阅读 The Wirecutter 的每一篇评测,所以我会为它开启默认全文抓取。但对于每周更新两百多条新闻的 Engadget,我只想快速扫一遍新闻的开头,未必会一条条全部读过来,所以我选择不为它开启全文抓取。
不同于很多 RSS 阅读器只能一次开关全部订阅源的全文抓取,lire 的这种设计让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配置自己的阅读方法,可谓是相当人性化。
恰好读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你一定会想把它保存下来。以发送到印象笔记为例,保存一篇文章有几步?打开冰箱…… 不对,在阅读器里找到共享菜单,在菜单里再找到「分享到印象笔记」选项,最后在弹出界面点击「保存」并等印象笔记完成抓取,一共三步。
在 lire 里,你最多只需要两步:返回文章列表,再划动一下。步骤只少了一步,但是省了可能有十几秒,体验绝对不一样。如果你喜欢在文章列表里先浏览标题,根据标题决定是直接已读还是发送到别处稍后再读,那对你来说就只需要一步。这都是因为 lire 在手势操作方面的灵活性和高度可自定义性。
我研究了其它一些支持手势操作的 RSS 阅读器,但它们宣称的手势操作,仍然离不开各种长按和点击选项,并且几乎不能自定义,还是没有 lire 简单实在。那么 Lire 的手势操作是怎样的呢?
很简单,lire 支持对列表里的文章进行四种不同的动作:向左短划动、向右短划动、向左长划动、向右长划动。所有的操作,对着文章标题划动一下就一步到位。
你可以在「设置」菜单 - Article Options - Article List Options 中分别为这四种操作指定功能。我的配置方案是:
Swipe to Left(向左短划动) :为文章标星/取消文章标星。
Swipe to Right(向右短划动) :标为已读/取消已读。
Long Swipe to Left(向左长划动) :发送到印象笔记。
Long Swipe to Right(向右长划动) :将这篇文章之上的文章全部标记为已读。
这四个操作基本涵盖了阅读 RSS 时的所有需求:快速标记已读,以及收藏有用的内容。除了这些选项,lire 的划动操作还支持:
将这篇文章之下的所有文章标记为已读。
发送到 Instapaper / Pocket / Evernote / Pinboard 等第三方服务中
保存到 Safari 阅读列表
……
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些操作,配置出自己最顺手的用法。
虽然只是个 RSS 阅读器,但有时候我们还是用得上一点自动化操作的。比如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想分享到推特,应该怎么做?用共享菜单里原有的推特选项当然是个办法,但用 URL Schemes 更方便:一键跳转到 Tweetbot,推文内容已经帮你填写好了;点击一下「Send」,发送完又能马上跳转回阅读器继续阅读。
lire 支持各种各样的简单自动化操作,你可以在「设置」菜单中的「Share Options」里管理在共享菜单中显示的分享动作。lire 的默认动作包括在 Safari 中打开、下载文章为 .epub 文件等,已经相当实用。此外,你也可以自己添加基于 URL Schemes 的动作,例如添加到 Drafts:
在打开的链接中,你可以用 {title}、{content} 等模板标签来替代正在阅读文章的信息。
比如下面这条 URL Scheme 就表示了打开 Drafts 5 并新建一条草稿。其内容为:当前文章的标题加上原文地址(%0A%0A
表示换两次行)。有关具体模板标签的用法,可以参考动作配置界面的说明。
drafts5://x-callback-url/create?text={title}%0A%0A{url}&x-success={x-callback}&x-source={x-source}
旁白(VoiceOver),是一个大多数人平时不会用到的功能,这项 iOS 自带的功能会朗读出屏幕上被点击的内容,方便视觉有障碍的人士可以轻松地使用 iOS。然而,如果应用不为旁白功能作适配,它在应用里的表现就会很差。
我正好留心过这个问题,在我用过的 RSS 阅读器里,只有 lire 和 Fiery Feeds 在菜单里特意为旁白功能的配置留出一个专门区域。不过在这两者之间,还是 lire 更胜一筹。
可以看到,Fiery Feeds 和 lire 都支持设置朗读哪些内容。但 lire 还可以调整这些内容出现的顺序。此外,lire 也提供了关闭图片显示、朗读未读数量等一系列人性化的设置选项。
虽然旁白功能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需求,但它不是一个开发者可以随便忽视的功能。应用是否支持旁白功能,侧面体现出开发者对于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总而言之,在这方面 lire 算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聊了这么久 lire,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最大竞争对手。
我筛选了很久,觉得唯一在功能上能和 Lire 相匹敌的,唯有 Fiery Feeds。其它的许多 RSS 阅读器虽各有特色,也都有令人爱不释手的设计,但往往在某一方面有功能的缺失。唯有 Fiery Feeds 不一样:lire 有的它都有,lire 没有的,它也有。
例如 Fiery Feeds 支持完全用键盘操作完成阅读,lire 对键盘的支持虽然也不差,但始终难及 Fiery Feeds 在这方面的成就。另外,Fiery Feeds 虽然一直被诟病「不好看」,但是它在主题这方面的自定义程度是一共只有六套主题的 Lire 更加难以企及的。
不过我觉得,这不代表我们可以断言 Fiery Feeds 就一定比 lire 好。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 lire 是一款注重体验的产品。比如手势操作这件事,Fiery Feeds 就做得不够到位:滑动以后,用户还是要在一堆小图标之间点来点去。
Fiery Feeds 的手势操作设计
又比如,lire 可以为每一个订阅源单独设置缓存策略,而 Fiery Feeds 只能一次设置所有订阅源。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隐藏在细节中,而这些细节,最终组合成了一个功能强大,但人性化尚有不足的 Fiery Feeds。它确实很强大,但不注重细节,易用性也有所欠缺。
诚然,lire 做不到 Fiery Feeds 这般可以用配置文件来调整几乎所有的显示效果,但是 lire 是我见过最人性化的 RSS 阅读器。如果说 Fiery Feeds 是给喜欢自己从头到尾一点点配置和磨合的 Power User 用的,那么 lire 就是给喜欢阅读但又不希望花费大把时光在应用的配置上的用户用的。它自带的功能就足够强大和好用,并且在设计之初就更考虑用户的实际体验、更富有人文气息。
另外,相比于 Fiery Feeds 每年 ¥50 的订阅价格,lire 只需 ¥45 的买断价格显得更为划算。要知道,lire 多年来都保持了比较高的更新频率,也不断在加入比如按作者筛选文章这样实用的新功能,去年的 3.0 大版本更新也没有重新收费,不论是从开发者维护还是收费方面对于用户而言都非常友好。
除了我提到的这些功能,lire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功能,例如 「Hot Links」、「Calm Feeds」等。由于它们不是我想强调的重点,故在此不多作叙述。但无论表现在应用这个层面上的功能如何,我更赞赏的还是 lire 背后,设计理念层面上的人性化,说它是一款注重用户体验的 RSS 阅读器绝不过分。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 lire,应用售价 45 元,除了应用内的捐赠项目外,没有内购。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LaTeX 作为一款「史诗级」文章排版编译器,一直都有着优秀、高效的排版体验和简洁、一致的排版效果。但是 LaTeX 相对复杂的语法使用,让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查阅 LaTeX 的参考文档上,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文字效果。并且有时候,复杂的图像、图表还不是很适合用 LaTeX 直接生成。下面我来推荐几个小工具,它们在我们撰写 LaTeX 文档的时候可能会帮上大忙。
很多时候我们在查看、阅读参考文献的时候,可能会希望将文献中的公式用 LaTeX 的格式重新写入我们自己的论文,但是复杂的公式实在不好实现,最后往往只好截图作罢。
这里我推荐一个软件叫做 Mathpix。Mathpix 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利用 OCR 技术将一个图片形式的 LaTeX 公式还原为 LaTeX 源代码,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复制 LaTeX 源代码到我们自己的论文之中,再也不需要截一个 PDF 中模糊的公式图片了。
我们使用 Mathpix 转换公式的基本操作步骤就是:
⌃Ctrl+⌘Command+M
(macOS)唤起截图,并圈出相应的 LaTeX 公式区域:圈出识别区域(操作动图来自 Mathpix 官网)
查看、修改并复制识别结果(操作动图来自 Mathpix 官网)
几乎 100% 的识别率,以及直截了当的操作步骤让 Mathpix 极大地简化了我们利用 LaTeX 插入参考引文中的公式的繁琐步骤。识别好的纯文本形式的 LaTeX 源代码,直接就可以复制进入我们的论文,高效简单。
我们可以在 Mathpix 官网 上面下载到 macOS、Windows 和 Ubuntu 版本(是的,有 Linux 版本!)的 Mathpix。
除了直接从参考文献上面引用公式,我们有时候也需要将自己的公式以 LaTeX 的形式插入到论文之中。复杂的公式定义和符号往往会让我们花费过多的时间查阅 LaTeX 符号文档,才能撰写出相应的公式。而直接手写公式往往就没那么费脑细胞。下面我介绍的这三个工具能帮我们将手写的公式直接转化为 LaTeX 源代码。
自从五年前 MyScript Calculator 的横空出世,其强大的笔迹识别功能就震撼人心。与 MyScript Calculator 共用技术的一系列笔迹识别产品,比如 MathPad、MyScript Memo、MyScript Stylus 等等,都成功让 MyScript 的手写识别技术深入人心。当然,时至今日,上面提到的很大一部分产品都随着技术更迭被「退休」了。
到了今天,MyScript Nebo,这款手写笔记应用,可能就是 MyScript 公司笔迹识别技术的集大成者。
推荐阅读:MyScript Nebo,用 Apple Pencil 做笔记的最佳搭档丨App+1
利用 MyScript Nebo 手写数学公式
我们几乎可以在 Nebo 上面看到 MyScript 公司历史上推出软件的全部身影。这里面,我们仅仅来谈谈 MathPad 的「集成」。在 Nebo 上书写并编辑数学公式,Nebo 不仅可以自动生成运算结果,还能够支持以 LaTeX 或图片的格式导出计算公式。这可能就是 MathPad 「退休之后」,其技术的发扬光大了。
不过很遗憾的是,Nebo 仅支持 Apple Pencil 绘制公式,想直接用手指书写公式的同学可能需要继续往下面看啦。👇
Detexify 是一个在 macOS 上面利用触控板绘制公式的利器。不同于之前的工具,Detexify 专注于按字符进行识别 LaTeX
符号,除了符号外,Detexify 还可以给出相应 LaTeX 包的使用推荐,很为方便。我们只需要利用快捷键 ⌃Ctrl+⇧Shift+D
唤出
Detexify 的手写界面,之后利用触控板画出我们想要的字符,Detexify 就可以自动帮我们将其转换为相应的 LaTeX 表达式。
推荐阅读 :Detexify,在触控板上快速手写 LaTeX 符号 | App+1
Detexify 利用触控板绘制公式(截取自官网视频)
除了 macOS 客户端,在 Detexify 的官网 上面我们也可以直接使用它绘制 LaTeX 字符。
Detexify 网页版本
MathKey 是一个更为强大的手写公式转 LaTeX 的工具。除了上面介绍的将手写字迹转换为 LaTeX 格式的公式,MathKey 还可以将生成的公式直接转换为精致的图片,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公式插入任何文本编辑器中,而无需担心编辑器对 LaTeX 的支持是否完善。
MathKey 的官网在:MathKey App,有 iOS 和 macOS 版本的应用。同时,MathKey 包含在了 Setapp 应用包中,订阅 Setapp 的同学不必单独购买。
撰写专业论文怎么能少得了函数、公式图像的绘制?直接用 LaTeX 绘制函数图像确实不太方便,有时候直接借助外部工具生成相应的图像照片或许比其他方法都更简洁。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macOS 上自带有相对专业的 Grapher 软件。我们可以直接利用 Grapher 绘制函数图像。
利用 Grapher 绘制方程图像
在 Grapher 的公式编辑区域右上角,我们可以唤出图形化的公式编辑器。我们可以利用它编写我们需要绘制为图像的函数方程,直观方便。
除了绘制函数方程组的图像以外,我们在绘制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函数方程公式等等,都可以直接以 LaTeX 的形式导出。我们选中所需要的公式,单击右键,即可看到拷贝为 LaTeX 表达式的选项。
将绘制使用的公式导出为 LaTeX 格式的文本
除了 Grapher,Desmos 这个在线的函数图像绘制器也很好用。Desmos 在线图像绘制器和 Grapher 的操作模式类似,同样也可以绘制复杂的多元方程组所代表的函数图像。Desmos 用户友好的方面在于:
<iframe>
的形式将图像嵌入任何一个自己的网页上面Desmos 在线图像绘制
Desmos 的官网位于:Desmos | Graphing Calculator,我们可以直接访问其网站制作图像。
最后, 我来推荐 OverLeaf,这个强大的在线 LaTeX 编辑器。
Overleaf 官网
Overleaf 的官网位于:Overleaf - LaTeX, Evolved。它是一个强大的 LaTeX 在线编辑器,不仅支持各种语言、各种扩展包等复杂的 LaTeX 格式,更为重要的是:
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一点是:Overleaf 的 LaTeX 参考文档是我使用 LaTeX 以来参考次数最多,且找到有价值信息最为丰富的一处。无需注册,我们直接访问:Overleaf - LaTeX Documentation 就可以查阅简明易懂的 LaTeX 参考文档,直观准确,高效方便。(不过是全英文的。)
Overleaf 全面且易懂的 LaTeX 参考指南
Overleaf 提供的参考文档,从 30 分钟入门 LaTeX,到基础操作、数学环境等等,应有尽有、一应俱全。这部分内容也是我今天推荐 Overleaf 最大的原因之一。
复杂的 LaTeX 语法、不容易配置的 LaTeX 环境、和需要频繁阅读外文参考文献的撰写过程,让很多觉得 LaTeX 学习过程陡峭的同学望而却步。不得不承认,LaTeX 本身确实没有 Office 全家桶那种「所见即所得」的直观,其中文资料也确实有所欠缺。但是这些复杂的问题都没法影响 LaTeX 在文字排版、论文撰写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我相信这次推荐的这几个小工具,能够帮助你在使用 LaTeX 时不再那么煎熬,从而顺畅地撰写心中的思考,也能够轻松排版出专业的论文。感谢阅读。🥇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上一篇的音乐介绍,感觉大家还是挺喜欢的,那五一假期我就再来一篇吧。没赶上出发前让大家路上听,那就回程听一下~
在线试听:网易云音乐
近期火爆到一票难求的台湾乐队,一个是草东没有派对,另一个就属落日飞车。和草东不同的是……人家飞车的新歌是一直出一直爽😂 虽然这次只有三首歌,但《VINILLA VILLA》已经是落日飞车的第四张作品了。三首歌的名字加起来就是 Welcome to Vanilla Villa,风格依然是轻松又迷幻的,很适合这个慵懒的假期。
在线试听:网易云音乐
宝藏男孩武中奇,早前听了他的全长专辑《究竟去哪了?》就在感叹,虽然没有一下子就很喜欢,但是这人也太牛了,还在读大学就能写出这种质量、这样数量的歌。而且,也是一个发誓不让乐队从他手里赚到一分钱的主啊😂
而这次听到新单曲我是马上惊呆了,真是一次了不起的尝试。从歌词到编曲到唱腔,甚至封面,仿佛一夜之间就成长起来了。不管你平时听的是流行还是小清新,我相信大家都会喜欢这首歌的。
在线试听:网易云音乐
新乐府是一个主打「新民乐」的品牌,简而言之就是将广东粤曲、苏州评弹、昆曲这些传统民乐加入电子、小提琴、爵士乐等现代元素。
《浪春》是新乐府和以色列电子音乐人 Shtuby 合作,在四月中旬推出的新专辑。音乐主题也以春天为主,听感新鲜、有趣而不拘一格,听了心情大好。如果你也对这一类音乐感兴趣,《杭州春遇》和《评弹 - 腔调》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线试听:网易云音乐
关注了很久的音乐现场节目《Stage 舞台》也于近日发布了第二季的现场录音。近年来很多音乐类的综艺节目都火得不得了,但《Stage 舞台》这个名字并未引起太多主流观众的注意。它是著名音乐人张亚东发起的节目,主旨是「舞台无处不在」,主要的形式是让音乐人到各种最能贴近观众的场所演出。比如你会看到渡轮上的 Chinese Football 乐队,重庆某广场突然蹦出了布瑞吉 Bridge 和他五颜六色的小伙伴,深夜到不打烊书店给书迷唱歌的袁娅维…连吃个火锅都能被旅行团乐队唱出眼泪来。
袁娅维 / Chinese Football 乐队
这些歌曲的现场版本都很好听,当然,更建议看视频;再当然,希望大家都多去现场,那是最能展现音乐生命力的地方。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 「音乐财经」对张亚东的采访,了解这件事背后的用意是什么。
这次的主角是藤原浩和 NIGO。稍微熟悉一点潮牌、时尚的人应该都听过这两人的名字,至少他们名下的牌子 Head Porter 和 Bape 总有听过吧。是的,两位大哥除了在时尚界只手遮天,音乐上也是有着多年造诣的。事实上他们一开始都是玩音乐的,后来才进军时尚圈。
藤原浩 / NIGO
八十年代末,藤原浩刚从英国回到日本,和另一位后来也是教父级 DJ 的高木完组过一个叫 TINY PANX 的组合。随后两人共同成立了 Hip Hop 厂牌 Major Force,现在也属于传奇级别的了。
《MAJOR FORCE COMPACT VOL.1》在线试听:Spotify
和藤原浩的时尚项目一样,他的音乐风格也非常多样化。你可以试试先从《Nothing Much Better to Do》和《Slumbers》开始,特别是前者,非常温柔、优雅,晚上听感觉好极了。
NIGO 最近的大新闻是珍藏的《The KAWS Album》卖出了一亿的高价。他专辑不多,而且似乎一直热衷于「猿人」这一题材,连专辑也叫《Ape Sounds》。作为一张 20 年前的电子专辑,《Ape Sounds》即使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足以证明 NIGO 的音乐品味和制作能力也是很强的。可能名字让我先入为主吧,厚重的电子节拍好像确实营造出了大猩猩在原始森林里捶打胸部的意思😂
《Ape Sounds》在线试听:网易云音乐
NPR 全称 National Public Radio(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是总部位于美国的存在了将近 50 年的电台。2008 年的时候,该电台音乐节目一位编辑半开玩笑式地在办公室同事的「小桌子」上组织了一次音乐演出,同时随手录下来放到了网上,没想到便造就了一个经典节目。截止到 2018 年八月,Tiny Desk Concerts 已经举办了超过 800 场演出,油管上累计了 20 亿的播放量。参与的音乐人从大大小小独立音乐人到 John Legend、Adele 这样的级别,甚至 Wu-Tang Clan 这样的传奇都有。
演出形式非常简单,真的就是一张真实、在用的办公桌,位置超窄,周围摆满了书籍和唱片,毫不修饰。近距离欣赏的观众就在桌子前围成一堆,因此这也更考验音乐人的真功夫,比如 Adele 就只带了一个键盘一把吉他,而且吉他都没怎么用。但也正是这样,Adele 强悍的嗓音一览无遗,我一口气看了三遍。
目前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叫 Superorganism 的独立乐队的演出。他们不仅仅是唱歌,还结合办公桌的特点加入了很多生活化的道具,制造出很多有趣的声音,让整个演出像是小型音乐剧。用热评的话来说,女主唱像是趴体上孤独的女孩而旁边的乐队成员则是她大脑里的幻想。
以上就是本周的音乐推荐了。我要继续看 Tiny Desk 了,喜欢的话不要吝啬你们的评论和赞呀~
(题图来自 NPR)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让你的生活更加有趣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曾经有很多人这么说道:他们用社交网络承担了 RSS 的作用,不再需要订阅网站的 RSS,只关注他们的微博和 Twitter,平时刷到文章点开来读,就足够了。
但是现在,所有社交网络都在往「反 RSS」的路上发展,加入了打乱时间流的算法,导致我们非常容易错过内容。
结果,我们还是得依赖回 RSS。
Reeder 是在一款 Google Reader 时期就存在的 RSS 客户端。一直以流畅的操作体验和精致的细节设计闻名。它的开发节奏也很有趣,每次发布完新版本就陷入沉默,过了几个月,再冷不丁地扔出一个新版。开发者是一位很低调的瑞士人,一直在 Twitter 上默默地发布更新消息,很少参与宣传活动。
Reeder 的上一次更新,还是 17 年 11 月。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在去年 8 月份,开发者突然宣布即将发布 4.0 版本。经历了几个月的开发,以及上个月的公测之后,终于在 4 月 26 号迎来正式发布。
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先从功能的角度,带大家看一看 Reeder 4 的三个版本(iPhone、iPad 和 Mac)各自的表现如何。然后从设计的角度,讨论为什么 Reeder 长期以来一直被读者们所津津乐道。最后,再给出我的购买建议。
RSS 客户端发展了这么多年,iPhone 上各个客户端的功能差异其实已经不大了。该有的功能基本上各家都有,剩下的就是细节的比拼。
在补上了文章列表显示缩略图这个「大家都有,就 Reeder 没有」的旧功能之后,Reeder 4 的 iPhone 版可以说没有明显的短板。但是作为一款在 2019 年推出大版本更新的应用,Reeder 4 也显得不够出彩。
我们先来看看 Reeder 4 最大的两个变化:
[......]
本文为付费栏目文章,出自《Power+ 2.0》,订阅后可阅读全文。
...少数派曾为大家介绍过 Soor 这款 Apple Music 第三方客户端,当时不少人都抱怨它的售价过高。今天要介绍的 Marvis Pro 同样是一款 Apple Music 第三方客户端,相比前者,Marvis Pro 可以实现自定义模块等系统「音乐」应用无法实现的功能,价格上也更加亲民,一起来看看。
Marvis Pro
Marvis Pro 在设计上与系统「音乐」应用相似,采用大标题 + 圆角矩形卡片的设计。主界面由不同的模块所组成,滑动到屏幕底部,我们可以看到管理模块的按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制自己的主页。
除了 iOS 系统音乐应用支持的「最近添加」、「为你推荐」等模块之外,Marvis Pro 还支持添加「最常播放」、「最高评分」等模块。Apple Music 一直为人所诟病的一点是没有「我喜欢的音乐」这样的自动歌单。让我惊喜的是,Marvis Pro 支持将我们点过「喜欢」的音乐筛选出来,弥补了这一遗憾。
不止是主界面,Marvis Pro 的侧边栏、播放器,甚至是图标都支持自定义。在设置中,你可以对整个应用进行高度自定义,打造一个专属于你的播放器。你甚至可以修改切换深色模式的方法。
在 iOS 上,手势操作仿佛已经成为许多应用的标配。Marvis Pro 也不例外,从屏幕左侧向右滑动即可呼出侧边栏,无需松开手指,上下滑动就能进行选择。从底部的播放器向上滑动即可进入全屏播放,如果你觉得它太碍眼,也可以向右滑动将它缩起。在任何二级菜单,都可以通过下拉来返回主界面。
Marvis Pro 也支持 Drag & Drop 功能,长按音乐或专辑,拖动到底部播放器的对应区域即可触发操作。当你拖出一个项目后,底部的播放器便会分为四个区域,从左至右分别是:
Drag & Drop
在系统「音乐」应用中,你往往只能查看到音乐的演奏者、所属专辑及年份。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资料,只能到搜索引擎手动查询。在 Marvis Pro 中,长按音乐即可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查看细节」来查看当前歌曲的详细信息,包括歌曲在专辑中的位置、你上一次播放的时间、你播放过多少次等信息,让你对自己正在听的音乐有更多的了解。
此外,Marvis Pro 中还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细节。比如底部的播放器会通过背景显示音乐进度, 默认情况下,主界面和播放器背景都会显示为当前播放音乐的专辑封面。这些小细节虽然没有在功能上提供特别大的帮助,却能够让它看起来更赏心悦目。
受限于接口,Marvis Pro 与所有第三方客户端一样,不支持评分、排列歌曲顺序、修改播放列表名称等功能。同时,你需要在本地保留系统「音乐」应用并订阅 Apple Music 才能正常使用 Marvis Pro。
如果你对 Marvis Pro 感兴趣,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它,售价 25 元。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1995 年,任天堂发售了被称为第一个能够显示立体 3D 图形的游戏机——Virtual Boy。
Virtual Boy 被定义为 32 位台式游戏机,利用视差原理,玩家可以透过目镜体验由黑底红线组成的单色矢量立体画面,游玩 3D 效果的游戏。
Virtual Boy
是的,不用惊讶,任天堂早在 24 年前就已经涉足 VR 游戏产业。但可惜那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由于技术不成熟所致的机能限制和开发困难,高昂的成本,以及设计定位上的失败等诸多因素,最终这台「早熟」的 VR 设备在销售了 77 万台后,在发售未满一年的状态下停产,整个生命周期总共仅发布了 22 款游戏。
这是任天堂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失败产品之一。它的失败间接影响了时任任天堂开发第一部部长的横井军平的辞职——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制作的《银河战士》系列陷入了长达 8 年无人接手延续开发的窘境,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近期, 2019 年 4 月发售的 Nintendo Labo VR Kit,这款适用于 Switch 的特殊 VR 产品。
自 Labo VR Kit 这一想法公布以来就引发了不少争议。在官方的 Youtube 频道一开始放出的宣传视频下,不乏有人联想到了 Virtual Boy 的失败。当官方宣布《超级马利欧:奥德赛》、《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加入 VR 模式支持,后者甚至能在游戏全程使用时,更是激起了一大片浪花。
据上次写 Nintendo Labo Variety Kit 刚好过去了一整年的时间,这次我想结合之前对于 Labo 这个系列产品的感受简单聊一聊这套 VR Kit 带给我的体验如何。
不如我们先从最糟糕的部分开始说起:
自「用于 Switch 的 VR」消息传出来后,包括我在内有很多人对这款产品保有相当大的顾虑。其中被提起最多次的应该是 Switch 屏幕的分辨率不足了。在掌机模式下也只是刚好够用的 720p,要搬到至少降低一倍效果的 VR 目镜里,显示质量反应出来的硬伤应该是怎么也无法回避的。
其实在实际体验中,《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在 VR 模式下的效果给我带来的惊艳感确实能盖过低分辨率和不稳定帧数等诸多显示问题,甚至让我这个向来不喜欢刷多周目的玩家有一种用大师模式再通关一次的冲动。
但即便你能忽视低分辨率所带来的「纱窗效应」,也无法避免这种低质显示效果 VR 带来的眩晕问题。我本人虽然没有太多使用 VR 设备的经历,但也不属于容易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眩晕感的体质。可是在《塞尔达》体验中平均大概半个小时就能感到明显的头晕,并且要之后休息好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这种体验甚至比许多利用手机屏幕实现的 VR 的眩晕效果还要明显。
另一个最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佩戴」方式。说是佩戴,其实这款 VR 产品根本没有和常见的头戴式 VR 相似的那种绑带或者头盔,仅支持单/双手持握进行游玩。这一设计多少有些蠢,长时间游戏举着设备会很累,仿佛是个健身器材。( ´_ゝ`)
虽然这一设计的理由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一种可能是任天堂希望玩家能真的在游戏中保持间隔 20 分钟就休息一次的游戏频率,所以想了这么一个半强制性的措施;也有可能是出于为了保证在儿童操作时更安全或者设备不会因纸盒的牢固性问题而产生意外损伤,才采用了这种必须用手保证设备稳固游玩的设计。但不论是出于怎样的理由,这种设计着实还是让人想起了当年 Virtual Boy 的失败设计之一 ——你很难找到一个最好的姿势玩游戏。
出自 Virtual Boy - Angry Video Game Nerd - Episode 42
如果你要单单以上述这样的标准横向对比其他 VR 产品,这款 Nintendo Labo VR Kit 显然会是最糟糕的选项之一。可是这样真的算是全面的评价吗?
无独有偶,我们都知道「纸箱 VR」的想法并不是任天堂的独创。2014 年 Google 就发布过使用纸板设计制作并配合手机使用的 VR 产品 Google Cardboard,旨在让用户使用最廉价的方式体验到 VR 产品。
Google Cardboard
任天堂发布的这款产品名为 Nintendo Labo VR Kit,是自第一套 Labo 套装以来第四套 Labo 产品。称它为「Switch VR」之前,请理解它其实本质上依然是一套「Toy-Con」。
自上次写第一套 Labo 时我就有提及:Labo 的设计定义倾向于成为一款电子玩具,而不是一台完整的游戏设备,更不是一件实用物件。你不能用审视 VIVE、Oculus 的眼光去衡量它,它和 Google Cardboard 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Labo 作为玩具的乐趣体现在多个方面。宣传语「制作、游玩、探索」始终作为 Labo 核心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产品的体验设计中。
「使用 Toy-Con 进行游戏」仅仅只是 Labo 乐趣的一部分。和许多模型或者例如乐高这类玩具的理念十分相近,将一片片硬纸板「变成」Toy-Con 的过程将占据整个体验的很大一部分。你将会沉浸在这个过程中,亲身感受设计师一个个精妙的创想在你的手上成型,并屡获不错的成就感。
例如「照相机 Toy-Con」就可以说是将纸板能塑造的手感和体验效果提高了一个境界。和上次的「钓鱼竿 Toy- Con」相似,在「镜头」的转轴中加入的齿轮和卡片组合的设计,让转轴在转动时发出意想不到清脆的咔咔声,几乎完全脱离了纸板本固有的「廉价」属性,这种强烈的反差也让拼装完成后的成就感倍增。
哪怕仅仅在「游玩」这个层面上对比往期的 Labo,你也很轻易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目前最具游戏性、最耐玩的 Labo 了。
我个人很喜欢「大象 Toy-Con」的游玩效果。利用多个反光片构成的定位点结合 Switch 右 Joy-Con 手柄的红外摄像头,设计师让手柄更精准的空间感知成为可能。在「积木滚球」游戏中你可以拿起一件件长板、机关,在开放空间中移动、旋转,整个过程的空间定位效果出奇稳定,让人很难相信这是用那支容易摇杆漂移的 Joy-Con 做到的。
「火箭筒 Toy- Con」的游玩体验是最受我周围人欢迎的。持握炮筒的「分量感」结合实体按钮带来的反馈,用它进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所带来的沉浸感和趣味性在我和几个朋友的综合评价中至少要等同甚至高于街头电玩厅里常见的机型。
另外这套 Labo 中不少游玩的项目包含「自定义」的内容。在我刚刚提到的「积木滚球」中就包含可以自己安置机关和滚球构成关卡的「自由模式」;还有在「大象 Toy-Con」的另一个玩法「涂鸦」中,你可以自己调配三瓶预设以外的颜料,用于立体的绘图之中。
不仅如此,在「探索」中,你将被告知「VR 广场」的 64 款小游戏均为可以由玩家自行修改、甚至从零制作的自制关卡。你可以在「Toy-Con 车库」中使用可视化的简易编程机制来制作游戏机制、游戏关卡,而范例就是 64 个由官方制作的完整小游戏。其开放程度和给予玩家的想象与《马力欧制造》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唯一也是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制作的关卡难以被分享,目前也不存在官方的社区平台,想要体验「别人的纸板箱」恐怕比较困难了。
不论是关卡内容量、可拓展性、还是寓教于乐的程度,这套 Nintendo Labo VR Kit 都是远超之前 Labo 的一代巅峰作。这套 Labo 还采取了分装销售的方式,这意味着你可以用一半的价格买下包含「VR Toy-Con」和「火箭筒 Toy- Con」基础套装,然后选购拓展追加套装补齐,或者干脆省一笔钱自己制作(亦或者等待某宝的)其余的 Toy-Con。可以说,这才是 Labo 本应当的姿态。
其实到了今天,我也依然认为 VR 是一个尚未成熟的领域。它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截至到目前也从未彻底颠覆任何一个产业,只是今天的技术铺垫和投资聚焦给了它一个比以往要更好的舞台。
在这套 Labo 的「VR 测试影片」中,你可以找到一个 Virtual Boy 的演示视频,你甚至能短暂的体验到当年的实机效果。
任天堂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有着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无法被忘却的种种失败经历可能间接促成了今天任天堂在公司决策上的极端保守。这种保守在有些时候体现为一种对作品精雕细作的精神,但有些时候却是在新方向上裹步不前的偏执。
Nintendo Labo VR Kit 在我看来应该算是任天堂在 VR 游戏领域上的再一次试探,只是这一次显得格外的谨慎了。无法确定类似《塞尔达》、《奥德赛》这样使用 VR 的例子是否会有更多,也无法估计未来他们会在这个领域继续投入多大的关注和资本,恐怕在实际市场效益没有反馈之前就连任天堂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有长远计划性的决定。
综上,任天堂这次给出的答卷既是一款踏足 VR 的产品,也是一款「意不在 VR」的玩具。你可以说它和 Google Cardboard 相似,是在降低 VR 互动游戏的门槛,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在扩展 Labo 的发展道路,展现其潜在的可能性,让 Labo 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它不是完全合格的 VR 产品,但它是当前最好的 Labo 套装,可能也是今天你能为孩子准备的最有趣的电子玩具之一。
拓展阅读:任天堂新出的「纸盒」可能是目前最棒的智能玩具:Nintendo Labo 体验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好玩的游戏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互联网领域经验、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与 VSCO 一样,Snapseed 也是一款历史悠久的移动端摄影工具。在 2012 年,Google 收购了 Snapseed 的开发商:Nik Software,得益于此次收购,这款曾经的 iOS 付费应用现在可以在 iOS 以及 Android 平台上完全免费使用。
相较于 VSCO 不同的是,Snapseed 是一款全能的后期工具,对照片有着更加自由的调整空间,但由于其默认提供的滤镜相对鸡肋,这恰好可以与 VSCO 形成互补来搭配使用,在我个人的使用习惯里,通常是用 VSCO 调色,Snapseed 处理一些特殊需求。
注:
**
**
用 Snapseed 打开一张照片后,我们便可以看到其整体的界面布局:底部栏分别为样式、工具和导出功能,顶部栏分别为打开新照片、操作记录、图片信息以及更多(设置、教程、帮助和反馈)功能。
导入照片后,样式是第一个呈现的页面,但通常情况下,这里我们直接切换到工具即可。因为 Snapseed 所提供的这些样式的适用性非常糟糕,同时还无法选择应用程度,以导致这个功能基本是无用的。
样式栏滑动到最后,你可以将自己的当前调整步骤(如果有)添加至样式里。由于每张照片所需要的调整步骤各不相同,这样的操作仅适合用于批处理同一系列照片,其他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所以总结来说,除了使用自己建立的样式来进行批处理外,不建议使用 Snapseed 的样式。
工具页面里总共有 28 个小工具,但这里面部分小工具实际上是滤镜。这些滤镜是:「HDR 景观」、「魅力光晕」、「戏剧效果」、「复古」、「粗粒胶片」、「怀旧」、「斑驳」、「黑白」、「黑白电影」。
除了滤镜外,「美颜」和「头部姿势」这两个小工具由于是关于美颜的,所以也不是本文的重点,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美颜」工具相对常规,可以识别面部并提供肤色调整、面部提亮、嫩肤和亮眼功能;「头部姿势」工具则比较有趣,可以调整面部角度、瞳孔大小、笑容和焦距。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内容,还剩下 17 个小工具,我会在稍后一一介绍。
iOS 和 Android 两个版本的导出功能有所区别,具体实现的功能可以查看小字描述部分。其中 iOS 可以以三种方式导出,分别是:覆盖原图的保存(图片可再次修改)、另存为的保存(图片可再次修改)、另存为的保存(图片不可再次修改)。
这里覆盖原图的保存以及保存后的图片可再次修改,和其他工具有所不同。
在操作记录里,我们可以进行撤销、重做以及还原操作。在「查看修改内容」里,还可以重新调整或删除某单个调整项,对于大部分调整项,都可以在这里使用画笔来将其调整为局部处理。(画笔是 Snapseed 里比较重要的一个工具,本文后部分会有详细介绍。)
位于最底部的 QR 样式是样式分享功能,你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将自己的调整步骤创建为一个二维码供他人使用,或是使用他人的调整步骤。
在详细信息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张图片的创建时间、名称、分辨率、大小、拍摄机型、拍摄参数以及位置信息。
在设置里,可以对导出画质进行调整,建议设置为不要调整大小以及 JPG 100% 画质。
在 Snapseed 的调整里,我们每完成一个调整步骤,这个步骤就会被单独保存至操作记录里,当我们在工具页面再次进行同样调整时,并不是修改之前的调整,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叠加。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在 Snapseed 对一张照片的亮度调整进行 +100 随后再 +100 随后再 +100 这样的叠加,这样的特性使得我们对于一张照片有着非常大的调整自由度,这与 VSCO 对于每个调整项都相对克制很不同。
认识完 Snapseed 的整体界面,下面会详细介绍工具里涉及到的 17 个小工具。为了便于理解,我将这 17 个小工具分为基础功能、局部处理和特色功能三部分,除了简单的功能介绍外,主要会附带一些我个人的使用建议,这是你在别处教程里可能看不到的。
**
**
在基础功能部分,主要是调整图片、突出细节、曲线、白平衡等常见工具。其中曲线是一个强大但不太容易理解的工具,带大家认识曲线是本文这部分的一个重点。
在调整图片工具里,可以对亮度、对比度、饱和度、氛围、高光、阴影、暖色调进行调整。此外,还提供了一个自动调整功能,这在部分小工具里都可以看到,但由于机器对于照片的判断与我们自己的想法大不相同,我个人不推荐使用。
其中氛围是 Snapseed 里特有的一个调整项,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调整,随着氛围的添加与减少,照片风格会随之变化,最大的区别体现在高光和阴影上。
除此之外,调整幅度更大也是 Snapseed 与 VSCO 的区别。在这里,高光与阴影均可以双向调整,而不是像 VSCO 上只能进行高光减弱和阴影补偿。当我们需要去掉高光或阴影的细节时,就需要进行相对应的反向调整。
突出细节里提供了结构和锐化调整,锐化与 VSCO 无区别,结构则对应着 VSCO 里的清晰度,但这里的结构是支持双向调整的。
当照片需要表现得比较柔和或去掉一些细节时,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减弱来实现。
Snapseed 里提供了曲线工具,通过曲线工具,我们可以对照片进行调色上的任意处理,除了亮度、对比度、高光、阴影等常规调整外,还可以对色彩进行最大自由化的调整。
为了便于理解,我制作了一张黑白渐变图来演示曲线对于我们画面的影响,希望这部分可以帮助你明白曲线是怎么一回事。
在 Snapseed 的曲线工具界面里,分别是曲线选择、显示与隐藏、预设曲线三部分,在曲线选择里,我们可以选择当前调整的曲线是 RGB 还是红色、绿色、蓝色、亮度等,这里亮度是 Snapseed 里特有的一个调整曲线,其余四个则为常见的曲线。
通过 RGB 曲线,我们可以实现亮度、对比度、高光、阴影等调整,实际上这些调整就是从曲线里分离出来的小功能,方便我们使用。
通过红色、绿色、蓝色曲线,我们可以实现对应的色彩调整,或是搭配使用来调出任意色彩,这里的任意色彩是指:色值可以表达出来的颜色都能够调出。
在 Snapseed 里,我们点击曲线上任意一处,可以添加点,如果你想去掉其中某个点,将其拖到曲线的坐标图外即可。
在曲线的这个坐标图里,横轴(从左到右)是以亮度来对应当前画面内容,最左边代表着画面最暗的区域,最右边代表着画面最亮的区域。纵轴(从下到上)对应着当前曲线调整项的应用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亮度或应用程度并不是通过具体画面来分,而是事先就预设好的,共有 256 个分级,画面自己对号入座。比如说,如果我们导入的照片没有纯黑的部分,那么在最右边就没有对应的照片信息。
在图片演示里,我展示了在 RGB 曲线里三个极端操作的情况:
1.将左下角的点移动至左上角,整条曲线都在顶部,代表着画面从最暗到最亮的部分都调整为最亮,这使得我们的演示图变为纯白色。
2.将右上角的点移动至右下角,整条曲线都在底部,代表着画面从最暗到最亮的部分都调整为最暗,这使得我们的演示图变为纯黑色。
3.上述两种调整均进行,将画面最亮部分调到最暗,画面最暗部分调到最亮,由于是一条线在控制,最终演示图的渐变方向对换。
所以在实际运用时,我们下拉曲线会使得照片整体变暗,上拉曲线会使得照片整体提亮。
再例如这样的曲线,可以看到左边操作是将暗部变暗,而亮度提亮,所以画面整体上暗的部分变得更暗,亮的部分变得更亮,于是整体观感是对比度提高。右边的操作则反之,使得画面整体观感变得柔和,也即对比度降低。
我们有了前面的基础后,色彩部分就比较好理解了。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红色、绿色、蓝色这三个颜色,是可以混合搭配出来任意颜色的,这就是为什么曲线里只提供了这三种色彩曲线的原因。
在调整色彩曲线时,实际上是对照片添加或减去某一种颜色。在图片的操作里,我演示了三种极端情况,均是在最暗处添加满当前曲线的颜色,而在最亮处完全删去当前曲线的颜色。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保持其他颜色不变时,删去当前曲线的颜色会出现对应的其他颜色。
于是,当我们像图中那样操作时,可以混合出任意的颜色,或者是在颜色全加满时照片变为纯白,颜色全删去时照片变为纯黑。
在 Snapseed 的预设曲线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滤镜是如何通过曲线来搭建的,这对我们有着一定参考作用。可以看到,曲线有着非常大的自由度,而这也意味着很难控制,我们讲到这里,仅仅是曲线之路的入门开始。
白平衡里提供色温和着色,对应着 VSCO 里的色温和色调,也是冷暖和绿紫两个方向的调整。在底部的三个选项里,分别对应着自动调整、调整工具、取色调整。
这里个人建议还是使用手动调整。
剪裁、旋转、透视这三个工具,Snapseed 里分为了三个小工具,但实际上属于一类调整。其中剪裁和旋转不必多说,透视工具相对于 VSCO 更加完善,着重说一下。
在透视调整栏的底部,也有着三个选项,分别对应调整方式、填充色和自动调整。自动调整由于参考线问题,可以一试,但经常出错。
在正式调整前,建议先根据自己的图片情况调整填充色。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建议选择黑色或白色,因为智能填色是有局限性的,情况一旦复杂就像图片上那样变得不自然。
如果照片的边缘比较好处理,例如大海、草原、平面等,则可以尝试用用智能填色。
在调整方式里,Snapseed 提供倾斜、旋转、缩放和自由四种方式,调整的用途在《VSCO 完整指南》里已经讲过,这里说一下缩放的用途。
图片里的例子,我们对建筑进行了大幅度的纠正,这导致建筑的高度被压缩,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缩放来改变图片的高度比例,以还原到接近真实情况。
Snapseed 的透视工具比 VSCO 更加完善,但调整的算法并没有 SKRWT 好。如果你有大幅度调整的需求,使用 SKRWT 来处理是更好的选择。
色调对比度,从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调整各个位置色调的对比度。它将画面分为高色调、中色调、底色调三个部分,可以分别调整对应的对比度。
而保护高光和保护阴影在调整过色调对比度后可以起作用,实际上就是一种高光减弱和阴影补偿,以保护高光和阴影的细节。
晕影,即暗角调整。在这个工具里,我们可以通过双手捏合缩放来调整圆圈大小,以控制调整范围,在这个圆圈的内外,我们可以分别调整亮度,也即外部亮度和内部亮度。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 Snapseed 的暗角调整范围比较大,比较容易调出不自然的状态,一定注意不要调整过度。
Snapseed 的局部处理,是其一大特色,也是我经常用于替代 VSCO 进行细节修复的原因之一。本文将工具里的局部、画笔以及修复分到此处来讲解,其中画笔还包括了在操作记录里的画笔,那是一支神奇的笔。
在局部处理里,你可以添加一个个小点来选择自己处理的地方,双指捏合缩放可以调整当前小点的应用范围。为了画面更自然,这个小点还带有色彩识别,只会调整应用范围内画面色彩接近的部分。
这些小点提供了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结构四个调整项,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滑动来进行切换,左右滑动进行调整。单击某个小点,还可以进行剪切、拷贝、删除或重置。
在这张示例图中,我希望将画面前景的建筑处理为完全纯黑的剪影。实际操作时,利用局部的小点,调整建筑的亮度和结构,分别降低亮度和弱化细节,然后在建筑的各个地方复制粘贴小点,最终达到我希望的效果。
在局部处理时,我们还可以放大整体图片的大小,以进行更为细致的处理。例如将这样一张照片通过反复的处理,变为一张极简风格的照片。
Snapseed 里画笔有两个,分别是工具内的画笔和操作记录里的画笔。这两个画笔的用法都一样,但在操作记录里的那支画笔有着更大的创造性。
我们先来看看工具内的画笔。
这里提供加光减光、曝光、色温、饱和度四个调整项,我们可以在照片上进行涂抹以选择调整项应用的范围,点击右下角的小眼睛可以显示或隐藏涂抹的范围。
在例图中,我对画面顶部的天空部分选择减光 -5 并涂抹,对画面底部的花丛部分选择饱和度 +10 并涂抹,希望通过这样的操作来使得天空部分亮度降低,前景的花丛饱和度提高。
最后我们可以看一下处理前后的效果对比。
除了工具里的画笔,我们还可以在操作记录里来启用画笔,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个调整项都变成局部调整。例如图片中我调整照片的结构,最后通过画笔让结构增加只应用在花丛部分。
这是黑白滤镜再通过画笔处理后的效果,这是一个糟糕但对比明显效果,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画笔的功能。
修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去掉画面中一些不需要的物体。由于这是一个智能修复工具,原理是利用修复区域周围的内容来填补修复区域,所以对于相对复杂的场景,修复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还是用于污点的处理。
在实际处理时,建议放大照片来进行精细的操作,这样子处理后即便是有小瑕疵,回到正常照片大小时也不易被发现。
特色功能包括展开、镜头模糊、双重曝光、文字和相框这样一些相对少见的工具,这里有些工具非常实用,有些工具则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
利用展开工具,我们可以将照片四周边缘扩大,以重新调整构图。与透视调整时一样,展开工具同样提供了智能填色、白色、黑色三个选项。
局部处理中的那张例图,通过展开工具处理后得到这样的效果。
在镜头模糊工具里,我们可以切换模糊范围的呈现方式(圆形或矩形),调整模糊强度、过渡长度以及晕影强度。利用这个工具,我们可以模拟大光圈的虚化效果,但实际上这很难模拟得自然。所以我的用法是:简单景深关系的模拟、优化照片的噪点。
比如图中这个场景,景深关系相对简单,我们可以通过矩形来模拟一个前后关系,让倒影部分虚化。
最终调整出来的对比效果如图,整体还是比较自然。
在一些光线较弱的照片里,画面边缘往往存在一些噪点问题,如果恰好这些部分的信息不太重要,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镜头模糊来优化一下噪点问题。
例图里画面顶部天空部分有一些相对明显的噪点,我通过镜头模糊工具,使得顶部模糊,最终在不影响画面内容的情况下,去掉的噪点。(对比图中靠后的为原图)
利用双重曝光功能,我们可以制作出一些极具创造性的照片出来。在 Snapseed 的双重曝光工具里,底部三个选项分别为添加新照片、混合模式以及叠加照片的不透明度。
双重曝光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同一张照片叠加、同一风格照片叠加或者不同风格照片叠加均可。
我们首先演示的是同一张照片叠加,新增照片后,混合模式保持默认,双手捏合缩放照片来调整大小和位置,然后调整不透明度。
随后我们还可以在操作记录里利用画笔工具进一步调整双重曝光的混合范围。这张图片我只是希望中间部分的建筑做一些混合。
最终完成的效果图如上。
风格接近或情绪接近的照片也可以用于双重曝光制作,个人建议是要色调一致,例如我选择的两张同场景的黑白照片。同样,选择合适的混合模式以及不透明度后,再利用画笔来进行调整。
最终完成的效果图如上。
在网上搜「双重曝光」时,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人像与场景混合的照片。这一类照片的重点是:人像照片需要足够干净,就像我的例图这样。
在选择混合模式时,需根据实际照片的情况来选择。这张图我选择的是调亮,这样子画面亮部(背景和面部)不会混合,而暗部(头发部分)则混合了照片。
文字工具的功能其实比较简单,常规的是文字颜色、字体、不透明度调整,此外还有一个相对特殊的倒置功能,但重点是我们可以配合画笔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例如我输入空白文字,再选择倒置,使得整张画面都被覆盖。此时打开画笔工具,我们就可以在图片上画出任意自己想画的内容了。
我们还可以利用画笔功能来创造出立体文字的效果。
相框工具提供了多个相框样式,同时可以调整相框宽度。但我认为这个工具与 Snapseed 的滤镜在同一档的:不可用。它一方面会减少画面内容,另一方面相框的确不好看,我不建议使用。
总结来说,Snapseed 有着非常大的可调整范围,配合可叠加操作这个特性,调整范围可以说是被无限放大;局部和画笔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加精准的画面处理,而一些特色功能搭配画笔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做出一些富有创意的照片出来。
可以看到,Snapseed 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想把它用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还是那句话:修图这件事,花时间动手尝试远比看更重要。
...